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多言何益》閱讀答案及譯文

時間:2024-07-28 14:17:44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多言何益》閱讀答案及譯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我們會經(jīng)常接觸并使用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我們解答閱讀題的金鑰匙。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科學規(guī)范的閱讀答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多言何益》閱讀答案及譯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多言何益》閱讀答案及譯文

  《多言何益》閱讀答案及譯文 篇1

  【原文】

  子禽問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蝦蟆、蛙黽①,日夜恒鳴,口干舌擗②,然而不聽。今觀晨雞,時夜③而鳴,天下振動。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時也!

  (選自《墨子·墨子后語》)

  【注釋】

 、偻茳w(méng):蛙。黽,蛙的一種。②擗:同“敝”,困,疲勞。③時夜:按時在黑夜結(jié)束的時候。

  【譯文】

  子禽問老師:“多說話有好處嗎?”墨子答道:“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個不停,叫得口干舌疲,可是沒有人去聽它的。今晨看到那雄雞,在黎明按時啼叫,天下振動,(人們早早起身。)多說話有什么好處呢?只有在切合時機的情況下說話才有用”

  【閱讀訓練】

  1.解釋

 。1)言(2)恒(3)鳴(4)益

  2.翻譯

  唯其言之時也。

  3.選文運用了_____和___說理方法,告訴我們________的道理。

  【參考答案】

  1.(1)說話(2)持久(3)啼叫(4)好處

  3.舉例 對比 說話應(yīng)切合時機

  二:

 。1)解釋下面加點詞語。

 、偃找购泺Q( ) ②然而不聽( )

  (2)翻譯下面句子。

  唯其言之時也。

 。3)從某一個角度概括這則寓言的思想意義。

  參考答案

 。ǎ保俳(jīng)常,常常。②雖然這樣,卻。

 。ǎ玻┪ㄓ性谇泻蠒r機的時候說話才有用。

 。ǎ常僬f話要說到點子上。②說話要看準時機。

  拓展延伸

  人物簡介

  墨子(約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戰(zhàn)國初年學者、思想家,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墨子出身微賤,曾學儒術(shù),因不滿其煩瑣的禮樂制度和學說,自創(chuàng)墨家學派以抗衡。

  墨子作為中國戰(zhàn)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和自然科學家,提出了“兼愛”“非攻”等觀點,創(chuàng)立墨家學說,并有《墨子》一書傳世。墨學的學說在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顯學”。他主張“兼愛”﹑“非攻”,提出“尚賢”﹑“尚同”的政治思想,主張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正長,都要“選擇天下之賢可者”來充當;而人民則要服從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義”,天下人都要相親相愛,反對強凌弱的戰(zhàn)爭。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為后來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所繼承和發(fā)展,其神秘主義的糟粕也為秦漢以后的神學目的論者所吸收和利用。作為先秦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墨子在中國哲學史上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墨子在上說下教中,言行頗多,但無親筆著作。今存《墨子》一書中的《尚賢》、《尚同》、 《兼愛》 、《非攻》、《節(jié)用》、《節(jié)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傳弟子對他的思想言論的記錄。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據(jù)。

  墨子與墨家之學

  《墨子》一書中多稱“子墨子”,是春秋戰(zhàn)國之際小邾國(曾先后為宋、邾、魯、齊等國附庸)人。墨子有一大串挺嚇人的頭銜:春秋末期至戰(zhàn)國初期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這位集五個“家”、一個創(chuàng)始人于一身的墨子是目夷氏(目夷即墨夷,后省為墨姓)的后裔,孤竹君之后,與宋國國君同宗,但是到了墨子一代,其身份已由貴族降為平民。墨子當過制造器具的工匠,他自稱是“北方之鄙人”(《呂氏春秋·愛類》),被人稱為“布衣之士”(《呂氏春秋·博志》)和“賤人”(《諸宮舊事》,和今天的粗話意思不同)。從墨子自詡“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nóng)之難”,他還是一個同情“農(nóng)與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跟周官史角的傳人學習周禮,“修先圣之術(shù),通六藝之倫”。但后來逐漸對儒家的煩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背周道而用夏政”,舍掉了儒學,“法夏宗禹”,創(chuàng)立了自己的墨家學派。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他的選擇也是很有魄力的。

  墨子擅長工巧和制作,在軍事技術(shù)方面高于其他諸子,堪稱博學多才。據(jù)說他能在頃刻之間將三寸之木削為可載300公斤重的軸承。據(jù)《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一日而敗!彼酶軛U原理研制成桔槔,用于提水。他還制造了轆轤、滑車、云梯等,用于生產(chǎn)和軍事。他還擅長守城技術(shù)(即所謂的“墨守”),其弟子將他的經(jīng)驗總結(jié)成《城守》二十一篇。

  墨子的行跡很廣,東到齊,西到鄭、衛(wèi),南到楚、越。魯陽文君要攻打鄭國,墨子知道后又前去說之以理,說服魯陽文君停止攻鄭。他“南游使衛(wèi)”,宣講“蓄士”以備守御,又多次訪問楚國,獻書楚惠王。但后來他拒絕了楚王賜給他的封地,離開了楚國。墨子晚年來到齊國,企圖勸止項子牛討伐魯國,但沒有成功。越王邀請墨子作官,并許給他以五百里的封地。墨子以“聽吾言,用我道”作為前往條件,而不計較封地與爵祿。

  關(guān)于墨子的事跡,最著名,也最為大家所熟知的是“止楚攻宋”的故事。其間墨子的口才固然了得(先秦的名辯之學到了墨子手中才真正達到完善,成為與古希臘邏各斯、天竺因明鼎立的三大邏輯系統(tǒng)),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他的防御器械以及讓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守住了宋城策略。

  戰(zhàn)國初年的楚國是一個國力強盛的大國,這樣一個大國的軍事計劃竟然被墨家這個學派的力量改變,可見墨家在當時具有相當強的實力和影響力。

  在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對立的最大的一個學派,并稱為“孔墨顯學”。孟子曾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據(jù)《漢書·藝文志》,墨家之學出于清廟之守(掌守宗廟),即巫祝,有濃厚的宗教傾向。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項主張:兼愛,即治國者應(yīng)“興萬民之利,除萬民之害”,提倡無差別之愛;非攻,即否定非正義戰(zhàn)爭(“攻”),肯定正義戰(zhàn)爭(“誅”);尚賢,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應(yīng)唯賢是用;尚同,即“選天下之賢可者,立為天子”,達成社會的統(tǒng)一;節(jié)用,即節(jié)約財物;節(jié)葬,即反對奢侈的喪葬;非樂,即反對當權(quán)貴族的“繁飾禮樂”和靡靡之音;天志,即把一切自然現(xiàn)象看成是上天愛人的表現(xiàn);明鬼,墨子以有人“嘗見鬼神之物,聞鬼神之聲”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結(jié)論;非命,墨子在先秦思想家中第一個明確反對儒家的“命定論”,認為“執(zhí)有命是天下之大害”。

  前376年,墨家創(chuàng)始人墨子卒,墨家弟子將開派鼻祖的遺體從簡安葬于狐駘山下的蒼松翠柏之中。他的陪葬品極其簡單,最有價值的是一部《墨子》的手稿。墨子生前對為之奮斗終生的事業(yè)、自己的學說非常自信,曾經(jīng)慨然而呼:“天下無人,子墨子之言猶在!

  墨子及其弟子的著作,在西漢時由劉向整理成七十一篇,統(tǒng)稱為《墨子》。其中《經(jīng)上》《經(jīng)下》《經(jīng)說上》《經(jīng)說下》及《大確》《小確》六篇,專說名辯和時間、空間、物質(zhì)結(jié)構(gòu)、力學、光學、聲學、代數(shù)、幾何等內(nèi)容,前人稱其為《墨經(jīng)》!赌(jīng)》代表著戰(zhàn)國時期中華科學發(fā)展的一個最高峰。在力學方面,《墨經(jīng)》提出了機械運動的定義:“動,域徙也!币馑际钦f,機械運動的本質(zhì)是物體位置的移動,這與現(xiàn)代機械運動的定義完全一致。同時墨家學派掌握杠桿定律比阿基米德早了兩個世紀。在光學方面,在我國浩如煙海的經(jīng)史著作中,《墨經(jīng)》是唯一一本對我國古代幾何光學發(fā)展進行系統(tǒng)性論述的典籍!赌(jīng)》記載了墨子及其學生做的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實驗,并對實驗結(jié)果作出了精辟的見解,這是對光沿直線傳播的第一次科學解釋。在數(shù)學方面,《墨經(jīng)》提出了一些幾何學的定義,例如中學數(shù)學教材中所舉的《墨經(jīng)》對圓的定義:“圓,一中同長也!边@與近代數(shù)學中圓的定義,即“對中心一點等距離的點的軌跡”是完全一致的。

  墨家團體與墨家精神的流傳

  墨者行會的公民是一個秉承墨家思想的團體。而在真實的歷史中,墨家是中國最早的民間武裝團體。墨家的親信弟子達數(shù)百人之多,最高的領(lǐng)袖被稱為“巨(鉅)子”,巨子有絕對的'權(quán)威。巨子的職位是由集團中公認的賢者互相傳讓的,而墨子就是墨家的第一任巨子,墨子的大徒弟、守住宋城的禽滑釐則是墨家的第二任巨子。墨家的成員都稱為“墨者”,必須服從巨子的領(lǐng)導。墨者大多來自社會的下層,能夠吃苦耐勞,平時一律短衣草鞋,參加勞動,“串足胼胝,面目黎黑”,以吃苦為高尚的事。他們勤于進行實驗,作戰(zhàn)十分勇敢,平時從事生產(chǎn)勞動,主要職業(yè)是教師、工匠等。墨子及其門人為人們做好事,即使是犧牲了個人性命也在所不惜!痘茨献印份d:“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币馑际钦f至死也不轉(zhuǎn)腳跟后退,而且他們功成不受賞,施恩不圖報。

  墨家有著嚴密組織和嚴格紀律的團體。戰(zhàn)國時,秦國巨子的兒子犯法,秦王顧念他年老而饒恕了他的兒子,但巨子卻以墨者的律法將兒子處死了,這足見墨家的紀律非常嚴格。

  但是墨家并不是出身于俠的武士團體,而主要是一個學術(shù)團體,他們所從事的是一般游士的共同事業(yè):完成學業(yè),然后四處游說,用自己的觀點和辯才去影響諸侯各國,并爭取出仕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主張以建功立業(yè)。如墨子他曾使其弟子耕柱子于楚,游高石子于衛(wèi),游公孫尚過于越,出曹公子于宋,使勝綽事齊國項子牛。很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味道。

  其實,用現(xiàn)代學生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來形容墨家子弟并不為過,墨子的五個“家”里面就有一個“教育家”。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設(shè)有文、理、軍、工等科的綜合性平民學校,就是墨子在其三十歲之前創(chuàng)辦的。這個學校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史稱“弟子彌豐,充滿天下”。墨子的思想的十項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jié)用、節(jié)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想來應(yīng)該是這個學校的必修課。

  墨子死后,墨家分為三大派別,分別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見《韓非子·顯學》),分別以談辯、從事、說書為主要思想,其中談辯即辯論,從事即研究科學,說書即教書和研究各種典籍。他們各自以為是正宗,不相上下,誰也不服誰,甚至互相傾軋窩里斗,致使墨家元氣大傷。到了戰(zhàn)國后期,墨家三派又匯合成二支:一支轉(zhuǎn)化為秦漢社會的游俠,另一支則注重認識論、邏輯學、數(shù)學、光學、力學等學科的研究,是謂“墨家后學”,亦稱“后期墨家”。

  可惜的是在此后的時間,也就是從秦統(tǒng)一六國到清初的近兩千年里,墨學進入最低潮的時期。墨學基本上處于停滯階段,治墨者屈指可數(shù),能找到的的有:晉時的魯勝、唐時的樂臺、宋代的何蕪、元代的陸友等。這些人名都生疏得很,可謂是“鳳毛麟角”。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秦始皇的以法為教、焚百家之書和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等政策,但也有墨家自身未能保持生機和活力,以適應(yīng)社會歷史發(fā)展需要的內(nèi)因。大抵說來,還是墨家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難以實行,加上墨家獨特的巨子組織,已經(jīng)是一種變相的神秘組織,既不如儒家有治世的理想,也不如道家可深植于心靈,更不如法家能被巧妙的應(yīng)用在政治上,因此,墨家思想慢慢的沒落了。

  但是墨家精神并沒有失傳,而是在中國民間的社會底層流傳著。漢代以后的俠士是墨家“兼愛”精神的繼承者。中國歌頌俠義精神的詩歌和俠士小說,其精神源頭莫不與墨家思想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墨家文化背景:一是由于墨家主張“明鬼”之說,與神人不分的世界觀一致;二是墨家主張“天志”之說,相信天的決斷,同時又反對宿命論,相信自身的努力,在這一點對當今的青少年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三是墨家的科技成就很高。

  墨家與俠

  墨家有嚴密的組織,并不適宜于具有自由意志、主張人格平等的游俠,何況墨家的完整的理論體系和嚴密的邏輯思辨能力,也絕非“重氣輕命”的武俠所能為之。這點倒是可以由水鏡的處境上體現(xiàn)一二。

  然而,墨家卻與俠的生長和發(fā)展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首先,墨家對武俠現(xiàn)象進行了觀察和研究,提出了完整的“任俠”觀念和理論主張!赌印そ(jīng)上》曰:“任,士損己而益所為也!弊⒃唬骸爸^任俠!彼岢隽艘粋重要的“任俠”觀念,指出任俠出身于“士”階層,武俠是“士”的一部分,這是指俠的社會性質(zhì)。墨子還精粹地概括了“任俠”精神的實質(zhì)和內(nèi)核——“損己而益所為”,也就是損己利人。接著,墨子進一步闡述了任俠精神的實踐方式:“任,為身之所惡以成人之所急!边@句話翻譯出來是:干己身所厭惡的事來解放他人的急難,也就是要不顧一切地去扶危救困,為人解難,正是俠的行為準則。墨子對剛出現(xiàn)的武俠現(xiàn)象十分關(guān)注,并及時地對俠義精神與俠義行為作了系統(tǒng)的聞述,論證它們是合理的,這無疑給初生的尚在用生命和鮮血去探索行動宗旨的武俠提供了他們所急需的精神武器?梢,墨者對于武俠的出現(xiàn)是充滿同情和好感的。

  墨家團體還收留了一些跡近武俠的人。例如被稱為“東方之鉅狡”的索盧參,由墨子的大弟子禽滑釐收為及門弟子。又如好勇的武士屈將子“帶劍危冠”去見墨子的另一名弟子胡非子,胡非子向屈將子闡述了勇武的真正含義,屈將子為之心折,“乃解長劍,釋危冠,而請為弟子學”。這些記載的字里行間,保存了墨家對受迫害的俠士加以保護的記錄,而部分俠的棄武就學,也給墨家輸入了新鮮血液。

  墨子 - 生卒年月

  墨子生卒年月,一說約前468-前376年,另一種說法是大約在公元前479年~前381年之間,自司馬遷已不詳。司馬遷附著《孟荀列傳》云:“墨翟或曰并孔子時,或曰在其后!倍f相較,后者為是。 《漢志》云:“墨子在孔子后”。 《后漢書張衡傳》注云:“公輸般與墨翟并當子思時,出仲尼后,”皆是也。墨子止楚攻宋,在楚惠王四十四年后,五十年前。時墨子年三十余,下逮周安王十年,墨子當死于其時,年壽蓋逾八十。

  葛洪《神仙傳》 :“墨子年八十有二,入周狄山學道!睂O詒讓《閑詁》謂其說虛誕不足論。然墨子年壽必逾八十,余尉或可墨子壽八十二,后世遂謂其入山學道也。然既不得定其生卒的年,則此事無足深論。)上推墨子生年,當早周敬王之末年,或猶及孔子之未死也。(孔子卒,至安王十年共八十七年。)近人梁啟超《墨子年代的考》頗精密,然謂墨子生于周定王初年,(元年至十年之間。)約當孔子卒后十余年,卒于周安王中葉,(十二年至二十年之間。)約當孟子生前十余年,則猶微有誤。余考墨子之生,至遲在元王之世,不出孔子卒后十年。其卒當在安王十年左右,不出孟子生前十年。較梁《考》移前十許年。以止楚攻宋一事為主眼,似粗得墨子年世之真。梁《考》又謂墨子之卒,最早不能早于鄭繻公被弒之后三年。因謂是周安王十二年,亦非是。鄭繻公被弒,在安王六年,故黃式三謂魯陽文君將攻鄭,在此年也。即棄去一年計之,鄭繻被弒后三年,亦僅為周安王之九年。梁氏以安王十二年起算,蓋一時之誤!痘茨 要略》稱:“墨子學儒者之業(yè),受孔子之術(shù),以為其禮煩擾而不說,厚葬靡財而貧民,久服傷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鄙w墨子初年,正值孔門盛時,故得聞其教論,受其術(shù)業(yè),非謂墨子親受業(yè)于孔子也。

  《墨子 耕柱篇》 :“葉公子高問政于仲尼,仲尼對曰云云,子墨子聞之,曰:葉公未得其問,仲尼亦未得所以對!苯癜矗耗佑啄,正當孔子晚節(jié),或竟不及與孔子并世?鬃佑尾,遇葉公,墨子尚未生。此云聞其問答,亦得之傳聞,非謂其時墨子已生,有知識,能云云也!陡酚州d子夏之徒問鬪于子墨子。孫詒讓《墨子閑詁》曰:“《史記索隱》引《別錄》云:按《墨子書》有文子,文子即子夏之弟子,問于墨子,如此則墨子在七十子后!贝艘嗾`。《論語》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豈得謂子張在子夏后?謂墨子年事較晚于子夏則可,謂墨子在七十子后則非也。

  墨子 - 姓名考

  歷史學界至今無法確定墨子的真實姓名,有以下各種說法:墨子姓墨名翟最傳統(tǒng),最為大眾所接受的說法是!秴问洗呵铩、《淮南子》、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內(nèi)都如是稱!对托兆搿访鞔_說墨子乃孤竹君之后,本墨胎民,改為墨氏。而《新唐書·藝文志》也沿用這種說法。墨子姓翟名烏南齊孔稚圭所著的《北山移文》則稱墨翟為“翟子”,元朝伊世珍所著的《瑯環(huán)記》也附和此說,并認為墨子姓翟名烏。清朝周亮工所著的《固樹屋書影》更具體地提出:“以墨為道,今以姓為名!闭J為他姓翟,并將姓轉(zhuǎn)成名;而“墨”是一種學派。晚清學者江瓊所著的《讀子卮言》承襲周亮工的說法,并進一步說明,以為古代確實有“翟”這姓氏,但無“墨”姓,而且戰(zhàn)國諸子中儒、道、名、法、陰陽、縱橫、雜、農(nóng)、小說等,都沒以姓作為學派名,因此墨應(yīng)該是學派的名稱。近代學者胡懷琛有研究墨子,在其所撰《墨翟為印度人辨》一文中提出,墨既非姓,翟也不是姓,更不是名,而是“貊狄”或“蠻狄”之音轉(zhuǎn),是用來稱一個不知姓名的外國人。墨為古代刑名之一近代學者錢穆的《墨子傳略》從墨刑是古代刑名之一的角度展開研究,認為古人犯輕刑,則罰作奴隸苦工,故名墨為刑徒,實為奴役,而墨家生活菲薄,其道以自苦為極。墨子和弟子們都“手足胼胝,面目黎黑,役身給使,不敢問欲”,人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族踵”。這樣,就被稱為墨了。而歷史上西漢淮南王英布遭黯刑后稱為黥布,也是一證。而翟確實是名,因《墨子》和《呂氏春秋》記載墨翟,往往稱“翟”。

  墨子 - 里籍考

  墨子生于何處,現(xiàn)有書籍并無明確記載,歷史上也有不同的說法,曾有宋人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jié)用;蛟徊⒖鬃訒r,或曰在其后”,據(jù)此有學者稱其為宋人。此說一直流行到清代。),楚人說(清代畢沅注《墨子》時,據(jù)《呂氏春秋》高誘之注, 并參照墨子諸多與魯陽文君的對話,推定其為魯陽人,即楚人。),魯人說,印度人說等。其中魯人說已經(jīng)為墨學界絕大部分人所認可。宋人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jié)用。或曰并孔子時,或曰在其后!睋(jù)此有學者稱其為宋人。此說一直流行到清代。楚人說清代畢沅注《墨子》時,據(jù)《呂氏春秋》高誘之注,并參照墨子諸多與魯陽文君的對話,推定其為魯陽人,即楚人。魯人說清代孫詒讓作《墨子間詁》 ,在附文《墨子傳略》中,第一次提出墨子為魯國人。其主要依據(jù)為:《墨子·貴義》“墨子自魯即齊” 《墨子·魯問》 “以迎墨子于魯”《呂氏春秋·愛類》“公輸般為云梯,欲以攻宋,墨子聞之,自墨子書院魯往”。滕州說的提出著名墨學研究學者張知寒在《墨子原為滕州人》、 《墨子里籍新探》等論文中進一步考證,墨子出生地應(yīng)為古代邾國的“濫邑”(現(xiàn)山東滕州境內(nèi)),濫邑后來歸屬魯國。其主要依據(jù)有: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之后,史載滕州東南有目夷亭墨子學說繼承了邾婁文化的傳統(tǒng),而邾婁號稱“百工之鄉(xiāng)”,而墨子生活習慣和科技成就與此密切相關(guān)。該學說現(xiàn)得到絕大多數(shù)墨學研究者的認同。

  墨子 - 墨翟生平

  墨翟相傳原為宋國人,后長期住在魯國。曾學習儒術(shù),因不滿“禮”之煩瑣,另立新說,聚徒講學,成為儒家的主要反對派。據(jù)說楚王曾計劃攻宋,墨子前往勸說楚王,并在與公輸般的模擬攻防中取得勝利,楚王只得退兵。墨子的思想與主張見墨家。西漢太史公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的末尾提到:“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jié)用;蛟徊⒖鬃訒r,或曰在其后!彼院笫缹λ纳缴硎酪恢睜幷摬恍,有說是宋人,有說是魯人。

  公元前5世紀初,墨子可能是出生在一個以木工為謀生手段的手工業(yè)者家庭。當時的社會是一個“處工就官府”的社會,即工匠處于官府的嚴格控制之下,隸屬和服務(wù)于官府,社會地位十分低下。而當時的工匠是世襲的,因此墨子從小就承襲了木工制作技術(shù),并由于他的聰明巧思。他精通手工技藝,可與當時的巧匠魯班想比。他自稱是“鄙人”,被人稱為“布衣之士”和“賤人”。漢朝的王充甚至說,孔子和墨子的祖先都是粗鄙之人。

  墨子曾做宋國大夫,自詡說“上無君上之事,下無耕農(nóng)之難”,是一個同情“農(nóng)與工肆之人”的士人。墨子曾經(jīng)從師于儒者,學習孔子之術(shù),稱道堯舜大禹,學習《詩》 、 《書》 、 《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后來逐漸對儒家的煩瑣禮樂感到厭煩,最終舍掉了儒學,形成自己的墨家學派。

  墨子“好學而博”( 《莊子·天下》 ),并且是個以天下為己任、立志救民于水火中的大好人。孟子對他這種"士志于道"的精神還是十分贊揚的:“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孟子·盡心上》 );莊子也由衷得稱贊:“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將求之不得也,雖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莊子·天下》 )。 不過墨子許是為了鞏固自己學說,而提出世上有鬼,還教人敬事鬼神,進而形成了一種落后的宗教觀,也因此,到東漢哲學家王充寫《論衡》一書時,遭到了王充的狠狠批判。但無論如何,墨學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無疑占著極重要的位置,墨子本人也是一位極杰出的優(yōu)秀人才。

  墨子一生的活動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廣收弟子,積極宣揚自己的學說;二是不遺余力地反對兼并戰(zhàn)爭。他的“非命”、“兼愛”之論,和儒家“天命”、“愛有等差”相對立。認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要求“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相傳收藏圖書甚多,有圖書達三車。 《墨子》稱“今天下之士,君子之書,不可勝載”。梁啟超在研究私人藏書的起源時:“蘇秦發(fā)書,陳篋數(shù)十;墨子南游,無書甚多?梢姇呀(jīng)流行,私人藏儲,頗便且當! 在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和儒家相對立的最大的一個學派,并列"顯學"。 墨家同時也是一個有著嚴密組織和嚴格紀律的團體,最高的領(lǐng)袖被成為"巨子",墨家的成員都稱為"墨者",必須服從巨子的領(lǐng)導,聽從指揮,可以“赴湯蹈刃,死不旋踵”,意思是說至死也不后轉(zhuǎn)腳跟后退。

  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項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jié)用、節(jié)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其中以兼愛為核心,以節(jié)用、尚賢為基本點。 為宣傳自己的主張,墨子廣收門徒,一般的親信弟子達數(shù)百人之多,形成了聲勢浩大的墨家學派。墨子的行跡很廣,東到齊,西到鄭、衛(wèi),南到楚、越。他還曾和公輸班論戰(zhàn),成功地制止了楚國對宋國的侵略戰(zhàn)爭。 墨子還在名辯說方面有所成就,成為戰(zhàn)國時期名辯思潮的淵源之一。墨子的事跡,在《荀子》 、《韓非子》 、《莊子》 、 《呂氏春秋》 、《淮南子》等書中有所體現(xiàn),他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墨家弟子所編寫的《墨子》一書中。 墨子天資聰慧,據(jù)說他用木頭削成的車軸,能承受六百斤重的物體;見天上鷹飛鳥翔,制成了木鳶,能在天上飛三天;還比當時的巧手公輸盤更早的發(fā)明了云梯等等;看到滿山的野果殼在雨水浸泡之后流出色液,就發(fā)明了坑布之法引導山民坑染布料。

  墨子還把自己對坑布技術(shù)的感悟上升到哲學的思維高度,這就是后來他寫的名篇《所染》 。 由此可見,這位墨子還是一位發(fā)明家、科學家他還擅長守城技術(shù),其弟子將他的經(jīng)驗總結(jié)成《城守》二十一篇。在軍事上知道以兵制兵、以戰(zhàn)制戰(zhàn)、以術(shù)制術(shù)、以器制器。為此,他寫了《非攻》 、 《備城門》等一系列軍事名篇。墨子在學習中,常把學到的知識與實踐相對照,寫出了《非儒》 、 《非樂》 、 《節(jié)葬》 、 《節(jié)用》等名篇。許多知名之士都投奔到墨子門下,墨家學派開始形成。墨子對其門徒不但授以思想理論,更重視在實踐中學習,關(guān)鍵時刻還能挺身而出,出兵打仗。歷史上有名的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在墨子的著作中,還有一部分學說涉及自然科學,如力學、光學、聲學等。小孔成像原理還是墨子最早發(fā)現(xiàn)的。他的微分學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學界稱為東方的德謨克利特。由于墨子主張從勞動者中選拔人才,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因而墨子被稱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隱居于魯山縣熊背鄉(xiāng)黑隱寺并卒葬于此,現(xiàn)存有土掉溝、黑隱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跡供人們瞻仰。

  墨子 - 墨翟思想

  據(jù)《墨子》可知,墨子思想,有十條五類綱領(lǐng),即《墨子·魯問》所云:“凡入國,必擇務(wù)而從事焉。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家貧,則語之節(jié)用、節(jié)葬;國家熹音湛湎,則語之非樂、非命;國家淫僻無禮,則語之尊天、事鬼;國家務(wù)奪侵凌,即語之兼愛、非攻!逼渲屑鎼酆头枪ナ悄铀枷氲暮诵。

  墨子的學說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兼愛非攻:所謂兼愛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并認為社會上出現(xiàn)強執(zhí)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xiàn)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天志明鬼:宣揚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一大特點。墨子認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僅決定自然界星辰、四時、寒暑等的運動變化,還對人世的政治起支配作用。因"天之愛民之厚",君主若違天意就要受天之罰,反之,則會得天之賞。對于鬼神,墨子不僅堅信其有,而且認為它們對于人間君主或貴族也會賞善罰暴。尚同尚賢: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認為,國君是國中賢者,百姓應(yīng)以君上之是非為是非。他還認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賞善罰暴。尚賢是要求君上能尚賢使能,即任用賢者而廢抑不肖者。

  墨子把尚賢看得很重,以為是政事之本。他特別反對君主用骨肉之親,對于賢者則不拘出身,提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的主張。節(jié)用:節(jié)用是墨家非常強調(diào)的一種觀點,他們抨擊君主、貴族的奢侈浪費,尤其反對儒家看重的久喪厚葬之俗。認為君主、貴族都應(yīng)象古代大禹一樣,過著極為儉樸的生活,而且要求墨徒在這方面也能身體力行。

  墨子 - 哲學政治思想

  墨子哲學思想的主要貢獻是在認識論方面 。他以 “ 耳目之實 ”的直接感覺經(jīng)驗為認識的唯一來源,他認為,判斷事物的有與無,不能憑個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聽到的為依據(jù)。墨子從這一樸素唯物主義經(jīng)驗論出發(fā),提出了檢驗認識真?zhèn)蔚臉藴,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廢(發(fā))以為刑政 ,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 。

  墨子把“事” 、“實”、“利”綜合起來,以間接經(jīng)驗、直接經(jīng)驗和社會效果為準繩,努力排除個人的主觀成見。在名實關(guān)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題,主張以實正名,名副其實。墨子的認識論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忽視理性認識的作用,片面強調(diào)感覺經(jīng)驗的真實性。他曾以有人“嘗見鬼神之物,聞鬼神之聲”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結(jié)論。 墨子的世界觀中存在著深刻的內(nèi)在矛盾。一方面他強調(diào)“非命”、“尚力”,認為決定人們不同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另一方面,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他把“天”說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宣揚“順天意者”,“必得賞”;“反天意者”,“必得罰”。他認為“兼相愛,交相利”就是“順天意”,“別相惡,交相賊”就是“反天意”。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 “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jié)用”、“節(jié)葬”、“非樂”等主張!凹嬉砸讋e”是他的社會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體行動綱領(lǐng)。他認為只要大家“兼相愛,交相利”,社會上就沒有強凌弱、貴傲賤、智詐愚和各國之間互相攻伐的現(xiàn)象了。他對統(tǒng)治者發(fā)動戰(zhàn)爭帶來的禍害以及平常禮俗上的奢侈逸樂,都進行了尖銳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則上,墨子主張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主張“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他還主張從天子、諸侯國君到各級正長,都要“選擇天下之賢可者 ”來充當;而人民則要服從君上 ,做到 一同天下之義。

  墨子 - 邏輯思想

  墨子也是中國古代邏輯思想的重要開拓者之一。他比較自覺地、大量地運用了邏輯推論的方法,以建立或論證自己的政治、倫理思想。他還在中國邏輯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辯、類、故等邏輯概念。并要求將辯作為一種專門知識來學習。墨子的“辯”雖然統(tǒng)指辯論技術(shù),但卻是建立在知類(事物之類)明故(根據(jù)、理由)基礎(chǔ)上的,因而屬于邏輯類推或論證的范疇。墨子所說的“三表”既是言談的思想標準,也包含有推理論證的因素。墨子還善于運用類推的方法揭露論敵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導和啟蒙,墨家養(yǎng)成了重邏輯的傳統(tǒng),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個中國古代邏輯學的體系。

  墨子 - 著作《墨子》

  《墨子》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記載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經(jīng)上》 、 《經(jīng)下》 、 《經(jīng)說上》 、 《經(jīng)說下》 、 《大取》 、 《小取》等6篇,一般稱作墨辯或墨經(jīng),著重闡述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nèi)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墨子及墨家學派的著作匯編,在西漢時劉向整理成七十一篇,但六朝以后逐漸流失,現(xiàn)在所傳的《道藏》本共五十三篇,原來都寫墨翟著,但其中也有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的著述資料,這是現(xiàn)在研究墨家學派的主要史籍。按內(nèi)容,《墨子》一書可分五組:從《親士》到《三辯》七篇為墨子早期著作,其中前三篇摻雜有儒家的理論,應(yīng)當是墨子早年"習儒者之業(yè),受孔子之術(shù)"的痕跡;后四篇主要是尚賢、尚同、天志、節(jié)用、非樂等理論。

  從《尚賢上》到《非儒下》二十四篇為一組,系統(tǒng)地反映出墨子“兼愛”、“非攻”、“尚賢”、“尚同”、 “節(jié)用”、“節(jié)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十大命題,是《墨子》一書的主體部分,《經(jīng)》上、下,《經(jīng)說》上、下及《大取》 、 《小取》六篇,專說名辯和物理、光學等內(nèi)容,前人因其稱“經(jīng)”,定為墨翟自著,實際是后期墨家作品,這是研究墨家邏輯思想和科學技術(shù)成就的珍貴資料。 《耕柱》至《公輸》五篇是墨子言行記錄,體例與《論語》相近,是墨子弟子們輯錄的,也是研究墨子事跡的第一手資料。《備城門》以下到末二十篇(含已佚九篇),專講守城技巧與城防制度,其制度與秦相近,是戰(zhàn)國時期秦國墨者所作,這是研究墨家軍事學術(shù)的重要資料。

  戰(zhàn)國末期,墨家后學將該派的著作匯編成《墨子》一書,《墨子》一書是墨子言行的忠實寫照,又稱《墨經(jīng)》或《墨辯》。《墨子》內(nèi)容廣博,包括了政治、軍事、哲學、倫理、邏輯、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學的重要史料。西晉魯勝、樂壹都為《墨子》一書作過注釋,可惜已經(jīng)散失,F(xiàn)在的通行本有孫詒讓的《墨子閑詁》 ,以及《諸子集成》所收錄的版本。

  現(xiàn)存《墨子》五十三篇,由墨子和各代門徒逐漸增補而成,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學說的基本材料。其中的《經(jīng)上》、《經(jīng)下》、《經(jīng)說上》、《經(jīng)說下》、 《大取》 、 《小取》等6篇,一般稱作《墨經(jīng)》或《墨辯》 ,著重闡述認識論和邏輯學,在邏輯史上被稱為后期墨家邏輯或墨辯邏輯(古代世界三大邏輯體系之一,另兩個為古希臘的邏輯體系和佛教中的因明學);其中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nèi)容,特別是天文學、幾何光學和靜力學。

  自秦以后,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論,散見于各種典籍之中,如見于《新序》 、 《尸子》 、 《晏子春秋》 、《韓非子》、《呂氏春秋》、 《淮南子》 、 《列子》 、 《戰(zhàn)國策》 、 《諸宮舊事》 、 《神仙傳》等等。西漢劉向的《漢書·藝文志》將散見各篇著錄成《墨子》。共七十一篇。經(jīng)歷代亡佚,到宋時,只存六十篇,目前只存五十三篇,已亡佚十八篇。其中已亡佚的有: 《節(jié)用》下篇, 《節(jié)葬》上、中篇, 《明鬼》中篇, 《非樂》中、下篇,《非儒》上篇,除此八篇外,另十篇連篇目皆亡佚,在這十篇中,只有《詩正義》曾提到過《備衛(wèi)》此篇目,其余無可考。

  《墨子》一書,既非一人所作,又非一時所成。一般認為《墨子》是由墨子自著及其門徒記述墨子言論的書篇而寫定的一家之言。

  墨子 - 《墨子》剖析

  《墨子》思想學說總章共分五大類。第一類:《親士》 、 《修身》 、 《所染》 、 《法儀》 、 《七患》 、 《辭過》 、 《三辯》共七篇。這一類雜有名家之言,混有雜家之說。比如《親士》篇中的“?者必先挫,錯者必先靡”、“甘井先竭,招木先伐”、“太盛難守”等,皆出于道家之語。“修身”一詞,為儒家之言!端尽分械摹叭旧n則蒼,染黃則黃”疑是出于名家之性說。“法儀”一詞,疑是法家之言,純出偽托,而后四篇是墨家記墨學的概要,有可能是墨學的提綱挈領(lǐng)。

  第二類:《尚賢》上中下篇、《尚同》上中下篇、《兼愛》上中下篇、 《非攻》上中下篇、 《節(jié)葬》下篇、 《天志》上中下篇、 《明鬼》下篇、 《非樂》上篇、 《非命》上中下篇、《非儒》下篇,共二十五篇。這一類是代表墨家的主要政治思想。除了《非攻》上篇、 《非儒》下篇之外、各篇皆有“子墨子曰”四字,認為是墨子門弟所記的墨子之言。第三類: 《經(jīng)》上下篇、 《經(jīng)說》上下篇、 《大取》 、《小取》篇,共六篇。這一類被治墨者稱為墨辯,亦稱為墨經(jīng)。此六篇難通難譯,古字詞較多,辯理深奧,加上雜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理論,光學力學和數(shù)學等自然科學理論、社會科學、倫理學、邏輯學等等,實在難以理解。這一類是《墨子》的精華部分。梁啟超認為這六篇是墨翟自著。而孫詒讓則認為是后墨學者所著。孫詒讓所據(jù)的理由之一是:公孫龍與墨子時代不同,而且公孫龍在墨子之后,因此不可能有堅白石之論。第四類: 《耕柱》 、 《貴義》 、 《公孟》 、 《魯問》 、 《公輸》共五篇。這五篇是墨子弟子記載墨子的言論行事。亦算是對墨子的生平的記錄,體裁接近《論語》。 第五類:是守城各篇。它們是《備城門》 、 《備高臨》 、 《備梯》 、 《備水》 、 《備突》 、《備穴》、 《備蛾傅》 、 《迎敵祠》 、 《旗幟》 、 《號令》 、 《雜守》共十一篇。這一類可以說是墨家兵法。墨子提倡非攻,以守御為主,十一篇皆以守備之法為主題。墨家兵法是墨學之弟子精研而成。此十一篇古字詞頗多,古代兵法陣法用詞不少,很少通譯。此書文風樸實無華,但部分內(nèi)容詰屈聱牙,以致兩千來年,很少有人問津。

  對于《墨子》,直到近代,才有學者認真解讀這本古書,才發(fā)現(xiàn)早在二千多年前墨家便已有對光學(光沿直線前進,并討論了平面鏡、凹面鏡、球面鏡成像的一些情況,尤以說明光線通過針孔能形成倒像的理論為著)、數(shù)學(已科學地論述了圓的定義)、力學(提出了力和重量的關(guān)系)等自然科學的探討,可惜的是,這一科學傳統(tǒng)也因此書在古代未得到重視而沒能結(jié)出碩果。但這一發(fā)現(xiàn),震動了當今學術(shù)界,使近代人對墨家乃至諸子百家更為刮目相看。

  墨子 - 貢獻與影響

  墨子的哲學思想反映了從宗法奴隸制下解放出來的小生產(chǎn)者階層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為后來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所繼承和發(fā)展,其神秘主義的糟粕也為秦漢以后的神學目的論者所吸收和利用。墨子作為先秦墨家的創(chuàng)始人,在中國哲學史上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另外墨子在科學技術(shù)領(lǐng)域中的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其主要者有:

  宇宙論方面墨子認為,宇宙是一個連續(xù)的整體,個體或局部都是由這個統(tǒng)一的整體分出來的,都是這個統(tǒng)一整體的組成部分。換句話說,也就是整體包含著個體,整體又是由個體所構(gòu)成,整體與個體之間有著必然的有機聯(lián)系。從這一連續(xù)的宇宙觀出發(fā),墨子進而建立了關(guān)于時空的理論。他把時間定名為“久”,把空間定名為“宇”,并給出了“久”和“宇”的定義,即“久”為包括古今旦暮的一切時間,“宇”為包括東西中南北的一切空間,時間和空間都是連續(xù)不間斷的。

  在時空理論的基礎(chǔ)上,墨子建立了自己的運動論。他把時間、空間和物體運動統(tǒng)一起來,聯(lián)系在一起。他認為,在連續(xù)的統(tǒng)一的宇宙中,物體的運動表現(xiàn)為在時間中的先后差異和在空間中的位置遷移。沒有時間先后和位置遠近的變化,也就無所謂運動,離開時空的單純運動是不存在的。

  對于物質(zhì)的本原和屬性問題,墨子指出,“無”有二種,一種是過去有過而現(xiàn)在沒有了,如某種滅絕的飛禽,這不能因其已不存在而否定其曾為“有”;一種是過去就從來沒有過的事物,如天塌陷的事,這是本來就不存在的“無”。本來就不存在的“無”不會生“有”,本來存在后來不存在的更不是“有”生于“無”。

  數(shù)學方面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理性高度對待數(shù)學問題的科學家,他給出了一系列數(shù)學概念的命題和定義,這些命題和定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

  關(guān)于“倍”的定義。墨子說:“倍,為二也!( 《墨經(jīng)上》 )亦即原數(shù)加一次,或原數(shù)乘以二稱為“倍”。如二尺為一尺的“倍”。關(guān)于“平”的定義。墨子說:“平,同高也。”這與歐幾里得幾何學定理“平行線間的公垂線相等”意思相同。關(guān)于“同長”的定義。墨子說:“同長,以正相盡也!(《墨經(jīng)上》)也就是說兩個物體的長度相互比較,正好一一對應(yīng),完全相等,稱為“同長”。關(guān)于“中”的定義。墨子說:“中,同長也!(《墨經(jīng)上》)這里的“中”指物體的對稱中心,也就是物體的中心為與物體表面距離都相等的點。關(guān)于“圜”的定義。墨子說:“圜,一中同長也!(《墨經(jīng)上》)這里的“圜”即為圓,墨子指出圓可用圓規(guī)畫出,也可用圓規(guī)進行檢驗。圓規(guī)在墨子之前早已得到廣泛地應(yīng)用,但給予圓以精確的定義,則是墨子的貢獻。墨子關(guān)于圓的定義與歐幾里得幾何學中圓的定義完全一致。關(guān)于正方形的定義。墨子說,四個角都為直角,四條邊長度相等的四邊形即為正方形,正方形可用直角曲尺“矩”來畫圖和檢驗。這與歐幾里得幾何學中的正方形定義也是一致的。關(guān)于直線的定義。墨子說,三點共線即為直線。三點共線為直線的定義,在后世測量物體的高度和距離方面得到廣泛的應(yīng)用。墨子把點、線、面、體分別稱為“端”、“尺”、“區(qū)”、“體”,并給出了它們各自的定義。他還指出,“端”是不占有空間的,是物體不可再分的最小單位,與古希臘的原子論相類似。

  此外,墨子還對十進位值制進行了論述。他明確指出,在不同位數(shù)上的數(shù)碼,其數(shù)值不同。例如,在相同的數(shù)位上,一小于五,而在不同的數(shù)位上,一可多于五。這是因為在同一數(shù)位上(個位、十位、百位、千位……),五包含了一,而當一處于較高的數(shù)位上時,則反過來一包含了五。

  物理學方面墨子關(guān)于物理學的研究涉及到力學、光學、聲學等分支,給出了不少物理學概念的定義,并有不少重大的發(fā)現(xiàn),總結(jié)出了一些重要的物理學定理。

  墨子給出了力的定義,說:“力,刑(形)之所以奮也。”(《墨經(jīng)上》)也就是說,力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即使物體運動的作用叫做力。對此,他舉例予以說明,說好比把重物由下向上舉,就是由于有力的作用方能做到。同時,墨子指出物體在受力之時,也產(chǎn)生了反作用力。例如,兩質(zhì)量相當?shù)奈矬w碰撞后,兩物體就會朝相反的方向運動。如果兩物體的質(zhì)量相差甚大,碰撞后質(zhì)量大的物體雖不會動,但反作用力還是存在。關(guān)于“動”與“止”,墨子認為“動”是由于力推送的緣故,“止”則是物體經(jīng)一定時間后運動狀態(tài)的結(jié)束。墨子雖沒有明確指出運動狀態(tài)的結(jié)束是因為存在著阻力的緣故,但他已意識到在外力消失后,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不可能永遠存在下去的。

  關(guān)于杠桿定理,墨子指出,稱重物時秤桿之所以會平衡,原因是“本”短“標”長。用現(xiàn)代的科學語言來說,“本”即為重臂,“標”即為力臂,寫成力學公式就是力×力臂(“標”)=重×重臂(“本”)。現(xiàn)在人們一般都習慣于把杠桿定理稱為阿基米德定理,其實墨子得出杠桿定理比阿基米德早了200年,應(yīng)稱之為墨子定理才是公允的。此外,墨子還對杠桿,斜面、重心、滾動摩擦等力學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光學史上,墨子是第一個進行光學實驗,并對幾何光學進行系統(tǒng)研究的科學家。如果說墨子奠定了幾何光學的基礎(chǔ),也不為過分,至少在中國是這樣。正如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shù)史》物理卷中所說,墨子關(guān)于光學的研究,“比我們所知的希臘的為早”,“印度亦不能比擬”。

  對平面鏡、凹面鏡、 凸面鏡等研究,墨子指出,平面鏡所形成的是大小相同、遠近對稱的像,但卻左右倒換。如果是二個或多個平面鏡相向而照射,則會出現(xiàn)重復反射,形成無數(shù)的像。凹面鏡的成像是在“中”之內(nèi)形成正像,距“中”遠所成像大,距“中”近所成的像小,在“中”處則像與物一樣大;在“中”之外,則形成的是倒像,近“中”像大,遠“中”像小。凸面鏡則只形成正像,近鏡像大,遠鏡像小。這里的“中”為球面鏡之球心,墨子雖尚未能區(qū)分球心與焦點的差別,把球心與焦點混淆在一起,但其結(jié)論與近現(xiàn)代球面鏡成像原理還是基本相符的。

  墨子還對聲音的傳播進行過研究,發(fā)現(xiàn)井和罌有放大聲音的作用,并加以巧妙地利用。他曾教導學生說,在守城時,為了預(yù)防敵人挖地道攻城,每隔三十尺挖一井,置大罌于井中,罌口繃上薄牛皮,讓聽力好的人伏在罌上進行偵聽,以監(jiān)知敵方是否在挖地道,地道挖于何方,而作好御敵的準備。盡管當時墨子還不可能明了聲音共振的機理,但這個防敵方法卻蘊含有豐富的科學內(nèi)涵。

  機械制造方面 墨子是一個精通機械制造的大家,在止楚攻宋時與公輸般進行的攻防演練中,已充分地體現(xiàn)了他在這方面的才能和造詣。他曾花費了3年的時間,精心研制出一種能夠飛行的木鳥。他又是一個制造車輛的能手,可以在不到一日的時間內(nèi)造出載重30石的車子。他所造的車子運行迅速又省力,且經(jīng)久耐用,為當時的人們所贊賞。

  墨子幾乎諳熟了當時各種兵器、機械和工程建筑的制造技術(shù),并有不少創(chuàng)造。在《墨子》一書中的“備城門”、“備水”、“備穴”、“備蛾“、“迎敵祠”、“雜守”等篇中,他詳細地介紹和闡述了城門的懸門結(jié)構(gòu),城門和城內(nèi)外各種防御設(shè)施的構(gòu)造,弩、桔槔和各種攻守器械的制造工藝,以及水道和地道的構(gòu)筑技術(shù)。他所論及的這些器械和設(shè)施,對后世的軍事活動有著很大的影響。

  哲學方面墨子的哲學建樹,以認識論和邏輯學最為突出,其貢獻是先秦其他諸子所無法比擬的。

  墨子認為,人的知識來源可分為三個方面,即聞知、說知和親知。墨子強調(diào)要“循所聞而得其義“,即在聽聞、承受之后,加以思索、考察,以別人的知識作為基礎(chǔ),進而繼承和發(fā)揚。他特別強調(diào)“聞所不知若已知,則兩知之”,即由已知的知識去推知未知的知識。如已知火是熱的,推知所有的火都是熱的;圓可用圓規(guī)畫出,推知所有的圓都可用圓規(guī)度量。由此可見,墨子的聞知和說知不是消極簡單地承受,而是蘊涵著積極的進取精神。

  除聞知和說知外,墨子非常重視親知。他把親知的過程分為“慮”、“接”、“明”三個步驟!皯]”是人的認識能力求知的狀態(tài),即生心動念之始,以心趣境,有所求索。但僅僅思慮卻未必能得到知識,譬如張眼睨視外物,未必能認識到外物的真象。因而要“接”知,讓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去與外物相接觸,以感知外物的外部性質(zhì)和形狀。而“接”知得到的仍然是很不完全的知識,它所得到的只能是事物的表觀知識,且有些事物,如時間,是感官所不能感受到的。因此,人由感官得到的知識還是初步的,不完全的,還必須把得到的知識加以綜合、整理、分析和推論,方能達到“明”知的境界?傊影阎R來源的三個方面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在認識論領(lǐng)域中獨樹一幟。

  墨子又是中國邏輯學的奠基者。他稱邏輯學為“辯”學,把其視之為“別同異,明是非“的思維法則。他認為,人們運用思維,認識現(xiàn)實,作出的判斷無非是“同”或“異”,“是”或“非”。為此,首先就必須建立判別同異、是非的法則,以之作為衡量、判斷的標準,合者為“是”,不合者為“非”。這種判斷是“不可兩不可”的,人們運用思維以認識事物,對同一事物作出的判斷,或為“是”,或為“非”,二者必居其一,沒有第三種可能存在,不可能二者都為“是”,或二者都為“非”,也不可能既“是”又“非”,或既“非”又“是”。用現(xiàn)代的邏輯學名詞來說,這就是排中律和毋矛盾律。

【《多言何益》閱讀答案及譯文】相關(guān)文章:

《宋史何灌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6-14

韓愈《何蕃傳》的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10-11

《宋史·何灌傳》原文閱讀答案及譯文08-01

荀子《解蔽》閱讀答案及譯文08-26

童心說閱讀答案及譯文07-27

蘇軾浣溪沙閱讀答案及譯文06-17

《柳宗元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6-24

《宋史》閱讀題答案及譯文09-10

《列子》杞人憂天閱讀答案及譯文08-10

多多益善的閱讀答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