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行其六王昌齡的賞析
《從軍行》是漢代樂府《平調(diào)曲》名,內(nèi)容多數(shù)寫的戰(zhàn)斗生活。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從軍行其六王昌齡的賞析,歡迎來參考!
《從軍行》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
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注釋
1、“胡瓶”是唐代西域地區(qū)制作的一種工藝品,可用來儲水。
2、“落膊”是纏縛于肩臂上的意思。“落”通“絡(luò)”。
3、“薄汗”又名盝盞,是蕃中大馬,也作“薄寒”。
4、“碎葉”,在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北部的托克馬克附近。為唐代安西四鎮(zhèn)之一,是唐王朝西北邊塞上的軍事要塞。
5、“團”即圓的意思。
6、“敕”,專指皇帝的詔書!靶邱Y”,像流星一樣迅疾奔馳,也可解釋為星夜奔馳!胺狻笔琴n與的意思。
7、“辭”,此處是指受詔領(lǐng)命而去的意思。
8、“樓蘭”是漢代西域國名,在今天的新疆婼羌及東北羅布泊一帶。
譯文
將軍臂膊上綁縛著胡瓶,騎著紫薄汗馬,英姿颯爽;碎葉城西的天空中高高地懸掛著一輪秋月。
邊境傳來緊急軍情,皇上星夜傳詔將軍,然后賜予尚方寶劍令其領(lǐng)兵殺敵;將軍辭京奔赴前線,很快就大獲全勝。
【鑒賞】
第六首詩描寫的是一位將軍欲奔赴邊關(guān)殺敵立功的`急切心情。
詩的首句寫這位將軍的戰(zhàn)時裝束和勇武雄姿,然后次句轉(zhuǎn)寫邊塞之景,意在營造和烘托氣氛,暗示將軍之心時時想著邊塞的安危,時時準備著奔赴邊塞,保境安民。這兩句著力鋪陳將軍的裝束和邊地景色,既襯托出將軍的神武之姿,然后又意在蓄勢,在如水秋月的廣闊清寒背景下,一身戎裝的將軍的剪影,威風凜凜,一位勇武的將軍形象就被傳神地勾勒了出來。詩的后兩句,豪氣生發(fā),尤顯英雄本色,然后既寫出了攻城拔寨的神速,同時也反映出作者對唐朝強大國勢和軍力的一種自信和自豪的心理。
作者簡介
王昌齡,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屬陜西)人。開元十五年(727年)進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然后故世稱王江寧。晚年貶龍標(今湖南黔陽)尉。因安史亂后還鄉(xiāng),道出亳州,為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擅長七絕,邊塞詩氣勢雄渾,格調(diào)高昂;也有憤慨時政及刻畫宮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王昌齡集》。
【擴展閱讀】從軍行其他六首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
更吹羌笛關(guān)山月,無那金閨萬里臭。
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其三
關(guān)城榆葉早疏黃,日暮云沙古戰(zhàn)場。
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其四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其五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其七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
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從軍行其六王昌齡的賞析】相關(guān)文章:
6.王昌齡從軍行其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