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中國傳統(tǒng)作文四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國傳統(tǒng)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國傳統(tǒng)作文 篇1
(一)中國傳統(tǒng)音樂課程的回顧與思考
中國傳統(tǒng)音樂是我國高等音樂教育開設較早的課程之一,也是很多藝術院校的必修課程。經過五十多年的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音樂教學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同時也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中國音樂學院李月紅教授的《審視與探討: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教學傳統(tǒng)與方法更新》一文,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教學在中國音樂學院的歷史進行了簡述,并對模唱課的上課形式、考試方式等方面進行了介紹。類似的文章還有沈陽音樂學院馮志蓮教授的《沈陽音樂學院中國傳統(tǒng)音樂教學回顧與反思》。星海音樂學院的王瀝瀝在《多一點感性,少一點理論,結合時代,拉近距離――談高校中國傳統(tǒng)音樂理論課程的感性教學模式和與時代的結合》中認為“因材施教”作為教育的原則之一,我們應該去遵循它。受客觀歷史的影響,現(xiàn)在的學生普遍缺少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了解,也很少能接觸到,因此,在缺少了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如果大談理論的話,教學效果肯定不好。所以她覺得應該讓學生通過接觸民間樂器、向民間藝人學習、展演以及結合一些時代的元素等方式,循序漸進地將學生的興趣引入中國傳統(tǒng)音樂。武漢音樂學院的蔡際洲教授在《中國傳統(tǒng)音樂教學中的文化區(qū)劃問題》一文中,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教學中的文化區(qū)劃”及相關概念進行了闡釋。并對每一個文化區(qū)劃做了論述。最后提出了音樂文化區(qū)的邊界、音樂文化區(qū)的“綜合性”音樂特征如何歸納等問題。上海音樂學院郭樹薈教授(關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模仿實踐與理論范疇的教學斷想)對模唱如何來展示地域、語言、音腔等特征以及模仿實踐與理論范疇問題結合教學實例進行了探討。提出將前輩研究的知識系統(tǒng)再次整理達成共識、分層次教學、知識與學術遞進等教學觀念。
香港中文大學曹本冶教授在《(民族音樂學理論和方法)課程理念與設置》中對民族音樂學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盲目套用西方的理論方法是被動的‘傳聲筒’行為,我們所期望的是一個中國視野中對中國音樂和中國人有意義的音樂學,一個一體多元匯集和融合的‘音樂學”’。并就他與上海音樂學院洛秦教授開設的“民族音樂學課程”從上課形式、課程所用文獻、課程內容大綱等方面做了介紹。這門課程十分重視外文原文文獻閱讀。
。ǘ┲袊鴤鹘y(tǒng)音樂教學實踐與思考
如果只在課堂上、書本上進行傳統(tǒng)音樂教學,那么我們的傳統(tǒng)音樂也就只能用來“讀”了,因此教學實踐就顯得極為重要。關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教學實踐的重要性也在老師和同學們中達成了共識。安徽省阜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戎龔停在《如何在傳統(tǒng)音樂教學中踐行活態(tài)傳承之理念》一文中,展示了阜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在教學中的一些實踐活動與成果,提出了多學科聯(lián)動傳統(tǒng)音樂體化實踐、多方位考量民族音樂教學改革及多渠道拓展民族音樂教學思路等觀念,并對一些問題進行了論述。中國音樂學院楊紅教授在《“走出去”、“請進來”:中國傳統(tǒng)音樂活態(tài)資源的實踐教學》中對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在活態(tài)實踐教學中“走出去”即采風、“請進來”即將民間藝人請到大學表演這兩個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進行了展示。廣西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吳寧華副教授的《民族民間音樂課程教學實踐探索》則是通過紀錄短片的方式,展示了廣西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在藝術實踐中的成果。
二、少數民族音樂課程的探索
少數民族音樂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音樂學院趙曉楠教授的.《音樂學院中的少數民族音樂教學――以中國音樂學院為例》一文中,對中國音樂學院少數民族音樂教學課程做了回顧,介紹了中國音樂學院開設在本科階段、研究生階段、“少數民族班”的少數民族音樂課程,并展示了一些實踐教學的成果。也提出了教師隊伍建設和教材建設芏面的一些問題。中央音樂學院和云峰研究員的《中央音樂學院“中國少數民族音樂”課程的教學模式與教材建設》,對中央音樂學院的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教學模式,從專業(yè)個別課、本科生專業(yè)選修課、本科生專業(yè)必修課及研究生專業(yè)選修課四個方面進行了介紹。并對教材建設提出了先講義后教材、先講課后遴選和先討論后總結的三個原則。類似的還有四川音樂學院楊曉的《四種融合:四川音樂學院“中國少數民族音樂”課程介紹》,廣西師范學院黃妙秋的《論廣西高師民族音樂特色課程的二元組合模式》,大理學院藝術學院趙全勝的《大理學院藝術學院地方本土課程建設介紹》。中央音樂學院田聯(lián)韜教授在《指導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實踐與思考》中結合自己20年博士研究生導師工作經驗,對博士研究生如何順利完成學位論文進行了分析,提出應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復合性思維,最后提出三點要求與大家共勉“扎實(態(tài)度)、樸實(作風)、誠實(道德)”。中央音樂學院呂鈺秀教授講的是《臺東阿美族復音歌謠教學傳承的問題性》,首先她播放了一段較為典型的臺東阿美族復音歌謠,隨后對復音及復音歌謠的理論進行了闡釋,從而對復音音樂進入課堂所出現(xiàn)的傳承問題進行了分析。
三、民族音樂學和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分析研究
。ㄒ唬┓椒ㄕ撗芯
中央音樂學院楊民康研究員在《論傳統(tǒng)音樂研究的三種方法論視角:音樂形態(tài)學分析、音樂學分析和民族音樂學分析》一文中對音樂形態(tài)學分析、音樂學分析及民族音樂學分析進行了闡釋,并對三種典型的音樂分析范式在觀念層、學統(tǒng)層和方法層中的異同進行了比較。最后楊老師得出三個結論:第一,民族音樂學分析的學術目標是解決主位――客位、局內――局外這兩對矛盾的問題。第二,民族音樂學分析還從認識、書寫的角度關注了宏觀、微觀的矛盾。第三,民族音樂學分析還通過符號學、結構主義分析方法的結合運用緩解了以往研究中出現(xiàn)的音樂觀念與具體方法的“兩張皮”問題。 中央音樂學院褚歷副教授的《形態(tài)、文化、歷史:音樂研究的三維模式及其多樣組合》將音樂研究歸納為三個基本維度,即音樂的結構形態(tài)、文化內涵和歷史發(fā)展,并對其進行了闡釋。他認為這三個維度雖然有其關聯(lián)性,而更重要的是其獨立性,因此形態(tài)、文化“兩張皮”的現(xiàn)象有其存在的客觀原因,我們不必強求二者的結合。最后,褚歷認為在具體的研究中,這三個方面有不同的比例和形式的組合,因此音樂研究形式是豐富多樣的。
。ǘ┟耖g音樂的形態(tài)研究
武漢音樂學院劉正維教授在《制約傳統(tǒng)音樂風格的“三色論”――“四度三音列緒論”》借用“三色學說”理論,提出我國傳統(tǒng)音樂乃至新音樂創(chuàng)作也是由“Z(徵)色、Y(羽)色、G(宮)色”的“三色分子”進行各種不同成分和不同比例的交融而形成。作者闡述了“三色分子系列”的原理和個性,以及它們的交融方式和分布區(qū)域,論證了我國傳統(tǒng)音樂的旋律風格和調式特征大體受制于“Z、Y、G”三種“色分子”的獨立呈示或交融組合。不僅有益于我們了篇傳統(tǒng)音樂中色彩風格的來龍去脈,還能進一步促進我國的音樂創(chuàng)作。沈陽音樂學院王學仲副研究員在《京劇曲牌(夜深沉)解析》中提出中國音樂中存在音調序列和節(jié)奏序列兩種元素,而且它們常常存在錯位的現(xiàn)象,也就是“死腔活板”。作者通過對《夜深沉》的形態(tài)分析指出前人研究中錯將節(jié)奏單位誤解為音調單位。提出音樂工作者以“西法”之“所知”,“障礙”了對“國樂”正確認識的結論,認為中國音樂的本體研究尚屬于孕育階段,避開形態(tài)而主要關注文化是舍本逐末的行為。沈陽音樂學院商樹利副教授在《不該被歪解或誤解的小調(走絳州)――兼談勞動號子分類標準的歷史文獻依據》通過對“勞動號子”歷史文獻的梳理以及對《走絳州》唱詞的分析,得出《走絳州》實為小調的結論。
。ㄈ┈F(xiàn)代技術在民族音樂研究中的應用
將現(xiàn)代科學技術應用于音樂研究是一種必然趨勢,其研究成果會更直觀、更理性地呈現(xiàn)出來。沈陽音樂學院的劉桂騰研究員在《文字文本與影視文本:作為音樂人類學書寫方式的民族志影片》中闡述了音樂民族志電影作為音樂人類學書寫方式,并提出我國音樂高校音樂學系應成立“音樂工作室”,以便為教學和科研提供必需設備。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趙書峰的《中國音樂民族志電影發(fā)展前景與展望》從學術評價體系、教學培養(yǎng)方案、專業(yè)發(fā)展前景等方面對國內音樂民族志電影的發(fā)展現(xiàn)狀、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二人都認為當下的音樂民族志影視文本尚未引起學界的足夠重視,而民族音樂學學科的研究與教學的需要又呼喚著音樂民族志影視文本的出現(xiàn)。中國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的徐欣老師在《物理聲學分析與傳統(tǒng)教學》中認為對于特定的音樂音響和音樂要素分析往往需要用特定的描寫與分析方法完成。而物理聲學分析的應用能提供音色分析、旋律線描、測音和整體風格綜合分析等幾方面的數據。恰好能夠彌補傳統(tǒng)記譜法的盲點,適用于不同的形態(tài)研究目的。這種方法也可以應用于傳統(tǒng)音樂教學。
結語
回顧本屆研討會,很多專家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教學中的模唱、感性體驗、課程設置、課堂形式與考試等進行了廣泛討論。也較為集中地提出了術語體系不完善、感性認知與理論認知的不平衡、教材建設、課程設置如何更加合理等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學者們越來越重視開拓研究與教學中的新視角、新方法和新論域。下一屆研討會將在20xx年沈陽音樂學院召開。
中國傳統(tǒng)作文 篇2
我獨衷熱愛于皮影戲,不是因為其他的什么原因,而是由于它的樸素風氣在我的心中震撼,它具有我們中華民族最傳統(tǒng)藝術,其豐富的文化內涵著實讓人感嘆。
中原人杰地靈,黃河世代從這里流過,在這里孕育了燦爛的黃河文化,也孕育了智慧勤勞的人民。千百年來,皮影藝術盛行于中國城鄉(xiāng),逐漸在各地形成了許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流派,成為我國古老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
如果我們繼續(xù)深入的對皮影藝術的社會文化含義,即以宗教信仰為線索來討論其形成及演出的象征作用,以音樂唱腔、角色行當與戲目劇本來討論其在中國戲曲史上的地位和影響,或以大眾的民俗生活為基礎來討論其演出的社會意義,就會發(fā)現(xiàn)在中國的皮影藝術中,蘊含著相當豐富的文化內涵。
除了歷史價值外,皮影更具有很高的文化藝術價值。首先,皮影戲中的人物、景物的造型與制作,屬于我國的民間美術范疇,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它的藝術風格,在民族藝苑里也是獨樹一幟。它為了適應皮影戲的幕影表現(xiàn)形式,采取了抽象與寫實相結合的手法,對人物及場面景物進行了大膽的平面化、藝術化、卡通化、戲曲化的綜合處理。其臉譜與服飾造型生動而形象,夸張而幽默;蚣儤愣肢E,或細膩而浪漫。
再加上雕功之流暢,著色之艷麗,通體透剔和四肢靈活的工藝制作效果,著實能使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第二,皮影戲音樂,是在不同地區(qū)分別融匯當地民族器樂、民間曲調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它的唱腔豐富,韻律優(yōu)美,板式靈活多變,在我國音樂領域里自成一體。它與其他樂種也起著互相取補、互相促進與提高的作用。
此外,由于皮影藝術在我國還處于搶救階段,它現(xiàn)在的價位還是屬于較低的水平,所以我們應盡力保護好祖國的文化,即使力量是多麼的單薄,只要心中還涌動著民族的熱血,民族的璀璨藝術將永遠在人們心中閃爍。
中國傳統(tǒng)作文 篇3
畫國畫是我的愛好之一,我沒事時就會畫國畫。我畫的國 畫有葡萄、白菜、蘿卜、梅花、荷花……可多了!我最初畫的 就是葡萄。我畫的葡萄有:籃子里的葡萄、樹上的葡萄、掉在 地上的葡萄等等。下面我就說說我是怎樣畫葡萄的吧!
我先從中國畫顏料里拿出藤黃、曙紅等顏料,再拿出一根 中號的毛筆,然后把毛筆放在裝滿水的杯子里,再把藤黃花菜 三青調勻,就像畫括號一樣,兩筆畫一個葡萄,……你們一定 會想:這么簡單,誰都會。不過,在畫國畫的時候,你們就會 知道:哎呀,太難了!
國畫就是這樣,看著簡單,畫著難,比如用墨的時候,要 注意干濕,濃淡的變化……那是因為別人畫國畫,已經達到了 相當的水平,就會覺得很簡單。你剛剛學,當然會覺得難。
國畫是我國的傳統(tǒng)藝術,歷史悠久。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傳 統(tǒng)文化藝術中璀璨的瑰寶、燦爛的明珠,而且在世界藝術領域 中形成獨特的體系而為世人矚目。
我以后要多觀察生活中的細節(jié),多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多 畫國畫,畫好國畫,長大了當一個有名的國畫家。
中國傳統(tǒng)作文 篇4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其實,孝離我們并不遙遠,它每天都會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只是有時我們感覺不到它罷了。
父母生了我們,又不求回報地養(yǎng)育了我們,他們非常不容易,但沒有幾句怨言。父母每天給我們做飯、洗衣服、干一切家務活、掙錢,偶爾抱怨、發(fā)泄上幾句我們還頂嘴、不服。所以我們違背了弟子規(guī)中的父母責,須順承。況且他們發(fā)泄還算不上責備我們就頂嘴,非常不應該。
正由于出現(xiàn)了這些不良的事情,我們才會強調孝。因為現(xiàn)在幾乎沒有人能做到弟子規(guī)中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所以,我們才會強調孝。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在生活實際中,還的確出現(xiàn)了以一些人,他們的出現(xiàn),可能會使這句話被改寫成久病床前出孝子,我舅舅就是這種孝子。六年前,我的姥姥股骨骨折,躺在床上動彈不得,舅舅就任勞任怨地給姥姥洗澡、喂飯、喂水、洗床單、洗尿布、理發(fā)這一系列臟活重活累活他全都干,一直照顧到去年姥姥去世。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而且都是一些很好的生活實例。
雖然我們現(xiàn)在還做不到上面的孝敬父母的事情,但我們要做到體諒、關心與幫助。體諒就是理解,比如他們上了一天的班很累,回來發(fā)一下牢騷我們不能埋怨他們。關心父母累了,給他們捶捶背,揉一揉腰。父母生病了,給他們服藥。放學后,對父母的問候也算是一種關心。幫助,就是幫助父母打掃、洗碗、拖地,幫助他們干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些事情都算是我們現(xiàn)在所能做到的孝。
古人曾經說過: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孝是道德的根本,教育才由它生起。孝是一個人必備的品質,想做好人,第一就是要懂得孝。因為一個人他孝敬父母、對父母好了,他才會去做好人,有優(yōu)秀的品質。否則,一事無成。
所以,現(xiàn)在你們知道孝十分重要了吧!那么,讓我們一起孝敬父母、弘揚孝文化吧!
【有關中國傳統(tǒng)作文四篇】相關文章:
有關中國傳統(tǒng)作文六篇01-28
有關中國傳統(tǒng)作文5篇01-26
有關中國傳統(tǒng)作文9篇01-21
有關宣傳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文09-07
有關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7篇12-21
有關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文(3篇)12-19
有關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文3篇12-19
有關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作文4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