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聲音的產生》(精選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物理教案《聲音的產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物理教案《聲音的產生》 篇1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正確解釋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過程與方法:通過猜想與實驗相結合,提高科學分析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養(yǎng)成運用科學思維方式聯系生活實際的科學素養(yǎng)。
二、 重難點
重點:聲音產生的原因
難點:物體產生聲音的探究過程
三、 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分組實驗法、談話問答法
四、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播放視頻(喜羊羊召開的音樂會)
提問:美妙的音樂是如何產生的?引出課題,書寫題目
新課探究:
(1) PPT播放聲音:小鳥叫聲、汽車鳴笛聲、水流聲音等,提問:分別是什么聲音?還有哪些是你熟悉的聲音?(手機鈴聲、談話聲)
總結:聲音無時不在
(2) 提供鼓面放有花生米的小鼓、鋼尺、氣球等試驗器具,四人一組,討論如何使這些物體產生聲音,并填好實驗記錄。
引導大膽猜想: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
(3) 驗證猜想:舉例 聲帶振動而發(fā)出聲音;倒水觀察水面波動
鞏固提高:
提問:列舉其他物體振動產生的例子
小結作業(yè):師生共同總結
作業(yè):搜集人們控制聲音大小的方法
五、 板書設計
聲音的產生
一、 聲音無時不在
二、 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
物理教案《聲音的產生》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過程與方法:
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fā)生和不發(fā)生時的不同現象;能從多個物體發(fā)生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可以借助其他物體來觀察不容易觀察到的現象。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大膽地闡述自己的發(fā)現;樂于與他人合作,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態(tài)度
【教學重點】
認識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得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學準備】
1面鼓、1把鋼尺、2根皮筋、1個音叉、裝水的水槽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jié)課中,我們已經知道通過不同力量的擊打,對不同物體的擊打都能產生各種各樣的聲音。那么聲音究竟是怎么產生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將作繼續(xù)的研究。
二、使物體發(fā)出聲音
1.分組活動:出示鼓、鋼尺、皮筋,你能想辦法使這些物體發(fā)出聲音嗎?
實驗器材用力按壓、彎曲、拉伸等輕輕擊打、撥動我們小組發(fā)現
鼓
鋼尺
皮筋
2.記錄并交流我們的想法:
為什么我們對物體用力(按壓、彎曲、拉伸)后,物體沒有發(fā)出聲音,但是我們對物體進行擊打、撥動卻使物體發(fā)生了聲音呢?
三、觀察發(fā)聲物體
1.分組實驗1:在水槽里盛約2/3的清水,用輕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較大的力擊打音叉,觀察音叉的振動。用一個手指輕輕地接近振動著的音叉,感覺一下音叉的振動。
觀察:手指有什么感覺呢?水面有什么變化?水面的變化是怎么產生的?
交流反饋:手指有麻麻的振動感,水面產生了花紋,花紋就是由音叉的振動而產生的。
2.分組實驗2:木板上拴著兩個皮筋。撥動一個皮筋使它發(fā)出聲音,另一個皮筋保持不動,不發(fā)出聲音。
觀察:發(fā)聲的皮筋和不發(fā)聲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動,還會發(fā)出聲音嗎?皮筋的振動與發(fā)出的聲音有關嗎?
交流反饋:
3.小組交流:
擊打鼓時,我們看到了什么?這種現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撥動鋼尺時,我們看到了什么?這種現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
4.小結:當一個物體(如音叉、鼓、鋼尺、皮筋、鐵釘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個物體就是一個振動物體。聲音就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聲音的產生是由于振動的原因,但是對于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并不理解振動會產生聲音。我在教學完這一課后,是很勉強地讓學生知道振動會產生聲音,而學生對于敲擊會使物體振動,并產生聲音。學生是很難理解。分析自己在教學中讓學生不能完全明白振動會產生聲音的原因是我沒有充分利用反證法來證明振動產生聲音的原因。自己對于教材的這一個認識還不夠,所以在課堂中也沒有讓學生來證明,只是教師在演示的過程中無意之間有了一個手握正在振動的音叉而使得聲音停止的一個發(fā)現,學生也正好利用這一個發(fā)現證實了物體的振動會產生聲音,物體停止振動,聲音就消失。
思考一:學生在這一節(jié)課里的活動有多少,(由于材料有限,沒有讓每組學生都有實驗的機會。)學生在教師的演示實驗中思考了什么?發(fā)現了什么?
思考二:教師的演示實驗是否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發(fā) 現
反饋交流:交流本小組的預測和實驗結果,并對結果作簡單的分析。
4.分組實驗2:觀察橡皮筋音高的變化
。1)如何使橡皮筋發(fā)出聲音呢?出示一塊木板上釘兩個釘子,兩個釘子之間綁一根橡皮筋的裝置。
。2)把橡皮筋拉緊點,撥彈;稍稍放松些,撥彈。比較: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有什么變化?如何描述橡皮筋發(fā)出的聲音的變化呢?
交流反饋:皮筋松,振動慢,發(fā)出的聲音低。皮筋緊,振動快,發(fā)出的聲音高。振動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單位是赫茲(Hz)。
四、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變化,也可以使物體發(fā)出的聲音發(fā)生變化嗎?
物理教案《聲音的產生》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知道聲音靠振動產生,它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原理,培養(yǎng)初步的觀察能力和研究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師生雙邊的教學活動,體會從實驗得出結論,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激發(fā)學習興趣,并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一切發(fā)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難點】:理解在空氣中聲波以疏密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用視頻展示一組高山流水、蟲鳴鳥叫、交響樂、人聲嘈雜的畫面,引入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一起學習聲現象。詢問學生有關聲現象,同學們想知道哪些知識呢?
預設:這些聲音是怎么產生的?又是怎樣傳播到我們的耳朵的呢?聲音為何不盡相同?為什么有的聲音動聽,而有的聲音卻是噪聲等等。
我們這節(jié)課就來研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對其中的部分問題予以解答。(板書標題)
(二)探究學習
1.聲音的產生
學生小活動:動手使身邊的盡可能多的物體發(fā)聲。
活動時注意觀察物體發(fā)聲與不發(fā)聲時有何不同?與同桌討論發(fā)聲的物體又有怎樣的共同特征。
預設:有抖紙張,彈橡皮筋,倒水,拍手,敲桌子,吹氣球,說話唱歌等等。
通過對比師生歸納聲音的產生實質都是在動。教師講解這實質是繞中心位置來回運動,物理學中稱之為振動。也即是說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則發(fā)聲停止。
提問:那么是所有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嗎?
實驗探究:用錘敲擊音叉,請同學聆聽并觀察,可以聽到悅耳的樂器聲,但很難看到發(fā)聲的物體音叉是否振動,如何才能觀察呢?教師介紹一個好的辦法,用鐵架臺下懸一只乒乓球,音叉挨著乒乓球,對比不敲擊和敲擊音叉時乒乓球的狀態(tài),發(fā)現不敲擊時球靜止,敲擊時球有明顯跳動。
思考:乒乓球在什么情況下跳動?為什么跳動?請學生試著說一說。
通過觀察,知道敲擊音叉時才跳動。是因為敲擊時音叉發(fā)出聲音,音股在振動,靠近很輕的乒乓球時帶動球跳動。這種把叉股看不見的振動轉化為可以看見的乒乓球的跳動,物理學上稱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為轉化法。
請同學思考還有什么方法可以驗證,預設有同學提出了用水或者撒上胡椒粉等。請學生動手操作,觀察現象,并解釋原因。(把音叉放置水中,對比不敲擊和敲擊音叉時的狀況,可看到后者水花四濺,原因是發(fā)聲的音叉的叉骨在振動,放置水中會使得水發(fā)生振動甚至激起水花。也是轉化法。)
教師講解:科學家做了大量的實驗,均表明一切發(fā)的物體都在振動,我們把正在發(fā)聲的物體叫做聲源。
補充小資料:早期的機械唱片發(fā)聲原理。即將發(fā)聲體的振動記錄下來,需要時再讓物體按照記錄下來的振動規(guī)律去振動,這會產生與原來一樣的聲音,這樣就可以將聲音保存下來。
聲音的傳播
聲音是靠振動發(fā)聲的,那么聲源產生的聲音又是如何傳到人耳的呢?
演示實驗:聲音兩個相同的音叉A與B,相隔一段距離,A音叉靠近靜止懸掛的乒乓球,用力敲擊B音叉,發(fā)現乒乓球也會跳動。
提問:音叉B并沒有與乒乓球接觸,為什么球會振動,又是誰將振動傳給了A呢?
得出:他們之間只有空氣,應該是空氣傳播了聲音。
提問:那空氣又是怎樣傳播聲音的呢?
教師點撥:原來敲擊音叉時,叉股不停的左右振動,引起他周圍的空氣形成疏密相間的波動,并向遠處傳播,形成聲波。聲音就是以波的形式向外傳播,最后到達我們的耳朵,引起聽力。平時我們人與人的交流就是靠空氣傳播聲音的。
那只有空氣才能傳播聲音嗎?你還知道什么可以傳播聲音呢?同學們請看下面的實驗看看他又說明什么問題。
用氣球包裹一個手機,打開音樂,并將他懸吊起來,放入空桶中,可明顯聽到空氣傳播的音樂。接著往空桶中注入水,請學生觀察并聆聽是否還是可以聽到聲音,這一現象說明什么問題,什么可以傳播聲音。
結論:兩個實驗分別說明空氣是氣態(tài),水是液態(tài)都能傳播聲音。
提問:那固態(tài)物質是否能傳播聲音呢?你又有什么具體實例來說明呢?
預設壓在枕頭下面的手表,可以通過枕頭傳播指針走動的聲音;土電話傳播聲音,有細線連接可以聽到,沒有細線不能聽見,說明細線可以傳聲。
總結:大量的實驗表明一切氣體、固體、液體都可以作介質傳播聲音。
提問:思考有沒有不能傳聲的地方呢?
預設月球上,兩名宇航員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通過無線電來交談。這是因為月球上沒有空氣,也即是在真空狀態(tài)不能傳播聲音。
演示實驗:用小實驗輔助理解真空不能傳聲:把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玻璃罩內,用電動抽氣機逐漸抽走里面的空氣,注意聲音的變化。可以引導推想如果把罩內抽成真空,就不能聽到聲音了。再做對比實驗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注意聲音的變化。
師生總結: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傳聲的介質可以是氣體、固體或液體,真空不能傳聲。
聲速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那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嗎?
生活現象:生活中電扇雷鳴的天氣,我們總是先看見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為什么?
討論得出:聲音的傳播需要時間,也就是說聲音傳播有一定的速度。
教師講解:我們把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稱為聲速。它的大小等于聲音在每秒內傳播的具體。聲速的大小跟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
展示ppt,列舉一系列聲音在介質中的出納博速度,請同學仔細觀察數據,有何發(fā)現?
可以看到在一般情況下,聲音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小于在液體、固體中的傳播速度。請學生記住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引導同學聯系生活實際:一個同學在山谷間吶喊,那他的聲音大概是以什么速度向外傳播的呢?(340m/s左右)可是過一會兒就會聽到連續(xù)不斷的聲音,那這是什么現象呢?
教師講解:這是回聲現象,用物理的語言描述就是聲波遇到障礙物的反射現象。
提問:但是平常人們在講話時并沒有聽到回聲,那在什么情況下我們可以聽見原來的聲音和回聲呢?
教師講解:當障礙物離人較遠時,發(fā)出的聲音經過大于0.1s回到耳邊,人們能把回聲與原聲區(qū)分開;而當障礙物離得太近時,聲波很快反射回來,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人耳難以分辨,但是會覺得聲音更響亮。
拓展小資料:回聲現象除了測量聲速之外還有很多應用。如在建筑學中我國天壇的回音壁巧妙利用回聲享譽中外,醫(yī)學上疾病監(jiān)測,工業(yè)加工除塵,軍事中利用聲納海底探測等等。
(三)應用提升
科學世界資料補充:《我們是怎么聽到聲音的》。生物課上知道基本過程就是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信號經過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在這個過程中,任何部分發(fā)生障礙,人都會失去聽覺。如果只是傳導障礙,而又能想辦法通過其他途徑將振動產生的信號傳遞給聽覺神經,人們也能感知聲音。例如,聲音通過頭骨、頜骨也能傳遞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科學上把聲音的這種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骨傳導常應用在工業(yè)和戰(zhàn)場上,利用骨傳導原理制成的助聽器、耳機等在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物理學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讓我們不禁感嘆好神奇的物理世界,它造福于我們的生活,讓生活更美好。
習題鞏固:將耳朵貼在長鐵管的一端,讓另外一個人敲一下鐵管的另一端,你會聽到幾次敲打的聲音?請說出其中的道理。
(四)小結作業(yè)
師生小結:聲音的產生原因與傳播特性。
思考兩個問題:為什么我們能聽到房間里蚊子的嗡嗡聲?然而蝴蝶飛行時翅膀也在振動,我們卻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的聲音,這又是為什么呢?帶著這個疑惑預習下一節(jié)課的`內容,試著尋找答案。
物理教案《聲音的產生》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感受豐富的聲音,理解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2、通過實驗、觀察,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聲音消失。
3、聆聽不同動物的發(fā)聲,認識動物不同的發(fā)生方式。
【教學重點】
觀察和發(fā)現物體發(fā)生的共同特征,分析和歸納物體發(fā)生與振動的關系。
【教學難點】
將物體發(fā)生時的振動現象可視化
【教學準備】
教師材料:實驗記錄表、教學ppt。學生材料:塑料袋、鋼尺、音鈸、塑料瓶、泡沫屑、水、水槽、音叉、水鼓。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趣導入,感知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1.談話:同學們,在我們周圍,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聲音伴隨著我們,剛剛叮鈴鈴的鈴聲告訴我們上課了,生活中到處都有聲音,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些是什么聲音,傳遞了什么信息?
2.播放音頻:鬧鐘聲、汽車喇叭聲、狗叫聲、打雷聲。
3、提問:這是什么聲音,這個聲音表達了什么意思?
4、學生匯報所聽到的聲音,以及這個聲音表達的意思。鬧鐘聲-起床時間到了汽車喇叭聲-有汽車來了,注意安全狗叫聲-有陌生人來了
5、小結:看來,聲音可以向我們傳遞信息,不停的聲音傳遞著不同的信息。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里,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聲音,今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奇妙的聲音王國,去探索有關聲音產生的奧秘。
6、板書課題:聲音的產生
二、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
。ㄒ唬┩ㄟ^讓塑料袋發(fā)出聲音,初步認識聲音的產生與物體運動有關
1.提問:(出示保鮮袋)同學們,剛剛聽了那么多聲音,現在你能用保鮮袋制造一個聲音嗎?
2.提問:你有什么辦法?
3、(示范)學生代表說一說:準備用什么方法讓塑料袋發(fā)出聲音?
4.全班活動,要求:看誰的發(fā)現最多;制造聲音時注意聲音的大小。
5、教師控制:開始!—停!
6、提問:誰能把你使用的方法展示給大家看?用一個“動詞”概括使塑料袋發(fā)出聲音的動作方式,是什么?
7、學生匯報,教師板書“動詞”。
8、交流:通過敲、打、拍、吹、摩擦等動作方式都可以使塑料袋發(fā)出聲音,不同的方式都可以使物體運動產生聲音,那么聲音到底是怎么產生的呢?。
。ǘ┩ㄟ^探究不同物體發(fā)聲的運動,歸納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1、追問:現在你認為物體必須怎樣才能發(fā)出聲音?
2、學生交流討論
3、談話:(出示實驗器材)為了研究這個問題,老師給大家準備了幾樣實驗器材。仔細看看都有些什么?這些物體不動時,它會發(fā)出聲音嗎?你有什么辦法分別讓它們發(fā)出聲音呢?
4、學生觀察實驗器材并思考,由學生介紹實驗材料,并演示讓它們發(fā)出聲音的方法。講解實驗方法并出示實驗記錄表
5、教師隨機指導,完善并講解正確的實驗操作方法。
6.提問:要想知道這些物品為什么都可以發(fā)出聲音,我們就要觀察研究這些物品發(fā)出聲音時的共同特點。因此,要注意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和總結:一個物體發(fā)聲時,它的運動軌跡有什么變化?
7、講解實驗記錄單并舉例示范。舉例:摸著喉嚨,發(fā)出“啊—”的聲音,用手感受。我們可以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喉嚨在發(fā)聲時的運動軌跡。
活動二:通過探究不同物體發(fā)聲的運動,歸納聲音產生的原因我的驗證過程
8.ppt出示實驗要求:看,發(fā)聲物體有什么現象產生?摸,對于現象不明顯的發(fā)聲物體,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它的運動。畫,畫出發(fā)聲物體發(fā)聲時的運動軌跡。說,不發(fā)出聲音時的狀態(tài)和發(fā)出聲音時的狀態(tài)。
9.實驗:按要求進行下面5個發(fā)聲實驗,觀察物體發(fā)聲時的現象,并跟著它發(fā)聲時的運動軌跡來畫圖,完成記錄單。
10、小組匯報,教師適時作出引導,使學生注意觀察發(fā)聲物體運動軌跡的變化。
11、提問:通過這幾個活動,對于“物體必須怎樣才能發(fā)出聲音?”你有什么想法?
12、學生思考并回答。(預設學生回答,上下左右快速運動)
13、小結:物體受力以后,上、下、前、后、左、右做快速地來回往復運動,我們稱之為振動。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所有的物體在不發(fā)出聲音時處于靜止的狀態(tài),在發(fā)出聲音時處于振動。
14、談話:既然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那么停止物體的振動,聲音就會消失嗎?是不是這樣呢?怎樣改變上面的實驗去證明?哪位同學來試試?
15、學生示范如何使發(fā)聲中的音鈸、鋼尺、喉嚨、礦泉水瓶停止振動。
16、交流:通過剛才實驗,你觀察到什么現象?這說明了什么?
17.小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有振動就有聲音;振動停止,聲音消失。
三、運用“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原理,解釋音叉激水和水鼓現象
1、描述:物體的振動產生聲音,這些振動有時還能帶來很奇妙的現象(展示音叉和水鼓)
2、演示1:依次走到部分同學耳朵邊,用錘子敲擊音叉的側面。演示2:用鼓槌敲擊鼓面
3、提問:你聽到了什么?
4、學生回答。(聲音)
5、思考1:敲響音叉后,接近水面,會有什么情況發(fā)生呢?思考2:在鼓的表面倒上一點水,用鼓槌敲擊水鼓又會有什么現象發(fā)生呢?
6、教師演示音叉激水,敲擊水鼓
7、追問:物體的振動帶來了什么神奇現象?你如何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解釋剛才的現象呢?
8.學生匯報。
9.小結: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四、認識動物不同的發(fā)聲方式
1、談話:物體振動能夠產生聲音。那么,大自然中的動物又是通過什么方式發(fā)出聲音的呢?
2、播放視頻《動物的叫聲》。
3、交流:通過剛才的視頻,你了解到了什么?
4、學生匯報,教師PPT總結哺乳動物、昆蟲、鳥類、蛇類、魚類發(fā)聲的方式。
5、小結:無論人、動物、還是生活中的各類物體,聲音都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五、拓展應用
1、拓展練習:解釋貝多芬的的故事:晚年利用振動感受音樂。
2、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3、談話: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耳朵里的?聲音的變化有什么特點呢?
六、課堂小結
物理教案《聲音的產生》 篇5
【設計思想】
初二學生由于剛剛進入物理學科的學習,會感到物理與自己的生活有很大距離。因此拉近物理與生活的關系,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是非常關鍵的。而《聲音的產生和傳播》這節(jié)課的內容特點決定了它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關,因此,本節(jié)課的設計就從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通過探究活動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出發(fā),在教師引導下,使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驗和對實驗現象及收集的信息進行對比分析,得出結論。在探究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鍛煉,同時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
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fā)生的。
3.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的方法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
2.通過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掌握初步研究問題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教師、學生雙邊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2.注意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善于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
3.學會用物理知識來描述生活中聲現象。
【教學重點】
1.發(fā)聲的物體在振動。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觀察、探究聲音傳播的條件以及解釋生活中的聲傳播現象。
【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探究法、討論法
【教師準備】
音叉、小錘、鐵架臺、帶有細線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氣機、燒杯。
【學生準備】
橡皮筋、細線、鉛筆、白紙、細砂、小鬧鐘(或小收音機)、小石頭、塑料袋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媒體播放:海濤聲、砂輪與工件的摩擦聲、優(yōu)美的歌聲、琴聲、鑼鼓聲、神奇的超聲波等。
引導提問: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呢?為什么會有各種各樣、千差萬別的聲音呢? 導入課題:我們聽到的如此優(yōu)美的樂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豐富多彩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又是怎樣傳播的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聲音的發(fā)生和傳播》。 二、進行新課
問題一: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學生討論:如此豐富多彩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呢?
引導比較:
1.讓學生感知比較說話與不說話時喉嚨部位的情況。
2.觀察比較按緊的直尺不發(fā)聲與撥動發(fā)聲時的情況。
3.觀察比較燒杯中的靜水與向燒杯中倒水發(fā)聲時水的情況。
4.讓觀察比較拉緊的橡皮筋發(fā)聲與不發(fā)聲時的情況。 師生總結: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師演示:發(fā)聲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彈開──說明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物理研究方法指導:轉化法)
乘勢提問:還有什么辦法可以驗證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是否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呢?怎樣驗證?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點撥: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需要那些器材,具體怎樣操作?確定方案)
教師預備:方案一:用手輕觸發(fā)聲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覺。 方案二:讓發(fā)聲的音叉浸入水面少許,觀察水面變化情況。
方案三:用細線將鉛筆系在音叉上,音叉發(fā)聲時,用紙在筆尖上迅速拖過,觀察在紙上留下的線條情況。
方案四:用細砂撒在桌面上,用小錘敲擊桌面時發(fā)聲的同時觀察砂子的情況。 方案五:把裝有水的水槽放在桌面上,用小錘敲擊桌面時發(fā)聲的同時觀察水面的情況。
學生活動:(教師根據情況指導) 收集信息,分析材料:
得出結論: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物理教案《聲音的產生》 篇6
教學目標:
一、探究目標:
1、大膽質疑,通過觀察和實驗,樂于提出關于聲音的問題。
2、能夠利用各種感官和輔助工具觀察物體發(fā)聲的現象。
二、情感目標:
樂于與人合作,與人交流,能體驗自主探究的快樂。
三、認知目標:
通過自主探究,知道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
教具準備:
各種聲音的錄音帶、瓶子、鋼尺、鼓、鼓棍、鑼、小黃豆、系線的泡沫小球。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驗使學生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教學課時:
一課時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設計重在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的探究空間,讓學生經歷一個較為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探究的過程中初步體驗科學探究的本質。
教學過程:
。ń淌依飻[放九個小組的桌子,桌子上放有號碼牌,學生進教室后分小組坐在座位上。)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請大家閉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樂章。(教師播放錄音)
2、引導學生談談聽后感受(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你聽到了什么)
3、學生模仿大自然中聽到的各種聲音。
4、引導學生提出有關聲音的疑問。
5、揭示課題:聲音的產生(板書)
二、自主探究
(一)學生展示帶來的發(fā)聲材料,設計實驗。
1、師:大家說說看,鼓、鑼、瓶子等物體,你不動它,它能自己發(fā)出聲音嗎?怎樣做就能使它們發(fā)出聲音呢?
2、分組實驗。(學生對物體分別進行敲、打、吹……)
3、學生匯報實驗結果。
4、教師小結:任何物體在靜止的狀態(tài)下,都不能自行發(fā)出聲音。當給它們一定作用的力時就能發(fā)出聲音。
。ǘ⿲W生根據課前制定的實驗計劃開展探究,根據探究的問題,選擇實驗材料,研究實驗方法,將討論的結果記在“小組實驗方案表中”。
實驗1:在鼓面上撒些小黃豆,敲擊鼓面時觀察發(fā)生的現象。
實驗2:把用系著線的小泡沫球靠近敲打后的鑼面,觀察小泡沫球發(fā)生的變化。
實驗3:在桌子邊上壓住鋼尺的一端,撥動鋼尺的另一端,你有什么發(fā)現?
小組實驗方案表
小組共同探究的問題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小組內共同選擇的實驗材料(在選擇的材料序號前打“√”)
。1)隊鼓(上面撒有小黃豆)、鼓棍。
。2)鑼、系著線的小泡沫球。
。3)鋼尺
小組內口頭研究的實驗方法或
實驗步驟
小組內對研究的問題進行
歸納分析得出的研究結論
(教師傾聽、觀看,參與其中,引導學生在觀察物體發(fā)出聲音時,發(fā)生什么現象?重點引導學生在進行實驗過程中把不明顯的現象表現出來)
1、匯報探究成果,交流信息。
。1)指名小組匯報。(兩人演示,一人講解)
。2)小組互相討論實驗得出的結論。
。3)展示儀出示其中一個小組的方案表,教師以一個實驗例子反饋學生的實驗方案。
。4)師生總結。(適時引導學生用“振動”這個詞描述物體發(fā)聲的特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聲音的產生是由物體振動引起的。
(三)研究物體停止振動的現象,是否能聽到聲音。
1、談話:剛才的實驗我們發(fā)現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如果物體停止振動又會怎樣?下面大家設法使振動著的鼓、鑼立即停止,看能不能再聽到聲音,說說為什么?
2、指導小組實驗。(自行設計實驗),教師巡視觀看。
3、匯報實驗結果。
4、師生總結:只要物體產生振動,就能發(fā)出聲音。振動停止了,聲音也就停止了。又一次的實驗證明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三、拓展活動
1、引導學生撥動鋼尺時觀察鋼尺的運動軌跡(教師加以解釋什么是運動軌跡),并把它畫出來。
2、小組交流展示自己的軌跡圖。
3、教師分析尺子的運動軌跡圖,加深學生對物體振動的理解。
四、教師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研究了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而且通過做實驗的方法,明白了聲音產生的一些規(guī)律和原理。課后,同學們可以繼續(xù)觀察。
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學生樂于與人合作、交流,充分發(fā)揮了自主探究的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都能了解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
物理教案《聲音的產生》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知道聲音需要介質傳播,以及固體、液體、氣體都是能夠傳播聲音的介質;
3、知道聲速跟介質的種類和介質的溫度有關。
過程與方法:
1、運用觀察和實驗來探究聲音產生的實質,以及探究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2、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科學抽象能力;使學生掌握初步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教學中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逐步養(yǎng)成自覺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科學態(tài)度。
2、通過合作和交流,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以及聲是以波的形式傳播的。
3、聲速與介質種類以及介質溫度有關。
【教學難點】
聲音在介質中以聲波的形式傳播。
【教具準備】
音叉、乒乓球、水杯、廣口瓶、聲音芯片
【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我們生活中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里,美妙的的音樂聲,路上吵雜的汽車聲,孩子們的玩耍聲等,很難想象,如果沒有聲音,人類將怎樣生存。(邊放錄像邊說明)
問:那么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呢?又是怎樣傳播開來的?聲音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呢?這些都是本章將要研究的問題。
。ǘ┻M行新課
1.聲音的產生
提出問題: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1)學生活動1:請大家用手摸著自己的喉頭部分,輕喊一聲“啊”,有什么感覺?(聲帶在振動)
(2)學生活動2:兩人一組,一人將橡皮筋拉長張緊,另一人用手撥動橡皮筋,觀察橡皮筋振動發(fā)聲。
(3)演示實驗二:將用力敲響的音叉插入水中,觀察,音叉濺起水花
(4)在鼓面上放一些小紙片,敲擊鼓面,紙片會被彈起。
問:上面的這些實驗與活動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2)學生活動2:兩人一組,一人將橡皮筋拉長張緊,另一人用手撥動橡皮筋,觀察橡皮筋振動發(fā)聲。
我們把正在發(fā)聲的物體叫做聲源。
人說話、發(fā)聲是靠聲帶的振動,婉轉的鳥鳴聲靠的是氣管和支氣管交界處鳴膜的振動,蟋蟀叫聲靠的是左右翅摩擦發(fā)出的振動。
問:吉他發(fā)聲靠的是什么?(琴弦的振動)鼓發(fā)聲靠的是什么?(鼓面振動)笛子發(fā)聲靠的是什么?(空氣振動)所以樂隊里弦樂、管樂、打擊樂器等的發(fā)聲是不同的。
用收音機播放一小段音樂.并問,這美妙的樂聲也是有發(fā)聲體在振動嗎?從收音機中小心地取出喇叭,讓學生想一下,用什么辦法可以驗證發(fā)聲的喇叭在振動?
在喇叭的紙盆上放一些輕小物體觀察它們在喇叭發(fā)聲時是否跳動.
實驗驗證:用碎紙揉成紙團放在喇叭紙盆上,打開收音機音量旋鈕,請幾位同學到講臺上來觀察共敘述觀察到的現象是:小級團在喇叭紙盆上跳動,并閉音量旋鈕,紙團停止跳動.
發(fā)聲的喇叭在振動。
大家一起唱音階“1-3-5-1,l-5-3-l”邊唱邊用手摸頸部喉頭部分,發(fā)聲時喉頭是否在振動?喉頭振動停止,發(fā)聲是否也停止?
發(fā)聲時喉頭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發(fā)聲時喉頭在振動.共3頁,當前第1頁123
哪位同學知道蜜蜂、蒼蠅、蚊子在飛舞時如何發(fā)出“嗡嗡”聲?
它們是靠翅膀振動發(fā)聲的.
蟋蟀發(fā)聲時復翅舉起與背部成45度角,左復翅上有它銼,右復翅上有刮器(發(fā)音鏡),左右復翅迅速左右開會使復翅振動.蝗蟲也是靠音銼和刮器發(fā)聲,但蝗蟲的音銼、刮器長的部位與蟋蟀不同.蟬靠腹部第一節(jié)兩側的兩片彈性薄膜即聲鼓振動發(fā)聲.請同學們再舉一些發(fā)聲作振動的實例.
敲擊鑼、鼓靠鑼、鼓面振動發(fā)聲;彈奏樂器:胡琴、吉它靠琴弦振動發(fā)聲.
大家思考哪些是物體發(fā)聲體而不振動的實例。
沒有只發(fā)生不振動的實例。
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
得出結論: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聲音不一定消失)犙生舉例,并說出是什么在振動發(fā)聲。
我們能聽到很多種聲音,那么聲音產生后是怎樣傳到我們的耳朵引起聽覺呢?
2.聲音的傳播
聲音在空氣里是怎樣傳播的?
聲音在其他物質中能傳播嗎?
學生實驗:兩人一組,一位同學把耳朵貼在桌面上,另一位同學在另一邊輕敲桌子,然后兩人互換。
問:這個實驗說明了什么?固體也能傳聲。
問:液體能不能傳聲呢?
舉例:你潛入水中,可以聽到岸上傳來的聲音;你家魚缸里的魚,當你猛拍掌時,魚會怎樣?學生回答
這說明液體也能傳聲。
再觀看一個現象,看錄像
結論:真空不能傳聲。
總結上面的現象及結論我們可知:
聲音靠物質傳播,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傳聲,真空不能傳聲。
看圖3-13人耳的結構。
觀看錄像,觀察并注意說明。
原來,振動在空氣中形成了疏密相間的波動向遠處傳播。我們把這種波動叫做聲波。聲波由聲源向四周傳播開來,傳入人耳后就激起耳內鼓膜的振動,人們便聽到了聲音。
3.聲音傳播的快慢
有一種現象,要打雷時,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fā)生的,為什么常常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呢?
這是因為聲音傳播速度比光的傳播速度要小得多的緣故。
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空氣傳聲與固體傳聲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回答
在古代,戰(zhàn)士休息時,常枕著箭筒睡覺,這有什么好處呢?原來他隨時可以聽到敵軍有無動靜。為什么呢?大地、箭筒是固體,固體傳聲快的緣故。
原來聲音在不同的物質中的傳播聲音快慢是不同的。聲音的傳播速度還與壓強和溫度等因素有關。
聲音在每秒傳播的距離叫做聲速。
空氣(15℃)中聲速是340m/s;
25℃的水中,大約是1500m/s;
鋼鐵中,大約是5200m/s;
通過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知道,聲音在固體中傳播得快,液體中次之,在氣體傳播得慢。
4、介紹回聲
講述: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現象。例如在野外活動時,對著大山喊一聲,你可能聽到好幾次回聲。
如果回聲比原聲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聲和原聲區(qū)分開來。
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發(fā)生反射形成的,人耳能區(qū)分回聲和原聲的時間間隔為0.1秒。
牐牸撲悖耗芴到回聲的最短距離是多少?
牐犚閻:v = 340 m / s, t = 0.1 s
牐犌螅s
牐牻猓s=v t / 2 = 340 m / s × 0.1 s / 2 s = 17 m
牐牬穡能聽到回聲的最短距離是17 m。
利用回聲可以測定海底的深度、冰山的距離、敵方潛水艇的遠近等。
【課堂小結】
請根據板書,簡要地回顧對本節(jié)學到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共3頁,當前第2頁123
【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1.聲音的產生:聲音(sound)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聲音靠物質傳播,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傳聲,真空不能傳聲。
3.聲音傳播的快慢:空氣(15℃)中聲速是340m/s;聲音在固體中傳播得快,液體中次之,在氣體傳播得慢。
4.回聲
【布置作業(yè)】
1、認真閱讀課文
2、進行課本37頁的實踐活動
3、作業(yè)本上寫p37 1、2、3三道題
共3頁,當前第3頁123
物理教案《聲音的產生》 篇8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初步認識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
2、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3、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
二、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聲音是如何產生的?聲音是如何傳播的?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研究問題的方法。
2、通過學習活動,鍛煉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教師、學生的雙邊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熱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
2、注意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善于與其他同學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和實驗,探究聲音的產生和傳播。
教學難點
組織、指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確結論。
教學方法
探究法、討論法、實驗法、觀察法。
教學用具
橡皮筋、塑料尺、軍鼓、小提琴、口琴、氣球、鬧鐘、接有抽氣機的玻璃罩、實物投影儀、錄像帶、電視機、錄像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入新課
。蹘煟菸覀兩畹氖澜绯錆M了各種聲音。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可以陶冶情操,給人以美的享受,而電鋸鋸木的聲音、砂輪打磨工件的聲音使人感到刺耳難聽。在漆黑的夜晚,幾聲呱呱的蛙聲劃破了村野廣闊的夜空,給寧靜的鄉(xiāng)村夜色增添了一分美麗。我們從呱呱墜地的那時起,就無時無刻不在與聲(sound)打交道,聲音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聲音是我們了解周圍事物、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學們想知道與聲有關的哪些問題呢?
。凵祝萋曇羰窃鯓赢a生的?
[生乙]聲音在空氣中能傳播,在固體、液體中能傳播嗎?
。凵萋曇粼谡婵罩心軅鞑?
[生。萋曇粼诓煌橘|中傳播的快慢一樣嗎?
。蹘煟萃瑢W們對聲有這樣濃厚的興趣,這很讓我高興,要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就需要同學們和老師共同協作,一起做好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和演示實驗。
二、進行新課
。厶骄浚萋曇羰窃鯓赢a生的?
。蹘煟菡埫拷M選一位同學,做各種活動,使物體發(fā)聲,其他同學仔細觀察。
。凵祝莅岩桓鹌そ顝埦o,撥動橡皮筋,橡皮筋振動發(fā)出聲音。
。凵遥莅岩恢凰芰铣邏涸谧肋叄挂欢松斐鲎劳,用手撥動尺的伸出端,尺振動發(fā)出聲音。
[生丙]用鼓棰打擊鼓面,鼓面振動,聽到宏亮的擊鼓聲。
[生。輷軇有√崆俚那傧,弦振動發(fā)出悅耳的琴聲。
[生戊]我這個活動,需要全體同學來配合一下:請同學們把手指放在喉結處,讓我們從1數到10,聲帶振動,發(fā)出聲音。
。蹘煟萃ㄟ^同學們的探究活動,總結概括物體發(fā)聲時的共同特征。
。凵祝荽驌艋驌軇游矬w可以產生聲音。
[生乙]我們發(fā)聲時沒有打擊,也沒有撥動。
[生丙]所有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蹘熒餐顒樱萋曇羰窃鯓赢a生的?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vibration)產生的。
[師]經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聲音產生的奧秘被我們揭開了謎底,為我們的成功合作 鼓掌。
。凵莩两诔晒Φ南矏傊校榫w十分高漲。
[想想議議]
。蹘煟菸矬w振動發(fā)聲的現象真是太多了,同學們能列舉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發(fā)聲現象嗎?
[生甲]吹口琴的聲音,是由于氣流的沖擊,琴內的彈簧片發(fā)生振動發(fā)出的。
。凵遥萦茡P的薩克斯聲是由于氣流通過管時,使管內空氣柱振動而發(fā)出的。
。凵荽悼谏诼暿强谇粌瓤諝庹駝赢a生的。
。凵。菅谉岬南奶欤懥恋南s鳴是蟬的發(fā)音肌收縮時,引起發(fā)音膜的振動而產生的。
。凵欤輾馇虮暿菤馇蚰さ恼駝右鹬車諝獾恼駝佣a生的。
[生己]聲勢浩大的瀑布聲是水撞擊石頭,引起空氣的振動發(fā)出聲音。
。凵菪淠馨l(fā)出笑聲是果實的外殼上面有許多小孔,經風一吹,殼里的籽撞擊殼壁發(fā)出聲音。
。蹘煟萃瑢W們剛才列舉了生活與自然界中豐富多彩的聲音,而且能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這很好。關于聲音的發(fā)生,同學們還有什么疑問呢?
。凵菸覀兤匠B牫、錄音是怎么回事?
[師]同學的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振動可以發(fā)聲。如果將發(fā)聲體的振動記錄下來,需要時再讓物體按照記錄下來的振動規(guī)律去振動,就會產生與原來一樣的聲音,這樣就可以將聲音保存下來。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規(guī)則的溝槽。當唱片轉動時,唱針隨著劃過的溝槽振動,這樣就把記錄的聲音重現出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還發(fā)明了用磁帶和激光唱片記錄聲音的方法。
。厶骄浚萋曇粼鯓訌陌l(fā)聲體向遠處傳播?
。蹘煟菡埻瑢W們大膽猜想一下,聲音怎樣從發(fā)聲體向遠處傳播?
。凵祝萋曇粲砂l(fā)聲體傳播出去,可能沿直線傳播。
。凵遥萋曇魝鞑コ鋈,可能需要什么東西來作媒介。
。蹘煟菡埻瑢W們設計一個實驗證實你的猜想。
。凵莅褍蓮堈n桌緊緊地挨在一起。一個同學輕敲一張桌面的一端,而另一個同學把耳朵貼在另一張桌面的一端,可以清晰地聽到擊桌子的聲音。
。蹘煟輨偛磐瑢W設計的這個實驗簡單易行,而且有力地說明了聲的傳播需要物質,物理學中把這樣的物質叫做介質(medium)。
。凵萦袝r候好像沒有介質也能聽到聲音。比如雷聲,似乎沒有什么東西把它傳遞來呀。[師]雷聲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嗎?
。凵菀庖娪蟹制。有的認為不需要介質,有的認為需要介質。
。蹘煟輰嵺`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讓我們通過實驗來證實大家的想法。
。垩菔荆
把一只正在響鈴的鬧鐘放在接有抽氣機的玻璃罩內,用抽氣機逐漸抽出其中的空氣,隨著罩內空氣的抽出,請同學們注意聲音有什么變化?
。凵蓦S著罩內空氣的抽出,鈴聲逐漸變小,最后直到聽不到鈴聲。
。蹘煟菡埻瑢W們再注意觀察: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聲音又有什么變化?
[生]隨著空氣逐漸進入,鈴聲逐漸加強。
。蹘煟輪l(fā)學生思考,由上面的實驗同學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凵菡婵詹荒軅髀暋
。蹘煟萁涍^同學們的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同學們得出了真空不能傳聲的正確結論。實際上,我們平常能聽到彼此講話的聲音,就是依靠了空氣這種介質。假想云層和我們之間是真空,大家就聽不到雷聲了。我們周圍充滿了空氣,空氣為人類、動物傳遞聲音信息提供了便利條件。
。凵菰虑蛏蠜]有空氣,登月宇航員怎么交談呢?
。蹘煟菰虑蛏蠜]有空氣,所以在月球上宇航員即使近在咫尺,也只能通過無線電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
。劭翠浵瘢萋曇粼诳諝庵械膫鞑。
聲音在空氣中怎樣傳播呢?以擊鼓為例:鼓面向左振動時壓縮左側的空氣,使得這部分空氣變密;鼓面向右振動時,又會使左側的空氣變稀疏。鼓面不斷左右振動,空氣中就形成了疏密相間的波動,向遠處傳播。這個過程和水波的傳播相似。用一支鉛筆不斷輕點水面,水面就會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斷向遠處傳播。因此,聲音也是一種波,我們把它叫做聲波(sound wave)。
。巯胂胱h議]
。蹘煟萃瑢W們已經知道固體和氣體都可以傳聲。那么,聲能在液體中傳播嗎?請同學們找出事實或實驗來支持你的想法。
[生甲]在游泳池游泳的人,潛入水底時仍能聽到岸邊人的談話聲。
。凵遥葆烎~時要保持周邊環(huán)境的安靜。
[生丙]漁民們常用電子發(fā)聲器發(fā)出魚喜歡的聲音,將魚誘入魚網。
。凵。莅颜陧戔彽聂[鐘由塑料袋包好,把它放入水中,仍能聽到鈴聲。
。蹘煟萃ㄟ^上面的探究活動、演示實驗、想想議議,我們已經知道了:氣體、液體和固體都可以做媒介將聲音傳播出去,那么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快慢一樣嗎?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15頁圖表:幾種物質中的聲速,并回答下列問題:
[投影]
問題1:聲音在15 ℃和25 ℃的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分別是多大?這說明聲速跟什么因素有關?
問題2:聲音在25 ℃的空氣和蒸餾水中傳播的速度分別是多大?這說明聲速跟什么因素有關?
問題3:對比表中的數據,你可以發(fā)現什么?
[生甲]15 ℃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0 m/s,25 ℃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6 m/s。說明聲速跟介質的溫度有關。
。凵遥25 ℃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6 m/s,25 ℃時蒸餾水中的聲速為1497 m/s。說明聲速跟介質的種類有關。
。凵萋曇粼诠腆w、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快。
。巯胂胱鲎觯
。蹘煟菡埻瑢W們分組討論,每組想出一個測量聲速的方法,盡可能的話,進行實際測量,看看哪個組的方法更合適,測得的聲速更接近當時的真實值。
[師]同學們剛才設計的方案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可行性,祝賀同學們成功的設想,課后若同學們能通過實驗測出聲速,就更加完美了。
。蹌邮謩幽X學物理]
1、學生想出了許多辦法說明桌子聲是由桌面的振動引起的。
方法(1):在桌子上固定一根彈性較好的細棍,細棍頂端固定一根細彈簧,彈簧上連接一個輕質小球,敲打桌子,輕質小球也隨著跳起舞來。
方法(2):在桌面上撒一些碎紙屑,用力敲打桌面,紙屑會跳動起來。
方法(3):把手放在桌面上,當用力敲打桌面時,感覺手在振動,說明桌面在振動?
2、通過查閱資料可知,北京到上海的鐵路線距離s1=1500 km,快車的速度v1=105 km/h,
3、能聽到兩次敲打聲。第一次聲音是由鐵傳來的,第二次聽到的聲音是由鐵管中的空氣傳來的。
三、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以下內容:
1、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聲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聲在不同介質中的聲速不同。
四、布置作業(yè)
P16動手動腦學物理1、2、3寫在作業(yè)本上。
【物理教案《聲音的產生》】相關文章: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物理教案04-24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物理教案11-09
物理教案《聲音的產生和傳播》04-08
《聲音的產生》的教案06-19
《聲音的產生》說課稿02-24
《聲音是產生》說課稿07-18
《聲音的產生》教案11-29
《聲音是產生》說課稿07-18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教案聲音的產生與傳播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