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衛(wèi)生職業(yè)學校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策略論文
摘 要: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程中,衛(wèi)生職業(yè)學校要加強學生思想教育,促進其健康成長,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們成為受用人單位歡迎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需采取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樹立學生的榮辱感、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意志、訓練學生的道德行為等策略促進學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
德育工作是衛(wèi)生職業(yè)學校教育的工作重點之一,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尊重社會公德和具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是德育的最終目的。其過程是,以社會要求的品德規(guī)范為依據,教育者引導他們自覺接受教育,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只要做到“知、情、行”相統(tǒng)一,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1]
1.影響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因素
。1)學生承受能力不強。衛(wèi)生職業(yè)學校的學生社會閱歷淺,承受外界壓力能力弱,一遇到挫折就認為在學校集體中沒有得到尊重與愛護,總是認為他人對自己不公平,如果這種不良情緒不能得到及時疏解,將會使這類學生遠離集體,逐漸喪失斗志,難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2)家長教育不當。學生很多的不良習慣都來源于家庭,來源于家長不良的教育方式。如好吃懶做、貪玩、撒謊,只顧自己不關心他人等,久之則不易糾正,難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3)社會的消極因素影響。在當今市場經濟體制下,社會上存在缺失誠信、弄虛作假的現象,這種負面社會現象會給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帶來不良影響。
2.促進學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策略
(1)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學生對道德知識的掌握以道德概念的形成表現出來。掌握道德概念對學生品德的形成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2]道德概念較為抽象,在講解道德概念時要生動具體,盡可能形象鮮明。如果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不正確的觀念,應組織學生開展討論,通過討論,讓學生明辨是非,加深對道德的理解。
。2)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在向學生進行道德理論教育的同時,應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時刻激發(fā)學生的道德情感,只要是有關道德觀念的'內容,就要通過充滿感情的語言和表情感染他們。在日常學習中,引導學生自己對道德準則和規(guī)范進行評價與思考,使他們產生道德情感。充分利用課外活動作為道德教育的第二課堂,通過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如組織文藝表演、演講比賽等,用模范人物的先進事跡感染學生,引起情感共鳴,激發(fā)道德情感,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3)幫助學生樹立榮辱觀。建立有效的獎罰制度。獎懲制度可以調控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不僅影響著學生對認知、技能和策略的學習,而且對個體道德的形成也起著重要作用。獎勵包括物質和精神獎勵、內部和外部獎勵。建立有效的獎懲制度時要做到以下幾點:①要選擇確定可以得到獎勵的道德行為;②應選擇恰當的獎勵物;③應強調內部獎 勵。應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強化,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做出良好道德行為后的愉快感、自豪感、欣慰感,以此轉化為產生道德行為持久動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意志。在進行道德意志培養(yǎng)時,第一,要結合道德理論的講解進行正面榜樣的宣傳,使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培養(yǎng)道德意志。第二,要利用課余時間創(chuàng)設困難情境,組織行為練習,不斷磨煉學生的道德意志。
。5)訓練學生的道德行為。以具體的道德行為反映對道德的認識,對學生的道德行為要加強培養(yǎng)、訓練。
第一,教師應以學生的需要為主,采取相應措施,取消不合理要求,盡量滿足學生的合理需求,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動機。
第二,教師在指導學生采取道德行為方式時,應研究多種指導方法,當學生形成和掌握道德動機及道德行為方式后,還需不斷地加以強化和訓練,才能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除受學校、家庭影響外,還受到社會上各式各樣人的影響,這些社會影響對學生道德行為的養(yǎng)成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學校要積極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讓學生走出校門,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會做人,在實踐中增強公共意識,體驗到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從自身做起,關心他人,關心社會,爭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促進衛(wèi)生職業(yè)學校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形成的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怎樣形成良好的班集體論文04-25
促進學生與文本對話的策略論文07-01
促進企業(yè)誠信經營的策略論文05-19
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策略論文08-16
促進小學課堂生生互評的策略研究論文04-15
小學數學教材促進學生發(fā)展策略論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