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歌》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下面就是小編分享的《國歌》教學反思范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國歌》教學反思篇一
我是在三年級上的這節(jié)《國歌》,孩子們比較活躍,其中幾個較聰明,素質較好的孩子能較準確的回答我所提出的問題,每位同學都能很認真地聽我講每個細節(jié)。 課結束后,我被學生的歌聲感染,心情異常激動,被學生精彩的發(fā)言和入情歌唱深深所打動。隨后記下了一些>心得體會:
一、 談話導入,營造輕松的體驗氛圍
“萬事開頭難”,這節(jié)課的開始是隨著幾個小小的問題展開師生之間的對話:
師:中國的國旗是什么?
生:五星紅旗。
師:中國的國歌是什么?(這里有的同學說是〈中華人民共合國國歌〉,這里出現(xiàn)了常識性的錯誤,但有的學生能回答出是〈義勇軍進行曲〉)
師:誰能告訴老師在什么樣的場合中會升國旗、奏國歌呢?
生:每周一早上升旗的時候;奧運會上,奪冠之后頒獎的時候、香港、澳門回歸的時候??
這樣的場景不像是知識競賽,更像是媽媽隨口考驗自己的孩子,輕松而自如,學生不會因為回答不上老師的提問而膽戰(zhàn)心驚,寬松的課堂氛圍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
師:你知道國歌的詞曲作者是誰?
生:田漢,聶耳(看課本)
師:那誰知道其中的>故事?
這段對話不是為了考驗學生,而是通過對話讓學生回憶生活中的經驗性知識,運用對話的形式比教師空洞的說教效果好的多,同時也拉近了學生與《國歌》的距離,激發(fā)出學生學習《國歌》音樂的興趣。
二、 比較方式,有利于學生獲得體驗
比較——是>音樂教學的一種特殊方式,是在教學過程中將不同體裁、形式、風格、表現(xiàn)方法和人文背景的音樂作品進行比較,或是將題材相同而體裁不同、形式相同而風格不同等音樂內容進行比較。運用比較的方法,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興趣和
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學生音樂思維的發(fā)展,有利于學生分析與評價音樂能力的'提高。在《國歌》中有很多地方是作者內心深處對祖國深厚的熱情之情,但作為四年級的學生,他們沒有很多音樂知識,也缺乏一定的歷史知識,給沒有對戰(zhàn)爭的切身體會。因此,運用“比較”教學法既能激發(fā)學生探索、思考的興趣,又能輕松掌握音樂知識。
在體會重音記號在歌曲中時,剛開始的時候,我很困惑怎么去和四年級的學生談論音樂記號的意義和作用,如果僅僅是講解知識的話,他們很快就會失去聽得耐心,也無法真正感受音樂記號的作用。在這個探秘活動中就設計了對比演唱的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用有重音記號、無重音記號兩種不同的演唱進行比較,通過比較,讓學生真正感受歌詞的含義和重音記號在其中的作用,比起由教師空洞講解重音記號的意義和作用要有趣,有意義的多。更何況是由學生自己“探究秘密”而獲得的成果呢?因為是自己探究的結果,學生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是啊!探究,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也不一定時科學研究。四年級的學生也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參與探究活動。
“上行”知識是本課的一個新知識點,假如有教師介紹,學生未必能真正懂得其中的奧妙,而放在歌曲中探密活動中,有學生通過唱唱歌譜、用手勢邊線旋律走向、想想為什么聶耳在這里一定要運用上行手法等一系列活動,去體會到作曲家的內心情感。聽著學生一次次激情昂揚的演唱,看著他們揮動著的拳頭,探們使用自己和聶耳的共鳴,表達著心中對侵略者的憤恨,表達著心中清烈的愛國主義熱情。同時,也讓學生在比較演唱中學習了新知識,在體驗活動中感受了作曲手法。
三、 體驗活動,讓學生學習知識成為一種樂趣
回顧本課的內容,為了避免活動的單一,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好奇心理特點,我在教學過程中將教材中的歌曲學習過程變成了“探秘活動”,讓學生、聽課教師耳目一新。通過講故事、唱唱我心中的《國歌》、《國歌》探密系列活動等方式,讓學生在生活場景和探究活動中學習,既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又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還為學生的音樂學習提供了很好的教學資源,為以后熱愛音樂文化做好了準備。我根據學生在平時生活中的好奇心強、表現(xiàn)欲高等心理引入課堂,將學生經常參與的考一考、說一說、聽一聽、唱一唱等活動充分融會課堂中,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心理特點,學生不僅興致濃厚,而且體驗到音樂活動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天都可以和它進行零距離接觸,從而增強了學生學好音樂的信心,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
在教學中,我始終以歌曲音樂為中心,充分運用音樂本題(如旋律、節(jié)奏、音樂記號、風格等)的特點,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對比欣賞、旋律哼唱、演唱及表演等手段,將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與歌曲訓練有機的融合在音樂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聆聽中感受,在感受中想象,在想象中理解,在理解中表現(xiàn),在表演中體驗音樂帶來的審美愉悅,使音樂教學真正成為“為了學會音樂欣賞”的教育。
要讓音樂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不能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熱熱鬧鬧、花樣繁多,而應踏踏實實地把握作品、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方法,才能在看似簡單的教學內容上出無限的精彩來。
《國歌》教學反思篇二
作為一個中國人,國歌是我們最熟悉的歌曲。在新課程教材中國歌也多次出現(xiàn)。當三年級的教材中再次出現(xiàn)國歌時,我有一些茫然。
這一次出現(xiàn),在音樂層面上的主要任務是學唱國歌。作為四年級的學生,說不會唱國歌那實在是過意不去。問題是學生“真”會唱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分析一下《義勇軍進行曲》這首歌的知識點,書本上比較強調的是旋律的上行。我覺得這一點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并掌握。倒是樂曲當中的附點節(jié)奏,可以說100%的學生在不經提醒的情況下會唱成八分音符。因為學生從幼兒園開始就形成了一種不標準的錯誤的體驗。這種錯誤不是人為的,而是國歌對于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實在難度太大。錯誤一旦形成,要想改正起來就很困難。
因此,我要求學生不管會否唱國歌,一定要先安靜聽一遍,在心里跟著唱,看看哪些地方自己以前唱得不對。事實證明,這種安靜聆聽的效果不錯。結合著介紹國歌產生的時代背景,學生就能準確地唱好“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每個人被迫著發(fā)出最后的吼聲”等句子。
教學這一首歌,要達到的另一個情感目標就是通過演唱國歌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能過三個步驟:
1、介紹國歌產生的時代背景;
2、觀看天安門閱兵儀式;
3、從家鄉(xiāng)的變化來看祖國的發(fā)展。通過這三步學生不僅很好地了解了國歌的產生時代,并且通過觀看視頻,聯(lián)系生活等方式體會到新中國的發(fā)展。
【《國歌》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國歌》的教學反思07-02
國歌教學反思推薦06-13
國歌的教學反思總結12-09
國歌教學反思總結08-30
《聶耳與國歌》教學反思12-29
中國歌曲教學反思12-17
《中國歌劇》的音樂教學反思02-12
最新中國歌曲教學反思精選12-17
《國歌》教學設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