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文言文《后漢書·徐稚傳》原文及翻譯
在平日的學(xué)習(xí)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文言文的類型有哪些,你見過的文言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言文《后漢書·徐稚傳》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原文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貧,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儉義讓,所居服其德。屢辟公府,不起。時陳蕃為太守,以禮請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謁而退。蕃在郡不接賓客,惟稚來特設(shè)一榻,去則縣之。后舉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延熹二年,尚書令陳蕃、仆射胡廣等上疏薦稚等曰:“臣聞善人天地之紀(jì),政之所由也!对姟吩疲核蓟识嗍,生此王國。天挺俊乂,為陛下出,當(dāng)鋪弼明時,左右大業(yè)者也。伏見處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閎、京兆韋著、潁川李曇,德行純備,著于人聽。若使擢登三事①,協(xié)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被傅勰艘园曹囆Z②,備禮征之,并不至。帝因問蕃曰:“徐稚、袁閎、韋著誰為先后?”蕃對曰:“閎生出公族,聞道漸訓(xùn)。著長于三輔禮義之俗,所謂不扶自直,不鏤自雕。至于稚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當(dāng)為先。”
稚嘗為太尉黃瓊所辟,不就。及瓊卒歸葬,稚乃負(fù)糧徒步到江夏赴之,設(shè)雞酒薄祭,哭畢而去,不告姓名。時會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數(shù)十人,聞之,疑其稚也,乃選能言語生茅容輕騎追之。及于涂,容為設(shè)飯,共言稼穡之事。臨訣去,謂容曰:“為我謝郭林宗,大樹將顛,非一繩所維,何為棲棲不遑寧處?”及林宗有母憂,稚往吊之,置生芻③一束于廬前而去。眾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对姟凡辉坪,生芻一束,其人如玉。吾無德以堪之!
靈帝初,欲蒲輪聘稚,會卒,時年七十二。
子胤字季登,篤行孝悌,亦隱居不仕。太守華歆禮請相見,固病不詣。漢末寇賊從橫,皆敬胤禮行,轉(zhuǎn)相約敕,不犯其閭。建安中卒。
【譯文】
徐稚,字孺子,豫章郡南昌縣人。家里很窮,常常親自耕種,不是自己的勞動所得就不吃。做人謙恭節(jié)儉仁義謙讓,周圍的人都佩服他的品德。屢次被公府征召,他都不肯就任。當(dāng)時陳蕃任豫章郡太守,按照禮節(jié)請求徐稚暫時代理功曹一職,徐稚無法推辭,拜見陳蕃之后就退回去了,陳蕃在郡府不接待賓客,只有徐稚來,才特意擺設(shè)一副坐榻,徐稚離開后就把它懸掛起來。后來徐稚因有德而被舉薦,在家里被授予太原太守的職務(wù),但他都沒有就任。
延熹二年,尚書令陳蕃、尚書仆射胡廣等上疏推薦徐稚等人:“我聽說賢善之人是天地的綱紀(jì),是治政的依據(jù)!对娊(jīng)》說:希望眾多的賢人,誕生在這個王國里。上天造就的有杰出才能的人,都是為陛下而出現(xiàn)的,他們都是能夠擔(dān)當(dāng)輔佐盛世重任、幫助陛下成就大業(yè)的人。我見豫章郡的處士徐稚、彭城郡的姜肱、汝南郡的袁閎、京兆尹的韋著、潁川郡的李曇,道德品行純正完備,世人都知道。如果使他們位登三公,輔佐陛下,他們就一定能夠捍衛(wèi)并發(fā)揚(yáng)光大盛美的國政,為日月增光!被傅塾谑怯冒曹囆c,帶上禮物去征召這五位高士,結(jié)果他們都不肯來;傅塾谑菃栮愞f:“徐稚、袁閎、韋著三人,誰最優(yōu)秀?”陳蕃回答說:“袁閎長于公卿大族,能夠在平時逐漸吸取道理;韋著生長在三輔禮義之國,正像人們所說的不扶自直,不鏤自雕。至于徐稚,他出自江南卑薄的地方,卻又特立杰出,他應(yīng)當(dāng)是最優(yōu)秀的!
徐稚曾經(jīng)被太尉黃瓊征召,但沒有就職,等到黃瓊?cè)ナ,歸葬家鄉(xiāng),徐稚卻背著干糧徒步趕到江夏,在黃瓊的墓旁擺設(shè)了雞酒祭奠,痛哭完了,就離開了,也不告訴自己的姓名。當(dāng)時參加葬禮的四方知名之士有郭林宗等幾十人,聽說這件事,懷疑這個人就是徐稚,就選派了一位善于辭令名叫茅容的生員騎上快馬去追他。在路上趕上了徐稚,茅容為他擺上了飯菜,二人談些農(nóng)業(yè)勞動之事。臨別,徐稚對茅容說:“請?zhí)嫖蚁蚬肿谥轮x,大樹要倒了,不是一根繩子所能維系,為什么要忙碌不停、四處奔波呢?”到后來,郭林宗的母親去世了,徐稚又前往吊唁,將一把野草放到墓前就走了。眾人奇怪,不知這是什么意思。林宗說:“這一定是南州高士徐孺子了!对娊(jīng)》不是說‘生芻一束,其人如玉’嗎?只是我沒有這樣的品德來勝任!”
靈帝初年,朝廷想要用蒲輪車禮聘徐稚,適值徐稚去世,時年七十二。
徐稚的兒子徐胤,字季登,行為敦厚,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也隱居不出來做官。豫章太守華歆以禮請求他相見,他一再稱病不去。東漢末年盜賊縱橫,但他們都敬佩徐胤的禮讓品行,互相約束,不去侵犯他的住所。徐胤在建安年間去世。
成書過程
范曄的祖父范寧曾任晉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書!妒(jīng)注疏》中的《谷梁傳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為基礎(chǔ)寫成的。他的父親范泰官拜金紫光祿大夫,加散騎常侍,是宋武帝劉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覽群書、潛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曄有很深的家學(xué)淵源,一直以名門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節(jié),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喪身。
元嘉九年(432年),范曄在為彭城太妃治喪期間,行為失檢得罪了司徒劉義康,被貶為宣城太守,范曄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來寄托他的志向,開始寫作《后漢書》。
范曄以《東觀漢記》為基本史料依據(jù),以華嶠書為主要藍(lán)本,吸取其他各家書的長處,刪繁補(bǔ)缺,整齊故事,超越眾家,后來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曄《后漢書》取代《東觀漢記》,盛行于世。而諸家《后漢書》,除袁宏《后漢紀(jì)》外,都相繼散亡。于是范曄《后漢書》成為現(xiàn)在研究漢朝東漢時期歷史的最基本的依據(jù)。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當(dāng)他完成了本紀(jì)、列傳的寫作,同時又和謝儼共同完成《禮樂志》、《輿服志》、《五行志》、《天文志》 、《州郡志》等五志的時候,有人告發(fā)他參與了劉義康的篡位陰謀,因此下獄而死。謝儼怕受牽連,毀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漢書》只有紀(jì)傳部分流傳了下來。
作者介紹
范曄(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南朝宋史學(xué)家,字蔚宗,順陽(今河南南陽淅川縣)人。官至左衛(wèi)將軍,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曄因?yàn)椤白筮w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刪眾家《后漢書》為一家之作”,開始撰寫《后漢書》,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謀反罪被殺止,寫成了十紀(jì),八十列傳。原計(jì)劃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漢書》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劉昭從司馬彪的《續(xù)漢書》中抽出來補(bǔ)進(jìn)去的。
范曄出生在河南南陽一個著名的士族家庭。高祖范晷為西晉雍州刺史,加左將軍。曾祖范汪入仕東晉,官至?xí)x安北將軍、徐兗二州刺史,進(jìn)爵武興縣侯。祖父范寧先后出任臨淮太守、豫章太守。父范泰仕晉為中書侍郎,桓玄執(zhí)政時被廢黜,徙居丹徒。劉裕于京口起兵滅桓玄,控制東晉政府實(shí)權(quán)后。范泰重新被啟用,出任國子博士、南郡太守、御史中丞等職。他為東陽太守時,因開倉供糧和發(fā)兵千人,助劉裕打敗盧循有功,被加官為振武將軍。從此,范泰受到劉裕的信任,屢被升遷,先后擔(dān)任侍中、尚書常侍兼司空等職。宋代晉后,拜為金紫光錄大夫散騎常侍,少帝時加位特進(jìn)。
范曄的家庭有著正宗的家學(xué)傳統(tǒng)。范汪“博學(xué)多通,善談名理”,撰有《尚書大事》二十卷,《范氏家傳》一卷,《祭典》三卷以及屬于醫(yī)學(xué)棋藝的著作《范東陽方》一百零五卷,《棋九品序錄》一卷等。范寧嘗作《古文尚書舜典》一卷,《尚書注》十卷,《禮雜問》十卷,《文集》十六卷,尤以《春秋榖梁傳集解》十二卷“其義精審,為世所重”。范泰也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及文集等多種著述。受到家庭的影響,范曄從小好學(xué),再加上天資聰慧,因此尚未成年,便以博涉經(jīng)史,善寫文章而負(fù)盛名。
關(guān)于范曄少時的生活,史載不詳盡,只知其 “母如廁產(chǎn)之,額為磚所傷,故以‘磚’為小字。出繼從伯弘之,襲封武興縣五等侯。少好學(xué),博涉經(jīng)史……年十七,州辟主簿,不就”(《宋書·范曄傳》。以下引文若不特別注明者,皆出此)。南朝劉宋時代,范曄始出仕,歷任宋武帝相國掾、彭城王劉義康府冠軍參軍轉(zhuǎn)右軍參軍,出為荊州別駕從事史,尋召為秘書丞。宋文帝元嘉五年(428年),父范泰去世,去官守制。后出為征南大將軍檀道濟(jì)司馬,領(lǐng)新蔡太守,遷為司徒從事中郎,不久,又升遷為吏部尚書郎?芍^官運(yùn)亨通。
元嘉九年(432年)冬,彭城王劉義康母親去世。葬前的晚上,百官吊唁,范曄與司徒左西屬王深夜宿義康府廣淵處(時曄弟廣淵為義康府祭酒),縱酒夜半,無所顧忌,醉意朦朧中又聽挽歌為樂,因此觸怒義康,把范曄貶官出京為宣城(今安徽宣州市)太守。貶官期間,范曄深感郁悶不得志,短期內(nèi)上調(diào)無望,便刪節(jié)眾家《后漢書》為一家之作,期間修撰完成大部。約六七年后,遷官為長沙王劉義欣的鎮(zhèn)軍長史,加寧朔將軍。元嘉十六年(439年),生母去世,服闋,為始興王濬后軍長史,領(lǐng)南下邳太守。死前累遷至左衛(wèi)將軍,太子詹事。
范曄一生狂狷不羈,意志頗不滿于朝廷,晚年終于發(fā)作到了頂點(diǎn),加入了彭城王謀反陣營。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十一月,同黨徐湛之上表首告,供出了所有謀反同黨及往來檄書信札,謀反失敗。不久,范曄等被處死,連坐從誅的還有其弟廣淵、其子范藹等。
獄中,范曄寫了一篇《與諸甥侄書》,總結(jié)了他對文學(xué)、史學(xué)、音樂、書法的研究心得。在即將告別人世之際,他希望將來能有個知音,理解《后漢書》的價值。他對花費(fèi)畢生心血寫成的史學(xué)著作十分自負(fù),認(rèn)為它們“精意深旨”,是從古至今沒有過的“體大而思精”的作品,其中諸序與論贊,更是“天下之奇作”,和班固的《漢書》相比,毫無愧感。他說,世人多貴古賤今,所以他才“稱情狂言”,以期引起人們對《后漢書》的重視。
范曄的自夸雖然有些過分,但他的著作也確實(shí)有超人之處。劉昭說:“范曄后漢,誠跨眾氏”(《后漢書注補(bǔ)志序》),劉知幾也說:“范曄博采眾書,裁成漢典,觀其所取,頗有奇工”(參見《史通》的《書事篇》和《補(bǔ)注篇》)。據(jù)《隋書·經(jīng)籍志》記載,在范曄著書之前記述東漢一代歷史的著作共有十部,八百余卷。然范書一出,諸家《后漢書》則日漸消沉,逐漸散佚。后來除晉人袁宏的《后漢紀(jì)》保存下來以外,其余都已不存。這說明范書殺青雖晚,卻后來居上。
【文言文《后漢書·徐稚傳》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后漢書·張奐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1-28
《后漢書·樂恢傳》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譯08-16
《后漢書丁鴻傳》的原文及翻譯07-19
《后漢書何敞傳》原文及翻譯12-06
《后漢書·丁鴻傳》原文及翻譯06-27
《后漢書·孔僖傳》原文和翻譯12-27
《后漢書班超傳》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1-03
后漢書卓茂傳文言文原文及譯文12-27
陶潛傳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