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決壅弊文言文翻譯
蘇軾二十六歲那年,朝廷向全國征選政見策論。策論是一種政見性的論文。他曾一氣給仁宗皇帝上過二十五篇策論,縱論天下。《決壅弊》是其中頗具深意的一篇。下面是關于蘇軾決壅弊文言文翻譯的內(nèi)容,歡迎閱讀!
【原文】
所貴乎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者,何也?天下不訴而無冤,不謁而得其所欲。此堯舜之盛也。其次不能無訴,訴而必見察;不能無謁,謁而必見省,使遠方之賤吏,不知朝廷之高;而一介之小民,不識官府之難;而后天下治。
今夫一人之身,有一心兩手而已,疾痛苛癢,動于百體之中,雖其甚微不足以為患,而手隨至。夫手之至,豈其一一而聽之心哉?心之所以素愛其身者深,而手之所以親聽于心者熟,是故不待使令而卒然以自至。圣人之治天下,亦如此而已。百官之眾,四海之廣,使其關節(jié)脈理,相通為一,叩之而必聞,觸之而必應,夫是以天下可使為一身。天子之貴,士民之賤,可使相愛,憂患可使同,緩急可使救。
今也不然。天下有不幸而訴其冤,如訴之于天;有不得已而謁其所欲,如謁之于鬼神。公卿大臣不能究其詳悉,而付之于胥吏。故凡賄賂先至者,朝請而夕得;徒手而來者,終年而不獲。至于故常之事,人之所當?shù)枚鵁o疑者,莫不務為留滯。以待請屬,舉天下一毫之事,非金錢無以行之。
昔者漢、唐之弊,患法不明,而用之不密,使吏得以空虛無據(jù)之法而繩天下,故小人以無法為奸。今也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舉天下惟法之知。所欲排者,有小不如法,而可指以為瑕;所欲與者,雖有所乖戾,而可借法以為解。故小人以法為奸。今天下所為多事者,豈事之誠多耶?吏欲有所鬻而未得,則新故相仍,紛然而不決,此王化之所以壅遏而不行也。
昔桓、文之霸,百官承職,不待教令而辦。四方之賓至,不求有司。王猛之治秦,事至纖悉,莫不盡舉,而人不以為煩。蓋史之所記:麻思還冀州,請于猛,猛曰:“速裝,行矣!敝聊憾拢俺鲫P,郡縣皆已被符。其令行禁止,而無留事者,至于纖悉,莫不皆然。苻堅以戎狄之種,至為霸王,兵強國富,垂及升平者,猛之所為,固宜其然也。
今天下治安,大吏奉法,不敢顧私;而府史之屬,招權鬻法,長吏心知而不問,以為當然。此其弊有二而已:事繁而官不勤,故權在胥吏。欲去其弊也,莫如省事而厲精。省事,莫如任人;厲精,莫如自上率之。
今之所謂至繁,天下之事,關于其中。訴之者多而謁之者眾,莫如中書與三司。天下之事,分于百官,而中書聽其治要。郡縣錢幣,制于轉(zhuǎn)運使,而三司受其會計,此宜若不至繁多。然中書不待奏課以定其黜陟,而關預其事,則是不任有司也。三司之吏,推析贏虛,至于毫毛,以繩郡縣,則是不任轉(zhuǎn)運使也。故曰:省事,莫如任人。
古之圣王,愛日以求治,辨色而視朝。茍少安焉,而至于日出,則終日為之不給。以少而言之,一日而廢一事,一月則可知也;一歲,則事之積者不可勝數(shù)也。故欲事之無繁,則必勞于始而逸于終,晨興而晏罷。天子未退,則宰相不敢歸安于私第;宰相日昃而不退,則百官莫不震悚,盡力于王事,而不敢宴游。如此,則纖悉隱微莫不舉矣。天子求治之勤,過于先王,而議者不稱王季之晏朝,而稱舜之無為;不論文王之日昃,而論始皇之量書。此何以率天下怠耶?臣故曰:厲精莫如自上率之,則壅蔽決矣。
【翻譯】
朝廷清明、天下太平,最可貴的是什么?首先是天下沒有訴訟沒有冤情,人們不用拜謁(上級)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這是堯舜時期的盛世。其次是有訴訟,訴訟后一定能得到審理;要拜謁(上級),拜謁后一定能得到關懷。讓遠方的小官吏,不認為朝廷是很高的;讓普通的小民,不認為官府是很難打交道的。這樣天下就安定了。
比如一個人的身體,有一顆心兩只手而已。病痛騷癢,在身體的各處,雖然非常微小不足以成為大患,而隨手就能達到。手能達到,難道不都是聽從心的指揮嗎,心一致深愛著身體,而手又一致熟練的聽從心的指揮,所以不用命令手就自然地一下子夠到(不舒服的地方)。圣人治理天下,也不過如此。眾多的官員,廣闊的四海,梳理它們關節(jié)、脈絡,使之相通為一。一敲門就能聽到,一接觸就能反應。這樣天下就好像成為一個身體。高貴的天子,卑下的士民,都能相互關愛。能夠同憂患,相互救援急難,F(xiàn)在不同了。天下有不幸的人訴訟冤情,就像對著天訴訟一樣。有不得已而要拜謁(上級)來達到自己目的,就像參見于鬼神一樣。公卿大臣不能了解詳盡的內(nèi)情,就交給屬下的官吏,所以先送上賄賂的,早上的請求晚上就能得到滿足,空手而來的,一年到頭什么也得不到。對于平常的.事情,人人都能理解無疑的,(官吏們)都得
滯留不辦,來等著向上級請示。全天下的一絲一毫的小事,沒有金錢都行不通。
從前漢朝、唐朝的弊端,是因為法律不明,又不嚴格實施,使得官吏們得以用虛無的根據(jù)來約束天下,所以小人因為沒有法律而作惡。現(xiàn)今法令全備,又嚴格實施,全天下都懂得法律。對于自己想要排擠的人,一旦有細微之處沒有依法,就可以指責此人有瑕疵。對于自己想要的,就算不合情理,也可以借助法律來為自己開脫。所以現(xiàn)在小人因為有法律而作惡。
現(xiàn)今天下都說多事,難道是事務真的多嗎?官員們有所徇私而沒有得逞,新老情況層出不斷,雜亂不能決然處理,這就是帝王之道之所以被堵塞蒙蔽沒有實現(xiàn)的原因。從前齊桓公、晉文公稱霸,百官各司其職,不用等到下令就把事情辦好了,四方的賓客到了,不用求助于有管機構。王猛治理前秦,再小的事情,都要關心,而人們不認為麻煩。就像史書上記載的:麻思要回冀州,向王猛請示。王猛說:“趕快收拾,走吧!钡搅税恚ń钩鲂械模┝罘l(fā)了下來。剛出了關,郡縣都已經(jīng)受到了命令。他的令行禁止、辦事不滯留,非常細致,都是如此。苻堅以戎狄的身份,成為霸王,國富兵強,天下升平,因為王猛的作用,達到這樣也是應該的。
現(xiàn)在天下治安,大官都遵奉法律,不敢徇私,而他們屬下的官吏舞權犯法,大官明知而不過問,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這樣做有兩個弊端。事務繁多官員不勤政,所以權力都掌握在下級官吏手里。要革除這個弊端,不如簡省事務激勵官員。簡省事務不如任命有才能的人,激勵官員不如從上做好的表率。
現(xiàn)今所說的最繁多的事務,天下之事,都在其中,訴訟的人最多的,拜謁的人也最多的,當屬中書省和三司(中央機構)。天下的事務,分給百官處理,而中書省要了解事務的要點。郡縣的錢幣由轉(zhuǎn)運使制造,而三司要計算核清。這方面不應該如此復雜。但是如果中書省不等著聽取完匯報就決定獎勵、懲罰、干涉事務,就是用不著各部門了。三司的官吏,憑空就能詳細的預算出郡縣的用度,就是用不著轉(zhuǎn)運使了。所以說:簡省事務不如任用能人。
古代的圣王,為了追求天下安定,天不亮就分辨著夜色來升朝理事,如果稍微貪圖一點安逸等到了太陽出來,則整天的時間就不夠使了。就按少了算,一天荒廢一件事,一月荒廢的事求就可得知了。一年,則累計的事務就不可勝數(shù)了。
要讓事務不繁雜,必然要以勤勞開始以安逸結束。早晨早朝結束以后,天子還沒有退朝,宰相就不敢回到自家偷安。宰相到太陽偏西了還沒有回去,則百官都戰(zhàn)戰(zhàn)兢兢盡力作事,而不敢宴會游玩。如此,則細小的事情都能夠處理了。天子追求安定比先王還要勤奮,議論的人就會不討論王季不上朝而討論舜帝沒有作為,不討論周文王太陽偏西了還不吃飯而討論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如何讓天下人不懈怠呢?所以我說:激勵官員不如從上面做出表率。如此則堵塞和蒙蔽都消除了。
【蘇軾決壅弊文言文翻譯】相關文章:
宋史蘇軾列傳文言文翻譯08-03
曾鞏絕弊文言文答案11-08
蘇軾《沁園春》翻譯賞析08-31
蘇軾《虞美人》翻譯賞析09-06
蘇軾《南歌子》翻譯賞析09-04
歐陽修原弊原文及翻譯06-11
蘇軾《瑞鷓鴣·觀潮》翻譯賞析09-01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翻譯12-20
記承天寺夜游蘇軾翻譯12-17
蘇軾《江城子》賞析翻譯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