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閱讀答案及翻譯
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時時從漢王,
漢三年,項羽急圍漢王滎陽,漢王恐憂,與酈食其謀橈楚權(quán)。食其日:“昔湯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紂,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棄義,侵伐諸侯社稷,滅六國之后,使無立錐之地。陛下誠能復(fù)立六國后世,畢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鄉(xiāng)風(fēng)慕義,愿為臣妾。德義已行,陛下南鄉(xiāng)稱霸,楚必斂衽而朝。”漢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
食其未行,張良從外來謁。漢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橈楚權(quán)者!逼湟葬B生語告,曰:“于子房何如?”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 漢王曰:“何哉?”張良對曰:“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 曰:“昔者湯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項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薄捌洳豢梢灰。武王伐紂封其后于宋者,度能得紂之頭也. 今陛下能得項籍之頭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閻,釋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表賢者之閭,式智者之門 乎?” 曰:“未能也!薄捌洳豢扇病0l(fā)鉅橋之粟,散鹿臺之錢,以賜貧窮。今陛下能散府庫以賜貧窮乎?”曰:“未能也!薄捌洳豢伤囊。殷事已畢,偃革為軒,倒 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復(fù)用兵.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復(fù)用兵乎?” 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休馬華山之陽,示以無所為。今陛下能休馬無所用乎?” 曰:“未能也!薄捌洳豢闪。放牛桃林之陰,以示不復(fù)輸積。今陛下能放牛不復(fù)輸積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且天下游士離其親戚,棄墳?zāi),去故舊,從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復(fù)六國,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后,天下游士各歸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zāi),陛下與誰取天?陛下事去矣!睗h王輟食吐哺,罵曰:“豎儒,幾敗而公事!”.令趣銷印。
(節(jié)選自《史記 留侯世家》)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未嘗特將也, 特將:獨自帶兵
B.楚必斂衽而朝 斂衽:整理衣襟
C.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 藉:借用
D.令趣銷印 趣:通“去”
9.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誰為陛下畫此計者 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B.先生因行佩之矣 不如因而厚遇之
C.封其后于杞 不拘于時
D.豎儒,幾敗而公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
10.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滎陽被項羽圍困,劉邦憂心如焚,急不可耐地向酈食其和張良尋求破楚解圍的良策并最終聽從了張良的意見。
B.酈食其為劉邦提出了重新封立六國后代、借助六國君臣百姓力量削弱楚國、以推行德義的方式最終降伏項羽的策略。
C.張良針鋒相對地論證了酈食其提出的策略的不可行,同時也指出了漢王分封六國后代這一決策所以失誤的八條原因。
D.張良通過楚強漢弱的嚴(yán)酷現(xiàn)實與商湯伐桀、武王伐紂歷史的對比剖析,令人信服地推論出了“重封六國只會斷送漢王大業(yè)”這一結(jié)論。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及選自課文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鄉(xiāng)風(fēng)慕義,愿為臣妾。(5分)
(2)且天下游士離其親戚,棄墳?zāi),去故舊,從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地。(5分)
參考答案
8.D (趣:趕快、急速)
9.A 介詞,替,給。(B于是,就/趁機;C在/被;D通“爾”/就)
l0.A (與原文“漢王恐憂,與酈食其謀橈楚權(quán)”“張良從外來謁”“以酈生語告”相背。)
11.(1)這樣六國的君臣百姓一定都感戴陛下的恩德,無不向往傾慕陛下的德義,甘愿做陛下的臣仆。(大意正確2分,“鄉(xiāng)”“臣妾”各1分。)
(2)況且天下的(那些)勸說君主采納自己主張的人離開自己(他們)的親人,舍棄祖墳,告別老友,追隨陛下征戰(zhàn)(東奔西走)的原因,只是日夜盼望著得到一塊小小的封地。(大意正確2分,“游、徒”各1分)
參考譯文
張良多病,不曾獨立帶兵作戰(zhàn),一直作為出謀劃策的臣子,時時跟從漢王。
漢三年(前204),項羽把漢王緊急地圍困在滎陽,漢王驚恐憂愁,與酈食其商議削弱楚國的勢力。酈食其說:“昔日商湯討伐夏桀,封夏朝后人于杞國。周武王討伐商紂,封商朝后人于宋國。如今秦朝喪失德政、拋棄道義,侵伐諸侯各國,消滅了六國的后代,使他們沒有一點立足的地方。陛下果真能夠重新封立六國的后裔,使他們都接受陛下的印信,這樣六國的君臣百姓一定都感戴陛下的恩德,無不歸順服從,仰慕陛下道義,甘愿做陛下的臣民。隨著恩德道義的施行,陛下就可以面南稱霸,楚王一定整好衣冠恭恭敬敬地前來朝拜了!睗h王說:“好。趕快刻制印信,先生就可以帶著這些印出發(fā)了!
酈食其還沒有動身,張良從外面回來謁見漢王。漢王正在吃飯,說:“子房過來!有一個客人為我設(shè)計削弱楚國的勢力!苯又厌B食其的話都告訴了張良,然后問道:“在你看來這事怎樣?”張良說:“是誰替陛下出的這個主意?陛下的大事要完了!睗h王說:“為什么呢?”張良回答說:“我請求您允許我借用您面前的筷子為大王籌劃一下形勢!苯又f:“昔日商湯討伐夏桀而封夏朝的后代于杞國,那是估計到能制桀于死命。當(dāng)前陛下能制項籍于死命嗎?”漢王說:“不能。”張良說:“這是不能那樣做的第一個原因。周武王討伐商紂而封商朝的后代于宋國,那是估計到能得到紂王的腦袋,F(xiàn)在陛下能得到項籍的腦袋嗎?”漢王說:“不能!睆埩颊f:“這是不能那樣做的第二個原因。武王攻入殷商的都城后,在商容所居里巷的大門上表彰他,釋放囚禁的箕子,重新修筑比干的墳?zāi)。如今陛下能重新修筑圣人的墳(zāi),在賢人里巷的大門表彰他,在有才智的人們前向他致敬嗎?”漢王說:“不能。”張良說:“這是不能那樣做的第三個原因。周武王曾發(fā)放巨橋糧倉的存糧,散發(fā)鹿臺府庫的錢財,以此賞賜貧苦的民眾。目前陛下能散發(fā)倉庫的財物來賞賜窮人嗎?”漢王說:“不能!睆埩颊f:“這是不能那樣做的.第四個原因。周武王滅亡商朝以后,廢止兵車,改為乘車,把兵器倒置存放,蓋上虎皮,用以向天下表明不再動用武力,F(xiàn)在陛下能停止戰(zhàn)事,推行文治,不再打仗了嗎?”漢王說:“不能!睆埩颊f:“這是不能那樣做的第五個原因。周武王將戰(zhàn)馬放牧在華山的南面,以此表明沒有用它們的地方了。眼下陛下能讓戰(zhàn)馬休息不再使用它們嗎?”漢王說:“不能!睆埩颊f:“這是不能那樣做的第六個原因。周武王把牛放牧在桃林的北面,以此表明不再運輸和積聚作戰(zhàn)用的糧草。而今陛下能放牧牛群不再運輸、積聚糧草了嗎?”漢王說:“不能!睆埩颊f:“這是不能那樣做的第七個原因。再說天下從事游說活動的人離開他們的親人,舍棄了祖墳,告別了老友,跟隨陛下各處奔走,只是日夜盼望著想得到一塊小小的封地。假如恢復(fù)六國,擁立韓、魏、燕、趙、齊、楚的后代,天下從事游說活動的人各自回去侍奉他們的主上,伴隨他們的親人,返回他們的舊友和祖墳所在之地,陛下同誰一起奪取天下呢?這是不能那樣做的第八個原因。當(dāng)前只有使楚國不再強大,否則六國被封立的后代重新屈服并跟隨楚國,陛下怎么能夠使他們臣服?如果真的要采用這位客人的計策,陛下的大事就完了!睗h王飯也不吃了,吐出口中的食物,罵道:“這個笨書呆子,幾乎敗壞了你老子的大事!”于是下令趕快銷毀那些印信。
【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閱讀答案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中考《魚我所欲也》閱讀答案及翻譯07-16
“晁錯者,穎川人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7-16
《柳宗元》閱讀答案及翻譯11-20
韓愈《原性》“性也者,與生俱生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7-16
“卞望之,濟陰人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7-16
《崔玄煒,博陵安平人也》閱讀答案及翻譯11-20
《夢溪筆談》閱讀答案及翻譯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