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調查報告

時間:2021-06-01 18:05:57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調查報告

  在想要了解某一情況或某一事件時,我們需要仔細地調查清楚,并根據調查情況撰寫調查報告。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份好的調查報告,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調查報告

  一、摘要

  目的:

  通過對大別山區(qū)的“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調查和分析,以了解其心理健康狀況。

  方法:

  采用《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MHRSP)對黃岡市羅田縣勝利鎮(zhèn)野菊坳小學四到六年級的88名在校學生進行測量。

  結果:

  1.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之間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顯著差異。

  2.在情緒障礙因子上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存在顯著差異,其它方面差異不顯著。

  結論:

  大別山區(qū)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于非留守兒童,而情緒障礙應該成為家長、學校以及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關鍵詞: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測驗;大別山區(qū)

  二、引言

  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開始向城市轉移。由于諸多條件的限制,很多農民工在自己進城的同時卻無力解決孩子進城就讀所要面對的種種現實問題,比如較差的住房條件、高昂的借讀費用、工作不穩(wěn)定無法照顧孩子等等。于是,他們只能選擇將孩子留在農村,由長輩或其他人代為照看,最終形成了父母雙方或一方與孩子兩地分隔的局面。在這種現狀下,新的群體——“留守兒童”應運而生。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農村地區(qū)因父母雙方或單方長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單方或長輩、他人來撫養(yǎng)、教育和管理的兒童。他們無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撫養(yǎng)、教育和關愛,由此產生了留守兒童的'一系列問題,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盡管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在過去幾年就已經存在,但一直未引起家長、學校、社會的重視。《中國教育報》2004年8月15日報道,有關課題組在甘肅、河北、江蘇等省開展的調查結果表明,留守兒童在農村兒童中所占比例相當高,“留守兒童占農村學齡兒童數的47.7%”。 (段成榮、周福林, 2005)我們實踐團隊認為,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會在學習表現、行為習慣、情緒、道德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為此,我們在留守兒童這一大的實踐題目下,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初步調查。

  三、研究的對象、工具和方法

  研究對象:以黃岡市羅田縣勝利鎮(zhèn)野菊坳小學4-6年級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54人,女生46人,年齡在9-13歲之間。共發(fā)放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88分,回收率88%。

  研究工具:我們采用《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MHRSP)。這是我國心理學工作者和小學老師共同編制的一份心理健康問卷,總共80道題,從8個維度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評價。本測驗為團體測驗也可以單獨個別施測。

  研究方法:測驗以班級為單位,采取團體測驗的方式,有專業(yè)人員進行指導。

  四、研究結果

  《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MHRSP)測試結果,見表1:

  表 1.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測試結果

  因子

  留守兒童

  非留守兒童

  總分

  31.86±16.63

  28.78±10.11

  學習障礙

  6.66±3.26

  6.53±2.83

  情緒障礙

  4.30±2.70

  4.38±2.16

  性格障礙

  4.16±2.97

  3.69±1.92

  適應障礙

  4.20±3.10

  3.84±2.22

  品德缺陷

  1.75±2.30

  1.53±1.90

  不良習慣

  2.48±2.54

  2.00±1.90

  行為障礙

  5.16±3.17

  4.75±2.49

  特種障礙

  3.14±3.42

  2.06±1.92

  計算檢出率:以總體的總分平均分以及各個因子的平均分加上一個標準差為界,高于此標準的人數所占比率。統(tǒng)計結果見表2:

  表 2.小學生MHRSP因子分偏離情況

  因子

  留守兒童(56人)

  非留守兒童(32人)

  統(tǒng)計結果(z)

總分學習障礙情緒障礙性格障礙適應障礙品德缺陷不良行為行為障礙特種障礙140.25070.125150.26890.161110.19490.161130.232100.17920.03620.06350.15620.06320.06340.12530.09440.12550.15620.0632.1870.4082.4321.3360.8310.8801.2230.2760.583

  從表2 可以看出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總分檢出率存在明顯差異(z=2.187,p<0.05),同時情緒因子分數檢出率也存在顯著差異(z=2.432,p<0.01)。其它方面差異不明顯。

  五、結論

  本研究中留守兒童所占比率為62.6%,比段成榮的調查結果多。原因可能是本調查與別的調查取樣不一樣,所調查學生來源于父母外出打工頻率較高的大別山區(qū)。大別山區(qū)經濟條件落后,物資缺乏,土壤貧瘠,農民生活水平低,僅靠幾棵板栗樹和幾畝薄田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許多青壯年勞動力不得不外出打工謀求生計。而省會武漢市自然就吸引大量的外出務工者。同時,外出務工確實給當地經濟帶來了提高,于是外出者越來越多,并形成代際傳承之勢,留守兒童的數目也在不斷擴大。由于留守兒童的數目和比率均較大,可能會對調查結果構成一定影響。

  本研究中,留守兒童的情緒障礙檢出率明顯的高于非留守兒童。孤獨感、委屈難過和敏感自卑是留守兒童的"代表性"情緒體驗,憂慮情緒主要表現在初中留守兒童中。 (劉霞、趙景欣等, 2007)留守兒童不定期的與父母分離,家庭環(huán)境的不穩(wěn)定讓他們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從而帶來較強的孤獨感受。與父母分離,其他監(jiān)護人如祖父母與留守兒童長期缺乏交流互動,導致留守兒童長期處于一種壓抑的狀態(tài),沒有有效的情感表達和發(fā)泄的方法途徑,更易作用力轉向內部,委屈難過,而這種孩子是很敏感和脆弱的,一旦有足夠刺激出現,就可能引發(fā)激烈的情緒表達,甚至問題行為的出現。

  至于學習障礙的檢出率,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之間差異不大。這推翻了調查前的假設。其原因可能是,學齡兒童的學習主要與學校教育相關。訪談中發(fā)現,學校對不同背景學生的教育并不存在差異,甚至老師會更多關心那些留守兒童,彌補他們家庭教育的不足。調查中也有發(fā)現留守兒童成績好于非留守兒童成績現象的存在。

  本研究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對兒童心理健康存在較大影響,尤其是在情緒方面。而該年齡段的學生又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怎樣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和發(fā)展的環(huán)境,值得廣大父母及教育工作者的思考,而怎樣處理好經濟發(fā)展和教育相協(xié)調的問題也值得我們更多的研究。

【“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有關留守兒童調查報告12-23

有關農村留守兒童調查報告01-15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調查報告范文01-16

有關留守兒童調查報告9篇12-23

關于留守兒童的議案05-16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實踐調查報告01-01

走訪留守兒童簡報06-17

慰問留守兒童簡報06-01

鄉(xiāng)鎮(zhèn)關愛留守兒童簡報06-17

班級留守兒童幫扶計劃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