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閱讀附答案
《聊齋志異》閱讀附答案1
莊居民某,盜鄰鴨烹之。至夜,覺膚癢;天明視之,茸①生鴨毛,觸之則痛。大懼,無術(shù)可醫(yī)。忽夢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罰,須得失者罵毛乃可落。” 鄰翁素有雅量②,生平失物,未嘗征于聲色。某詭⑥告翁曰:“鴨乃某甲所盜。彼深畏罵焉,罵之亦可警將來!蔽绦υ唬骸罢l有閑氣罵惡人!”卒不罵。某益窘,因?qū)嵏驵徫。翁乃罵,其病良已。
(選自《聊齋志異》)
【注釋】①茸:草初生又細又軟的樣子②雅量:寬宏大量③詭:欺騙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加線的詞。(4分)
⑴無術(shù)可醫(yī) ⑵罵之亦可警將來
、悄骋婢 ⑷其病良已
【小題2】下列句中加線詞的意義和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3分)
例句:汝病乃天罰
A.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
B.乃不知有漢
C.乃重修岳陽樓
D.翁乃罵
【小題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3分)
鄰翁素有雅量,生平失物,未嘗征于聲色。
【小題4】假如你身邊也有像居民某或鄰翁這樣的人,你將會怎樣勸誡他?請選擇其中一人用自己的話來勸說。(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4分)(1)方法(2)警醒,警告(3)更加(4)停止,指病好了
【小題2】A
【小題3】(3分)鄰居老人向來寬宏大量,平常損失東西,從不表現(xiàn)在聲音和臉色上。
【小題4】(3分)參考一:對盜鴨者說,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世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不管他偽裝得再好,也遲早會被別人發(fā)覺的,所以千萬不要做違背良心的壞事。
參考二:對鄰翁說,受了害,對于壞人壞事一定要檢舉揭發(fā),只有這樣,才能打擊他的惡習(xí),讓他不再危害人間。只有適當(dāng)?shù)膽土P,才能讓這些人醒悟、改惡從善。
《聊齋志異》閱讀附答案2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其中58小題每題3分,共12分。)
于公者,少任俠,喜拳勇,力能持高壺,作旋風(fēng)舞。崇禎間,殿試在都,仆疫不起,患之。會市上有善卜者,能決人生死,將代問之。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問仆病乎?公駭應(yīng)之。曰:病者無害,君可危。公乃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日當(dāng)死!公驚詫良久。卜者從容曰:鄙人有小術(shù),報我十金,當(dāng)代禳①之。公自念,生死已定,術(shù)豈能解。不應(yīng)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費,勿悔勿悔!愛公者皆為公懼,勸罄橐以哀之。公不聽。
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靜以覘之,終日無恙。至夜,闔戶挑燈,倚劍危坐。忽聞窗隙窣窣有聲。急視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則高如人。公捉劍起,急擊之,飄忽未中。意欲遁去。公疾斫之,應(yīng)手而倒。燭之,則紙人,已腰斷矣。
公不敢臥,又坐待之。逾時,一物穿窗入,怪獰如鬼。才及地,急擊之,斷而為兩,皆蠕動。又連擊之,劍劍皆中,其聲不軟。審視,則土偶,片片已碎。
于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久之,聞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欞,房壁震搖,其勢欲傾。公奔而出。見一巨鬼,高與檐齊;上無衣,下無履,手弓而腰矢。公方駭,鬼則彎②矣。公以劍撥矢,矢墮。欲擊之。則又彎矣。公急躍避,矢貫于壁,戰(zhàn)戰(zhàn)有聲。鬼怒甚,拔佩刀,揮如風(fēng),望公力劈。公出其股間,削鬼中踝,鏗然有聲。鬼益怒,吼如雷,轉(zhuǎn)身復(fù)剁。公又伏身入,刀落,斷公裙。公已及脅下,猛斫之,亦鏗然有聲,鬼仆而僵。燭之,則一木偶,高大如人。弓矢尚纏腰際,刻畫猙獰;劍擊處,皆有血出。公因秉燭待旦。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術(shù)也。
次日,遍告交知,與共詣卜所。卜人遙見公,瞥不可見。或曰:此翳形術(shù)也,犬血可破。急以犬血沃立處,但見卜人頭面,皆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乃執(zhí)付有司而殺之。
異史氏曰嘗謂買卜為一癡世之講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幾人卜之而爽猶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將復(fù)如何況有借人命以神其術(shù)者其可畏不尤甚耶
(節(jié)選自《聊齋志異·妖術(shù)》,有刪改)
注①禳:祈禱消災(zāi)祛邪的祭祀形式。②彎:拉弓。指開弓射箭。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能決人生死決:判斷B.闔戶挑燈闔:關(guān)閉
C.燭之,則紙人燭:燃燒D.手弓而腰矢腰:腰里插著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公乃自卜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B.將代問之師道之不傳亦久矣
C.審視,則土偶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D.皆為犬血模糊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7.以下六句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于公任俠勇武的一組是()
①力能持高壺,作旋風(fēng)舞②公自念,生死已定,術(shù)豈能解
、壑烈,闔戶挑燈,倚劍危坐④公方駭,鬼則彎矣
⑤公出其股間,削鬼中踝,鏗然有聲⑥此翳形術(shù)也,犬血可破。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于公年輕的時候非常俠義,喜好打拳,力氣很大,能舉起高大沉重的漏壺,舞動起來如同旋風(fēng)。
B.于公不迷信,更不相信占卜,所以,當(dāng)算卦的人以消災(zāi)為由向他勒索錢財?shù)臅r候,他堅決拒絕了。
C.于公面對狡詐可怕的紙人、土偶、木偶的攻擊,毫不畏懼,奮起搏斗,既表現(xiàn)出大勇又表現(xiàn)出大智。
D.卜人為了讓人們信服他的巫術(shù),喪盡天良地使用各種手段加害于公,但最終都被勇敢的`于公破解了。
9.?dāng)嗑渑c翻譯。(10分)
。1)用/ 給下面的文段斷句。(3分)
異史氏曰嘗謂買卜為一癡世之講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幾人卜之而爽猶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將復(fù)如何況有借人命以神其術(shù)者其可畏不尤甚耶
。2)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
、賽酃呓詾楣珣,勸罄橐以哀之。(3分)
②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術(shù)也。(4分)
《聊齋志異》閱讀附答案3
豫人張氏者,其先齊人。明末齊大亂,妻為北兵掠去。張?驮ィ旒已。娶于豫,生子訥。無何,妻卒,又娶繼室牛氏,生子誠。牛氏悍甚,每嫉訥,奴畜之,啖以惡食。且使之樵,日責(zé)柴一肩,無則撻楚詬詛,不可堪。隱畜甘脆餌誠,使從塾師讀。
誠漸長,性孝友,不忍兄劬(1),陰勸母;母弗聽。一日,訥入山樵,未終,值大風(fēng)雨,避身巖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餒,遂負薪歸。母驗之少,怒不與食。饑火燒心,入室僵臥。誠自塾中來,見訥嗒然,問:“病乎?”曰:“餓耳。”問其故,以情告。誠愀然便去,移時,懷餅來食兄。兄問其所自來,曰:“余竊面倩鄰婦為者,但食勿言也!痹G食之,囑曰:“后勿復(fù)然,事發(fā)累弟。且日一啖,饑當(dāng)不死!闭\曰:“兄故弱,惡能多樵!”次日食后,竊赴山,至兄樵處。兄見之,驚問:“將何作?”答曰:“將助采樵!眴枺骸罢l之使?”曰:“我自來耳!毙衷唬骸盁o論弟不能樵,縱或能之,且 猶不可!庇谑撬贇w之。誠不聽,以手足斷柴助兄。且曰:“明日當(dāng)以斧來!毙纸怪。見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歸,我即以斧自剄死!”誠乃歸。兄送之半途,方回復(fù)樵。既歸,詣塾囑其師曰:“吾弟年幼,宜閑之。山中虎狼惡!睅熢唬骸拔缜安恢瓮,業(yè)夏(2)楚之!睔w謂誠曰:“不聽吾言,遭師責(zé)矣!”誠笑曰:“無之!泵魅,懷斧又去。兄駭曰:“我固謂子勿來,何復(fù)爾?”誠弗應(yīng),刈薪且急,汗交頤不少休。約足一束,不辭而還。師笞之,乃實告焉。師嘆其賢,遂不之禁。兄屢止之,終不聽。
一日,與數(shù)人樵山中,欻(3)有虎至,眾懼而伏;⒕广曊\去。虎負人行緩,為訥追及。訥力斧之,中胯;⑼纯癖,莫可尋逐,痛哭而返。眾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猶夫人之弟;況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項。眾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許,血溢如涌,眩瞀殞絕。眾駭,裂其衣而束之,群扶以歸。母哭罵曰:“汝殺吾兒,欲劙(4)頸以塞責(zé)耶!”訥呻云:“母勿煩惱,弟死,我定不生!”置榻上,創(chuàng)痛不能眠,惟晝夜倚壁而哭。父恐其亦死,時就榻少哺之,牛輒詬責(zé)。訥遂不食,三日而斃。
。ü(jié)選自《聊齋志異·張誠》,有改動)
【注】(1)劬 (qù):勞苦。(2)夏:亦作“榎”,木名。(3)欻(xū):忽然。(4)劙(lí):割。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隱畜甘脆餌誠 餌:給……吃
B.值大風(fēng)雨,避身巖下 值:遇到
C.兄故弱,惡能多樵 惡:不
D.汗交頤不少休 頤:臉頰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遂家焉 乃實告焉
B.將何作 何復(fù)爾
C.不辭而還 裂其衣而束之
D.群扶以歸 欲劙頸以塞責(zé)耶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現(xiàn)張訥、張誠兄弟情深的一組是( )
①誠漸長,性孝友,不忍兄劬 ②移時,懷餅來食兄
、廴瓴凰贇w,我即以斧自剄死 ④師嘆其賢,遂不之禁
、菽肝馃⿶,弟死,我定不生 ⑥置榻上,創(chuàng)痛不能眠
A.①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⑤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 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張氏的妻子被北方的兵士掠走后,他在豫又先后娶了兩位妻子。牛氏經(jīng)常虐待張訥,對張誠卻疼愛有加。
B.張訥由于大風(fēng)雨沒有砍下足夠的柴,牛氏就不給他飯吃,張誠知道后從鄰居家偷了面做成餅給張訥吃。
C.張誠偷偷上山幫張訥砍柴,遭到了私塾先生兩次責(zé)罰,張訥也多次勸阻張誠,但張誠始終不聽。
D.張誠被老虎叼走后,張訥自殺,被人救起,回家后受到繼母責(zé)罵,加之心情悲痛,絕食三日而死。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兄曰:“無論弟不能樵,縱或能之,且猶不可。”于是速歸之。(4分)
(2)“吾弟,非猶夫人之弟;況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項。(3分)
(3)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4分)
。4)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3分)
答案:
1.C
2.C
3.D
4.B
5.(1)哥哥說:“且不說弟弟不能砍柴,縱使能砍柴,還是不能去做!庇谑亲審堈\趕快回家。
。2)“我的弟弟,不同于眾人的弟弟,況且(他)是為我死的,我怎么還能活著呢!”(張訥)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3) 我之所以離開家人來到你這里,只因為仰慕你的才能義氣啊
。4) 人們不贊美管仲的賢明卻贊美鮑叔能夠識別人才。
【參考譯文】
河南人張某,他的先祖是山東人。明朝末年,山東大亂。張某的妻子被北方兵抓走了。張某本人經(jīng)常客居河南,就在那里安了家。張某在河南娶妻。生了個兒子,名字叫張訥。不久,第二個妻子死了,張某又娶牛氏做繼室,生了個兒子張誠。牛氏性情很兇悍,她總是嫉恨張訥,把他當(dāng)奴仆養(yǎng)活,拿最差的飯菜給他吃,卻給他每天砍一擔(dān)柴的任務(wù)。張訥完不成任務(wù)就要鞭打或責(zé)罵,簡直叫人難以忍受。牛氏總是把好吃的東西悄悄地給張誠吃,讓他到私塾讀書。
《聊齋志異》閱讀附答案4
文言文,完成9--11題。
樂云鶴、夏平子,二人少同里,長同齋,相交莫逆。夏少慧,十歲知名。樂虛心事之,夏亦相規(guī)不倦,樂文思日進,由是名并著。無何,夏連疫卒,樂以時恤諸其家。于是士大夫益賢樂。樂恒產(chǎn)無多,家計日蹙,乃嘆曰:“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歿,而況于我!不如早自圖也!庇谑侨プx而賈。操業(yè)半年,家資小泰。
一日,客金陵,休于旅舍,見一人頎然而長,筋骨隆起,色黯淡,有戚容。樂推食食之,則以手掏啖,頃刻已盡。樂又益以兼人之饌,食復(fù)盡。遂命主人割豚脅,堆以蒸餅。又盡數(shù)人之餐,始果腹而謝曰:“三年,未嘗如此飫飽。”樂曰:“君固壯士,何飄泊若此?”曰:“罪嬰天譴,不可說!眴柶淅锞,曰:“陸無屋,水無舟,朝村而暮郭耳。”
樂整裝欲行,其人相從,樂辭之。告曰:“君有大難,吾不忍忘一飯之德!睒樊愔,遂與偕行。途中曳與同餐。辭曰:“我終歲僅數(shù)餐耳。”益奇之。次日,渡江,風(fēng)濤暴作,估舟盡覆,樂與其人悉沒江中。俄風(fēng)定,其人負樂踏波出,登客舟,又破浪去;少時,挽一船至,扶樂入,囑樂臥守,復(fù)躍入江,以兩臂夾貨出,擲舟中;又入之,數(shù)入數(shù)出,列貨滿舟。樂謝曰:“君生我亦良足矣,敢望珠還?哉!” 檢視貨財,并無亡失。益喜,驚為神人。放舟欲行,其人告退,樂苦留之,遂與共濟。
樂與歸,寢處共之。每十?dāng)?shù)日始一食,食則啖嚼無算。一日,適晝晦欲雨,聞雷聲。少時,樂倦甚,伏榻假寐。既醒,覺身搖搖然,不似榻上,開目,則在云氣中,周身如絮。驚而起,暈如舟上,踏之,軟無地。仰視星斗,在眉目間,遂疑是夢。細視星嵌天上,如蓮實之在蓬也。以手撼之,大者堅不可動,小星搖動,似可摘而下者。撥云下視,則銀河蒼茫,見城郭如豆。俄見二龍夭矯,駕縵車來,車上有器,圍皆數(shù)丈,貯水滿之。有數(shù)十人,以器掬水,遍灑云間。忽見樂,共怪之。樂審所與壯士在焉,語眾云:“是吾友也。”因取一器,授樂令灑。時苦旱,樂接器排云,遙望故鄉(xiāng),盡情傾注。未幾,謂樂曰:“我本雷曹,前誤行雨,罰謫三載。今天限已滿,請從此別。”乃以駕車之繩萬尺擲前,使握端縋下,飗飗然瞬息及地。視之,則墮立村外,繩漸收入云中,不可見矣。時久旱,十里外,雨僅盈指,獨樂里溝澮皆滿。
(節(jié)選自《聊齋志異·雷曹》)
注釋:①珠還:喻失而復(fù)得或去而復(fù)返。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罪嬰天譴,不可說 嬰:遭受
B. 朝村而暮郭耳 而:表示并列
C. 適晝晦欲雨 適:正好,恰逢
D. 使握端縋下 縋:繩子
10.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體現(xiàn)雷曹“知恩圖報”的一組是( )
①三年,未嘗如此飫飽 ②君有大難,吾不忍忘一飯之德
、蹟(shù)入數(shù)出,列貨滿舟 ④樂與歸,寢處共之
、荻盹L(fēng)定,其人負樂踏波出 ⑥十里外,雨僅盈指,獨樂里溝澮皆滿
A.①③⑤ B.④⑤⑥ C. ③④⑤ D.②③⑥
1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樂云鶴本來致力于讀書學(xué)習(xí),且以文才而聞名;后來因為家底薄,生活日漸困難,就放棄讀書,改做買賣,經(jīng)營了半年,家境逐漸富裕了起來。
B.樂云鶴客居金陵時初遇雷曹,他讓困頓不堪的雷曹飽餐一頓;雷曹心懷感激,就把自己因罪被貶而漂泊流浪、居無定所的原因告訴了樂云鶴。
C.樂云鶴與雷曹一起乘船渡江,忽遇狂風(fēng)大浪,商船傾覆;雷曹將樂云鶴從水中救出,然后多次下水,將其貨物錢財全部撈出,樂云鶴認為他是神人。
D.樂云鶴在天陰欲雨伴有雷聲的日子來到云間,目睹雷曹等人行雨的情景,自己也參與其中;落到地面后發(fā)現(xiàn),自己村莊溝渠里的水都注滿了。
四、(本大題共3小題,共23分)
12.(1)把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共7分)
、贌o何,夏連疫卒,樂以時恤諸其家。(3分)
譯文:
②文如平子,尚碌碌以歿,而況于我!不如早自圖也。(4分)
譯文:
。2)用分隔號(/)給下面的文言文斷句。(3分)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選自老子《道德經(jīng)》)
9. D (縋:用繩子拴著往下放)
10.D ( ①雷曹感謝樂云鶴讓他吃了一頓飽飯;④表現(xiàn)兩人關(guān)系親近,不能體現(xiàn)“知恩圖報”。)
11.B ( 把自己因罪遭貶而漂泊流浪、居無定所的原因告訴了樂云鶴不正確,原文只是說自己因罪遭到上天責(zé)罰,實情不能說出 )
12 (1)①沒多久,夏平子染上疫病死去,樂云鶴按時接濟他的家人。(1句1分,共3分)
②像夏平子那樣有文才,尚且平庸無所作為地死了,更何況我呢!不如早點自已作打算。(每句1分,共4分)
(2)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翻譯: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是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夠長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lǐng)先;不將自己的貪念帶入局中,將自己的私心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所以這樣反而能成就他的自身。)
《聊齋志異》閱讀附答案5
義犬
潞(l)安①某甲,父陷獄將死。搜括囊蓄,傅百金,將詣郡關(guān)②說?珧叧觯瑒t所養(yǎng)黑犬從之。呵逐使退。既走,則又從之,鞭逐不返,從行數(shù)十里。某下騎,乃以石投犬,犬始奔去。視犬已遠,乃返轡(pi)疾馳,抵郡已暮。及掃腰橐(tu)③,金亡其半,涔涔(cn)汗下,魂魄都失,輾轉(zhuǎn)終夜。候關(guān)出城,細審未途。又自計南北沖衢(q)④,行人如蟻,遺金寧有存理!逡巡至下騎所,見犬?dāng)啦蓍g,毛汗?jié)袢缦础L岫鹨,則封金儼然。感其義,買棺葬之,人以為義犬冢(zhǒng)云。 (選自《聊齋志異》 有刪減)
【注釋】①潞安:縣名。②郡關(guān):州府。③橐(tu):錢袋。④沖衢:交通要道。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既走,則又從之() (2)犬始奔去()
(3)返客疾馳 ( ) (4)金亡其半( )
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又自計南北沖衢,行人如蟻,遺金寧有存理!
3.請用自己的語言概述義犬的義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答案:
《義犬》1.(1)已經(jīng)。(2)離開。(3)快速。(4)丟失。2.(他)又想到(來路)是南北交通要道,來往的行人像螞蟻一樣多,丟失的銀兩(錢財)哪有存在的道理!(意對即可)3.緊隨主人,打罵它都不回;為主人尋找丟失的銀兩,竟累死在草叢中;臨死也不忘用身緊護主人的銀兩。
《義犬》翻譯:
山西潞安有個人,他的父親遭人陷害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快要死去。為了救父,他搜集家中所有的積蓄,一共有一百兩銀子,準備到郡府里游說,打通關(guān)節(jié)。他騎著騾子急匆匆地出了門,這時,他家里養(yǎng)的一只黑狗跟著他。忐忑不安的他連忙喝斥狗,要它回家,但他一走,狗又跟上來了,用鞭子驅(qū)逐它也不回去。狗跟隨他走了幾十里路,他下了騾子,快步走到路旁解溲(sōu),解完后扔石頭打狗,狗這才跑走。他看狗已經(jīng)走遠,才又騎騾飛奔,到郡府時天色已晚。他一摸腰里的袋子,發(fā)現(xiàn)銀子丟失了一半。他急得像掉了魂似的,輾轉(zhuǎn)反側(cè)了一整夜。忽然,他想到狗叫一定有原因。等到開關(guān)出城,仔細地查看來時的道路,又暗自想這條路是南北的交通要道,行人像螞蟻一樣多,丟失的銀子哪里還有存在的可能呢?他猶猶豫豫地走到下騾子的地方,見黑狗死在了草叢里。他提起狗耳一看,發(fā)現(xiàn)那包銀子就在狗的身子下面。到這時,他才明白狗咬騾子的緣故。他很為它的義氣所感動,便買口棺材葬了它。人們說這是義犬的墳?zāi)埂?/p>
【《聊齋志異》閱讀附答案】相關(guān)文章:
《麻雀》閱讀練習(xí)附附答案02-16
趙州橋閱讀附答案11-08
閱讀《風(fēng)箏》附答案08-16
《狼》閱讀附答案03-29
相遇閱讀附答案11-12
范仲淹閱讀附答案11-14
《父親》閱讀附答案12-15
《牙膏》閱讀附答案12-07
苦瓜 閱讀附答案12-13
背影閱讀附答案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