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莊子·漁父》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
孔子游乎緇帷之林①,休坐乎杏壇之上②。弟子讀書,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父者,下船而來,須眉交白③,被發(fā)揄袂④,行原以上⑤,距陸而止⑥,左手據(jù)膝⑦,右手持頤以聽⑧。曲終,而招子貢、子路,二人俱對。
客指孔子曰:“彼何為者也?”子路對曰:“魯之君子也。”客問其族⑨。子路對曰:“族孔氏!笨驮唬骸翱资险吆沃我⑩?”子路未應,子貢對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義,飾禮樂,選人倫,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齊民,將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庇謫栐唬骸坝型林c?”子貢曰:“非也!薄昂钔踔襞c?”子貢曰:“非也!笨湍诵Χ行,言曰:“仁則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勞形以危其真。嗚呼,遠哉其分于道也!”
子貢還,報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與!”乃下求之。至于澤畔,方將杖挐而引其船,顧見孔子,還鄉(xiāng)而立?鬃臃醋,再拜而進?驮唬骸白訉⒑吻?”孔子曰:“曩者先生有緒言而去,丘不肖,未知所謂,竊待于下風,幸聞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客曰:“嘻!甚矣子之好學也!”孔子再拜而起曰:“丘少而修學,以至于今,六十九歲矣,無所得聞至教,敢不虛心!”客曰:“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之理也。吾請釋吾之所有而經(jīng)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離位而亂莫大焉。官治其職,人憂其事,乃無所陵。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賦不屬,妻妾不和,長少無序,庶人之憂也;能不勝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祿不持,大夫之憂也;廷無忠臣,國家昏亂,工技不巧,貢職不美,春秋后倫,不順天子,諸侯之憂也;陰陽不和,寒暑不時,以傷庶物,諸侯暴亂,擅相攘伐,以殘民人,禮樂不節(jié),財用窮匱,人倫不飭,百姓淫亂,天子有司之憂也。今子既上無君侯有司之勢,而下無大臣職事之官,而擅飾禮樂,選人倫,以化齊民,不泰多事乎!且人有八疵,事有四患,不可不察也。非其事而事之,謂之摠;莫之顧而進之,謂之佞;希意道言,謂之諂;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好言人之惡,謂之讒;析交離親,謂之賊;稱譽詐偽以敗惡人,謂之慝〔51〕;不擇善否〔52〕,兩容頰適〔53〕,偷拔其所欲,謂之險。此八疵者,外以亂人,內(nèi)以傷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所謂四患者:好經(jīng)大事〔54〕,變更易常,以掛功名〔55〕,謂之叨〔56〕;專知擅事〔57〕,侵人自用〔58〕,謂之貪;見過不更〔59〕,聞諫愈甚〔60〕,謂之很〔61〕;人同于己則可,不同于己,雖善不善,謂之矜〔62〕。此四患也。能去八疵,無行四患,而始可教已!
孔子愀然而嘆〔63〕,再拜而起曰:“丘再逐于魯,削跡于衛(wèi),伐樹于宋,圍于陳蔡。丘不知所失,而離此四謗者何也〔64〕?”客凄然變?nèi)菰?sup>〔65〕:“甚矣,子之難悟也!人有畏影惡跡而去之走者〔66〕,舉足愈數(shù)而跡愈多〔67〕,走愈疾而影不離身,自以為尚遲〔68〕,疾走不休,絕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愚亦甚矣!子審仁義之間,察同異之際〔69〕,觀動靜之變,適受與之度〔70〕,理好惡之情〔71〕,和喜怒之節(jié)〔72〕,而幾于不免矣〔73〕。謹修而身,慎守其真,還以物與人,則無所累矣。今不修之身而求之人〔74〕,不亦外乎〔75〕!”
孔子愀然曰:“請問何謂真?”客曰:“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故強哭者,雖悲不哀;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fā)而威,真親未笑而和。真在內(nèi)者,神動于外,是所以貴真也。其用于人理也〔76〕,事親則慈孝,事君則忠貞,飲酒則歡樂,處喪則悲哀。忠貞以功為主,飲酒以樂為主,處喪以哀為主,事親以適為主〔77〕。功成之美,無一其跡矣。事親以適,不論所以矣〔78〕;飲酒以樂,不選其具矣〔79〕;處喪以哀,無問其禮矣〔80〕。禮者,世俗之所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81〕,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82〕,不知貴真,祿祿而受變于俗〔83〕,故不足。惜哉,子之蚤湛于人偽而晚聞大道也〔84〕!”
孔子又再拜而起曰:“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85〕。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86〕,而身教之。敢問舍所在〔87〕,請因受業(yè)而卒學大道〔88〕!笨驮唬骸拔崧勚膳c往者與之,至于妙道;不可與往者,不知其道,慎勿與之,身乃無咎。子勉之!吾去子矣,吾去子矣!”乃刺船而去〔89〕,延緣葦間〔90〕。
顏淵還車〔91〕,子路授綏〔92〕,孔子不顧,待水波定,不聞挐音而后敢乘。子路旁車而問曰〔93〕:“由得為役久矣〔94〕,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95〕。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96〕,夫子猶有倨敖之容〔97〕。今漁父杖挐逆立〔98〕,而夫子曲要磬折〔99〕,言拜而應,得無太甚乎〔100〕?門人皆怪夫子矣,漁人何以得此乎?”孔子伏軾而嘆曰:“甚矣,由之難化也!湛于禮儀有間矣,而樸鄙之心至今未去。進,吾語汝!夫遇長不敬,失禮也;見賢不尊,不仁也。彼非至人〔101〕,不能下人〔102〕,下人不精〔103〕,不得其真,故長傷身〔104〕。惜哉!不仁之于人也,禍莫大焉,而由獨擅之〔105〕。且道者,萬物之所由也〔106〕,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為事逆之則敗,順之則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今漁父之于道,可謂有矣,吾敢不敬乎!”
〔注釋〕、倬l帷之林:林名。緇,黑色。帷,帷幕。②杏壇:澤中高處曰壇,因多杏樹,故謂杏壇。③交:俱,全。④揄:揮。 袂(mèi妹):衣袖。⑤行原:沿著高平的岸邊行走。⑥距:至。 陸:高地。⑦據(jù):按。⑧頤:下巴。⑨族:姓氏。⑩治:從事。性:本性。 服:信服。行:踐履,實行。飾:修飾。齊民:平民。土:土地,指國家。 君:君主。佐:輔臣。還:轉(zhuǎn)身。真:天然的本性。分:離。 道:大道。推琴:謂放下琴。其:指漁父。杖:撐。 挐(ráo饒):通“橈”,船篙。 引:撐開。顧:回過頭。還鄉(xiāng):轉(zhuǎn)過身來。鄉(xiāng),通“向”。反走:往后退走,表示虔敬。曩者:剛才。 緒言:微而不盡之言。下風:風向的下方。比喻卑下的地位?韧僦簦褐缸鹫咧。卒:終。 相:助。修學:立志求學。釋:推。 經(jīng):分析。 所以:所為,作為。自正:謂各守職分。陵:通“凌”,凌亂。室露:房屋破漏。屬:連。無序:沒有尊卑之別。功美:功勞和美譽。持:保持。巧:精巧。貢職:貢賦,貢品。后倫:謂排在同類諸侯之后。攘伐:互相攻殺。不節(jié):不合節(jié)度。飭:整飭,整頓。泰:通“太”。疵:缺點,毛病。摠:通“總”,濫。意謂管事太多。希意:揣度人意。析:離間。 交:朋友。惡:當為“德”字之誤!51〕慝(tè特):邪惡!52〕否(pǐ痞):惡。〔53〕兩容頰適:謂善惡兩容,顏貌調(diào)適。容,容受。頰,顏貌!54〕經(jīng):理,經(jīng)營。〔55〕掛:謀取!56〕叨(tāo滔):貪婪。〔57〕專知:專用私智。知,通“智”。 擅事:擅自行事!58〕侵人:侵凌別人。 自用:剛愎自用。〔59〕過:過錯。 更:改正。〔60〕諫:勸諫,規(guī)勸!61〕很:執(zhí)拗不聽從!62〕矜:自以為賢能!63〕愀(qiǎo巧)然:既驚又愧的樣子!64〕離:通“罹”,遭受。 謗:辱!65〕凄然:悲涼的樣子!66〕走:跑!67〕數(shù):速!68〕尚:還。 遲:緩慢。〔69〕際:分際,界限!70〕適:適合。 受與:接受和給予。 度:尺度,度數(shù)!71〕理:調(diào)理,控制!72〕和:調(diào)和。 節(jié):節(jié)度,分寸!73〕而:通“爾”,你!74〕求:苛求!75〕外:務外!76〕人理:人倫!77〕適:安適!78〕所以:用哪種方法。以,用。〔79〕具:指飲酒的杯具。〔80〕禮:禮節(jié)!81〕天:自然!82〕恤:憂,擔心!83〕祿祿:隨從的樣子!84〕蚤:通“早”。 湛(dān耽):熏染!85〕幸:寵幸。〔86〕比:列。 服役:指供先生役使的門人!87〕舍:住處!88〕因:借此。 卒學:學完。〔89〕刺船:撐船!90〕延緣:沿岸。〔91〕還:通“旋”,調(diào)轉(zhuǎn)!92〕授綏:把登車時拉的繩索交給孔子!93〕旁:通“傍”,靠!94〕由:子路自稱。 為役:做弟子。〔95〕威:敬畏!96〕伉禮:以彼此平等的禮節(jié)相待。〔97〕敖:通“傲”!98〕杖挐:執(zhí)篙。 逆立:對面而立。逆,迎。〔99〕要:通“腰”。 磬折:彎腰如磬,表示恭敬!100〕得無:難道不是!101〕彼:指漁父。〔102〕下人:使人謙下!103〕精:精誠!104〕長:常常!105〕獨:偏偏。 擅:具有。〔106〕所由:得以產(chǎn)生的根源。由,產(chǎn)生。
〔鑒賞〕 《漁父》與前面的《讓王》、《盜跖》、《說劍》三篇一樣,也被一些學者列入了所謂非莊周所作的篇目中,蘇軾在《莊子祠堂記》中就曾說此篇是“若真詆孔子者”。要知道,蘇軾一直覺得《莊子》雖然與儒家大唱反調(diào),其實是暗地里“陰助”孔子的。看來,這篇《漁父》把孔子是罵得狠了些,蘇軾都不能為其周旋了。我們在外篇中說過,《莊子》中詆斥孔子、嘲笑孔子的地方不少,有些地方罵得還挺不厚道的。但是,《漁父》和這些地方不同,它不是直接地嘲諷或呵斥,而是用了一種小說式的手法把孔子作為一個人物形象,在作者的筆桿子下著實委屈、揶揄了一番。它的鄙斥之意是通過“孔子”自己的言語和行動顯露出來的,好像諷刺小說的味兒,大約和當年魯迅先生一代人用小說打筆仗有些類似,看來這樣的傳統(tǒng)淵源也可追溯久遠。
漁父只是一個行走鄉(xiāng)間的普通人,而孔子在當時已經(jīng)有眾多弟子,受到大家的尊敬。但就是這樣一個師者,在漁父面前不僅成了一個謙卑的學生,受漁父教導、指責,甚至他自己對漁父都是畢恭畢敬的,也就說孔子是打心眼里把漁父看成高出自己一等的賢人。這篇類似準小說的文章的精彩便在于此,它活靈活現(xiàn)地塑造了一個不得道而希求漁父指點的孔子形象,與儒家傳統(tǒng)描述中的孔子大相徑庭。起初,孔子并不知道漁父的到來,子貢告訴他后,他立即“推琴而起”,趕到江邊。漁父反身看見他,孔子卻連忙后退幾步,第二次拜見之后才上前。對漁父,孔子更是以弟子和求教者自居,說什么“竊待于下風,幸聞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漁父表揚他好學,孔子又拜了一次之后說:“我從小立志求學,到了今天六十九歲了,仍然沒有體悟到至高的教義,如何敢不虛心啊!”儼然把漁父看成引導自己的師長。之后的每一輪問答,孔子在回答或提問之前都不忘作揖作拜,其禮數(shù)之周到簡直讓人覺得累贅繁瑣,恐怕這也是文章暗自貶損孔子的一種方式吧。等漁父一番教導終了,鼓勵孔子自勉后撐船離開,孔子仍然久久不調(diào)轉(zhuǎn)車頭,直到水波都淡定了,船篙的聲響也沒有了,才上車離去。在與弟子子路的對話中,孔子再一次表達了對漁父的崇敬之情,文章在孔子“吾不敢不敬乎”中結束。我想看到自己的師祖在一個漁父面前如此態(tài)度,每一個儒生的臉色大約都不會好看,怪不得后世喜歡《莊子》的儒門弟子都竭力主張把《漁父》看成是竄入的文字。
可是,從藝術角度上說,這里的孔子形象恰恰非常生動。作者從細節(jié)著手,用動作來刻畫人物,用語言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情節(jié)不復雜卻栩栩如生,一幕幕的場景如在眼前。而其中所用的對話式的寫法,與后世賦的主客問答體極為相似,表達的是作者的思想,卻通過“客”的口說出。在《漁父》中,孔子是一個開啟話題的人物,文章主旨在孔子的一問再問之下由漁父的口中漸漸展開,最終結束在子路和孔子的交談中。但是,《漁父》只是一篇處于原始狀態(tài)的古代小說,情節(jié)不是由矛盾推動的,而是通過對話來推動。因此議論之味有余,而小說之味略嫌不足。
其實,《漁父》大段論說的仍是莊子“法天貴真”的思想。首先,漁父認為人應該珍視自己而不要為了什么仁義道德?lián)p害自己的本性。不過,這里更有針對性,比如他未見孔子之時就感嘆道:“仁則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勞形以危其真。嗚呼,遠哉其分于道也!”針對孔子不是國君,也不輔佐國君的狀態(tài),為他不值。但是,這里又稍不同于內(nèi)篇,“仁則仁矣”是內(nèi)篇中不可能說出的話,“仁”是道德的淫僻,標榜“仁”是錯,自身對“仁”的實行更是對人真性的束縛和背叛。漁父的態(tài)度顯然比內(nèi)篇中要寬容了許多。第二番問答中漁父指責孔子“非其事而事之”,觸犯了“八疵”中的“摠”?墒菨O父的“八疵”和“四患”中有些是帶著儒家色彩的,他明確說這個“八疵”的危害是:外以亂人,內(nèi)以傷身,君子不友,明君不臣。如果說這里的前兩句話還是莊子式的,那么后兩句話顯然是摻入了儒家思想。又比如“見過不更,聞諫愈甚,謂之很”數(shù)語,同樣也是儒家津津樂道的君子修為。這些其實從不同角度證實了雜篇作者的復雜性,雜篇當多是莊子后學所寫,但是這些莊子的后生們已經(jīng)不那么純粹了,他們吸收了其他學派的觀點,包括在《漁父》中被嗤之以鼻的儒家。于是,在《漁父》中便有了一幅相當有趣的圖景:一方面莊子后學們竭力地嘲笑孔子,詼諧為文;另一方面,仔細清點這些后學的觀點,卻能發(fā)現(xiàn)孔子思想的一鱗半爪。
其次,人應該追求“真”。這種“真”不是用什么禮節(jié)規(guī)范的,而是發(fā)乎內(nèi)心的。用禮節(jié)去規(guī)范,不但不能讓人真心誠意,反而生出許多“假”來。成全了外在,卻遠離了“功”、“樂”、“哀”和“適”的本質(zhì)。所以,漁父說“真悲無聲而哀,真怒未發(fā)而威,真親未笑而和!适ト朔ㄌ熨F真,不拘于俗。”這個道理還是很容易理解的。其實,許多禮節(jié)的產(chǎn)生最初都是有其原因的,硬把它們固定成了形式,人們往往會淡忘其中的真意。比如“葬親”,《孟子》中說遠古的時代,雙親死了,人們并不加以安葬,只是扔在深山老林中?墒,偶爾路過親人尸體的地方,看見自己的親人被野獸啃食或者腐爛的情景,心中實在難以接受只得側過臉去不看,趕快回家拿來工具把他掩埋了,久而久之,就有了土葬親人的做法?墒牵搅撕髞淼奈拿魃鐣,安葬越來越繁瑣奢華,即便是小家小口為了掙一個“孝順”的名聲,也要花去全部家產(chǎn)買來昂貴的木棺安葬親人。這與上古的真實用意相去已遠,而其目的也不單純是不忍了。這就是漁父教導孔子的原因,內(nèi)在實在要比形式重要得多啊,而這內(nèi)在就是人最可貴的“真”。
明代譚元春在《南華真經(jīng)評點》中說:“孔子逢漁父,正如漁父入花源人家,似仙非仙,使人神癡;漁父聽曲而來,刺船而去,延緣葦間,幽風在目;孔子待水波定,不聞挐音而后敢升車,契結霞外矣!笨磥恚鬃臃隄O父在后世眼中實是一樁異事,有無上的風雅和奧妙在其中,這恐怕又要出乎莊子后學的意料之外了。 附:古人鑒賞選
此篇言無江海而閑者,能下江海之士也。夫孔子之所放任,豈直漁父而已哉!將周流六虛,旁通無外,蠕動之類,咸得盡其所懷而窮理至命,固所以為至人之道也。(晉郭象《莊子注》)
漁父,或謂范蠡扁舟五湖,屈原澤畔所逢者。竊謂亦不必泥其人,但隱德藏輝、潛身湖海,若太公望、嚴子陵、張志和、陸龜蒙之徒,其間有并姓名俱隱者,豈得而盡考?緇帷,言林木茂密,暗如帷幄,因以為名。南華寓言于漁父、孔子問答,與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意同。(宋褚伯秀《南華真經(jīng)義海纂微》)
支公與許、謝集王濛家,相與詠言寫懷,問主人取《莊子》,得《漁父》一篇。道林先通作七百許語,安石最后自敘其意,作萬馀語。嘗想晉人清談,如此豈可及,而后人動欲相戒乎!今其篇具在,使彥會一堂,通作數(shù)語,攬陳纈新,窘窘蠢蠢,不過百十言,氣息便不屬矣。何能敘致精麗,才藻奇拔,作七百許語?又何能于眾賢竭思唇干之后,擬托蕭然,才峰秀逸,更作萬馀語也?(明譚元春《莊子南華真經(jīng)評》)
【《莊子·漁父》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相關文章:
《莊子·在宥》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12-09
《江南》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03-09
漁父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10
王維相思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03-21
《墨子·公輸》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03-23
菩薩蠻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03-06
春怨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02-29
杜甫登樓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06-03
杜甫登高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