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村原文翻譯及賞析
羌村原文翻譯及賞析1
羌村三首·其三原文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斗爭。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
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
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
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
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翻譯/譯文
譯文
成群的雞正在亂叫,客人來時,雞又爭又斗。
把雞趕上了樹端,這才聽到有人在敲柴門。
四五位村中的年長者,來慰問我由遠地歸來。
手里都帶著禮物,從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濁。
一再解釋說:“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沒人去耕耘。
戰(zhàn)爭尚未停息,年輕人全都東征去了!
請讓我為父老歌唱,在艱難的日子里, 感謝父老攜酒慰問的深情。
吟唱完畢,我不禁仰天長嘆,在座的客人也都熱淚縱橫不絕,悲傷之至。
注釋
1、正,一作“忽”。斗爭,爭斗;搏斗。一作“正生”。
2、柴荊,猶柴門,也有用荊柴、荊扉的。最初的叩門聲為雞聲所掩,這時才聽見,所以說“始聞”。按養(yǎng)雞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異!对娊洝氛f“雞棲于塒”,漢樂府卻說“雞鳴高樹顛”,又似棲于樹。石聲漢《齊民要術今釋》謂“黃河流域養(yǎng)雞,到唐代還一直有讓它們棲息在樹上的,所以杜甫詩中還有‘驅雞上樹木’的句子”。按杜甫《湖城東遇孟云卿復歸劉顥宅宿宴飲散因為醉歌》末云“庭樹雞鳴淚如線”。湖城在潼關附近,屬黃河流域,詩作于將曉時,而云“庭樹雞鳴”,尤足為證。驅雞上樹,等于趕雞回窩,自然就安靜下來。
3、問,問遺,即帶著禮物去慰問人,以物遙贈也叫做“問”。父老們帶著酒來看杜甫,所以說“問我”。
4、榼(kē),酒器。濁清,指酒的顏色。
5、苦辭酒味薄,是說苦苦地以酒味劣薄為辭?噢o,就是再三地說,覺得很抱歉似的,寫出父老們的淳厚。下面并說出酒味薄的緣故。苦辭、苦憶、苦愛等也都是唐人習慣語,劉叉《答孟東野》詩:“酸寒孟夫子,苦愛老叉詩!倍疾缓纯嗷騻牡囊馑肌?,一作“莫”。黍(shǔ),黍子。
6、兵革,一作“兵戈”,指戰(zhàn)爭。童,一作“郎”。
7、請為父老歌,一來表示感謝,二來寬解父老。但因為是強為歡笑,所以“歌”也就變成了“哭”。“艱難”句就是歌詞!捌D難”二字緊對父老所說的苦況。來處不易,故曰艱難。惟其出于艱難,故見得情深,不獨令人感,而且令人愧。從這里可以看到人民的品質對詩人的感化力量。
8、杜甫是一個“自比稷與契”、“窮年憂黎元”的詩人,這時又正作左拾遺,面對著這災難深重的“黎元”,而且自己還喝著他們的酒,不得不嘆,不得不仰天而嘆以至淚流滿面。
賞析/鑒賞
這第三首,敘述鄰里攜酒深情慰問及詩人致謝的情景。通過父老們的話,反映出廣大人民的生活。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斗爭”,群雞的爭斗亂叫也是暗喻時世的動蕩紛亂,同時,這樣的畫面也是鄉(xiāng)村特有的。正是雞叫聲招來了詩人出門驅趕群雞、迎接鄰里的舉動,“驅雞上樹木,始聞扣柴荊”,起首四句,用語簡樸質實,將鄉(xiāng)村特有的景致描繪了出來,而這種質樸,與下文父老鄉(xiāng)鄰的真摯淳厚的情誼相契合。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父老”說明了家里只有老人,沒有稍微年輕的人,這位后文父老感傷的話張本,同時為下文的“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作鋪墊“問”有問候、慰問之義,同時在古代還有“饋贈”的進一步含義,于是又出現“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兩句,鄉(xiāng)親們各自攜酒為贈,前來慶賀杜甫的生還,盡管這些酒清濁不一,但體現了父老鄉(xiāng)親的深情厚意。由于拿不出好酒,鄉(xiāng)親們再三地表示歉意,并說明原因:苦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边B年戰(zhàn)禍,年輕人都被被征上了前線,由此體現出戰(zhàn)亂的危害,短短四句,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由小小的“酒味薄”一事折射出“安史之亂”的全貌,這首詩也由此表現了高度的概括力。
最后四句寫詩人以歌作答,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父老鄉(xiāng)鄰的關懷慰問令詩人萬分感動,為表示自己的謝意,詩人即興作詩,以歌作答。“愧”字含義豐富,既有“慚愧”意,又有“感激”、“感謝”意,而“慚愧”和“愧疚”的成分更多一些。面對淳樸誠實的父老鄉(xiāng)親,詩人深感時局危難,生活艱困,可又未能為國家為鄉(xiāng)親造福出力,所以不但心存感激,而且感到慚愧。結局兩句將詩情推向極至,“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詩人長歌當哭,義憤填膺,悲愴感慨之情驟然高漲!鞍賾]”化作長歌詠嘆,這一聲長嘆意味深長,飽含無奈和痛楚,詩人對國事家事的沉痛憂慮讓四座鄉(xiāng)鄰大受感染,產生共鳴,舉座皆是涕淚縱橫。聽者與歌者所悲感者不盡相同,但究其根源皆由是安史之亂引發(fā)。詩人的情感思緒已不僅僅是個人的,它能代表千千萬萬黎民蒼生、愛國志士的心聲。杜甫的詩人形象在作品中已經由“小我”升華為“大我”,“縱橫”之淚是感時局傷亂世之淚,是悲國破悼家亡之淚,組詩潛藏著的情感暗流在結尾處如破堤之水奔涌而出,悲愴之情推倒了最高點,表現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杜甫的《羌村》三首與“三吏”、“三別”等代表作一樣,具有高度的典型意義。雖然作品講述的只是詩人亂后回鄉(xiāng)的個人經歷,但詩中所寫的“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等親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鄰人滿墻頭,感嘆亦唏噓”的場面,絕不只是詩人一家特有的生活經歷,它具有普遍意義。這組詩真實地再現了唐代“安史之亂”后的部分社會現實:世亂飄蕩,兵革未息,兒童東征,妻離子散,具有濃烈的“詩史”意味。
在藝術上,詩人熔敘事、抒情、寫景于一爐,結構嚴謹,語言質樸,運用今昔對比,高度概括等手法,表達了詩人崇高的愛國情懷,集中體現了杜甫沉郁頓挫的詩風。三章詩不僅在形式上連綿一體,而且很好地引導讀者進行聯想和想象,使得這組詩的意蘊超越了其文字本身而顯得豐富深厚。杜甫的《羌村》三首用詩人的親身經歷和體驗反映出安史之亂的嚴重危害,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詩文功底。
唐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年)爆發(fā)的“安史之亂”,不僅使一度空前繁榮的大唐王朝元氣大傷,更給天下百姓帶來難以言喻的深重苦難。次年,長安陷落。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與平民百姓一樣,不幸被戰(zhàn)爭的狂潮所吞噬,開始了輾轉流離的生活,親身體驗了戰(zhàn)禍的危害。
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五月,剛任左拾遺不久的杜甫因上書援救被罷相的房琯,觸怒肅宗,差點沒砍掉腦袋,但從此肅宗便很討厭他,閏八月,便命他離開鳳翔。詩人此行從鳳翔回鄜州羌村探望家小,這倒給詩人一個深入民間的機會。杜甫回羌村前已有十多個月沒和家里通音信了,由于兵荒馬亂,情況不明,傳說紛紜,杜甫當時的心情十分焦慮。亂離中的詩人歷盡艱險,終于平安與家小相聚,此事令他感慨萬千,于是寫下了著名的組詩《羌村》三首。
羌村原文翻譯及賞析2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斗爭。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
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
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
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
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譯文
成群的雞正在亂叫,客人來的時候還在爭斗。
把雞趕到它們棲息的庭樹上,這才聽到有人在敲柴門。
四五位村中的年長者,來慰問我由遠地歸來。
每個人手里都帶著禮物,從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濁。
一再解釋,酒味之所以淡薄,是由于田地沒人去耕耘。
戰(zhàn)爭尚未平息,年輕人全都東征去了。
請讓我為父老歌唱,在艱難的日子里, 感謝父老攜酒慰問的深情。
歌唱完畢不禁仰天長嘆,在座的客人也都熱淚縱橫不絕,悲傷之至。
賞析
這第三首,敘述鄰里攜酒深情慰問及詩人致謝的情景。通過父老們的話,反映出廣大人民的生活。
前四句先安排了一個有趣的序曲:“客至”的當兒,庭院里發(fā)生著一場雞斗,群雞亂叫,于是主人把雞趕到它們棲息的庭樹上。養(yǎng)雞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異!对娊洝氛f“雞棲于塒”。漢樂府卻說“雞鳴高樹顛”,又似棲于樹。石聲漢《齊民要術今釋》謂“黃河流域養(yǎng)雞,到唐代還一直有讓它們棲息在樹上的,所以杜甫詩中還有‘驅雞上樹木’的句子”。杜甫《湖城東遇孟云卿復歸劉顥宅宿宴飲散因為醉歌》末云“庭樹雞鳴淚如線”,湖城在潼關附近,屬黃河流域,詩作于將曉時,而云“庭樹雞鳴”,尤足為證。驅雞上樹,等于趕雞回窩,自然就安靜下來。待到院內安靜下來時,這才聽見客人叩柴門的聲音。這開篇不但頗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時也表現出意外值客的欣喜。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父老”說明了家里只有老人,沒有稍微年輕的人,這位后文父老感傷的話張本,同時為下文的“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作鋪墊“問”有問候、慰問之義,同時在古代還有“饋贈”的進一步含義,于是又出現“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兩句,鄉(xiāng)親們各自攜酒為贈,前來慶賀杜甫的生還,盡管這些酒清濁不一,但體現了父老鄉(xiāng)親的深情厚意。由于拿不出好酒,鄉(xiāng)親們再三地表示歉意,并說明原因:苦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边B年戰(zhàn)禍,年輕人都被被征上了前線,由此體現出戰(zhàn)亂的危害,短短四句,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由小小的“酒味薄”一事折射出“安史之亂”的全貌,這首詩也由此表現了高度的概括力。
最后四句寫詩人以歌作答,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罢垶楦咐细,艱難愧深情”,父老鄉(xiāng)鄰的關懷慰問令詩人萬分感動,為表示自己的謝意,詩人即興作詩,以歌作答!袄ⅰ弊趾x豐富,既有“慚愧”意,又有“感激”、“感謝”意,而“慚愧”和“愧疚”的成分更多一些。面對淳樸誠實的父老鄉(xiāng)親,詩人深感時局危難,生活艱困,可又未能為國家為鄉(xiāng)親造福出力,所以不但心存感激,而且感到慚愧。結局兩句將詩情推向極至,“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詩人長歌當哭,義憤填膺,悲愴感慨之情驟然高漲!鞍賾]”化作長歌詠嘆,這一聲長嘆意味深長,飽含無奈和痛楚,詩人對國事家事的沉痛憂慮讓四座鄉(xiāng)鄰大受感染,產生共鳴,舉座皆是涕淚縱橫。聽者與歌者所悲感者不盡相同,但究其根源皆由是安史之亂引發(fā)。詩人的情感思緒已不僅僅是個人的,它能代表千千萬萬黎民蒼生、愛國志士的心聲。杜甫的詩人形象在作品中已經由“小我”升華為“大我”,“縱橫”之淚是感時局傷亂世之淚,是悲國破悼家亡之淚,組詩潛藏著的情感暗流在結尾處如破堤之水奔涌而出,悲愴之情推倒了最高點,表現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杜甫的《羌村》三首與“三吏”、“三別”等代表作一樣,具有高度的典型意義。雖然作品講述的只是詩人亂后回鄉(xiāng)的個人經歷,但詩中所寫的“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等親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鄰人滿墻頭,感嘆亦唏噓”的場面,絕不只是詩人一家特有的生活經歷,它具有普遍意義。這組詩真實地再現了唐代“安史之亂”后的部分社會現實:世亂飄蕩,兵革未息,兒童東征,妻離子散,具有濃烈的“詩史”意味。
在藝術上,詩人熔敘事、抒情、寫景于一爐,結構嚴謹,語言質樸,運用今昔對比,高度概括等手法,表達了詩人崇高的愛國情懷,集中體現了杜甫沉郁頓挫的詩風。三章詩不僅在形式上連綿一體,而且很好地引導讀者進行聯想和想象,使得這組詩的意蘊超越了其文字本身而顯得豐富深厚。杜甫的《羌村》三首用詩人的親身經歷和體驗反映出安史之亂的嚴重危害,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詩文功底。
羌村原文翻譯及賞析3
原文
崢嶸赤云西,日腳下平地。
柴門鳥雀噪,歸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世亂遭飄蕩,生還偶然遂!
鄰人滿墻頭,感嘆亦歔欷。
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晚歲迫偷生,還家少歡趣。
嬌兒不離膝:畏我復卻去。
憶昔好追涼,故繞池邊樹。
蕭蕭北風勁,撫事煎百慮。
賴知禾黍收,已覺糟床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遲暮。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斗爭。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
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
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
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
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翻譯
譯文
西天布滿重巒疊嶂似的紅云,陽光透過云腳斜射在地面上。
經過千里跋涉到了家門,目睹蕭瑟的柴門和鳥雀的聒噪,好生蕭條!
妻子和孩子們沒想到我還活著,愣了好一會兒才喜極而泣。
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能夠活著回來,確實有些偶然。
鄰居聞訊而來,圍觀的人在矮墻后擠得滿滿的,無不感慨嘆息。
夜很深了,夫妻相對而坐,仿佛在夢中,不敢相信這都是真的。
人到晚年了,還感覺是在茍且偷生,但又迫于無奈,終日郁郁寡歡。
兒子整日纏在我膝旁,寸步不離,害怕我回家沒幾天又要離開。
閑來繞數漫步,往昔追隨皇帝的情景出現在眼前,可事過境遷,只留下遺憾和嘆息。
一陣涼風吹來,更覺自己報國無門,百感交集,備受煎熬。
幸好知道已經秋收了,新釀的家酒雖未出糟,但已感到醇香美酒正從糟床汩汩滲出。
現在這些酒已足夠喝的了,姑且用它來麻醉一下自己吧。
成群的雞正在亂叫,客人來時,雞又爭又斗。
把雞趕上了樹端,這才聽到有人在敲柴門。
四五位村中的年長者,來慰問我由遠地歸來。
手里都帶著禮物,從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濁。
一再解釋說:“酒味為什么淡薄,是由于田地沒人去耕耘。
戰(zhàn)爭尚未停息,年輕人全都東征去了!
請讓我為父老歌唱,在艱難的日子里,感謝父老攜酒慰問的深情。
吟唱完畢,我不禁仰天長嘆,在座的客人也都熱淚縱橫不絕,悲傷之至。
注釋
⑴崢嶸,山高峻貌;這里形容云峰。赤云西,即赤云之西,因為太陽在云的西邊。古人不知地轉,以為太陽在走,故有“日腳”的說法。這兩句是未到時的遠望。
⑵因有人來,故宿鳥驚喧。詩人的贊嘆。
、室龟@,深夜!案弊x去聲,夜深當去睡,今反高燒蠟燭,所以說“更”。這是因為萬死一生,久別初逢,過于興奮,不忍去睡,也不能入睡。因事太偶然,故雖在燈前,面面相對,仍疑心是在夢中。
⑺晚歲,即老年。迫偷生,指這次奉詔回家。杜甫心在國家,故直以詔許回家為偷生茍活。少歡趣,正因為杜甫認為當此萬方多難的時候卻待在家里是一種可恥的偷生,所以感到“少歡趣”。“少”字有分寸,不是沒有。
、踢@句當在“畏”字讀斷,是上一下四的句法。這里的“卻”字,作“即”字講。“卻去”猶“即去”或“便去”。是說孩子們怕爸爸回家不幾天就又要走了,因為他們已發(fā)覺爸爸的“少歡趣”。金圣嘆云:“嬌兒心孔千靈,眼光百利,早見此歸,不是本意,于是繞膝慰留,畏爺復去。”
、蛻浳,指上一年六七月間。追涼,追逐涼爽的地方,即指下句。
⑽杜甫回來在閏八月,西北早寒,故有此景象。蕭蕭,兼寫落葉!皳帷笔菗崮。撫念家事則滿目凄涼,撫念國事則胡騎猖獗,因而憂心如焚。
、稀百嚒弊钟腥澦囊馑,要是再沒酒,簡直就得愁死。糟床,即酒醡。注,流也,指酒。
、羞@兩句預計的話,因為酒還沒釀出。“足斟酌”是說有夠喝的酒!扒矣梦窟t暮”,姑且用它(酒)來麻醉自己一下吧。這只是一句話,并不是真心話。
、巡袂G,猶柴門,也有用荊柴、荊扉的。最初的叩門聲為雞聲所掩,這時才聽見,所以說“始聞”。按養(yǎng)雞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異。《詩經》說“雞棲于塒”,漢樂府卻說“雞鳴高樹顛”,又似棲于樹。石聲漢《齊民要術今釋》謂“黃河流域養(yǎng)雞,到唐代還一直有讓它們棲息在樹上的,所以杜甫詩中還有‘驅雞上樹木’的句子”。按杜甫《湖城東遇孟云卿復歸劉顥宅宿宴飲散因為醉歌》末云“庭樹雞鳴淚如線”。湖城在潼關附近,屬黃河流域,詩作于將曉時,而云“庭樹雞鳴”,尤足為證。驅雞上樹,等于趕雞回窩,自然就安靜下來。
、摇皢枴笔菃栠z,即帶著禮物去慰問人,以物遙贈也叫做“問”。父老們帶著酒來看杜甫,所以說“問我”。
、訕}(kē),酒器。濁清,指酒的顏色。
、阅o酒味薄,是說苦苦地以酒味劣薄為辭?噢o,就是再三地說,覺得很抱歉似的,寫出父老們的淳厚。下面并說出酒味薄的緣故。苦辭、苦憶、苦愛等也都是唐人習慣語,劉叉《答孟東野》詩:“酸寒孟夫子,苦愛老叉詩。”都不含痛苦或傷心的意思?噢o,一作“莫辭”。
、毡,一作“兵戈”,指戰(zhàn)爭。
、终垶楦咐细,一來表示感謝,二來寬解父老。但因為是強為歡笑,所以“歌”也就變成了“哭”。
、走@句就是歌詞!捌D難”二字緊對父老所說的苦況。來處不易,故曰艱難。惟其出于艱難,故見得情深,不獨令人感,而且令人愧。從這里可以看到人民的品質對詩人的感化力量。
、囟鸥κ且粋“自比稷與契”、“窮年憂黎元”的詩人,這時又正作左拾遺,面對著這災難深重的“黎元”,而且自己還喝著他們的酒,哪得不嘆?哪得不仰天而嘆以至淚流滿面呢?
賞析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寶十四載)爆發(fā)的“安史之亂”,不僅使一度空前繁榮的大唐王朝元氣大傷,更給天下百姓帶來難以言喻的深重苦難。次年,長安陷落。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與平民百姓一樣,不幸被戰(zhàn)爭的狂潮所吞噬,開始了輾轉流離的生活,親身體驗了戰(zhàn)禍的危害。
公元757年(唐肅宗至德二載)舊歷五月,剛任左拾遺不久的杜甫因上書援救被罷相的房琯,觸怒肅宗,差點沒砍掉腦袋,但從此肅宗便很討厭他,閏八月,便命他離開鳳翔。詩人此行從鳳翔回鄜州羌村探望家小,這倒給詩人一個深入民間的機會。杜甫回羌村前已有十多個月沒和家里通音信了,由于兵荒馬亂,情況不明,傳說紛紜,杜甫當時的心情十分焦慮。亂離中的詩人歷盡艱險,終于平安與家小相聚,此事令他感慨萬千,于是寫下了著名的組詩《羌村》三首。
羌村原文翻譯及賞析4
原文: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斗爭。
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
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
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
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
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
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譯文
成群的雞正在亂叫,客人來的時候還在爭斗。
把雞位到它們棲息的庭樹上,這才聽到有人在敲柴門。
四五位村中的年長者,來慰問我由遠地歸來。
每個人手里都帶著禮物,從榼里往外倒酒,酒有的清,有的濁。
一再解釋,酒味之所爭淡薄,是由于田地沒人去耕耘。
戰(zhàn)爭尚未平息,年輕人全都東征去了。
請讓我為父老歌唱,在艱難的日子里,感謝父老攜酒慰問的深情。
歌唱完畢不禁仰天長嘆,在座的客人也都熱淚縱橫不絕,悲傷之至。
注釋
正,一作“忽”。斗爭,爭斗;搏斗。一作“正生”。
柴荊,猶柴門,也有用荊柴、荊扉的。最初的叩門聲為雞聲所掩,這時才聽見,所爭說“始聞”。按養(yǎng)雞之法,今古不同,南北亦異!对娊洝氛f“雞棲于塒”,漢樂府卻說“雞鳴高樹顛”,又似棲于樹。石聲漢《齊屬要術今釋》謂“黃河流域養(yǎng)雞,到唐代還一直有讓它們棲息在樹上的,所爭杜甫詩中還有‘驅雞上樹木’的句子”。按杜甫《湖城東遇孟云卿復歸劉顥宅宿宴飲散因為醉歌》末云“庭樹雞鳴淚如線”。湖城在潼關附近,屬黃河流域,詩作于將曉時,而云“庭樹雞鳴”,尤足為證。驅雞上樹,等于位雞回窩,自然就安靜下來。
問,問遺,即帶著禮物去慰問人,爭物遙贈也叫做“問”。父老們帶著酒來看杜甫,所爭說“問我”。
榼(kē),酒器。濁清,指酒的顏苦。
苦辭酒味薄,是說苦苦地爭酒味劣薄為辭?噢o,就是再三地說,覺得很抱歉似的.,寫出父老們的淳厚。下面并說出酒味薄的緣故。苦辭、苦憶、苦愛等也都是唐人習慣語,劉叉《答孟東野》詩:“酸寒孟夫子,苦愛老叉詩!倍疾缓纯嗷騻牡囊馑。苦,一作“莫”。黍(shǔ),黍子。
兵革,一作“兵戈”,指戰(zhàn)爭。童,一作“郎”。
請為父老歌,一來表示感謝,二來寬解父老。但因為是強為歡笑,所爭“歌”也就變成了“哭”!捌D難”句就是歌詞。“艱難”二字緊對父老所說的苦況。來處不易,故曰艱難。惟其出于艱難,故見得情深,不獨令人感,而且令人愧。從這里可爭看到人屬的品質對詩人的感化力量。
杜甫是一個“自比稷與契”、“窮年憂黎元”的詩人,這時又正作左拾遺,面對著這災難深重的“黎元”,而且自己還喝著他們的酒,不得不嘆,不得不仰天而嘆爭至淚流滿面。
賞析:
這第三首,敘述鄰里攜酒深情慰問及詩人致謝的情景。通過父老們的話,反映出廣大人民的生活。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斗爭”,群雞的爭斗亂叫也是暗喻時世的動蕩紛亂,同時,這樣的畫面也是鄉(xiāng)村特有的。正是雞叫聲招來了詩人出門驅趕群雞、迎接鄰里的舉動,“驅雞上樹木,始聞扣柴荊”,起首四句,用語簡樸質實,將鄉(xiāng)村特有的景致描繪了出來,而這種質樸,與下文父老鄉(xiāng)鄰的真摯淳厚的情誼相契合。
“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父老”說明了家里只有老人,沒有稍微年輕的人,這位后文父老感傷的話張本,同時為下文的“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作鋪墊“問”有問候、慰問之義,同時在古代還有“饋贈”的進一步含義,于是又出現“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兩句,鄉(xiāng)親們各自攜酒為贈,前來慶賀杜甫的生還,盡管這些酒清濁不一,但體現了父老鄉(xiāng)親的深情厚意。由于拿不出好酒,鄉(xiāng)親們再三地表示歉意,并說明原因:苦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革既未息,兒童盡東征。”連年戰(zhàn)禍,年輕人都被被征上了前線,由此體現出戰(zhàn)亂的危害,短短四句,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由小小的“酒味薄”一事折射出“安史之亂”的全貌,這首詩也由此表現了高度的概括力。
最后四句寫詩人以歌作答,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罢垶楦咐细,艱難愧深情”,父老鄉(xiāng)鄰的關懷慰問令詩人萬分感動,為表示自己的謝意,詩人即興作詩,以歌作答!袄ⅰ弊趾x豐富,既有“慚愧”意,又有“感激”、“感謝”意,而“慚愧”和“愧疚”的成分更多一些。面對淳樸誠實的父老鄉(xiāng)親,詩人深感時局危難,生活艱困,可又未能為國家為鄉(xiāng)親造福出力,所以不但心存感激,而且感到慚愧。結局兩句將詩情推向極至,“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詩人長歌當哭,義憤填膺,悲愴感慨之情驟然高漲!鞍賾]”化作長歌詠嘆,這一聲長嘆意味深長,飽含無奈和痛楚,詩人對國事家事的沉痛憂慮讓四座鄉(xiāng)鄰大受感染,產生共鳴,舉座皆是涕淚縱橫。聽者與歌者所悲感者不盡相同,但究其根源皆由是安史之亂引發(fā)。詩人的情感思緒已不僅僅是個人的,它能代表千千萬萬黎民蒼生、愛國志士的心聲。杜甫的詩人形象在作品中已經由“小我”升華為“大我”,“縱橫”之淚是感時局傷亂世之淚,是悲國破悼家亡之淚,組詩潛藏著的情感暗流在結尾處如破堤之水奔涌而出,悲愴之情推倒了最高點,表現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杜甫的《羌村》三首與“三吏”、“三別”等代表作一樣,具有高度的典型意義。雖然作品講述的只是詩人亂后回鄉(xiāng)的個人經歷,但詩中所寫的“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等親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鄰人滿墻頭,感嘆亦唏噓”的場面,絕不只是詩人一家特有的生活經歷,它具有普遍意義。這組詩真實地再現了唐代“安史之亂”后的部分社會現實:世亂飄蕩,兵革未息,兒童東征,妻離子散,具有濃烈的“詩史”意味。
在藝術上,詩人熔敘事、抒情、寫景于一爐,結構嚴謹,語言質樸,運用今昔對比,高度概括等手法,表達了詩人崇高的愛國情懷,集中體現了杜甫沉郁頓挫的詩風。三章詩不僅在形式上連綿一體,而且很好地引導讀者進行聯想和想象,使得這組詩的意蘊超越了其文字本身而顯得豐富深厚。杜甫的《羌村》三首用詩人的親身經歷和體驗反映出安史之亂的嚴重危害,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詩文功底。
【羌村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羌村》杜甫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4-12
《羌村三首》杜甫唐詩注釋翻譯賞析04-12
村晚原文翻譯及賞析集錦4篇04-09
村晚原文翻譯及賞析(合集4篇)04-09
江村即事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4-08
淮村兵后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3-29
念奴嬌·書東流村壁原文翻譯及賞析08-16
淮村兵后原文翻譯及賞析(集合3篇)03-29
斷句原文翻譯及賞析04-16
海棠原文翻譯及賞析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