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太空一日》知識點總結
總結是對過去一定時期的工作、學習或思想情況進行回顧、分析,并做出客觀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那么總結應該包括什么內(nèi)容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太空一日》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作者簡介
楊利偉,20xx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首次進入太空,成為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著有《天地九重》一書。
二、故事背景
《天地九重》是“中國首飛航天員”楊利偉親筆寫作出版的書,由20萬字和150幅珍貴圖片組成。對于進入太空的所經(jīng)、所歷、所見、所感,楊利偉不遺余力地在書中作了迄今為止最為全面和詳盡的描述。他在書中感念國家和人民的厚戴,感恩師長、戰(zhàn)友和親人的關愛。楊利偉在書中告訴我們:成功之路并非一飛沖天,而是一步一步、不懈不怠的結果。
三、理解詞義
1、釋然:形容疑慮、嫌隙等消釋而心中平靜。
2、俯瞰:從高處往下看。
3、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顛倒了。
4、嚴謹:嚴密謹慎;嚴密細致。
5、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6、屏息凝神:暫時抑制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四、課文分段
第一部分(1—17):敘述了火箭起飛時“我”緊張的心理,及火箭產(chǎn)生共振時,“我”經(jīng)受的痛苦。
第二部分(18—29):敘述了“我”在飛船上看到的地球上的景致及太空中類似棉絮狀的物體,表現(xiàn)了“我”作為航天員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
第三部分(30—39):敘述“我”在太空中遇到的困難及神秘的敲擊聲。
第四部分(40—67):敘述“我”回航時驚心動魄的過程。
五、問題歸納
1、品析“幾秒鐘”“上千噸”的表達效果。
“幾秒鐘”表明時間之快,“上千噸”寫出了數(shù)量之多,細膩傳神地刻畫出了火箭起飛時的溫度之高。
2、“我全身用力,肌肉緊張,整個人收縮得像一塊鐵。”這是什么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
細節(jié)描寫,準確細膩地寫出了火箭起飛時,作為中國首飛的航天員的“我”當時的緊張狀態(tài)。
3、第12自然段從敘述順序上看屬于哪種順序?有何作用?
插敘。插入“我”飛回地面向工作人員描述火箭共振過程及地面工作人員改進火箭技術工藝的內(nèi)容,使結構緊湊,脈絡清晰。
4、簡要概括“我”在載人飛船上看到的情景。
本題運用信息提煉法。
。1)看到地球呈一段弧狀。
(2)看到地球各大洲和各國的方位。
(3)特別仔細地分辨了中國各個省的方位。
(4)俯瞰了首都北京。
。5)看到了太空中類似棉絮狀的物體。
5、作者特別交代在飛船中特意俯瞰首都北京的細節(jié),說明了什么?
本題運用細節(jié)描寫作用分析法。表明了作為中國航天員的“我”對祖國的熱愛,對戰(zhàn)友和親人的思念之情。
6、 “也許”“可能”等詞能否刪除,為什么?
不能刪除,“也許”“可能”表示猜測,表明“我”把在太空中看到類似棉絮狀的物體認為是灰塵和高空不純凈的判斷只是一種猜測,體現(xiàn)了作者作為航天員科學、嚴謹?shù)膽B(tài)度。
7、“本末倒置”的錯覺指什么?這種錯覺會產(chǎn)生什么后果?
“本末倒置”的錯覺指朝上坐時會感覺腦袋沖下的倒懸錯覺。
8、為什么作者認為自己在太空聽到的“敲擊聲”是神秘的?
因為這個敲擊聲沒有規(guī)律,不知從何處傳來,也很難描述出它準確的聲音,所以作者說這個敲擊聲是神秘的。
9、第51段一系列的心理描寫有什么作用?
運用心理描寫,細膩地刻畫了“我”在飛船返回過程中遇到各種復雜情況時的心理狀況。
10、作者為什么用單獨的一段將飛船停住的時間詳細地寫出來?
這個時間是有歷史性紀念意義的。這是人類探索太空史上的一次重大成就,“神舟五號”成功的發(fā)射與返回標志著中國成為繼蘇聯(lián)和美國之后,第三個有能力獨自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同時表明我國航天技術已經(jīng)上了一個新臺階,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對于作者來說,也是值得驕傲和紀念的時刻。
六、課文主題
作者通過對自己進入太空的所見、所聞、所感的描述,體現(xiàn)了中國航天工作者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抒發(fā)了自己作為中國航天員的自豪之情。
【《太空一日》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太空一日》教學反思04-19
太空一日教學設計04-09
《太空一日》教學反思04-27
玩“太空探秘”08-10
太空小學作文05-09
接吻太空的詩歌09-25
壓強的知識點總結03-15
比例的知識點總結08-09
力學的知識點總結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