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15篇(精)
總結(jié)是在一段時間內(nèi)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xiàn)加以總結(jié)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寫總結(jié)有利于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寫寫總結(jié)吧。你所見過的總結(jié)應該是什么樣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1
有機物
1.常見的有機物有: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類、油脂、蛋白質(zhì)等。
2.與氫氣加成的:苯環(huán)結(jié)構(gòu)(1:3)、碳碳雙鍵、碳碳叁鍵 、醛基。酸、酯中的碳氧雙鍵不與氫氣加成。
3.能與NaOH反應的:—COOH、-X。
4.能與NaHCO3反應的:—COOH
5.能與Na反應的:—COOH、 —OH
6.能發(fā)生加聚反應的物質(zhì):烯烴、二烯烴、乙炔、苯乙烯、烯烴和二烯烴的衍生物。
7.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物質(zhì):凡是分子中有醛基(—CHO)的物質(zhì)均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1)所有的醛(R—CHO);
(2)甲酸、甲酸鹽、甲酸某酯;
注:能和新制Cu(OH)2反應的——除以上物質(zhì)外,還有酸性較強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鹽酸、硫酸、*等),發(fā)生中和反應。
8.能與溴水反應而使溴水褪色或變色的`物質(zhì)
(1)無機
、-2價硫(H2S及硫化物);②+4價硫(SO2、H2SO3及亞硫酸鹽);
③+2價鐵:
6FeSO4+3Br2=2Fe2(SO4)3+2FeBr36FeCl2+3Br2=4FeCl3+2FeBr3變色2FeI2+3Br2=2FeBr3+2I2④Zn、Mg等單質(zhì)如Mg+Br=MgBr(此外,其中亦有Mg與H+、Mg與HBrO的反應)⑥NaOH等強堿:Br2+2OH-=Br-+BrO-+H2O⑦AgNO3
(2)有機
、俨伙柡蜔N(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等);
、诓伙柡蜔N的衍生物(烯醇、烯醛、油酸、油酸鹽、油酸某酯、油等)
、凼彤a(chǎn)品(裂化氣、裂解氣、裂化汽油等);
、鼙椒蛹捌渫滴(因為能與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類沉淀)
、莺┗幕衔
9.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
、貱H:C2H2和C6H6
、贑H2:烯烴和環(huán)烷烴
、跜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蹸nH2nO:飽和一元醛(或飽和一元酮)與二倍于其碳原子數(shù)和飽和一元羧酸或酯;舉一例:乙醛(C2H4O)與丁酸及其異構(gòu)體(C4H8O2)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不論以何種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總質(zhì)量一定,完全燃燒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變的。恒等于單一成分該質(zhì)量時產(chǎn)生的CO2、H2O和耗O2量。
10.n+1個碳原子的一元醇與n個碳原子的一元酸相對分子量相同。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2
1.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質(zhì)有:
(1)含有碳碳雙鍵和碳碳叁鍵的烴和烴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類物質(zhì)(取代)
(3)含醛基物質(zhì)(氧化)
(4)堿性物質(zhì)(如NaOH、Na2CO3)(氧化還原――歧化反應)
(5)較強的無機還原劑(如SO2、KI、FeSO4等)(氧化)
(6)有機溶劑(如苯和苯的同系物、四氯甲烷、汽油、已烷等,屬于萃取,使水層褪色而有機層呈橙紅色。)
2.密度比水大的液體有機物有:
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3.密度比水小的液體有機物有:
烴、大多數(shù)酯、一氯烷烴。
4.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物質(zhì)有
鹵代烴、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質(zhì)(肽)、鹽。
10.不溶于水的有機物有:
烴、鹵代烴、酯、淀粉、纖維素
5.常溫下為氣體的有機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數(shù)小于或等于4的烴(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6.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發(fā)生的反應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脫水反應、酯化反應、纖維素的水解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3
一、概念判斷:
1、氧化還原反應的實質(zhì):有電子的轉(zhuǎn)移(得失)
2、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有化合價的升降(判斷是否氧化還原反應)
3、氧化劑具有氧化性(得電子的能力),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被還原,生成還原產(chǎn)物。
4、還原劑具有還原性(失電子的能力),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被氧化,生成氧化產(chǎn)物。
5、氧化劑的氧化性強弱與得電子的難易有關,與得電子的多少無關。
6、還原劑的還原性強弱與失電子的難易有關,與失電子的多少無關。
7、元素由化合態(tài)變游離態(tài),可能被氧化(由陽離子變單質(zhì)),
也可能被還原(由陰離子變單質(zhì))。
8、元素價態(tài)有氧化性,但不一定有強氧化性;元素態(tài)有還原性,但不一定有強還原性;陽離子不一定只有氧化性(不一定是價態(tài),,如:Fe2+),陰離子不一定只有還原性(不一定是態(tài),如:SO32-)。
9、常見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10、氧化還原反應與四大反應類型的`關系:
【同步練習題】
1.Cl2是紡織工業(yè)常用的漂白劑,Na2S2O3可作為漂白布匹后的“脫氯劑”。S2O32-和Cl2反應的產(chǎn)物之一為SO4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反應中還原劑是S2O32-
B.H2O參與該反應,且作氧化劑
C.根據(jù)該反應可判斷氧化性:Cl2>SO42-
D.上述反應中,每生成lmolSO42-,可脫去2molCl2
答案:B
點撥:該反應方程式為:S2O32-+4Cl2+5H2O===2SO42-+8Cl-+10H+,該反應中氧化劑是Cl2,還原劑是S2O32-,H2O參與反應,但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故選B。
2.(20xx?河南開封高三一模)分析如下殘缺的反應:
RO3-+________+6H+===3R2↑+3H2O。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R一定是周期表中的第ⅤA族元素
B.R的原子半徑在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小
C.上式中缺項所填物質(zhì)在反應中作氧化劑
D.RO3-中的R元素在所有的反應中只能被還原
答案:B
點撥:RO3-中R為+5價,周期表中ⅤA、ⅦA元素均可形成RO3-離子,A錯誤;據(jù)元素守恒,反應中只有R、H、O三種元素,則缺項一定為R-,且配平方程式為RO3-+5R-+6H+===3R2↑+3H2O,據(jù)此可得R為ⅦA元素,B正確;R-中R處于態(tài),只能作還原劑,C錯誤;RO3-中R元素處于中間價態(tài),在反應中既可被氧化又可被還原,D項錯。
3.已知KH和H2O反應生成H2和KOH,反應中1molKH()
A.失去1mol電子B.得到1mol電子
C.失去2mol電子D.沒有電子得失
答案:A
點撥:KH中H為-1價,KH+H2O===KOH+H2↑
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復分解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中有一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
例、在H+、Fe2+、Fe3+、S2-、S中,只有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只有還原性的是_______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的是___________。
二、氧化還原反應的表示:(用雙、單線橋表示氧化還原反應的電子轉(zhuǎn)移情況)
1、雙線橋:“誰”變“誰”(還原劑變成氧化產(chǎn)物,氧化劑變成還原產(chǎn)物)
例:
2、單線橋:“誰”給“誰”(還原劑將電子轉(zhuǎn)移給氧化劑)
例:
三、氧化還原反應的分析
1、氧化還原反應的類型:
(1)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2CuO+C=2Cu+CO2SiO2+2C=Si+2CO
2Mg+CO2=2MgO+C2Al+Fe2O3=2Fe+Al2O3
2Na+2H2O=2NaOH+H2↑2Al+6H+=2Al3++3H2↑
2Br-+Cl2=Br2+2Cl–Fe+Cu2+=Fe2++Cu
(2)化合反應(一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
2CO+O2=2CO23Mg+N2=Mg3N2
2SO2+O2=2SO32FeCl2+Cl2=2FeCl3
(3)分解反應(一部分是氧化還原反應)
4HNO3(濃)=4NO2↑+O2↑+2H2O2HClO=2HCl+O2↑
2KClO3=2KCl+3O2↑
(4)部分氧化還原反應:
MnO2+4HCl(濃)=MnCl2+Cl2↑+2H2O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Cu+2H2SO4(濃)=CuSO4+SO2↑+2H2O
(5)自身氧化還原反應:(歧化反應)
Cl2+H2O=HCl+HClO3S+6OH-=2S2-+SO32-+3H2O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6)同種元素不同價態(tài)之間的氧化還原反應(歸中反應)
2H2S+SO2=3S+3H2O
5Cl–+ClO3-+6H+=3Cl2↑+3H2O
(7)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chǎn)物、還原產(chǎn)物不止一種的氧化還原反應:
2KNO3+S+3C=K2S+N2↑+3CO2↑
2KMnO4=K2MnO4+MnO2+O2↑
2、氧化還原反應分析:
(1)找四物: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chǎn)物、還原產(chǎn)物
(2)分析四物中亮的關系:特別是歧化反應、歸中反應、部分氧化還原反應
(3)電子轉(zhuǎn)移的量與反應物或產(chǎn)物的關系
例:根據(jù)反應:8NH3+3Cl2==6NH4Cl+N2,回答下列問題:
(1)氧化劑是_______,還原劑是______,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比是____________;
(2)當有68gNH3參加反應時,被氧化物質(zhì)的質(zhì)量是____________g,生成的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是____________mol。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4
第一單元
1——原子半徑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氣體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徑隨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而減;
。2)同一族的元素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shù)增多,原子半徑增大.
2——元素化合價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從左到右,元素最高正價由堿金屬+1遞增到+7,非金屬元素負價由碳族-4遞增到-1(氟無正價,氧無+6價,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價、負價均相同
(3) 所有單質(zhì)都顯零價
3——單質(zhì)的熔點
。1)同一周期元素隨原子序數(shù)的遞增,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zhì)的熔點遞增,非金屬單質(zhì)的熔點遞減;
。2)同一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組成的金屬單質(zhì)的熔點遞減,非金屬單質(zhì)的熔點遞增
4——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 (及其判斷)
。1)同一周期的元素電子層數(shù)相同.因此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電子,從左到右金屬性遞減,非金屬性遞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因此隨著電子層數(shù)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電子,從上到下金屬性遞增,非金屬性遞減.
判斷金屬性強弱
金屬性(還原性) 1,單質(zhì)從水或酸中置換出氫氣越容易越強
2,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堿性越強(1—20號,K最強;總體Cs最強 最
非金屬性(氧化性)1,單質(zhì)越容易與氫氣反應形成氣態(tài)氫化物
2,氫化物越穩(wěn)定
3,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1—20號,F最強;最體一樣)
5——單質(zhì)的氧化性、還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其單質(zhì)的還原性越強,其氧化物的陽離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單質(zhì)的氧化性越強,其簡單陰離子的還原性越弱.
推斷元素位置的規(guī)律
判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應牢記的規(guī)律:
。1)元素周期數(shù)等于核外電子層數(shù);
。2)主族元素的序數(sh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
陰陽離子的半徑大小辨別規(guī)律
由于陰離子是電子最外層得到了電子 而陽離子是失去了電子
6——周期與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長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鑭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為主族元素;ⅠB—ⅦB為副族元素(中間包括Ⅷ);0族(即惰性氣體)
所以, 總的說來
(1) 陽離子半徑原子半徑
(3) 陰離子半徑>陽離子半徑
(4 對于具有相同核外電子排布的離子,原子序數(shù)越大,其離子半徑越小.
以上不適合用于稀有氣體!
專題一 :第二單元
一 、化學鍵:
1,含義:分子或晶體內(nèi)相鄰原子(或離子)間強烈的相互作用.
2,類型 ,即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
離子鍵是由異性電荷產(chǎn)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鈉以離子鍵結(jié)合成NaCl.
1,使陰、陽離子結(jié)合的靜電作用
2,成鍵微粒:陰、陽離子
3,形成離子鍵:a活潑金屬和活潑非金屬
b部分鹽(Nacl、NH4cl、BaCo3等)
c強堿(NaOH、KOH)
d活潑金屬氧化物、過氧化物
4,證明離子化合物:熔融狀態(tài)下能導電
共價鍵是兩個或幾個原子通過共用電子(1,共用電子對對數(shù)=元素化合價的絕對值
2,有共價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對產(chǎn)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價鍵是兩個原子借吸引一對成鍵電子而形成的.例如,兩個氫核同時吸引一對電子,形成穩(wěn)定的氫分子.
1,共價分子電子式的表示,P13
2,共價分子結(jié)構(gòu)式的表示
3,共價分子球棍模型(H2O—折現(xiàn)型、NH3—三角錐形、CH4—正四面體)
4,共價分子比例模型
補充:碳原子通常與其他原子以共價鍵結(jié)合
乙烷(C—C單鍵)
乙烯(C—C雙鍵)
乙炔(C—C三鍵)
金屬鍵則是使金屬原子結(jié)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離域的共價鍵.
二、分子間作用力(即范德華力)
1,特點:a存在于共價化合物中
b化學鍵弱的多
c影響熔沸點和溶解性——對于組成和結(jié)構(gòu)相似的分子,其范德華力一般隨著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增大而增大.即熔沸點也增大(特例:HF、NH3、H2O)
三、氫鍵
1,存在元素:O(H2O)、N(NH3)、F(HF)
2,特點:比范德華力強,比化學鍵弱
補充:水無論什么狀態(tài)氫鍵都存在
專題一 :第三單元
一,同素異形(一定為單質(zhì))
1,碳元素(金剛石、石墨)
氧元素(O2、O3)
磷元素(白磷、紅磷)
2,同素異形體之間的轉(zhuǎn)換——為化學變化
二,同分異構(gòu)(一定為化合物或有機物)
分子式相同,分子結(jié)構(gòu)不同,性質(zhì)也不同
1,C4H10(正丁烷、異丁烷)
2,C2H6(乙醇、二甲醚)
三,晶體分類
離子晶體:陰、陽離子有規(guī)律排列
1,離子化合物(KNO3、NaOH)
2,NaCl分子
3,作用力為離子間作用力
分子晶體:由分子構(gòu)成的物質(zhì)所形成的晶體
1,共價化合物(CO2、H2O)
2,共價單質(zhì)(H2、O2、S、I2、P4)
3,稀有氣體(He、Ne)
原子晶體:不存在單個分子
1,石英(SiO2)、金剛石、晶體硅(Si)
金屬晶體:一切金屬
總結(jié):熔點、硬度——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
專題二 :第一單元
一、反應速率
1,影響因素:反應物性質(zhì)(內(nèi)因)、濃度(正比)、溫度(正比)、壓強(正比)、反應面積、固體反應物顆粒大小
二、反應限度(可逆反應)
化學平衡: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反應物和生成物的濃度不再變化,到達平衡.
專題二 :第二單元
一、熱量變化
常見放熱反應:1,酸堿中和
2,所有燃燒反應
3,金屬和酸反應
4,大多數(shù)的化合反應
5,濃硫酸等溶解
常見吸熱反應:1,CO2+C====2CO
2,H2O+C====CO+H2(水煤氣)
3,Ba(OH)2晶體與NH4Cl反應
4,大多數(shù)分解反應
5,硝酸銨的溶解
熱化學方程式;注意事項5
二、燃料燃燒釋放熱量
專題二 :第三單元
一、化學能→電能(原電池、燃料電池)
1,判斷正負極:較活潑的為負極,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為氧化反應,陰離子在負極
2,正極:電解質(zhì)中的陽離子向正極移動,得到電子,生成新物質(zhì)
3,正負極相加=總反應方程式
4,吸氧腐蝕
A中性溶液(水)
B有氧氣
Fe和C→正極:2H2O+O2+4e—====4OH—
補充:形成原電池條件
1,有自發(fā)的 氧化反應
2,兩個活潑性不同的電極
3,同時與電解質(zhì)接觸
4,形成閉合回路
二、化學電源
1,氫氧燃料電池
陰極:2H++2e—===H2
陽極:4OH——4e—===O2+2H2O
2,常見化學電源
銀鋅紐扣電池
負極:
正極:
鉛蓄電池
負極:
正極:
三、電能→化學能
1,判斷陰陽極:先判斷正負極,正極對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負極對陰極
2,陽離子向陰極,陰離子向陽極(異性相吸)
補充:電解池形成條件
1,兩個電極
2,電解質(zhì)溶液
3,直流電源
4,構(gòu)成閉合電路
第一章 物質(zhì)結(jié)構(gòu) 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結(jié)構(gòu):如: 的質(zhì)子數(shù)與質(zhì)量數(shù),中子數(shù),電子數(shù)之間的關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結(jié)構(gòu)
A. 周期序數(shù)=電子層數(shù)
B. 原子序數(shù)=質(zhì)子數(shù)
C. 主族序數(shù)=最外層電子數(shù)=元素的最高正價數(shù)
D. 主族非金屬元素的負化合價數(shù)=8-主族序數(shù)
E. 周期表結(jié)構(gòu)
。2)元素周期律(重點)
A. 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比較(難點)
a. 單質(zhì)與水或酸反應置換氫的難易或與氫化合的難易及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
b. 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堿性或酸性強弱
c. 單質(zhì)的還原性或氧化性的強弱
。ㄗ⒁猓簡钨|(zhì)與相應離子的性質(zhì)的變化規(guī)律相反)
B. 元素性質(zhì)隨周期和族的變化規(guī)律
a. 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逐漸變?nèi)?/p>
b. 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c. 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
d. 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變化規(guī)律和堿金屬族和鹵族元素的變化規(guī)律(包括物理、化學性質(zhì))
D. 微粒半徑大小的比較規(guī)律:
a. 原子與原子 b. 原子與其離子 c. 電子層結(jié)構(gòu)相同的離子
。3)元素周期律的應用(重難點)
A. “位,構(gòu),性”三者之間的關系
a. 原子結(jié)構(gòu)決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結(jié)構(gòu)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
c. 以位置推測原子結(jié)構(gòu)和元素性質(zhì)
B. 預測新元素及其性質(zhì)
3. 化學鍵(重點)
。1)離子鍵:
A. 相關概念:
B. 離子化合物:大多數(shù)鹽、強堿、典型金屬氧化物
C. 離子化合物形成過程的電子式的表示(難點)
。ˋB, A2B,AB2, 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價鍵:
A. 相關概念:
B. 共價化合物:只有非金屬的化合物(除了銨鹽)
C. 共價化合物形成過程的電子式的表示(難點)
。∟H3,CH4,CO2,HClO,H2O2)
D 極性鍵與非極性鍵
。3)化學鍵的概念和化學反應的本質(zhì):
第二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1. 化學能與熱能
。1)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
。2)化學反應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決定因素: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a. 吸熱反應: 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b. 放熱反應: 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3)化學反應的一大特征:化學反應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能量變化,通常表現(xiàn)為熱量變化
練習:
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產(chǎn)生藍色火焰,在反應中,破壞1molH-H鍵消耗的能量為Q1kJ,破壞1molO = O鍵消耗的能量為Q2kJ,形成1molH-O鍵釋放的能量為Q3kJ.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B )
A.2Q1+Q2>4Q3 B.2Q1+Q2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5
有機實驗的八項注意
有機實驗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是高考會考的?純(nèi)容。對于有機實驗的操作及復習必須注意以下八點內(nèi)容。
1.注意加熱方式有機實驗往往需要加熱,而不同的實驗其加熱方式可能不一樣。⑴酒精燈加熱。酒精燈的火焰溫度一般在400~500℃,所以需要溫度不太高的實驗都可用酒精燈加熱。教材中用酒精燈加熱的有機實驗是:“乙烯的制備實驗”、“乙酸乙酯的制取實驗”“蒸餾石油實驗”和“石蠟的催化裂化實驗”。⑵酒精噴燈加熱。酒精噴燈的火焰溫度比酒精燈的火焰溫度要高得多,所以需要較高溫度的有機實驗可采用酒精噴燈加熱。教材中用酒精噴燈加熱的有機實驗是:“煤的干餾實驗”。⑶水浴加熱。水浴加熱的溫度不超過100℃。教材中用水浴加熱的有機實驗有:“銀鏡實驗(包括醛類、糖類等的所有的銀鏡實驗)”、“硝基苯的制取實驗(水浴溫度為60℃)”、“酚醛樹酯的制取實驗(沸水浴)”、“乙酸乙酯的水解實驗(水浴溫度為70℃~80℃)”和“糖類(包括二糖、淀粉和纖維素等)水解實驗(熱水浴)”。⑷用溫度計測溫的有機實驗有:“硝基苯的制取實驗”、“乙酸乙酯的制取實驗”(以上兩個實驗中的溫度計水銀球都是插在反應液外的水浴液中,測定水浴的溫度)、“乙烯的實驗室制取實驗”(溫度計水銀球插入反應液中,測定反應液的溫度)和“石油的蒸餾實驗”(溫度計水銀球應插在具支燒瓶支管口處,測定餾出物的溫度)。
2.注意催化劑的使用⑴硫酸做催化劑的實驗有:“乙烯的制取實驗”、“硝基苯的制取實驗”、“乙酸乙酯的制取實驗”、“纖維素硝酸酯的制取實驗”、“糖類(包括二糖、淀粉和纖維素)水解實驗”和“乙酸乙酯的水解實驗”。其中前四個實驗的催化劑為濃硫酸,后兩個實驗的催化劑為稀硫酸,其中最后一個實驗也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做催化劑⑵鐵做催化劑的實驗有:溴苯的制取實驗(實際上起催化作用的是溴與鐵反應后生成的溴化鐵)。⑶氧化鋁做催化劑的.實驗有:石蠟的催化裂化實驗。
3.注意反應物的量有機實驗要注意嚴格控制反應物的量及各反應物的比例,如“乙烯的制備實驗”必須注意乙醇和濃硫酸的比例為1:3,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則反應物升溫太慢,副反應較多,從而影響了乙烯的產(chǎn)率。
4.注意冷卻有機實驗中的反應物和產(chǎn)物多為揮發(fā)性的有害物質(zhì),所以必須注意對揮發(fā)出的反應物和產(chǎn)物進行冷卻。⑴需要冷水(用冷凝管盛裝)冷卻的實驗:“蒸餾水的制取實驗”和“石油的蒸餾實驗”。⑵用空氣冷卻(用長玻璃管連接反應裝置)的實驗:“硝基苯的制取實驗”、“酚醛樹酯的制取實驗”、“乙酸乙酯的制取實驗”、“石蠟的催化裂化實驗”和“溴苯的制取實驗”。這些實驗需要冷卻的目的是減少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揮發(fā),既保證了實驗的順利進行,又減少了這些揮發(fā)物對人的危害和對環(huán)境的污染。
5.注意除雜有機物的實驗往往副反應較多,導致產(chǎn)物中的雜質(zhì)也多,為了保證產(chǎn)物的純凈,必須注意對產(chǎn)物進行凈化除雜。如“乙烯的制備實驗”中乙烯中常含有CO2和SO2等雜質(zhì)氣體,可將這種混合氣體通入到濃堿液中除去酸性氣體;再如“溴苯的制備實驗”和“硝基苯的制備實驗”,產(chǎn)物溴苯和硝基苯中分別含有溴和NO2,因此,產(chǎn)物可用濃堿液洗滌。
6.注意攪拌注意不斷攪拌也是有機實驗的一個注意條件。如“濃硫酸使蔗糖脫水實驗”(也稱“黑面包”實驗)(目的是使?jié)饬蛩崤c蔗糖迅速混合,在短時間內(nèi)急劇反應,以便反應放出的氣體和大量的熱使蔗糖炭化生成的炭等固體物質(zhì)快速膨脹)、“乙烯制備實驗”中醇酸混合液的配制。
7.注意使用沸石(防止暴沸)需要使用沸石的有機實驗:⑴實驗室中制取乙烯的實驗;⑵石油蒸餾實驗。
8.注意尾氣的處理有機實驗中往往揮發(fā)或產(chǎn)生有害氣體,因此必須對這種有害氣體的尾氣進行無害化處理。⑴如甲烷、乙烯、乙炔的制取實驗中可將可燃性的尾氣燃燒掉;⑵“溴苯的制取實驗”和“硝基苯的制備實驗”中可用冷卻的方法將有害揮發(fā)物回流。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6
除雜題除雜選擇試劑的原則是:不增、不減、不繁。
氣體的除雜(凈化):
1.氣體除雜的原則:(1)不引入新的雜質(zhì)(2)不減少被凈化氣體的量2.氣體的除雜方法:試劑水強堿溶液(NaOH)灼熱的銅網(wǎng)灼熱的氧化銅除去的氣體雜質(zhì)易溶于水的氣體,如:HCl、NH3酸性氣體,如:CO2、SO2O2H2、CO有關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SO2+2NaOH=Na2SO3+H2O2Cu+O2====2CuOCuO+H2===Cu+H2OCuO+CO====Cu+CO2注意的問題:
。1)需凈化的氣體中含有多種雜質(zhì)時,除雜順序:一般先除去酸性氣體,如:氯化氫氣體,CO2、SO2等,水蒸氣要在最后除去。
。2)除雜選用方法時要保證雜質(zhì)完全除掉,如:除CO2最好用NaOH不用Ca(OH)2溶液,因為Ca(OH)2是微溶物,石灰水中Ca(OH)2濃度小,吸收CO2不易完全。(3)除雜裝置與氣體干燥相同。
典型例題1.填寫實驗報告
實驗內(nèi)容鑒別H2和CO2除去稀鹽酸中混有的少量硫酸
選用試劑或方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結(jié)論考點:物質(zhì)的鑒別,物質(zhì)的除雜問題。
。1)H2、CO2的化學性質(zhì)。(2)SO42-的特性。
評析:①利用H2、CO2的性質(zhì)不同,加以鑒別。
如H2有還原性而CO2沒有,將氣體分別通入灼熱的CuO加以鑒別。CuO+H2Cu+H2O或利用H2有可燃性而CO2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將氣體分別點燃加以鑒別。
或利用CO2的水溶液顯酸性而H2難溶于水,將氣體分別通入紫色石蕊試液加以鑒別。CO2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而H2不能。
、趯儆诔s質(zhì)問題,加入試劑或選用方法要符合三個原則:(1)試劑與雜質(zhì)反應,且使雜質(zhì)轉(zhuǎn)化為難溶物質(zhì)或氣體而分離掉;(2)在除雜質(zhì)過程中原物質(zhì)的質(zhì)量不減少;(3)不能引入新雜質(zhì)。
在混合物中加入BaCl2,與H2SO4生成白色沉淀,過濾后將其除去,同時生成物是HCl,沒有引入新的離子。
答案:澄清石灰水Ca(OH)2+CO2=CaCO3↓+H2O氯化鋇溶液H2SO4+BaCl2=BaSO4↓+2HCl
2.下列各選項中的雜質(zhì),欲用括號內(nèi)物質(zhì)除去,其中能達到目的的是
ACO中混有少量CO2(澄清石灰水)BCO2中混有少量氯化氫氣體(NaOH溶液)CO2中混有少量H2(灼熱氧化銅)DN2中混有少量O2(白磷)分析:
A澄清石灰水能吸收CO2,不能吸收CO,可到達目的BCO2與HCl都和NaOH反應,故不能達到目的CO2和H2混合二者體積比不知道,通過灼熱氧化銅可能爆炸,不能達到目的
D白磷自燃且生成物為固體,除去O2,能達到目的
回答除雜問題,一定要全面分析,既要除去雜質(zhì),又要使主要成分(被凈化的氣體)不變質(zhì)。
答案:AD
3.實驗室配制氯化鈉溶液,但氯化鈉晶體里混入了少量硫酸鈉和碳酸氫銨,設計一組實驗,配制不含雜質(zhì)的氯化鈉溶液。
提示:本題為除雜問題的實驗設計,這樣的問題一般要遵循“甲中有乙,加丙去乙,可產(chǎn)生甲,但不能產(chǎn)生丁”的`原則。
答案:將不純的氯化鈉晶體溶于適量的蒸餾水中,滴加稍過量的Ba(OH)2溶液,使SO42-及CO32-(原HCO3-與OH-反應后生成)完全沉淀。再續(xù)加稍過量的Na2CO3溶液,以除去過量的Ba2+。過濾,保留濾液在濾液中,滴加稀鹽酸至溶液呈中性(用PH試紙控制),得不含雜質(zhì)的氯化鈉溶液。
分析:為了除去雜質(zhì)NH4HCO3和Na2SO4,一般可提出兩個實驗方案:第一方案是利用NH4HCO3受熱(35℃以上)易分解成氣態(tài)物質(zhì)的特性,先加熱氯化鈉晶體除掉NH4HCO3,再加Ba2+除掉SO42-;第二方案是用Ba(OH)2同時除掉兩種雜質(zhì),這種方法簡便,“一舉兩得”,故優(yōu)先選用。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①將不純的氯化鈉晶體溶于適量的蒸餾水中,滴加稍過量的Ba(OH)2溶液,使SO42-及CO32-(原HCO3-與OH-反應后生成)完全沉淀。
檢驗Ba(OH)2是否過量的方法:取少量濾液,滴幾滴Na2SO4或稀H2SO4,如產(chǎn)生白色渾濁或沉淀,則表示Ba(OH)2已過量。
、谠倮m(xù)加稍過量的Na2CO3溶液,以除去過量的Ba2+離子。過濾,保留濾液。檢驗Na2CO3是否過量的方法,取少量濾液,滴加幾滴HCl,如產(chǎn)生氣泡則表示Na2CO3已過量。
、墼冖谥疄V液中,滴加稀HCl至溶液呈中性(用PH試紙控制),就可得純氯化鈉溶液。
4、工業(yè)上制備純凈的氯化鋅時,將含雜質(zhì)的氧化鋅溶于過量的鹽酸,為了除去氯化鐵雜質(zhì)需調(diào)節(jié)溶液的PH值到4,應加入試劑是
A.氫氧化鈉B.氨水C.氧化鋅D.氯化鋅E.碳酸鋅正確答案:CE
解釋:本題為除雜題,原理是降低溶液中的[H+],將Fe3+轉(zhuǎn)化為Fe[OH]3以除去,所以應加入堿性物質(zhì),A、B、C、E均可滿足條件,但除雜的原則是不能引進新雜質(zhì),所以A、B排除,選出正確答案。
5、海水是取之不盡的化工原料資源,從海水中可提取各種化工原料。下圖是工業(yè)上對海水的幾項綜合利用的示意圖:
試回答下列問題:①粗鹽中含有Ca2+、Mg2+、SO42-等雜質(zhì),精制時所用試劑為:A鹽酸;BBaCl2溶液;CNaOH溶液;DNa2CO3溶液。加入試劑的順序是
、陔娊怙柡褪雏}水時,與電源正極相連的電極上發(fā)生的反應為與電源負極線連的電極附近溶液pH(變大、不變、變。。若1mol電子的電量為96500C,則用電流強度為100A的穩(wěn)恒電流持續(xù)電解3分13秒,則在兩極上共可收集到氣體mL(S.T.P)。若保證電解后飽和食鹽水的濃度不變,則可采取的方法是
、塾蒑gCl26H2O晶體脫水制無水MgCl2時,MgCl26H2O晶體在氣氛中加熱脫水,該氣體的作用是
、茈娊鉄o水MgCl2所得的鎂蒸氣可以在下列氣體中冷卻。AH2BN2CCO2DO2
、貰CDA或CBDA
該小題屬離子除雜題。除雜原則是在除去Ca2+、Mg2+、SO42-時,不能帶入雜質(zhì)離子。所以,解此題的關鍵是把握好加入離子的順序:①Ba2+必須在CO32-之前加入;②CO32-、OH-必須在H+之前加入,所以B、C不分先后,而D、A本身既分前后,又必須放在B、C之后才能滿足條件。
、2Cl--2e→Cl2變大4480措施是向電解液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氣體
電解飽和食鹽水時,與正極相連的陽極發(fā)生的反應是2Cl--2e→Cl2,與負
極相連的陰極發(fā)生的反應是:2H++2e→H2。H+不斷消耗,使得溶液中[OH-]增大,pH變大。電解中外溢的是Cl2、H2,所以要確保原溶液濃度不變,只能向體系中通入一定量的HCl氣體以補足損失的H、Cl原子。易錯處是加入鹽酸,使溶液濃度變小。
、跦Cl
抑制水解平衡MgCl2+H2OMg(OH)Cl+HCl正向進行④A
6、實驗室用純凈、干燥的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裝置有下列A、B、C、D四部分組成,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上述實驗要求,將各實驗裝置按從左到右的順序用序號連接起來:()→()→()→()(2)指出A、B裝置在實驗中的作用:AB(3)實驗完畢后,加熱和通入氫氣同時停止,等試管冷卻后得到固體的質(zhì)量與理論上所得
銅的質(zhì)量相比較,將會----------(偏大、偏小或不變)分析:裝置的排列從左到右順序一般是:(1)氣體的發(fā)生裝置(2)氣體的除雜裝置氣體的干燥裝置(4)主要實驗裝置(5)尾氣的處理(氣體無毒可直接放出)
答案:(1)D→A→B→C
。2)A:吸收可能存在的HCl氣體
B:吸收水得到干燥的氫氣(3)偏大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7
1、原子定義
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構(gòu)成物質(zhì)的一種微粒。例如少數(shù)非金屬單質(zhì)(金剛石、石墨等);金屬單質(zhì)(如鐵、汞等);稀有氣體等。
。2)原子也不斷地運動著;原子雖很小但也有一定質(zhì)量。對于原子的認識遠在公元前5世紀提出了有關“原子”的觀念。但沒有科學實驗作依據(jù),直到19世紀初,化學家道爾頓根據(jù)實驗事實和嚴格的邏輯推導,在1803年提出了科學的原子論。
2、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
。1)構(gòu)成物質(zhì)的每一個分子與該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質(zhì)的化學性質(zhì),不保持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因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如顏色、狀態(tài)等,都是宏觀現(xiàn)象,是該物質(zhì)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現(xiàn)的屬性,并不是單個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質(zhì)化學性質(zhì)的最小;
3、分子的性質(zhì)
。1)分子質(zhì)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的。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度加快,如陽光下濕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間有間隔。一般說來,氣體的分子之間間隔距離較大,液體和固體的分子之間的距離較小。氣體比液體和固體容易壓縮,不同液體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二者的原體積之和,都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
。4)同種物質(zhì)的分子性質(zhì)相同,不同種物質(zhì)的分子性質(zhì)不同。我們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時吃幾塊冰塊也可以解渴,這就說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質(zhì),因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構(gòu)成的,同種物質(zhì)的分子,性質(zhì)是相同的。
4、原子的構(gòu)成
質(zhì)子:1個質(zhì)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原子核(+)
中子:不帶電原子不帶電
電子: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
5、原子與分子的異同
分子原子區(qū)別在化學反應中可再分,構(gòu)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zhì)的分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化學反應前后并沒有變成其它原子相似點
。1)都是構(gòu)成物質(zhì)的基本粒子
。2)質(zhì)量、體積都非常小,彼此間均有一定間隔,處于永恒的運動中
(3)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zhì)相同,不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zhì)不同
(4)都具有種類和數(shù)量的含義
6、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規(guī)律: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最外層不超過8個。每層最多容納電子數(shù)為2n2個(n代表電子層數(shù)),即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第三層不超過18個;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8個(只有1個電子層時,最多可容納2個電子)
拓展閱讀:高中化學學習方法
一、精讀
課本是知識的依據(jù),我們對新學的知識必須認真細致、逐字逐句閱讀其概念,掌握其實質(zhì)和含義,只有把課本讀懂了,才能深刻理解,應用時才能揮灑自如。如:“烴”的定義及其分類中說:“烴”是僅有碳和氫兩種元素組成的一類物質(zhì)總稱。包含烷烴,烯烴,炔烴,芳香烴等。其中石油和煤的產(chǎn)品絕大多數(shù)是各種烴的混合物。由此可知清潔燃料壓縮天然氣(CNG)和液化石油氣(LPG)都是烴類,它們的主要成份都是碳氫化合物。
二、歸納
1、我們可以從知識點出發(fā)用知識結(jié)構(gòu)為主線,把所學化學知識歸納起來。如研究鹵素知識點結(jié)構(gòu)可知其教學順序:結(jié)構(gòu)→性質(zhì)→用途→制法→存在→保存等?傻芒沤Y(jié)構(gòu)的規(guī)律性:最外層電子數(shù),核外電子層數(shù),原子半徑等。⑵性質(zhì)的規(guī)律性:由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7,可推知單質(zhì)的氧化性較強,得電子后形成離子還原性較弱,而其它含有鹵素(正價)的化合物大多數(shù)都有較強的氧化性等等。
2、依據(jù)物質(zhì)的特點,把所學過的一類物質(zhì)歸納起來,如離子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可以歸納出學過的原子晶體有金剛石,單晶硅,碳化硅等。
3、根據(jù)典型的習題可歸納出常用解題方法,如高一化學的物質(zhì)守恒計算、混合物計算等等。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8
1、金屬活動順序表口訣
。ǔ踔校┾涒}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ǜ咧校┾涒}鈉鎂鋁錳鋅、鉻鐵鎳、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2、鹽類水解規(guī)律口訣
無“弱”不水解,誰“弱”誰水解;
愈“弱”愈水解,都“弱”雙水解;
誰“強”顯誰性,雙“弱”由K定。
3、鹽類溶解性表規(guī)律口訣
鉀、鈉銨鹽都可溶,硝鹽遇水影無蹤;
硫(酸)鹽不溶鉛和鋇,氯(化)物不溶銀、亞汞。
4、化學反應基本類型口訣
化合多變一(A+BC),分解正相逆(AB+C),
復分兩交換(AB+CDCB+AD),置換換單質(zhì)(A+BCAC+B)。
5、短周期元素化合價與原子序數(shù)的關系口訣
價奇序奇,價偶序偶。
6、化學計算
化學式子要配平,必須純量代方程,單位上下要統(tǒng)一,左右倍數(shù)要相等。
質(zhì)量單位若用克,標況氣體對應升,遇到兩個已知量,應照不足來進行。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9
高中化學苯知識點化學性質(zhì)
苯參加的化學反應大致有3種:一種是其他基團和苯環(huán)上的氫原子之間發(fā)生的取代反應;一種是發(fā)生在苯環(huán)上的加成反應(注:苯環(huán)無碳碳雙鍵,而是一種介于單鍵與雙鍵的獨特的鍵);一種是普遍的燃燒(氧化反應)(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褪色)。
取代反應
苯環(huán)上的氫原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被鹵素、硝基、磺酸基、烴基等取代,生成相應的衍生物。由于取代基的不同以及氫原子位置的不同、數(shù)量不同,可以生成不同數(shù)量和結(jié)構(gòu)的同分異構(gòu)體。
苯環(huán)的電子云密度較大,所以發(fā)生在苯環(huán)上的取代反應大都是親電取代反應。親電取代反應是芳環(huán)有代表性的反應。苯的取代物在進行親電取代時,第二個取代基的位置與原先取代基的種類有關。
鹵代反應
苯的鹵代反應的通式可以寫成:
PhH+X2—催化劑(FeBr3/Fe)→PhX+HX
反應過程中,鹵素分子在苯和催化劑的共同作用下異裂,X+進攻苯環(huán),X-與催化劑結(jié)合。
以溴為例,將液溴與苯混合,溴溶于苯中,形成紅褐色液體,不發(fā)生反應,當加入鐵屑后,在生成的三溴化鐵的催化作用下,溴與苯發(fā)生反應,混合物呈微沸狀,反應放熱有紅棕色的溴蒸汽產(chǎn)生,冷凝后的氣體遇空氣出現(xiàn)白霧(HBr)。催化歷程:
FeBr3+Br-——→FeBr4
PhH+Br+FeBr4-——→PhBr+FeBr3+HBr
反應后的混合物倒入冷水中,有紅褐色油狀液團(溶有溴)沉于水底,用稀堿液洗滌后得無色液體溴苯。
在工業(yè)上,鹵代苯中以氯和溴的取代物最為重要。
硝化反應
苯和硝酸在濃硫酸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可生成硝基苯
PhH+HO-NO2-----H2SO4(濃)△---→PhNO2+H2O
硝化反應是一個強烈的放熱反應,很容易生成一取代物,但是進一步反應速度較慢。其中,濃硫酸做催化劑,加熱至50~60攝氏度時反應,若加熱至70~80攝氏度時苯將與硫酸發(fā)生磺化反應,因此一般用水浴加熱法進行控溫。苯環(huán)上連有一個硝基后,該硝基對苯的進一步硝化有抑制作用,硝基為鈍化基團。
磺化反應
用發(fā)煙硫酸或者濃硫酸在較高(70~80攝氏度)溫度下可以將苯磺化成苯磺酸。
PhH+HO-SO3H——△—→PhSO3H+H2O
苯環(huán)上引入一個磺酸基后反應能力下降,不易進一步磺化,需要更高的溫度才能引入第二、第三個磺酸基。這說明硝基、磺酸基都是鈍化基團,即妨礙再次親電取代進行的基團。
傅-克反應
在AlCl3催化下,苯也可以和醇、烯烴和鹵代烴反應,苯環(huán)上的氫原子被烷基取代生成烷基苯。這種反應稱為烷基化反應,又稱為傅-克烷基化反應。例如與乙烯烷基化生成乙苯
PhH+CH2=CH2----AlCl3---→Ph-CH2CH3
在反應過程中,R基可能會發(fā)生重排:如1-氯丙烷與苯反應生成異丙苯,這是由于自由基總是趨向穩(wěn)定的構(gòu)型。
在強硫酸催化下,苯與酰鹵化物或者羧酸酐反應,苯環(huán)上的氫原子被;〈甚;健7磻獥l件類似烷基化反應,稱為傅-克;磻。例如乙酰氯的'反應:
PhH + CH3COCl ——AlCl3—→PhCOCl3
加成反應
苯環(huán)雖然很穩(wěn)定,但是在一定條件下也能夠發(fā)生雙鍵的加成反應。通常經(jīng)過催化加氫,鎳作催化劑,苯可以生成環(huán)己烷。但反應極難。
此外由苯生成六氯環(huán)己烷(六六六)的反應可以在紫外線照射的條件下,由苯和氯氣加成而得。該反應屬于苯和自由基的加成反應。
氧化反應
苯和其他的烴一樣,都能燃燒。當氧氣充足時,產(chǎn)物為二氧化碳和水。但在空氣中燃燒時,火焰明亮并有濃黑煙。這是由于苯中碳的質(zhì)量分數(shù)較大。
2C6H6+15O2——點燃—→12CO2+6H2O
苯本身不能和酸性KMnO4溶液反應,但在苯環(huán)連有直接連著H的C后,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臭氧化反應
苯在特定情況下也可被臭氧氧化,產(chǎn)物是乙二醛。這個反應可以看作是苯的離域電子定域后生成的環(huán)狀多烯烴發(fā)生的臭氧化反應。
在一般條件下,苯不能被強氧化劑所氧化。但是在氧化鉬等催化劑存在下,與空氣中的氧反應,苯可以選擇性的氧化成順丁烯二酸酐。這是屈指可數(shù)的幾種能破壞苯的六元碳環(huán)系的反應之一。(馬來酸酐是五元雜環(huán)。)
這是一個強烈的放熱反應。
其他
苯在高溫下,用鐵、銅、鎳做催化劑,可以發(fā)生縮合反應生成聯(lián)苯。和甲醛及次氯酸在氯化鋅存在下可生成氯甲基苯。和乙基鈉等烷基金屬化物反應可生成苯基金屬化物。在四氫呋喃、氯苯或溴苯中和鎂反應可生成苯基格氏試劑。
苯不會與高錳酸鉀反應褪色,與溴水混合只會發(fā)生萃取,而苯及其衍生物中,只有在苯環(huán)側(cè)鏈上的取代基中與苯環(huán)相連的碳原子與氫相連的情況下才可以使高錳酸鉀褪色(本質(zhì)是氧化反應),這一條同樣適用于芳香烴(取代基上如果有不飽和鍵則一定可以與高錳酸鉀反應使之褪色)。這里要注意1,僅當取代基上與苯環(huán)相連的碳原子;2,這個碳原子要與氫原子相連(成鍵)。
至于溴水,苯及苯的衍生物以及飽和芳香烴只能發(fā)生萃取(條件是取代基上沒有不飽和鍵,不然依然會發(fā)生加成反應)。
苯廢氣處理也是及其重要的。
光照異構(gòu)化
苯在強烈光照的條件下可以轉(zhuǎn)化為杜瓦苯(Dewar苯):
杜瓦苯的性質(zhì)十分活潑(苯本身是穩(wěn)定的芳香狀態(tài),能量很低,而變成杜瓦苯則需要大量光能,所以杜瓦苯能量很高,不穩(wěn)定)。
在激光作用下,則可轉(zhuǎn)化成更活潑的棱晶烷:
棱晶烷呈現(xiàn)立體狀態(tài),導致碳原子sp3雜化軌道形成的π鍵間有較大的互斥作用,所以更加不穩(wěn)定。
高中化學苯知識點異構(gòu)體及衍生物
異構(gòu)體
杜瓦苯
盆苯
盆苯(benzvalene)分子組成(CH)6,與苯相同,是苯的同分異構(gòu)體。故稱盆苯。
休克爾苯
棱柱烷
衍生物
取代苯
烴基取代:甲苯、二甲苯
(對二甲苯、間二甲苯、鄰二甲苯)、苯乙烯、苯乙炔、乙苯
基團取代:苯酚、苯甲酸、苯乙酮、苯醌(對苯醌、鄰苯醌)
鹵代:氯苯、溴苯
多次混合基團取代:2.4.6-(TNT) C7H5N3O6;(NO2)3C6H2CH3
多環(huán)芳烴
聯(lián)苯、三聯(lián)苯 稠環(huán)芳烴:萘、蒽、菲、茚、芴、苊、薁
溶解性:不溶于水,可與乙醇、乙醚、乙酸、汽油、丙酮、四氯化碳和二硫化碳等有機溶劑互溶。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10
1、空氣的成分:氮氣占78%,氧氣占21%,稀有氣體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氣體與雜質(zhì)占0.03%
2、主要的空氣污染物:
NO2、CO、SO2、H2S、NO等物質(zhì)
3、其它常見氣體的化學式:
NH3(氨氣)、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氫)、HCl(氯化氫)
4、常見的酸根或離子:
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錳酸根)、MnO42-(錳酸根)、PO43-(磷酸根)、Cl-(氯離子)、
HCO3-(碳酸氫根)、HSO4-(硫酸氫根)、HPO42-(磷酸氫根)、
H2PO4-(磷酸二氫根)、OH-(氫氧根)、HS-(硫氫根)、S2-(硫離子)、
NH4+(銨根或銨離子)、K+(鉀離子)、Ca2+(鈣離子)、Na+(鈉離子)、
Mg2+(鎂離子)、Al3+(鋁離子)、Zn2+(鋅離子)、Fe2+(亞鐵離子)、
Fe3+(鐵離子)、Cu2+(銅離子)、Ag+(銀離子)、Ba2+(鋇離子)
各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與上面離子的電荷數(shù)相對應:課本P80
一價鉀鈉氫和銀,二價鈣鎂鋇和鋅;
一二銅汞二三鐵,三價鋁來四價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為-1,氟-1,溴為-1)
(單質(zhì)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0)
5、化學式和化合價:
(1)化學式的意義:
、俸暧^意義:a.表示一種物質(zhì);b.表示該物質(zhì)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a.表示該物質(zhì)的一個分子;b.表示該物質(zhì)的分子構(gòu)成;
、哿康囊饬x:a.表示物質(zhì)的一個分子中各原子個數(shù)比;b.表示組成物質(zhì)的各元素質(zhì)量比。
(2)單質(zhì)化學式的讀寫
、僦苯佑迷胤柋硎镜模
a.金屬單質(zhì)。如:鉀K銅Cu銀Ag等;
b.固態(tài)非金屬。如:碳C硫S磷P等
c.稀有氣體。如:氦(氣)He氖(氣)Ne氬(氣)Ar等
②多原子構(gòu)成分子的單質(zhì):其分子由幾個同種原子構(gòu)成的就在元素符號右下角寫幾。
如:每個氧氣分子是由2個氧原子構(gòu)成,則氧氣的化學式為O2
雙原子分子單質(zhì)化學式:O2(氧氣)、N2(氮氣)、H2(氫氣)
F2(氟氣)、Cl2(氯氣)、Br2(液態(tài)溴)
多原子分子單質(zhì)化學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學式的讀寫:先讀的后寫,后寫的先讀
①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鎂)、NaCl(氯化鈉)
、谒岣c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讀成“某酸某”,如:KMnO4(高錳酸鉀)、K2MnO4(錳酸鉀)
MgSO4(硫酸鎂)、CaCO3(碳酸鈣)
(4)根據(jù)化學式判斷元素化合價,根據(jù)元素化合價寫出化合物的化學式:
、倥袛嘣鼗蟽r的依據(jù)是: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
、诟鶕(jù)元素化合價寫化學式的步驟:
a.按元素化合價正左負右寫出元素符號并標出化合價;
b.看元素化合價是否有約數(shù),并約成最簡比;
c.交叉對調(diào)把已約成最簡比的化合價寫在元素符號的右下角。
6、課本P73.要記住這27種元素及符號和名稱。
核外電子排布:1-20號元素(要記住元素的名稱及原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
排布規(guī)律:①每層最多排2n2個電子(n表示層數(shù))
、谧钔鈱与娮訑(shù)不超過8個(最外層為第一層不超過2個)
、巯扰艥M內(nèi)層再排外層
注:元素的化學性質(zhì)取決于最外層電子數(shù)
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4,易失電子,化學性質(zhì)活潑。
非金屬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4,易得電子,化學性質(zhì)活潑。
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最外層有8個電子(He有2個),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性質(zhì)穩(wěn)定。
7、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原則:
、僖钥陀^事實為依據(jù);②遵循質(zhì)量守恒定律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寫”、“配”、“注”“等”。
8、酸堿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說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堿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強;PH值越接近14,堿性越強;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堿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鉀、鈣、鈉、鎂、鋁、鋅、鐵、錫、鉛、氫、銅、汞、銀、鉑、金)
說明:(1)越左金屬活動性就越強,左邊的金屬可以從右邊金屬的鹽溶液中置換出該金屬出來
(2)排在氫左邊的金屬,可以從酸中置換出氫氣;排在氫右邊的則不能。
(3)鉀、鈣、鈉三種金屬比較活潑,它們直接跟溶液中的水發(fā)生反應置換出氫氣
10、化學符號的意義及書寫:
(1)化學符號的意義:a.元素符號:①表示一種元素;②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
b.化學式:本知識點的'第5點第(1)小點
c.離子符號:表示離子及離子所帶的電荷數(shù)。
d.化合價符號:表示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
當符號前面有數(shù)字(化合價符號沒有數(shù)字)時,此時組成符號的意義只表示該種粒子的個數(shù)。
(2)化學符號的書寫: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學式表示
c.離子的表示方法:用離子符號表示
d.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用化合價符號表示
注:原子、分子、離子三種粒子個數(shù)不只“1”時,只能在符號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11、三種氣體的實驗室制法以及它們的區(qū)別:
氣體氧氣(O2)氫氣(H2)二氧化碳(CO2)
藥品高錳酸鉀(KMnO4)或雙氧水(H2O2)和二氧化錳(MnO2)
[固+液]
反應原理2KMnO4==K2MnO4+MnO2+O2↑
或2H2O2====2H2O+O2↑Zn+H2SO4=ZnSO4+H2↑
[固(+固)]或[固+液]鋅粒(Zn)和鹽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2HCl=ZnCl2+H2↑
[固+液]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鹽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儀器裝置P36圖2-17(如14的A)
或P111.圖6-10(14的B或C)P111.圖6-10
(如14的B或C)P111.圖6-10
(如14的B或C)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進集氣瓶,若木條復燃,是氧氣;否則不是氧氣點燃木條,伸入瓶內(nèi),木條上的火焰熄滅,瓶口火焰呈淡藍色,則該氣體是氫氣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變渾濁,若渾濁則是CO2。
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瓶口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①排水法(難溶于水)②瓶口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①瓶口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驗滿(驗純)用帶火星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氧氣已滿,否則沒滿<1>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2>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
若“噗”的一聲,氫氣已純;若有尖銳的爆鳴聲,則氫氣不純用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火焰熄滅,則已滿;否則沒滿
放置正放倒放正放
注意事項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當用第一種藥品制取時以下要注意)
②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凝結(jié)在試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試管底部使試管破裂)
、奂訜釙r應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再集中在藥品部位加熱。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氣后,先撤導管后撤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試管破裂)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陂L頸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埸c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空氣中,氫氣的體積達到總體積的4%—74.2%點燃會爆炸。)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陂L頸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2、一些重要常見氣體的性質(zhì)(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
物質(zhì)物理性質(zhì)
(通常狀況下)化學性質(zhì)用途
氧氣
(O2)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
①C+O2==CO2(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
1、供呼吸
2、煉鋼
3、氣焊
(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燒。)
、赟+O2==SO2(空氣中—淡藍色火焰;氧氣中—紫藍色火焰)
、4P+5O2==2P2O5(產(chǎn)生白煙,生成白色固體P2O5)
、3Fe+2O2==Fe3O4(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⑤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
氫氣
(H2)無色無味的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是最輕的氣體。①可燃性:
2H2+O2====2H2O
H2+Cl2====2HCl1、填充氣、飛艦(密度比空氣小)
2、合成氨、制鹽酸
3、氣焊、氣割(可燃性)4、提煉金屬(還原性)
、谶原性:
H2+CuO===Cu+H2O
3H2+WO3===W+3H2O
3H2+Fe2O3==2Fe+3H2O
二氧化碳(CO2)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大于空氣,能溶于水,固體的CO2叫“干冰”。CO2+H2O==H2CO3(酸性)
(H2CO3===H2O+CO2↑)(不穩(wěn)定)
1、用于滅火(應用其不可燃燒,也不支持燃燒的性質(zhì))
2、制飲料、化肥和純堿
CO2+Ca(OH)2==CaCO3↓+H2O(鑒別CO2)
CO2+2NaOH==Na2CO3+H2O
*氧化性:CO2+C==2CO
CaCO3==CaO+CO2↑(工業(yè)制CO2)
一氧化碳(CO)無色無味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小,難溶于水,有毒氣體
(火焰呈藍色,放出大量的熱,可作氣體燃料)1、作燃料
2、冶煉金屬
、倏扇夹裕2CO+O2==2CO2
②還原性:
CO+CuO===Cu+CO2
3CO+WO3===W+3CO2
3CO+Fe2O3==2Fe+3CO2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11
一、有機代表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
1. 狀態(tài)
固態(tài):飽和高級脂肪酸、脂肪、TNT、萘、苯酚、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淀粉、
纖維素、醋(16.6℃以下)
氣態(tài):C4以下的烷烴、烯烴、炔烴、甲醛、一氯甲烷
液態(tài):油 狀:硝基苯、溴乙烷、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狀: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 氣味
無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帶有臭味))
稍有氣味:乙烯特殊氣味:苯及苯的同系物、萘、石油、苯酚 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
甜味:乙二醇(甘醇)、丙三醇(甘油)、蔗糖、葡萄糖
香味:乙醇、低級酯 苦杏仁味:硝基苯
3. 顏色
白色:葡萄糖、多糖 淡黃色:TNT、不純的硝基苯 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 密度
比水輕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一氯代烴、乙醇、低級酯、汽油
比水重的:硝基苯、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氯仿、溴代烴、碘代烴
5. 揮發(fā)性:乙醇、乙醛、乙酸
6. 升華性:萘、蒽
7. 水溶性: 不溶:高級脂肪酸、酯、硝基苯、溴苯、烷烴、烯烴、炔烴、苯及苯的同系物、萘、蒽、石油、鹵代烴、TNT、氯仿、CCl4 能溶:苯酚(0℃時是微溶)微溶:乙炔、苯甲酸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苯磺酸與水混溶:乙醇、苯酚(65℃以上)、乙醛、甲酸、丙三醇
二、有機物之間的類別異構(gòu)關系
1. 分子組成符合CnH2n(n≥3)的類別異構(gòu)體:烯烴和環(huán)烷烴
2. 分子組成符合CnH2n-2(n≥4)的類別異構(gòu)體:炔烴和二烯烴
3. 分子組成符合CnH2n+2O(n≥3)的類別異構(gòu)體:飽和一元醇和飽和醚
4. 分子組成符合CnH2nO(n≥3)的類別異構(gòu)體:飽和一元醛和飽和一元酮
5. 分子組成符合CnH2nO2(n≥2)的類別異構(gòu)體:飽和一元羧酸和飽和一元酯
6. 分子組成符合CnH2n-6O(n≥7)的類別異構(gòu)體: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醚
如n=7,有以下五種:鄰甲苯酚、間甲苯酚、對甲苯酚、苯甲醇、苯甲醚
7. 分子組成符合CnH2n+2O2N(n≥2)的類別異構(gòu)體: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
三、能發(fā)生取代反應的物質(zhì)
1. 烷烴與鹵素單質(zhì):鹵素單質(zhì)蒸汽(如不能為溴水)。條件:光照
2. 苯及苯的同系物與(1)鹵素單質(zhì)(不能為水溶液):條件:Fe作催化劑
。2)硝化:濃硝酸、50℃—60℃水浴 (3)磺化:濃硫酸,70℃—80℃水浴
3. 鹵代烴的水解: NaOH的水溶液4. 醇與氫鹵酸的反應:新制氫鹵酸
5. 乙醇與濃硫酸在140℃時的脫水反應 7. 酸與醇的酯化反應:濃硫酸、加熱
8. 酯類的水解:無機酸或堿催化9. 酚與 1)濃溴水2)濃硝酸
四、能發(fā)生加成反應的物質(zhì)
1. 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的加成:H2、鹵化氫、水、鹵素單質(zhì)
2.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 H2、Cl2
3. 不飽和烴的衍生物的加成:(包括鹵代烯烴、鹵代炔烴、烯醇、烯醛、烯酸、
烯酸酯、烯酸鹽等)
4. 含醛基的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的加成: HCN、H2等
5. 酮類、油酸、油酸鹽、油酸某酯、油(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等物質(zhì)的加成:H2
注意:凡是有機物與H2的加成反應條件均為:催化劑(Ni)、加熱
五、六種方法得乙醇(醇)
1. 乙醛(醛)還原法:
2. 鹵代烴水解法:
3. 某酸乙(某)酯水解法:
4. 乙醇鈉水解法:
5. 乙烯水化法:
6. 葡萄糖發(fā)酵法:
六、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物質(zhì)(含-CHO)
1. 所有的醛(RCHO) 2. 甲酸、甲酸鹽、甲酸某酯
3. 葡萄糖、麥芽糖、葡萄糖酯、 (果糖)
能和新制Cu(OH)2反應的除以上物質(zhì)外,還與酸性較強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鹽酸、硫酸等)發(fā)生中和反應。
七、分子中引入羥基的有機反應類型
1. 取代(水解)反應:鹵代烴、酯、酚鈉、醇鈉、羧酸鈉
2. 加成反應:烯烴水化、醛+ H2 3. 氧化:醛氧化4. 還原:醛+ H2
八、能跟鈉反應放出H2的`物質(zhì)
(一)、 有機物
1. 醇(也可和K、Mg、Al反應))2. 有機羧酸 3. 酚(苯酚及苯酚的同系物) 4. 苯磺酸 5. 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 6. 葡萄糖(熔融) 7. 氨基酸
。ǘ、無機物
1. 水及水溶液2. 無機酸(弱氧化性酸) 3. NaHSO4
九、能與溴水反應而使溴水褪色或變色的物質(zhì)
(一)、有機物
1. 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苯乙炔),不飽和烴的衍生物(包
括鹵代烯、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鹽、油酸某酯、油等)。即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叁鍵的有機物。
2. 石油產(chǎn)品(裂化氣、裂解氣、裂化汽油等)
3. 苯酚及其同系物(因為能和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類沉淀)
4. 含醛基的化合物 (醛基被氧化)5. 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
。ǘo機物
1.S(-2):硫化氫及硫化物2. S(+4):SO2、H2SO3及亞硫酸鹽
3. Fe2+ 例: 6FeSO4 + 3Br2 = 2Fe2(SO4)3 + 2FeBr2
6FeCl2 + 3Br2 = 4FeCl3 + 2FeBr32FeI2 + 3Br2 = 2FeBr3 + 2I2
4. Zn、Mg、Fe等單質(zhì)如 Mg + Br2 = MgBr2
(此外,其中亦有Mg與H+、Mg與HBrO的反應)
5. I-:氫碘酸及碘化物 變色
6. NaOH等強堿:因為Br2 +H2O = HBr + HBrO 加入NaOH后 平衡向右移動
7. Na2CO3等鹽:因為 Br2 +H2O = HBr + HBrO
2HBr + Na2CO3 = 2NaBr + CO2 + H2OHBrO + Na2CO3 = NaBrO + NaHCO3
8. AgNO3
十、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質(zhì)
上層變無色的(ρ>1):鹵代烴(CCl4、氯仿、溴苯等)、CS2等
下層變無色的(ρ<1):低級酯、液態(tài)飽和烴(如己烷等)、苯及苯的同系物、汽油
十一、最簡式相同的有機物
1. CH:C2H2、C6H6和C8H8(苯乙烯或環(huán)辛四烯)2. CH2:烯烴和環(huán)烷烴
3. CH2O: 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 CnH2nO:飽和一元醛(或飽和一元酮)與二倍于其碳原子數(shù)的飽和一元 羧酸或酯. 例: 乙醛(C2H4O)與丁酸及異構(gòu)體(C4H8O2)
5. 炔烴(或二烯烴)與三倍于其碳原子數(shù)的苯及苯的同系物
例: 丙炔(C3H4)與丙苯(C9H12)
十二、有毒的物質(zhì)
。ㄒ唬、 毒氣
F2、Cl2、HF、H2S、SO2、CO、NO、NO2等,其中CO和NO使人中毒的原因相同,均是與血紅蛋白迅速結(jié)合而喪失輸送氧的能力.
(二)、毒物
液溴、白磷、偏磷酸(HPO3)、水銀、亞硝酸鹽、除BaSO4外的大多數(shù)鋇鹽、氰化物(如KCN)、重金屬鹽(如銅鹽、鉛鹽、汞鹽、銀鹽等)、苯酚、硝基苯、六六六(六氯環(huán)己烷)、甲醇、砒霜等
十三、能爆炸的物質(zhì)
1. 黑火藥成分有:一硫、二硝(KNO3)三木炭 2. NH4NO3 3. 火棉
4. 紅磷與KClO3 5. TNT(雷汞作引爆劑) 6. 油7. 氮化銀
此外,某些混合氣點燃或光照也會爆炸,其中應掌握:H2和O2 、 “點爆”的 CO和O2、 “光爆”的H2和Cl2、CH4和O2 、CH4和Cl2 、C2H2和O2。 無需點燃或光照,一經(jīng)混合即會爆炸,所謂“混爆”的是H2和F2。
另外,工廠與實驗室中,面粉、鎂粉等散布于空氣中,也是危險源。
十四、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物質(zhì)
。ㄒ唬、有機物
1. 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等) 2. 苯的同系物
3. 不飽和烴的衍生物(包括鹵代烯、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鹽、油酸酯等)
4. 含醛基的有機物(醛、甲酸、甲酸鹽、甲酸某酯等)
5. 還原性糖(葡萄糖、麥芽糖) 6. 酚類
7. 石油產(chǎn)品(裂解氣、裂化氣、裂化汽油等) 8. 煤產(chǎn)品(煤焦油)
9. 天然橡膠(聚異戊二烯)
。ǘo機物
1. 氫鹵酸及鹵化物(氫溴酸、氫碘酸、濃鹽酸、溴化物、碘化物)
2. 亞鐵鹽及氫氧化亞鐵 3. S(-2)的化合物:硫化氫、氫硫酸及硫化物
4. S(-4)的化合物:SO2、H2SO3及亞硫酸鹽 5. 雙氧水(H2O2)
十五、既能發(fā)生氧化反應,又能發(fā)生還原反應的物質(zhì)
。ㄒ唬⒂袡C物
1. 含醛基的化合物:所有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 葡萄糖.
2. 不飽和烴:烯烴、炔烴、二烯烴、苯乙烯
3. 不飽和烴的衍生物:包括鹵代烯、鹵代炔烴、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鹽、
烯酸酯、油酸、油酸鹽、油酸酯、油.
。ǘ、無機物
1. 含中間價態(tài)元素的物質(zhì):① S(+4):SO2、H2SO3及亞硫酸鹽
、 Fe2+ 亞鐵鹽③ N:(+4)NONO2
2. N2、S、Cl2等非金屬單質(zhì). 3. HCl、H2O2等
十六、檢驗淀粉水解的程度
1.“未水解”加新制Cu(OH)2煮沸,若無紅色沉淀,則可證明。
2.“完全水解”加碘水,不顯藍色。
3.“部分水解”取溶液再加新制Cu(OH)2煮沸,有紅色沉淀,另取溶液加碘水,顯藍色。
十七、能使蛋白質(zhì)發(fā)生凝結(jié)而變性的物質(zhì)
1. 加熱2. 紫外線3. 酸、堿 4. 重金屬鹽(如Cu2+、Pb2+、Hg2+、Ag+ 等)
5. 部分有機物(如苯酚、乙醇、甲醛等)。
十八、關于纖維素和酯類的總結(jié)
(一)、以下物質(zhì)屬于“纖維素”
1. 粘膠纖維 2.紙3.人造絲 4.人造棉 5.玻璃紙 6.無灰濾紙 7. 脫脂棉
(二)、以下物質(zhì)屬于“酯”
1. 硝酸纖維 2. 油 3. 膠棉 4. 珂珞酊5. 無煙火藥 6. 火棉
易錯:TNT、酚醛樹脂、賽璐珞既不是“纖維素”,也不是“酯”。
十九、既能和強酸溶液反應,又能和強堿溶液反應的物質(zhì)
1. 有機物:蛋白質(zhì)、氨基酸
2. 無機物:兩性元素的單質(zhì) Al、(Zn) 兩性氧化物 Al2O3、(ZnO)
兩性氫氧化物 Al(OH)3、Zn(OH)2弱酸的酸式鹽 NaHCO3、NaH2PO4、NaHS 弱酸的銨鹽 (NH4)2CO3、 NH4HCO3、(NH4)2SO3、(NH4)2S 等
屬于“兩性物質(zhì)”的是: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質(zhì) 屬于“表現(xiàn)兩性的物質(zhì)”是: Al、Zn、弱酸的酸式鹽、弱酸的銨鹽
二十、有機實驗問題
(一)、甲烷的制取和性質(zhì)
1. 反應方程式:
2. 為什么必須用無水醋酸鈉?
若有水,電解質(zhì)CH3COONa和NaOH將電離,使鍵的斷裂位置發(fā)生改變而不
生成CH4。
3. 必須用堿石灰而不能用純NaOH固體,這是為何?堿石灰中的CaO的作用如何?
高溫時,NaOH固體腐蝕玻璃;CaO作用:1)能稀釋反應混合物的濃度,減少NaOH跟試管的接觸,防止腐蝕玻璃。 2)CaO能吸水,保持NaOH的干燥。
4. 制取甲烷采取哪套裝置?反應裝置中,大試管略微向下傾斜的原因何在?此裝置還可以制取哪些氣體?
采用加熱略微向下傾斜的大試管的裝置,原因是便于固體藥品的鋪開,同時防止產(chǎn)生的濕水倒流而使試管炸裂。還可制取O2、NH3等。
5. 點燃甲烷時的火焰為何會略帶黃色?點燃純凈的甲烷呈什么色?
1)玻璃中鈉元素的影響;反應中副產(chǎn)物丙酮蒸汽燃燒使火焰略帶黃色。
2)點燃純凈的甲烷火焰呈淡藍色。
(二)、乙烯的制取和性質(zhì)
1. 化學方程式:
2. 制取乙烯采用哪套裝置?此裝置還可以制備哪些氣體?
分液漏斗、圓底燒瓶(加熱)一套裝置;此裝置還可以制Cl2、HCl、SO2等.
3. 預先向燒瓶中加幾片碎玻璃片(碎瓷片),是何目的?
防止暴沸(防止混合液在受熱時劇烈跳動)
4. 乙醇和濃硫酸混合,有時得不到乙烯,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這主要是因為未使溫度迅速升高到170℃所致,因為在140℃乙醇將發(fā)生分子間脫水得乙醚,方程式:
5. 溫度計的水銀球位置和作用如何?
混合液液面下,用于測混合液的溫度(控制溫度)。
6. 濃H2SO4的作用?催化劑、脫水劑。
7. 反應后期,反應液有時會變黑,且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chǎn)生,為何?
濃硫酸將乙醇炭化和氧化了,產(chǎn)生的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是SO2。
(三)、乙炔的制取和性質(zhì)
1. 反應方程式:
2. 此實驗能否用啟普發(fā)生器,為何?
不能, 因為 1)CaC2吸水性強,與水反應劇烈,若用啟普發(fā)生器,不易控制它與水的反應; 2)反應放熱,而啟普發(fā)生器是不能承受熱量的;3)反應生成的Ca(OH)2 微溶于水,會堵塞球形漏斗的下端口。
3. 能否用長頸漏斗?不能。用它不易控制CaC2與水的反應。
4. 用飽和食鹽水代替水,這是為何?
用以得到平穩(wěn)的乙炔氣流(食鹽與CaC2不反應)
5. 簡易裝置中在試管口附近放一團棉花,其作用如何?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12
1、多元含氧酸具體是幾元酸看酸中h的個數(shù)
多元酸究竟能電離多少個h+,是要看它結(jié)構(gòu)中有多少個羥基,非羥基的氫是不能電離出來的。如亞磷酸(h3po3),看上去它有三個h,好像是三元酸,但是它的結(jié)構(gòu)中,是有一個h和一個o分別和中心原子直接相連的,而不構(gòu)成羥基。構(gòu)成羥基的o和h只有兩個。因此h3po3是二元酸。當然,有的還要考慮別的因素,如路易斯酸h3bo3就不能由此來解釋。
2、酸式鹽溶液呈酸性
表面上看,“酸”式鹽溶液當然呈酸性啦,其實不然。到底酸式鹽呈什么性,要分情況討論。如果這是強酸的酸式鹽,因為它電離出了大量的h+,而且陰離子不水解,所以強酸的酸式鹽溶液一定呈酸性。而弱酸的酸式鹽,則要比較它電離出h+的能力和陰離子水解的程度了。如果陰離子的水解程度較大(如nahco3),則溶液呈堿性;反過來,如果陰離子電離出h+的能力較強(如nah2po4),則溶液呈酸性。
3、h2so4有強氧化性
就這么說就不對,只要在前邊加一個“濃”字就對了。濃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它的氧化性體現(xiàn)在整體的分子上,h2so4中的s+6易得到電子,所以它有強氧化性。而稀h2so4(或so42—)的氧化性幾乎沒有(連h2s也氧化不了),比h2so3(或so32—)的.氧化性還弱得多。這也體現(xiàn)了低價態(tài)非金屬的含氧酸根的氧化性比高價態(tài)的強,和hclo與hclo4的酸性強弱比較一樣。所以說h2so4有強氧化性時必須嚴謹,前面加上“濃”字。
4、書寫離子方程式時不考慮產(chǎn)物之間的反應
從解題速度角度考慮,判斷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正誤時,可以“四看”:一看產(chǎn)物是否正確;二看電荷是否守恒;三看拆分是否合理;四看是否符合題目限制的條件。從解題思維的深度考慮,用聯(lián)系氧化還原反應、復分解反應等化學原理來綜合判斷產(chǎn)物的成分。中學典型反應:低價態(tài)鐵的化合物(氧化物、氫氧化物和鹽)與硝酸反應;鐵單質(zhì)與硝酸反應;+3鐵的化合物與還原性酸如碘化氫溶液的反應等。
5、忽視混合物分離時對反應順序的限制
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對化學反應原理提出的具體要求是:反應要快、加入的過量試劑確保把雜質(zhì)除盡、選擇的試劑既不能引入新雜質(zhì)又要易除去。
6、計算反應熱時忽視晶體的結(jié)構(gòu)
計算反應熱時容易忽視晶體的結(jié)構(gòu),中學常計算共價鍵的原子晶體:1 mol金剛石含2 mol 碳碳鍵,1 mol二氧化硅含4 mol硅氧鍵。分子晶體:1 mol分子所含共價鍵,如1 mol乙烷分子含有6 mol碳氫鍵和1 mol碳碳鍵。
7、對物質(zhì)的溶解度規(guī)律把握不準
物質(zhì)的溶解度變化規(guī)律分三類:第一類,溫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氯化鉀、硝酸鉀等;第二類,溫度升高,溶解度增大,但是增加的程度小,如氯化鈉;第三類,溫度升高,溶解度減小,如氣體、氫氧化鈉等,有些學生對氣體的溶解度與溫度的關系理解不清。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13
定義:
化學平衡狀態(tài):一定條件下,當一個可逆反應進行到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時,更組成成分濃度不再改變,達到表面上靜止的一種“平衡”,這就是這個反應所能達到的限度即化學平衡狀態(tài)。
化學平衡的特征
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應);
等(同一物質(zhì)的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動(動態(tài)平衡);
定(各物質(zhì)的濃度與質(zhì)量分數(shù)恒定);
變(條件改變,平衡發(fā)生變化)。
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
(一)濃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1)影響規(guī)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或減少生成物的濃度,都可以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動;增大生成物的濃度或減小反應物的濃度,都可以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動
(2)增加固體或純液體的量,由于濃度不變,所以平衡不移動
(3)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如果稀釋溶液,反應物濃度減小,生成物濃度也減小,V正減小,V逆也減小,但是減小的程度不同,總的結(jié)果是化學平衡向反應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shù)之和大的方向移動。
(二)溫度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影響規(guī)律: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溫度升高會使化學平衡向著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溫度降低會使化學平衡向著放熱反應方向移動。
(三)壓強對化學平衡移動的影響
影響規(guī)律: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會使平衡向著體積縮小方向移動;減小壓強,會使平衡向著體積增大方向移動。
注意:
(1)改變壓強不能使無氣態(tài)物質(zhì)存在的化學平衡發(fā)生移動
(2)氣體減壓或增壓與溶液稀釋或濃縮的化學平衡移動規(guī)律相似
(四)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
由于使用催化劑對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影響的程度是等同的,所以平衡不移動。但是使用催化劑可以影響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所需的_時間_。
(五)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動原理):
如果改變影響平衡的條件之一(如溫度,壓強,濃度),平衡向著能夠減弱這種改變的方向移動。
化學平衡常數(shù)
(一)定義:
在一定溫度下,當一個反應達到化學平衡時,生成物濃度冪之積與反應物濃度冪之積的比值是一個常數(shù)比值。符號:K
(二)使用化學平衡常數(shù)K應注意的問題:
1、表達式中各物質(zhì)的濃度是變化的濃度,不是起始濃度也不是物質(zhì)的量。
2、K只與溫度(T)關,與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濃度無關。
3、反應物或生產(chǎn)物中有固體或純液體存在時,由于其濃度是固定不變的,可以看做是“1”而不代入公式。
4、稀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如有水參加,水的.濃度不必寫在平衡關系式中。
(三)化學平衡常數(shù)K的應用:
1、化學平衡常數(shù)值的大小是可逆反應進行程度的標志。K值越大,說明平衡時生成物的濃度越大,它的正向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即該反應進行得越完全,反應物轉(zhuǎn)化率越高。反之,則相反。
2、可以利用K值做標準,判斷正在進行的可逆反應是否平衡及不平衡時向何方進行建立平衡。(Q:濃度積)Q〈K: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Q=K:反應處于平衡狀態(tài);Q〉K: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
3、利用K值可判斷反應的熱效應
若溫度升高,K值增大,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若溫度升高,K值減小,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14
一、鈉單質(zhì)
1、Na與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命題角度為是否違反電荷守恒定律。
2、Na的保存:放于煤油中而不能放于水中,也不能放于汽油中;實驗完畢后,要放回原瓶,不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內(nèi)。
3、Na失火的處理:不能用水滅火,必須用干燥的沙土滅火。
4、Na的焰色反應:顏色為黃色,易作為推斷題的推破口。注意做鉀的`焰色反應實驗時,要透過藍色的鈷玻璃,避免鈉黃光的干擾。
5、Na與熔融氯化鉀反應的原理:因鉀的沸點比鈉低,鉀蒸氣從體系中脫離出來,導致平衡能向正反應移動!綨a+KCl(熔融)=NaCl+K】
二、氫氧化鈉
1、俗名:火堿、燒堿、苛性鈉
2、溶解時放熱:涉及到實驗室制取氨氣時,將濃氨水滴加到氫氧化鈉固體上,其反應原理為:一是NaOH溶解放出大量的熱,促進了氨水的分解,二是提供的大量的OH—,使平衡朝著生成NH3的方向移動。與之相似的還有:將濃氨水或銨鹽滴加到生石灰上。涉及到的方程式為NH4++OH— NH3?H2O NH3↑H2O。
3、與CO2的反應:主要是離子方程式的書寫(CO2少量和過量時,產(chǎn)物不同)。
4、潮解:與之相同的還有CaCl2、MgCl2、
三、過氧化鈉
1、非堿性氧化物: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因其與酸反應除了生成鹽和水外,還有氧氣生成,化學方程式為:2Na2O2+4HCl=4NaCl+2H2O+O2↑。
2、過氧化鈉中微粒的組成:1mol過氧化鈉中所含有離子的數(shù)目為3NA,或說它們的微粒個數(shù)之比為2:1,命題角度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3、過氧化鈉與水、CO2的反應:一是過氧化鈉既是氧化劑也是還原劑,水既不是氧化劑也不是還原劑;二是考查電子轉(zhuǎn)移的數(shù)目(以氧氣的量為依據(jù))。
4、強氧化性:加入過氧化鈉后溶液離子共存的問題;過氧化鈉與SO2反應產(chǎn)物實驗探究。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15
選修5第二章烴和鹵代烴
課標要求
1.以烷、烯、炔和芳香烴的代表物為例,比較它們在組成、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上的差異。2.了解天然氣、石油液化氣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應用。
3.了解鹵代烴的典型代表物的組成和結(jié)構(gòu)特點以及它們與其他有機物的相互聯(lián)系。4.了解加成反應、取代反應和消去反應。
5.舉例說明烴類物質(zhì)在有機合成和有機化工中的重要作用。要點精講
一、幾類重要烴的代表物比較1.結(jié)構(gòu)特點
2、化學性質(zhì)(1)甲烷
化學性質(zhì)相當穩(wěn)定,跟強酸、強堿或強氧化劑(如KMnO4)等一般不起反應。①氧化反應
甲烷在空氣中安靜的燃燒,火焰的顏色為淡藍色。其燃燒熱為890kJ/mol,則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H4(g)+2O2(g)
CO2(g)+2H2O(l);△H=-890kJ/mol
、谌〈磻河袡C物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團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替代的反應。甲烷與氯氣的取代反應分四步進行:第一步:CH4+Cl2第二步:CH3Cl+Cl2第三步:CH2Cl2+Cl2第四步:CHCl3+Cl2
CH3Cl+HClCH2Cl2+HClCHCl3+HClCCl4+HCl
甲烷的四種氯代物均難溶于水,常溫下,只有CH3Cl是氣態(tài),其余均為液態(tài),CHCl3俗稱氯仿,CCl4又叫四氯化碳,是重要的有機溶劑,密度比水大。
。2)乙烯
、倥c鹵素單質(zhì)X2加成CH2=CH2+X2→CH2XCH2X②與H2加成
催化劑△CH2=CH2+H2③與鹵化氫加成
CH3CH3
CH2=CH2+HX→CH3CH2X④與水加成
CH2=CH2+H2OCH3CH2OH⑤氧化反應
、俪叵卤谎趸,如將乙烯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⑥易燃燒
2CO2+2H2O現(xiàn)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煙)CH2=CH2+3O2點燃催化劑⑦加聚反應
二、烷烴、烯烴和炔烴1.概念及通式
。1)烷烴:分子中碳原子之間以單鍵結(jié)合成鏈狀,碳原子剩余的價鍵全部跟氫原子結(jié)合的飽和烴,其通式為:CnH2n+2(n≥l)。
。2)烯烴:分子里含有碳碳雙鍵的不飽和鏈烴,分子通式為:CnH2n(n≥2)。(3)炔烴: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鍵的一類脂肪烴,分子通式為:CnH2n-2(n≥2)。2.物理性質(zhì)
。1)狀態(tài):常溫下含有1~4個碳原子的烴為氣態(tài)烴,隨碳原子數(shù)的增多,逐漸過渡到液態(tài)、固態(tài)。
。2)沸點:①隨著碳原子數(shù)的增多,沸點逐漸升高。②同分異構(gòu)體之間,支鏈越多,沸點越低。
。3)相對密度:隨著碳原子數(shù)的增多,相對密度逐漸增大,密度均比水的小。(4)在水中的溶解性:均難溶于水。3.化學性質(zhì)
。1)均易燃燒,燃燒的化學反應通式為:
。2)烷烴難被酸性KMnO4溶液等氧化劑氧化,在光照條件下易和鹵素單質(zhì)發(fā)生取代反應。
。3)烯烴和炔烴易被酸性KMnO4溶液等氧化劑氧化,易發(fā)生加成反應和加聚反應。三、苯及其同系物1.苯的物理性質(zhì)
2.苯的結(jié)構(gòu)
。1)分子式:C6H6,結(jié)構(gòu)式:
,結(jié)構(gòu)簡式:_或。
。2)成鍵特點:6個碳原子之間的鍵完全相同,是介于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之間的特殊的鍵。
。3)空間構(gòu)形:平面正六邊形,分子里12個原子共平面。
3.苯的化學性質(zhì):可歸結(jié)為易取代、難加成、易燃燒,與其他氧化劑一般不能發(fā)生反應。
4、苯的同系物
。1)概念:苯環(huán)上的氫原子被烷基取代的產(chǎn)物。通式為:CnH2n-6(n≥6)。(2)化學性質(zhì)(以甲苯為例)
、傺趸磻杭妆侥苁顾嵝訩MnO4溶液褪色,說明苯環(huán)對烷基的影響使其取代基易被氧化。
、谌〈磻
a.苯的同系物的硝化反應
b.苯的同系物可發(fā)生溴代反應有鐵作催化劑時:
光照時:
5.苯的同系物、芳香烴、芳香族化合物的比較(1)異同點①相同點:
a.都含有碳、氫元素;b.都含有苯環(huán)。②不同點:
a.苯的同系物、芳香烴只含有碳、氫元素,芳香族化合物還可能含有O、N等其他元素。
b.苯的同系物含一個苯環(huán),通式為CnH2n-6;芳香烴含有一個或多個苯環(huán);芳香族化合物含有一個或多個苯環(huán),苯環(huán)上可能含有其他取代基。
(2)相互關系
6.含苯環(huán)的化合物同分異構(gòu)體的書寫(1)苯的氯代物
、俦降囊宦却镏挥1種:
、诒降亩却镉3種:(2)苯的同系物及其氯代物
、偌妆剑–7H8)不存在同分異構(gòu)體。②分子式為C8H10的芳香烴同分異構(gòu)體有4種:
、奂妆降囊宦却锏腵同分異構(gòu)體有4種
四、烴的來源及應用
五、鹵代烴
1.鹵代烴的結(jié)構(gòu)特點:鹵素原子是鹵代烴的官能團。CX之間的共用電子對偏向X,形成一個極性較強的共價鍵,分子中CX鍵易斷裂。2.鹵代烴的物理性質(zhì)
。1)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大多數(shù)有機溶劑。
。2)狀態(tài)、密度:CH3Cl常溫下呈氣態(tài),C2H5Br、CH2Cl2、CHCl3、CCl4常溫下呈液態(tài)且密度>(填“>”或“(1)取代反應
、贄l件:強堿的水溶液,加熱②化學方程式為:
4.鹵代烴對環(huán)境的污染
。1)氟氯烴在平流層中會破壞臭氧層,是造成臭氧空洞的罪魁禍首。(2)氟氯烴破壞臭氧層的原理
、俜葻N在平流層中受紫外線照射產(chǎn)生氯原子②氯原子可引發(fā)損耗臭氧的循環(huán)反應:
③實際上氯原子起了催化作用
2.檢驗鹵代烴分子中鹵素的方法(X表示鹵素原子)(1)實驗原理
。2)實驗步驟:①取少量鹵代烴;②加入NaOH溶液;③加熱煮沸;④冷卻;⑤加入稀硝酸酸化;⑥加入硝酸銀溶液;⑦根據(jù)沉淀(AgX)的顏色(白色、淺黃色、黃色)可確定鹵族元素(氯、溴、碘)。
。3)實驗說明:①加熱煮沸是為了加快水解反應的速率,因為不同的鹵代烴水解的難易程度不同。
、诩尤胂NO3酸化的目的:中和過量的NaOH,防止NaOH與AgNO3反應生成的棕黑色Ag2O沉淀干擾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檢驗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
。4)量的關系:據(jù)RX~NaX~AgX,1mol一鹵代烴可得到1mol鹵化銀(除F外)沉淀,常利用此量的關系來定量測定鹵代烴。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07-14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08-01
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jié)01-04
高中化學必考知識點總結(jié)08-11
高中化學重要知識點總結(jié)01-31
高中化學重要知識點總結(jié)06-11
有關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jié)06-26
高中化學反應知識點總結(jié)10-06
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總結(jié)11-27
精選高中化學必背知識點總結(jié)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