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教學反思范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jié)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戊戌變法》教學反思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戊戌變法》教學反思1
本課處于本教科書第二單元“近代化的探索”的第二課。一方面,它是先進的中國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繼續(xù);另一方面,“戊戌變法”標志著先進的中國人開始跳出了“中體西用”的迷局,越過學習“器物”的層面,開始學習西方的制度。說明在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另外,戊戌變法也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因此,本課的內(nèi)容在整個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本課的教學思路大體是:以多媒體呈現(xiàn)詩歌,并請學生朗誦詩歌,將學生從、帶入19世紀末帝國主義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華民族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這樣一個歷史時刻,整課內(nèi)容圍繞詩歌來提問,從而制造一種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歷史氛圍。另外一方面為學生探究創(chuàng)設情境,并提供探究的材料。這樣一來,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加深學生對知識要點的理解,又可以幫助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更好地將自主學習、協(xié)作學習和探究學習更好地結(jié)合在一起。
當然,我的教學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一、在以后的課堂中創(chuàng)設更多的情境,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歷史學科的內(nèi)容非常的豐富,展現(xiàn)的形式也可多種多樣。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應該注意多歸納中外古今歷史的特點,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從歷史知識本身提出各種具有較強啟發(fā)性的問題,組織學生去討論,讓他們?nèi)ヌ剿鲉栴}的答案,多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
二、應注意教給學生一些科學的記憶方法,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復習鞏固。
三、在理清課文線索、掌握教材的基礎上應該多抓住重點和難點。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自己確定重點?梢砸龑W生從以下四個方面確定教材中的重點:第一,能夠說明歷史唯物主義最基本觀點的內(nèi)容;第二,對歷史發(fā)展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人物和事件;第三,屬于“中國之最”和“世界之最”的內(nèi)容;第四,教科書上有插圖,課后有練習題的內(nèi)容。學生掌握了上述原則,就比較容易抓住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四、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在教學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時的教學中,在傳授知識時,也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比如概括、歸納、比較、判斷等諸方面的綜合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勤于復習舊知,善于總結(jié)歸納,做題條理清晰,規(guī)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中學生必備的技能。教師平時訓練的好,不致于在考試中顧此失彼。
最后,我用荷蘭著名的繪畫大師梵高的名言作結(jié):“相信我吧,……實實在在的,老老實實是最好的辦法,寧肯不厭其煩地嚴肅鉆研,而不是投機取巧,嘩眾取寵!
《戊戌變法》教學反思2
康梁兩個早年經(jīng)歷與他們的經(jīng)歷與他們的思想有一定關系。有必要向?qū)W生介紹。課本中有一結(jié)論戊戌變法失敗說明資產(chǎn)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應該是本書最荒謬的一個結(jié)論,沒有科學依據(jù),不倫不類,違背歸納法推理原則。
教學需要拿來主義,下面三篇文章對我啟發(fā)較大。
《戊戌變法》一節(jié)中引梁啟超《戊戌政變記》一段:“人人封章,得直達于上。舉國鼓舞歡蹈,爭求上書,民間疾苦,悉達天聽。每日每署,封章皆數(shù)十,上雞鳴而起,日哺乃罷!边@個材料是教材上的,但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利用好,甚至有人會用錯。
拿到這個材料后,我們要加以辨析:梁啟超是在什么情況下寫這本書的?戊戌政變后,梁啟超等流亡海外。海內(nèi)外輿論相當大部分是指責康梁等人。在這種情況下,康梁等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辯護,而且還想爭取海內(nèi)外輿論尤其是海外輿論的支持,以解救光緒皇帝。所以,在戊戌政變結(jié)束后的兩三個月內(nèi),梁啟超就匆匆寫成此書。
這樣特定的背景和寫作目的,決定我們不能完全相信梁啟超的這段話。梁啟超之所以描述當時的形勢是“舉國鼓舞歡蹈,爭求上書”,是想證明變法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普遍支持,是正義的。梁啟超之所以描述光緒皇帝“雞鳴而起,日哺乃罷”,是想樹立光緒皇帝勤政、民主的開明形象。至于變法是否真的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光緒皇帝是否真正勤政和民主,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僅憑這段材料我們還無法下結(jié)論。
那我們該如何利用這份材料呢?
首先,我們能從材料中獲取如下信息:梁啟超認為當時變法的形勢一片大好,光緒皇帝勤政、開明。
其次,我們要分析梁啟超為什么會這么認為。這是因為:他想樹立光緒皇帝的良好形象,他要證明變法的合理性。
再次,我們要分析梁啟超的敘述是否是客觀的,這就需要我們將這段材料和其他材料作比較。相當多的史料揭示,戊戌變法的群眾基礎比較薄弱。教材也是持這種觀點,而且還認為這是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從邏輯角度來講,正因為群眾基礎薄弱,所以變法才會失敗。所以,梁啟超的敘述肯定有夸大的地方。這種夸大,如果是無意的,這就表明康梁等人十分幼稚,沒有看到變法危機四伏的惡劣形勢;如果是故意的,是因為他要證明變法的合理性。實際上,梁啟超后來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承認,當時為情勢所逼,自己有夸大地方,是故意的。
最后,我們能從這段材料中做出什么結(jié)論呢?從方法角度來講,不要輕信所謂的一手材料,一手材料的可信度同樣受作者的'立場、期望、動機的影響;從知識角度來講,這段材料不能用來證明變法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支持。
《戊戌變法》教學反思3
歷史學科所具有的獨特性質(zhì),使其擁有豐富的課程資源。這些資源包括文字資料、影視資料、歷史文物、歷史遺跡遺址等,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影視資料取材于歷史長河中的某些事實,雖然各界對之褒貶不一,但是,這卻為歷史教學增添了一筆寶貴的課程資源,將中的某些歷史信息巧妙引入課堂教學中,有利于拉近了學生與歷史之間的距離,在很大程度上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培養(yǎng)歷史學習的興趣,可謂一舉多得。
我在執(zhí)教中國歷史8年級上《戊戌變法》一課時,就選取了電視劇《走向共和》中的歷史信息,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了“歷史場景(影視資料)——合作、探究”模式開展探究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巧用主題曲導入新課
好的開頭就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亦是如此。為了給學生一個既熟悉有可以調(diào)動興趣的情景,筆者首先想到了歷史味很濃的《走向共和》主題曲。在制作教學軟件的時候,筆者根據(jù)《走向共和》主題曲和本課的內(nèi)容制作了一個“導語powerpoint”:以《走向共和》主題曲為背景音樂,配上從《走向共和》中“抓取”的圖片。課堂上,學生在“導語powerpoint”的歌聲中表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專注,甚至有同學開始小聲議論。在音樂聲結(jié)束的時候,我開始引用歌詞中的一句“風吹過,雨打過,鐵蹄踐踏過”,過渡到本課的教學——甲午戰(zhàn)爭之后,中國再一次被“鐵蹄踐踏”!學生開始溶入本課悲壯的歷史氣氛中。
2、大膽運用電視劇視頻剪輯創(chuàng)新歷史教學
如何利用影視資料視頻剪輯為課堂教學服務?我從歷史學科的特點和歷史課程改革的要求出發(fā),創(chuàng)造性的開展了“歷史場景——問題——合作探究”模式的教學。我設計了5個歷史場景。根據(jù)這些歷史場景,確定了相應的5個探究主題。
3、利用影視留下學生繼續(xù)探究的興趣
課堂教學的最后,我引用了報紙上對《走向共和》中歷史情節(jié)的一些質(zhì)疑,提出了本課的最后一個問題:在《走向共和》是否存在歷史事實的錯誤呢?你想不想和小組的同學運用學習過的歷史知識來找找這些錯誤呢?學生的興趣很高,
都表示要認真去看一看,爭取能找到一些錯誤。至此,我感到了學生的對歷史真正的興趣和熱情——這卻是一部電視劇中剪輯的妙用!如果又是傳統(tǒng)的教法,談何引起學生興趣和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
4、點評
如何利用現(xiàn)有的影視資源開展歷史教學。筆者創(chuàng)造性的提出了利用“歷史場景(影視資料剪輯),開展合作、探究”模式的教學方法。采用這種方法,在最大限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拉進了歷史和現(xiàn)實的距離;也課本解決了課本歷史不能重現(xiàn)的問題,給學生提供了鮮活的歷史場景。利用歷史場景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是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目標的重要有益的嘗試。
《戊戌變法》教學反思4
本單元內(nèi)容為“近代化的探索”,是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道路的過程,學習本課時力求讓學生對該單元內(nèi)容形成整體的認識,并逐步學會辨證分析問題的方法。
《戊戌變法》這一課是第二單元較重要的一課,此時正是中國的近代化艱難起步的階段,中國逐步由傳統(tǒng)社會向近代社會轉(zhuǎn)型。這一課是較難理解的一課,維新派為了興民權,發(fā)展資本主義,領導了戊戌變法運動,雖然沒有成功,但它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
1、在教學目標這一點,緊承課標要求,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及學生的實際達到三維目標,又要解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2、在“自學檢測”題設計的主要思路是:針對學習目標進行設計,同時開啟學生思路,在上新課前讓學生做準備,查找相關的圖片與資料,為重點掌握“百日維新”內(nèi)容打下基礎。
3、運用學習小組評價機制,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說中學,在爭論中加深理解,效果較好。
4、不足:學生對于戊戌變法的性質(zhì)和影響還是理解得不好,部分學生其實是蠻想事的,聯(lián)系到戊戌變法中的歷史背景是比較復雜,因為維新派依靠的是封建皇帝,但又沒有實權,掌權的是慈禧太后,所以戊戌變法中又牽扯到封建勢力爭權奪利的斗爭。有學生在課后還問到什么是資產(chǎn)階級,這些學生看來是學進去了,這一點就是平時成績相當好的也并非知道這個概念,理解其內(nèi)涵
【《戊戌變法》教學反思范文】相關文章:
戊戌變法的教學反思范文12-25
祁黃羊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范文03-08
《賣炭翁》教學反思范文12-23
《散步》教學反思范文12-16
《坐井觀天》教學反思范文12-16
zhchshr教學反思范文12-26
《刺猬》教學反思范文12-25
真菌教學反思范文12-25
觀潮教學反思范文10-22
《鄉(xiāng)愁》教學反思范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