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寒假學習體會:加強有效溝通打造高績效團隊
教師寒假學習體會:加強有效溝通打造高績效團隊1
在繼續(xù)教育學習中,我認真學習了《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這本書,通過學習我了解到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怎樣做好課題研究。針對這一題目,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ㄒ唬┦紫纫x好課題
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選題作好了,應當說研究就成為可能。課題要反映現(xiàn)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需要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
1、課題從哪里來?
過去比較多的是從上之下,下達課題,往往大而空;書中告訴我們要從自己身邊選題,從教育教學實踐的困惑中選題。如,小學生學習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等。
2、選題的基本原則
。1)前瞻性原則:新意--對象新、視角新:如,小學生抄寫題目與解決題目正確率關(guān)系的研究。這個課題視角就比較新奇。
。2)科學性原則:如,利用氣功提高學生自理能力的研究 就缺乏科學性。
。3)可行性原則:與主客觀條件相符,有實現(xiàn)的可能性。如,開發(fā)大腦潛能的研究,可行嗎?對于一線教師顯然不適宜研究。
。4)價值性原則:看其理論價值與應用價值。
一是理論價值(學述價值):指課題對檢驗、修證和發(fā)展教育理論,建立科學教育理論體系的作用
二是應用價值:指選定的研究課題及其成果可直接運用于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教學實踐的意義。如,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實驗與研究
。5)明確性原則:要求選題能準確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內(nèi)涵與外延,并且表述準確。
。6)倫理性原則:符合倫理道德、法律規(guī)范
3、選題注意事項
。1)從實際出發(fā),研究中實踐,實踐中研究
。2)不要貪大求全。如小學生學習心理的研究,就顯得大了些,假如改成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概念思維特點的研究,就比較適合一線教師做。
。3)注重平時積累,從小處著手:首先我們要有問題意識。要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平時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在工作中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善于發(fā)現(xiàn)工作中的問題,總結(jié)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如有的學生不喜歡舉手發(fā)言這個現(xiàn)象,就可以當一個問題:“學生為什么不喜歡舉手發(fā)言?”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思考:僅僅是他的智力問題嗎?僅僅是她的個性問題嗎?有沒有心里因素地影響?等等。假如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學生交談,去調(diào)查一下,作一些個案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上課不舉手發(fā)言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欲強,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滿腦子的問號。但他們?yōu)槭裁丛谡n堂上不想問?在課堂上為什么選擇沉默?這就是問題。于是,我們就可以確定一個課題:“學生在課堂中主體參與意識的研究”
(4)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家知道,近兩年來,不少學校開展了教育敘事的研究,將回歸經(jīng)驗總結(jié)法的問題提出來。教師將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激發(fā)出的新思考、新創(chuàng)意記錄下來,通過講自己的課程故事和案例來闡述新的思想理念。實時的反思就是是經(jīng)驗總結(jié),往上升華就是課題研究。觀察中小學相關(guān)研究,真正引起共叫的是那些既有實踐經(jīng)驗又有理論高度的專家型教師的案例,而且課題研究越深入越是這樣!因為這是教師真正能夠模仿,真正能夠受益的。前蘇聯(lián)成就的一批教育家大多都有這樣的背景。何克抗教授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正的教育家出在中小學,不在高校。這句話的'確意味深長。
。ǘ┻x題從哪些方面入手
1、選教育科研的前沿課題
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達到特色創(chuàng)新的統(tǒng)一。把教學需要做為第一選擇,在學科間尋找交叉點與結(jié)合部,圍繞熱門問題下功夫、做文章。如,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方式關(guān)系的研究
2、選擇應用研究型課題
與應用研究相對的基礎(chǔ)研究;A(chǔ)研究以抽象、一般為特征,主要是增加科學知識的組織體系,并不一定會產(chǎn)生直接的實際價值的結(jié)果。應用性研究以具體、特殊為特征,主要是解決直接的實際問題,增加科學知識的目的是第二位的。一般地選擇帶有典型性教育實踐經(jīng)驗為題,在司空見慣的教育現(xiàn)象中提出問題和解決方法。如,《開放教育與普通教育實踐性環(huán)節(jié)比較研究》、《現(xiàn)代漢語網(wǎng)絡教學資源的收集與整理研究》。一線教師應當以應用研究為主。這是因為學校是教育實踐的核心,它時刻產(chǎn)生著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應用性研究的成果實用性、操縱性強,可以推廣開來,并有效的使更多的老師運用這些成果。
3、選擇主觀條件比較成熟的課題
實事求是。從專業(yè)特長、愛好愛好、研究能力出發(fā),選體驗深、實踐多、研究透的課題。如,課堂教學中如何營造和諧氛圍的研究
4、選客觀條件比較具備的課題
理論條件 資料信息 設(shè)備工具 氛圍環(huán)境
5、選擇大小較適宜的中觀、微觀課題
通常情況下,題域越窄,題目越小,越輕易把問題講透徹;題域越寬,例證說不清楚,道理講不明白,面面具到,點到為止,沒有深度難成佳作,題目小一點、格調(diào)新一點、討論透一點。食品噴碼機對教材、教法、教學對象的研究都可以有深度。如,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意識培養(yǎng)的實驗與研究等。
。ㄈ┳龊梅桨
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是課題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聽搞科研的專家說:課題方案制定好了,課題也就做好了一半。
設(shè)計方案的基本框架
。1)課題名稱
。2)問題的提出
(3)研究的依據(jù)和研究假設(shè)
。4)研究的內(nèi)容
。5)研究的方法
。6)研究對象
。7)研究步驟
(8)研究保障
。9)成果預測
。10)課題組的組成及分工
。11)經(jīng)費預算
(12)資料附錄
總之,要想做好課題研究,選好課題非常重要。做好設(shè)計方案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課題研究成功的保障。
教師寒假學習體會:加強有效溝通打造高績效團隊2
按照計劃,今年寒假認真學校了國際管理培訓大師余世維的著作《有效溝通2》《打造高績效團隊》。掩卷思考,發(fā)現(xiàn)著作中“處處閃爍著智慧的火花”,結(jié)合工作實際,有如下感受。
一、“溝通的漏斗”與“信息傳遞的衰減”
余世維認為,一般一個人通常只能說出心中想法的80%,但別人聽到的最多只能有60%;別人聽到了60%,聽懂的卻只有40%;結(jié)果執(zhí)行時,只有20%了。每一層漏掉了20%,就像漏斗一般。另外,在一般的信息傳遞過程中,信息也存在著被“過濾”而逐漸遞減的狀況。比如,董事會決議在董事長那里是100%,到總經(jīng)理那里就是63%,到部門主管56%,到工廠經(jīng)理就是40%,到車間主任僅剩30%了,從上往下信息逐漸“被過濾”,實際上也是“被遞減”。
在我們的工作中,也存在著這樣的情況。校長會形成的決議,經(jīng)過副校長、中層管理人員,最后傳達到教師,往往會走樣,執(zhí)行起來也就打了折扣。有時候還有一種“倒漏斗”的現(xiàn)象,比如某一中層干部發(fā)現(xiàn)一位教師上課遲到了15分鐘,我們的干部由于具有“人本”思想,同時又擔心由于是自己部門老師的違規(guī),擔心自己或本部門受“連坐”,在向主管部門匯報的時候,可能就是遲到了10分鐘,主管部門向主管校長匯報時是8分鐘,主管校長向校長匯報時,可能就只還有5分鐘了。
不管是哪一種“漏斗”,都存在著信息“被衰減”情況。這就要求我們管理人員,在平時工作中要盡可能“靠前”,貼近一線,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降低信息傳遞的“衰減度”。另一方面,在向下屬布置工作時,要少說“原則性”的話,任務布置要具體、實在、清楚,讓人一看就清楚,一聽就明白。上學期,我們舉行了青年教師基本功競賽,開賽前,我提出每學科要舉行一項“具有學科特點的技能類比賽”的“原則性”要求,這項要求“原則性”較強,傳達下去就有誤差,有的學科執(zhí)行起來與我當初的設(shè)想差距較大。當數(shù)學、英語學科競賽基本結(jié)束,其他學科還未進行,我又向教務處提出“競賽時間要相對集中,避免戰(zhàn)線過長”的原則性要求,交代的不夠具體、清楚,結(jié)果剩下來的所有學科,集中在三天內(nèi)進行完,忙的我們“不亦樂乎”、苦不堪言。
二、主動支援與相互補臺
“主動地幫助別人,其實是更好地成就自己”。校長與校長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年級與年級之間,都要有“相互補臺”的意識。學生不帶學生證、穿奇裝異服、口頭散漫等,絕不僅僅是德育處的事情,教務處、總務處的同志發(fā)現(xiàn)了,就要立即制止、及時糾正。好習慣會發(fā)生遷移,讓學生養(yǎng)成行為習慣,就有可能有好的學習習慣,有了好的學習習慣,學生的成績上升了,也學會愛護公物了,你說這是誰的功勞呢?反之,也是這樣。
三、“這是我的學!
“這是我的學!,實際上就是對學校的認同感、歸宿感,說到底,就是一種責任意識,就像“這是我的家”一樣。人人、時時、事事、處處,都在維護著學校的形象,為自己的“家”節(jié)約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隨手切斷不需要的電源、隨手關(guān)閉滴水的水龍頭。
只有大家都把學校看成“這是我的學!薄拔业募摇绷,才會真正有了主人翁的意識。目前,我們的老師來之于不同的學校,加入這個團隊的時間也不盡相同,對學校的認同感、歸宿感還沒有完全確立,加之每個人的價值取向不同,良好的團隊文化還沒有形成。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不時的還會有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和一些“不和諧”的行為。學校就要想辦法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樹立“和則雙贏、亂則俱損”的觀念,形成“凝心聚力干工作、全心全意謀事業(yè)”的良好氛圍。
四、首先要檢討自己
工作出了問題,不是先想著去批評別人,或者追究別人的責任,而是首先要檢討自己,要有共同的危機意識、共同的責任意識。
工作的某一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不僅僅是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問題。學校的一個部門遇到了事情,也絕不是這一個部門的事情,作為校長,作為一個部門的主管,首先要檢討自己有沒有錯,自己的部門有沒有錯。更不能有“看笑話”的思想,因為這個錯誤是別人犯了、別的部門犯了,明天也許就是你犯了,你的部門或者你的年級犯了。怎么辦?不笑話、先反思、再總結(jié)。這樣,一個團隊的精神在工作中就能形成,因為大家都在一個戰(zhàn)壕里。我曾經(jīng)在高三年級老師的會上說過這樣的話。不一定很恰當,但我認為還比較形象。我們大家都是“一條繩上拴著的螞蚱,誰也蹦跶不了誰”。如果大家亂蹦亂跳,毫無目標、更無章法,最后是蹦得精疲力竭、人心渙散,戰(zhàn)斗力下降,影響的是大家這個“團隊”,這個“集體”。如果大家一起蹦,一起往同一方向蹦,往同一正確的方向蹦,就會產(chǎn)生共振、蹦出和諧,就會蹦出成績。
五、創(chuàng)新的激勵制度
有這樣的一個故事(不是余世維書中所述),也許大家都聽說過。七個人曾經(jīng)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 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于是乎每周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quán)就會產(chǎn)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 然后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里全是涼的。最后想出來一個方法:還是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盡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
余世維說,“要用激勵來打造高績效的團隊”,我認為,這樣說可能更好,“要用創(chuàng)新的激勵制度打造高績效的團隊”。聯(lián)系到我們正在進行的教師隊伍建設(shè),可能我們在“激勵創(chuàng)新”這一塊還要好好思考。
當然,體會還有很多。比如要避免非正式群體的出現(xiàn),化解沖突要從簡單的地方入手,遇到矛盾要學會“剝離”,“學校的決定是對的”,“校長要做全才”,要開好“會前會”“會后會”“會外會”等,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都要好好地消化、好好地吸收、好好的借鑒。
【教師寒假學習體會:加強有效溝通打造高績效團隊】相關(guān)文章:
打造高績效團隊培訓心得01-19
打造高績效團隊培訓心得范文06-30
打造高績效團隊讀后感01-12
《打造高績效團隊》讀后感01-20
《如何打造高績效團隊》讀后感01-09
打造高績效團隊素質(zhì)的心得體會08-08
《如何打造高績效團隊》讀后感范文07-02
打造高績效團隊讀后感(精選12篇)07-25
打造高績效團隊培訓心得體會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