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瑤池》李商隱唐詩鑒賞
瑤池
李商隱
瑤池阿母綺窗開,
《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里,
穆王何事不重來?
李商隱詩鑒賞
晚唐好幾個皇帝迷信神仙之道,服食丹藥,妄求長生,以至服金丹中毒死去。這首詩便是諷刺求仙之虛妄。
相傳瑤池是古代神話中仙人西王母住的地方。詩中的“阿母”即西王母,《漢武故事》中稱西王母為“玄都阿母”。據(jù)《穆天子傳》記載:周穆王西游至昆侖山,遇西王母,西王母在瑤池設宴招待他。臨行之時,西王母作歌贈之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希望)子毋死,尚能復來”穆王答歌曰:“比及三年,將復(返)而野(您的疆土)!庇州d:穆王南游,在去黃竹的路途上,遇北風雨雪,有凍人,穆王作《黃竹歌》三章以哀民。
這首詩就是根據(jù)這個傳說來構思的。作者抓住西王母希望穆王“復來”、穆王也許諾復來這一點,虛構了一個西王母盼望穆王歸來的情節(jié):西王母推開雕鏤彩飾的窗戶,眺望東方,卻不見穆王的蹤跡,只聽見《黃竹歌》聲哀動大地。首句是仙境的綺麗風光,次句是人間的凄楚情景,形成強烈的對比。這個對比兼含著兩層意思:一是隱喻作歌之人已死,唯其歌聲徒留人間,仙境雖美,怎奈無緣得去,暗含著對求仙的諷刺;一是用《黃竹歌》詩意,暗示人民在挨餓受凍,而統(tǒng)治者卻在追求長生不死,希圖永遠享受,寄寓著對統(tǒng)治者求仙的斥責。
詩的末兩句是寫西王母不見穆王而產(chǎn)生的心理活動:穆王所乘的八駿飛馳神速,一天能行三萬里,如果要來,易如反掌,可是他為什么還沒有如約前來呢?
西王母盛情邀請穆王重來,穆王曾許諾重來,而且來也方便,乘上八駿瞬息就到,可是穆王卻終究沒有來,—— 不言穆王已死而其死自明。然而,西王母卻仍在開窗眺望殷切守候哩!這就表明西王母希望周穆王不死,可是這個希望終于落空了。即令仙人如西王母,也不能挽救周穆王于一死,則人間那些所謂長生不老之術,自然更是靠不住的了,—— 不信求仙之虛妄而其虛妄自見。
諷刺求仙,本來是頗費議論的主題,但此詩卻不著一字議論。作者的用意,完全融化在西王母的動作和心理活動中,以具體生動的形象來表達,構思極為巧妙。末句是西王母心中的問號,而不是由詩人直接提出的反詰之辭。因此,詩的諷刺雖然犀利尖刻,但表現(xiàn)方式卻是委婉曲折的,不是直截了當?shù)耐诳喑靶Α?/p>
紀昀評此詩說:“盡言盡意矣,而以詰問之詞吞吐出之,故盡而未盡”(《李義山詩集輯評》)。正是由于末兩句不作正面指斥,所以此詩于明白酣暢中又具含蓄蘊藉之致,讀之覺余味無窮。葉燮稱“李商隱七絕,寄托深而措辭婉,可空百代”(《原詩》)。
【《瑤池》李商隱唐詩鑒賞】相關文章:
李商隱瑤池詩詞鑒賞05-20
《流鶯》李商隱唐詩鑒賞09-05
《牡丹》李商隱唐詩鑒賞07-15
《天涯》李商隱唐詩鑒賞11-29
《春雨》李商隱唐詩鑒賞11-23
《嫦娥》李商隱唐詩鑒賞06-20
《微雨》李商隱唐詩鑒賞07-26
《端居》李商隱的唐詩鑒賞11-29
李商隱唐詩《風雨》鑒賞11-29
李商隱唐詩涼思鑒賞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