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氣候的差異和東西干濕的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南北氣候的差異和東西干濕的差異,為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第二節(jié)氣候第一部分內容。我將圍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首先,我對本節(jié)教材做如下分析
一、說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教材主要介紹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特征,各節(jié)內容都是圍繞這一主線展開,本節(jié)主要介紹中國的氣候,教材在編排上也注意突出中國的氣候特征。氣候特征可以通過其基本要素──氣溫和降水的特點反映出來,要了解氣候特征首先應了解氣溫和降水,而且氣溫和降水的分布及特點是學習中國地理的基礎知識,掌握這些知識,有利于理解各區(qū)域地理環(huán)境、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差異。因此本節(jié)課是本章的重點,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ǜ鶕(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能力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閱讀等溫線、等降水量線分布圖,了解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及降水分布特點,培養(yǎng)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布圖的技能;初步學會分析氣溫和降水特點的形成原因;了解我國溫度帶及干濕地區(qū)的劃分依據(jù)和劃分地區(qū);進一步明確我國地理環(huán)境的巨大差異性;
過程與方法: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帶領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生活,注重啟發(fā)性和趣味性,增強教材的實踐性和探索性,著力體現(xiàn)課改綱要中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這一理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形成對我國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認識;感悟人與自然的關系。
教學重點:
1、我國氣溫和降水的分布特點及差異;
2、溫度帶及干濕地區(qū)的劃分依據(jù)和分布地區(qū)。
3、培養(yǎng)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布圖的技能
教學難點:有關氣候圖的分析判讀。
等值線圖在七年級上學期初步學習,但由于時間久遠,平時學習中少有接觸,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量又有限制,因此存在一定難度。
二、說教法:
本節(jié)課內容多,如何做到省時高效?并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興趣,本節(jié)課主要采用了競賽法和情境教學法。
競賽法:在教學手段上加以變化,就會賦予地理課堂更高的生命力。針對學科現(xiàn)狀及學生的年齡特點,競賽這種形式容易激發(fā)學生斗志,讓學生主動積極參于,而且會讓學生的注意力更為持久。
情境激趣法:生活中處處有地理,生活、自然就是活著的教材,將地理問題生活化,
更能走到學生的心靈深處,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時激發(fā)他們對知識的渴望。體現(xiàn)“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這一基本理念。
三、說學法:
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 托夫勒說過:未來的文盲將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本節(jié)課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滲透學法:
1、學會用圖:培養(yǎng)學生從各種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2、學會探究:在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等科學的探究方法。
3、學會合作:通過小組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四、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喜歡旅游嗎?旅游可以陶冶我們的性情,豐富我們的生活,更能增長我們的`知識,現(xiàn)在,就讓我們體驗一次旅行的快樂!讓我們先到祖國東南的魚米之鄉(xiāng)……,再去看看東南的熱帶風光……
展示我國有特色的傳統(tǒng)民居(江南古鎮(zhèn)、竹樓、北方火炕、窯洞等圖片),教師啟迪學生認識人類活動與氣候的關系,在欣賞與評價中感知中國氣候的多樣性,進而導入本章節(jié)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第二節(jié)氣候多樣 季風氣候顯著的學習。
設計意圖:
從生活中提煉地理有關的知識,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初步感知我國氣候的多樣性,進而導入新課。
。ㄟ^渡:我還知道一條非常有趣的旅游路線,你想去嗎?“一個人在旅游時必須帶上知識,如果他想帶回知識的話!,出發(fā)前看你具備這些知識嗎,教師組織競賽)
(二)競賽斗智,知識預備
競賽形式:搶答計分
競賽題目:
1、反應氣候特征的兩個基本要素。
2、影響氣候的因素有那些(補充人類活動同樣影響氣候)
3、在地理學習中,我們通過什么方式了解各地的氣候分布情況?氣候圖有哪些?
4、等溫線地圖是如何繪制的?
5、閱讀等溫線氣候圖。(以我國一月份平均氣溫圖為例,課件展示)
。1)讀出各等溫線名稱;
(2)根據(jù)等溫線形狀分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設計意圖:
1、這部分內容是學習新知識的必備,等值線圖又是本節(jié)課難點。有必要拿出時間進行知識的重組和再現(xiàn)。而由競賽形式呈現(xiàn),旨在化枯燥為生動,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是為了省時高效。為新知識學習打基礎。
2、動態(tài)再現(xiàn)等溫線氣候圖,重在強調重點,并在地圖的運用中化解難點。
(三)情境設計,問題探究,認識我國氣溫分布特點
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具備了旅行的條件,自駕游更讓你樂趣無窮。選擇你喜歡的一款跑車,在祖國的懷抱中暢游:
情境一:寒假自駕游(參考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圖)
路線:漠河—錦州—武漢—三亞
游記:沿途你的著裝有何變化,你看到的河流都結冰了嗎?
探究問題: 1、我國冬季氣溫分布規(guī)律,分析成因。
2、計算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值。
3、0°C等溫線經(jīng)過的地方。
情境二:七月份暑期再游(參考圖:我國七月份平均氣溫圖)
路線:不變,
游記:你的著裝又有何變化,你能找到比這條路線涼爽的地方嗎?
探究問題:1、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
2、分析夏季青藏高原等地區(qū)氣溫較低的原因。
設計意圖:
1、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感知地理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產生了對地理知識的渴求,讓學生體會到學有所用。
2、在探究問題中,多角度、多手段地培養(yǎng)識圖、用圖的地理技能。
※學生容易提出問題:為什么我國冬季氣溫南北溫差大,而夏季南北普遍高溫,溫差不大?
(過渡:氣溫影響人類生活、生產。)
(四)圖解圖練,記憶我國溫度帶的劃分
具體環(huán)節(jié):
1、出示活動積溫的概念,學生理解認識
2、學生閱讀我國溫度帶劃分圖
3、競賽記圖:最快的速度判斷主要城市、地形區(qū)所在的溫度帶
4、填圖
設計意圖:
充分利用地圖的功能,講練結合,識圖比賽旨在喚起學生的無意識記憶,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達到更高的記憶效果。
(五)旅游見聞,感知氣候對生活生活、生產的影響。
1. 旅途中,你是在哪里看到如下場景:柑橘園、蘋果園、香蕉園、火炕、建筑物…
2. 說說旅游中還有什么有趣的見聞。
設計意圖:
豐富知識外延,感受人與自然的關系。開放式問題的提出,啟迪學生思維。
(六)知識技能運用,小組探究我國降水的分布及干濕地區(qū)的劃分
情境設計:十月金秋游:
旅游路線:東南丘陵—長江中下游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吐魯番盆地(旅游叁考圖: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干濕地區(qū)圖)
小組探究問題:
1. 沿途你們穿越了那些降水量線,總結我國降水分布總趨勢,
2. 觀察等降水量線走向,分析我國降水分布成因。
3. 你找到800mm等降水量線了嗎?它與我國哪條等溫線幾乎重合。
4. 我國有哪些干濕地區(qū),你們記下了嗎?錦州屬于哪個干濕地區(qū)?
5、東北地區(qū)東部降水量并不豐富,為什么為濕潤地區(qū)呢?干濕地區(qū)的劃分依據(jù)是什么?
6、旅游的收獲真不少,這么多精美的照片是在哪里取的景(展示植被 旱地 水田 牧場 蒙古包 居民建筑等圖片,學生辨析)。
設計意圖:
1、在“氣溫差異”的學習之后,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等值線地圖及分析氣候成因的能力,這部分內容完全可以交給學生自己,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有所獲,學以致用。
2、通過小組探究、小組匯報,利于培養(yǎng)合作意識,提高學生參與度,促進全體學生共同發(fā)展。
。ㄆ撸┲R外延 人類生活影響氣溫和降水
氣候影響著我們的衣食住行,你知道嗎?我們人類的活動也同樣影響著氣候。
補充資料:如溫室效應,沙塵天氣、越來越多的極端氣候災害等等
設計意圖:人與環(huán)境是相互作用的,讓學生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八)歸納小結:今天我們大江南北一番暢游,你快樂嗎?你有收獲嗎?那么請你談談。
設計意圖:鞏固強化,了解學習效果,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研究教學對策。
(九)回顧反饋:回顧舊知識,強化記憶。
(十)課外探究:調查家鄉(xiāng)的民居特色、飲食習慣、文化習俗、農業(yè)生產等及它們與氣候的關系。
板書設計:
緯度 冬季:南北溫差大
海陸 氣溫 夏季:普遍高溫 活動積溫—溫度帶
地形 氣候多樣 (青藏高原等地除外) 生活、生產
洋流 降水 : 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干濕地區(qū)
…… 蒸發(fā)量
設計意圖:網(wǎng)絡化板書設計可使知識條理更清晰,層次更加分明,重難點更加突出,從而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系統(tǒng)完整。
【南北氣候的差異和東西干濕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南北氣候的差異和東西干濕說課稿11-02
南北氣候的差異和東西干濕的差異說課稿11-02
《南北氣溫的差異》說課稿范文08-24
《東西南北》說課稿04-14
小寒的由來以及南北差異12-17
《氣候的形成和變化》說課稿07-07
初中地理說課稿《降水和干濕地區(qū)》10-19
東西南北的造句08-07
《東西南北》經(jīng)典教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