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哲學》讀書筆記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書筆記如何寫了哦。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藝術哲學》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藝術哲學》讀書筆記篇1
看到《藝術哲學》這個名字的第一反應:這一定是本偏理論化的哲學書,讀過以后,感覺它更像是一本介紹意大利,尼德蘭,希臘歷史,種族,風俗習慣與藝術的書,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枯燥乏味,反而更加吸引了我去了解這些城市的過去,去感受它們的文化,去品味它們的藝術生活。
《藝術哲學》是法國的伊波利特·丹納所著,我看的是張偉所譯的,據譯者介紹,丹納是深具傳奇性的天才人物,就連他也被丹納廣博的學識、獨特的思路、縝密的分析以及精辟的見解所折服,我就更不用說了。這本書一共有三篇,分別是意大利的藝術哲學、尼德蘭的藝術哲學和希臘的藝術哲學。大致都是圍繞時代,種族和風俗來寫,各有各的特點。作者開篇就提出這樣一條規(guī)律“藝術作品必然與條件完全符合,任何時期的藝術品都是按照這一規(guī)律產生的”,然后用意大利的繪畫史來證明和應用這條規(guī)律。作品與環(huán)境必然完全相等,不論什么時代,藝術品都是按照這條規(guī)律產生的,無論是西方還是東方,這條規(guī)律同樣適用。藝術確實源于生活,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甚至是一群藝術家,必須正確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精神和風俗概況,必須投身于它們當時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就拿意大利和尼德蘭來說,因為自然環(huán)境的不同,意大利的目光轉向了健康、有力、活潑的人體,所以意大利繪畫多表現理想的美麗的人體;而尼德蘭多表現現實的甚至是丑陋的人體。
在意大利,色調是固定的,在佛蘭德斯,景物的色調總是隨著日光和周圍水汽的變化而變。說到這,我又想到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在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的環(huán)境下,使得文化具有了差異性,也正因為不同的環(huán)境,才有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和藝術!八囆g作品必然與條件完全符合”,在丹納的條件里,‘種族’是一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因為種族的不同,日耳曼族與拉丁族不僅在藝術上的本性對立在風格與趣味上也形成了類似的對比!昂笳吲c前者相比,雖沒有那種塑像般的美妙形體,情趣粗俗一些,性情比較遲鈍,但精神的安穩(wěn),氣質的冷靜,使他們能更堅實地把握住理智”!端囆g哲學》從意大利,尼德蘭,希臘的地理位置,人種,風俗習慣,歷史,政治等因素談起,到其藝術形式的產生于發(fā)展,向我們論證了開篇所提出的規(guī)律——不同的環(huán)境決定不同的藝術風格,也說明藝術來自生活,是生活給了它發(fā)展的空間。所以,要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藝術家,不單單要有強烈的自發(fā)的,獨特的情感,更需要的是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對風土民情的細微差別有著高度敏感的心。
在歐洲的諸多文明古國中,意大利算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存在,在加上本人對這個城市的偏愛,我更喜歡談談我眼中的意大利。關于意大利畫派的特征,其中有一點令我印象深刻:意大利畫派輕視和忽視風景,卻把人物作為主題。書中也提到過“藝術從質樸走向完滿所前進的一大步,便是創(chuàng)造了完美的形體,這是理想的慧眼而非尋常肉眼所能發(fā)現的形體”。之所以特別提到這點,是因為想到了顧凱之提到過“凡畫,人最難,次山水,次狗馬,臺榭一定器耳,難成而易好,不待遷想妙得也!比宋锂嬕彩侵袊嬛惺种匾囊徊糠郑簳x南北朝時期,人物畫占據著重要地位,至于山水畫,直到隋唐才獨立出來。兩者相比,有共性,也有異性,相同的是都重視人物,不同的是對人物的偏重點卻大有不同,前者表達理想的人體,后者以形寫神,更注重人物的傳神。關于他們之間的不同又恰巧說明了之前所提到的規(guī)律“藝術作品必然與條件完全符合”。
可想而知,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國怎會與接受了文藝復習洗禮的意大利創(chuàng)造出同等風格的藝術作品呢?對于輕視風景,重人物的思想我也是能接受的,誰讓事物的發(fā)展是一個波浪式前進的過程呢?書里也解釋了意大利藝術表現人體的原因,我認為那些例子太過于黑暗,免不了背叛,仇恨和殺害,對于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來說,盡管未曾身臨其境,卻仍不想多提。現在的時代背景也有著與之相對應的產物,要想同樣的藝術在世界的舞臺上再度出現,除非歲月的車輪退回到有那樣一種環(huán)境的年代。
此書著實令我受益頗深,只可惜我才疏學淺,無法用自己的拙筆體現丹納藝術的靈魂深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定刻苦鉆研,交上更令人滿意的答案。
《藝術哲學》讀書筆記篇2
一般而論,我們在實物中感到興趣而要求藝術家摘錄和表現的,無非是實物內部外部的邏輯,換句話說,是事物的結構,組織與配合。藝術家改變各個部分的關系,一定是像同一方向改變,而且是有意改變的,目的在于使對象的某一個“主要特征”,也就是藝術家對那個對象所抱的主要觀念,顯得特別清楚。這特征便是哲學家所說的事物的“本質”,所以他們說藝術的目的是表現事物的本質。
藝術家必須是生性孤獨、好沉思、愛正義的人,是個慷慨豪放、容易激動的人,流落在萎靡與腐化的群眾之間,周圍盡是欺詐與壓迫,專制與不義,自由與鄉(xiāng)土都受到摧殘,連自己的生命也受到威脅,覺得活著不過是茍延殘喘,既不甘屈服,只有整個兒逃避在藝術中間。
文明過度的特點是觀念越來越強,形象越來越弱。日常的精神活動從此變?yōu)榧兇獾耐评。所謂精神狀態(tài)是指一個人的觀念的種類、數量、性質。但人身上還有比觀念更重要的東西,就是他的結構,也就是他的性格,換句話說是他天生的本能,基本的嗜好,感覺的幅度,精力的強弱,總之是他內部動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一章,丹納談到了很多當時意大利仇殺、下毒、暗殺的資料,這對了解《羅密歐與朱麗葉》故事的背景很有幫助。(十五世紀的意大利)理論家中最深刻的一個是馬基雅維里,他是個了不起的人物,還是正派的愛國的人,有很高的天才,寫了一部書叫做《論霸主》,說明奸詐和兇惡是正當的,至少是許可的。說得更正確些,他既沒有許可,也沒有辯護,他無所謂義憤,把良心問題擱在一邊:他只用學者和洞達人情世故的專家身份來分析,解釋;他提供材料,加上按語;古代生活的所有這些特點,都出于一個原因:就是非常平衡而簡單的心靈。沒有一組才能與傾向是損害了另一些才能與傾向而發(fā)展的,心靈沒有居于主要地位,不曾因為發(fā)揮了任何特殊的作用而變質。少受過度文明的奴役,因此他更接近于本色的人。
所有這些對立地情形,歸結起來只是一種全新地不假思索地文化和一種煞費經營而混亂的文化的對立。希臘人方法少,工具少,制造工業(yè)的器械少,社會的機構少,學來的字眼少,輸入的觀念少。遺產和行李比較單薄,更易掌握;發(fā)育是一條直線的,一個系統的,精神上沒有騷亂,沒有不調和的成份,因此機能的活動更自由,人生觀更健全,心靈與理智受到的折磨、疲勞,改頭換面的變化,都比較少:這是他們生活的主要特點,也就反映在他們的藝術中間。
【《藝術哲學》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藝術哲學》讀書筆記范文01-24
藝術就是哲學作文10-27
讀書筆記:《像哲學家一樣生活:斯多葛哲學的生活藝術》07-20
《畫說哲學》讀書筆記07-01
幸福的哲學讀書筆記10-21
《幸福哲學書》讀書筆記06-11
歷史哲學讀書筆記范文06-23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06-13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