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

時間:2021-10-18 18:39:46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很多時候需要適量地做些閱讀題,就有可能接觸到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此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規(guī)范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5篇)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觀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節(jié)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 宋濂嘗與客飲,帝①密使人偵視。翼日②,問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③何物。濂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欺!遍g召問群臣臧否,濂惟舉其善者。曰:“善者與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敝魇氯闾丌苌蠒f余言。帝怒,問廷臣;蛑钙鋾唬骸按瞬痪,此誹謗非法!眴栧,對曰:“彼盡忠于陛下耳,陛下方開言路,惡⑤可深罪!奔榷塾[其書,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詰責,因呼濂字曰:“微景廉,幾誤罪言者!

 。ā睹魇?宋濂傳》)

  【注釋】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②翼日:第二天。“翼”同“翌”。③饌(zhu àn):食物,多指美食。④主事:官職名,茹太素是人名。⑤惡(wū):疑問代詞,加強反問語氣。類似于“怎么”。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4分)

 。1)走送之 ( ) (2)俟其欣悅( )

  (3)濂具以實對( ) (4)微景廉 ( )

  7.翻譯下面句子。(4分)

 。1)家貧,無致書以觀。

  譯文:

 。2)宋濂嘗與客飲,帝密使人偵視。

  譯文:

  8.填空。(用原文語句回答,4分)

  甲文中,很多人愿意把書借給宋濂的原因是“ ”。乙文中,宋濂只列舉好的大臣的原因是“ ”。

  9.用“/”給下列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按語意劃分一處,2分)

  門 人 弟 子 填 其室

  10.結合甲、乙兩文,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讀書和做人兩個方面談談你得到的啟示。(4分)

  答: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10題。(18分)

  6.(4分)(1)跑 (2)等待 (3)全,都 (4)沒有7.(4分)(1)家里貧窮,沒有辦法得到書(買書)來讀(看)。(2)宋濂曾經(jīng)與客人飲酒,皇帝暗中派人偵探監(jiān)視。

  8.(4分)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 善者與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9.( 2分) 門 人 弟 子 /填 其 室10.(4分)讀書方面:勤學好問、虛心求教、博覽群書等。做人方面:尊重老師、實事求是、敢于直言、唯善是舉、誠實守信等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2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5、解釋下列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錄畢,走送之

 。2)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3)四支僵勁不能動

 。4)主人日再食

  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6分)

  (1)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

 。2)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

  7、作者在文中用勤且艱為概括自己的學習生涯。那么,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三個方面的困難?請根據(jù)文意概括。(6分)

  答:

  8、作者在求學的過程中為什么能做到勤奮刻苦?請用文中的句子作答。(4分)

  答:

  參考答案

  5、跑

  已經(jīng)

  通肢

  每天

  6、(1)家里窮,沒有辦法得到書,就經(jīng)常向有書的人家去借。

 。2)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當中,毫無羨慕的意思。

  7、無書之難 無師之難 求學之難

  8、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3

  《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完成后面題目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 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小題1】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的意思(2分)

  (1)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游:________________

  (2)援疑質理 質:________________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語句。(4分)

  (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翻譯:________________

  (2)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翻譯:________________

  【小題3】選文記述了作者年輕時求學的經(jīng)歷,從中我們可以悟出一些關于求學的道理。例如,從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學過程中要不辭辛苦,向名師求教,請你從文中另外找一個記述作者求學經(jīng)歷的句子,并說出自己的感悟。(4分)

  句子: ①___________ 感悟: ②________

  答案

  【小題1】游:交往 質:詢問

  【小題2】10、(1)因此人們大多都會把書借給我(2)所以,雖然我愚鈍,(但是)最終都會有所收獲

  【小題3】句子: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怠也。感悟:求學的過程中要不辭辛苦,堅持不懈。

  句子: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感悟:求學的過程中對老師要畢恭畢敬,時刻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本題是《北京市20xx年中考語文試卷》的文言文部分。出題思想: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方法:要求學生對重點詞語的解釋進行重點識記。還要求學生對文章熟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注意質詢問之意,而不是質問。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試題分析:本題是《北京市20xx年中考語文試卷》的文言文部分。出題思想:此題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和翻譯能力,要求學生多讀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點詞的翻譯。注意。第一個句子中出現(xiàn)了兩個以,考查了虛詞以的兩個用法:第一個以是因為;第二個以是把。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試題分析:本題是《北京市20xx年中考語文試卷》的文言文部分。出題思想?疾閷W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把握。寫出求學經(jīng)歷的句子,然后感悟(或于現(xiàn)在自己的學習條件相比)。

  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4

  【甲】 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蘊袍敞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乙】宋濂嘗與客飲,帝(明太祖朱元璋)密使人偵視。翌日,問濂昨飲酒否,坐客為誰,饌何物。濂具以實對。笑曰:誠然,卿不朕欺。間召問群臣臧否,濂惟舉其善者。帝問其故,對曰:善者與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小題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2分)

 。1)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

  (2)禮愈至( )

 。3)濂具以實對 ( )

  (4)間召問群臣臧否( )

  【小題2】把下面兩句話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2)誠然,卿不朕欺。

  【小題3】甲、乙兩段文字分別寫了宋濂的什么故事?由此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樣的品質?(4分)

  【小題4】選擇一個角度,談談你讀了甲文或乙文后獲得的啟示。(1分)

  答案

  【小題1】(1)擔心 (2)周到 (3)全,都 (4)好(每個0.5分,共2分)

  【小題1】(1)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賢的學說。(2)確實是這樣,你沒有欺騙我。(每句2分,共4分)

  【小題1】艱難求學和答皇上問兩件事,(2分)可以看出他的謙恭和誠實。(2分)

  【小題1】示例:甲文:虛心求教才能學有所得。乙文:只有坦誠相待才能得到別人的理解和信任。(1分)

  解析

  【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更要培養(yǎng)課內向課外遷移的能力,達到學以致用,準確地理解課外文言文的重點字詞。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注意對句子中關鍵詞的理解和重點句式的調整。

  【小題1】學生通過感知文本內容,繼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題以及作者所要抒發(fā)的感情。

  【小題1】只要觀點正確,有理有據(jù),文通句順,書寫認真即可。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5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4分)

 。1)俟其欣悅()(2)媵人持湯沃灌()

  (3)同舍生皆綺繡()(4)白玉之環(huán)()

  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譯文:_______

 。2)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對文章理解與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ǎ?分)

  A.為了勉勵馬生勤奮學習,作者現(xiàn)身說法,對馬生的殷切期望,寓于其中。

  B.作者意在告訴馬生,學習條件越苦,成就便會越大。

  C.本文從得書之艱、叩問之難、奔走之勞、生活之苦四個方面講述了作者求學業(yè)的艱難。

  D.本文是作者給同鄉(xiāng)后學的臨別贈言,節(jié)選部分以記敘為主,筆法簡潔。

  4.宋濂求學經(jīng)歷中體現(xiàn)出的哪種品質對你觸動最大?請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4分)(1)(1)等待(或“等到”)(2)澆洗(或“澆洗浸泡”)(3)同“披”,穿(4)腰佩

  2.(4分)(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書借給(1分)。我也因此(或“于是,就”)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書。(1分)

  (2)因為(我)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1分),不覺得吃穿的不如別人(1分)。

  3.(3分)B(本文中講到的學習條件與成就沒有必然聯(lián)系)

  4.(4分)品質符合原文內容,可從勤奮、堅韌、謙虛、誠懇、誠信、尊師、不攀比等方面作答(1分);結合自身實際(2分);清楚表達(1分)。示例:作者的勤奮對我觸動最大。懶惰是我最大的缺點,做事經(jīng)常人情,習慣拖延,今后一定改正。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6

  (一)閱讀文言文,完成11-14題。(15分)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節(jié)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劉羽沖偶得古兵書,伏讀經(jīng)年①,自謂可將兵十萬。會有土寇②,自練鄉(xiāng)兵與之角③。全隊潰覆,幾為所擒。又得古水利書,伏讀經(jīng)年,自謂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試于一村,溝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幾為魚。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獨步庭階,曰:古人豈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發(fā)病死。

  (節(jié)選自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注〕①經(jīng)年:一年左右。 ②土寇:土匪。 ③角:戰(zhàn)斗。 ④洫(xù):溝渠。 ⑤甫:剛。

  11、甲文記敘了作者小時候 和 的學習經(jīng)歷;乙文中劉羽沖最終抑郁而死的原因是 和 。(4分)

  12、解釋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余幼時即嗜學 嗜:

  (2)走送之 走:

  (3)自謂可將兵十萬 將:

  (4)會有土寇 會:

  13、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2)恒獨步庭階,曰:古人豈欺我哉?

  14、結合文章內容,具體說說乙文中的劉羽沖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

  參考答案:

  (一)11、借書 抄書 打仗失敗 治水失敗

  (評分說明:大意對即可。每空1分,共4分)

  12、(1)特別愛好(或喜歡、愛好) (2)跑 (3)率領(或帶領) (4)適逢,正趕上

  (評分說明:結合語境理解正確即可。每小題1分,共4分)

  13、(1)因此人家大多數(shù)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于是能夠讀到各種各樣的書籍。

  (2)(他)常常獨自在庭院(臺階)散步,說:古人難道在欺騙我嗎(或古人怎么能欺騙我呢)?

  (評分說明:翻譯通順、完整,大意對即可。每個分句1分,每小題2分,共4分)

  14、示例:劉羽沖是一個喜歡讀書但做事不切實際的人。他雖然潛心研讀古代的兵書和水利書,但不能靈活地運用于實際之中,結果屢遭失敗,抑郁而死。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7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幕圣賢之道。又惠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弱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客臭,燁然若神人;余則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詞語的意思。

 。1)援疑質理__________

 。2)色愈恭,禮愈至____

 。3)以衾擁覆__________

  (4)腰白玉之環(huán)________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話說說,“余”幼時家貧,卻能夠“遍觀群書”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余”從師的“艱”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1)引、提出

 。2)周到

 。3)被子

 。4)腰佩。腰,用作動詞。

  2.(1)拿著經(jīng)書向當?shù)赜械赖掠袑W問的前輩請教。

 。2)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

  3.“余”向藏書之家借書,并抄錄;由于遵守還書時間,所以藏書之家都愿意把書借給“余”;因此能夠“遍觀群書”。

  4.從師的路途艱苦,沒有鮮肥美昧的東西可以享用,沒有華麗保暖的衣裳。

 。ㄒ鈱纯桑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8

  閱讀《送東陽馬生序》選段,完成1~3小題。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 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 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縕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橫線字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A.至舍同舍生皆被綺繡

  B.燁然若神人 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C.戴朱纓寶飾之帽 腰白玉之環(huán)

  D.以衾擁覆以中有足樂者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

 。1)略無慕艷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話說說,本段中末句提到的“勤且艱”的“艱”具體表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D

  2.(1)(我)毫無羨慕的意思;颍海ㄎ遥┮稽c也不羨慕。

 。2)(我)不覺得(或:不認為)吃的穿的不如人。

  3.答案要點:“艱”表現(xiàn)在:我從師求學的時候,①冒著嚴寒(惡劣的天氣);②行走在深山巨谷中(長途跋涉);③足膚凍裂了,四肢凍僵了(身體受凍);④每天只能吃兩頓飯,而且吃的不好(飲食差、吃不飽),穿著破舊的衣服(衣服破舊)。(意近即可)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9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ㄟx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八年級下)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思。(4分)

 、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 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

 、 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

 、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小題2】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庞嗔⑹套笥,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埔灾杏凶銟氛,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小題3】本文是作者給馬生的贈序,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敘述自己的求學經(jīng)歷的?(2分)

  【小題4】文中哪句話揭示了宋濂求學不輟的原因?(2分)

  答案

  【小題1】(4分)⑴假:借(1分);⑵叩:請教(1分);⑶腰:腰佩,這里用作動詞(1分);⑷支:通“肢”,肢體 (1分)。

  【小題2】(4分)⑴我站在旁邊侍候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向他請教。(2分)⑵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情(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2分)

  【小題3】(2分)⑴學習的刻苦;⑵從師的艱難;⑶求學的艱苦三個方面。(答出2點得1分,答出3點得2分分)或:勤且艱若此(得1分)。

  【小題4】(2分)“以中有足樂者”或“余幼時即嗜學”。

  解析

  【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

  【小題2】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

  【小題3】學生能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內容,提高對文本的'理解能力。

  【小題4】學生提高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學會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內容。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0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1、下列各組中加點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組是( )。

  A、無從致書以觀 專心致志

  B、益慕圣賢之道 精益求精

  C、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患得患失

  D、未嘗稍降辭色 義正辭嚴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俟其欣悅,則又請焉。

  譯文

  3、人們?yōu)槭裁础岸嘁詴儆唷?

  答:

  4、從本段看,作者最終能夠學業(yè)有成的原因是:

  (1) ;

  (2) ;

  (3) 。

  答案

  1、A (A致:取得/集中 B益:更加 C患:憂慮 D辭:言語)

  2、等到他高興了,我才又向他請教。

  3、因為我守信用,按時還書。

  4、刻苦好學 博覽群書 虛心請教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1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乙〕蘇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年二十七始發(fā)憤為學,歲余舉進士,又舉茂才異等,皆不中。悉焚常所為文,閉戶益讀書,遂通《六經(jīng)》、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shù)千言。至和、嘉祐間,與其二子軾、轍皆至京師。翰林學士歐陽修上其所著書二十二篇,既出,士大夫爭傳之,一時學者競效蘇氏為文章。

 。ā端问诽K洵傳》)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

 、贌o從致書以觀

  ②閉戶益讀書

  2.翻譯下列句子。(4分)

 、僖允侨硕嘁詴儆,余因得遍觀群書。

 、诩瘸,士大夫爭傳之,一時學者競效蘇氏為文章。

  3.宋濂和蘇洵的讀書經(jīng)歷有哪些異同?對你有什么啟發(fā)?(6分)

  參考答案:

  1.①得到。 ②更加(發(fā)奮)。

  評分:共2分。每小題1分。

  2.①因此人家大多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于是能夠看到許多(各種各樣)的書。

 、冢ㄌK洵的文章)流傳出來后,士大夫爭著傳閱,一時之間學習寫作的人都搶著模仿蘇洵文章的寫法。

  評分:共4分。每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

  3.第一問:同讀書都很勤奮刻苦;異宋濂幼時家境貧寒,蘇洵讀書很晚。第二問:非勤奮刻苦不能讀書;只要學習,就為時未晚。

  評分:共6分。第一問4分,異、同各2分;第二問2分,每個要點1分。意思對即可。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2

  (二)閱讀文言文選段,完成5-9題。(18分)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硯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節(jié)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李光地字晉卿。年四歲,能以炭摹地上燈字影。稍長,力學,有通才。嘗舉家陷賊,挾以邀金,欲殺者屢,終不懼。間即取書讀,賊大奇之。其伯父日燝①,募死士襲破賊寨拔以歸。光地少無聲色之好,衣食裁取粗給,經(jīng)年不奏絲竹,門館寂寥,無有私謁。(《安溪縣志》)

  [注]①日燝,李光地伯父的名字,燝,音同“景”。

  5.解釋加點詞。(4分)

 。1)走送之(2)援疑質理

 。3)或遇其叱咄(4)賊大奇之

  6.下列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俯身傾耳以請以其境過清

  B.每假借于藏書之家告之于帝,帝感其誠

  C.光地少無聲色之好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D.其伯父日燝其真不知馬也

  7.用“/”給下列內容斷句,限斷兩處。(2分)

  募死士襲破賊寨拔以歸

  8.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5分)

 。1)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2分)

  (2)經(jīng)年不奏絲竹,門館寂寥,無有私謁。(3分)

  9.從“嗜學”的角度,宋濂的“嗜學”程度遠不如李光地,為什么?(4分)

  答案:

  (二)(18分)

  5.(4分)跑引,引述,提出有時對……感到奇怪,認為……奇怪

  6.(3分)B

  7.(2分)募死士/襲破賊寨/拔以歸

  8.(5分)⑴(2分)所以我雖然愚笨,但最終還是收獲了很多東西。(“故”“卒”各0.5分)⑵(3分)(李光地)一整年都不演奏音樂(沒有娛樂),門館寂靜無人,平時也不接受他人私下拜訪。(“經(jīng)年”“絲竹”“私謁”各0.5分)

  9.(4分)示例:宋濂借書、抄書、恭請老師,求學“勤且艱”,(2分)而李光地被賊人圍擾,即便生命受到威脅,仍不時地拿書讀,已然要書不要命。(2分)(意思對即可)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3

  送東陽馬生序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 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因此)

  B.既加冠(既然)

  C.禮愈至(周到)

  D.俟其欣悅(等待)

  【小題2】翻譯下列句子(3分)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小題3】文章從哪四個方面敘述了作者青少年時期求學的艱難?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4分)

  答案

  【小題1】B已經(jīng)

  【小題2】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小題3】幼時抄書之辛,成年叩問之難,從師奔走之艱,住讀生活之苦。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ACD三個選項的詞語解釋都是正確的,只有B選項有誤,B選項 既加冠中既不是既然的意思,而是已經(jīng)的意思。此題考查考生的文言實詞的運用和積累情況。針對這種類型,考生可以根據(jù)文意和語境,以及自己的積累,即可得出答案。平時考生也須特別注意一詞多義、通假字和古今異義的詞語,以便考試時能夠靈活運用。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本題的翻譯,句中的以者口體之奉不若等,都是重要的采分點,做翻譯題,要注意幾點:1、字字落實,直譯為主;2、注意詞類活用、特殊句式;3、注意句子整體連貫。在翻譯句子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對譯。翻譯一般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根據(jù)語境,做到文通字順。因此,此題可以翻譯為: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解答此類題,首先要分析題干的要求,確定篩選信息的標準和方向,然后采取排除法,排除不符合題意的句子,確定答案。文章從四個方面敘述了作者青少年時期求學的艱難:幼時抄書之辛,成年叩問之難,從師奔走之艱,住讀生活之苦?忌祟}答對意思,語言簡潔即可得滿分,若是語言不夠簡潔,是要扣分的。

  考點:理解文言文內容要點。能力層級為理解B。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4

  閱讀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問題(12分)

  送東陽馬生序

  宋 濂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小題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思。(4分)

 、 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⑵ 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

  ⑶ 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 ⑷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

  小題2: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庞嗔⑹套笥,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

 、埔灾杏凶銟氛撸恢隗w之奉不若人也。

  小題3:本文是作者給馬生的贈序,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敘述自己的求學經(jīng)歷的?(2分)

  小題4:文中哪句話揭示了宋濂求學不輟的原因?(2分)參考答案:

  小題1:(4分)⑴假:借(1分);⑵叩:請教(1分);⑶腰:腰佩,這里用作動詞(1分);⑷支:通“肢”,肢體 (1分)。

  小題1:(4分)⑴我站在旁邊侍候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向他請教。(2分)⑵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情(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2分)

  小題1:(2分)⑴學習的刻苦;⑵從師的艱難;⑶求學的艱苦三個方面。(答出2點得1分,答出3點得2分分)或:勤且艱若此(得1分)。

  小題1:(2分)“以中有足樂者”或“余幼時即嗜學”。

  小題1: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

  小題1:文言翻譯要求意思正確、句意完整、語句通順。

  小題1:學生能學會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內容,提高對文本的理解能力。

  小題1:學生提高對文本的理解能力,學會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內容。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5

  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7-10題。(15分)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ü(jié)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劉羽沖偶得古兵書,伏讀經(jīng)年①,自謂可將兵十萬。會有土寇②,自練鄉(xiāng)兵與之角③。全隊潰覆,幾為所擒。又得古水利書,伏讀經(jīng)年,自謂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試于一村,溝洫④甫⑤成,水大至,人幾為魚。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獨步庭階,曰:古人豈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發(fā)病死。(節(jié)選自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注〕①經(jīng)年:一年左右。 ②土寇:土匪。 ③角:戰(zhàn)斗。 ④洫(xù):溝渠。 ⑤甫:剛。

  7.解釋下面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余幼時即嗜學 嗜: (2)走送之 走:

  (3)自謂可將兵十萬 將: (4)會有土寇 會:

  8.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2)恒獨步庭階,曰:古人豈欺我哉?

  9.甲文記敘了作者小時候借書和 的學習經(jīng)歷;乙文中劉羽沖最終抑郁而死的原因是打仗失敗和 。(2分)

  10.讀文品人:(5分)

 。1)說說乙文中的劉羽沖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

 。2)宋濂通過學習成為有學問的人,乙文中劉羽沖最終抑郁而死,兩人的讀書經(jīng)歷給你什么啟發(fā)?(3分)

  參考答案:

  7. (1)特別愛好(或喜歡、愛好) (2)跑

  (3)率領(或帶領) (4)適逢,正趕上

 。ㄔu分說明:每小題1分,共4分)

  8. (1)因此人家大多數(shù)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于是能夠讀到各種各樣的書籍。(關鍵詞:以是 以 因 遍觀 )

 。2)(他)常常獨自在庭院(臺階)散步,說:古人難道在欺騙我嗎(或古人怎么能欺騙我呢)? (關鍵詞:恒 步 豈 和省略句 每一點0.5分 )

  (評分說明:每小題2分,共4分)

  9.抄書 治水失敗

  10、(1)示例:劉羽沖是一個喜歡讀書但做事不切實際的人。他雖然潛心研讀古代的兵書和水利書,但不能靈活地運用于實際之中,結果屢遭失敗,抑郁而死。

 。2)言之成理即可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15篇)】相關文章: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 送東陽馬生序賞析題及答案10-18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練習及答案09-10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答案集錦15篇10-18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練習及答案(15篇)11-01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練習及答案15篇09-10

《送東陽馬生序》閱讀練習及答案15篇11-01

《送東陽馬生序》《王冕僧寺夜讀》閱讀練習及答案11-01

《送東陽馬生序》逐句翻譯07-29

《送東陽馬生序》原文和譯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