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短歌行》實錄(本站論壇稿)
教學過程:
師:上一個星期,一個同學跟我說過,她有一篇很好的文章要給我欣賞,我看了,我覺得有一些不足,但是的確不錯,至少作者的閱讀面和思考值得大家學習。
生:(他是我哥哥),
師:噢,你告訴他我很佩服他。他這篇文章,本來她讀,他身體不適,我就代勞了教師讀學生哥哥的文章〈酒的遐想〉。
酒的遐想
很偶然的靈感,想到了酒。
第一個闖進腦海的是“把酒問青天”的蘇軾,那個當年在月光下起舞弄清影,感嘆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蘇軾酷愛飲酒,他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非凡的氣概!是酒贈與他的嗎?“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還是默默地與江水、明月抒情吧。
喝醉了,美也,愁也。
醉?“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歐陽修真的醉了嗎?如果他沒醉,柳永一定醉了:“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迸,他好象已經醉醒。那江頭的屈原一定醉了,徹徹底底的!氨娙私詽岫要毲澹娙私宰矶要毿。”我好象又錯了,屈原說他沒醉,恩……哦!酒醉的人總說自己沒醉……
讓我仔細想想,一定有人醉過……
有了!辛棄疾醉過!“醉里挑燈看劍”,對!是他!他“夢回吹角連營”、“沙場秋點兵”。哦……還有那位“獨上蘭舟”“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的李清照也醉在酒里。醉是酒的魅力,那愁思呢?
愁?不應該責怪酒吧?曹操說:“何以解憂?惟有杜康!崩畎渍f:“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笨磥砭撇皇浅畹膲簟
慢慢咀嚼,細細推敲品味。
突然想到范仲淹,他說酒可以化作“相思淚”,為何?因為“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古人好象總醉在酒里,醉在夢里,醉在愁里……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磥碜砝锏娜撕苋菀仔褋,但愁呢?“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的話道出了真理,就讓咱們“今朝有酒今朝醉”、“酒不醉人人自醉”、“會須一飲三百杯”吧!
望著祖國大好山河容易醉,望著英雄當年“雄姿英發(fā)”容易醉,望著曹雪芹勾勒的兒女情長容易醉,醉得太多,醉得太美,醉得值得!又想起那句俗話:“酒逢知己飲!”就讓我們?yōu)橛讶艘蛔矸叫莅桑?/p>
思緒隨意自然地來到那座小城----------布達佩思東北一百多公里的埃蓋爾。在這塊大地下藏著許多美酒,幾百年……冷冷的靜靜地醉臥在地下,余秋雨說那是秘藏的醉意,連裴多菲和納吉的熱血都沒能改變它的恒溫,連兩次大戰(zhàn)都沒能干擾它的美夢,埃蓋爾醉得是何等的固執(zhí)和執(zhí)拗。
那些所謂陰暗中的心虛,曲折中的膽怯,陳舊中的慌亂將被趕走,即將消失滅亡,應留下的該是那位“酒尚溫時斬華雄”的關云長吧?該是那位在天姥山吟唱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李太白吧?該是那位握劍長歌、醉臥沙場的辛棄疾、陸游吧?
我也被深深地灌醉了,醉臥在酒的酣夢里………………
師:感謝曹薇的哥哥的文章!我想他的妹妹以后也會很厲害。其實這篇文章很敏感地把握住了一個很有趣的東西――酒。他揭示了在不同人心目中酒的不同作用。咱們接觸過的酒的文字不少,我們能不能提出一些酒的例子,學過的詩文里?可以互相討論。
生:一壺濁酒喜相逢
師:唱一下?(笑)。
板書:酒是喜(笑)
師:還有?
同學二:紅酥手,黃藤酒
這里陸游與妻子被母親分開,他的感情是什么樣的?
生:無奈,憤恨
教師板書
同學三:濁酒一杯家萬里表達的是思鄉(xiāng)
教師板書
同學四:對酒當歌 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酒可以解憂
師:他也說過“憂從中來”,李白說,舉杯澆愁愁更愁,看來用酒來解愁和火來滅火一樣。同樣也是李白――
學生四:舉杯 明月,對影成三人
師:此時明明只有作者一個,他卻說是“三人”之眾。這正是表達了作者此時心情的孤單。剛才的文章里說“醉了的人經常說自己沒醉”,咱們也可以說“孤獨的人往往說自己不孤單!
師:還有沒有?
學生五:琵琶美酒夜光杯――表達的是豪情壯志,豪邁。
師:大家說得很好!
可以這樣說,酒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道具。我一直認為,酒也是一種文化,因為很多東西來源于酒,歸根于酒,當你舉杯的時候你會想起家鄉(xiāng),父母,事業(yè),家庭,歡樂,悲傷…………
而古今無數的文人更用酒寫出了無數美麗的詩篇,比如今天學的《短歌行》
我一直覺得這首詩的名字不好,因為如果用第一句仿佛更好——對酒當歌。喝酒的時候總喜歡唱歌,那么曹操究竟唱出了什么樣的歌?大家齊讀,開始!
學生齊讀。
師:可能都沒有預習吧。譬如的譬讀錯了。如果曹操泉下有知,恐怕也會被氣死。(眾笑)。我來給大家演示一下。
教師朗讀。
再來讀一遍。學生再讀。
師:好多了,后面還會繼續(xù)練習。
這首詩第一句起句就不凡。對酒當歌,應該唱歌,忽然就變了,人生幾何,人生短暫,就像朝露。但我們說過,酒代表各種感情,這首詩是從什么開始的?
生:憂
師:憂什么?
生:人生之短。
師:而且短得就像――
生:朝露。
師:而在提起酒杯的時候,照理應該高興,可其實很憂,用什么來解憂,能不能解憂?
生:不能。
師: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明明憂從中來,還要用酒來解憂。那么這種憂,人生之短,每個人都有這種感覺。比如棄疾:在夢中了卻君王天下事之后卻突然降回無情的現實————可憐白發(fā)生。
師:再如蘇軾?
生: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師:這里,作者也是覺得人生很短,覺得人生不夠用。那干什么時候不夠。
生:做大事。
師:曹操用不著我給大家來介紹,作為一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是中國一個婦孺皆知的人物,其做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
那么他覺得現在迫切需要做的是什么事?
生:招納賢才。
師:那么從哪兒開始轉入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作品的風格突然在這兒轉向了。大家剛才聽我朗讀,注意到我這里語氣的變化沒有?
生:注意到了。
師:為什么呢?大家可以參照注釋,這首詩原來是情詩,作者把情詩化用過來,用男女之情表示求賢若渴。
那青青的衣領,我悠悠的心,因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現在,美麗的鹿鳴叫著,悠閑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夠在一起歡聚一堂,演奏著迷人的音樂。作者寫得何等美麗!
作者由慷慨激昂轉入柔情蜜意。
大家把這幾句讀一下。
。▽W生朗讀)
師:我再給大家一分鐘時間,把后面的迅速閱讀一下。我請同學為我們解說一下后面八句?梢詤⒄兆⑨。
有沒有同學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下這八句詩?
有沒有?很簡單的?
同學五:(學生實際上是在進行口譯——鐵皮注)。
師:他用自己的話給我們描述了一下。
下面幾句話有些奇怪:明明如月,何時可掇,這么個老頭,居然要去捉月。
生:他喝醉了。
師:的確,一個正常人不會如此。但是,喝醉了能寫出這么工整的詩嗎?他說要摘月亮實際上是比喻。人才就象那天上的月亮,我什么時候才能把你摘入我的胸懷?
大家再注意這一句:月明星稀,――星星稀少,你們認為這里的月明星稀是不是僅僅是景物描寫?
生:不是,是說賢才很少。
師:這種觀點我比較贊成,但是這僅僅是參考,在文中沒有確切的資料證明。
師:繞樹三匝句,鳥兒為什么找不到枝頭?
生:沒有賢主。
師:回答得很好!所以說最后作者發(fā)出了一個召喚:山不厭高,水不厭深。舉周公的例子作結,氣勢是宏大的,意義上深遠的。在五班有同學說是一種霸氣。對,心里沒有霸氣的人,筆下便沒有霸氣。
好,再讀一遍,開始!
(學生齊讀)
好。其實大家已經明確了,這首詩是一首招納賢才的詩。假如說,現在你是一個人才,某個公司老總,就假如說是曹操吧,曹操是怎樣勸說,或者說希望人才歸自己的,用哪些方式?
同學一:提供有利條件。
師:哪些條件?
生:高薪,高職位
師:也就是說待遇。
板書“待遇”
生:好的工作環(huán)境。
師:還有?
生:尊重。
教師板書“尊重”
師:還有沒有?
生:賢才與賢主
師:對,這樣可以達到更大的目的,實現他的愿望。
前幾天和幾個朋友在聊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幾年以后,十幾年以后,哪個同學成為了一個團隊的領導,應該注意怎么樣才能吸納人才——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業(yè)留人。
當然這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你說曹操,對關羽也不錯了,有事業(yè)有感情有待遇,可是關羽還是走了。
因為,對人來說,感情是很重要的。
在這首詩中,作者表現的是一種求賢若渴的心境。但是我們發(fā)現,這首詩起句很有意思。對酒當歌,給人感覺應該是慷慨激昂,但接著就說人生幾何。大家剛才說了,這首詩其實是從憂愁寫起的,什么憂愁呢?
生:人生苦短。
師:對,作者開篇之后便感嘆人生幾何,這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我們每個人,無法避免的是死亡。我一直以為,中國缺少死的教育,但是,面對死亡,每一個人的想法與感情都不一樣。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死亡迫在眉睫, 而有些人覺得死在眼前,朝聞道,夕死可矣。有些人則覺得塵歸塵,土歸土。不同人對待死亡的作法是不一樣的,那么曹操,他對待死亡,他看到的是自己的功業(yè)未就。陸游在死之前,放心不下的是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òl(fā)下文章)
這篇文章是五六年前我寫的,今天早晨在上課之前我突然想到,我們也許可以從曹操的短歌行和這篇文章中,獲得一些關于生命的啟示。我給大家讀一下這篇文章。(讀自己的文章。玩深沉啊,嘻嘻!——鐵皮注)
教師朗讀自己的文章〈等死〉
等死
很久以前,看過一篇散文,文章里說:每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排入了一個漫長的隊列中,隊列很長,人很多,所以移動得很緩慢,隊列的那一頭,是死亡。隊列太長,移動得太慢,為了消磨時間,男人們開始抽煙,互相聊天;女人織起了毛衣,扯起了家,嵤拢犃芯徛,但卻是一刻不停地移動著,隊列的終點,是死亡。
已記不清第一次看見這篇文章時的感覺了。只記得很久以后,腦中縈繞的都是兩個字:“等死”。死顯然不是人生的目的,但從時間的推移上說,卻是人生絕對的終點。雖然有人說后代是自己生命的延續(xù),但是能象司馬遷那樣繼承祖業(yè)勤奮修史以至標榜千秋的人其實并不多,這牽涉到太多的教育問題,萬事都不一定能盡如人意,當自己告別這世界時,自己的學識,情感,內涵以及自己未能完成的事都不得不無奈地同自己的軀體一起同這世界告別,去體會一種真正的終點的`來臨。
隊列很漫長,但仍在不停地前進,終點是死亡。終點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當它一旦來臨時,我們除了嗟嘆時間的無情之外別無選擇,就象一首曾經紅遍大學校園的歌中所唱的一樣:“你總說畢業(yè)遙遙無期,轉眼就個奔東西!彼劳龌蜻h或近卻毫無例外地擺在我們的面前,也許有的人會悲嘆人生如夢,有的人會覺得世事無常,還有的人會看破紅塵,及時行樂,也有的人,會因死亡就在眼前而認識到人生的短促,于是抓住現在,干好自己應該干好的事。
曾經看過一則資料,說有一老外,在十多歲時就將自己一生中應該干的事列了一張表,內容從娶妻生子到攀登珠穆郎瑪峰,漂流尼羅河,讀完莎士比亞的所有作品,共有一百多項。從這張表定下來之后,他就按照表中所列的去完成沒一件事。應該說,這是一個擁有完整,健全的生命感的人,他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死亡,并且以死亡來激勵自己,從整個生命的角度來認真看待每一天。一個人擁有生命并不容易,而擁有整體意義上的生命就更不易。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等待死亡,但用什么方法等待,擁有完整人格的人和一般的人的區(qū)別無疑是巨大的。
明朝有一位叫景清的御史大夫曾向一位朋友求借秘本而不得,后來,景清答應明晨即還才得以如愿。誰知一夜之后,景清竟矢口否認借書之事,結果引起爭執(zhí)并對簿公堂。公堂上,景清因能背誦全書而被認為是書的主人,而他的朋友因不知一詞反被斥退。勝訴后,景清將書歸還原主,原來他只是想借此奉勸朋友應抓緊時間利用書籍,不能藏書而不讀。這與隨園主人的“書非借不能讀也”倒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我又想,景清的那位朋友將不久于人世,這時他面對自己滿屋未翻過一頁的藏書,面對自己很多未實現的夙愿,會作何感想?
隊列很漫長,但卻在一刻不停地前進,終點是死亡,對我們說來好象是遙不可及的死亡。很多人年輕時后悔自己少年時蹉跎了歲月;中年時嗟嘆自己青年時虛耗了光陰;老年時回首自己一生幾乎無法圈點,將別人世時更是遺憾有太多的夙愿未償。因為他們都忘了,自己從出生那一天就在等待死亡,等待那場無法逆轉的謝幕。人生有太多的明天,有太多的假設,但卻沒想到有那么一天,沒有明天,沒有假設,有的只是對自己生命和靈魂的反省;浇坛S米詈蟮膶徟衼砭∈廊,而生命卻用死亡來警省我們每一個人:也許那最后的號角還很遙遠,但他卻在不可阻擋地逼近:沒有明天的日子,會來臨的。
面對自己未讀完的藏書,面對自己未完成的夙愿,面對自己未兌現的諾言,死亡在逼近,但在我們等待死亡的時間里,我們還來得及坐下來讀完我們沒讀完的書,學完應該學完的功課;我們還來得及干好應該干好的工作;在死亡來臨之前,我們還來得及洗完堆了幾天的衣服,在天晴時買一束鮮花,在勞累的妻子耳邊說句體貼的話;我們還來得及給遠方的父母寫封信,告訴年幼的孩子你愛他(她);我們還來得及給受到無辜傷害的人一點同情,讓要好的朋友分享一份快樂,如果我們從現在開始,面對死亡,因為我們還有一點時間。但時間也在慢慢地減少,因為我們一直就排在一個隊列中,隊列移動得很緩慢,但卻在一直不停地移動,隊列的終點,是死亡。
教師讀完,學生掌聲。
師:其實,說到死,中國人總是比較忌諱。實際上,忌諱可以理解,避諱就沒有必要。大家是否想到一個問題。這些詩篇的作者很早就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yōu)槲覀兞粝铝诉@么寶貴豐富的遺產,但是為中國歷史下了篇章,他們?yōu)樽约旱纳磕牧辽,足以永生?/p>
我曾經說過――做人要“胸無大志”,要“鼠目寸光”。在立下你的志向之后就別再去想太遠的事情,不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當你每天早上醒來的時候,告訴自己,我要過好這一天,晚上臨睡的時候告訴自己,今天我過得很好。
人生只有一次,我們總覺得時間還很多,但有些人就覺得,死亡就在眼前,生命應該珍惜,而珍惜最好的方法是用行動去做事情,包括去親近,享受生活。這樣,至少咱們會少點遺憾。(鈴響)
好了,今天的課就到這兒,下課。
【摩西《短歌行》實錄(本站論壇稿)】相關文章:
《短歌行》教學實錄11-08
《短歌行》課堂實錄08-26
短歌行教學實錄及設計09-21
《短歌行》的優(yōu)秀教學實錄09-11
《短歌行》教學實錄評析11-05
《短歌行》的課堂教學實錄11-05
短歌行課堂教學實錄11-05
《短歌行》課堂教學實錄11-30
《短歌行》語文教學實錄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