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反思 15篇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教學反思 ,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教學反思 1
《我有一個夢想》是一篇極富文學魅力的演講辭,馬丁·路德·金在其中熱情洋溢的講述了要求自由、民主和平等的夢想。因此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中我通過三個問題先分析馬丁·路德·金的夢想,而后讓學生親身體驗朗讀課文,并進行課外拓展,讓學生結合本文演講辭的特點,以“我有一個夢想”為題,寫一篇演講稿。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現(xiàn)將本課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反思總結如下:
1.總體來說這堂課的教學效果良好,三維目標和教學重難點都能夠得以落實。
2.這節(jié)課的教學思路清晰,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中緊緊圍繞三個問題(“我”有一個怎樣的夢想? “我”為什么要實現(xiàn)這個夢想?“我”怎樣實現(xiàn)這個夢想?)展開教學,幫助學生理清了作者的演講思路。 但是還存在明顯的缺點:
1.介紹寫作背景和作者簡介時候,能夠讓學生暢所欲言,可是在講解主體部分時,身為教師就應該放手讓學生說,總覺得,課堂上自己的聲音比學生的聲音多得多。
2.這是一篇極富文學魅力的演講辭,應該通過反復的誦讀讓學生體會本文激情飛揚、極富感召力的語言,總覺得,在這節(jié)課上讓學生誦讀的時間太短。 所以,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的進行課后反思,并且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教師教學反思 2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雖然音樂課并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zhì)量,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音樂教師也應該學會反思、善于反思。那么,音樂教學反思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又如何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呢?
一、在備課過程中設計反思。
音樂課的備課不同于語文、數(shù)學,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某些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就可以先給自己設計這樣的幾個問題以供反思。例如:“學生對本課的歌曲熟悉程度如何”,“怎樣設計學習歌曲的教學方式會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學唱歌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會出現(xiàn)哪幾種問題,如何對癥處理”等等。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備課也不會流于形式。因為音樂課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所以在備課中設計的反思還是以提高興趣為主。如果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特別有興致,或者無動于衷,就該問問自己是什么原因,積累經(jīng)驗教訓,并在平行班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在上課的過程中驗證反思。
課堂不是車間的流水線,一成不變,同樣的教學方式方法,幾十名學生可能有幾十種不同的反應。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地調(diào)整教學的方式方法,不斷驗證在備課時設計的反思,對癥下藥。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好的教學也總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于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優(yōu)化。因此,在課堂上發(fā)生的種種“意外”,就可以成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師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進行探索。
三、在課后進行各種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許多種,可以通過語言也可以通過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通過交流進行集體反思。反思最具有借鑒意義的一種方式是編寫案例反思。所謂案例反思,就是通過具體的典型的教學個案,來研究和揭示其內(nèi)在規(guī)律的一種寫作方式。雖然案例有其個別性、特殊性,但是也從中體現(xiàn)出了教師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等等。教師將這些典型案例通過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也可以提供給同行借鑒。
反思除了自我反思,也可以通過觀摩分析他人的范例來進行。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自我案例分析,都是建筑在自身的基礎上,而許多事情還是旁觀者清。所以,教師應該多觀摩分析其他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學理念、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樣內(nèi)容的課,會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我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發(fā),等等。最好也能在聽完課后寫成文字。音樂教師往往由于自身條件的不同有各自的特長,比如器樂,比如聲樂,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特長,別人的特長可以作為自己的借鑒,看看別人是如何來利用的,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利用。
因此,無論是主課也好,副課也罷,教學反思都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認為更應該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反思與提煉從而發(fā)現(xiàn)問題,學會研究,不斷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成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教師教學反思 3
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說一說自己在教學中體會:
一、把握細節(jié)
曾聽過細節(jié)決定成敗,雖說有夸大其詞的說法,但從另一方面說明細節(jié)的重要性、在一堂課之中這細節(jié)可能是某個問題——如反函數(shù)的提出,也可能是某個問題的解釋——復合函數(shù)的單調(diào)性,也許是某個內(nèi)容的先后問題——如分段函數(shù)的奇偶性的提出,也學是對學生的態(tài)度等、一堂課之中,細節(jié)處理的好一點,缺憾就少一點、
二、把握重難點
再講復合函數(shù)的單調(diào)性時,要強調(diào)特殊到一般的認識過程、呈現(xiàn)的方式不拘泥于一種形式,復合函數(shù)的單調(diào)性涉及到多次對應,可以以表格的形式體現(xiàn),也可以以集合的圖示體現(xiàn),但要強調(diào)要在區(qū)間中取值、從中學生可較為容易的理解——同增異減這一結論、如果為了加強理解可舉具體的實例,根據(jù)定義結合參與復合的兩個函數(shù)的單調(diào)性給出證明、
三、注重知識的系統(tǒng)化、綜合化
每堂課都有許多知識點、就新課而言,每個知識點都可以進行變式、坡式的訓練、單一的重復的訓練是機械而且是沒有多大益處的、重復有必要,但要適可而止、要在重復中提高,這就需要在系統(tǒng)、綜合方面加強訓練,以啟迪、發(fā)散思維、如數(shù)學中常講的含參數(shù)的問題,最值中涉及到二次函數(shù)軸動或是區(qū)間動的問題、一般而言,動態(tài)的問題要比靜態(tài)的問題有難度、所以要在這方面逐步的滲透、
四、注意如何設置問題
設置問題是一節(jié)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內(nèi)容設置一系列有梯度的問題、設置問題要注意的幾個原則:①必要性;②針對性;③準確性;④層次性;⑤時效性;⑥創(chuàng)新性;⑦價值性;⑧邏輯性、如:如何把反函數(shù)給學生講的通俗易懂、有一個角度:反解,原來的應變量變成了自變量,換言之坐標系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可理解成沿某條直線翻轉了一百八十度、
五、把握課堂環(huán)節(jié)
在課堂環(huán)節(jié)方面:要注意一堂課的設計流程,注意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每個環(huán)節(jié)的解釋、出示例題、問題、習題首先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其次自己要準備的特別的充分,特別的熟練,要有預見性,自信、從容,那種興奮、沖動的熱情,釋放出愉悅的能量、學生什么情況都有可能出現(xiàn),也許某一位同學是這里不理解,也許這位同學是那里不理解、要照顧到大多數(shù)的同學,而不是聽到了從個別幾位同學嘴里發(fā)出的聲音就去講下一個問題、出示例題、問題、習題之后就要想著如何啟發(fā)學生,如何給學生釋疑、如:再講函數(shù)零點的時候,有這樣的題判斷方程根的情況,所給的方程是比較有特點的、這時學生可以想到,有些方程可以用求根公式或是因式分解或是換元的方法來確定方程的根、另一種思想便是轉化的思想,轉化成判斷函數(shù)零點的問題、當然就是利用函數(shù)的圖像,在這里極少或是沒有同學可以想到將等式的兩邊分別看成相應的函數(shù),若有,這樣問題就轉化成了看函數(shù)圖像是否有交點、
課堂中有釋疑這一環(huán)節(jié),釋疑時需要注意貼切,達到一個題眼一點就破的高度、范老師在解釋“精確度”時就顯得非常的自然、貼切,似乎這就是我們心中蒙蔽的想法(學生心中或者已有一些朦朧的模糊的紛亂的想法,只需要老師清晰的一理,他便會獲得收獲的興奮、喜悅)、聽了他的解釋之后似乎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而非是解釋的越多,越像是在迷霧里打轉、要在流程上,問題的設置、解釋上,環(huán)節(jié)的銜接上用心下功夫、(聽同事說三中推出新人的標準:干練、精準、嚴謹、激情)
六、注重教學方式、方法技巧的積淀
要想快速的汲取營養(yǎng),最快的途徑是向其他教師學習,取他人之長,最好的可以內(nèi)化、他們有著老道的方式、方法及技巧、曾聽辦公室的同事說他如何解釋反函數(shù),聽后即感清新、問他的問題,多有此感覺、有些問題值得潛下心來琢磨或是問一問同事是怎么處理的,不能拘泥于一處、
七、向同事學習
同事之中有許多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他們身上有許多可取之處,如他們的個性、獨特、灑脫、細想一下他們的風格是如何形成的、在所處的學科組中有兩位教學別具一格的教師、一位善于層層設問,精巧富有層次,豐富又系統(tǒng),細致又不失大氣、另一位則灑脫自如,點睛之語使人釋然,不顯章法,又有跡可循,綜合中的變化,變化中的提升,一覽眾山小、這種層次性的設問,點睛之語值得學習、
教師的個人教學反思3
中小學英語課程銜接的問提日益受到重視,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英語,有著濃厚的興趣。因為學生愛說話,愛表現(xiàn)自我。教師經(jīng)過設計不一樣的活動,讓學生有充分的表現(xiàn)機會。但到了中學,學生興趣不大。隨著年紀的增大越來越害怕英語,究其原因,五六年級教材資料跨度太大,六年級的單詞量、知識點是小學的幾倍。有時,教師為了趕進度,課堂留給學生的時光比較少。如果教師采取必要的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效率,還是能使學生順利經(jīng)過這個坡度的。
牛津英語的單詞教學法。牛津英語中龐大的單詞讓學生生畏,如何幫忙他們既要復習又能掌握新知識,我采取了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并用讓學生很多地做動作或猜動作方法等,讓學生英語試卷真整體現(xiàn)了“穩(wěn)中求發(fā)展,發(fā)展中求創(chuàng)新”的命題思想,整套試題的知識覆蓋面廣,難度與往年相差不大,但更強調(diào)語篇,強調(diào)應用,注重實際。試卷資料也更具現(xiàn)代氣息,貼近生活,貼近現(xiàn)代。
其中聽力部分選材全部來源于生活,考察點側重放在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本事上。語速略有提高。單項填空部分綜合測試了語法、詞匯、習慣用語等知識。與往年相比難度上略有降低。完型填空部分考察學生對語意、語境、語篇的深層理解,并在掌握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礎上,正確理解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內(nèi)在邏輯思維本事。
閱讀理解部分要求學生有很廣的知識面,并且有很好的閱讀技巧,更要有很快的閱讀速度。書面表達更加重視對考生本事和素質(zhì)考察的命題指導思想,給了學生較大的自由表達空間。
反思后得出結論:
1、為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完整的知識體系對學生英語思維本事的養(yǎng)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為他們將來進一步學習英語有很大的幫忙。
2、以課文為根本,不斷擴充學生的詞匯量。
3、培養(yǎng)學生的語境意識。
4、下大力氣提高學生的閱讀本事。閱讀本事的提高,除了速度的訓練外,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
教師教學反思 4
優(yōu)秀的教師是善于反思的。雖然我不夠優(yōu)秀,但反思使我能做得更好。
都說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而且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科學、有效地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缺憾。當我們用批判、審視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思想、觀念和行為,并做出理性的判斷和選擇時,我們就是在反思,在實現(xiàn)自己思想觀念、行為的鞏固、完善和變革。
一是反思教學設計
為避免自己過分地依賴已有的教學經(jīng)驗,要符合我所授學生實際學習能力水平,在授課前的備課階段,我經(jīng)常結合現(xiàn)在學生的實際,反思原有的教學設計,因為我感覺“照本宣科”的教學是教師的“一廂情愿”,學生不會有太多的興趣。
但通過反思,我覺得如果學生所有的活動都是在根據(jù)教師的要求找答案,學生一直在被老師拖著走。學生的主動性還沒有得到進一步發(fā)揮,得試著對這一教學設計重新策劃,重點就是如何用活教材?如 調(diào)整了前后內(nèi)容的順序,在復習引入的基礎上,直接讓學生閱讀材料(幾封出自不同人物的e-mail郵件),要求學生能分辨出各封郵件的發(fā)件人,讓學生在主動閱讀中,利用自身辨別收集信息的能力,既能突出圍繞這個主題,而且學生興趣濃厚,這樣的效果與前一設計的效果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二是反思教學過程
沿著本人設計的教學步驟,有條不紊的,流暢的進行著,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夠完成得非常好。這樣的任務,對我的學生簡單了一些,學生沒有了“跳一跳才摘到果子吃”的感覺,一定不會滿足。如嘗試讓學生來說說今天的教學內(nèi)容,老師再作補充,這樣也是讓學生小結今天的所學內(nèi)容,也讓其他孩子知道今天所學的知識:讓學生即時選擇其中一位回復郵件,限時口頭表達出來,這樣一調(diào)整就把說與寫結合在了一起,增加了深度,說得出寫不出的同學就體會了還需再努力背記單詞,有了進一步學習的需要,能多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與表達能力。
把閱讀項目研究放入課堂實踐,通過閱讀郵件這一載體,我讓學生用默讀、朗讀、快讀等形式閱讀 ,還照顧到一些語言點的點撥,利用替換句子、詞義解釋等形式讓學生掌握一些重點語句和語言、語法點。課里我讓學生思考,讓他們自己想出一些其余可以補充介紹內(nèi)容。同時準備好一些關鍵詞匯和語句的講解。在交流中學習的,形成了較自然的師生互動。
三是反思教學心得
在課后對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思考性的概括,對自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和學生的表現(xiàn),以及教學的成敗進行梳理,并以教學后記的形式來完成。我認為這也是很值得堅持去做的。常常在課后, 對教學的整個過程進行反思、分析、總結,并及時地作下記錄。我回憶教學過程怎樣?是否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學計劃如何?是否有所改變?改變計劃的原因是什么?改變的方法是否有效?有沒有更有效的策略?學生已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嗎?學生是否有所得?是否幫助學生構建了知識體系?是否對培養(yǎng)解題能力有所幫助?教師本身的教學思想可有存在問題?等等。再進入另一課堂再改進,實踐,定會有收獲。
反思激活了教師的教學智慧,使我能不斷探索教材內(nèi)容的嶄新表達方式,體會創(chuàng)造的喜悅。教學反思,反思“英語教學反思”。
教師教學反思 5
《一個蘋果》是北師大版第九冊《水》單元的一片講讀課文,文章記敘了在抗美援朝時期,八位志愿軍戰(zhàn)士在防炮洞里,盡管干渴得厲害,卻舍不得吃完一個蘋果的故事。
在教學中我抓住情感主線,通過反復品味語言,讓學生通過讀升華自己的情感,從而走進文本,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我注意了教學過程的預設及解決措施,讓學生披文入境,情滿課堂。
一、把時間還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感悟。
為了讓學生充分了解文章背景,努力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剛開始我講了上甘嶺戰(zhàn)役中我軍遇到的最大困難——給養(yǎng)供應不足,尤其缺水。讓學生走進當時的情景中,體會到當時條件的艱苦,為后面理解戰(zhàn)友間的情誼做好了基奠。
在教學中把時間還給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感悟,教師適時點撥、引導、提升,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倡導者。在教學中緊緊抓住每一個戰(zhàn)士都非常需要這一個蘋果,但是每一個人都在推讓這一個蘋果,通過這樣的對比,來體會到戰(zhàn)友間的情誼。所以,一開始,我就設置了一個問題“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戰(zhàn)士們非常需要這個蘋果?誰最需要?”戰(zhàn)士們盡管自己很干渴,卻一直推讓。有了這樣的對比,就能很好地理解戰(zhàn)友間的推讓是一種怎樣的情誼,也就能很好地理解為什么每一個戰(zhàn)士都被感動了。
二、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1.通過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味語言,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描寫戰(zhàn)士口渴的句子。找到八個戰(zhàn)士需要蘋果也很想吃這個蘋果的理由,如果不深入到戰(zhàn)士們心中去用心體味,學生的情感得不到升華,還是不能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我又在學生交流的同時,我引導學生品讀描寫戰(zhàn)士極其干渴的語句。比如“……已經(jīng)幾天沒喝過一口水……我的喉嚨早就干得煙熏火燎似的。”“他的嘴唇干得裂了好幾道口子,臉上掛滿了灰塵,深陷在黑色眼眶里的兩只眼睛布滿了血絲!薄八哪樅邳S黑黃的,嘴唇干得發(fā)紫!薄谄纷x中,學生們感受到了戰(zhàn)友間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深情厚意。
2 .抓住重點段落,升華情感
課文的最后一段是全文的高潮,直接點明了課文發(fā)中心。我設計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說迸出的是幸福的淚花?又為什么說迸出的是驕傲的淚花?”學生體會后沒有過多的講解,而是通過有感情配樂朗讀這一段,升華了感情。
當然,這一節(jié)課也存在以下問題:
教師的教學機智,課堂應變能力要加強。如在處理蘋果傳遞過程中有的課件與學生的回答有差距是,有些忙亂。這是課前備學生不夠造成的,課堂應變機智有待提高。
教師教學反思 6
現(xiàn)在使用的小學美術教材浙教版從三年級起就設有中國畫課,可小學生一般都沒有國畫基礎,要搞好小學的中國畫教學,找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有效途徑就很有必要。國畫是視覺藝術,是要求通過眼鏡觀察、用心感悟才能學會的的技藝,而且,觀察能力是一切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學生只有對事物進行細致的觀察后才能形成信息反映到頭腦中。因此,我在國畫教學中就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為重點,讓他們在觀察中探索、學習。
通過幾年的教學探索,我總結了“筆墨練習→臨摹作品→實踐創(chuàng)作”這條行之有效的的教學方法。
“筆墨練習”,是指用筆用墨的練習。通過正確掌握毛筆的中鋒、側鋒、逆鋒、順鋒、點飾等筆法,通過墨色的濃淡、干濕的變化及相互滲透暈染,通過簡單物象的表現(xiàn)及組合的反復練習,使學生逐步了解筆墨練習的含義,掌握用筆墨造型的基本方法。用筆、用水是學生學習水墨畫的難點,用墨、用色也是比較難掌握,這需要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在學習,雖然難學,但是配以兒歌,也就變得簡單多了。配合學生水墨畫教學的兒歌有許多,這在前面案例中有所體現(xiàn),不再贅述。在一系列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兒歌配合訓練中,學生掌握了工具材料的正確使用,學會了畫水墨畫的方法。通過兒歌配畫、繪畫背誦結合的教學活動,學生無論是在智力因素還是非智力因素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水墨技法的運用和鞏固也是相當有效。
“臨摹作品”是大多臨摹國畫大師齊白石等人的作品,這是為了讓學生學習借鑒大師的繪畫技巧,以提高自己的繪畫表現(xiàn)能力。小學階段的中國畫教學,一般都是以臨摹形式出現(xiàn)的簡單物體居多,如蔬菜、瓜果、動物、山石樹木等。我一般指導學生先畫什么,該怎樣下筆去畫,再畫什么,又該如何表現(xiàn),并在對開宣紙上清楚地演示作畫全過程,學生就比較容易掌握正確的臨摹方法了。
“實踐創(chuàng)作”有助于對所學國畫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與鞏固,它是繪畫技能與創(chuàng)造才能的綜合體現(xiàn)。創(chuàng)作前,我要求學生認真仔細地反復觀察一些事物形象,如帶學生去郊外觀察河邊的垂柳、秦淮河岸邊的小船、池塘的荷花,看遠山的延伸以及山外有山是如何婉蜒連接的等等,并且要求學生直接用筆墨畫一畫。平時還要求學生畫一些家養(yǎng)的可愛有趣的小狗、小雞、金魚等,以提高學習興趣和為創(chuàng)作收集更多更廣的資料素材。然后,我再引導學生構圖,黑的山、白的晝、濃的煙、淡的霧、輕的云、重的山等,這些生活的理解與感悟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國畫知識與技能,將自己的觀察與豐富的想象,十分生動的遷移到水墨作品的表現(xiàn)中。果然不少學生能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創(chuàng)作出內(nèi)容豐富、童趣盎然的少兒國畫作品。如《豐碩圖》、《絲瓜》等等,這些畫形象簡單生動,別有情趣。
由此證明:“筆墨練習→臨摹作品→實踐創(chuàng)作”,不但對小學美術的中國畫教學將起到積極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國畫這一我國特有的民族文化藝術為更多的人從小學習,找到了一種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
教師教學反思 7
教學是一門藝術。本課的教學層次清晰,目標明確,教法適合教材特點及兒童心理特點。教師重視了語言文字訓練,很好地發(fā)揮了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學生學得輕松而又扎實,既培養(yǎng)了閱讀能力,積累了語言,又學到了寫動物外形的方法,鍛煉了習作能力。充分體現(xiàn)了“教就是為了不教”的教育思想。
具體說來,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學形象直觀
贊可夫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本文的語言非常生動,描寫也很形象,可同學們對課文的主角----翠鳥幾乎一無所知,而他們所掌握的知識非常有限,思維形式又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為了解決這一矛盾,教師充分發(fā)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把一只鮮活的翠鳥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化抽象為具體,既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讓他們在具體、形象的感知中輕松地區(qū)分出了眾多的顏色,體會到了作者語言的精妙。
2.讀寫緊密結合
讀寫結合是傳統(tǒng)的中國語文教學的精華之一,是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特別是提高學生習作能力的一條好路子。西漢著名的辭賦學家楊雄曾云“能讀千賦,則善為之矣!”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洞澍B》這篇課文的第一段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描寫動物外形的例子。針對教材特點,教學這一段時,教師把著眼點不單放在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上,而是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能力緊密地結合起來,讓學生不僅學到了語文知識,更學到了習作方法,促進了知識向能力轉化。
3.充分重視“讀”的訓練
朗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因為文章的精義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筆,只有通過反復朗讀才能體味得到,成功的朗讀可激起學生的感情共鳴,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積累語言。《翠鳥》這一課,語言生動而準確,字里行間都透著作者對翠鳥的深深喜愛之情。在教學中,教師有目的、有層次扎扎實實地進行了讀的訓練:首先初讀--感知課文內(nèi)容,接著默讀--理清寫作順序,然后研讀――抓住各部分特點,最后賞讀――感悟美的語言。
4.充分發(fā)揮“導”的作用
古希臘生物學家、教育家普羅塔弋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痹谶@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遵循“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的原則,避免了生硬的說教方式,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采用了很多方法,搜集了很多課外資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一步一步地誘導學生思考,“點睛之筆”疏通學生理解上的難點,同時又不失時機地鍛煉學生的各種能力。從自讀質(zhì)疑,到理清順序,到抓住特點,再到欣賞總結,直至最后的遷移寫作,教師“導”得自如,“導”得有力,而學生則始終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讀書、思考、表達,語文教學的課堂真正變成了學生學習的學堂。
教師教學反思 8
我在教學中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設計了多種方法,使學生能輕松地理解課文并掌握課文內(nèi)容,突破了教學重難點,完成了教學任務,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設計問題:“有一個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會掉進大水缸里呢?請你聯(lián)系第一自然的內(nèi)容說一說。”先讓學生初步感知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方法。
2、在“表演”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第三自然段時,我做了這樣的設計:“同學們看圖,司馬光在干什么?你能模仿一下他的動作嗎?”(有個學生站起來,做了“高舉雙手使勁往往下砸”的動作,還“哎!”了一聲,真是把司馬光“表演”得活靈活現(xiàn)。其他同學也不約而同地模仿,在表演中理解了詞語和句子。)
3、通過比較理解課文內(nèi)容。
學習司馬光遇事沉著、不慌張是本課的教學目標。理解司馬光愛動腦筋,機智,方法巧妙而是本課的重難點。我是這樣設計的:
(1)課文中人物的比較。我問學生:當一個小朋友一不小心掉進地口大水缸里時,司馬光的表現(xiàn)與別的小朋友的表現(xiàn)有什么不同?
可以看出司馬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2)自己與主人公的比較。我提出問題:“同學們也動動腦筋,你還有什么辦法能救出掉進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呢?”學生想出了很多辦法,有的說可以用抽水把水抽出來;有的說可以拿個繩子把小朋友拉上來;有的說可以拿個大木棍讓小朋友爬上來……這時,我又問:你們的方法與司馬光的方法比較,哪種方法好呢?通過比較,學生體會到了司馬光的機智、聰明。
教師教學反思 9
學生在本課學習前已經(jīng)認識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分類,并且在四年級(上冊)教材里已經(jīng)知道了兩塊三角尺上的每一個角的度數(shù),學生課上對數(shù)學知識、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角度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比較容易出現(xiàn)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
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三角形的一個重要特征。本課是安排在學習三角形的概念及分類之后進行的,它是學生以后學習多邊形的內(nèi)角和及解決其它實際問題的基礎。學生在掌握知識方面:已經(jīng)掌握了三角形的分類,比較熟悉平角等有關知識;能力方面:經(jīng)過三年多的學習,已具備了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主動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習慣。因此,教材很重視知識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安排了一系列的實驗操作活動。教材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時,不但重視體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且注意留給學生充分進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間,為教師靈活組織教學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概念的形成沒有直接給出結論,而是通過量、算、拼等活動,讓學生探索、實驗、發(fā)現(xiàn)、討論交流、推理歸納出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
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規(guī)律進行探究活動是這節(jié)課設計的主要特點之一。學生對三角尺上每個角的度數(shù)比較熟悉,就從這里入手。先讓學生算出每塊三角尺三個內(nèi)角的和是180°,引發(fā)學生的猜想:其它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也是180°嗎?接著,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任意畫出不同類型的三角形,用通過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測量誤差),再引導學生通過剪拼的方法發(fā)現(xiàn):各類三角形的三個內(nèi)角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角。再利用課件演示進一步驗證,由此獲得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的結論。這一系列活動潛移默化地向學生滲透了“轉化”數(shù)學思想,為后繼學習奠定了必要的基礎。最后讓學生運用結論解決實際問題,練習的安排上,注意練習層次,共安排三個層次,逐步加深。練習形式具有趣味性,激發(fā)了學生主動解題的積極性。第一個練習從知識的直接應用到間接應用,數(shù)學信息的出現(xiàn)從比較顯現(xiàn)到較為隱藏。這些題檢測不同層次的學生是否掌握所學知識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顧及到智力水平發(fā)展較慢和中等的同學,第3個練習設計了開放性的練習,在小組內(nèi)完成。由一個同學出題,其它三個同學回答。先給出三角形兩個內(nèi)角的度數(shù),說出另外一個內(nèi)角。有唯一的答案。訓練多次后,只給出三角形一個內(nèi)角,說出其它兩個內(nèi)角,答案不唯一,可以得出無數(shù)個答案。讓學生在游戲中消除疲倦激發(fā)興趣,拓展學生思維。兼顧到智力水平發(fā)展較快的同學。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本著“學貴在思,思源于疑”的思想,不斷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去實驗、去發(fā)現(xiàn)新知識的奧妙,從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積極探索的活動中掌握知識,積累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發(fā)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最后達到了一下這些:
1.讓學生親自動手,通過量、剪、拼等活動發(fā)現(xiàn)、證實三角形內(nèi)角和是180°,并會應用這一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動手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并通過動手操作把三角形內(nèi)角和轉化為平角的探究活動,向學生滲透“轉化”數(shù)學思想。
3.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完成了這節(jié)課的基本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
談話導入 ,回憶已經(jīng)學過的三角形知識為新內(nèi)容進行鋪墊。同時,也為知識的
遷移作了伏筆!墩n標》強調(diào)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是建立在經(jīng)驗基礎上的一個主
動建構的過程。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課題,以疑激思 ,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兩種不同的意見,有的同學認為大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大,還有部分同學認為兩個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的度數(shù)都是一樣的。那么到底誰說得對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動手操作,探究問題,以動啟思,讓學生經(jīng)歷了矛盾,發(fā)現(xiàn)問題后,再和小組的同學一起討論、探究更好的驗證方法,教師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自主參與剪、拼、撕、折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經(jīng)歷猜想、驗證、演示、匯報過程中解決問題,發(fā)展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就是180度,只是因為我們在測量時會出現(xiàn)一些誤差,所以測量出的結果不是很準確。設計意圖:小組合作,選出不同類型的三角形進行實驗。因此,實驗的對象有較大的包容性,實驗的結論有很強的可靠性。學生會完全信服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這一普遍規(guī)律。學生心中激起了層層思考的漣漪,課堂氣氛既緊張又活躍,發(fā)言爭先恐后。三角形不論位置、大小、形狀如何,它的內(nèi)角和總是180°設計意圖:這里教師通過提出兩個具有思考性的問題,層層設疑,使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波瀾起伏,時刻處在緊張而又興奮的學習狀態(tài)中。練習設計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緊緊圍繞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來進行,進一步加深了對三角形內(nèi)角和的理解和運用,讓學生算等腰三角形風箏頂角的度數(shù)和等邊三角形交通警示牌的度數(shù),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最后,讓學生求四邊形、六邊形的內(nèi)角和的度數(shù),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而且將所學知識進行了內(nèi)化和升華。
這篇教學設計通過施教,符合新課程理念,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能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問題的探索與研究,學生在整節(jié)課中學得輕松。整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條理清晰,層次清楚,學生思維活躍,教學一開始從學生熟悉的三角板抽象出特殊的三角形探討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180°,接下來很自然地引導學生探討所有的三角形的內(nèi)角和是不是也是180,過渡自然且有吸引力。
在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先讓學生進行測量、計算,但得不到統(tǒng)一的結果,再引導學生用把三個角拼在一起得到一個平角進行驗證。這時,有部分學生在拼湊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困難,花費的時間較長,在這里用課件再演示一遍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練習設計也具有許多優(yōu)點,注意到練習的梯度,并由淺入深,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也很有趣味性。但還受課本資源的限制,不能大膽突破教材,充分利用生活資源。例如:可以出示一塊被打爛了的三角形玻璃板(如圖:),向學生提出挑戰(zhàn)性的問題:老師今天不小心把這塊三角形的玻璃板打爛了,要重新買與原來同樣大的一塊,可老師不知道尺寸,怎么辦呢?誰能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呢?讓學生利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常出現(xiàn)的問題,更能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不僅來源于生活,學習數(shù)學的目的更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到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意義。
教師教學反思 10
“ 課堂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 ,而科學 、有效的教學反思可以減少遺憾! 隨著教師專業(yè)化的發(fā)展,教師的主體的自身實踐活動已成為教師成長的根本動力。在教師的實踐活動中,反思被廣泛地看作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美國著名的學者波斯納提出教師的成長公式是:教師成長=教學過程+反思;我國著名的心理學 家林崇德也提出“優(yōu)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公式。教師只有通過不斷反思,才能使自己從“教書匠”逐步成長為“教育家”。 新課程要求教師不僅要成為教學研究 的主體,更要成為反思的實踐者。
有關研究證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師傾向于主動地和創(chuàng)造性地反思他們的教育目的、課堂環(huán)境,以及他們自己的職業(yè)能力。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痹诮處煈摼邆涞母鞣N能力中,反思能力不僅對教學工作,而且對教師的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學反思可以激活教師的教學智慧,探索教材內(nèi)容的嶄新呈現(xiàn)方式,構建師生互動機制及學生學習新方式,它是我們教師成長的“催化劑”是教師發(fā)展的重要基礎。 英語新課程標準的實施需要教師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是否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是否有利學生的發(fā)展。
一、英語教學反思的主要特征
以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為目的。教學反思可以發(fā)現(xiàn)新問題,進一步激發(fā)教師的責任心,教學反思并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學情況,而是在教學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調(diào)整教學方案,使教學方案更合理。教學反思追求更多更好的方法 ,提高課堂實效性。教學反思對教學理論 和實踐持有一種健康的懷疑,并及時地把思想變?yōu)樾袆。一個教師如果能不斷進行教學反思,經(jīng)常能研究總結 ,那么他的教學水平將不斷提升。
教學反思具有探索性。任何教師都有理論上的迷茫,實踐中的困惑。反思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在探索中奮進。存在問題就整改,發(fā)現(xiàn)問題則深思,反思的真諦就在于教師要敢于懷疑自己,敢于善于突破、超越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教學實踐的過程,既是教師探索的過程,也是教師反思的過程。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從而進入更優(yōu)化的教學狀態(tài),使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fā)展。
教學反思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它既有對教學內(nèi)容的反思,也有對教學方法的反思,如:探究性教學和任務型教學如何在英語課堂上得到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如何為課堂教學服務?既有常規(guī)課的反思,也有專題活動的反思,比如如何高效性地分析試卷?怎樣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和寫作水平,等等。教師既有通過自己實踐后感受而進行的教學反思,也有借學生的眼睛作為“鏡頭”來質(zhì)疑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反思。
二、英語教學反思的內(nèi)容
1 、對教學理念的反思。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在這種核心理念的指導下,課堂教學評價已經(jīng)將關注的重心從教師的“教”轉向學生的“學”。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認真對待每一節(jié)課的課堂教學,必須在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革新、備課方式和課前準備、自我教學能力的重新認識及課堂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建設等幾方面進行深入持久的努力。新課程標準還要求教師要從片面地注重知識傳授轉變到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感受并理解知識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 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教師應通過廣泛的理念學習,不斷探索反思。
2 、對教學方式的反思。傳統(tǒng)的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多以知識的邏輯為主線,忽視了教學的邏輯和接受邏輯,授課方式基本是“滿堂灌”,灌知識,灌方法,少有師生互動探究,更談不上激活體悟,啟迪智慧,開掘潛能。教師在教學中是參與者,指導者、組織者、促進者,教師的教學活動應該是靈活多變的,教學過程應是師生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應通過學生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發(fā)展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并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能夠探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傊處熞D變傳統(tǒng)的、單一的、以語言知識傳授為主的“輸入式”教學,代之以學生為活動主體的“輸出式”教學;要轉變單一的教學方式,關注學生學習方式、思維方式的差異,要著力研究學生的學法分層。
3 、對學習方式的反思。現(xiàn)代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問題性。新課程理念要求學生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這說要求教師對學生如何學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學習方式不僅僅是具體的學習方法,而是指學習新知識或解決問題時采取的一貫方式。傳統(tǒng)的模式是學生被視為“應試的機器”或是“可填塞知識的容器”,他們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得不到應有的發(fā)展“空間”,難以發(fā)揮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學習策略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4 、對教材的反思。以前教師把教材當作惟一的教學資源,“吃透教材,教好教材”成了對教師的最高要求。其結果是,教師被扼殺了自主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限制了自身的發(fā)展,教學不能從實際出發(fā),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新課標要求教師參與課程設制,積極開發(fā)和合理利用課程資源、搞好校本課程。由“教好教材”到“開發(fā)和利用教學資源教好學生”不僅會促進教學改革,還會有力地促進教師的發(fā)展。廣博的課程資源會幫助教師不斷“充電”,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
5 、對教學對象的反思。學生是學習 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關注學生,英語 教師首先要摒棄傳統(tǒng)的以“教案為本,以課本為本,以統(tǒng)一的標準評價為本”的傳統(tǒng)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整齊劃一,造成了學生“吃不飽,吃不了”的現(xiàn)象。英語教師必須樹立 “以人為本”理念,課堂教學中一切活動設計都要符合學生的個性特征。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的自我發(fā)展 。另外,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情感態(tài)度,知識能力;充分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對英語學習的理解,對這門語言難易程度的期待等。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獨立自主地學習,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6 、對教師角色的反思。過去的教師相對學生而言,處于絕對的“權威”位置,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新課程改革就是要建立和諧的、平等的師生關系,這就要求我們不得不重新反思教師的角色定位。教師應該是平等的合作者,和學生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既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在學習過程與運用方法的優(yōu)良行為,還要關注和賞識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xiàn)。
7 、對課堂教學評價的反思。評價要從單一的針對語言知識掌握程度的`知識性測試向關注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多樣化評價方式轉變;要充分調(diào)動不同的評價主體開展評價活動,尊重每個學生的不同意見,鼓勵學生有創(chuàng)見的思想,特別是在有爭議的問題上更要培養(yǎng)學生多元的思維能力,促進創(chuàng)新精神的形成和發(fā)展;要關注學生整體、全面的發(fā)展,不能僅僅關注學生學業(yè)成績。
三、英語教學反思的途徑
1 、從學生的角度來反思自己的教學。學生時常用眼睛和心靈觀察和思考著教師,從學生的行為、思想狀態(tài)、學習成績以及對老師的期待中都會反映出我們的教學狀況。所以老師要時時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表現(xiàn),分析現(xiàn)象,探究原因,從學生的角度思考施教中的利弊得失。
2 、從教師的角度來反思自己的教學。從教師的角度來對我們自己的教學觀念、行為、設計理念進行深刻審視,要抓關鍵事件,從而捕捉住發(fā)展自己的機會。
3 、通過邀請同行或專家聽評自己的課來反思教學。邀請同行或專家觀察自己的教學,與他們交流和對話?梢杂眯碌难酃饪创约旱慕虒W實踐,有時會使自己的教育觀念得到部分或全部的重建。
4 、通過寫課后反思來反思自己的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寫課后反思,把每一堂課的成功之處、失誤之處、意外收獲、學生見解記錄下來,不斷積累經(jīng)驗,開辟和完善更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思路。
總之,高中英語教學反思以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為基點,不是簡單的課后回顧,而是不斷提高和深化的過程。教師在“思”中學,在“改”中探索,在探索中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使我們的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提高。
教師教學反思 11
情景再現(xiàn)
接園時間快到了,大家都安安靜靜地玩著,只有天天一人特別興奮,一刻不停地朝旁邊的好朋友嚷嚷,還拿著玩具咚咚咚咚地瞧著桌子。旁邊的好朋友不搭理他,他便自言自語地哼起歌來。小朋友提醒他:“天天,太吵啦,你安靜一下好不好?”結果天天干脆開始尖叫著跑開了。這時教室門開了,家長們站在門口朝自己的孩子招手示意,我開始安排孩子一個個陸續(xù)離開。在等爺爺?shù)墓Ψ颍娊淌依锟諘缧┝,天天就在教室里又蹦又跳,還滿地打起滾來,惹得其他家長紛紛側目。
臨場應變
興奮的孩子我不是第一次見,可是像天天這樣興奮得近乎失控的孩子顯然不能用常規(guī)的方法應對。通常情況下,面對孩子過度興奮的問題,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人為的抑制,想辦法讓孩子在第一時間放松平靜下來,然后再對其進行溝通和引導。但是就天天今天的狀況,讓他馬上平復心情安靜下來顯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請另一位老師負責安排孩子離開,然后叫天天來到身邊,摸摸他的額頭與后頸,確認孩子沒有發(fā)燒的癥狀,然后問:“天天,你有什么事情這么開心呀?能不能說給老師聽聽,讓老師也一起開心開心?”天天想了一下,哈哈大笑著告訴我:“我就是很開心呀!”看來,要從孩子身上發(fā)現(xiàn)造成他如此興奮的原因難度非常大。最后,我決定還是要想辦法轉移天天的興奮點。于是,我對天天說:“開心是件好事情喲,你能不能再幫老師做件好事呢?一些小朋友走之前沒有把他們的小椅子放整齊呢,你能不能幫他們放整齊呀?”天天樂呵呵地答應了,蹦跳著去放椅子。不一會兒,他就把椅子放好了,我問天天:“你累不累?要不要休息一下?”天天擺了個奧特曼的造型對我說:“我是奧特曼,不會累的!”接著“吼”、“哈”地就準備開始操練起來。我趕緊說:“那邊還有很多玩具呢,你能不能一起整理一下呀?”天天馬上跑著去整理。
就在這時,天天的爺爺氣喘吁吁地跑來了,看來其他家長已經(jīng)告訴他剛才接園時的一幕。老人家看見孫子正在擺弄玩具,松了一口氣?墒,是不是孩子被接離教室我就不需要再管他興奮不興奮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如果讓孩子在極度興奮的狀況下去游樂區(qū)跑跳玩鬧是很容易發(fā)生危險的。于是,我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天天爺爺,爺爺說著感謝并表示樂意配合。我拉住正要沖去玩滑梯的天天,對他說:“今天,我們還沒有給班樹澆水呢。班樹開的花可漂亮了,要不你帶爺爺去看看我們的樹,然后給樹澆澆水呀?”孩子聽了便興沖沖地拉著爺爺去了樓下花壇。
溫馨提示
上述時間,看似未曾解決,但實際上教師已經(jīng)對此進行了行之有效的應對。且不論孩子在離園后能否盡快恢復平靜心情,教師已盡可能地使幼兒進行了積極正面的活動,并將能夠預見的傷害降低到最小的可能。
孩子的大喊大叫、大吵大鬧都是他們神經(jīng)系統(tǒng)興奮的表現(xiàn),尤其是離園十分,孩子受環(huán)境、心情的刺激容易產(chǎn)生情緒方面的波動,表現(xiàn)為興奮狀態(tài)是十分正常的。但是也會有異常興奮的幼兒,此時教師首先要確認其是否有生理方面的異常。比如:發(fā)熱會使幼兒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興奮性增強,體溫進一步升高甚至會讓幼兒出現(xiàn)煩躁不安、胡言亂語和幻覺現(xiàn)象。在排除生理原因之后,教師需要做的便是找到引起幼兒興奮的刺激以及轉移幼兒的興奮點。除了馬上就要回家看見家人的事實會令幼兒興奮外,其他事情如幼兒心中記掛著的父母的許諾、朋友的約定等也會在離園時讓幼兒興奮。如果是此類原因,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言語講述約定的內(nèi)容,以表達自己的興奮心情,而非大吵大鬧地宣泄。如果教師無法獲得此類信息,則可以引入別的刺激以轉移幼兒的興奮點,如幼兒喜歡的玩具或樂意做的事情等。
教師教學反思 12
春天是百花齊放的季節(jié),而在平時的戶外活動中,就不難看出孩子們對于花花草草都有著特殊的好奇心。郁金香又是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少見到的,為了豐富孩子們的知識面,也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我便在今天(4月1日)下午開展了手工折紙《郁金香》的教學。
本次活動中我預設了三個活動目標:1、學習看圖示用正方形疊花。2、通過觀察折紙示意圖和教師的示范講解,借助圖示和相互學習從而掌握雙正方形的折法。3、喜歡折紙活動體驗折紙活動的興趣。從活動的效果上來看,目標基本達成,孩子們都能參與到活動中去,體驗活動的快樂,但是個別孩子們在雙正方形折法上的還不能獨立的完成。
活動一開始,教師出示了真實的郁金香讓幼兒觀察,并簡單的介紹郁金香的生長環(huán)境等知識。然后再出示折好的一些郁金香引入,引導幼兒觀看郁金香的結構有花蕊和葉子。接著再分兩個步驟進行講解花朵和葉子的折法。孩子們都能十分認真的觀看,隨后教師出示折紙示意圖,便讓孩子們開始折紙。
活動結束后我對自己本次活動進行了一次反思,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1、教師的課前準備充分,示意圖能按照步驟進行,便于幼兒觀看。2、教師能引導能力強的幼兒幫助能力差的幼兒,促進了幼兒之間的互幫互助。3、在講解示范時,教師沒有很好的把掌握雙正方形的折法重點講解,導致個別幼兒在這個步驟時沒有很獨立的完成。4、教師在指導時,沒有能顧及到每一位幼兒,對于能力差的幼兒不能很好的關注到。
雖然在活動中還是有很多的不足,但是孩子們都在活動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特別是在最后的評價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拿著自己親手折的郁金香如珍如寶。
幼兒園中班教學反思:清明節(jié)知多少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彪S著古詩朗誦的聲音,常識活動《清明節(jié)知多少》開始了。
再過幾天就是清明節(jié)了,為了讓孩子們增加對清明節(jié)的了解,更加對我們閩南民俗文化活動的體驗,今天早上,我開展了常識活動《清明節(jié)知多少》的教學。
活動一開始,我就以古詩《清明》引入活動中,孩子們對于這首古詩已經(jīng)十分的熟悉,不僅激發(fā)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還鞏固了孩子們對古詩的記憶。
接下來我便利用一段故事來讓孩子們了解清明節(jié)的由來,孩子們很認真的觀看著。看完故事我提問孩子們:那我們閩南清明節(jié)是怎么過的呢?孩子們說了很多:全家去掃墓,吃潤餅菜……
活動的最后,我對孩子們進行感恩教育,告訴孩子們清明節(jié)也是我們紀念逝去的先人的日子,在這一天里我們還應該紀念那些為我們祖國英勇戰(zhàn)斗犧牲的解放軍戰(zhàn)士們,有了他們,才有我們現(xiàn)在美好的生活。
教師教學反思 13
新課程改革從去年新學期開始到現(xiàn)在已將近一個學年,在教學工作中,我通讀教材,查資料,聽課,請教,精心編寫教案,落實教學目標,上好每一節(jié)課,傾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墒切抡n上下來,常感覺效率比較低,很是困惑。如今再回過頭教高一,翻開以前的教案,反思當初的教育教學方式,感觸頗深。
1對高一新生引導的反思
高中的物理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同時高校要求選考物理學科的專業(yè)占的比例相對較多固然是個有力條件,但是“物理難學”的印象可能會使不少學生望而卻步?陀^地分析,教學的起點過高,“一步到位”的教學思路是導致學生“物理難學”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高一年級的物理教學首先是要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順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這個大的臺階,其次是要讓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物理知識基礎,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提高。
例如,關于“力的正交分解”這一基本方法的教學就是通過分期滲透,逐步提高的。這不僅是一個遵循認知規(guī)律的需要,其意義還在于不要因為抽象的模型、繁瑣的數(shù)學運算沖淡物理學科的主題,通過降低臺階,減少障礙,真正能夠把學生吸引過來,而不是把學生嚇跑了,或者教師一味的強調(diào)物理如何如何重要,學生就硬著頭皮學,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甚至變成了物理學習的“奴隸”。如果我們老師有意識地降低門檻,一旦學生順利的跨上的這個臺階,形成了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再提高并不晚?墒,一般新老師并沒有很快領會這種意圖,因而在實際教學中不注意充分利用圖文并茂的課本,不注意加強實驗教學,不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只靠生硬的講解,只重視告訴結論,講解題目,這怎么能怪學生對物理產(chǎn)生畏難情緒呢?學生如果對物理失去興趣,對基本概念搞不清楚、對知識掌握不牢也就不足為怪了!我們不妨再舉一個例子,有的老師在教完“力的分解”后,馬山就去講解大量的靜力學問題,甚至去講動態(tài)平衡問題,試想這時學生對合力的幾個效果尚難以完全理解,對平行四邊形法則的應用還不夠熟練,學生解決這類問題的困難就可想而知了,這種由于教師的引導方法不當,導致學生一開始就覺得物理如此之難,怎么能怪學生認為物理難學呢?我們教師不應該把教學目標選擇不當?shù)呢熑瓮葡驅W校的考試,推向市場上的參考書,這實際上是站不住腳的,應該多從自身的教學思想以及從對教材的把握上找原因。
如果我們作為引路者有意識的降低高中物理學習的門檻,先將學生引進門,哪怕先是讓學生感覺到“物理好學”的假象,我們都是成功的。
2對教學目標的反思
首先,知識、能力、情意三類教學目標的全面落實。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要透徹,分析要細膩,否則直接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并為以后的繼續(xù)學習埋下禍根。譬如,教師在講解“滑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滑動的方向相反”時,如果對“相對”講解的不透徹,例題訓練不到位,學生在后來的學習中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判斷錯誤的現(xiàn)象;對學生能力的訓練意識要加強,為了增加課堂容量,教師往往注重自己一個人總是在滔滔不絕的講,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少,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引導訓練,導致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下降;還有一個就是要善于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做好各種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發(fā)揮想象地空間。如果僅僅局限與對物理概念的生硬講解,一方面讓學生感覺到物理離生活很遠,另一方面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能力的下降。課堂上要也給學生創(chuàng)設暴露思維過程的情境,使他們大膽地想、充分的問、多方位的交流,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從一個知識的傳播者自覺轉變?yōu)榕c學生一起發(fā)現(xiàn)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所以教師要科學地、系統(tǒng)地、合理地組織物理教學,正確認識學生地內(nèi)部條件,采用良好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地觀察,實驗,思維等實踐活動,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
3對物理教學前概念教學的反思
前概念是學生在接觸科學知識前,對現(xiàn)實生活現(xiàn)象所形成的經(jīng)驗型概念。而由于中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有限,辯證思維還不發(fā)達,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還不成熟,考慮問題容易產(chǎn)生表面性,且往往會被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質(zhì)。所以易形成一些錯誤的前概念。這些錯誤概念對物理概念的正確形成極為不利,它排斥了科學概念的建立,是物理教學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伽利略和牛頓以前,人們對生活經(jīng)驗缺乏科學分析,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所不可缺少的。由此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提出了一個錯誤命題:必須有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才運動,沒有力作用,物體就會停下來。這個錯誤一直延續(xù)了2000多年,由此可見前概念對人們認識影響是巨大的。
在物理教學中,不能忽視學生大腦中形成的前概念,對正確的應加以利用,對錯誤的要認真引導消除,否則正確概念難以形成。
一、加強實物演示,豐富感性認識,有利于消除錯誤前概念,確立正確概念
中學生的抽象思維在很大程度上屬經(jīng)驗型,需要感性經(jīng)驗支持。因此教學中應了解學生的實際,通過實物演示消除錯誤概念。
太陽曝曬下的木塊和金屬塊的溫度如何?學生最容易根據(jù)自己的感覺,認為金屬塊溫度高,形成錯誤認識。所以只有通過實驗測定后,使學生認識到自己感覺的錯誤,才能消除錯誤前概念,否則任何講授都是蒼白無力的。
由于學生思維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他們往往以物質(zhì)外部的非本質(zhì)的屬性作為依據(jù),形成錯誤認識。如學生認為馬拉車前進是馬拉車的力大于車拉馬的力,從而對牛頓第三定律產(chǎn)生懷疑。所以教學中針對這種問題設計一個實驗:2個滑塊,2個輕質(zhì)彈簧秤,使一個彈簧秤兩端分別固定在兩滑塊上,用另一彈簧秤拉動連在一起的木塊,去演示使一物塊前進時,另一物塊同時前進,通過彈簧秤顯示兩物塊之間相互作用力,這樣就可以排除學生形成的錯誤認識,進一步理解牛頓第三定律。
在“自由落體”一節(jié)教學中,學生對任何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從同一高度豎直落下時,不同的物體將同時落地很難想象。因此教學中應強調(diào)“自由落體運動”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豎直下落運動,但在實驗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氣等阻力影響,結果當然不會完美。當然,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實驗也就是要重復“伽利略斜塔實驗”,使學生建立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體在空氣中,從同一高度落下,快慢幾乎一樣的事實,然后對自由落體運動加以分析、研究。
所以,抓住中學生學習物理的思維特點,充分利用實物演示及創(chuàng)造條件進行實物演示,積極消除學生的錯誤前概念,對提高物理學習效果是重要的。
二、重視物理模型的運用,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消除學生思維障礙
物理模型是物理學中對實際問題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經(jīng)過科學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
通過運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點,抓住本質(zhì)特征和屬性,可以消除學生思維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學生思維的獨立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使學生能夠對自己從生活中形成的樸素物理概念分析區(qū)別,拋棄錯誤概念,形成科學概念。如:伽利略在研究運動的原因并指出,亞里士多德觀點的錯誤時,設想的“理想實驗”就是建立了一個沒有摩擦的光滑軌道的物理模型。在建立物理模型后,問題便簡潔多了。
這是我在新教材教學工作中對以上三點的一點教學反思。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還要繼續(xù)堅持與寫好課后小結與反思筆記,把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感觸、思考或困惑及時記錄下來,以便重新審核自己的教學行為。通過這半年的教學實踐我感悟到在新課程下,平常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課后小結、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還要繼往開來,做好教學反思,寫好課后心得,促使自己成長為新時期研究型、復合型的物理教師。
教師教學反思 14
10月份是幼兒步入中班,建構結構游戲的第二個階段。本階段預設了大型建構——十字路口,本階段的游戲目的:1、學習看平面圖進行建構活動,嘗試合理布局十字路口。2、學會分工合作,懂得愛護建構材料和建構成果。3、體驗共同游戲的樂趣,感受建構的喜悅。上階段主要桌面建構了各種車輛、樓房、滑滑梯、蹺蹺板等立體物,有了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技能,才開展大型的建構游戲。
第一次建構十字路口,提供的材料有平面圖、雪花插塑、花片,主要讓孩子學看十字路口的平面圖,啟發(fā)幼兒怎樣來分工合作。但老師參與的部分較多,孩子們的合作意識較差,大多數(shù)都是自己拼自己的。
第二次建構十字路口,與幼兒協(xié)商分組后,我重點指導部分幼兒利用雪花插塑建構出地面的十字路口,小組合作有的搭建樓房、有的拼插游樂場、有的拼插車輛,再將作品擺放到相應的位置,組織幼兒進行評價欣賞。
第三次的建構活動,孩子們都較熟悉后,就提供了些輔助材料,讓孩子懂得正確地使用輔助材料進行合理的布局。
經(jīng)過本階段的結構游戲,孩子們認識了平面圖的構造,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識,但在合作過程中爭吵的情況還是較多,分組拼插,幼兒能力參差不齊,有些作品較不牢固,在下階段將繼續(xù)提高幼兒拼插立體物的技能,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教師教學反思 15
歷史教學作為一門語言的教學,其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技能,即運用語言的潛力,所以其課堂教學具有不一樣于其他課程課堂教學的特點。我透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根據(jù)中學教材的資料編排突出了對這種潛力的培養(yǎng),采取了指導性的學案模式,強調(diào)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雙向運用,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歷史的課堂教學應當反映這種特點,以用為主,樹立一種“大歷史教學觀”,使有效教學的目的和要求真正落到實處。
首先是教師觀念的轉變。歷史教師要轉變的第一個觀念是:歷史教學不是語言知識的教學而是言語技能的教學。過去,由于考試指揮棒的影響,歷史教師過分強調(diào)歷史知識的教學,不注重分析。這次中學歷史教材的改革為教師觀念的轉變奠定了基礎。然而傳統(tǒng)考試的“余威”仍在,考試依舊是教學的指揮棒。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是就應懂得如何在這兩點找到一個平衡點。值得高興的是中學歷史教學大綱適時進行了調(diào)整,明確規(guī)定將降低語法試題的難度,減少知識性的客觀題,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潛力,在言語運用中學習語言。
教師觀念轉變的第二個方面是:由以本為本向以用為本轉變。歷史是一門不斷發(fā)展的語言,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為它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歷史教材只是學生學習歷史的基礎、媒介,學生要學好歷史就務必融入歷史的海洋,跟上歷史發(fā)展的步伐。所以我也時常在教材教學的基礎上隨時把鮮活的歷史輸入教學,讓學生能夠感受歷史,能夠使用歷史表達自我的思想。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單一、呆板的教學方法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并且不能體現(xiàn)語言的生動性,而多種教學方法能夠刺激學生的不一樣興奮點,抑制大腦疲勞。計算機輔助教學使教學方法的運用有了廣闊的天地。無論哪種教法,其基本出發(fā)點是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課堂應當是學堂,是學生學習的天堂。課堂教學應當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的用心性。歷史學習的特點決定了討論法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特殊好處。歷史課的討論法應具有更廣泛的資料,更自由的民主氣氛,不但能夠討論本課的問題,并且能夠用歷史發(fā)表自我的見解,縱論國內(nèi)國際的是是非非。而討論課是在考驗教師對整個課堂的駕權潛力,在平時教學活動中,經(jīng)常有學生在討論課時不用歷史,或者是說與本堂課毫無聯(lián)系的話題,這需要教師時常督促。
在這一年的教學活動中,我覺得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維持課堂紀律,如何使教學活動在一種簡單,民主的氣氛下進行。到底作為一名教師就應用何種姿態(tài)應對學生。教師在不能體罰的狀況下,還能采取哪些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來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效率,這些都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
【教師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是教師的教學反思11-03
教學是教師的教學反思11-03
教師教學教學反思10-08
教師與教學反思06-11
教師教學反思05-15
教師的教學反思11-03
教師的教學與反思07-04
教師的教學反思精選06-12
教師的教學反思06-13
教師的教學反思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