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洞庭評課稿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望洞庭評課稿3篇
望洞庭評課稿1
剛剛聽了四年級一節(jié)古詩教學《望洞庭》。課上王老師先復習學過的古詩,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然后從詩題開始,介紹作者,指導朗讀。教師進行了范讀,指導也很到位,學生通過反復地讀感知詩的境界。劉勰說:“觀文者披文以入情。”表明閱讀是先感知語言形式,后理解思想內(nèi)容。因此,古詩教學的第一步是由字入文,讓學生感知詩文。先疏通文字,了解字詞的含義;再理解詩句的意思,掌握詩句的內(nèi)容。接下來老師制導學生抓住關鍵字詞來理解每句詩的意思,比如“鏡位磨”、“遙望”、“山水色”、“白銀盤里”、“青螺”等。從整體上理解詩的意境,并讓學生互相說,指名說,分句說,連起來說等形式體會詩的大意。!墩Z文課程標準》在闡述第四學段的階段目標時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苯陶哂袡C地將詩文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美中不足的是,課上沒有讓學生在文本里走一個來回,從讀開始,再由讀結束。葉圣陶說:“作者始有境,入境始與親!薄墩Z文課程標準》在闡述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時指出:“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詩歌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感情飽滿。一位詩人曾經(jīng)說過,詩歌是“感情火山爆發(fā)出來的巖漿”。而感受詩歌的情感美,離不開在“斷讀”的前提下有感情地朗讀詩文。有感情地朗讀,葉圣陶先生稱之為“美讀”。葉老說:“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諸如此類!蓖ㄟ^“美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情感;通過“美讀”,讓學生在抑揚頓挫中浮現(xiàn)出由一連串有意義聯(lián)系的事物所表現(xiàn)出來的藝術畫面,并通過想象由這種藝術畫面進入詩人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境界。另外古詩教學的最高境界是把詩變成畫。唐代被譽為畫家的大詩人王維說過:“詩中有畫,畫在詩中”。的確,一首好詩,猶如一幅畫面,一幅形神兼?zhèn)、情景交融、理蘊其中的藝術畫面。這種畫面構成了詩歌藝術的形象性。兒童是通過形象來認識事物、認識世界的。因此,古詩教學要由文入畫,讓學生感受并理解古詩的形象美。
望洞庭評課稿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上午好!
沒想到一夜之間氣溫驟降,雖然窗外寒風凜冽,屋里卻暖意濃濃,學習氛圍溫馨。今天,我們相聚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的紅星小學,一起聆聽了李老師的課。我和李老師認識多年,曾多次一起參加學習研討活動。在我的印象中李老師的課沉穩(wěn)、大氣,如行云流水般。今天有幸參加這次送教交流活動,我的收獲頗多,F(xiàn)在我就來談談我對這李老師執(zhí)教《望洞庭》一課的膚淺的認識,如果有不足的地方,懇請名位老師指正。
一、遵循了教學規(guī)律,教學富有層次感
在整節(jié)課中,李老師以初讀古詩,整體感知細讀古詩,入景悟情賞讀古詩,背誦古詩拓展延伸,升華感情來進入教學的,層層推進,一步一個腳印,每個環(huán)節(jié)要求明確,落實十分到位。
二、體現(xiàn)了語文以讀為主的學科教學特色
注重了以讀為主的語文特色,讀的形式多樣,有范讀、自由讀、默讀、指名讀、男女生對讀等多種形式,尤其是學生想象到了湖光山色的美景時,配樂誦讀出這種感受,效果很好,達到了以讀悟情的境界。
三、注重了學法的指導
學法指導是我們平日教學中容易忽視的一個方面,在這節(jié)課中李老師做得較好。在初讀時就要求學生借助注釋、插圖、字典來理解古詩大意,這就是在教給學生學習研討的.方法;還有在理解詩句時,李老師也指導學生先釋詞再連詞成句的方法理解,這些方法是學生終生受用的。
四、對學生進行了想象能力的訓練
古詩教學中是少不了想象的,如果老師要把它講透了,講明白了,學生還是心中意會但不會表達出來,這時就讓他進行想象,在課堂中讓學生在想象中進入古詩的意境,跟著老師的指引想象著說些什么。剛開始時學生可能想象不夠豐富,如果這種方法用多了,學生的想象能為就會有較大的發(fā)展。
五、科學有效的拓展
在古詩教學是進行科學有效的拓展是積累,就是廣泛大量地積累語言。課后的拓展目是就引起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積累,這項工作是必要的。
當然教學沒有更好,只有最好。這節(jié)課中我也有幾個問題和李老師進行探討:
一是板書沒有寫完整。在學完之后是不是要提煉一下這首詩詩人所要達的情感?因為課標中高年段指出:“誦讀優(yōu)秀詩文,注意通過語調、韻律、節(jié)奏等體味作品的內(nèi)容和情感!蔽覀人覺得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是需要的。
二是在初讀古詩時,首力點應該放在第一個小方面,讓學生讀通讀熟,讀出節(jié)奏來,學生只有讀熟了,才能為體悟情感找好基礎。
以上就是我對這節(jié)課的一些淺顯的認識,請各位老師指正!
望洞庭評課稿3
一、注重遷移、積累、感悟,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yǎng)
用兒童化的語言讓孩子們從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相互間討論思考,交流彼此的理解和感受,產(chǎn)生美感,產(chǎn)生樂學感。
注重字詞基礎知識的教學,雖然老師講的不多,但是老師的指導表現(xiàn)在細節(jié)的指導上。例如:在指導理解詩題目“望洞庭”時,學生說“望”就是“看的意思”,老師追問“怎樣的看才是望呢?”學生回答:“遠遠的看才是望的意思”。再如:老師在板演作者“劉禹錫”時,故意在寫“禹”時停了一下,問“禹的最后兩筆是什么?”同學們馬上注意到了往常最容易寫錯的兩筆。這樣的教學很實際很有效。
教學中學法指導已成習慣,孩子們基本已經(jīng)做到了“不動筆墨不讀書”,在自主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邊讀邊思考,有不動的地方畫上了問號,有體會的地方能寫上只言片語;交流時能積極主動的發(fā)表自己的觀點,通過反復的讀來表達各自的體念以及體會到的詩人的表達方式(比喻方式、色彩的描繪)。
關注學生個性的朗讀,尊重學生獨特的體念。男生的朗讀激情昂揚,女生的朗讀委婉動聽,集體的朗讀抑揚頓挫,充分給予孩子展示自我朗讀的.特色。
二、在操作過程中重情趣
古詩詞很美,但不好教,在一幅直觀的畫面中,學生有針對地去匹配他已有的知識,既回憶起了以往學過的“風清月明”、“風月無邊”,又把握了詩文審美韻味與內(nèi)涵。在積累語言與情感的基礎上,注重對生命的感悟,展示自己對古詩的個性解讀,“白銀盤里一青螺”一句低調處理,更顯示了學生能觸類旁通地創(chuàng)造性思維。
三、“口頭為語,書面為文”
寫不止半壁江山,兩根柱子一條龍之說,提升了習作的地位,使之更科學合理化。在課堂上強調課文對生活的熱愛和練說練筆的積極性。將課后的習題設置成“岳陽樓上望洞庭”的情境練說,有的學生進入了角色,在與劉禹錫的朋友話別;有的利用了搜集的資料介紹了《題君山》的詩文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言;把對景色的描摩,詩意的外化活用糾個性的表達中,不正是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嗎?而課首的成語系列也自然的水到渠成、學以致用。
【望洞庭評課稿】相關文章:
望洞庭評課稿(通用9篇)11-14
《望廬山瀑布》評課稿(精選10篇)10-19
復習課評課稿10-11
教師是怎樣評課的及評課稿04-23
坐井觀天評課稿10-06
坐井觀天的評課稿08-26
《畫風》評課稿10-01
眾數(shù)的評課稿09-16
荷花評課稿06-22
《排球》評課稿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