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2-03-24 14:49:09 古籍 我要投稿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16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16篇)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

  原文

  綿

  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陶冗,未有家室。

  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

  周原膴々,堇荼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筑室于茲。

  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畝。自西徂東,周爰執(zhí)事。

  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

  捄之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鼛鼓弗勝。

  乃立皋門,皋門有伉。乃立應(yīng)門,應(yīng)門將將。乃立冢土,戎丑攸行。

  肆不殄厥慍,亦不隕厥問。柞棫拔矣,行道兌矣;煲尿D矣,維其喙矣!

  虞芮質(zhì)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

  譯文

  拖拖拉拉,大瓜連小瓜,當初我們周族,杜水沮漆是老家。古公亶父,把山洞來挖,把地洞來打,那時候沒把房子搭。

  古公亶父,早晨趕著他的馬,順著西水岸,來到歧山下。和他的姜氏夫人,來找地方重安家。

  周原土地真肥美,堇菜苦菜都像糖。大伙兒有了商量,神的主張刻在龜板上,說的是:“停下”、“立刻”,“就在這兒蓋起房!

  住下來,心安穩(wěn),或左或右把地分,經(jīng)營田畝劃疆界,挖溝泄水修田塍。從西到東南到北,人人干活都有份。(塍:音成chéng)

  叫來了司空,叫來了司徒,吩咐他們造房屋。拉緊繩子吊直線,幫上木板栽木樁。造一座莊嚴的大廟宇。

  盛起土來滿滿裝,填起土來轟轟響。登登登是搗土,憑憑憑是削墻。百堵墻同時筑起,擂大鼓聽不見響。

  立起王都的郭門,那是多么雄偉。立起王宮的正門,又是多么壯美。大社壇也建立起來,開出抗敵的軍隊。

  對敵的憤怒不曾消除,民族的聲望依然保住。拔去了柞樹和棫樹,打通了往來的道路;煲耐L奔逃,他們嘗到了痛苦。

  虞芮的爭吵要我們來評,文王感動了他們的天性。我們有臣僚宣政策團結(jié)百勝;我們有臣僚在前后保扶我君;我們有臣僚睦鄰邦奔走四境;我們有臣僚保疆土抵抗侵凌。

  賞析

  這是周人記述其祖先古公亶父事跡的詩。周民族的強大始于姬昌時,而基礎(chǔ)的奠定由于古公亶父。本詩前八章寫亶父遷國開基的功業(yè),從遷歧、授田、筑室直寫到驅(qū)逐混夷。末章寫姬昌時代君明臣賢,能繼承亶父的遺烈。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2

  原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

  三秦之地護衛(wèi)著巍巍長安,透過那風云煙霧遙望著蜀川。

  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四海之內(nèi)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如近在比鄰。

  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多情的少年男女那樣悲傷得淚濕衣巾。

  賞析

  此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首聯(lián)描畫出送別地與友人出發(fā)地的形勢和風貌,隱含送別的情意,嚴整對仗;頷聯(lián)為寬慰之辭,點明離別的必然性,以散調(diào)相承,以實轉(zhuǎn)虛,文情跌宕;頸聯(lián)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使友情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尾聯(lián)點出“送”的主題,而且繼續(xù)勸勉、叮嚀朋友,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此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jīng)典,全詩僅僅四十個字,卻縱橫捭闔,變化無窮,仿佛在一張小小的畫幅上,包容著無數(shù)的丘壑,有看不盡的風光,至今廣泛流傳。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屬“工對”中的“地名對”,極壯闊,極精整。第一句寫長安的城垣、宮闕被遼闊的三秦之地所“輔”(護持、拱衛(wèi)),氣勢雄偉,點送別之地。第二句里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泛指“蜀川”,點杜少府即將宦游之地;而“風煙”、“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兩地連在一起。自長安遙望蜀川,視線為迷蒙的風煙所遮,微露傷別之意,已攝下文“離別”、“天涯”之魂。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彼此離別的意味如何?為求官飄流在外的人,離鄉(xiāng)背井,已有一重別緒,彼此在客居中話別,又多了一重別緒;其中真有無限凄惻。開頭兩句調(diào)子高昂,屬對精嚴,韻味深沉,對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當時律詩還沒有一套嚴格的規(guī)定,卻有其獨到的妙處。此詩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矯夭變化,不可端睨。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眱删渚辰缬謴莫M小轉(zhuǎn)為宏大,情調(diào)從凄惻轉(zhuǎn)為豪邁。“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边h離分不開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內(nèi),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現(xiàn)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fā)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這兩句因此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兩行詩貫通起來是一句話,意思是:“在這即將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兒女一般揮淚告別。∈菍ε笥训亩,也是自己情懷的吐露!薄霸谄缏贰,點出題面上的那個“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處分手,所以往往把臨別稱為“臨歧”。

  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送別詩中的悲涼凄愴之氣,音調(diào)明快爽朗,語言清新高遠,內(nèi)容獨樹碑石。此詩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tài),體現(xiàn)出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3

  原文

  瑤池

  朝代:唐朝

  作者:李商隱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譯文

  西王母在瑤池上把綺窗打開;

  只聽得黃竹歌聲音動地悲哀。

  八駿神馬的車子日行三萬里;

  周穆王為了何事違約不再來。

  賞析:

  晚唐迷信神仙之風極盛,最高統(tǒng)治者尤最,好幾個皇帝因服丹藥妄求長生而喪命。這首詩是借周穆王西游遇仙人西王母的神話,加以生發(fā),譏刺皇帝求仙的虛妄。全詩虛構(gòu)了西王母盼不到周穆王重來,暗示穆王已故的故事情節(jié),顯示了求仙妄想與死亡不可避免的對立。詩人不作正面議論,而卻以西王母心中的疑問作詰。構(gòu)思巧妙,用心良苦,諷刺辛竦,韻味無窮。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4

  原文

  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翻譯

  暮春的長安城里漫天舞著楊花,寒食節(jié)東風吹斜了宮中的柳樹。

  黃昏開始宮里頌賜新蠟燭,率先飄進五大侯爵的宮里。

  賞析

  從詩歌的內(nèi)容上來看,這是一首政治諷喻詩,作者借后漢的朝政故事來諷剌唐肅宗、代宗朝宦官專權(quán)的事實。

  起始兩句“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描寫出了春日長安城花開柳拂的景色。“無處”寫出了花開得又多又廣,“飛花”是寫花開的盛況。時值春日,長安城到處是飛花柳絮,一派繽紛絢爛的景象。“東風”指春風,“御柳斜”是狀摹宮苑楊柳在春風吹拂下的搖擺姿態(tài)!靶薄弊钟玫们擅,生動地寫出了柳枝的搖曳之姿。這兩句為我們展示了寒食節(jié)京城白天的景色。這里的景色由大而小,由全城而人宮苑,由全局到局部,描寫細致、深人。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兩句是寫宮苑傍晚的景象。天黑時分,宮苑里皇帝恩賜給宦官的蠟燭正在一支支地傳送著。蠟燭明亮地燃燒著,升騰起淡淡的煙霧,裊裊娜娜地縈繞在宦官家。這里不僅是寫蠟燭的明亮情態(tài),錯燭彌漫的煙霧不正是宦官受寵時那種威福恩加的氣勢展現(xiàn)嗎?這些使人如見他們受寵后專權(quán)一時的驕橫神態(tài)。寒食節(jié)要禁火,在封建習俗的統(tǒng)治下,不要說全城百姓,就連那些不是寵臣的朝官之家,在禁止煙火的寒食之夜,恐怕也都是漆黑一片。但唯獨這些宦官之家,燭火通明,煙霧繚繞。僅此一點,足見這些宦官平日如何倚勢弄權(quán),欺壓賢良。作者在這里僅用兩句詩,寫了一件傳蠟燭的'事情,就把皇帝的厚待親信宦官的可憎面目揭露無遺,達到了辛辣諷刺的目的。

  本詩筆法巧妙、含蓄,在描述寒食節(jié)景象的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強烈的不滿情緒,語言簡潔,寓意豐富。

  韓翃,唐代詩人。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天寶13年(754)考中進士,寶應(yīng)年間在淄青節(jié)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后隨侯希逸回朝,閑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一首《寒食》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為中書舍人。韓翃的詩筆法輕巧,寫景別致,在當時傳誦很廣泛。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5

  原文

  寒夜

  宋朝 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寒夜》譯文

  冬夜有客來訪,一杯熱茶當美酒,圍坐爐前,火爐炭火剛紅,水便在壺里沸騰。

  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并沒有什么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

  賞析

  這是一首清新淡雅而又韻味無窮的友情詩。詩的前兩句寫客人寒夜來訪,主人點火燒茶,招待客人;后兩句又寫到窗外剛剛綻放的梅花,使得今晚的窗前月別有一番韻味,顯得和平常不一樣。整首詩語言清新、自然,無雕琢之筆,表現(xiàn)的意境清新、雋永,讓人回味無窮。

  “寒夜客來茶當酒”,幾被當作口頭話來運用。常在口頭的話,說的時候往往用不著思考,脫口而出,可是細細品味,總是有多層轉(zhuǎn)折,“寒夜客來茶當酒”一句,就可以讓人產(chǎn)生很多聯(lián)想。首先,客人來了,主人不去備酒,這客人必是熟客,是?停梢浴耙姓葻o時夜敲門”,主人不必專門備酒,也不必因為沒有酒而覺得怠慢客人。其次,在寒冷的夜晚,有興趣出門訪客的,一定不是俗人,他與主人定有共同的語言,共同的雅興,情誼很深,所以能與主人寒夜煮茗,圍爐清談,不在乎有酒沒酒。

  前兩句,詩人與客人夜間在火爐前,火爐炭火剛紅,壺中熱水滾滾,主客以茶代酒,一起喝著芳香的濃茶,向火深談;而屋外是寒氣逼人,屋內(nèi)是溫暖如春,詩人的心情也與屋外的境地迥別。

  三、四句便換個角度,以寫景融入說理。夜深了,明月照在窗前,窗外透進了陣陣寒梅的清香。這兩句寫主客在窗前交談得很投機,卻有意無意地牽入梅花,于是心里覺得這見慣了的月色也較平常不一樣了。詩人寫梅,固然有贊嘆梅花高潔的意思在內(nèi),更多的是在暗贊來客。尋常一樣窗前月,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談,這氣氛可就與平常大不一樣了。

  詩看似隨筆揮灑,但很形象地反映了詩人喜悅的心情,耐人尋味。宋黃昇《玉林清話》對三、四句很贊賞,并指出蘇泂《金陵》詩“人家一樣垂楊柳,種在宮墻自不同”與杜耒詩意思相同,都意有旁指,可說真正讀出了詩外之味。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6

  原文

  春雪

  作者: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翻譯

  新年已經(jīng)來到,然而卻還沒有看到芬芳的鮮花,直到二月里,才驚喜地發(fā)現(xiàn)草兒萌發(fā)了綠芽。白雪似乎耐不住這春天的姍姍來遲,竟紛紛揚揚,在庭前的樹木間灑下一片飛花。

  賞析:

  這首《春雪》,構(gòu)思獨特,獨具風格,是韓愈小詩中的代表作。

  前兩句中,新年即陰歷正月初一,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標志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里沒有芬芳的鮮花盛放,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十分焦急。一個“都”字,透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第二句,說二月亦無花,但話是從側(cè)面來說的,感情就不是單純的嘆惜、遺憾。“驚”字最宜玩味。它似乎不是表明,詩人為二月剛見草芽而吃驚、失望,而是在焦急的期待中終于見到“春色”的萌芽而驚喜。內(nèi)心的感情是:雖然春色姍姍來遲,但畢竟就要來了!俺躞@”寫出“見草芽”時的情態(tài),極其神!绑@”字狀出擺脫冬寒后新奇、驚訝、欣喜的感受;“初”字含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然而這種淡淡的情緒藏在詩句背后,顯得十分含蘊。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曾寫道:“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詩人對“草芽”似乎特別多情,也就是因為他從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從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后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騰挪,波瀾起伏。

  三、四兩句表面上是說有雪而無花,實際感情卻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開)未來,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遺憾,但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不也照樣給人以春的氣息嗎!詩人對春雪飛花主要不是悵惘、遺憾,而是欣喜。一個盼望著春天的詩人,如果自然界還沒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來。這就是三、四兩句的妙處,它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可稱神來之筆。“卻嫌”、“故穿”,把春雪描繪得多么美好而有靈性,饒富情趣。詩的構(gòu)思甚奇。初春時節(jié),雪花飛舞,本來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的原因,可是,詩人偏說白雪是因為嫌春色來得太遲,才“故穿庭樹”紛飛而來。這種翻因為果的寫法,卻增加了詩的意趣!白黠w花”三字,翻靜態(tài)為動態(tài),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熱鬧,一翻再翻,使讀者如入山陰道上,有應(yīng)接不暇之感。

  此詩于常景中翻出新意,詩風獨特,是一篇別開生面的佳作。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7

  原文

  春曉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譯文

  春日里貪睡不知不覺天已破曉,攪亂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鳥。昨天夜里風聲雨聲一直不斷,那嬌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賞析

  《春曉》是一首惜春詩,看似極為口語化,卻既有悠美的韻致,行文又跌宕起伏。作者以“不知——知;知——不 知”的句式,將春天的景物展現(xiàn)給讀者。不知清晨,但是卻知道報曉的鳥兒鳴叫;知道春風春雨的光顧,卻不知道落英多少。詩人就是這樣在反復周折的句式中來描寫大好春光的。全詩以清新活潑、明朗暢曉的語言來描寫春天的秀麗景色,抒發(fā)詩人內(nèi)心萌發(fā)的深厚春意,墨淡而意濃,景美而情切,并且給人留下鳥啼無意,而落花有情的不盡韻味。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8

  原文

  游蘭溪/游沙湖

  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曰螺師店。

  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

  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yī)而聾。

  遂往求療。

  安常雖聾,而穎悟絕人,以紙畫字,書不數(shù)字,輒深了人意。

  余戲之曰:“余以手為口,君以眼為耳,皆一時異人也。

  ”疾愈,與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蘄水郭門外二里許。

  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是日劇飲而歸。

  譯文:

  離黃州東南三十里是沙湖,又叫螺螄店。我在那里買了田地,因為去看田,得了病。聽說麻橋人龐安常會看病,是個聾子。就去他那里看病。龐安常雖然耳朵聾,可是聰明超過一般人。我用紙寫字給他看,寫不了幾個,他就能夠深刻地懂得我的意思。我和他開玩笑說:“我用手當嘴巴,你用眼當耳朵,我倆都是一時奇異的人!辈『弥螅液退煌ビ斡[清泉寺。寺在蘄水縣城外兩里左右。那里有個王羲之的洗筆池,池水很香很甜,下方靠近蘭溪,溪水倒向西流。我因此作了一首詩歌:

  山下蘭芽兒,短短的,浸在溪水里,

  松林里沙子路上好干凈,沒有污泥。

  傍晚的雨瀟瀟下,子規(guī)鳥正在鳴啼。

  誰說人老了就不可能再青春年少呢?

  請你看看那蘭溪水吧,還能流向西,

  莫傷悲,白發(fā)老人還能作報曉的雞。

  這一天,我們開懷暢飲才回去。

  賞析:

  《游蘭溪》是一篇山水游記,又是記人之作。記游而記人,記人而及己。這中間,龐安常是個關(guān)鍵人物,作者是從龐安常與“我”同“異”的角度來寫人的,“異”是關(guān)鍵之關(guān)鍵。作者去蘭溪,原本不是去游山玩水,欣賞名勝古跡,他是去看田的。一個風云人物,不“處廟堂之高”,反倒跑到那窮鄉(xiāng)僻壤去看田。

  公元1080年(宋神宗元豐三年二月),蘇軾因烏臺詩案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可是“不得簽書公文”。只有“無案牘之勞形”。這一走就走病了,三十多里地,他一介文弱書生,經(jīng)不起寒暑的襲擊、田間之苦,何況還有心病。

  他沒有朝廷太醫(yī)院供候,只好去找鄉(xiāng)村的“赤腳醫(yī)生”。有一醫(yī)術(shù)高明的人叫龐安常,是個聾子。作者不去寫見面寒暄,也無法寫他望聞問切,只是抓住“聾”這個特征來下筆。自己只能“以紙畫字”來表達內(nèi)心的想法,而龐安常只能“以眼為耳”來向你了解病情?墒沁沒有寫上幾個字,龐安常醫(yī)生卻能深刻地懂得人的意思,真是聰明絕頂。

  專程去看田,卻不寫田。不光是急著看病,何病、何藥等也均沒有寫,由此引出龐安常,徑直把龐安!耙匝蹫槎钡墓之愄貙懺谧x者面前。

  在一個有生理缺陷的人面前戲言說笑,不怕忌諱。從后文同游來看,他們是心心相印的好朋友?此浦C謔,其實也是在寫他自己,實在寄寓了很深的感嘆。聾子龐安常“以眼為耳”,成一方巧手神醫(yī);而詩人“以手為口”,是一代詩文絕佳的士子。安!胺f悟絕人”,卻隱居鄉(xiāng)間,權(quán)充一名村醫(yī);自己也因詩文得禍,貶居僻遠。而又自居“異人”,可見作者開朗詼諧、活潑風趣與樂觀自信的性情。得這樣一位同病相憐、眼明心慧而又一派天然之能人,早已把自己的病放到了一邊,直接寫他們在他病好過后同游清泉寺。

  前者以文敘事,說得簡潔、生動,三言兩語便勾勒出一“穎悟絕人”的“異人”形象。后者以詞說理,前片寫景,畫出暮春村野景象;后片純作議論,且一反前人舊說,耐人尋味,而用語形象,能引人思。

  清泉寺還與一位才異之人相關(guān),就是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惟此三人(王、龐、蘇)都是異常之人。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瓏》詩借“黃雞催曉”嘆時光易逝、人生易老,而蘇軾卻反其意而用之唱《浣溪沙》詞,這是一種從容自信、曠達樂觀的人生豪情,最后一起暢飲而后歸。這種人生情懷也使本文具有了一種超然灑脫的韻致。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9

  原文

  漢江

  [唐代]杜牧

  溶溶漾漾白鷗飛,綠凈春深好染衣。

  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長送釣船歸。

  譯文

  漢江水波蕩漾白鷗掠飛,江水碧綠澄凈仿佛都能漂染衣衫。

  南來北往的人們隨著時間流逝都會漸漸老去,夕陽總是送那釣魚的船兒歸去。

  注釋

  溶溶漾漾(yàng:形容水波蕩漾的樣子。

  白鷗飛:引用《列子》書中的一段寓言故事。據(jù)記載海邊有一戶人家的孩子,由于整天在海邊和鷗鳥玩耍親近,這些鷗鳥經(jīng)常飛到這個孩子的身旁來而毫不畏懼。這件事情被孩子的父親知道后,便要孩子將鷗鳥捕捉回家。隔天當這個孩子再度來到海邊時,天上的鷗鳥卻飛舞在空中,沒有一只肯下來。列子透過這個寓言故事,比喻人有機心時,連鷗鳥都會察覺而避開。

  好染衣:碧綠的江水可以吧衣服染綠了。

  賞析:

  《漢江》這首詩,是詩人寫他在一個暮春的傍晚行經(jīng)漢江時的所見所感。

  “溶溶漾漾白鷗飛,綠凈春深好染衣!睂懗龃喝諠嶌o寧適的景象。其中的“溶溶漾漾”,是形容漢江江水在日光下流動,波光閃爍的美麗樣子。在這種水波蕩漾的漢江中,水面上白鷺翻飛嬉戲,給人一種寧靜美好的感覺。至于“綠凈春深好染衣”一句,則是使用夸飾的手法,描述出漢江的江水,在盛春時節(jié)呈現(xiàn)出碧綠澄凈的樣子,乍看之下,仿佛可以取來作為染飾衣服之用!熬G凈”是寫漢江江水的碧綠澄凈,“春深”則說明作者經(jīng)過漢江時正是暮春時節(jié),也交待致使?jié)h江江水碧綠澄凈的原因,這樣的修辭,將春意的新、凈、亮、麗的特質(zhì),全都蘊含在其中。

  “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長送釣船歸!蓖ㄟ^上聯(lián)對漢江美好春景的描寫,帶出春日之景雖然美好,作者心中對歲月的感慨,聯(lián)想到又是新的一年到來,象征著人的年華又老了一歲!澳先ケ眮砣俗岳稀币痪,就是作者對自身南來北往年華消失的感慨!叭俗岳稀比,主要在表達年華老去的不自覺和無可避免!跋﹃栭L送釣船歸”一句,則是描寫每當夕陽西下時,便是釣船歸返之時,如此日復一日,仿佛西沉的夕陽恒久以來,都在長送釣船回航一樣。我們由此回想,當明天日出時,釣船就會再度出航,然后周而復始。人生的世代更迭,新人替換舊人,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在面對“南去北來人自老”的感觸中,又何必自傷。如此接續(xù)描述,便自然在歲月消逝的無奈中,帶出一些瀟灑的意味來。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0

  原文

  竹

  [唐代]李賀

  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

  三梁曾入用,一節(jié)奉王孫。

  譯文

  春光里中空的竹子,把綠色的倩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輕輕搖擺,輕輕動蕩……

  露珠在長滿竹筍的林間小道閃著光亮,那綠色的苔蘚,正輕輕擦著竹根上的白霜。

  竹子可織成竹席送給美麗的姑娘納涼;也可以裁制成釣竿,釣上大魚幾筐。

  聽說三梁冠帽子的襯里用竹做成,我砍下一節(jié)竹子準備獻給王孫戴上!

  注釋

  露華:露花。

  霜根:竹根表面有白粉,似霜。

  錦鱗:魚。

  三梁:古人帽中橫的硬襯,用竹制成。漢唐冠帽有五梁、三梁、兩梁的制度。王琦《李長吉歌詩匯解》引徐廣《輿服志雜注》:“天子雜服,介幘五梁進賢冠,太子諸王三梁進賢冠。”李賀是“王孫”,故自謂用三梁。

  賞析:

  這首五言律詩是吟詠竹子的,但與一般泛詠景物之作不同,根據(jù)詩意,所詠之竹當實有所指,這須待讀完全詩才能明白。

  詩的前四句摹寫竹之形狀,但寫的角度卻極富于變化:一、二句一俯一仰,一是下寫竹子入水之態(tài),一是上寫竹筍抽空之影,這是直接寫竹;三、四句寫筍徑露華、霜根苔色、是以露、苔襯竹,是間接寫竹。但是不管是直接寫還是間接寫,都并非出于懸空虛擬,而是實實在在的情景和境地,是詩人置身其間的觀察、摹寫。他低頭看見了水中的文竹,微光搖曳,斑駁可愛;抬頭望見了綠色的竹影,竹影凌空而上,充溢著春天的勃勃生機。這似乎是一個清新的早晨,詩人從竹林掩映的小路走過,竹筍上還掛著亮晶晶的露珠兒,帶著粉霜的竹根也快要被青青的苔蘚遮蓋了。多么幽雅的境地!多么可愛的翠竹!這是詩人所熟悉的土地上的竹林——故里昌谷(今屬河南宜陽)的竹子。據(jù)河南宜陽縣委宣傳部《李賀故里調(diào)查》報告上說,“今昌谷村名雖無”,但這一帶的村子大都“綠竹成園,較大之竹園即有一百多畝”(轉(zhuǎn)引自錢仲聯(lián)《李賀年譜會箋》),由此可以想見當?shù)刂窳质r,李賀自己也在詩中多次提到它:“舍南有竹堪書字”(《南園》)、“竹香滿凄寂,粉節(jié)涂生翠!袼捥韷櫤啠壱^餌。……柳綴長縹帶,篁掉短笛吹!(《昌谷詩》)而且,除了這首《竹》詩外,還有一組詩——《昌谷北園新筍四首》——專詠故里之竹,其中一首云:“斫取青光寫楚辭,膩香春粉黑離離。無情有恨何人見?露壓煙啼千萬枝!边@都可以證明這首《竹》詩所吟詠的為昌谷之竹無疑,因為在這里,李賀才更可能如此從容安閑地去欣賞它。“抽空”,形容竹子勁直挺拔上長的狀態(tài),也就是《昌谷北園新筍四首》詩中所說的“更容一夜抽千尺”或“笛管新篁拔玉青”之意。“霜根”,并非竹根上真的有霜,而是指竹根上結(jié)的白色粉末,有如寒霜,即《昌谷北園新筍四首》里“膩香春粉黑離離”的“春粉”。這四句詩不但寫出了竹子的勁直瀟灑,也寫出了環(huán)境的幽雅迷人。

  詩的后四句又換了一種筆法,寫竹子的功用,并寄寓感慨:“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三梁曾入用,一節(jié)奉王孫”。竹子編織為席,可以承接香汗;斫裁成竹竿,可以用來釣魚(“錦鱗”)。但這還是普普通通的用途,算不得奇特,最值得夸耀的是竹子曾被朝廷采用,制作賢冠上的橫梁!吨軙份d:“成王(姬誦)將加玄服,周公(姬旦)使人來零陵取文竹為冠!薄遁浄倦s注》:“天子五梁進賢冠,太子、諸王三梁進賢冠。”“梁”指帽子里面硬的橫襯,以竹為之。這似為此詩末二句之所本。很顯然詩人是有所寄興的。竹子那瀟灑的風度、勁直的氣節(jié),竹子的被重用,這些怎能不令詩人歆羨和感慨呢?詩人懷不世之才,常有濟世報國之心,但終其一生,始終是郁郁不得施展,雖曾官奉禮郎,但位不過從九品上,掌君臣版位,以奉朝會祭祀之禮,亦不過是“臣妾氣態(tài)間,惟欲承箕帚”而已,終無能為。其情其志,于詩中時時可見,所以于吟物之中連類而及,也是很自然的了。

  李賀之詩,雖然籠統(tǒng)地說,其光怪陸離、虛荒誕幻,是深得楚騷之真?zhèn)鳎氈抡f來,又有所區(qū)別,大抵長篇歌行,近于楚騷和漢魏樂府歌詩,而五言律絕,則更類似于齊梁間詩,顯得明艷濃麗。此詩亦是如此,尤其是五、六句,活脫脫齊梁口吻。但李賀此詩并不止于詠物,而是將自己的情志編織于其中,因此與齊梁詩那種無聊至極的香艷軟媚不同,這也該是李賀此詩的成功之處吧。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1

  原文

  童趣

  [清代]沈復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譯文

  我回想小的時候,能夠張大眼睛對著太陽,能看清最細微的東西。我看見細小的東西,一定會去仔細地觀察它的紋理,因此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樂趣。

  夏天蚊子的叫聲像打雷一樣,我把它們比作群鶴在空中飛舞,心里這么想,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仙鶴了;我抬著頭看它們,脖頸都為此而變得僵硬了。我又將幾只蚊子留在素帳中,用煙慢慢地噴過去,讓它們在煙霧中飛著叫著,我把它當做一幅青云白鶴的景觀,果然就像鶴唳云端一樣,我為這景象高興地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墻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臺雜草叢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臺相平,聚精會神地觀察,把草叢當做樹林,把蟲子、螞蟻當做野獸,把土塊凸出部分當做山丘,凹陷的部分當做山谷,全神貫注地沉浸在想象之中,心情愉悅自覺是一種滿足。

  有一天,我看見兩只小蟲在草間相斗,蹲下來觀察它們,興趣正濃厚,忽然有個極大的家伙,掀翻山壓倒樹而來了,原來是一只癩蛤蟆,舌頭一吐,兩只蟲子全被它吃掉了。我那時年紀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呀’的一聲驚叫起來。待到神情安定下來,捉住癩蛤蟆,鞭打了幾十下,把它驅(qū)趕到別的院子里去了。

  賞析:

  全文可分為兩部分。第一段為第一部分,總寫童年視覺敏銳,喜歡細致地觀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樂趣。第二段至篇末為第二部分,具體寫童年觀察景物的奇趣。這篇散文表現(xiàn)了作者兒時富于想象、幻想的一段趣事,文字樸素自然,情感真摯,語言生動。

  第一部分(第1段),總寫童年視覺敏銳,喜歡細致地觀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樂趣!澳軓埬繉θ眨鞑烨锖痢,既反映小孩子視覺敏銳,又表現(xiàn)出孩子的稚氣、天真!耙娒晷≈,必細察其紋理”,說明作者小時候善于細致地觀察細小事物,看到細微的事物中那些別人所不能看到的妙處,產(chǎn)生超然物外的樂趣。

  第二部分(第2段至篇末),具體寫童年觀察景物的奇趣。

  先寫夏天觀察蚊飛的樂趣!跋奈贸衫住笔强鋸堄质潜扔鳎@里則是“我”從蚊群嗡嗡的聲音與悶雷聲相似的特點聯(lián)想到雷聲。而把蚊比作鶴,也是蚊子的體形、長足與鶴相像,這是孩子們的聯(lián)想。這些聯(lián)想不但照應(yīng)了第一部分的“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同時也為下文作了鋪墊!靶闹,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心里這樣想,眼前就果然出現(xiàn)了群鶴飛舞的景觀。這是在前文聯(lián)想基礎(chǔ)上的想象,這正是“物外之趣”。而“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又是“我”創(chuàng)造性的聯(lián)想和想象,進一步體現(xiàn)了物外之趣。同時也反映了“我”的知識豐富,但活動范圍狹小,沒有機會和條件接觸“青云白鶴”的實景,靠著豐富的想像仍然可以領(lǐng)略到書本上圖畫上所描繪的“青云白鶴”的實景。再寫“我”觀察土墻、花臺和小蟲爭斗的樂趣。這里寫“我”觀察花臺草木,“以叢草為林,以蟲蚊為獸”神游其中,仍是表現(xiàn)“物外之趣”的。而觀蟲斗、驅(qū)蝦蟆的故事,不但緊扣“趣”字,說明“我”觀察入神,而且還能表現(xiàn)“我”的真正可愛,天真無邪。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2

  原文

  羔羊之皮,素絲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絲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縫,素絲五總。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注釋譯文:

  譯文:羔羊皮襖蓬松松,白色絲帶作鈕扣。退出公府吃飯去,搖搖擺擺好自得。羔羊皮襖毛絨絨,白色絲帶作鈕扣。洋洋自得出公府,回到家里吃飯去。羔羊皮襖熱烘烘,白色絲帶作鈕扣。洋洋自得出公府,回到家里吃飯去。

  注釋:[1]紽:tuó,陳奐《傳疏》:五當讀為交午之午。嚴粲《詩緝》:“紽,縫也!甭勔欢唷锻x》:“縫之義亦交午也!薄拔褰F”即“午紽”,絲線交午縫制的意思。[2]蛇:yí委蛇:大搖大擺洋洋自得[3]緎:yù,同紽[4]總:zǒng,紐結(jié)

  賞析:

  這首詩清代以前學者皆以為是贊美在位者的,所贊美的內(nèi)容,或說是純正之德,如薛漢《韓詩薛君章句》:“詩人賢仕為大夫者,言其德能稱,有潔白之性,屈柔之行,進退有度數(shù)也!被蛘f是節(jié)儉正直,如朱熹《詩集傳》:“南國化文王之政,在位皆節(jié)儉正直,故詩人美衣服有常,而從容自得如此也!逼湔f大多牽強不可信。確如方玉潤所批評的“固大可笑”、“附會無理”(《詩經(jīng)原始》)。縱觀以“美”立說者,唯有姚際恒之說稍可通,其說謂“詩人適見其服羔裘而退食,即其服飾步履之間以嘆美之。而大夫之賢不益一字,自可于言外想見。此風人之妙致也”(《詩經(jīng)通論》)!坝谘酝庀胍姟笔潜驹姷闹饕憩F(xiàn)特點,故錄以參考。首倡剌詩說的,我所見之《詩經(jīng)》著作,以清人牟庭《詩切》最早,他說:“《羔羊》,刺餼廩(膳食待遇)儉薄也!苯袢嗽娬f仍是美、刺并存,比較而言,筆者以為“刺”稍近詩意,但與牟氏所言“刺”的內(nèi)容恰相反,詩人所刺者乃大夫無所事事、無所作為,與《魏風·伐檀》所刺之“素餐”(白吃飯)相似。

  對這首詩表現(xiàn)特點的理解,姚際恒之說是可取的,不過要反美為剌,即是說,全詩不用一個譏刺的詞,更沒有斥責之語,詩人只是冷靜而客觀地抉取大夫日常生活中習見的一個小片斷,不動聲色用粗線條寫真。先映入詩人眼簾的是那官員的服飾——用白絲線鑲邊的羔裘。毛傳說“大夫羔裘以居”,故依其穿戴無疑是位大夫。頭兩句從視覺來寫,暗示其人的身份,第三句是所見也是所想,按常規(guī)大夫退朝用公膳,故詩人見其人吃飽喝足由公門出來,便猜想其是“退食自公”。《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公膳,日雙雞!倍蓬A注:“謂公家供卿大夫之常膳!边@與當時民眾的生活水準相對照,無疑天上地下之別,《孟子·梁惠王上》中孟子闡述的符合王道的理想社會,在豐收年成,也才是“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而大夫公膳常例竟是“日雙雞”,何等奢侈!詩人雖然沒有明言“食”是什么,以春秋襄公時代的公膳例之,大約相差無幾。詩人生活在同時代,一見其人“退食自公”必然有所觸動,想得很多,也許路有餓殍的慘象浮現(xiàn)在他眼前。正因為如此,所以厭惡之情不覺油然而生,“委蛇委蛇”詩句涌出筆端。這第四句“美中寓刺”,可謂點睛之筆,使其人仿佛活動起來:你看他,慢條斯理,搖搖擺擺,多么逍遙愜意。把這幅貌似悠閑的神態(tài),放在“退食自公”這個特定的場合下,便不免顯出滑稽可笑又丑陋可憎了,言外詩人的挖苦嘲弄可以想見:這個自命不凡的家伙,實則是個白吃飯的寄生蟲!三章詩重復這個意思,回環(huán)詠嘆,加深了譏刺意味。各章三、四兩句,上下前后顛倒往復,清陳繼揆《讀詩臆補》曾評為:“隨意變化,妙絕奇絕!泵罱^奇絕。”(蔣立甫)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3

  原文

  小至

  [唐代]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xiāng)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譯文

  自然界的節(jié)氣和人世間事逐日相催,冬至一到,陽氣初動,春天也就快來了。

  刺繡姑娘添絲加線趕做迎春的新衣,律管內(nèi)的灰相應(yīng)飛出則知冬至已到。

  堤岸好像等待臘月快點的過去,好讓柳樹舒展枝條,山中的臘梅沖破寒氣傲然綻放。

  此地自然景物與故鄉(xiāng)相差無幾,讓小兒斟滿美酒,一飲而盡。

  注釋

  小至:《全唐詩》于題下注:“至前一日,即《會要》小冬日。”

  天時人事:自然界的節(jié)氣和人世間的事情。天時,指自然變化的時序。人事,人世間事。

  日相催:逐日相催。

  陽生:陽氣初生,古人認為到冬至那天陰氣極盛而新的一線陽氣剛剛產(chǎn)生。

  五紋:五色彩線。紋,一作“文”。

  添弱線:據(jù)史書記載,古代因冬至后白天漸長,刺繡女工每日的工作量要比前一日增加一線之工。

  吹葭(ji。┝g(guǎn)動浮灰:古代為了預測時令變化,將蘆葦莖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十二樂律(分別代表一年的十二個月)的玉管內(nèi),每月節(jié)氣到來,相應(yīng)律管里的灰就自動飛出。葭,初生的蘆葦,詩中指代蘆葦內(nèi)膜燒成的灰。

  六琯:亦作六管,指用玉制成的確定音律的律管,律管共十二支,分六律、六呂,故稱。浮,一作“飛”。

  岸容:河岸的容貌,詩中指水邊景象。

  待臘(là):待到臘月時分。臘,臘月,農(nóng)歷十二月。

  舒柳:指柳葉萌生,枝條柔和。舒,舒放,萌發(fā)。

  放:一作“破”。

  云物:本指太陽旁邊云氣的色彩形狀,這里就是指景物。

  不殊:沒有區(qū)別。鄉(xiāng)國:即家鄉(xiāng)。

  覆杯:盡飲。覆,傾,倒。

  賞析:

  這首詩首聯(lián)交代時間,一個“催”字奠定了全詩愁悶的基調(diào);頷聯(lián)寫人的活動,頸聯(lián)寫自然景物的變化,讓人感到天氣漸暖,春天將近的一絲喜悅,尾聯(lián)轉(zhuǎn)而寫詩人想到自己身處異鄉(xiāng)而不免悲從中來,于是邀兒子一起借酒消愁。全詩選材典型,“事”、“景”、“感”三者烘托,情由景生,充滿著濃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

  此詩開篇的“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二句是總起,以詠嘆筆調(diào)點明“陽生春來”,與詩題緊扣,同時給人以緊迫感:時間飛逝,轉(zhuǎn)眼又是冬去春來。中間四句是分承,不僅用刺繡添線寫出了白晝增長,還用河邊柳樹即將泛綠和山上梅花沖寒欲放生動地寫出了冬天里孕育著春天的景象。

  其中,“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二句直承首聯(lián)“冬至”的自然節(jié)令特征,別出心裁,用刺繡添線、葭管飛灰,進一步點明季節(jié)變化。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沖寒欲放梅”二句直承冬去春來的景物特征,用柳葉“將舒”承一“容”字,使人產(chǎn)生柳葉如眉的聯(lián)想,以梅花“欲放”承一“意”字,給人以梅若有情的感覺,富有動感特征,蘊含著生命的張力,體現(xiàn)出春臨大地的蓬勃生機。雖然春天容易引發(fā)鄉(xiāng)愁,但詩人的鄉(xiāng)愁卻是樂觀向上的,故詩最后的“云物不殊鄉(xiāng)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二句以抒情作結(jié),奉勸世人干盡杯中酒,享受美好的生活。

  全詩立意高遠,選材典型,遣字鑄辭,精工切貼,緊緊圍繞冬至前后的時令變化,敘事、寫景、抒感,“事”、“景”、“感”三者烘托,情由景生,漸次由開端時光逼人的感觸演進為新春將臨的欣慰,過渡得十分自然,充滿著濃厚的生活情趣,切而不泛。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4

  原文 

  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譯文:

  一叢叢的秋菊環(huán)繞著這家農(nóng)舍,好像到了陶淵明先生的家。我繞著這家的籬笆墻賞菊,一圈又一圈,不知不覺中,竟已西斜。

  百花之中,不是我最菊,而是因為菊花凋零得最晚,如果它開謝了,后面也就無花可賞了。

  注釋:

  1、秋叢:指叢叢秋菊。

  2、舍:居住的房子。

  3、陶家:陶淵明的家。陶,指東晉詩人陶淵明。

  4、遍繞:環(huán)繞一遍。

  5、籬:籬笆。

  6、日漸斜:太陽漸漸落山。斜,傾斜。

  7、盡:完。

  8、更:再。洛城:今河南洛陽。

  賞析:

  這首七言絕句詩,雖然寫的是詠菊這個尋常的題材,但用筆巧妙,別具一格,詩人獨特的愛菊花理由新穎自然,不落俗套,并且發(fā)人思考。

  詩人沒有正面寫菊花,卻通過愛菊,側(cè)面烘托它的優(yōu)秀品格,美妙靈動,意趣盎然。

  該詩取陶詩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樸素的語言吟詠,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蘊藉之至;而是在描繪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愛菊之由而又不一語說盡,留下了想象去回味咀嚼,這就增強了它的藝術(shù)感染力。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5

  原文

  鷺鷥

  雪衣雪發(fā)青玉觜,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譯文:

  全身羽毛雪白,又如穿著一個雪白的絨衣,襯托著青玉般的長嘴,漂亮極了。 它們成群結(jié)隊的在溪中捕食魚蝦,潔白的身影在清澈的水中蕩漾。

  一但驚動了它們就會遠走高飛的離去,在青山映存下,姿態(tài)是那么的優(yōu)美,正像那滿樹的梨花在晚風中飛蕩!

  賞析:

  這首詩分別從個體、群體、近景、遠景等不同的角度來刻畫鷺鷥的形象,描繪出鷺鷥的優(yōu)美姿態(tài)。三、四兩句,以遠方碧山為襯,用梨花作喻,境界尤為開闊。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 篇16

  原文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

  翻譯:

  遠望黃河的源頭仿佛在白云之間,孤零零戍邊的城堡在高山之中。

  羌笛何必去吹《折楊柳》這樣哀傷的曲調(diào)呢?去埋怨楊柳、春天不來呢?要知道春風是吹不到玉門關(guān)外的!

  賞析:

  <涼州詞>只是一種曲譜,在唐朝的時候有許多詩人都為這首曲調(diào)來填新詞,因此也有許多的<涼州詞>,比如說王翰的<涼州詞>也很有名。

  而王之渙的這首<涼州詞>從感情色彩上來看,可以說寫的是極其蒼涼慷慨但是又不失雄壯。雖然說在描寫當中寫出了戍守邊疆的戰(zhàn)士不能夠回到家鄉(xiāng)的幽怨,但是又沒有半點的消極和頹廢,是非常具有廣闊胸懷的。

  尤其是從詩的首句“黃河遠上白云間”直接帶給人一副動人壯闊的畫面,其次再說“一片孤城萬仞山”,可以看出這座孤城在群山的環(huán)繞之下是巍然屹立的。這兩句直接寫出了祖國山川的雄偉,從而顯示出戰(zhàn)士在戍守邊疆時的一個境遇。

  而后兩句就是直接抒情了,從聽到羌笛聲開始,羌笛彈出的曲調(diào)就是《折楊柳》,這就不難看出其實戍守邊疆的戰(zhàn)士是非常想念家鄉(xiāng)的,而古人有離別時相贈楊柳這一習俗,也是難免會觸動人的離愁別恨的。

  但是詩人卻用豁達的感情來排解憂愁: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為什么要吹奏哀傷的《折楊柳》呢?要知道玉門關(guān)外就是吹不到春風的,所以就沒有楊柳,也不要去抱怨了。

  后兩句可以看出詩人豁達的胸襟,但是也有人說這其實是帶有諷刺意外的。

【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16篇)】相關(guān)文章:

古詩原文翻譯賞析02-16

古詩詞原文及翻譯賞析09-01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8-20

三首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05-08

古詩《惠崇》原文翻譯及賞析02-20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10篇)08-22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通用10篇08-26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推薦】08-30

【推薦】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8-29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熱】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