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元曲簡介和元曲有何特點
元曲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支奇葩,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鼎足并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元曲簡介和元曲的特點,希望大家喜歡!
簡介:
元曲又稱夾心。原本來自所謂的“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隨著元滅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臨安(今杭州)為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qū)流傳開來。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雖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絕句和宋詞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
特點1: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fā)展成戲曲形式,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帶。明清兩代也有雜劇,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內容以抒情為主,有小令和散套兩種。
元曲是漢民族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燦爛的花朵,它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都體現了獨有的特色,和唐詩宋詞明清小說鼎足并舉,成為我國文學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時期。一般來說,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為元曲,雜劇是戲曲,散曲是詩歌,屬于不同的文學體裁。但也有相同之處。兩者都采用北曲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劇曲又稱之為樂府。散曲是元代文學主體。不過,元雜劇的成就和影響遠遠超過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單指雜劇,元曲也即“元代戲曲”。
繼唐詩、宋詞之后蔚為一文學之盛的元曲有著它獨特的魅力:一方面,元曲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一方面,元代社會使讀書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專權,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極為奪目的戰(zhàn)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緒;鋒芒直指社會弊端,直斥“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夸俏”的社會,直指“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的世風。元曲中描寫愛情的作品也比歷代詩詞來得潑辣大膽。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藝術魅力。
元曲的興起對于我國民族詩歌的發(fā)展、文化的繁榮有著深遠的影響和卓越的貢獻,元曲一出現就同其他藝術之花一樣,立即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僅是文人詠志抒懷得心應手的工具,而且為反映元代社會生活提供了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嶄新的藝術形式。
特點2:
第一、抒情性強,反復渲染人物的感情。
元雜劇中的曲詞普遍具有抒情性強的特點,并且對人物的感情反復渲染,務盡務透,這一點和詩詞作品強調含蓄蘊藉、點到為止大不相同。
如竇娥冤第一折里的“點絳唇”“混江龍”“油葫蘆”“天下樂”等幾段曲詞,是表現竇娥對自己的命運的悲嘆的。
她先說自己“滿腹閑愁”,老天知道了都會傷感;再盡情傾訴自己愁苦的情狀:每日寢食不安,日夜受煎熬,看到爛漫的花枝、圓圓的月亮,也只能加倍覺得傷心斷腸,心里是說不出的焦慮、煩悶,眉頭總是緊鎖著;接著她感嘆自己的愁苦沒有盡頭,隨即簡略回顧了她不幸的人生遭遇;最后她無可奈何地寬慰自己,把自己的不幸命運歸因于前世注定,為了來世的幸福,此生她要好好積德。
這幾段曲詞將竇娥內心的痛苦、愁悶表現得淋漓盡致,動人心弦。
又如發(fā)三樁誓愿的場面,竇娥都是先用說白提出誓愿,然后用“曲”抒發(fā)感情,曲詞里相應使用了三個典故,將皇天能夠體察冤情、自己的冤屈定能感天動地的意思說足說透,增添了感染力。
第二、樸素本色,貼合人物的性格和處境。
《竇娥冤》是由竇娥一人主唱的,她的唱詞樸素通俗,多用當時流行的俗語,大量引用民間故事、歷史故事,因此,她的唱詞明白好懂,生動活潑,內容豐富,很有表現力。
此外,作者對人物在特定時候的心理把握得很到位,設計的唱詞非常貼切,劇中的人物因此而顯得活生生的,好像就在我們眼前一樣。
如第三折“快活三”“鮑老兒”兩支曲詞,這是竇娥臨刑前和婆婆訣別時的唱詞。她一面為自己的身世傷心,一面向婆婆“交代后事”。
她反復唱“念竇娥”,表現了她在生命即將結束時回想起自己的不幸身世悲不自勝的心情。
她向婆婆“交代后事”:“念竇娥伏侍婆婆這幾年,只當把你亡化的孩兒薦!边@幾句唱詞看起來平平淡淡,實則意蘊無窮,極為動人。它讓人感受到竇娥這位生命無端被戕害的青年婦女對生命的留戀,而她臨死前對婆婆提出的要求之低,又表現了她在婆婆面前一貫的善良與溫
【元曲簡介和元曲有何特點】相關文章:
元曲的體式特點12-22
關漢卿經典元曲有哪些08-08
元曲四大家簡介10-13
元曲作家馬致遠簡介及代表作04-02
宋詞和元曲的區(qū)別有哪些08-24
元曲的主要分類09-16
元曲的種類介紹08-09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有什么08-02
元曲鑒賞四注意10-21
元曲是怎么發(fā)展來的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