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記》的課文翻譯
引導語:相信很多人都學過《核舟記》這篇文言文,那么有關《核舟記》的課文翻譯哪里有呢?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 、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箬篷 一作:篛篷)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zhí)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lián)、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核舟記》課文翻譯
明朝有一個有特殊技藝的人名字叫王叔遠。他能用直徑一寸的木頭,雕刻出宮殿、器具、人物,還有飛鳥、走獸、樹木、石頭,沒有一件不是根據(jù)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神情姿態(tài)。他曾經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蘇軾乘船游赤壁的情形。
船頭到船尾大約長八分多一點,大約有兩個黃米粒那么高。中間高起而開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箬竹葉做的船篷覆蓋著它。旁邊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開窗戶來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關上窗戶,就看到一副對聯(lián),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個字,左邊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八個字,用石青涂在字的凹處。
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胡須濃密的人是蘇東坡,佛印位于右邊,魯直位于左邊。蘇東坡、黃魯直共同看著一幅書畫長卷。蘇東坡右手拿著卷的右端,左手輕按在魯直的背上。魯直左手拿著卷的左端,右手指著手卷,好像在說些什么。蘇東坡露出右腳,魯直露出左腳,身子都略微側斜,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佛印極像佛教的彌勒菩薩,袒著胸脯,露出乳頭,抬頭仰望,神情和蘇東坡、魯直不相類似。佛印臥倒右膝,彎曲著右臂支撐在船上,豎著他的左膝,左臂上掛著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簡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數(shù)出來。
船尾橫放著一支船槳。船槳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名撐船的人。位于右邊的撐船者梳著椎形發(fā)髻,仰著臉,左手倚著一根橫木上,右手扳著右腳趾頭,好像在大聲呼喊的樣子。在左邊的人右手拿著一把蒲葵扇,左手輕按著火爐,爐上有一把水壺,那個人的.眼光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聲音似的。
船的背面較平,作者在上面提上自己的名字,文字是“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筆畫像蚊子的腳一樣細小,清清楚楚,它的顏色是黑的。還刻著一枚篆書圖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顏色是紅的。
總計一條船,刻了五個人,八扇窗戶;箬竹葉做的船篷、船槳、爐子、茶壺、手卷、念珠各一件;對聯(lián)、題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計三十四個?墒怯嬎闼拈L度,還竟然不滿一寸。原來是挑選長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嘻,技藝也真靈巧奇妙!
注釋
奇:奇特。
曰:叫。
以:用。
徑:直徑。
之:的。
為:做,這里指雕刻。
罔:無,沒有。
因:依據(jù)。
勢:樣子。
象:模似,仿照。
具:具有。
情:神情。
各:各自。
態(tài):姿態(tài)。
嘗:曾經。
貽:贈。
余:我。
蓋:大概,原來是。
泛:泛舟。
云:句尾語氣詞,無意。
約:大約。
有奇(jī):有,念yòu,放在整數(shù)與零數(shù)之間,意思同“又”。奇,零數(shù)。
黍:又叫黍子,去皮后叫黃米。
可:大約。
許:上下。
軒:高。
敞:寬敞。
為:是。
箬篷:用箬竹葉做成的船篷。名詞作狀語,用箬篷。
覆:覆蓋。
之:代詞,代指“船艙”。
開:開設。
啟:打開。
而:表修飾。
相望:左右相對。
焉:語氣詞。
之:代窗。
則:就。
徐:緩緩地。
石青:一種礦物質的藍色顏料,這里譯為用石青。
糝:涂染,名作動。
峨冠:戴著高高的帽子。
而:表并列,并且。
髯:兩腮的胡須。這里泛指胡須。
居:位于。
為:是。
閱:閱讀,看。
執(zhí)卷端:拿著畫卷的右端。執(zhí):拿著。卷端:畫卷的右端。
撫:輕按。
卷末:畫卷的左端。
如:好像
語:說話。
現(xiàn):露出。
側:側轉。
其:他們的。
比:靠近。
絕:極,非常。
類:像。
矯:舉。
屬(zhǔ):相類似。
詘:同"屈",彎曲。
而:表并列,并且。
倚:倚靠。
之:代左腳。
可:可以。
歷歷:分明可數(shù)的樣子。
楫:船槳。
舟子:撐船的人。
狀:的樣子。
其:那。
椎髻:梳著椎形發(fā)髻,名作動詞。髻,在腦上或腦后挽束起來。
衡:通“橫”,與縱相對。
攀:扳。
若:好像。
視:目光。
端:正。
容:神情。
寂:平靜
若:好像。
然:的樣子。
其:那。
夷:平
題:題寫。
其:船的背面,船底。
曰:刻。
甫:同“父”,古代男子的美稱。
鉤畫:筆畫。
了了:清楚明白。
其:代字。
墨:黑。
用:刻著。
篆章:篆字圖章。
丹:朱紅色。
通:總。
為:刻。
并:和。
有:同“又”,連接零數(shù)和整數(shù)。
而:表轉折。
計:計算。
曾:尚,還。(讀“zēng”,見古文字典)
盈:滿。
簡:通“揀”,挑選。
修狹:長而窄。
為:做,這里指雕刻。
之:代“核舟”。
以徑寸之木:直徑一寸的木頭。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無不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態(tài)。
技亦靈怪矣哉:技藝也真奇妙。∫釉眨罕硎倔@嘆的語氣詞,相當于“了啊”。
蓋大蘇泛赤壁云:刻的應當是蘇軾游赤壁的情景。大蘇,蘇軾。人們稱他和他的弟弟為“大蘇”、“小蘇”。泛,泛舟,坐著船在水上游覽。蘇軾曾游赤壁,寫過《赤壁賦》、《后赤壁賦》等作品。
作者介紹:
魏學洢[yī](約1596年—約1625年),字子敬,號茅檐,嘉善(今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人,明末散文家。
明末天啟年間著名的江南才子,他出生在浙江嘉興的一戶仕宦人家,父親是一位名臣。他一生寫過很多篇膾炙人口的文章,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被清代人張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記》,這篇文章被收入到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的語文課本中,還有一篇比較著名的就是《茅檐集》八卷。
人物生平:
生性孝順
魏學洢生性孝順。曾經有一次不小心摔下橋,斷了腳,也不敢大聲喊痛,唯恐父母擔心受怕。
聞名鄉(xiāng)里
年少時,曾和父親魏大中一起到帷蕭寺苦讀,生活清苦,效法范仲淹日夜吟誦。成年之后,以擅長寫文章聞名于鄉(xiāng)里之間,而他所做的賦更是精妙,頗受大家的欣賞。
東林黨爭
魏學洢生活在晚明閹黨橫行的時期,天啟年間,魏忠賢在三十歲那年又造《百官圖》,污蔑清廉的官員,甚至再唆使同黨刑科給事中傅櫆劾汪文言、左光斗及魏大中,給這三人冠上莫須有的罪名,說他們“招權納賄”,更說左、魏兩人“丑心險,色取行違,自命為血性男子,實為匪類”。魏忠賢更矯旨責怪:“魏大中互訐未悛,不得赴新任”玩弄言官于股掌之中。楊漣等人彈劾魏忠賢,不僅使其原形畢露,也使依附其下的干兒義孫們大為恐慌,為了惜恩邀寵,于是天啟五年三、四月間,眾人籌謀獻策,倡興大獄。誣陷楊漣等六君子,接受熊廷弼的賄賂,判定楊漣左光斗各坐贓二萬,魏大中三千。魏大中被捕之時,鄉(xiāng)人號送者近萬人。
一心救父
魏大中被捕之時,魏學洢泣血號呼,隨牢車北上。他不聽從父親勸阻,改換姓名、容貌,秘密地在后跟隨緹騎,沿途打聽父親的起居。抵達北京后,白天藏匿在客店之中,晝伏夜出,四處求救,但父執(zhí)輩之人有的拒不相見,有的則對他仰天長嘆,相對而泣,無可奈何而已。魏學洢雖然也想上書以己代父,但未能如愿。
父死子還
魏忠賢又矯旨下令,對六人“嚴刑追贓比較,五日一回奏”,于是獄卒鞭笞拷掠,棍棒交加,臀血流離,骨肉俱腐。魏大中被誣接受熊廷弼等人賄賂,亦為欲加之罪。最后竟被誣陷坐贓而死。死之時溽暑殷雷,相驗領埋之旨,遲遲不下,過了六七天才差官發(fā)尸,和楊漣、左光斗等三人尸體由牢穴中拖出,骸脹而黑,肌生蛆蚋,潰爛零落,幾難以辨認,那年魏大中五十一歲。魏學洢領了父親的尸體,匍匐扶襯歸鄉(xiāng),日夜伏草啼號。
絕望去世
魏大中雖死,但追贓的行動并未停止,因此魏學洢被下浙江監(jiān)獄。魏學洢在家庭遭此大變,對當時政治的黑暗痛心疾首,因此也視死如歸。在這同一年,魏學洢也因病而死,死時才二十九歲。一生沒做過官,著有《茅檐集》8卷,為《四庫全書》收錄,內《核舟記》。
【《核舟記》的課文翻譯】相關文章:
《記承天寺夜游》課文翻譯10-26
記承天寺夜游課文翻譯10-25
記承天寺夜游初中課文翻譯10-23
離騷的課文翻譯10-22
觀潮課文翻譯11-11
《觀潮》課文翻譯11-11
《離騷》課文翻譯03-15
《觀潮》課文翻譯精選11-12
望岳課文翻譯10-22
課文:觀滄海翻譯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