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歐陽修采桑子其一賞析
《采桑子十首》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所作的一組聯(lián)章詞。歐陽修晚年退居州潁州,極喜愛潁州西湖的景色,在此寫下這十首詞,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歐陽修采桑子其一賞析,喜歡的過來一起分享吧。
采桑子其一
宋代: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
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譯文
西湖風光好,駕輕舟劃短槳多么逍遙。碧綠的湖水綿延不斷,長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隱隱傳來的音樂歌唱,像是隨著船兒在湖上飄蕩。
無風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樣,不覺得船兒在前進,只見微微的細浪在船邊蕩漾?矗淮瑑后@起的水鳥,正掠過湖岸在飛翔。
賞析
這組《采桑子》從不同側(cè)面描寫了“水深莫測,廣袤相齊”(《正德潁州志》卷一)的西湖美景,從中折射出歐陽修掛冠退隱后從容自適的閑雅心理。
這首詞是《采桑子》組詞中的一首。描寫四季風景是歐陽修《采桑子》組詞的重要內(nèi)容。這首名列第一,寫的是春色中的西湖,風景與心情,動感與靜態(tài),視覺與聽覺,兩兩對應(yīng)而結(jié)合,形成了一道流動中的風景。全詞以輕松淡雅的筆調(diào),描寫泛舟潁州西湖時所見的美麗景色,以“輕舟”作為觀察風景的基點,舟動景換,但心情的愉悅是一以貫之的。色調(diào)清麗,風格娟秀,充滿詩情畫意,讀來清新可喜。
上闋主要寫堤岸風景,筆調(diào)輕松而優(yōu)雅。“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將休閑的意思委婉寫出,因為是短棹,所以輕舟緩慢而悠閑地飄蕩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夠的時間來觀賞兩岸春色!熬G水逶迤,芳草長堤”兩句寫足由湖心經(jīng)水面到堤岸,再整體向遠處推進的動態(tài)畫面。而“隱隱笙歌處處隨”一句又從聽覺的角度將西湖的歡樂情調(diào)刻畫了出來,“隱隱”和“處處”都凸顯出輕舟的流動感。
下闋的視點收束,主要寫“綠水逶迤”。過片寫水面平滑,“無風”二字為樞機所在,蓋正因無風,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覺船移”,其間不僅有詩情,而且合乎邏輯。結(jié)拍寫船動驚禽,劃破了湖面的平靜,為這一趟悠閑之旅平添了一個興奮點。大概沙禽久已習慣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輕舟帶來的小小漣漪,就足以驚起沙禽而掠岸飛過。視點也因此由近到遠,再向高處延伸,將立體而富有動感的西湖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全詞以輕舟的行進為線索,漸次寫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將游人之悠閑意趣融入其中,輕舟短棹、綠水芳草、游人笙歌與驚飛沙禽,“西湖好”在這一背景下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
全詞描繪了春日的潁州西湖,景色是那樣引人入勝,綠水蜿蜒曲折,長堤芳草青青,春風中隱隱傳來柔和的笙歌聲。水面波平如鏡,不待風助,小船已在平滑的春波上移動。這首詞如同一幅清麗活潑、空靈淡遠的風景畫,美不勝收,清新可愛,有很的強吸引力。
擴展: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人,景德四年(1007年)出生于綿州(今四川省綿陽市),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歐陽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進士及第,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死后累贈太師、楚國公,謚號“文忠”,故世稱歐陽文忠公。
人物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北宋景德四年六月二十一日(1007年8月6日)寅時,歐陽修出生于綿州(今四川綿陽),當時他父親歐陽觀任綿州軍事推官,已經(jīng)56歲了。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歐陽觀去世,年僅4歲歐陽修與母親鄭氏相依為命,前往湖北隨州投奔歐陽修的叔叔歐陽曄。歐陽曄在隨州任推官二十五年,為人正直,尤以廉潔自恃,其為人對年幼的歐陽修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歐陽曄家不是很富裕,好在鄭氏出身江南名門望族,知書識理,是受過教育的大家閨秀,用荻稈(蘆桿當筆)在沙地上教歐陽修讀書寫字(畫荻教子)[8]。歐陽曄也不時關(guān)懷,總算沒有讓童年的歐陽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科舉之路
歐陽修的科舉之路可謂坎坷。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17歲的他應(yīng)試未中,天圣四年(1026年)再試又未取,兩次參加科舉都意外落榜。
22歲時,歐陽修跟隨知漢陽軍的胥偃前往京師。天圣七年(1029年)春,由胥偃保舉,歐陽修就試于開封府國子監(jiān),該年秋天,歐陽修參加了國子監(jiān)的解試,在國子學的廣文館試、國學解試中均獲第一名,成為監(jiān)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禮部省試中再獲第一,成為省元。
天圣八年(1030年),歐陽修參與由仁宗主持、在崇政殿舉行的殿試,唱甲科十四名,進士及第。據(jù)歐陽修同鄉(xiāng)時任主考官晏殊后來回憶,他未能奪魁,主要是鋒芒過露,眾考官欲挫其銳氣,促其成才。
步入官場
歐陽修雖然沒中狀元,歐陽修也獲得了不錯的名次,被授任將仕郎,試秘書省校書郎,充任西京(洛陽)留守推官。金榜題名的同時,他也迎來了洞房花燭。宋代有“榜下?lián)裥觥钡娘L俗,朝中高官都喜歡在新科進士中挑選乘龍快婿。歐陽修剛一中進士,就被恩師胥偃定為女婿。
天圣九年(1031年)三月,歐陽修抵達洛陽,與梅堯臣、尹洙結(jié)為至交,互相切磋詩文。同年,在東武縣迎娶妻子胥氏。當時他的上司為吳越忠懿王錢俶之子、西京留守錢惟演。
錢惟演厚待歐陽修等青年才俊,不但很少讓這些年輕文人承擔瑣碎的行政事務(wù),還公然支持他吃喝玩樂。
而這些青年才俊在吃喝玩樂之余,也會吟詩作賦。當時文壇上流行華麗工整的駢文,歐陽修等人不滿于駢文的卑靡拘謹,而是憑借自己豐富的學識,以效法先秦兩漢的古人為手段,力圖打破當時陳腐的文風,推行“古文”。在錢惟演的支持下,歐陽修等人有了充分的時間去琢磨古文創(chuàng)作。
后來,錢惟演政治失意,被迫離開洛陽,由名臣王曙接任。王曙管束部下嚴格,不滿于這些人的散漫。有一天,王曙把歐陽修等人集中起來,嚴厲地教導他們說:“你們看寇萊公(寇凖)這樣的人,尚且因為耽于享樂而被貶官,何況你們這些人在才能上比不了寇萊公,怎么還敢這樣呢?”歐陽修卻反駁:“寇萊公后來之所以倒霉,不是因為耽于享樂,而是因為一把年紀了還不知道退隱。”王曙聽后,默然無語。
主要成就
文學成就
文章
歐陽修坐姿像歐陽修對文與道的關(guān)系持有新的觀點。首先,歐陽修認為儒家之道是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其次,歐陽修文道并重。此外,他還認為文具有獨立的性質(zhì)。這種文道并重的思想有兩重意義:一是把文學看得與道同樣重要,二是把文學的藝術(shù)形式看得與思想內(nèi)容同樣重要,這無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學的地位。柳開等人以韓愈相號召,主要著眼于其道統(tǒng),而歐陽修卻重于繼承韓愈的文學傳統(tǒng)。
歐陽修早年為了應(yīng)試,對駢儷之文下過很深的功夫,同時也認真研讀韓文,為日后的古文寫作打好了基礎(chǔ)。他在洛陽結(jié)識尹洙后,便有意識地向尹學習簡潔謹嚴的古文手法,并以古文為主要的文體進行寫作,但也注意形式的多樣化。歐陽修對待寫作的態(tài)度極為嚴肅,往往反復修改才定稿。深厚的學養(yǎng)和辛勤的實踐使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歐陽修的散文內(nèi)容充實,形式多樣。無論是議論,還是敘事,都是有為而作,有感而發(fā)。他的議論文有些直接關(guān)系到當時的政治爭斗,例如早年所作的《與高司諫書》,揭露、批評高若訥在政治上見風使舵的卑劣行為,是非分明,義正辭嚴,充滿著政治激情。又如慶歷年間所作的《朋黨論》,針對保守勢力誣蔑范仲淹等人結(jié)為朋黨的言論,旗幟鮮明地提出“小人無朋,唯君子則有之”的論點,有力地駁斥了政敵的謬論,顯示了革新者的凜然正氣和過人膽識。這一類文章具有積極的實質(zhì)性內(nèi)容,是古文的實際功用和藝術(shù)價值有機結(jié)合的典范。歐陽修另有一類議論文與現(xiàn)實政治并無直接關(guān)系,但表達了作者對歷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如《五代史》中的一些序論,對五代的歷史教訓進行總結(jié),并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褒貶,以及國家興亡在于人事而非天命的歷史觀。又如他為友人文集作的序言,不但對友人的文學業(yè)績進行評述,而且抒發(fā)了對死生離合、盛衰成敗的人生遭際的感慨,絕非為文而文之作。
歐陽修的記敘文也都言之有物,如《五代史記》一類歷史散文自不必說,即使是亭臺記、哀祭文、碑志文等作品,也都具有充實的內(nèi)容,如《豐樂亭記》對滁州的歷史故事、地理環(huán)境乃至風土人情都作了細致的描寫。又如《瀧岡阡表》,追憶父母的嘉言懿行,細節(jié)描寫細膩逼真,栩栩如生,這種效果決不是虛言所能達到的。
歐陽修的散文有很強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論文慷慨陳詞,感情激越;史論文則低回往復,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樂由衷,情文并至。例如《釋秘演詩集序》,寥寥數(shù)筆,釋秘演、石曼卿兩位奇士豪宕磊落的性情和落拓不偶的遭際已躍然紙上,而作者對兩人的敬重惋惜之情以及對時光流逝、人事變遷的感慨也洋溢于字里行間,感人至深。在歐陽修筆下,散文的實用性質(zhì)和審美性質(zhì)得到了充分的顯示,散文的敘事、議論、抒情三種功能也得到了高度的有機融合。
歐陽修歐陽修對散文文體的發(fā)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作品體裁多樣,各得其宜。除了古文之外,辭賦和四六也是他擅長的文體。首先,歐陽修對前代的駢賦、律賦進行了改造,去除了排偶、限韻的兩重規(guī)定,改以單筆散體作賦,創(chuàng)造了文賦。其名作如《秋聲賦》,既部分保留了駢賦、律賦的鋪陳排比、駢詞儷句及設(shè)為問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現(xiàn)出活潑流動的散體傾向,且增強了賦體的抒情意味。歐陽修的成功嘗試,對文賦形式的確立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其次,歐陽修對四六體也進行了革新。宋初的四六皆沿襲唐人舊制,西昆諸子更是嚴格遵守李商隱等人的“三十六體”。歐陽修雖也遵守舊制用四六體來寫公牘文書,但他常參用散體單行之古文筆法,且少用故事成語,不求對偶工切,從而給這種駢四儷六的文體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上隨州錢相公啟》、《蔡州乞致仕第二表》等都是宋代四六中的佳作。
【歐陽修采桑子其一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歐陽修采桑子精彩賞析06-05
歐陽修采桑子翻譯賞析10-10
歐陽修《采桑子》的閱讀答案及賞析09-06
歐陽修《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原文賞析02-29
歐陽修采桑子古詩05-30
采桑子歐陽修的意境07-19
采桑子歐陽修詞語及翻譯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