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課堂教學實效、有效、高效的思考論文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課堂是教學活動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學中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有效、高效的必要條件。
一、對課堂教學實效的思考
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教師期待著學生的進步和提高,因為這種進步和提高是對教師教學成果的肯定;同時,學生也期待著教師的關注和指導,這種關注和指導將轉化為日后學習的動力和源泉。師生雙方都在期待中獲得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形成教與學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環(huán),體現(xiàn)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1.能讓我更科學地看待學生的學習過程。
我們常說,課堂教學的完成并不意味著教學過程的結束。沒有結束的過程,關鍵就是學生的提問,也就是學生的思考。每節(jié)課后,學生的困惑仍然存在,這是應該充分重視的學習狀態(tài)。新課程強調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拯救被壓抑的激情,要求學生用頭腦去學習。在實踐中,我選擇的突破口就是讓學生把自己內心的困惑提出來。
由于長期的磨合,我的學生漸漸習慣了通過提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些提問讓我看到了課堂教學的延續(xù)和全新的學習狀態(tài)。最初,淺層次的提問比較多,大多出于對歷史情節(jié)的好奇,到后來,提問開始反映出理性的思考和判斷。開始提問的風氣也不濃,敢于提問的學生也不多,F(xiàn)在,提問已經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在提問中,他們開始關注歷史學習的方法,關注老師講解的合理性,討論教科書陳述的科學性。因為發(fā)現(xiàn)了問題,他們開始爭論,有的提問已經對我的教學提出了具體的要求。但是學生沒有論據,因此而求援于老師。因為一個推理而困惑,又因為一個困惑而期待,這個提問成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起點。
2.能讓我更為全面地審視自己的教學行為。
學生的提問也改變著我的教學。學生提問水平參差不齊,要求深淺不一,涉及的知識內容飄忽不定。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與學生形成互動,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常常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以前的一些積累已滿足不了新的求知,弄不好還要出笑話。在這些問題的“催促”下,我不得不大量地閱讀各種門類的不同知識,努力提升自己的業(yè)務素養(yǎng),我的教學也因此得到了明顯的提升。我還不得不深入反思課堂教學過程和內容的合理性。學生的一個提問,可能意味著一個知識體系的漏洞,看似膚淺的問題,可能會揭示出教學過程的失誤。
其次,學生的提問也不斷地修正著我的教育理念,使我意識到:疑惑僅僅是學生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只有通過問題提出來才能成為質疑能力。因此,不僅僅要激發(fā)學生提問的熱情,還要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提問習慣。由于這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路徑,教師必須善待學生的每一個提問,要探究、討論并回復,要讓學生感受到因提問而得到的收獲和喜悅。這樣的教學才會有實效。
二、對課堂教學有效的思考
什么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一切都源于我們老師對學生的愛,對每一位學生的關注。在我看來,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有效的小組討論法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 所謂“小組討論法”,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小組成員圍繞某一中心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從而進行相互學習的一種方法”。其實質就是以小組為組織形式,借助小組成員之間的協(xié)作,完成特定的任務。討論的過程重在交流,一般先是通過交流找出個體之間的差異,后經過討論達成集體共識;討論的過程又重在合作,通過小組學習,彌補個體在思維、精力、時間和學習方式上的局限性,發(fā)揮集體的力量,變“勢單力薄”為“人多智廣”。具體做法是:
1.有效組合。長期的實踐證明:5-6人是小組討論的理想數字。小組一般采用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分組原則——組內異質為小組成員內部互幫互助提供了可能,而組間同質又為各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基礎,同時還要注意小組成員的性別協(xié)調及性格互補。
2.別具特色,各司其職。為了增強小組的歸屬感和凝聚力,我每次帶一個新的班級,總會讓他們先為自己的小組起個個性化的組名,希望在組名的感召和激勵下,能夠吸引小組成員都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幾年來,我的每屆學生都表現(xiàn)出驚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從2007屆的“群英”、“神話”、“無雙”等到2009屆的“天道酬勤”、“六鼎記”、“六鍋頭”、“一塔湖圖”等每個組名都不同凡響,別有新意。
這些別具特色的組名,使小組成員首先有了共同的期望和目標,也把學生個人之間的競爭轉變?yōu)樾〗M間的競爭,形成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格局。當然,組內成員的明確分工、各司其職,也是至關重要的。我的策略是:每個組員都要擔任不同的角色,如組長、記錄員、協(xié)調員、檢查員等,并采用角色定期互換的辦法,使每個學生都能擔當不同的責任,從而在各種不同位置上得到體驗和鍛煉,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對課堂教學高效性的思考
課堂教學,有“教”有“學”,大部分老師往往強調“學”的高效,而忽視了“教”的高效。那么,如何使“教”既高效,又使“學”高效呢?我的經驗是:學案教學。
導學過程由教師課前設計好本課導學內容。當然既要體現(xiàn)本課的重難點,又要體現(xiàn)本課的知識結構,讓學生根據導學的內容掌握本課的知識點。導學案既可以提前發(fā)給學生,也可以當堂發(fā)給他們,這視需要而定。首先,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自己能解決的問題,然后組內討論,達成共識,對于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組間進行分享學習,各組之間有異議的問題,需要老師及時地給予講解,最終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
由于初中科目多了,每天八節(jié)課,每節(jié)課有不同的作業(yè),大腦再清晰的學生偶爾也會忘了某科留的作業(yè),所以出現(xiàn)不完成作業(yè)的情況。而有了導學案之后,學生回到家,不僅可以對當天所學的知識復習鞏固時有據可查,而且作業(yè)就在導學案上,做完作業(yè)后,讓家長簽字,家長看到自己孩子成長的足跡,會更加放心地把孩子交給我們,同時促進家校的合作、交流,這樣能不使“花朵”開得更鮮艷嗎?
作為普通的一線老師,我們無力改變大環(huán)境,但可以改變自己做主的課堂。我們可以在“學中做,做中學”,把課堂教學的實效、有效、高效扎扎實實地引入到自己的課堂中去,也許,當你的“課堂改變了,眼中的世界自然也就改變了!
【對課堂教學實效、有效、高效的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優(yōu)化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 提高課堂教學實效論文01-21
體育高效課堂的探索與思考論文03-02
有效評價課堂教學論文07-20
聲樂課堂教學實效性探析論文07-21
注重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的教學論文05-07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思考論文10-15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教學論文)12-06
和諧、高效課堂教學的實施論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