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歌鑒賞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詩歌吧,詩歌以強烈的節(jié)奏、美妙的韻律、精煉的語言、奇特的想象,豐富的感情展現(xiàn)其語言的藝術(shù)。什么樣的詩歌才經(jīng)典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歌鑒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譯文
劍門關(guān)外,喜訊忽傳,官軍收復冀北一帶。高興之余,淚滿衣裳。
回望妻子兒女,也已一掃愁云,隨手卷起詩書,全家欣喜若狂。
老夫想要縱酒高歌,結(jié)伴春光同回故鄉(xiāng)。
我的心魂早已高飛,就從巴峽穿過巫峽,再到襄陽直奔洛陽。
注釋
、怕劊郝犝f。官軍:指唐朝軍隊。
、苿ν猓簞﹂T關(guān)以南,這里指四川。薊北:泛指唐代幽州、薊州一帶,今河北北部地區(qū),是安史叛軍的根據(jù)地。
、翘椋貉蹨I。
、葏s看:回頭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還有一點的憂傷?愁已無影無蹤。
、陕(juǎn)詩書喜欲狂:胡亂地卷起。是說杜甫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裝準備回家鄉(xiāng)去了。喜欲狂:高興得簡直要發(fā)狂。
⑹放歌:放聲高歌。須:應當?v酒:開懷痛飲。
、饲啻海褐该鼷惖拇禾斓木吧。作伴:與妻兒一同。
⑻巫峽:長江三峽之一,因穿過巫山得名。
⑼便:就的意思。襄陽:今屬湖北。洛陽:今屬河南,古代城池。
杜甫詩鑒賞
這首詩是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杜甫寓居在梓州(今四川省三臺縣)時所作。這年正月,安史叛軍頭子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縊,持續(xù)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亂暫告結(jié)束,河南河北相繼收復。當時攜家?guī)Ь炝髀湓阼髦莸亩鸥,聽到唐軍的勝利消息,喜不自禁,寫下了這首千古傳誦的七律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開門見山,詩情激蕩。劍外點明聽到喜訊的地點。忽傳初聞表明喜訊來得突然,也表明喜之驚,收薊北直接寫出是什么樣的喜訊。一個忽字,將驚喜之情溢于紙上,同時又將劍外 薊北相隔千里的兩地連接在一起,把人們奔走相告飛快地傳遞喜訊的情態(tài)和氣勢都融于字里行間。
杜甫在國家的動亂中,顛沛流離,飽受憂患,無時不在渴望著叛亂的平定。初聞涕淚滿衣裳呢?
一個滿字,將詩人百感交集,喜淚縱橫的狀貌真實而細致地描摹出來。不是半生坎坷,飽經(jīng)滄桑的人,怎會如此淚滿!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如狂是繼表現(xiàn)聞聽喜訊后的情景。初聞時的喜悅,還沒有來得及有更多地體會,在驚喜之中已是涕淚縱橫。這是感情的第一次爆發(fā),喜情還多在驚情之中;剡^頭來看看妻子兒女,她們臉上平日的愁云,早已煙消云散,呈現(xiàn)出一片歡樂的情態(tài)。這就不能不使詩人想到,平日患難與共的妻子兒女,幾年來與自己一樣遭受過多少戰(zhàn)亂之苦,忍受了多少憂愁的折磨。如今也都轉(zhuǎn)憂為喜,這就更使詩人喜上加喜,以致顧不得看書了,胡亂地把書收拾一下,就手舞足蹈起來,一個狂字,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詩人當時的喜態(tài),這是詩人喜悅感情的第二次爆發(fā)。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是詩人喜悅感情的第三次爆發(fā)。詩人象小孩子一樣歡樂得手舞足蹈還不能表達自己的喜悅,還需要放歌縱酒才能把喜情抒盡!兹辗鸥杩v酒,不是借酒澆愁,而是以酒助興;今日之高歌,不是長歌當哭,而是快樂地歡唱。他恨不能立即歸去,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正是詩人歸心似箭的心理寫照。
穿下二字,貼切、形象地描繪出詩人想象中在險峽中穿行疾駛與出峽后順流而下的暢快之情。
這首抒情詩,抒發(fā)了聽到官軍收河南河北的消息后的極度喜悅心情,表達了詩人渴望祖國統(tǒng)一,人民生活得到安定的熱烈感情。詩中突出地抒發(fā)了一個喜字,從聞喜訊,到流喜淚、觀喜容、呈喜態(tài)、唱喜歌、思喜歸,無處不喜。
杜甫的詩一向以沉郁頓挫著稱,這首詩卻一反往日的風格,而以爽朗明快取勝。八句詩似脫口而出,水到渠成,極其歡欣鼓舞,輕快跳宕。因此清人孫沫評這首詩說:一氣旋折,八句如一句,而開合動蕩,元氣渾然,自是神來之作。除第一句敘事外,這首詩后七句全是抒情;除前兩句不對仗,后六句全對仗。這種內(nèi)容與形式毫無拘束地完美結(jié)合,更加增強了詩的感染力。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嘗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杜審言之孫。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后期,舉進士不第。漫游各地。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李白相識。后寓居長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貧困,逐漸接近人民,對當時生活狀況有較深的認識。及安祿山軍臨長安,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鳳翔,竭見肅宗,官左拾遺。長安收復后,隨肅宗還京,不久出為華州司功參軍。旋棄官居秦州,未幾,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稱“浣花草堂”。一度在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幕中任參謀,武表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晚年舉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nèi)容深刻。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shù)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繼承《詩經(jīng)》以來注重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優(yōu)良文學傳統(tǒng),成為古代詩歌藝術(shù)的又一高峰,對后世影響巨大。杜甫是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創(chuàng)作背景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763)春天。寶應元年(762)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衡水打了一個大勝仗,收復了洛陽和鄭(今河南鄭州)、汴(今河南開封)等州,叛軍頭領(lǐng)薛嵩、張忠志等紛紛投降。第二年,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兵敗自縊,其部將田承嗣、李懷仙等相繼投降,至此,持續(xù)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宣告結(jié)束。杜甫是一個熱愛祖國而又飽經(jīng)喪亂的詩人,當時正流落在四川,聽聞這個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筆寫下這首詩。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歌鑒賞】相關(guān)文章:
愛國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鑒賞01-29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的唐詩鑒賞10-25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古詩詞鑒賞03-14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07-29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全文賞析04-22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賞析03-23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譯文及注釋09-24
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原文及譯文03-30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閱讀練習及答案03-23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詞賞析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