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濱區(qū)金陵小學 李丹
有這樣一個故事:古代有位禪師,一天晚上在禪院里散步時,發(fā)現(xiàn)墻角有一把椅子,心想一定是有人不守寺規(guī),越墻出去游玩了,老禪師搬來椅子,蹲在原處等候。沒多久,果然有一個小和尚翻墻而入,在黑暗中踩住老禪師的脊背跳進了院子,落地時,他才發(fā)覺剛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師傅,小和尚頓時驚慌失措,但出乎意料的是,老禪師并沒有厲聲責備他,只是用平靜的語氣說:夜深了,快去加件衣服,小和尚感激涕零,回去后將此事轉(zhuǎn)告其他師兄弟,此后,再也沒人翻墻出去閑逛了。
聽了這則故事,誰能不被這位禪師獨特而卓有成效的教育而深深折服呢?這位聰明的禪師沒有厲聲的訓斥,沒有嘮叨的說教,但是讓人的心靈卻受到了很深的觸動。用他那閃耀的智慧教育了小和尚和他的師兄弟,誰又能說他不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呢?
大家都知道,教師的工作是及其瑣碎的:像遲到早退、打架罵人這樣的事件,像這個學生得滿分、那個學生不及格這樣的事件,像這個學生感冒、那個學生發(fā)燒等等,這樣的事件每一件事單獨看來都是微乎其微的,可是每一件事都可能成為學生思想變化的十字路口:處理得好,一件瑣碎的小事都可能成為支撐學生成功的基石,學生腳踏這一塊基石一步步向前,在自己人生的某一時刻蹬上自已事業(yè)的頂峰;處理不好,一件小事可能成為下滑的斜坡,學生可能由此而跌入人生的深淵。因此,在實施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讓學生樂于通過感悟去心領(lǐng)神會。
一、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
陶行知先生在任育才學校校長時,有一天見一位男生要用磚頭砸同學,就將其制止,并責令他到校長室。等陶行知回到辦公室,男生已在等他。陶校長掏出一塊糖遞給他:“這是獎勵你的,因你比我按時到了。”接著又掏出一塊糖給男生:“這是獎給你的,我不讓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說明你很尊重我!蹦猩鷮⑿艑⒁傻亟舆^糖果。陶校長又說:“據(jù)了解,你打同學是因為他欺負女生,說明你有正義感!碧招iL又掏出第三塊糖給他。男生哭了:“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該采取這種方式!碧招iL又拿出第四塊糖說:“你已經(jīng)認錯,再獎你一塊。我的糖分完了,我們的談話也結(jié)束了!
陶先生用他精湛的教育藝術(shù)使得一場糾紛迎刃而解,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具有一雙“慧眼”。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每一個閃光點,都逃不過他的“慧眼”。“與其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睂W生的抵觸情緒在老師的句句夸贊中慢慢融化,從而進行自我反省,并在思想上得到真正的進步。著名的賞識教育專家周弘先生說過:“每個孩子心里都蘊藏著兩個小人--好孩子、壞孩子!蔽覀兊慕逃褪且谜Z言和行為去不斷地喚醒好孩子,讓學生在“我是一個好孩子”的信念中不斷成長。俗話說:“良言一句暖三冬,惡語半句六月寒!鄙頌榻處煟趯W生犯錯時,應該避免嚴厲的斥責,而應將關(guān)注的目光投向每一個角落,用一雙“賞識”的“慧眼”將好孩子引導出來。
二、用“體驗”代替“說教”。
每一位教師都應明確,學生的社會性源于對生活的認識。對學生而言,體驗和感悟才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學生真心感悟、親身體驗到的東西、領(lǐng)悟出的道理,才能最終沉淀到他的內(nèi)心深處,成為根深蒂固、不易改變的一種素質(zhì)、一種能力、一種習慣,并能伴其一生,受用一生。在許多學校的許多班級,我們時常能看到這樣的情形,找到這樣的學生:上課鈴聲響過,幾個學生才慢悠悠地走進教室,你推我一把,我還你一拳,總是不能按時上課;放學了,幾個學生留下來打掃教室,他們不慌不忙,拿著的掃帚不是掃在地上,而是舉在空中,或者指向別人,甚至在教室你追我趕,等回到家后,已是夜幕降臨了;……很顯然,這些學生都沒有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缺乏緊迫感,以致虛度光陰、荒廢生命。對此,教師為其講道理,甚至采取大聲呵斥乃至懲罰的措施,但卻收效甚微。“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比绾我龑W生珍惜時間,增強他們的時效觀念,讓許多教師深感頭疼。此時,就應該用學生的親身體驗去代替教師的口頭說教。比如:課始讓學生靜靜地站立兩分鐘,體驗時間從身邊悄悄溜走的那段過程,并談談在這兩分鐘里內(nèi)心的感受;也可以讓學生展開社會調(diào)查,看看不同職業(yè)的人在兩分鐘時間內(nèi)能做多少事?一小時、一天又可以做多少事?還可以鼓勵學生觀察農(nóng)作物從栽種到掛果、收獲的全過程……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學生用心去感悟珍惜時間的重要性,從而將惜時作為個人信念和終生受用的精神財富。
三、讓學生在“氛圍”中成長。
良好的氛圍本身就是一種教育。北京匯文中學是北京市科技教育基地,學校的收藏堪與博物館媲美,有幾十年前校友捐贈的人體胚胎標本,有重金購買的珍稀動物標本……學校并未束之高閣,而是擺放在走廊里,完全對學生開放。管理似乎太粗疏了,可恰恰如此,學生反而格外小心,標本一直保存完好,從未丟失過。而這正是因為匯文中學為學生營造了一個重視規(guī)則、尊重規(guī)則、崇尚規(guī)則的校園氛圍。良好的班風實質(zhì)上就是一種良好的氛圍,有了這個氛圍,學生方能彼此學習、互相愛護、全面發(fā)展。而在營造班級氛圍時,教師應始終堅持“正強化”的原則,以正面教育為主,盡量少說“不”和“不許”,多說“應該”。比如:把“不許搶行”改為“學會讓路”、把“不準說臟話”改為“禮貌使你高雅”、把“不許采摘果子”改為“你對我好,我對你笑”……對學生做得好的地方,更應注重大力表彰、鼓勵和宣傳,讓學生產(chǎn)生自豪感和幸福感,從而更加樂于維護班級氛圍,在潛移默化中使學生逐漸成長。這也是心理學實施和諧教育的理論基礎(chǔ)--對兒童的優(yōu)良行為要強化,對他們的不良行為要淡化。
泰戈爾曾經(jīng)說過:“教育的目的應該是向人傳遞生命的氣息!苯逃龖搹淖鹬厣_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開闊,使人喚起自身美好的“善根”!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苯逃m無痕,卻有著驚人的力量;潤物雖無聲,但能“于無聲處聽驚雷”。德育的過程,“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泰戈爾語)。我們每位德育工作者都要通過喚醒、引導、鼓舞等手段來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信其道乃受其教”,為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負責。
作者郵箱: lidan9363@126.com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淺談教育中的潛移默化作用(網(wǎng)友來稿)]相關(guān)文章:
6.高中的教育隨筆
7.教育在傳承和發(fā)展苗族傳統(tǒng)文化中的作用論文
8.淺談教學中的課件
9.
10.淺談學校教育教學評價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