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送靈澈上人》閱讀題
劉長卿的《送靈澈上人》純?yōu)閷懢,恍如圖畫,借景抒情,構(gòu)思精致,語言精煉,素樸秀美,意境閑淡,是一首感情深沉的送別詩,也是一幅構(gòu)圖美妙的景物畫,為唐代山水詩的名篇。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閱讀題
欣賞下面一首古詩,回答問題(4分)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荷笠?guī)﹃枺?/p>
青山獨歸遠。
(選自《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
(1)用自己的語言把這首詩前兩句展現(xiàn)的畫面描繪出來。
(2)這首詩中的“獨”字寫出了什么景象?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23.(4分)(1)(2分)暮色蒼茫中,青山深處,竹林寺掩映其中,裊裊鐘聲,從寺院飄出,
如千里跫音,若有若無。(2)(2分)“獨”字寫出了詩人佇立日送、友人獨自遠去的情景,表達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構(gòu)成了一種閑淡的意境。
說明:兩個小題每小題2分,大意正確即可給分。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閱讀訓練及答案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
杳杳鐘聲晚。
荷笠?guī)﹃枺?/p>
青山獨歸遠。
1、解釋詞語:
蒼蒼: 杳杳: 荷:
2、體會一下“蒼蒼”“杳杳”的妙處。
3、請你嘗試分析詩人的思想感情。
八、《送靈澈上人》
1、解釋詞語:
蒼蒼:深青色
杳杳:深遠的樣子
荷,背著
2、請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詩中送別的畫面。
答:幽深的竹林郁郁蒼蒼,靈澈上人所在的寺院就在竹林深處,天近傍晚,悠遠的鐘聲隱隱傳來,似乎在催促他趕緊回去吧。我目送靈澈上人離去的背影,只見他頭戴斗笠,身披斜陽,獨自向青山深處去了,只留下我呆呆的出神。
3、請你嘗試分析詩人的思想感情。
答:表達了詩人雖懷才不遇卻閑適、雖宦途失意卻淡泊的情懷,也隱隱表露出詩人欲歸隱的情緒。
4、體會一下“蒼蒼”“杳杳”的妙處。
答:“蒼蒼”二字寫竹林寺所處之地的深邃. “杳杳”二字寫竹林寺的深遠。 “蒼蒼” “杳杳”四個疊字,極精練的描繪出一幅深遠的青山寺廟圖。
拓展閱讀:賞析《送靈澈上人》劉長卿
這首小詩記敘詩人在傍晚送靈澈返竹林寺時的心情,它借景抒情,構(gòu)思精致,語言精煉,素樸秀美,是唐代山水詩的名篇。
前二句想望蒼蒼山林中的靈澈歸宿處,遠遠傳來寺院報時的鐘響,點明時已黃昏,仿佛催促靈澈歸山。詩人出以想象之筆,創(chuàng)造了一個清遠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寫景,景中也寓之以情。后二句即寫靈澈辭別歸去情景。靈澈戴著斗笠,披帶夕陽余暉,獨自向青山走去,越來越遠。“青山”即應(yīng)首句“蒼蒼竹林寺”,點出寺在山林。“獨歸遠”顯出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舍,結(jié)出別意。只寫行者,未寫送者,而詩人久久佇立,目送友人遠去的形象仍顯得非常生動。全詩表達了詩人對靈澈的深摯的情誼,也表現(xiàn)出靈澈歸山的清寂的'風度。送別多半黯然情傷,這首送別詩卻有一種閑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劉長卿和靈澈相遇又離別于潤州,大約在唐代宗大歷四、五年(769—770年)間。劉長卿于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從貶謫南巴(今廣東茂名南)歸來,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悶。靈澈此時詩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潤州逗留后,將返回浙江。一個宦途失意客,一個方外歸山僧,在出世入世的問題上,可以殊途同歸,同有不遇的體驗,共懷淡泊的胸襟。這首小詩表現(xiàn)的就是這樣一種境界。
精美如畫,是這首詩的明顯特點。但這幀畫不僅以畫面上的山水、人物動人,而且以畫外的詩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盡。那寺院傳來的聲聲暮鐘,觸動詩人的思緒;這青山獨歸的靈澈背影,勾惹詩人的歸意。耳聞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隱藏在畫外的詩人形象。他深情,但不為離別感傷,而由于同懷淡泊;他沉思,也不為僧儒殊途,而由于趨歸意同。這就是說,這首送別詩的主旨在于寄托著、也表露出詩人不遇而閑適、失意而淡泊的情懷,因而構(gòu)成一種閑淡的意境。十八世紀法國狄德羅評畫時說過:“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時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盡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會有足夠的景色。”(《繪畫論》)此詩如畫,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繪畫,景色的優(yōu)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閱讀題】相關(guān)文章:
《送靈澈上人》劉長卿11-27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11-24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11-02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09-25
劉長卿 送靈澈上人09-25
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09-23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閱讀答案10-10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閱讀練習答案11-29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賞析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