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營養(yǎng)健康科普小知識
兒童的身體處于生長發(fā)育時期,通過食物攝取的營養(yǎng),除了滿足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外,還需要為生長發(fā)育提供營養(yǎng),那么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營養(yǎng)健康科普小知識,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1、美味早餐開啟一天活力
早餐對兒童的營養(yǎng)和健康狀況有著重要的影響,有規(guī)律和營養(yǎng)充足的早餐不僅能為兒童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營養(yǎng)素,有益于知識的學習,還有利于體重管理。不吃早餐或早餐營養(yǎng)不充足不僅會影響學習成績、認知能力和體能,還可能增加超重、肥胖等風險。因此,兒童應做到每天吃早餐,并保證早餐營養(yǎng)充足。
營養(yǎng)充足的早餐至少應包括以下三類及以上食物,各類食物的量因人而宜。谷薯類:谷類及薯類食物,如饅頭、花卷、面包、米飯、米線等;肉蛋類:魚禽肉蛋等食物,如蛋、豬肉、牛肉、雞肉等;奶豆類:奶及其制品、豆類及其制品,如牛奶、酸奶、豆?jié){、豆腐腦等;水果蔬菜:新鮮蔬菜水果,如菠菜、西紅柿、黃瓜、蘋果、梨、香蕉等。
早餐必須攝入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所以兒童的早餐一定要吃主食(谷薯類)。
兒童早餐可參考以下搭配,比如中式早餐:雜糧粥、小花卷、煮雞蛋、牛奶、熗拌菠菜;西式早餐:全麥面包、荷包蛋、午餐肉、酸奶、水果蔬菜沙拉。
2、健康零食補充額外營養(yǎng)
適度吃些零食可在一日三餐外補充一些營養(yǎng)素,有利于兒童的營養(yǎng)攝入,但經(jīng)常過多攝入零食尤其不健康零食,如高鹽、高油、高糖零食,可能導致兒童超重肥胖,從而增加慢病發(fā)病風險。因此科學吃零食,對兒童的健康至關重要。
選健康的零食——市場上售賣的很多高鹽、高糖、高脂食物不宜作為零食。那些沒有生產(chǎn)日期、無質量合格證或無生產(chǎn)廠家信息的“三無”產(chǎn)品更不能讓兒童選用。家長要注意為兒童選擇衛(wèi)生、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作為零食,并盡量選擇正餐不容易包含的一些食物,如堅果、新鮮水果、奶類、谷薯類、大豆制品等。
注意吃零食的量和時間——吃零食的量以不影響正餐為準,兩餐之間可以吃些零食,但不能用零食代替正餐。在固定時間吃零食可以幫助養(yǎng)成規(guī)律的飲食習慣,應選擇在兩餐之間吃零食,兒童在飯前、飯后30分鐘內不應該吃零食,以免影響正餐的食欲。睡前30分鐘內也不吃零食。注意不要在看電視或玩耍時吃零食,吃零食后要及時刷牙或漱口。
3、少吃快餐,多補菜,多運動
西式快餐主要由肉類、煎炸食品和含糖飲料組成,比如肯德基、麥當勞等,能量較高,但維生素、膳食纖維少。相對西式快餐,中式快餐的食物搭配較為合理,但在制作過程中使用的油鹽也多于家庭制作食物。長期食用高鹽、高糖和高脂肪的快餐,是誘發(fā)超重肥胖的因素之一。
家長盡量自己在家給孩子做少油少鹽少糖的食物,如要吃快餐,也要做好引導。盡量選擇含蔬菜、水果相對比較豐富的食品,少吃煎炸食品和含糖飲料。如果某一餐吃了比較多的能量含量高的食品,如油炸食品,其他餐次應該適當減少主食和動物性食物的食用量,增加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同時適當增加身體活動量。
4、少喝飲料,白開水更健康
家里一直是兒童最常消費飲料的場所,其次是其他地方,最低的是學校。這可能是由于學校里禁止售賣飲料、上課期間禁止喝飲料等原因。
目前飲料市場中一半以上的飲料為含糖飲料。含糖飲料是指在制作過程中添加了單糖或雙糖、含糖量在5%以上的飲料。
研究表明,經(jīng)常喝含糖飲料危害兒童健康。例如,會增加齲齒、肥胖的發(fā)生風險。因此,應該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更不能以飲料代替水。
如果喝飲料,應該選擇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不買“三無”產(chǎn)品。選擇飲料時要看飲料包裝上的“營養(yǎng)成分表”,盡量選擇“碳水化合物”或“糖”含量低的飲料。喝完飲料后要注意口腔衛(wèi)生,用清水漱口。
5、節(jié)制飲食,不挑食快成長
“若要小兒安,三分饑與寒!爆F(xiàn)在有些父母總擔心孩子吃得少,吃不飽,總想讓孩子多吃一點兒。孩子吃多了,幾天下來就容易形成食積便秘。因為中醫(y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即大腸有病會影響到肺的功能。研究表明,大腸的糞食燥結,能夠引起巨噬細胞死亡率增高,肺組織抵抗力下降,進而引起反復的肺及呼吸道感染。
根據(jù)學齡前兒童膳食指南規(guī)律就餐,三餐合理,規(guī)律進餐,培養(yǎng)健康飲食行為。自主進食不挑食,培養(yǎng)良好飲食習慣。每天飲奶,足量飲水,正確選擇零食。食物應合理烹調,易于消化,少調料、少油炸。參與食物選擇與制作,增進對食物的認知與喜愛。經(jīng)常戶外活動,保證每天至少戶外活動2小時,保障健康生長。
如何避免挑食偏食?家長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不挑食不偏食,與兒童一起進食。家長良好的飲食行為對兒童有很大的影響。鼓勵兒童選擇多種食物,引導選擇健康食物。家長不在進餐時訓斥兒童,鼓勵、引導兒童自主進餐,不強迫進食,吃多少由兒童自己決定。兒童不喜歡吃的食物,可以嘗試變換烹調方法或盛放容器,比如不愛吃的蔬菜可以剁碎,做成餃子或者包子,或者每次嘗試少量,鼓勵多次嘗試,并及時給予表揚,但切不可強迫喂食。增加兒童身體活動量,尤其是選擇兒童喜歡的運動方式,增加能量消耗,增進食欲,提高進食量。不要以食物作為對兒童的獎勵或懲罰的措施,避免兒童對食物產(chǎn)生錯誤的喜好。
強調“三不要”
1、不要在吃飯的時候批評孩子,除了不影響食物更好地消化吸收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讓孩子單純地享受食物的味道和營養(yǎng),而不是因為一頓餐桌上的訓斥而對食物產(chǎn)生不好的記憶。
2、不要用食物作為獎勵,不要強迫孩子吃某種不愛吃的食物;允許孩子在合理范圍內選擇食物,調動其選擇食物的積極性。
3、不要在用餐過程中看電視或做其他,不要邊玩邊吃。用心吃飯,享受食物。
【拓展內容】
幼兒營養(yǎng)早餐中式食譜
食譜1:牛奶、雞蛋、玉米片
主要原料:
牛奶一杯、白煮雞蛋一個、玉米片一小袋。
做 法:
牛奶加熱,倒入玉米片即可食用。
小貼士:
1、雞蛋可以用切蛋器加工成片狀,蘸番茄沙司或醬油等調料,提高孩子的興趣。超市里有賣切蛋器,有縱向切成塊的,也有橫向切片的。
2、玉米片超市也有,品種很多,例如雀巢的脆谷樂、蛋奶星星,還有很多進口的,各種各樣的口味。
食譜2:鮮奶軟餅、滑溜肝絲、蔬菜汁
原料:鮮牛奶50g,面粉200g,生雞蛋1個,生豬肝100g,筍絲30g,淀粉若干
制作方法(鮮奶蛋餅):
將雞蛋磕入淀粉中,和勻,再慢慢注入鮮牛奶調成稀糊狀。
預熱的平底鍋中加適量植物油,將一大湯匙倒入其中,攤成蛋餅。
制作方法(滑溜肝絲):
生豬肝切絲,在開水中焯一下。
蔥花、姜絲在油鍋中爆炒出香味,水淀粉中加精鹽調勻,放入筍絲翻炒,再將控干水的肝絲放入,出鍋前加少量蒜片即可。
食譜3:牛奶、蛋糕、水果
主要原料:
牛奶一杯、蛋糕、水果。
做 法:
牛奶加熱,水果洗干凈后食用,蛋糕可買現(xiàn)成的,如果家里有烤箱,放入烤箱烤一下味道更香。
小貼士:
如果覺得天天喝牛奶太單調,可以改變一下口味,加點樂口;蛘咔煽肆︶u。
食譜4:小米粥、花卷、咸鴨蛋
主要原料:
小米、大米、咸鴨蛋、花卷(冷凍)
做法:
小米1份、大米6份煮成稀飯,咸鴨蛋煮熟切開,花卷蒸熟。
說明:
這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家常早餐,適合于夏天食用,粗細糧搭配,使營養(yǎng)更為全面。
食譜5:赤豆山芋粥、叉燒包
主要原料:
大米、赤豆少許、新鮮山芋適量、叉燒包(買現(xiàn)成的,肉包也可)
做法:
山芋洗凈削皮切成小丁,大米和赤豆煮粥,快熟時加入山芋丁略煮;包子蒸熱即可食用。
小貼士:
如果嫌新鮮山芋加工起來太麻煩,可以買山芋干,切成小丁,與大米、赤豆同煮。
食譜6:蝦仁蛋餃、菠菜豆腐湯
原料:蝦仁20g,雞蛋1個,菠菜25g,豆腐50g,豬瘦肉餡5g,蒜苗、淀粉、姜、蔥適量
制作方法(蝦仁蛋餃): 健康之路
前夜將蝦仁焯熟,控干后剁碎,加豬瘦肉餡、適量蒜苗、蔥姜末、精鹽等攪拌均勻,煨好。
清晨,1個雞蛋打入適量干淀粉中,加清水調成糊狀。3平底鍋中加植物油,將雞蛋糊一大匙倒入鍋中,文火攤成小蛋餅。4前夜煨好的蝦仁餡加少量植物油,分別包入攤好的蛋餅中,入蒸鍋蒸8分鐘即可。
制作方法(菠菜豆腐湯):
豆腐洗凈切丁,放入沸水中。
1分鐘后,洗凈的菠菜也投入鍋中,同時關火,點少量精鹽、芝麻油即可。注:豆腐在我國已經(jīng)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每100克豆腐中含蛋白質15.1克、鈣286毫克、磷156毫克、鐵7.2毫克、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而且寶寶容易消化,是寶寶佐餐的佳選。
食譜7:牛奶、蛋糕、水果
主要原料:牛奶一杯、白煮雞蛋一個、玉米片一小袋。
做法:牛奶加熱至80攝氏度,倒入玉米片即可食用。
食譜8:雞肉青菜粥、煮鵪鶉蛋
原料:雞胸脯碎肉50g,粳米15g,綠葉青菜15g,鵪鶉蛋2個
制作方法(雞肉青菜粥):
粳米煮粥備用。
雞胸脯碎肉剁成肉泥,鍋中加少量植物油,油開后,放入雞肉泥煸炒,熟后放入粳米粥中煮開。3出鍋前加[1]
食譜9:牛奶蛋花、溜魚肉泥丸、豆沙包 原料:鮮牛奶250g,生雞蛋1個,鯉魚肉150g,白砂糖8g,淀粉若干
制作方法(牛奶蛋花):
鮮牛奶倒入鍋中煮沸。
滾開后,將雞蛋打入其中,加白砂糖,出鍋即可。
生活小常識
制作方法(溜魚肉泥丸):
前夜將鯉魚肉剔骨去皮,剁成肉泥,點少許醋去腥味,加精鹽、味精煨好。
清晨燒好一鍋水,在煨好的魚肉餡中加適量淀粉和水調勻,用湯匙舀成丸子,放入溫開水中(水溫太高魚丸會被煮散)。
油鍋中,蔥姜絲爆鍋,水淀粉溶化少量精鹽,放入鍋中爆汁,最后將控過水的魚丸倒進鍋中,掛漿即可。
幼兒營養(yǎng)健康知識
營養(yǎng)的基本概念
營養(yǎng)是指人體攝入、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營養(yǎng)成分,維持生長發(fā)育、組織更新和良好健康狀態(tài)的動態(tài)過程,食物中具有營養(yǎng)功能的物質稱為營養(yǎng)素。合理的營養(yǎng)可以促進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增進智力、增加集體免疫功能、防治疾病等等,人體需要不斷地從食物中獲得營養(yǎng)以保持人體和外界環(huán)境的能量平衡和物質代謝的平衡,以維持人體的健康水平。
少年兒童的營養(yǎng)需求
每天所吃的食物當中,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三種物質。由于少年兒童時期生長發(fā)育旺盛,對鈣、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的需要量大,因此,少年兒童期對營養(yǎng)的需求量要稍高于從事體力勞動的成人。
良好的飲食要求和飲食習慣
少年兒童應多吃谷類,保證足量的魚、禽、肉、奶、蛋、豆類和新鮮蔬菜水果的攝入,還要多參加體力活動,避免盲目節(jié)食。
同學們,我們要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到流動攤點就餐、少吃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不貪吃冷飲、巧克力,別把飲料當水喝,不飯、水同進,不邊吃飯邊看書或電視,不挑食、偏食,不暴飲、暴食,注重三餐質量。
最佳食品
(1)紅薯 又稱地瓜,為所有蔬菜之首。木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防止胃潰瘍;鵝肉、鴨肉和雞肉;玉米油、芝麻油等植物油;母雞湯,有防治感冒、支氣管炎的作用,冬春季飲用最佳;菠菜、韭菜、南瓜、豌豆、胡蘿卜、核桃、花生、開心果和杏仁等有補腦作用。
幼兒秋季營養(yǎng)健康知識
隨著秋天的到來,早晚氣候相差較大,天氣也逐漸變得干燥起來。幼兒皮膚稚嫩,與成人相比需要更多的水分,容易出現(xiàn)口干舌燥、便秘等一系列陰虛內熱的征象。做好各項保健措施,對維護幼兒健康十分有必要的。
首先要注意飲食。多給幼兒多喝水,平時要給幼兒吃富含水分的應季水果,如蘋果、梨、橙子等。各種菜湯也是補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湯可以稀釋菜肴的鹽分,并保持幼兒體內水分平衡。多讓幼兒吃一些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尤其是含維生素A、C多的食物,它們對預防上呼吸道感染有幫助。在秋季,大蒜、蘿卜、生姜、韭菜都是可以增加幼兒抵抗力的食物,可能幼兒不喜歡吃,但家長可以通過改變食用方法讓幼兒食用,比如在做菜時增加蒜末的添加,胡蘿卜榨成胡蘿卜汁用于做面食。多給幼兒吃牛奶、豆制品、魚、肉等高蛋白飲食。多補充玉米、全麥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雜糧,以防秋季便秘。秋季也是吃蟹的季節(jié),蟹屬寒性,幼兒的脾胃嫩,不可以多吃。總之,要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做到平衡飲食,才能減少秋季發(fā)病。
另外,是藥三分毒,不要把服藥作為預防幼兒生病的途徑。
其次要預防腹瀉。入秋后是輪狀病毒性腹瀉的發(fā)病高峰期,又稱秋季腹瀉。我們一定要把住"入口關",注意飲食衛(wèi)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給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多帶幼兒戶外運動, 多曬太陽,曬太陽可以促進提內鈣的吸收,同時也增強幼兒的體質。
幼兒健康飲食禁忌
1、含有“隱形鹽”的食物
除了制作輔食時額外添加的鹽,我們還要“提防”其他調味料、市售食品中的“隱形鹽”,這些食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鹽。
2、蜂蜜
蜂蜜在釀造、儲存、運輸?shù)倪^程中,容易受到肉毒桿菌的污染,嬰兒的肝臟的解毒功能較差,少量的肉毒桿菌就能導致他們中毒。因此至少要1歲后,才能少量逐步讓寶寶嘗試吃蜂蜜。
3、蛋清
1歲內的寶寶腸道壁比較薄,蛋清中的一些小分子容易穿過腸道壁進入到血液中,使寶寶發(fā)生異種蛋清過敏,出現(xiàn)麻疹、濕疹或腹瀉等過敏癥狀。
4、腌制的食物
腌制的食物常常含有較多的防腐劑,會加重寶寶的肝臟負擔。另外食物腌制的過程,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其中的硝酸鹽還可能生成亞硝酸鹽,最好3歲內的寶寶都不要吃。
5、果凍
果凍中的食物膠和微色素較多,且嬰幼兒的氣管和食道較窄,吃果凍很容易嗆到,導致窒息的風險。
6、顆粒狀的堅果
堅果屬于易過敏的食物,如果寶寶是易過敏體質,1歲內謹慎添加堅果類輔食。另外,顆粒狀的堅果堅決不能給這個階段的寶寶吃,以免發(fā)生嗆咳,甚至窒息。
7、容易過敏的水果蔬菜
在寶寶的輔食中添加豐富的食材,是保證寶寶的飲食均衡的前提,但是某些容易過敏的蔬菜水果就要謹慎添加了,如水果中的芒果、鳳梨、榴蓮;蔬菜中的蠶豆、芹菜等,這些食物容易導致寶寶過敏,1歲內的寶寶要謹慎添加。
【幼兒營養(yǎng)健康科普小知識】相關文章:
營養(yǎng)健康小知識12-18
翡翠知識小科普11-30
有趣的科普小知識08-10
光伏科普小知識09-06
天文科普小知識11-03
50個有趣科普小知識07-22
機器人科普小知識08-25
有趣的9個科普小知識08-11
葵花籽科普小知識11-15
春節(jié)科普小知識文案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