- 相關(guān)推薦
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其十二原文及賞析
原文:
鴟鴸見城邑,其國有放士。
念彼懷王世,當(dāng)時數(shù)來止。
青丘有奇鳥,自言獨見爾;
本為迷者生,不以喻君子。
譯文
鴟鴸出現(xiàn)在城里,國內(nèi)便有放逐士。
想那楚國懷王時,此鳥必定常飛至。
青丘之山有奇鳥,獨自出現(xiàn)人不知。
本來就為迷者生,不必曉喻賢君子。
注釋
鴟鴸(chīzhū):鳥名。見(xiàn):出現(xiàn)。
懷王:楚懷王,戰(zhàn)國末期楚國君主。屈原便在懷王時被放逐的。
賞析:
此詩用《山海經(jīng)》中兩則奇異之鳥的神話,來表達詩人對政治時事的感慨,其內(nèi)涵具顯隱兩重。從表層看,含義頗為明確,古今學(xué)者多有解說。大致而言,是采《南山經(jīng)》所記述的鴟鴸、灌灌故事:柜山“有鳥焉,其狀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痹,其名曰鴸,其鳴自號也,見則其縣多放士”;青丘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通過對當(dāng)年楚國屈原被放而懷王不悟,終至亡國的歷史教訓(xùn)的回顧,影射批評東晉政權(quán)在用人上的親信邪佞,疏放忠良,不重正士。此層含義,感慨極深,理想和現(xiàn)實的沖突也很強烈,它們一方面體現(xiàn)了淵明在當(dāng)時特有的關(guān)于“入國而不存其士,則亡國矣……非士無以慮國,緩賢忘士,而能以其國存者,未曾有也”的治國尚賢重士的政治理念,另一方面也包含了詩人自己在東晉社會里所深切體會到的“雷同毀異,物惡其上,妙算者謂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無猜,卒蒙恥以受謗,雖懷瓊而握蘭,徒芳潔而誰亮”的感士不遇的家國身世之嘆。如進一步對此詩的深層含蘊進行探索,可以發(fā)現(xiàn),此詩還在一層奇幻迷離的神話氣氛遮蔽下,隱含有陶淵明對當(dāng)時敏感政治時事的進一步揭露之成分。具體而言,此詩在引用《山海經(jīng)》傳說時,也利用上古神話系統(tǒng),借“鴟鴸”之語言符號,暗示了恭帝被害的歷史真相,在命義上,與詩人大致在同一時期所作的《述酒》有異曲同工之處。
【讀山海經(jīng)·其十二原文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飲酒·其五》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9-12
歸園田居·其五原文及賞析08-07
《歸園田居 其五》原文及翻譯賞析08-04
從軍行其五王昌齡原文及賞析10-09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五》原文及賞析02-26
《飲酒·其九》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6-26
《飲酒·其十六》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