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韓愈《何蕃傳》的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分析原因及時總結(jié)。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韓愈《何蕃傳》的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何蕃傳
韓 愈
太學生何蕃,入太學廿余年矣。歲舉進士,學成行尊,自太學諸生推頌不敢與蕃齒,相與言于助教、博士①,助教、博士以狀申于司業(yè)、祭酒②,司業(yè)、祭酒撰次蕃之群行焯焯者數(shù)十余事,以之升于禮部,而以聞于天子。京師諸生以薦蕃名文說者,不可迭紀。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莫為禮部;為禮部者,率蕃所不合者。以是無成功。
蕃,淮南人,父母具全。初入太學,歲率一歸,父母止之。其后間一二歲乃一歸,又止之,不歸者五歲矣。蕃,純孝人也,閔親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諸生歸養(yǎng)于和州,諸生不能止,乃閉蕃空舍中。于是太學六館之士百余人,又以蕃之義行,言于司業(yè)陽先生城,請諭留蕃。于是太學闕祭酒,會陽先生出道州,不果留。
歐陽詹生言曰:“蕃,仁勇人也!被蛟唬骸稗犹珜W,諸生不為非義,葬死者之無歸,哀其孤而字焉,惠之大小,必以力復(fù),斯其所謂仁歟!蕃之力不任其體,其貌不任其心,吾不知其勇也!睔W陽詹生曰:“朱泚之亂③,太學諸生舉將從之。來請起蕃,蕃正色叱之,六館之士不從亂,茲非其勇歟!”
惜乎!蕃之居下,其可以施于人者不流也。譬之水,其為澤,不為川乎?川者高,澤者卑,高者流,卑者止。是故蕃之仁義,充諸心,行諸太學,積者多,施者不遐也。天將雨,水氣上,無擇于川澤澗溪之高下,然則澤之道,其亦有施乎!抑有待于彼者歟!故凡貧賤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獨何蕃歟!吾是以言之,無使其無傳焉。
【注】①助教、博士:太學教師;②司業(yè)、祭酒:太學官員;③朱泚之亂:唐德宗建中四年,涇原軍朱泚反唐。
10.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太學諸生推頌不敢與蕃齒 齒:交談
B.以之升于禮部 升:上報
C.初入太學,歲率一歸 率:大約
D.蕃之力不任其體 任:承受
11.下列幾組句子,能表現(xiàn)何蕃孝勇的一組是
A.①公卿大夫知蕃者比肩立 ②蕃,純孝人也
B.①歲率一歸,父母止之 ②來請起蕃,蕃正色叱之
C.①揖諸生歸養(yǎng)于和州 ②蕃居太學,諸生不為非義
D.①葬死者之無歸 ②是故蕃之仁義充諸心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何蕃求學二十多年,刻苦自勵,每年參加進士考試。他毫不氣餒的精神感動了太學生們,太學生紛紛寫文章向朝廷推薦他。
B.了解何蕃情況的公卿大夫雖多,但因不是禮部官員,愛莫能助。而何蕃又與一些禮部官員不合,故不被錄用。
C.何蕃是個孝子,決定回家奉養(yǎng)父母。太學生們想方設(shè)法阻攔他,向司業(yè)陽城求助,結(jié)果因陽城外調(diào),事情沒有成功。
D.何蕃才德俱佳,卻像卑下的湖澤一樣難以施展才華。作者對此深表惋惜,同時借本文對埋沒人才的社會現(xiàn)狀給予了披露。
13.把文言文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閔親之老不自克,一日,揖諸生歸養(yǎng)于和州。(3分)
(2)蕃居太學,諸生不為非義,葬死者之無歸,哀其孤而字焉。(4分)
(3)故凡貧賤之士,必有待,然后能有所立,獨何蕃歟!(3分)
參考答案
10.A (齒:并列)
11.B
12.A (感動太學生的是學問深厚,品行受人尊敬,即“學成行尊”。)
13.(1)(何蕃)憂慮雙親年老而不能克制自己(的心情),一天,行禮告別諸生想要回到和州去供養(yǎng)父母。(“閔”、“自克”賓語前置、“揖”各1分)
(2)何蕃在太學,諸生不做不仁義的事,埋葬無家可歸的死者,憐憫那些遺孤并把他們養(yǎng)育起來。(“居”、“不為非義”、“字”各1分,定語后置句1分)
。3)所以,凡是貧賤的士子,必須等待時機,然后才能有所成就,哪里只是何蕃啊。ā胺病薄ⅰ傲ⅰ、“獨”各1分)
【參考譯文】
太學生何蕃,進入太學有二十多年了。年年應(yīng)進士科考(被推舉參加禮部進士科考試,稱為“舉進士”),學問深厚,品行受人尊敬,因此,太學生那些人都尊崇稱譽他,不敢和他相比較。他們一起向助教、博士說起何蕃,助教、博士又把這種情況向司業(yè)、祭酒陳述申報,司業(yè)、祭酒撰寫條列何蕃的眾多品行中,昭然的事情多達幾十件,(他們)又把它們上報給禮部,進而又借此使天子知道了。京師的太學生們來薦舉何蕃而寫文章的人,多到無法計算。知道何蕃的公卿大夫多得不得了,但無人在禮部擔任官職;在禮部為官的,又大多與何蕃不合。因此,何蕃不被錄用。
何蕃,淮南人,父母都健在。剛?cè)胩珜W的時候,大約一年回家一次,父母阻止了他;這以后,間隔一兩年才回家一次,父母又阻止了他;沒有回家已經(jīng)五年了。何蕃,至孝之人,憂慮雙親年老而無法克制自己(的心情),一日,行禮告別諸生要返回和州供養(yǎng)父母,諸生不能勸阻,就將何蕃關(guān)在空房間中。在這種情況下,太學六館的士人一百多人,又將何蕃美好的品行向太學司業(yè)陽城先生陳述,請他發(fā)布命令挽留何蕃。在這個時候,太學空缺了祭酒(的職位),適逢陽城出任道州刺史,沒有挽留得住何蕃。
歐陽詹說:“何蕃,是仁愛勇敢的人!庇腥苏f:“何蕃在太學,諸生不做不仁義的事,埋葬無家可歸的死者,憐憫那些遺孤把他們養(yǎng)育起來,大小好事,一定努力而為,這大概就是所說的仁愛吧!何蕃看起來力氣不能承受他的身體,相貌平常,我不知道他的勇敢表現(xiàn)在哪里!睔W陽詹說:“朱泚作亂,太學諸生發(fā)動起來想要跟從他,來請何蕃出面,何蕃正色叱責他們。太學六館的士子不跟從作亂,這不是他的勇敢嗎?”
可惜了!何蕃居于下位,他能夠替人做的好事不能廣及眾人。這就好像水,成為了湖澤,不能成為河流。『恿鞯貏莞,湖澤地勢低,地勢高的流動,地勢低的停止,所以何蕃的仁義,充滿了內(nèi)心,施行于太學,善行積累得多,施行到的地方卻不遠啊。天將下雨,水氣向上蒸騰,無論高低的河川沼澤溪流水氣都會上升,既然這樣,那么湖澤的抱負,也會有施展的一天!大約是需要等待那水氣上升的時機吧!所以大凡貧賤的士子,必須等待時機然后才能有所成就,哪里只是何藩啊!因此,我寫下這篇文章,不要讓何藩的事跡被埋沒了。
注釋
1.太學:古學校名,即國學。漢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始置太學,立五經(jīng)博士。隋初置國子寺,煬帝時改為國子監(jiān)。唐設(shè)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七學,屬國子監(jiān)。明以后不設(shè)太學,只有國子監(jiān),在監(jiān)讀書的稱太學生。
2.舉進士:隋唐科舉考試設(shè)進士科目,應(yīng)舉者謂之舉進士,試畢放榜合格者日成進士,凡試于禮部,皆謂之進士。
3.齒:并列。
4.助教:古代學官名,協(xié)助國子祭酒、博士教授生徒。
5.司業(yè):學官名,隋以后國子監(jiān)置司業(yè),為監(jiān)內(nèi)的副長官,協(xié)助祭酒,掌儒學訓(xùn)導(dǎo)之政。
6.撰(zhuàn)次:按次編寫。
7.群行:種種事跡。
8.名:標題。
9.文:文章。
10.說:口頭講。
11.選紀:計算不清,極言之多。
12.比肩立:并肩站立,比比皆是。
13.莫為禮部:與何著知已的人雖然很多,但沒有在禮部做官的!
14.淮南:泛指淮水以南之地,大致為今江蘇、安徽兩省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地區(qū)。隋朝改壽州為淮南郡。唐有淮南道,治所在揚州。
15.閔(mǐn):同“憫”,憐憫。
16.和州:令安徽和縣,唐代屬淮南道。
17.不能止:從封建倫理上講歸鄉(xiāng)養(yǎng)親的行為是不能阻止的。
18.六館:六學,即國子館、太學、四門館、律館、書館、算館。
19.義行:操守,品行。
20.于是:正在這時候。
21.闕(quē):同“缺”。
22.會陽先生出道州:指貞元十五年九月陽城出為道州刺史之事。道州,今湖南道縣。
23.不果留:結(jié)果沒挽留住。
24.歐陽詹生:歐陽詹,字行周,泉州晉江(今福建晉江)人,與韓愈同年進士及第。生,先生,歐陽詹此時任四門助教,故尊稱其為先生。
25.非義:不合道義的事。
26.孤:幼年喪父為孤。
27.字:撫養(yǎng)。
28.必以力復(fù):一定盡力承擔。
29.任:堪,擔當。
30.朱池之亂: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涇原軍反叛朝廷,推太尉朱洮為盟主,自稱大秦皇帝,號應(yīng)天。第二年改國號為漢,稱天皇元年,三月兵敗被殺。
31.流:流展。
32.澤;沼澤、湖沼。
33.施者不遐:施行的地方不廣泛。是說何蕃雖仁勇,然只,“行諸太學”,影響面不大,知道的人不多。
34.無擇:不分。
35.川:河,流動的水。
36.澤:湖沼,聚集停止的水。
37.澗:山峽里的流水。
38.彼:條件,指上文所說的“天將雨”。
【韓愈《何蕃傳》的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宋史·何灌傳》原文閱讀答案及譯文08-01
《宋史何灌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4-18
《錢镠傳》原文譯文及閱讀答案07-25
《韓愈傳》閱讀答案及翻譯12-09
范!恫绦⒆觽鳌吩拈喿x答案及譯文05-27
《柳宗元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6-24
《答李翊書韓愈》的閱讀答案及譯文10-24
師說韓愈原文和譯文07-29
《師說》(韓愈)原文和譯文04-08
《梁書·沈約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