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早發(fā)白帝城李白原文翻譯及賞析
《早發(fā)白帝城》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是李白詩作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早發(fā)白帝城李白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早發(fā)白帝城李白原文: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唐代〕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遠(yuǎn)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明堂賦》《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早發(fā)白帝城-李白拼音解讀:
譯文
清晨告別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達(dá)。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回蕩,輕快的小舟已駛過萬重青山。
相關(guān)賞析
唐代安史之亂初期,唐玄宗奔蜀,太子李亨留討安祿山,不久,李亨既位,史唐肅宗。玄宗又曾命令兒子永王李磷督兵平叛,永王李磷在江陵,召兵萬人,自樹一幟,肅宗懷疑他爭奪帝位,已重兵相壓,李磷兵敗被殺。李白曾經(jīng)參加過永王李磷的幕府,被加上“附逆”罪流放夜郎(今貴州遵義),當(dāng)他行至巫山(今重慶境內(nèi))的時候,肅宗宣布大赦,李白也被赦免,他像出籠的鳥一樣,立刻從白帝城東下,返回江陵(今湖北荊州)。此詩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所以詩題一作“白帝下江陵”。
此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jìn);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diǎn)明水勢如瀉。全詩把詩人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biāo)兄鄣牧鲿齿p快融為一體,運(yùn)用夸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
“朝辭白帝彩云間”“彩云間”三字,描寫白帝城地勢之高,為全篇描寫下水船走得快這一動態(tài)蓄勢。“彩云間”的“間”字當(dāng)作隔斷之意,詩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種種恍如隔世。一說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寫白帝城之高,則無法體現(xiàn)出長江上下游之間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勢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幾句中寫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暫、耳(猿聲)目(萬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著落!安试崎g”也是寫早晨景色,顯示出從晦暝轉(zhuǎn)為光明的大好氣象,而詩人便在這曙光初燦的時刻,懷著興奮的心情匆匆告別白帝城。
“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間之遠(yuǎn)與時間之短作懸殊對比。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個“還”字上!斑”,歸來的意思。它不僅表現(xiàn)出詩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隱隱透露出遇赦的喜悅。江陵本非李白的家鄉(xiāng),而“還”字卻親切得如同回鄉(xiāng)一樣。一個“還”字,暗處傳神,值得讀者細(xì)細(xì)玩味。
“兩岸猿聲啼不住”的境界更為神妙。古時長江三峽,“常有高猿長嘯”。詩人說“啼不住”,是因為他乘坐飛快的輕舟行駛在長江上,耳聽兩岸的猿啼聲,又看見兩旁的山影,猿啼聲不止一處,山影也不止一處,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聲和山影在耳目之間成為“渾然一片”,這就是李白在出峽時為猿聲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這如脫弦之箭、順流直下的船上,詩人感到十分暢快和興奮。清代桂馥稱贊:“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飛越。”(《札樸》)
“輕舟已過萬重山”為了形容船快,詩人除了用猿聲山影來烘托,還給船的本身添上了一個“輕”字。直說船快,那便顯得笨拙;而這個“輕”字,卻別有一番意蘊(yùn)。三峽水急灘險,詩人溯流而上時,不僅覺得船重,而且心情更為滯重,“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上三峽》)。如今順流而下,行船輕如無物,船的快速讀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萬重山”一過,輕舟進(jìn)入坦途,詩人歷盡艱險、進(jìn)入康莊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現(xiàn)出來了。這最后兩句,既是寫景,又是比興,既是個人心情的表達(dá),又是人生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因物興感,精妙無倫。
這首詩寫的是從白帝城到江陵一天之內(nèi)的行程情況,主要突出輕快,這也反映了李白心情的輕快。李白以58歲的年齡,被流放夜郎,拋妻別子,走向長途,忽然遇赦,得以歸家,心里自然十分高興。在詩中李白沒有直接抒情,但是讀了他對行程的描寫,自然感受到他的心情和興奮的情緒。
賞析
詩題一作《白帝下江陵》。白帝城,故城在今四川奉節(jié)縣東白帝山上,城因山得名。山峻城高,如在云中。第一句“朝辭白帝”四字,扣合詩題,謂早上離開白帝城乘舟東下!安试崎g”是寫境,早上日光照射,云成彩霞,白帝城高,城為云繞,故曰“彩云間”。此謂出發(fā)時景物境界如此。如此景境,實又關(guān)合人之心境心情。“千里江陵一日還”承第一句,白帝至江陵,行程一千里,一日之間就回來了。江陵,今湖北江陵縣,出蜀后長江岸上第一個重鎮(zhèn)!耙蝗者”,既綰合上句“朝辭”,謂回到江陵時日已暮矣;同時又是寫心境,一日即回來,是歡喜欣幸之詞,而非惋惜之詞。從此詩前二句用字用詞和所揭示的心境看,表明李白此詩是寫于流放夜郎遇赦歸來之時,而不是初出川時作。李白一生有兩次發(fā)白帝至江陵。初出川,時當(dāng)年輕氣盛,一心想奮發(fā)有為,浪漫氣息正濃,一日間千里行程之事不會放在心上,而且第一次至江陵,也萬萬不會用“還”字。第二次因入永王璘幕府事,以“附逆”罪名先是被捕入獄,繼之被定罪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從白帝城返回。
當(dāng)他被押解長江西上時,曾有詩寫當(dāng)時之愁苦心境: “夜郎萬里道,西上令人老!(《贈江夏韋太守良宰》)“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上三峽》)當(dāng)時李白年近六十,其愁苦心情如此,是可以理解的。當(dāng)時他無時不盼望朝廷大赦,“我愁遠(yuǎn)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流夜郎贈辛判官》)“遠(yuǎn)別淚空盡,長愁心已摧。三年吟澤畔,顦顇幾時回?”(《贈別鄭判官》)到了巫山,果然接到朝廷大赦令,李白喜出望外。他是帶著困鳥出籠、寒灰重暖的心情,從白帝城乘舟而回的,故看到白帝城之彩云,心情之喜悅可知,似乎彩云在為自己送行;千里江陵,西上時步步艱難,頭發(fā)都愁白了,而今一日即回,何其迅疾快意。只有此時此地,這“一日還”三字,才有分量。遇赦而歸,滿心歡喜,歸心似箭,一心只想快出三峽,早回江陵,耳不暇他聞,目不暇他顧。但到了江陵之后,心情已定,回想一路所經(jīng),又陡感茫然,若有所失。這時方想到,難道船經(jīng)著名三峽時,我竟一無所聞,一無所見?略一尋思,頓然明白,于是以倒敘之筆寫出后二句: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比苏f三峽多猿,時聞猿聲哀鳴,是的,我聽到此聲矣,而且是此起彼伏,啼聲不;人說三峽兩岸連山,略無闕處,是的,我見到此景矣,輕舟即從此萬重山間穿過?上г陈曋L嘯傳響,我未能仔細(xì)體味;萬重山之險峻多姿,我未能仔細(xì)觀察。這兩句,真是神來之筆,既是實情實境的真實反映,又蘊(yùn)藉深邃,味之無窮。絕句中運(yùn)用這種筆法而成妙品的還有孟浩然的《春曉》與張繼的《楓橋夜泊》,讀者可自去品味。
評價
七言絕句,初唐風(fēng)調(diào)未諧,開元、天寶諸名家,無美不備,李白、王昌齡尤為擅場。昔李滄溟推“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一首壓卷,余以為未必。必求壓卷,則王維之“渭城朝雨”,李白之“朝辭白帝”,王昌齡之“奉帚平明”,王之渙之“黃河遠(yuǎn)上”,其庶幾乎。而終唐之世,絕句亦無出四章之右者矣。(王士禎《唐人萬首絕句選凡例》)
寫出瞬息千里,若有神助。入“猿聲”一句,文勢不傷于直,畫家布景設(shè)色, 每于此處用意。(沈德潛《唐詩別裁》)
但言舟行絕快耳,初無深意,而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飛越,若無此句,將不得為才人之作矣。( 〔清〕桂馥《札樸》)
太白七絕,天才超逸,而神韻隨之。如“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如此迅捷,則輕舟之過萬重山不待言矣。中間卻用“兩岸猿聲啼不住”一句墊之,無此句,則直而無味,有此句,走處仍留,急語仍緩,可悟用筆之妙。 (施補(bǔ)華《峴傭說詩》)
【早發(fā)白帝城李白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原文及賞析08-21
李白詩《早發(fā)白帝城》翻譯賞析08-03
早發(fā)白帝城翻譯李白08-21
贈李白原文翻譯及賞析04-12
李白墓原文翻譯及賞析10-27
李白墓原文翻譯賞析05-02
《李白墓》原文、翻譯及賞析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