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京口閑居寄兩都友人閱讀答案與賞析
在各領域中,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由資深教育者參與擬訂的。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京口閑居寄兩都友人閱讀答案與賞析,歡迎大家分享。
京口閑居寄兩都友人
【晚唐】許渾
吳門煙月昔同游,楓葉蘆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沉無計水東流。
一樽酒盡青山暮,千里書回碧樹秋。
何處相思不相見,鳳城宮闕楚江樓①.
注:①鳳城,指都城。楚江,長江中下游的別稱。
(1)標題中的“京口”在今天的
A.無錫B.鎮(zhèn)江C.南京D.蘇州
。2)對劃線部分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北去”“東流”暗切友人和自己的所在地點。
B.“聚散”偏重“散”,浮云漂泊寓意游子思歸。
C.“浮沉”偏重“沉”,大江東流暗示歲月流逝。
D.此聯(lián)融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于一體,公正精煉。
(3)賞析頸尾兩聯(lián)虛實結合的表現(xiàn)手法。
【解答】(1)“京口”即鎮(zhèn)江,從課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應能積累,故選B;
。2)B.錯誤;“浮云漂泊寓意游子思歸”錯誤;此處的“浮云”是指分合皆有定數(shù),形容自己與友人相聚離別都有“期”,并非游子思歸之意;
。3)題干要求從“虛實結合”的角度分析,先辨別實景與虛景;頸聯(lián)“一樽酒盡青山暮,千里書回碧樹秋”是寫自己為思念友人而飲酒直至傍晚,收到友人從千里以外寄來的書信,正逢秋季,這是實寫;欣喜之情旋即為秋景所拉回“相思不相見”的愁緒中,尾聯(lián)“鳳城宮闕楚江樓”,想象在都城的友人和在京口的自己,分別登上高高的城樓,相望相思,顯然是虛寫;由實入虛,以想象之景襯托實際的思念之情,倍增相思不相見的凄楚;
答案:
(1)B;
。2)B;
(3)頸聯(lián)實寫詩人京口閑居的生活景象:詩人獨酌澆愁,然樽空酒盡,卻只見青山隱隱,暮靄沉沉;友人千里回信,欣慰之際,抬頭又見樹逢秋時、葉落枝疏,時光飛逝、美景不再。尾聯(lián)想象自己和友人分別登上都城宮闕和江邊高樓、遠隔千里彼此相望的場景,登高望遠卻只見云天杳杳,只能遙寄相思。兩者由實入虛、以虛襯實,渲染出離群索居的孤寂、對友人的思念以及兩地分離、不得相見的感傷惆悵,含蓄雋永,深化意境,令人產(chǎn)生悠然不盡的遐想幽思。
譯文:
那年煙花三月,我們一起游吳門,那年深秋時節(jié),火紅的楓葉,雪白的蘆花又將客舟照映。北去的云,合又分,分又合,分合有定,東流的水,漲又落,落又漲,起伏無心。且聊飲一杯,細細品味,壺空時青山已薄暮色,更修書一封,慢慢等待,書回時碧樹也不再青。你我相思,各在何處,為何總不得相見,相見時是在京都洛陽,還是在京口江濱?
賞析:
首聯(lián)敘事。核心是“昔同游”三字,“吳門煙月”點明“同游”之處:蘇州的風景區(qū)。“楓葉蘆花并客舟”則描繪“同游”的具體景象。“客舟”出行乃“同游”之事,“楓葉蘆花”是“同游”之景。詩人通過“并”字,把“事”與“景”聯(lián)系起來,描繪出一幅秋江月夜泛舟的畫面:月明星稀,清風徐來,遠處煙云輕繞,近處水明山凈,一葉小舟劃開滿江月影,逐碧波而漂流。岸旁,楓葉流丹,水邊,蘆花翻白。以舟、水之動態(tài)與楓葉、蘆花之靜態(tài)結合、映襯;并以月夜作為背景,把“吳門煙月”描繪得色彩艷麗,形象鮮明。舟中詩人及其親友,自然也一同陶醉在月光碧水、楓葉蘆花的大好秋色之中。然而這種樂趣已是昔日之往事。
京口、京洛天闊地遙,遠隔千里,向往之情只能寄寓于回憶之中。于是便引起詩人一嘆:“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無計水東流!鄙暇渚脱鲆曀娫O喻,說白云飄然北去,正如人生不定,離合有期;下句從俯視所見設喻,說青水悠悠東流,恰似世事浮沉,難以自料。詩人把俯仰所見之自然景象,信手拈來,化為形象,以“北去”、“東流”暗切親友和自己的所在,并以慨嘆語氣出之。抽象的意念與具體形象和諧統(tǒng)一,生動地表現(xiàn)了詩人因分離而興起的人生感慨,情也隨之深沉起來。
頸聯(lián)回筆反撥,落到今日之“京口”,乃全詩構思的起點詩。上句寫詩人的孤獨無友。孤獨無友,故需借酒消愁,然樽空酒盡,卻只見青山隱隱,暮藹沉沉!氨M”字寫酒已完而愁未消,“青山暮”則以暗淡的景象渲染氣氛,蘊含著“舉杯消愁愁更愁”的情懷。下句寫詩人的離群索居。離群索居,故曾寄詩書以致意,然“千里書回”,帶來的依然是不能相見的信息。于是秋風中搖顫的“碧樹”,便成為注目的對象,詩人愁腸百結的意緒,依附于蕭瑟清冷的景象,宛轉(zhuǎn)而出。這一聯(lián),筆隨情轉(zhuǎn),情從景出,以對仗工穩(wěn)的律句,抒寫詩人坐對青山、秋樹而產(chǎn)生孤獨感和失落惑。就手法來看,仍是以景寫情然而,然而,昔日同游既不可再,他時同游又恐難期的愁悵,卻使本來美好秀麗的“青山”、“碧樹”,足可消愁解悶的飲酒、“回書”,各自向其本來意義的反面轉(zhuǎn)化,不但與自聯(lián)同游歡愉的場面、心境形成鮮明對照,且能在寫景敘事中,加一倍地表現(xiàn)自己的感情,是一組概括性強且極富感染力的句子。
最后兩句乃全詩結穴處。“相思不相見”正是全詩中心,加上“何處”化為設問句,挑開一筆;使語勢宛轉(zhuǎn),文氣疏宕,最后用“鳳城宮闕”與“楚江頭”平列并舉,分別點明“不相見”的兩處。就章法結構而言,今日異地分居與首聯(lián)昔日同游呼應,使頸聯(lián)之“北去”、“東流”喻意顯豁,并點明頷聯(lián)感傷愁悵的緣由,歸結全文。從詩的構思來看,詩人一念飛馳,情牽兩地,使平地而起的“宮闕”和高樓遙遙相對,給人可供眺望的印象。然千里相隔,云天杳杳,只能使這收攝于同一幅畫面中的景象,僅存于想象之中,思情回環(huán),含蓄雋永,令人產(chǎn)生悠然不盡的遐想幽思。
創(chuàng)造背景
大中四年(850),許渾居京口。許渾《烏絲欄詩·自序》云“大中三年守監(jiān)察御史,抱疾不任朝謁,堅乞東歸,明年少間,端居多暇。”許渾東歸后居京口,此詩正是這時所作,這使得此詩的思想感情極為復雜含蓄。從詩人盼友人回書之切,對宦海浮沉之嘆,很可以推測這是詩人的一首求職的干謁詩,這不僅從翌年做許渾便出任虞部員外郎分司洛陽可以得到印證,也可以從同期作的另一首詩《郊園秋日寄洛中友人》的更明確的描寫之中得到旁證。
【京口閑居寄兩都友人閱讀答案與賞析】相關文章:
《閑居》閱讀答案及賞析08-11
《晚春江晴寄友人》閱讀答案及賞析07-18
《春日山居寄友人》閱讀附答案10-28
杜牧寄遠閱讀答案及賞析06-28
寄淮南友人原文及賞析05-08
李白《送友人入蜀》閱讀答案及賞析11-19
《寄韓潮州愈》閱讀答案及賞析08-19
《寄彭民望》閱讀答案和賞析11-21
韋應物《閑居寄諸弟》詩句賞析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