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匡衡傳》閱讀答案解析及譯文
匡衡字稚圭,東海承人也。父世農夫,至衡好學。衡射策甲科,調補平原文學。元帝初即位,樂陵侯史高以外屬為大司馬車騎將軍,領尚書事,前將軍蕭望之為副。望之名儒,天子任之,多所貢薦。高充位而已,與望之有隙。長安令楊興說高曰:“將軍以親戚輔政,貴重于天下無二,然眾庶論議,令聞休譽,不專在將軍者,何也?以將軍之幕府,海內莫不仰望,而所舉不過私門賓客。夫富貴在身而世人不譽,是有狐皮之裘而反衣之也,古人病之。平原文學匡衡材智有余,而隨牒在遠方。將軍誠召置幕府學士歙然歸仁與參事議觀其所有貢之朝廷必為國器,以此顯示眾庶,名流于世!备呷黄溲,辟衡為議曹史,薦衡于上,上以為郎中,遷博士、給事中。
是時,有日蝕、地震之變,上向以政治得失,衡上疏,上說其言,遷衡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為少傅數年,數上疏陳便宜。建昭三年,代韋玄成為丞相,封樂安侯,食邑六百戶。
元帝崩,成帝即位,衡上疏勸經學威儀之則,上敬納其言。初,元帝時,中書令石顯用事,自前相韋玄成及衡皆畏顯,不敢失其意。至成帝初即位,衡乃與御史大夫甄譚共奏顯,追條其舊惡,并及黨與。于是司隸校尉王尊劾奏:“衡、譚居大臣位,知顯等專權勢,不以時白奏行罰,附下罔上,無大臣輔政之義。既奏顯等,不由陳不忠之罪,而反揚著先帝任用傾覆之徒,罪至不道!庇性t勿劾。衡慚懼,上疏謝罪。因稱病乞骸骨,上丞相樂安侯印綬。上報曰:“君以道德修明,位在三公,朕嘉與君同心合意。今司隸校尉尊妄詆欺,朕甚閔焉。方下有司問狀,君何疑而上書乞骸骨。是彰朕之未燭也。傳不云乎?‘禮義不愆,何恤人之言!’君其察焉。”因賜上尊酒、養(yǎng)牛。衡起視事。上以新即位,褒優(yōu)大臣,然群下多是王尊者。衡不自安,每有水旱,風雨不時,連乞骸骨讓位。上輒以詔書慰撫,不許。
久之,衡子昌為越騎校尉,醉殺人,系詔獄。越騎官屬與昌弟且謀篡昌。事發(fā)覺,衡免冠徒跣待罪,天子使謁者詔衡冠履。而有司奏衡專地盜土,衡竟坐免。
(選自《漢書·卷八十一》,有刪改)
9.對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A.令聞休譽,不專在將軍者
聞:聽說
B.附下罔上,無大臣輔政之義
罔:欺騙
C.上報曰:“君以道德修明
報:回復
D.然群下多是王尊者
是:贊同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高充位而已,與望之有隙
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B.不以時白奏行罰
武留匈奴十九年,始以強壯出
C.加非于君,朕甚閔焉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D.君其察焉
爾其勿忘乃父之志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旬,正確的一項是
A.將軍誠召/置幕府學士/歙然歸仁/與參事議觀其所有/貢之朝廷必為國器
B.將軍誠召置幕府/學士歙然/歸仁與參事議/觀其所有貢之/朝廷必為國器
C.將軍誠召置幕府/學士歙然歸仁/與參事議/觀其所有/貢之朝廷/必為國器
D.將軍誠召/置幕府學士/歙然歸仁/與參事議觀其所有貢之/朝廷必為國器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早年,匡衡在平原郡為官;后來樂陵侯史高為了成就自己善于推舉人才的美名,征辟匡衡為議曹史,并向皇帝舉薦,匡衡得以進入朝廷任職。
B.元帝曾詢問地震等災變與政治得失的關系,匡衡上疏,皇上讀了很高興,進升他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讓他接替韋玄成任丞相,封他為樂安侯。
C.成帝時,匡衡與甄譚一起上奏彈劾石顯;王尊則彈劾他二人,指責他倆不陳述自己對皇上不忠之罪,反倒張揚先帝任用顛覆國家的壞人的過錯。
D.匡衡的兒子們犯了罪,匡衡脫下官帽,光著腳,等待皇帝降罪,皇上派使者詔令恢復他的官帽朝鞋;但有司又以其他罪名彈劾他,他最終被免官。
13.把文言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夫富貴在身而士人不譽,是有狐皮之裘而反衣之也,古人病之。(5分)
(2)方下有司問狀,君何疑而上書乞骸骨,是彰朕之未燭也。(5分)
參考答案
9.A 聲譽 名聲
10.D
11.C
12.B
參考譯文
【《漢書匡衡傳》閱讀答案解析及譯文】相關文章:
《漢書李陵傳》閱讀答案解析及譯文03-19
《漢書匡衡傳》原文及翻譯12-06
《漢書夏侯勝傳》閱讀答案解析及譯文03-19
《匡衡勤學》閱讀練習及答案解析07-11
《后漢書吳祐傳》閱讀答案解析及譯文03-19
匡衡閱讀練習及答案06-03
《匡衡勤學》閱讀答案09-25
漢書·段會宗傳 閱讀答案及譯文01-07
《漢書·王尊傳》的閱讀答案及譯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