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的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按內(nèi)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jīng)典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浣溪沙的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浣溪沙的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1
《浣溪沙·父老爭言雨水勻!
父老爭言雨水勻。
眉頭不似去年顰。
殷勤謝卻甑中塵。
啼鳥有時能勸客,小桃無賴已撩人。
梨花也作白頭新。
譯文:
村子里的父老們都爭先恐后地對我說,今年風調(diào)雨順,一定會有一個好收成,他們不會再像去年那樣緊鎖眉頭地發(fā)愁了,也不會再愁無米下鍋,而讓甑子積滿著灰塵。
樹枝上的鳥兒歡快地啼叫著,像是在勸我多喝幾杯,桃樹的嫩枝上已經(jīng)綻出嬌艷的花朵,十分逗人喜愛。梨花開滿樹,那白色的花朵,像是給它新添了一頭白發(fā)。
注釋: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分平仄兩體,字數(shù)以四十二字居多,還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這首詞是平韻,四十二字。
勻:這里指雨量適時適度。
顰(pín):皺眉。
殷勤:態(tài)度熱切。謝:告別。卻:語助詞,用在動詞之后。甑(zèng):瓦制炊具,可以用于蒸飯!瓣抵袎m”謂無米下炊,甑中積滿塵土。暗示的是去年歉收。
撩(líao):引逗,挑弄,招惹。
小桃:即桃樹。
無賴:頑皮,淘氣。
白頭新:白色的新花!妒酚洝斨龠B鄒陽列傳》:“白頭如新,傾蓋如故!崩婊ㄉ,故以“白頭”喻之。
賞析:
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他以收復失地、統(tǒng)一祖國為己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然而,他卻于中年蒙受讒劾。慶元六年(1200),在瓢泉邊,田園的.恬靜和村民的質(zhì)樸使得辛棄疾深為感動,靈感翻飛,于是寫下了這首詞。
浣溪沙的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2
《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
宋代:李清照
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云來往月疏疏。
玉鴨熏爐閑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
譯文:
髻子傷春慵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云來往月疏疏。
玉鴨熏爐閑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通犀還解辟寒無。
注釋:
髻(jì)子傷春慵(yōng)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云來往月疏(shū)疏。
懶:《花草粹編》作“慵”,《歷代名媛詩詞》作“惱”。玉鴨熏爐:玉制(或白瓷制)的點燃熏香的鴨形香爐。熏爐形狀各式各樣,有麒麟形、獅子形、鴨子形等;質(zhì)料也有金、黃銅、黃銅、鐵、玉、瓷等不同。
玉鴨熏(xūn)爐閑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通犀(xī)還解辟寒無。
瑞腦:一種香料名。朱櫻斗帳:斗帳,覆斗形的帳子。流蘇:指帳子下垂的穗兒,一般用五色羽毛或彩線盤結(jié)而成。遺犀:犀,指犀牛的角。遺,應為“通”之誤。
賞析:
這是一首反映貴族女子傷春情態(tài)的小調(diào)。運用正面描寫、反面襯托的手法,著意刻劃出一顆孤寂的心。
上片首句寫人,“髻子傷春慵更梳”似是述事,其實卻是極重要的一句心態(tài)描寫:閨中女子被滿懷春愁折磨得無情無緒,只隨意地挽起發(fā)髻懶得精心著意去梳理。接下來兩句是寫景,前句“晚風庭院落梅初”中的“初”字用得極工巧,它使得寫景之中又點出了季節(jié)時間:習習晚風吹入庭院,正是春寒料峭經(jīng)冬的寒梅已由盛開到飄零之時。春愁本就撩人,何況又見花落!后句“淡云來往月疏疏”寫淡淡的浮云在空中飄來飄去,天邊的.月亮也顯得朦朧遙遠。以“疏疏”狀月,除了給月兒加上月色朦朧、月光疏冷之外,仿佛那還是一彎殘月,它與“淡云”、“晚風”、“落梅”前后相襯,構成了幽靜中散發(fā)著凄清的景象,完全和首句渲染的心境相吻合。上片運用了由人及物、由近及遠、情景相因的寫法,深刻生動。
下片通過富貴華侈生活的描寫,含蓄地反襯傷春女子內(nèi)心的凄楚。前兩句寫室內(nèi)陳設極盡華美“玉鴨熏爐閑瑞腦,朱櫻斗帳掩流蘇”:鑲嵌著美玉的鴨形熏爐中,還閑置著珍貴的龍腦香,懶得去點燃熏香;織有朱紅的櫻桃花色的、覆蓋如斗形的小帳低垂,上面裝飾著五色紛披的絲穗。這里主要寫室內(nèi)的靜物,但也有心情的透露,如“玉鴨熏爐閑瑞腦”中的一個“閑”字,不就閃現(xiàn)出女主人公因愁苦無緒,連心愛的龍腦香味也懶得聞嗅了嗎!結(jié)尾是一個問句“通犀還解避寒無”,句中的“通犀”指能避寒氣的犀角,名“辟寒犀”,據(jù)唐·王仁!堕_元天寶遺事》記載:“開元二年冬,交趾國進犀一株,色黃如金。使者請以金盤置于殿中,溫然有暖氣襲人”,該句意思是說:試問這只金燦燦的辟寒犀角,現(xiàn)在還會不會再把溫暖宜人的氣味釋放出來?句中“還解”的一個“還”字點出了這樣的內(nèi)容:往昔之時,這只犀角曾盡心盡意地為男女主人布溫驅(qū)寒;而今伊人遠去,天各一方,犀角有情也應感傷,你到底還知道抑或忘記了為孤獨的女主人避寒的使命呢?詞人假借向犀角的設問,進一步刻劃詞中人觸物傷情多愁善感的性格,也使句意曲折婉轉(zhuǎn)、搖曳生姿,好似在微波細紋的水面上,又激打起一圈向周邊漸漸擴展的漣漪。
該篇在寫作技巧上的特點,值得加以強調(diào)的當推:煉字維妙,不著雕痕;未畫愁容,愁態(tài)畢現(xiàn)。
浣溪沙的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3
《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
宋代:李清照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鐘已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譯文: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鐘已應晚來風。
不要說這酒杯太深,如琥珀般的酒太濃,而未醉即已意蝕魂消。晚風陣陣,伴隨著傳來的時遠時近的鐘聲。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瑞腦香漸漸熄滅,我從夢中醒來,如辟寒金鳥一樣的金釵太小,頭髻都松了。就這樣清醒著,獨自對著寂寞燃燒的紅燭。
注釋:
莫許杯深琥(hǔ)珀(pò)濃,未成沉醉意先融(róng)。疏鐘已應晚來風。
琥珀:這里指色如琥珀的美酒。融:形容酒醉恬適的意態(tài)。
瑞(ruì)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jì)鬟(huán)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瑞腦:一種名貴的香,傳說產(chǎn)于交趾,如蟬蠶形。辟寒金:相傳昆明國有一種益鳥,常吐金屑如粟,鑄之可以為器。這里借指首飾。辟寒金。邯q云簪、釵小。燭花:猶燈花。燭芯燃燒后,馀燼結(jié)成的花形。相傳燈花是喜事的征兆,亦當是詞人心中希望的象征。
賞析:
此為閨情詞。全詞含蓄蘊藉,頗得婉約之妙。清人王士禎說“婉約以易安為宗”(《花草蒙拾》)。其婉約特色,一是表現(xiàn)在抒寫惜春悲秋的`柔情上;二是藝術上委婉、含蓄。此詞上片寫飲酒,下片寫醉眠,通篇表現(xiàn)的是閨愁,主要采用“映襯法”,詞作情景交融,“情中景,景中情。”(《姜齋詩話》)
開頭寫“莫許杯深琥珀濃”,以深杯濃酒來消愁,其愁緒綿綿可想而知!啊拔闯沙磷硪庀热凇币庵^酒雖然沒有喝多少,心卻已經(jīng)醉了。此詞開頭以飲酒說愁訴恨,情思深沉,卻又似不甚經(jīng)意,這種淡中寓濃、似淡實濃的詞句,頗得雋永。“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兩句則是進一步描繪女主人公輾轉(zhuǎn)不寐的綿綿愁思。香已消,魂夢斷,可見夜之漫長而夢寐難成。金釵小,髻鬟松,則以金釵之小來反襯發(fā)鬟之亂,進一步表現(xiàn)女詞人的反側(cè)床席、無法成眠之狀,從而以人物情狀來勾畫人物愁情。結(jié)句“醒時空對燭花紅”點題,將女主人公的滿懷愁緒以景物映襯而出,景語實為情語。
全詞在語言錘煉上也是頗見功力的。首先是精煉、形象、表現(xiàn)力強。如“莫許杯深琥珀濃”的“深”、“濃”兩字,形象地勾出詞中人即將豪飲之態(tài)。又如“應”、“空”是兩個普通字眼兒,在這里卻有極強蘊含力!皯辈粌H寫出鐘聲、風聲相互應和的聲響,而且暗示出女主人公深夜不寐之態(tài),披露出人的脈脈愁情;一個‘“空”字又帶出了詞中人的多少寂寥哀怨!跋阆陦魯唷币痪渲袃蓚動詞、用得也極為精煉、形象,它生動地勾畫出女主人公夢寐難成之狀。“辟寒金小髻鬟松”句中的“小”、“松”是一對形容詞,而且又是相反相成,鬟愈松,釵愈小,頗有點思辨的味道,以此生動地描繪出詞中人輾轉(zhuǎn)床側(cè)的情態(tài)。此句著此二形容詞,大大增強了表現(xiàn)力,它使讀者通過頭飾的描寫,不僅看到人物的情態(tài),而且體察到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如此精煉、生動的筆墨,令人嘆服。其二,通俗的口語與典雅的用事自然和諧地統(tǒng)一于作品中!扮辍、“瑞腦”、“辟寒金”均是典雅富麗之辭,而“杯深”、“晚來風”、“香消魂夢斷”、“髻鬟松”、“燭花紅”等等又是極為通俗、明白如話的口語,這些口語經(jīng)過錘煉加工,使其與典雅的用語相和諧,體現(xiàn)了“易安體”的顯著特色。
浣溪沙的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4
《浣溪沙· 一曲新詞酒一杯》
一曲新詞酒一杯⑵,去年天氣舊亭臺⑶。夕陽西下幾時回⑷?
無可奈何花落去⑸,似曾相識燕歸來⑹。小園香徑獨徘徊⑺。
譯文:
填曲新詞品嘗一杯美酒,還是去年天氣舊日亭臺,西下的夕陽何時再回來?
無可奈何中百花再殘落,似曾相識的燕子又歸來,在花香小徑里獨自徘徊。
注釋:
、配较常禾菩跁r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雙調(diào)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
、埔磺略~酒一杯:此句化用唐代白居易《長安道》詩意:“花枝缺處青樓開,艷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為詞是配合音樂唱的,故稱“曲”。新詞,剛填好的詞,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⑶去年天氣舊亭臺:天氣、亭臺都和去年一樣。此句化用唐末五代鄭谷《和知己秋日傷懷》詩:“流水歌聲共不回,去年天氣舊池臺。”去年天氣,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氣。舊亭臺,曾經(jīng)到過的或熟悉的亭臺樓閣。舊,舊時。亭臺,一作“池臺”。
、认﹃枺郝淙铡N飨拢合蛭鞣降仄骄落下。幾時回:什么時候回來。
⑸無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
、仕圃嘧R:好像曾經(jīng)認識。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xiàn)。后用作成語,即出自晏殊此句。燕歸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燕歸來,春中常景,在有意無意之間。
、诵@香徑:花草芳香的小徑,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徑。因落花滿徑,幽香四溢,故云香徑。香徑,帶著幽香的園中小徑。獨:副詞,用于謂語前,表示“獨自”的意思。徘徊:來回走。
賞析: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全詞抒發(fā)了悼惜殘春之情,表達了時光易逝,難以追挽的傷感。
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睂憣坡牳璧默F(xiàn)境。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diào)中可以體味出,詞人面對現(xiàn)境時,開始是懷著輕松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閑的意態(tài)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飲涵詠之樂。的確,作為安享尊榮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習于問津、也樂于問津的娛情遣興方式之一。但邊聽邊飲,這現(xiàn)境卻又不期然而然地觸發(fā)對“去年”所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jīng)起了難以逆轉(zhuǎn)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蘊著一種景物依舊而人事全非的懷舊之感。在這種懷舊之感中又糅合著深婉的傷今之情。這樣,作者縱然襟懷沖澹,有些微微的傷感。于是詞人從心底涌出這樣的喟嘆:“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fā)的,卻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xiàn)的微茫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東升再現(xiàn),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復。細味“幾時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種企盼其返、卻又情知難返的紆細心態(tài)。
下篇仍以融情于景的筆法申發(fā)前意!盁o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边@兩句都是描寫春天的,妙在對仗工整。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聲韻和諧,寓意深婉,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xiàn)出詞人的巧思深情,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lián)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于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xiàn),那翩翩歸來的燕子就像是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這一句應上“幾時回”;洹⒀鄽w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jīng)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lián)系,它們的內(nèi)涵便變得非常廣泛,意境非常深刻,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xiàn),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xiàn)畢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xiàn),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滲透在句中的是一種混雜著眷戀和悵惆,既似沖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悵觸。唯其如此,此聯(lián)作者既用于此詞,又用于《示張寺丞王校勘》一詩。“小園香徑獨徘徊”,即是說他獨自一人在花間踱來踱去,心情無法平靜。這里傷春的感情勝于惜春的感情,含著淡淡的哀愁,情調(diào)是低沉的。
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詞中似乎于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恒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xiàn)得十分含蓄。
【浣溪沙的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浣溪沙·庚申除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7-12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08-01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11-14
秦觀《浣溪沙》宋詞賞析以及原文注釋翻譯12-26
浣溪沙·春情原文、注釋、賞析07-17
浣溪沙原文的翻譯及賞析11-03
浣溪沙原文翻譯及賞析02-22
浣溪沙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9-28
秦觀《浣溪沙》宋詞賞析及注釋翻譯09-15
《攤破浣溪沙》原文、注釋、賞析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