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閱讀及參考答案
在平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看過許多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鑒賞古詩,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閱讀下列兩首宋詩,完成9~10題。
夏 日
寇準
離心杳杳思遲遲,深院無人柳自垂。日暮長廊聞燕語,輕寒微雨麥秋時。
客中初夏1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zhuǎn)分明。更無柳絮因風(fēng)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圩ⅲ1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年),王安石實行變法,司馬光竭力反對,被迫離開汴京,不久退居洛陽,哲宗即位后始回京任職,這首詩作于退居洛陽期間。
9.這兩首詩都寫夏日,請指出兩首詩都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xiàn)手法,并作簡要說明;后一首還運用了哪種不同于前一首的表現(xiàn)手法?并作簡要說明。(5分)
10.概括兩首詩各自表達的思想感情。(6分)
參考答案:
9.借景抒情。(1分)前一首詩借深院、垂柳、夕陽等景物表現(xiàn)感情,后一首詩借晴好天氣和葵花等景物抒情;(2分)后一首詩還使用了比喻手法(托物言志)來抒情,將柳絮比作投機小人,將葵花比作自己,言在此意在彼。(2分)
10.前一首:孤寂的離別情緒。(3分)后一首表現(xiàn)自己襟懷坦蕩,對朝廷忠心耿耿,絕不諂媚。(3分)
寇準生平簡介
寇準(961~1023), 北宋政治家。字平仲,華州下邽(今陜西渭南)人。太平興國五年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大名府成安縣。累遷殿中丞、通判鄆州。召試學(xué)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館,為三司度支推官,轉(zhuǎn)鹽鐵判官。天禧元年,改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再起為相(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景靈宮使);视铀哪辏t翰林學(xué)士孫抃撰神道碑,帝為篆其首曰旌忠?軠噬圃娔芪,七絕尤有韻味,今傳《寇忠愍詩集》三卷。
生于961年七月十四日(8月27日),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進士。為人剛直,因多次直諫,漸被皇帝重用。太宗時官至參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職,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與參知政事畢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當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圍了瀛洲等河北地區(qū),朝野震驚;寇準力主真宗親征,反對南遷。真宗抵達澶州(今河南濮陽)后,軍心漸漸穩(wěn)定,后射殺遼軍先鋒撻覽,于是訂立了澶淵之盟。
景德二年,升任中書侍郎兼工部尚書。三年,因王欽若等人排擠,辭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又恢復(fù)宰相職務(wù),后因參與宮廷權(quán)力斗爭,被等人排擠。貶至雷州(今廣東?担,衡州(今湖南衡陽)等地,1023年閏九月七日(10月24日)病死于當?shù)。留有《寇萊公集》。
司馬光簡介
司馬光,生于北宋真宗天禧三年,卒于哲宗元元年,字君實,號迂叟,是北宋陜州夏縣涑水鄉(xiāng)(今山西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進士出身,具有濃厚儒家思想。熙寧三年,王安石開始變法,
司馬光
持不同政見,他認為即使改革,也一定要穩(wěn)妥。他的主張雖然偏于保守,但實際上是一種在“守常”基礎(chǔ)上的改革方略。由于和王安石政見不同,司馬光就辭去了樞密副使,以端明殿學(xué)士出知永興軍(今陜西西安市),次年改判西京御史臺,退居洛陽,專事著史15年,完成了史學(xué)名作《資治通鑒》。《資治通鑒》的著述意義,已遠遠超過司馬光的本意,它不僅為統(tǒng)治者提供了“資治”的借鑒,也給全社會提供了借鑒!顿Y治通鑒》與《史記》,被后世人們并稱為史學(xué)瑰寶,廣為流傳。
找不到學(xué)習(xí)的竅門
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是一位胸懷大志的知識分子,雖然家境富有,但他沒有沉湎于幾十萬家產(chǎn)之中,而是專心讀書,銳意進取。在成家立業(yè)之后,以做學(xué)問的認真態(tài)度來待人處事,理政治家,培養(yǎng)子女。司馬光的母親聶氏,也是一位知書達理、才德俱佳的女子。宋天禧三年,司馬光就誕生在這個書香門第的貴族之家,在嚴父慈母的直接影響和教育下,司馬光開始了他刻苦學(xué)習(xí)的少年時光。
司馬光6歲時開始讀書。起初,他對所學(xué)的東西不能理解,背書也記不住,往往是同窗們都背會了,他還沒背出來。父親知道了,就告訴他:“讀書不能只是機械地背誦,還要勤于思考,弄懂意思,誦讀與理解并重!庇谑牵攧e人做游戲的時候,司馬光沒有去,而是一個人找個清靜的地方苦苦攻讀,直到把書背得滾瓜爛熟為止。很快,他的學(xué)業(yè)進步了,對學(xué)習(xí)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
第二年,他開始學(xué)習(xí)《左氏春秋》,由于書不離手,句不離口,所以剛聽完老師講的課,他就能夠明白書的大意,然后講給家里的人聽。漸漸地,司馬光像著了迷一樣,常常因?qū)W習(xí)而忘了吃飯睡覺。
司馬光砸缸的驚人之舉
司馬光7歲那年的一天,風(fēng)和日麗,司馬光和小伙伴們在一口盛滿水的大缸處玩捉迷藏,其中一個同伴不慎失足落入大水缸中,眼看就要被水淹死。其他同伴看到這種情景,都被嚇得目瞪口呆。
就在千鈞一發(fā)的時候,司馬光急中生智,他迅速拾起一塊石頭將水缸打破。水缸被打出了一個大缺口,水立刻流了出來。
同伴們看得目瞪口呆,馬上七手八腳地把掉在水缸里的小伙伴救了出來,這才讓小伙伴幸免于難。等大家回過神來,都對司馬光處變不驚、急中生智的聰明頭腦贊不絕口。
后來這個故事一傳十,十傳百,現(xiàn)在已是盡人皆知了。司馬光的思維敏捷,行動果斷,而且在小小年紀就表現(xiàn)出的'非凡的應(yīng)變能力讓人贊不絕口。在那樣十萬火急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會因過度驚慌而手足無措,最后只能束手待斃。但聰明機智的司馬光卻表現(xiàn)出過人的智慧和勇氣,不僅能夠當機立斷,應(yīng)變自如,而且在最危難的時候,拯救了小伙伴的生命。
吃青核桃的教訓(xùn)
司馬光小的時候特別喜歡吃青核桃。一天,他想吃青核桃,姐姐替他剝皮,卻怎么也剝不開。姐姐走開后,一個女仆把青核桃放在開水里燙了一下,皮就很容易剝了下來。姐姐回來一看,便問是誰剝下來的,司馬光說是自己剝的。這個過程恰巧被父親知道了,見他撒謊,就嚴厲地訓(xùn)斥他怎么能這樣撒謊!這件事雖然很小,但卻給司馬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從此,無論是為人處事,還是學(xué)習(xí),司馬光總是十分誠實,不敢有半點虛假。
在父母的諄諄教誨下,司馬光15歲時,便“于書無所不通,文辭醇深,有西漢風(fēng)”,而且學(xué)到的知識都很扎實,以至“終身不忘”。最終,經(jīng)過歷時19年的嘔心瀝血,司馬光完成了篇幅浩瀚、紀事廣博的編年體巨作《資治通鑒》,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
【夏日閱讀及參考答案】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