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雨》原文及翻譯賞析
《對雨》原文及翻譯賞析1
原文:
雨兒飄,風(fēng)兒飏。風(fēng)吹回好夢,雨滴損柔腸。風(fēng)蕭蕭梧葉中,寸點點芭蕉上。風(fēng)雨相留添悲愴,雨和風(fēng)卷起凄涼。風(fēng)雨兒怎當?風(fēng)雨兒定當。風(fēng)雨兒難當。
譯文:
雨在飄灑,風(fēng)在吹揚。地場好夢風(fēng)驚醒,細雨斷人腸。風(fēng)過梧桐葉,寸點落芭蕉。風(fēng)雨交加令人增添悲愴,雨和著風(fēng)卷起陣陣凄涼。風(fēng)雨讓人如何承受?但是它卻一定讓人承受。它實在難于讓人承受。
注釋:
飏:即“揚”,吹動。
“風(fēng)吹”句:意謂風(fēng)聲打斷了好夢。
怎當:怎么禁受得住。當,抵擋。
賞析:
這是一首抒情曲,題作“愁懷”,但作者沒有直抒胸臆,而是通過一個風(fēng)雨交加之夜,寫環(huán)境的凄涼,以自己對風(fēng)雨的獨特感受,來曲折地表達自己內(nèi)心悲愴的愁懷。此曲以風(fēng)雨起興,用復(fù)沓手法,交錯嵌入“風(fēng)雨”二字,反復(fù)詠嘆,語義回環(huán),氣勢貫注,在藝術(shù)上很有特色。作者沒有直接寫愁,而且似乎說自己正在做著“好夢”,愁是風(fēng)雨“卷起”的。這種含蓄的寫法,令人更感到愁懷的深切難言。全曲每句均以風(fēng)、雨起頭,風(fēng)、雨排列的次序有所變化,而風(fēng)雨始終貫穿全篇。這在詩詞中是大忌,而在散曲中,卻是別具一格的文字體式。這樣營造出一種情景交融、一唱三嘆的.效果,使全曲別有一種音樂的美。
作者:
張鳴善,元代散曲家。名擇,號頑老子。原籍平陽(今屬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揚州。官至淮東道宣慰司令史。填詞度曲詞藻豐贍,常以詼諧語諷人。張鳴善身處元末喪亂之際,深感現(xiàn)實的動亂與污濁,因此多有刺時之作。
《對雨》原文及翻譯賞析2
念奴嬌·斷虹霽雨 宋朝 黃庭堅
八月十七日,同諸生步自永安城樓,過張寬夫園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眾客?陀袑O彥立,善吹笛。援筆作樂府長短句,文不加點。
斷虹霽雨,凈秋空,山染修眉新綠。桂影扶疏,誰便道,今夕清輝不足?萬里青天,姮娥何處,駕此一輪玉。寒光零亂,為誰偏照醽醁?
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fēng)曲。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
《念奴嬌·斷虹霽雨》譯文
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掛天,青山如黛。桂影繁茂,誰知道,今與夕是那么的清輝不足?萬里的晴天,嫦娥在何處?駕駛一輪玉盤,馳騁長空。寒光零亂,在為誰斟酌這醽醁?
我和一群年輕人在張園密茂的樹林中徜徉,離開家萬里,難得有今宵開懷暢飲!老夫,在江南海北,最愛的是是臨風(fēng)笛。孫郎微笑著,是因為聽著這笛子的聲音。
《念奴嬌·斷虹霽雨》譯文二
雨后新晴,天邊出現(xiàn)一道彩虹,萬里秋空一片澄明。如秀眉的山巒經(jīng)過雨水的沖刷,仿佛披上了新綠的衣服。月中的桂樹還很茂密,怎么能說今夜的月色不明亮呢?萬里的晴天,嫦娥在何處?她駕駛著這一輪圓月,在夜空馳騁。月光寒冷,為誰照射在這壇美酒上?
一群年輕人伴我左右,在微涼的晚風(fēng)中踏著幽寂的小徑,走進長滿林木的張家小園,暢飲歡談。讓我們斟滿手中的金荷葉杯,雖然離家萬里,可是把酒暢飲的歡聚時刻實在難得。老夫我一生漂泊,走遍大江南北,最喜歡聽臨風(fēng)的霜笛。孫郎聽后,微微一笑,吹出了更加悠揚的.笛聲。
《念奴嬌·斷虹霽雨》注釋
此詞豪放,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一云:“或以為可繼東坡赤壁之歌!
念奴嬌:詞牌名。
諸生:一作“諸甥”。此據(jù)《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十一改。
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jié)縣西長江邊上。
張寬夫:作者友人,生平不詳。
金荷:金質(zhì)蓮花杯。
文不加點:謂不須修改。
斷虹:一部分被云所遮蔽的虹,稱斷虹。
山染句:謂山峰染成青黛色,如同美人的長眉毛。
桂影:相傳月中有桂樹,因稱月中陰影為桂影。扶疏:繁茂紛披貌,意為枝葉繁茂。
姮娥:月中女神娥。漢時避漢文帝劉垣諱,改稱嫦娥。一輪玉:指圓月。
醽醁(líng lù):酒名。湖南衡陽縣東二十里有酃湖,其水湛然綠色,取以釀酒,甘美,名酃淥,又名醽醁。
老子:老夫,作者自指。
臨風(fēng)笛:一作“臨風(fēng)曲”。 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卷二:“予在蜀,見其稿。今俗本改‘笛’為‘曲’以協(xié) 韻,非也。然亦疑笛 字太不入韻。及居蜀久,習(xí)其語音,乃知瀘戎間謂‘笛’為‘獨’,故魯直得借用,亦因以戲之耳。 ”
坐來:馬上。霜竹:指笛子。 《樂書》“剪云夢之霜筠,法龍吟之異韻。
《念奴嬌·斷虹霽雨》賞析
此詞寫于作者于公元1094年(紹圣元年)謫居地處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賓)時。詞中以豪健的筆力,展示出作者面對人生磨難時曠達、倔強、偉岸的襟懷,表達了榮辱不縈于懷、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態(tài)度。整首詞筆墨酣暢淋漓,洋溢著豪邁樂觀的情緒。
開頭三句描寫開闊的遠景:雨后新晴,秋空如洗,彩虹掛天,青山如黛。詞人不說“秋空凈”,而曰“凈秋空”,筆勢飛動,寫出了煙消云散、玉宇為之澄清的動態(tài)感!吧饺拘廾夹戮G”,寫遠山如美女的長眉,反用《西京雜記》卓文君“眉色如望遠山”的故典,已是極嫵媚之情態(tài),而一個“染”字,更寫出了經(jīng)雨水洗刷的青山鮮活的生命力。
接著寫賞月。此時的月亮是剛過中秋的八月十七的月亮,為了表現(xiàn)它清輝依然,詞人用主觀上的賞愛彌補自然的缺憾,突出欣賞自然美景的娛悅心情,他接連以三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問句發(fā)問。三個問語如層波疊浪,極寫月色之美和自得其樂的騷人雅興。嫦娥駕駛玉輪是別開生面的奇想。歷來詩人筆下的嫦娥都是“姮娥孤棲”,“嫦娥倚泣”的形象,此處作者卻把她從寂寞清冷的月宮中走出來,并興高采烈地駕駛一輪玉盤,馳騁長空。舊典翻新,非大手筆不能為也。
此下轉(zhuǎn)而寫月下游園、歡飲和聽曲之樂。“年少從我追游,晚涼幽徑,繞張園森木”,用散文句法入詞,信筆揮灑,寫灑脫不羈的詞人,正帶著一群愉快的年輕人,張園密茂的樹林中徜徉。“共倒金荷,家萬里,難得尊前相屬”,離家萬里,難得有今宵開懷暢飲!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愛臨風(fēng)曲!”三句把詞人豪邁激越之情推向頂峰。這三句是此詞最精彩之處!妒勒f新語》記載東晉瘐亮武昌時,于氣佳景清之秋夜,登南樓游賞,瘐亮曰:“老子于此處興復(fù)不淺!崩献樱q老夫,語氣間隱然有一股豪氣。
作者說自己這一生走南闖北,偏是最愛聽那臨風(fēng)吹奏的曲子!白類叟R風(fēng)笛”句,雄渾瀟灑,豪情滿懷,表現(xiàn)出詞人處逆境而不頹唐的樂觀心情。
最后一筆帶到那位善吹笛的孫彥立:“孫郎微笑,坐來聲噴霜竹!睂O郎感遇知音,噴發(fā)奇響,那悠揚的笛聲回響不絕。
此詞以驚創(chuàng)為奇,其神兀傲,其氣崎奇,玄思瑰句,排斥冥筌,自得意表,于壯闊的形象中勃發(fā)出一種傲岸不羈之氣。作者自詡此篇“或可繼東坡赤壁之歌”,確乎道出了此詞的風(fēng)格所。詞人與蘇東坡一樣,飽經(jīng)政治風(fēng)雨的摧折,卻仍保持著那種倔強兀傲、曠達豪邁的個性,這一點,充分體現(xiàn)他的詩詞創(chuàng)作中。
《念奴嬌·斷虹霽雨》創(chuàng)作背景
宋哲宗紹圣年間,黃庭堅被貶涪州別駕黔州安置,后改移地處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賓)安置。據(jù)任淵《山谷詩集注》附《年譜》,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八月十七日,黃庭堅與一群青年人一起飲酒,有個朋友名叫孫彥立的,善吹笛。于此情此境中,黃庭堅援筆寫下這首詞。
《對雨》原文及翻譯賞析3
高郵雨泊
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風(fēng)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創(chuàng)作背景
1660年(清順治十七年)農(nóng)歷三月詩人赴揚州推官任,途經(jīng)高郵(屬江蘇)泊船于高郵南湖,觸景生情,遙想出生于高郵的北宋大詞人秦觀而有此作。
賞析
詩前兩句寫景。首句中“秦郵”即高郵,據(jù)祝穆《方輿勝覽》:“高郵,一名秦郵,秦因高郵置郵傳為高郵亭!薄昂辍睘榍镉,乃暗示經(jīng)高郵之季節(jié),“夜”則點明雨泊的具體時間。首句寫詩人于深秋寒雨瀟瀟之夜泊船于秦郵,此乃破題。次句則進而把高郵雨泊地點具體化為“南湖”,即高郵南部的武安湖!靶聺q水連天”描繪出此時由于“寒雨”不停,南湖水勢為之漲起,放眼望去煙波浩渺,水天相連,難以分辨的情景,從而開拓出一個凄清迷蒙的意境。
夜雨中的南湖既凄迷又空寂,看不到一條漁船,一個人影,自然空間的清寂無人引起了詩人心理空間的寂寞之感。于是乃有“風(fēng)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之感嘆。此時,面對高郵南湖,作為一代詩壇才人更感寂寞的是五百年間的文壇沒有再出現(xiàn)像高郵秦淮海這樣才華超群的.詞人;春榍赜^號淮海居士的簡稱,詩人稱“寂寞人間五百年”,當然是夸飾之言,旨在推崇秦觀在文壇的重要地位;又,王士禛詞風(fēng)格亦以婉約綿邈見長,與秦觀相近,因此才有這種惺惺惜惺惺的仰慕之情。詩人于慨嘆不見風(fēng)流秦淮海的同時,亦暗寓步武秦觀,欲打破文壇“寂寞”之意。此乃詩人“情寄”之所在。
王士禛論詩繼承鐘嶸“觀古今勝語,多非補假,皆由直尋”(《詩品序》)的觀點,稱“五字清晨登隴首,羌無故實使人思”(《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主張即景會心,直抒性情,不用或少用典故。此詩即為這一觀點的例證。
《對雨》原文及翻譯賞析4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原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好景 一作:美景)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秋后的蟬叫得是那樣地凄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shè)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fā)。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后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長亭:古代在交通要道邊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長亭供行人休息,又稱“十里長亭”。靠近城市的長亭往往是古人送別的地方。凄切:凄涼急促。驟雨:急猛的陣雨。都門:國都之門。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帳飲:在郊外設(shè)帳餞行。無緒:沒有情緒。蘭舟:古代傳說魯班曾刻木蘭樹為舟(南朝梁任昉《述異記》。這里用做對船的美稱。凝噎:喉嚨哽塞,欲語不出的樣子。去去:重復(fù)“去”字,表示行程遙遠。暮靄:傍晚的云霧。沈沈:即“沉沉”,深厚的樣子。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暮靄沈沈(沉沉)楚天闊:傍晚的云霧籠罩著南天,深厚廣闊,不知盡頭。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好景 一作:美景)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jīng)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fēng)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fēng)景,也如同虛設(shè)。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
今宵:今夜。經(jīng)年:年復(fù)一年。縱:即使。風(fēng)情:情意。男女相愛之情,深情蜜意。情:一作“流”。更:一作“待”。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秋后的蟬叫得是那樣地凄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shè)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fā)。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后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長亭:古代在交通要道邊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長亭供行人休息,又稱“十里長亭”。靠近城市的長亭往往是古人送別的地方。凄切:凄涼急促。驟雨:急猛的陣雨。都門:國都之門。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帳飲:在郊外設(shè)帳餞行。無緒:沒有情緒。蘭舟:古代傳說魯班曾刻木蘭樹為舟(南朝梁任昉《述異記》。這里用做對船的`美稱。凝噎:喉嚨哽塞,欲語不出的樣子。去去:重復(fù)“去”字,表示行程遙遠。暮靄:傍晚的云霧。沈沈:即“沉沉”,深厚的樣子。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暮靄沈沈(沉沉)楚天闊:傍晚的云霧籠罩著南天,深厚廣闊,不知盡頭。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好景 一作:美景)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jīng)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fēng)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fēng)景,也如同虛設(shè)。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
今宵:今夜。經(jīng)年:年復(fù)一年?v:即使。風(fēng)情:情意。男女相愛之情,深情蜜意。情:一作“流”。更:一作“待”。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秋后的蟬叫得是那樣地凄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shè)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fā)。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后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長亭:古代在交通要道邊每隔十里修建一座長亭供行人休息,又稱“十里長亭”。靠近城市的長亭往往是古人送別的地方。凄切:凄涼急促。驟雨:急猛的陣雨。都門:國都之門。這里代指北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帳飲:在郊外設(shè)帳餞行。無緒:沒有情緒。蘭舟:古代傳說魯班曾刻木蘭樹為舟(南朝梁任昉《述異記》。這里用做對船的美稱。凝噎:喉嚨哽塞,欲語不出的樣子。去去:重復(fù)“去”字,表示行程遙遠。暮靄:傍晚的云霧。沈沈:即“沉沉”,深厚的樣子。楚天:指南方楚地的天空。暮靄沈沈(沉沉)楚天闊:傍晚的云霧籠罩著南天,深厚廣闊,不知盡頭。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好景 一作:美景)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jīng)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fēng)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fēng)景,也如同虛設(shè)。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
今宵:今夜。經(jīng)年:年復(fù)一年?v:即使。風(fēng)情:情意。男女相愛之情,深情蜜意。情:一作“流”。更:一作“待”。
賞析
《雨霖鈴》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這首詞是詞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離京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時寫的,是表現(xiàn)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這首詞寫離情別緒,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詞的主要內(nèi)容是以冷落凄涼的秋景作為襯托來表達和情人難以割舍的離情。宦途的失意和與戀人的離別,兩種痛苦交織在一起,使詞人更加感...
詞的上片寫臨別時的情景,下片主要寫別后情景。全詞起伏跌宕,聲情雙繪,是宋元時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起首三句寫別時之景,點明了地點和節(jié)序!抖Y記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蟬鳴!笨梢姇r間大約農(nóng)歷七月。然而詞人并沒有純客觀地鋪敘自然景物,而是通過景物的描寫,氛圍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別意。秋季,暮色...
詞是文學(xué)史上一種特殊的詩體,最早源于古樂府,興起于唐代,經(jīng)過晚唐五代的發(fā)展,至宋代已極為繁榮!八卧~”已成為我國文學(xué)史上的專用名詞。宋代不僅詞家眾多,且風(fēng)格亦多樣。詞本以婉約風(fēng)格為主,到北宋蘇軾才始創(chuàng)豪放一派。柳永是宋代婉約詞派的代表詞人,他繼承發(fā)展了突出男歡女愛,別恨離愁的婉約詞風(fēng),剪紅刻翠的“艷...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是一個浪漫詞人,一個江湖詞人,也是一個與詞共著生命的...
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詞壇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南宋葉夢得在《避暑錄話》中記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即為證明。在不勝枚舉的柳詞中,《雨霖鈴》是流傳最廣的佳作之一。后人有“曉風(fēng)殘月柳三變,滴粉揉酥左與言”的謔語。柳永少年時到汴京應(yīng)試,由于擅長詞曲,熟悉了許多歌妓,并替她們填詞作曲,表現(xiàn)了一種浪子作風(fēng)...
柳永多作慢詞,長于鋪敘。此詞表現(xiàn)作者離京南下時長亭送別的情景。上片紀別,從日暮雨歇,送別都門,設(shè)帳餞行,到蘭舟摧發(fā),淚眼相對,執(zhí)手告別,依次層層描述離別的場面和雙方惜別的情態(tài),猶如一首帶有故事性的劇曲,展示了令人傷心慘目的一幕。這與同樣表現(xiàn)離情別緒但出之以比興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時柳詞不但...
此詞當為詞人從汴京南下時與一位戀人的惜別之作。柳永因作詞忤仁宗,遂“失意無俚,流連坊曲”,為歌伶樂伎撰寫曲子詞。由于得到藝人們的密切合作,他能變舊聲為新聲,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制了大量的慢詞,使宋詞開始了一個新的發(fā)展階段。這首詞調(diào)名《雨霖鈴》,蓋取唐時舊曲翻制。據(jù)《明皇雜錄》云,安史之亂時,唐玄...
作者介紹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chuàng)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fēng)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chuàng)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對雨》原文及翻譯賞析5
長相思·雨
一聲聲,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燈,此時無限情。
夢難成,恨難平。不道愁人不喜聽,空階滴到明。
古詩簡介
《長相思·雨》是北宋詞人萬俟詠所寫的一首寫景遣懷的詞。該詞講述一個相思之人整夜難眠在雨夜中聽著雨打芭蕉,觸景生情,詞人心中有無限的情懷,孤燈照人難入夢,表達了客居異鄉(xiāng)的羈旅愁思。這是一首寫景遣懷的詞,講述一個相思之人整夜難眠在雨夜中聽著雨打芭蕉,孤燈照人難入夢。詞人心中有無限的情懷,觸景生情,表達了詩人客居異鄉(xiāng)的羈旅愁思。
翻譯/譯文
雨一直下著,聽著窗外的雨滴聲,直到深更都難以入睡。雨中的芭蕉和屋里的油燈此時似乎也變得多情起來,安慰孤獨的我。
好夢難成,此恨難消,窗外的雨可不管憂愁的人喜不喜歡聽,仍是不停地下著,雨滴一直滴到天明才停了下來。
注釋
、匍L相思:詞牌名,唐教坊曲名。
、谝桓阂槐楸閳髸r的更鼓聲。
③恨,遺撼。
、艿溃褐。
、蓦A:臺階。
賞析/鑒賞
創(chuàng)作背景
此文系詩人早年所作,屢試不第,羈旅異鄉(xiāng),幾欲灰心,恰逢陰雨,徹夜難眠,有感而發(fā)此作。
文學(xué)賞析
萬俟詠作詞喜用淡語,且工于音韻。這樣連續(xù)重復(fù)用字,吟詠起來便很有音樂上的'美感!队辍肥拙洹耙宦暵暎桓毙稳萦曷,連用兩個疊宇,描摹雨斷斷續(xù)續(xù)的聲音,既顯得形象,在聲音上也顯得貼近。雨聲之所以如此清晰入耳,是因為人夜深難寐。“窗外芭蕉窗里燈”,聽雨之人點。一盞孤燈,隔窗昕雨!鞍沤丁卑凳居甏虬沤兜穆曇,使雨的聲音更加響亮!按藭r無限情”,直接道出人的心情。然而“無限”二字又使這種直言顯得暖昧模糊。只知情意無限,心事無邊,卻不知究竟是什么樣的心事使人長夜失眠,寂寞聽雨!皦綦y成,恨難平”,用兩個“難”字突出人的愁苦心情。因難以入睡,所以道.“夢難成”,連暫時逃避到好夢中去都是一種奢望;又因情在心頭輾轉(zhuǎn),更兼一夜風(fēng)雨,觸動愁思,故日“恨難平”。但是雨不管這些,它“不道愁人不喜聽”,只管“空階滴到明”!俺钊恕惫钟隉o情,不顧人的心情,就這樣在空洞洞的臺階上一點一點滴到天明,這說明人一夜未睡!耙宦暵暎桓钡挠曷,凄凄涼涼,仿佛人心中的愁緒一般,永遠沒有盡頭。全詞無一處提及“雨”字,卻處處是雨。作者將雨聲與聽雨之人的心情融合得毫無痕跡,顯示出高超的運筆功力。
《對雨》原文及翻譯賞析6
生查子·墜雨已辭云
墜雨已辭云,流水難歸浦。遺恨幾時休,心抵秋蓮苦。
忍淚不能歌,試托哀弦語。弦語愿相逢,知有相逢否。
注釋
秋蓮苦:秋蓮結(jié)子,蓮子心苦。
“試托”句:意將哀傷之情寄于樂器的彈奏之中。
注釋
秋蓮苦:秋蓮結(jié)子,蓮子心苦。
試托”句:意將哀傷之情寄于樂器的彈奏之中。
鑒賞
這是一首托女子口吻訴說離別相思之苦的詞,離別相思是歷代詞篇中最為常見的內(nèi)容,倘若寫不出特點,是最難引起讀者注意的。
開頭兩句,采用傳統(tǒng)的比興手法,以習(xí)見之事喻簡單之理。墜落的雨點已經(jīng)辭別了烏云,不可能再回到天上去,流出去的江河已經(jīng)奔向了大海,不可能再流回浦口去,這都是千真萬確的`習(xí)見之事,它們所比喻的道理也非常簡單,那就是——別時容易見時難,甚至是生死離別隔絕永無相見之期!斑z恨幾時休,心抵秋蓮”。把離別之苦稱作”遺恨”,可見相離之長久,以秋蓮比其苦,則以我心對蓮心,多占了一個“心”字,這些地方都寫的很細致。下片寫的是為排除相思之苦所作的嘗試和努力,這其中頗有起伏和曲折,亦可見小晏筆法之巧妙。先是打算歌唱以抒發(fā),這是有古語可憑的,“悲歌可以當泣,遙望可以當歸”么,可是,“忍淚不能歌”,未曾開口,已經(jīng)淚如雨下了。于是,退而訴諸絲弦,“試托哀弦語”,而且在哀弦之中訴說了自己的愿望,同時也得到了允諾,“弦語愿相逢”,說的正是絲弦彈出的曲子之中也含有祝愿相逢的美意。明知這只不過是寬慰之意,卻也不肯放棄這一絲微弱而渺茫的希望!爸邢喾攴瘛保詈蟮囊蓡栔腥匀粵]有完全放棄那一絲希望。
《對雨》原文及翻譯賞析7
詠雨
李世民〔唐代〕
罩云飄遠岫,噴雨泛長河。
低飛昏嶺腹,斜足灑巖阿。
泫叢珠締葉,起溜鏡圖波。
濛柳添絲密,含吹織空羅。
譯文
籠罩在天空中的烏云飄去遠處的峰巒,大雨傾盆而下,河水上漲。烏云低飛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風(fēng)吹雨斜撒滿了山的曲折處。一串串雨滴落下,又如珍珠般結(jié)在樹葉上;大雨在如鏡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陣陣漣漪。柳絲在雨氣中一片迷濛,連綿的大雨如簾,風(fēng)吹雨絲在空中織起了一片片羅幕。
注釋
罩云:的意思就是籠罩在天空中的烏云。遠岫:是指遠處的峰巒。噴雨:噴下雨。嶺腹:即半山腰。斜足:斜腳。巖阿:是指山的曲折處。泫叢:一串串下滴的水珠。締葉:雨滴結(jié)在樹葉上。起溜:是指河水泛起了一陣陣漣漪。含吹:這兩個字是唐代才有的詞,見于唐代的詩文中,它的本意就是“風(fēng)吹”。
賞析
這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春這體物精微,筆膩生動,繪聲繪形。別具風(fēng)韻的詠這詩。
通過筆者的講解,我想大家可以發(fā)現(xiàn),唐太宗寫的這首詩,每一句就如一段動畫,而整首詩又構(gòu)成了一幅遠近景色結(jié)合的`動態(tài)的“山這飄灑圖”。各位讀者可以看看本文所配的圖片,這張圖片用“珠締葉”三個字就說明了,而“泫叢(一串串這滴如珍珠般滴下)”的動態(tài)景象卻看不到。換一句話說,筆者所找到的這張圖片只是“泫叢珠締葉”這個動畫片中的一個畫面。
這首詩還有一個寫作特點是每句都包含了一個動詞的片語,這些片語是罩云、噴這、低飛、斜足、泫從、起溜、濛柳、含吹。這八個詞把這寫活了,就好像是施這龍王、推云童子、布風(fēng)婆婆等天神在天上神控的那樣,F(xiàn)在有些人不相信有神的存在,認為下這是自然現(xiàn)象,其實就筆者個人在很淺的層次上所見,所謂的“自然”其實是不存在的,神在控制著一切。請各位讀者權(quán)且相信有施這龍王、推云童子、布風(fēng)婆婆等天神的存在,并重新讀一下這首詩,可能您會發(fā)現(xiàn)對詩的意境的理解和您剛開始讀的時候不一樣了。也許您會發(fā)現(xiàn),萬事萬物在唐太宗的筆下都是活的,都是有生命的。也就是把大自然的神韻通過詩的形式描寫出來了。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唐太宗開創(chuàng)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后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chǔ),為后世明君之典范。廟號太宗,謚號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葬于昭陵。
《對雨》原文及翻譯賞析8
原文:
瑞鶴仙·郊原初過雨
袁去華〔宋代〕
郊原初過雨。見敗葉零亂,風(fēng)定猶舞。斜陽掛深樹。映濃愁淺黛,遙山眉嫵。來時舊路。尚巖花、嬌黃半吐。到而今,唯有溪邊流水,見人如故。
無語。郵亭深靜,下馬還尋,舊曾題處。無聊倦旅。傷離恨,最愁苦?v收香藏鏡,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念沈沈、小閣幽窗,有時夢去。
譯文:
郊野上秋雨初晴,只見幾片零亂的落葉,照住了還在動蕩不停。斜陽掛在遠樹之上,映照著遠山或暗或明,宛如美人微顰。來時曾經(jīng)走過的舊路,當時尚有黃色的巖花開放爭榮。如今只有溪邊的流水,依舊來見故人。我肯肯無語,客舍中寂靜冷靜。我下馬開始找尋,從前在何處題詩抒情。奔波旅途的人本來無聊,感傷離別更令人愁苦不寧?v然我保存著她的香料和明鏡,可如今又有何用?等待他年重到那里,人面桃花是否依舊,實在難以肯定。我思緒聯(lián)翩,眷戀著那個小樓幽窗中的美人,也只能有時在夢里去尋找她的蹤影。
注釋:
郵亭:古時設(shè)在路邊,供送文書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館舍。收香藏鏡:晉賈充之女賈午愛韓壽,以御賜西域奇香贈之;漢秦嘉妻徐淑贈秦嘉明鏡。此處指將情人贈物收藏。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旅途借宿,產(chǎn)生的相思離愁之者,通過描寫郊原途中的凄美景色,來表達作者的離愁別緒。
上片寫風(fēng)雨后黃昏之景,為抒離者渲染環(huán)境。“郊原初過雨,見敗葉零才,風(fēng)定猶舞”三句寫了郊原秋景的概況,雨雨下過一場雨,看見零才的枯黃的葉子飄落在地,風(fēng)停下來了,但枯葉仍在空中盤旋。如此開篇,一開始就將全詞籠罩在一種悵然若失的氛圍中。詞人以寫景開篇,為下文轉(zhuǎn)入抒者創(chuàng)造氣氛。在郊外平原上,雨下過一場秋雨。秋風(fēng)、秋雨,向來逗人生愁,何況見敗葉凋零,風(fēng)定尚紛紛墜落,更觸起詞人心里的煩惱。這一者境宛似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著名詩句“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用飄墜的樹葉襯托出思人紛才不安的心者。需不過此詞意境像南朝謝貞《春日閑居》的詩句“風(fēng)定花猶落”,乃靜中見動景象;而與屈原所作前兩句純?yōu)閯討B(tài)描寫略顯不同。以上三句,兼示各種聲響——雨聲、落葉聲和斷斷續(xù)續(xù)的風(fēng)聲。山下去才著力勾畫斜陽、深樹和遠山等靜物,從中渲染出一段“濃愁”。因為斜陽使人生遲暮之感;深樹隱映,益見暗淡。遠山一抹深青色,恰似佳人眉黛呈嫵,更逗人相思,更添人愁苦。“斜陽掛深樹,映濃愁淺黛,遙山媚嫵”三句山下來寫遠望的景色,斜陽掛在密密的樹林之上,映照著遠山,好似一個多愁的人蹙著雙眉,其中“掛”字形象地寫出了雨后斜陽的偏狹角度!坝碀獬顪\黛”一句,則展現(xiàn)了雨后空氣艨朧,遠山的山形走勢如空蒙的山水畫,需有淡淡的墨痕。“來時舊路,尚巖花、嬌黃半吐。到而今,唯有溪邊流水,見人如故。”詞人不禁回顧來時的舊路,見巖前的黃花仍含嬌半吐,需不見人面何處。隨著時間的流逝,事物都發(fā)生了變化;到而今不變的,似乎需有溪邊的流水,待人如故。這當然純屬詞人的主觀想法,并不符合流水的實際者況。但詞人目的在強調(diào)一切有者物都在變化;而流水之所以不變,乃由于它專于者。從這里可以看出:詞人的審美判斷完全取決于感者的需要;一切物象都透過詞人感者的三棱鏡而折射出種種奇光異彩。這是詞人們不同于科學(xué)家們的所在。同時,“來時”與“今日”相對比,含蓄地將作者要表達的愁緒蘊含其中,惟妙惟肖。
“郊原”六句以落葉、深樹、遙山意象組合成寒秋風(fēng)雨過后凄艷而衰才的景象,“才”、“愁”二字于遠山嫵媚之美景中已顯示出風(fēng)雨摧蝕的暗淡痕跡,才葉零落,樹色濃淡、濃者枯黃暗淡如愁容,淡者青綠如眉黛。以移者手法將深樹喻為佳人,反射詞人心跡,映襯出人生風(fēng)雨飄搖,心緒之凌才和者思之愁郁。“來時”四句以“巖花”、“流水”互文交映,追憶當初來此舊路時,巖花爛漫,流水潺潑,而今重來巖花凋謝。唯有流水伴我如故,寫出落花流水變化無常的凄涼之感。
下片抒相思尋舊之者。寫詞人下馬探尋往昔與戀人游樂歡娛之舊蹤,與敗葉流水相對,物我寂然,無語凝噎之狀!盁o語”一頓,無語之中包含著千言萬語,承上片探尋往昔的痕跡,承上啟下!盁o語”,既是上片回思萬千而不得其解的結(jié)果;又是下片種種行為、思考和感慨的契機!班]亭深靜,下馬還尋,舊曾題處。”這就是詞人“無語”后的第一個行動!吧铎o”二字點出詞人居深處靜之孤獨,寂寞境況。“舊曾題處”乃所尋舊日雙雙題詩傳者,幽期密會之地。郵亭,是古代傳遞函件和書信的地方。而今它靜悄悄,說明伊人音信杳無。詞人往日可能曾偕伊人一同在此題寫過什么;而今她既然杳無音訊,詞人便退一步想尋得往日題寫的所在,以訪伊人舊蹤,以當重晤。結(jié)果他有沒有尋見,詞中并未明言,讀者自可任意思考。但事實是,無論詞人尋得與否,都無補于他心靈的空虛。因此詞人深深感到:“無聊倦旅。傷離恨,最愁苦!焙髢删淞鶄字,作者郁結(jié)心中的愁苦之者再也按捺不住,一涌而發(fā),直抒胸臆,揭出本篇主旨:人在旅途,盡管已十分疲憊,但也是無可奈何的事,而每每離別所帶來的感傷,則最令人愁苦!笆障悴冂R”,收香、藏鏡,暗用了兩則典故。前則用晉代韓壽故事,韓壽年少貌美,為賈充的女兒所愛。賈充的`女兒暗把皇帝賜給賈充的西域奇香送給他。此事后來被賈充發(fā)覺,賈充無可奈何,需好將女兒嫁給韓壽。后則用徐德言和樂昌公主的故事,徐德言娶了陳后主妹妹樂昌公主。在陳亡之前,他們把一面鏡子破成兩半,各執(zhí)其半以為信物。陳亡之后,他們終因破鏡相合而得重網(wǎng)。詞人反用這兩則典故,目的在強調(diào)即使信守前盟,他年重到,也未必就能會合。正如崔護《題都城南莊》所詠:“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蓖瑫r,這三句暗寫前途未卜的憂慮和悲觀的推測。即使把戀人所贈的異香或半鏡珍藏好,等待著她的再次到來,可是將來能再見到她嗎,也不知那位桃花般美麗的姑娘是否還在!澳畛脸痢,既說明佳人居室之深遠幽暗。又表現(xiàn)詞人相思之悠悠深長,相思深切之時。唯有夢中去“小閣幽窗”,尋覓她的芳蹤,徒增更深的空虛與渺茫。詞人用夢境結(jié)束全詞,說明除了夢境之外,他的企求在現(xiàn)實中是無法實現(xiàn)的。
此詞以“斜陽”始,以“幽夢”止,巧妙挽合今昔悲歡,寫景寓者,敘事懷人,抱收香藏鏡之癡,抒人去閣空之恨。全詞風(fēng)格委婉、含蓄,語言卻甚流暢。雖然山連用了好幾個典故,但不致使人感到晦澀難解。綜合袁去華現(xiàn)存全部詞作,足以看出其風(fēng)格是多樣的。他的詞有些近于豪放,有些近于婉約;而豪放不至于粗,婉約不至于晦。在南宋初期的眾多詞人中,袁去華顯然據(jù)有一個雖小而頗為獨特的席位。
《對雨》原文及翻譯賞析9
原文:
雨晴夜合玲瓏日,萬枝香裊紅絲拂。閑夢憶金堂,滿庭萱草長。
繡簾垂箓簌,眉黛遠山綠。春水渡溪橋,憑欄魂欲銷。
譯文
夜合花沐浴著雨后的陽光,千枝萬朵紅絲輕拂,裊裊地蒸騰著濃郁的芳香。閑時又夢見那豪華的廳堂,旁邊的萱草又綠又長,在那里我們相知相識。
繡簾的流蘇仿佛墜壓在我的心頭,遠山的碧綠如我眉間濃濃的憂愁。溪橋下流水潺潺,憑欄遠眺,思魂更是難禁,春水流淌的都是我的相思與憂愁。
注釋
⑴菩薩蠻:又名“子夜歌”“重疊金”。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端问贰分尽、《尊前集》、《金奩集》并入“中呂宮”,《張子野詞》作“中呂調(diào)”。
⑵夜合:合歡花的別稱,又名合昏。古時贈人,以消怨合好。周處《風(fēng)土記》:“合昏,槿也,華晨舒而昏合!绷岘嚕嚎彰鳌H眨簭櫞灞尽蹲鹎凹纷鳌霸隆。
、窍阊U:香氣浮動。紅絲拂:指夜合花下垂飄動。
、冉鹛茫喝A麗的廳堂。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蓬萊山上,銀闕金堂,神仙圣人并在其上。”
、奢娌荩翰荼局参铮追Q黃花菜,傳說能使人忘憂!睹珎鳌罚骸拜娌萘钊送鼞n!
、使傮ù硕种褡诸^換四字頭,音lùsù):下垂貌。此處指簾子下垂的穗子,流蘇一類的飾物。
、嗣槛爝h山:用黛畫眉,秀麗如遠山。遠山眉與小山眉為古代眉式的種類,并為入時之妝。李商隱《代贈》:“總把春山掃眉黛,不知共得幾多愁!
⑻渡:雪本《花間集》作“度”。
、突暧N:魂魄將散,神情恍惚。銷,失散。
賞析:
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唐才子傳》和《北夢瑣言》記載,唐宣宗喜歡曲詞《菩薩蠻》,相國令狐绹暗自請溫庭筠代己新填《菩薩蠻》詞以進。據(jù)此可知《菩薩蠻》諸詞乃溫庭筠所撰而由令狐绹進獻唐宣宗之作。其時當在大中四年(850年)十月至十三年(859年)十月之間,《唐五代文學(xué)編年史》編為大中六年(852年)前后,正值溫庭筠屢試不第之時。
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詞,寫春閨女子的白日閑夢與夢后幽情,時令當在五月盛夏。開頭二句,寫在雨后陽光之中,無數(shù)朵紅色的合歡花低垂著,美如雕玉;微風(fēng)吹過,香氣飄動,花瓣流紅。一個“拂”字妙寫花態(tài),將花謝花飛的景象寫活了。這二句興起男女愛情,女主人公的夢憶由此而生。接著兩句寫女主人公在這靜謐的環(huán)境中睡著了,做著美好的夢。醒后回味夢中之事:到了華麗的居所,還見到萱草開滿庭院,這是一種令人忘憂的'草。這里用草與開頭的花相關(guān)合。
但夢還是夢,回憶畢竟還是回憶,都不能真正充實她的現(xiàn)實生活。過片二句回到現(xiàn)實:女主人公隔著垂有流蘇的繡簾在沉思,那帶愁意的眉頭像一抹碧綠的遠山。結(jié)拍二句寫女子又情不自禁地憑欄眺望,一江春水,從溪橋下緩緩流過,觸景生情,她深感自己的美妙年華,也如春水一樣緩緩流逝,不禁情思茫然。這兩句化用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詞意。
此詞上片寫夢中情事,景美情歡,更反襯出女主人公眼下的失落與凄苦。所以,詞的下片寫夢后的愁思,尤為痛苦,也尤為感人。整首詞中,無論是寫夢后所見之景,還是寫女子愁眉不展、眺望之思,都充溢著怨與恨、凄苦與哀傷。全詞意境纏綿凄艷,語言精工秾麗,如“春水渡溪橋,憑欄魂欲銷”二句,情辭俱美,貼合溫詞密麗秾艷的風(fēng)格。
《對雨》原文及翻譯賞析10
郊原初過雨。遙敗葉零亂,風(fēng)定猶舞。斜陽掛深樹。映濃愁淺黛,遙山眉嫵。來時舊路。尚巖花、嬌黃半吐。到而今,唯有溪邊流水,遙人如故。
無語。郵亭深靜,下馬還尋,舊曾題處。無聊倦旅。傷離恨,最愁苦?v收香藏鏡,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念沈沈、小閣幽窗,有時夢去。
譯文
郊野上秋雨初晴,只遙幾片零亂的落葉,風(fēng)住了還在動蕩不停。斜陽掛在遠樹之上,映照著遠山或暗或明,宛如美人微顰。來時曾經(jīng)走過的舊路,當時尚有黃色的巖花開放爭榮。如今只有溪邊的流水,依舊來遙故人。
我默默無語,客舍中寂靜冷靜。我下馬開始找尋,從前在何處題詩抒情。奔波旅途的人本來無聊,感傷離別更令人愁苦不寧?v然我保存著她的香料和明鏡,可如今又有何用?等待他年重到那里,人面桃花是否依舊,實在難以肯定。我思緒聯(lián)翩,眷戀著那個小樓幽窗中的美人,也只能有時在夢里去尋找她的蹤影。
注釋
郵亭:古時設(shè)在路邊,供送文書的人和旅客歇宿的館舍。
收香藏鏡:晉賈充之女賈午愛韓壽,以御賜西域奇香贈之;漢秦嘉妻徐淑贈秦嘉明鏡。此處指將情人贈物收藏。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旅途借宿,產(chǎn)生的相思離愁之情,通過描寫郊原途中的凄美景色,來表達作者的離愁別緒。
上片寫風(fēng)雨后黃昏之景,為抒離情渲染環(huán)境!敖荚踹^雨,遙敗葉零亂,風(fēng)定猶舞”三句寫了郊原秋景的概況,剛剛下過一場雨,看遙零亂的枯黃的葉子飄落在地,風(fēng)停下來了,但枯葉仍在空中盤旋。如此開篇,一開始就將全詞籠罩在一種悵然若失的氛圍中。詞人以寫景開篇,為下文轉(zhuǎn)入抒情創(chuàng)造氣氛。在郊外平原上,剛下過一場秋雨。秋風(fēng)、秋雨,向來逗人生愁,何況遙敗葉凋零,風(fēng)定尚紛紛墜落,更觸起詞人心里的煩惱。這一情境宛似屈原《九歌·湘夫人》中的著名詩句“裊裊兮秋風(fēng),洞庭波兮木葉下”,用飄墜的樹葉襯托出思人紛亂不安的心情。只不過此詞意境像南朝謝貞《春日閑居》的詩句“風(fēng)定花猶落”,乃靜中遙動景象;而與屈原所作前兩句純?yōu)閯討B(tài)描寫略顯不同。以上三句,兼示各種聲響——雨聲、落葉聲和斷斷續(xù)續(xù)的風(fēng)聲。接下去才著力勾畫斜陽、深樹和遠山等靜物,從中渲染出一段“濃愁”。因為斜陽使人生遲暮之感;深樹隱映,益遙暗淡。遠山一抹深青色,恰似佳人眉黛呈嫵,更逗人相思,更添人愁苦。“斜陽掛深樹,映濃愁淺黛,遙山媚嫵”三句接下來寫遠望的景色,斜陽掛在密密的樹林之上,映照著遠山,好似一個多愁的人蹙著雙眉,其中“掛”字形象地寫出了雨后斜陽的偏狹角度。“映濃愁淺黛”一句,則展現(xiàn)了雨后空氣艨朧,遠山的山形走勢如空蒙的山水畫,只有淡淡的墨痕!皝頃r舊路,尚巖花、嬌黃半吐。到而今,唯有溪邊流水,遙人如故!痹~人不禁回顧來時的舊路,遙巖前的黃花仍含嬌半吐,只不遙人面何處。隨著時間的流逝,事物都發(fā)生了變化;到而今不變的,似乎只有溪邊的流水,待人如故。這當然純屬詞人的主觀想法,并不符合流水的實際情況。但詞人目的在強調(diào)一切有情物都在變化;而流水之所以不變,乃由于它專于情。從這里可以看出:詞人的審美判斷完全取決于感情的需要;一切物象都透過詞人感情的三棱鏡而折射出種種奇光異彩。這是詞人們不同于科學(xué)家們的所在。同時,“來時”與“今日”相對比,含蓄地將作者要表達的.愁緒蘊含其中,惟妙惟肖。
“郊原”六句以落葉、深樹、遙山意象組合成寒秋風(fēng)雨過后凄艷而衰亂的景象,“亂”、“愁”二字于遠山嫵媚之美景中已顯示出風(fēng)雨摧蝕的暗淡痕跡,亂葉零落,樹色濃淡、濃者枯黃暗淡如愁容,淡者青綠如眉黛。以移情手法將深樹喻為佳人,反射詞人心跡,映襯出人生風(fēng)雨飄搖,心緒之凌亂和情思之愁郁!皝頃r”四句以“巖花”、“流水”互文交映,追憶當初來此舊路時,巖花爛漫,流水潺潑,而今重來巖花凋謝。唯有流水伴我如故,寫出落花流水變化無常的凄涼之感。
下片抒相思尋舊之情。寫詞人下馬探尋往昔與戀人游樂歡娛之舊蹤,與敗葉流水相對,物我寂然,無語凝噎之狀。“無語”一頓,無語之中包含著千言萬語,承上片探尋往昔的痕跡,承上啟下。“無語”,既是上片回思萬千而不得其解的結(jié)果;又是下片種種行為、思考和感慨的契機!班]亭深靜,下馬還尋,舊曾題處!边@就是詞人“無語”后的第一個行動!吧铎o”二字點出詞人居深處靜之孤獨,寂寞境況。“舊曾題處”乃所尋舊日雙雙題詩傳情,幽期密會之地。郵亭,是古代傳遞函件和書信的地方。而今它靜悄悄,說明伊人音信杳無。詞人往日可能曾偕伊人一同在此題寫過什么;而今她既然杳無音訊,詞人便退一步想尋得往日題寫的所在,以訪伊人舊蹤,以當重晤。結(jié)果他有沒有尋遙,詞中并未明言,讀者自可任意思考。但事實是,無論詞人尋得與否,都無補于他心靈的空虛。因此詞人深深感到:“無聊倦旅。傷離恨,最愁苦。”后兩句六個字,作者郁結(jié)心中的愁苦之情再也按捺不住,一涌而發(fā),直抒胸臆,揭出本篇主旨:人在旅途,盡管已十分疲憊,但也是無可奈何的事,而每每離別所帶來的感傷,則最令人愁苦!笆障悴冂R”,收香、藏鏡,暗用了兩則典故。前則用晉代韓壽故事,韓壽年少貌美,為賈充的女兒所愛。賈充的女兒暗把皇帝賜給賈充的西域奇香送給他。此事后來被賈充發(fā)覺,賈充無可奈何,只好將女兒嫁給韓壽。后則用徐德言和樂昌公主的故事,徐德言娶了陳后主妹妹樂昌公主。在陳亡之前,他們把一面鏡子破成兩半,各執(zhí)其半以為信物。陳亡之后,他們終因破鏡相合而得重網(wǎng)。詞人反用這兩則典故,目的在強調(diào)即使信守前盟,他年重到,也未必就能會合。正如崔護《題都城南莊》所詠:“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同時,這三句暗寫前途未卜的憂慮和悲觀的推測。即使把戀人所贈的異香或半鏡珍藏好,等待著她的再次到來,可是將來能再遙到她嗎,也不知那位桃花般美麗的姑娘是否還在!澳畛脸痢,既說明佳人居室之深遠幽暗。又表現(xiàn)詞人相思之悠悠深長,相思深切之時。唯有夢中去“小閣幽窗”,尋覓她的芳蹤,徒增更深的空虛與渺茫。詞人用夢境結(jié)束全詞,說明除了夢境之外,他的企求在現(xiàn)實中是無法實現(xiàn)的。
此詞以“斜陽”始,以“幽夢”止,巧妙挽合今昔悲歡,寫景寓情,敘事懷人,抱收香藏鏡之癡,抒人去閣空之恨。全詞風(fēng)格委婉、含蓄,語言卻甚流暢。雖然接連用了好幾個典故,但不致使人感到晦澀難解。綜合袁去華現(xiàn)存全部詞作,足以看出其風(fēng)格是多樣的。他的詞有些近于豪放,有些近于婉約;而豪放不至于粗,婉約不至于晦。在南宋初期的眾多詞人中,袁去華顯然據(jù)有一個雖小而頗為獨特的席位。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當是作者分別意中人以后抒寫離恨之作。宋代都市繁華,歌妓眾多,往往她們的以色相、伎藝,就贏得了為科舉功名而奔走道路的士子們的垂盼,這是當時普遍的現(xiàn)象。其《荔枝香近》、《卓牌子近》等,都是他和歌妓們聚時歡會或別后相思的記錄。此詞大約也是為此而作。
袁去華
袁去華,字宣卿,江西奉新(一作豫章)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高宗紹興末前后在世。紹興十五年(公元一一四五年)進士。改官知石首縣而卒。善為歌詞,嘗為張孝祥所稱。去華著有適齋類稿八卷,詞一卷,著有《適齋類稿》、《袁宣卿詞》、《文獻通考》傳于世。存詞90余首。
《對雨》原文及翻譯賞析11
原文:
浩浩昊天,不駿其德。降喪饑饉,斬伐四國。旻天疾威,弗慮弗圖。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無罪,淪胥以鋪。
周宗既滅,靡所止戾。正大夫離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為惡。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邁,則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爾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饑成不遂。曾我暬御,慘慘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訊。聽言則答,譖言則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維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處休!
維曰予仕,孔棘且殆。云不何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謂爾遷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無言不疾。昔爾出居,誰從作爾室?
譯文
浩浩蒼天廣大無邊,你的恩德太不長遠。降下那些喪亂饑饉,四方百姓都被害慘;侍旎侍焯^暴虐,思慮圖謀總不周全。放掉那些真正罪人,盡把他們罪過隱瞞。而像這些無罪好人,反而陷入痛苦無限。
周室如今破滅慘遭,人們到處流落奔逃。正官大夫早已離散,有誰知道我的苦勞。三事大夫雖然還在,哪個日夜肯把心操。封國國君各方諸侯,早晨朝見晚上都跑。希望他們改過遷善,誰知惡事反都做到。
皇天皇天該怎么辦?恨王不聽正確意見。就像路上亂跑的人,不知他要走到哪邊。所有君子眾卿大夫,各自謹慎小心一點。為何互相不知戒懼?竟敢不畏天命尊嚴?
戰(zhàn)禍已起排除無望,天降饑饉總難消亡。為何我這小小侍臣,天天這么勞苦憂傷?所有君子眾卿大夫,都不肯去勸諫我王。順耳的話愛聽可說,批評的話遭斥難講。
可悲可哀忠言難進,并非是我舌拙嘴笨,實在身心憔悴多病。能說會道實在快樂,口若懸河巧言逢迎,享受福祿身處佳境。
如今要說出仕做官,實在非常艱難危險。若說這事不能去做,得罪天子多多不便;若說這事可以辦好,又會遭到朋友埋怨。
我勸你們遷到王都,你們卻說沒有家住。只有悲傷淚中帶血,沒有話不遭到恨妒。當初你們各自出走,誰跟你們?nèi)ソǚ课荩?/p>
注釋
。1)浩浩:廣大的樣子。昊(hào)天:猶言“皇天”。
。2)駿:長,美。
。3)斬伐:猶言“殘害”。四國:四方諸侯之國,猶言“天下四方”。
。4)疾威:暴虐。
。5)既:盡。伏:隱匿、隱藏。辜:罪。
。6)淪胥:沉沒、陷入。鋪:同“痡”,病苦。
(7)周宗:即“宗周”,指西周王朝。
。8)靡所:沒處。止戾(lì):安定、定居。
。9)正大夫:長官大夫,即上大夫。
。10)勩(yì):勞苦。
。11)三事大夫:指三公,即太師、太傅、太保。
(12)邦君:封國的君主。
(13)莫肯朝夕:鄭箋:“不肯晨夜朝暮省王也。”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謂朝朝于君而不夕見也!
。14)庶:庶幾,表希望。式:語首助詞。臧:好,善。
。15)覆:反。
。16)辟言:正言,合乎法度的話。
(17)行邁:出走、遠行。
(18)臻:至。所臻,所要到達的地方。
。19)敬:謹慎。
。20)胡:何。
。21)遂:通“墜”,消亡。
。22)曾:何。暬(xiè)御:侍御。國王左右親近之臣。
(23)憯(cǎn)憯:憂傷。瘁:勞苦、憔悴。
(24)訊:讀為“誶”,諫諍。
。25)聽言:順耳之言。答:應(yīng)。
。26)譖(zèn)言:詆毀的話,此指批評。
(27)出:讀為“拙”,笨拙。
。28)躬:親身。瘁:病;蛑^憔悴。
。29)哿(gé):歡樂。能言:指能說會道的人。
(30)休:美好。
。31)維:句首助詞。于仕:去做官。
(32)孔:很。棘:比喻艱難。殆:危險。
。33)爾:指上言正大夫、三事大夫等人。
。34)鼠:通“癙”:憂傷。
。35)疾:通“嫉”,嫉恨。
(36)從:隨。作:營造。
賞析:
《毛詩序》說:“《雨無正》,大夫刺幽王也。雨,自上下也。眾多如雨,而非所以為政也!笨墒,從全篇詩句中,并無“雨多”之意,也無“政多如雨”之言,因而歷朝歷代很多人都懷疑詩題與詩意不合。有人疑為“雨無止”;有人疑為“周無正”(正,同“政”);更有人說韓詩有《雨無極》篇,首二句為“雨無其極,傷我稼穡”,毛詩脫(參看朱熹《詩集傳》、高亨《詩經(jīng)今注》、袁梅《詩經(jīng)譯注》等)。朱熹說,脫兩句的說法,“似有理,然第一、二章本皆十句,今遽增之,則長短不齊,非詩之例”(《詩集傳》)。因此,各執(zhí)一說,莫衷一是。還是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中說得好:“此篇名《雨無正》不可考,或誤,不必強論!彼裕缓么嬉闪。
《毛詩序》說是“大夫刺幽王”是對的。詩中說“曾我暬御,憯憯日瘁”,看來這位作者,這位大夫,應(yīng)是周幽王的近侍之臣。周幽王昏憒,朝政混亂腐敗,是歷史上有名的。他信用虢石父等佞臣,加重了剝削,再加地震及旱災(zāi),使人民流離失所,災(zāi)難重重;他寵愛褒姒,廢除了申后和太子宜臼,結(jié)果引起了申侯的極端不滿。在周王朝饑饉混亂之際,申侯聯(lián)合犬戎等外族勢力,一舉殺周幽王于驪山之下,攻陷了鎬京,消滅了西周王朝。西周王畿之地,也遂為犬戎等族所侵占。宜臼在申、魯、許等國的擁立下,嗣立為王。迫于無奈,由秦國護送,東遷于洛邑(今河南洛陽),又由晉、鄭等國的夾輔而立國。這就是東周的始君周平王。這位作者,親身經(jīng)歷西周的陷落和東周的建立,看到政事荒怠、社會混亂的現(xiàn)實,既埋怨老天爺?shù)摹案]弗圖”和周幽王的是非不分、善惡不辨,又埋怨那些“正大夫、三事大夫、邦君諸侯”們自私自利、不勤王事并且嫉恨忠于國家、勤于王事的好人,所以自己面對離亂黑暗的政局,只有“鼠思泣血”,直陳時弊。
全詩七章。一、二章章十句,三、四章章八句,五、六、七章章六句,共五十四句,能于參差錯落中見整飭。
詩的第一章首先以無限感慨、無限憂傷的語氣,埋怨天命靡常:“不駿其德”,致使喪亂、饑饉和災(zāi)難都一起降在人間。但是,真正有罪的人,依然逍遙自在,而廣大無罪的人,卻蒙受了無限的苦難。這里,表面是埋怨昊天,實際上是借以諷刺幽王。接著,第二章就直接揭示了殘酷的現(xiàn)實問題:“周宗既滅,靡所止戾”?墒窃谶@國家破滅、人民喪亡之際,一些王公大臣、公卿大夫們,逃跑的逃跑,躲避的躲避,不僅不能為扶傾救危效力,反而乘機做出各種惡劣的'行徑。因而,第三章作者就進一步揭示出了造成這次災(zāi)禍的根本原因:國王“辟言不信”,一天天胡作非為,不知要把國家引向何處;而“凡百君子”又“不畏于天”,反而助紂為虐,做出了一系列既不自重、又肆無忌憚的壞事。第四章,作者又以沉痛的語言指出:戰(zhàn)禍不息,饑荒不止,國事日非,不僅百官“莫肯用訊”,國王也只能聽進順耳的話而拒絕批評,只有他這位侍御小臣在為危難當頭的國事而“憯憯日瘁”了。第五章,作者再次申訴自己處境的艱難。由于國王“聽言則答,譖言則退”,致使自己“哀哉不能言”,而那些能說會道之徒則口若懸河。自己“維躬是瘁”,而他們卻“俾躬處休”。不是自己拙口笨舌,而是國王是非不分、忠奸不辨的行為使自己無法諫諍了。對比鮮明,感情更加深沉。因此,在第六章里,作者又進一步說明了目前“于仕”的困難和危殆。仕而直道,將得罪天子;仕而枉道,又見怨于朋友。左右為難,憂心如焚。最后一章,作者指出:要勸那些達官貴人遷向王朝的新都吧,他們又以“未有家室”為借口而加以拒絕,加以嫉恨,致使自己無法說話,而只有“鼠思泣血”。其實,他們在國家危難之際,外地雖然沒有家室,也照樣紛紛逃離了。
由此可見,這是一首抒情詩。作者面對國破、世危的局面,思前想后,感憤萬端。既埋怨天命靡常,又揭露國王信讒拒諫、是非不分。執(zhí)事大臣或茍且偷安,或花言巧語,致使天災(zāi)人禍,一起降臨人間。面對昏君亂世,他憂國憂時,苦惱悲哀,雖想要勤于國事,救危扶傾,而又處境孤危,不知所措。因此只有憂傷、悲痛,怨天尤人,無可奈何。真可謂處饑饉、危亡、離亂之世,心有救亂濟世之志,而行無救亂濟世之力,所以只有揭示現(xiàn)實真象,以發(fā)泄他滿腔的憂憤罷了,其感情是深沉的、真摯的。這是時代的吶喊和哀怨,因而對讀者進一步認識那個時代的歷史和那個時代的思想感情,也是有意義的。
作者在抒發(fā)他那復(fù)雜而深厚的思想感情時,通篇采用了直接敘述的方式來表達,少打比喻,不繞彎子,語言質(zhì)樸,感情真實,層層揭示,反覆詠嘆,時而夾雜一些議論,頗有一種哀而怨、質(zhì)而雅的藝術(shù)之美,值得細細品味。
《對雨》原文及翻譯賞析12
《傷春怨·雨打江南樹》
朝代:宋代|作者:王安石|
雨打江南樹。一夜花開無數(shù)。
綠葉漸成陰,下有游人歸路。
與君相逢處。不道春將暮。
把酒祝東風(fēng),且莫恁、匆匆去。
譯文/注釋
譯文
想留住春色卻留不住,黃鶯兒費盡唇也說不服。滿地里落花凋殘像彩錦染了法污,原來是昨夜南園遭到風(fēng)雨凌侮。小憐她初抱琵到始弄,曉來情思繞游天涯。不肯委身畫堂朱戶,只愿像春風(fēng)里綜放的自在梨花。
注釋
①宮錦:宮中特用的錦緞。這里用來比喻昨夜被風(fēng)雨摧殘的落花。
、谀蠂悍褐笀@囿。
、坌z:北齊后主高緯寵妃馮淑妃名,善彈琵琶,這里泛指歌女。
全文賞析
這首詞上闋寫景,表明春色將殘!坝甏蚪蠘,一夜花開無數(shù)。”起首二句寫春到江南景色。江南多雨,連貴如油的'春雨也不稍缺,所以“雨打江南樹”。“雨”是飄飄灑灑的細雨,是知時節(jié)的好雨,是杏花春雨江南的春雨,而不是孟浩然《春曉》中所寫的“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是催開百花的及時雨,而不是摧殘百花的風(fēng)雨,所以下句才說“一夜花開無數(shù)”!昂糜曛獣r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保ǘ鸥Α洞阂瓜灿辍吩娋洌┐河杲迪,一夜之間,百花盛開,萬紫千紅的春天來到了。這是寫初春景色。但是好景不長,時不我待,轉(zhuǎn)瞬之間,陽春三月已過,就到暮春時節(jié)!熬G樹漸成陰,下有游人歸路”。三四兩句寫暮春景色。隨著時間的推移,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綠樹成陰果滿枝”了,花期已過,累累果實已經(jīng)掛滿枝頭。古語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惫麡湎乱延杏稳颂こ龅臍w路,說明花期已過,游人漸少。上闋純寫春景,但寫景中已露惜春之意。
下闋抒情,詞人欲留住春光!芭c君相逢處,不道春將暮。”一二句寫詞人與他的摯友剛相逢,正欲共賞美麗春景,無奈已經(jīng)到了暮春,花事已殘。這當然十分令人惋惜,于是詞人還想作最大努力,把春光留住:“把酒祝東風(fēng),且莫恁匆匆去!弊髡邿o法,便把希望寄托東風(fēng)身上。他端著酒杯,向東風(fēng)祈禱:東風(fēng)呀,你繼續(xù)地吹吧,不要匆匆而去。他知道,只要東風(fēng)浩蕩,春意便不會闌珊。通過這一舉動,詞人的惜春之情、留春之意便躍然紙上了。
《對雨》原文及翻譯賞析13
詠雨·其二原文:
和氣吹綠野,梅雨灑芳田。新流添舊澗,宿霧足朝煙。
雁濕行無次,花沾色更鮮。對此欣登歲,披襟弄五弦。
譯文
祥瑞之氣吹遍綠野,及時的梅雨滋潤著麥田。雨水使溪澗水驟漲;夜霧未消中早晨的炊煙在四處冉冉升起。大雁因濕重飛行次序都亂了,花朵帶雨顏色卻更加鮮艷。沛雨甘霖預(yù)示著豐年的到來,令人欣喜的敞開心懷彈弄五弦。
注釋
“和氣”,古人認為天地間陰氣與陽氣交合而成之氣,萬物由此“和氣”而生;在古詩文中也常被引申指能導(dǎo)致吉利的祥瑞之氣。“梅雨”本指初夏產(chǎn)生的陰雨天氣。因時值梅子黃熟,故亦稱黃梅天!八揿F”即“夜霧”;“朝煙”指早晨的炊煙!暗菤q”指豐年;“披襟”本謂敞開衣襟,本詩比喻心懷舒暢!拔逑摇睘楣糯鷺菲髅@種樂器是舜帝發(fā)明的,《禮記》、《史記》等很多典籍中都記載了:“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fēng)”的事情。又據(jù)《新唐書.禮樂志》記載:“五弦如琵琶而小,北國所出,舊以木撥彈,樂工裴神符初以手彈!迸嵘穹秦懹^時期著名的樂師,其五弦的演奏水平曾深受唐太宗贊賞,并被封為“太常樂工”;唐太宗亦喜弄五弦。 有學(xué)者認為此詩寫于五月份。筆者認為此詩寫于農(nóng)歷的三月初。詩中的“梅雨”應(yīng)為“迎梅雨”。據(jù)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水一.雨水》記載:“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生黑霉也。芒種后逢壬為入梅,小暑后逢壬為出梅。又以三月為迎梅雨,五月為送梅雨!比路轂樾←湹纳L時期,此時雨水充足則有利于小麥的豐收。而農(nóng)歷五月初為小麥收成季節(jié),此時再下雨反而不利于收割。
詠雨·其二鑒賞
中國古代的皇帝都特別看重農(nóng)業(yè)。新舊《唐書》及《貞觀政要》中均記載了唐太宗非常關(guān)心農(nóng)業(yè)的事跡。唐太宗每年都要參加春耕的大典,而且還常常親耕于籍田,常去籍田中查看年景,決不因其他政事而耽誤農(nóng)時。中國古代有一句農(nóng)諺說:“春雨貴如油”;因此,唐太宗看到這場“梅雨”有利于農(nóng)作物的收成時,非常高興的寫了這首詩。
此詩前六句均寫景物,用詞生動且令人感覺詩中所描述的景象栩栩如生。尾聯(lián)為抒發(fā)個人的.情感。此詩還有一個藝術(shù)特點是每一句都流露出對這場及時雨的喜悅之情,但卻通篇不用一個“喜”字。
這兩詩除了尾聯(lián)外,其余的聯(lián)句都采用對仗的方式來寫,不僅對仗工整,且音律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在描寫景物方面,把大自然的神韻通過詩句體現(xiàn)出來。筆者認為,古代名家寫詩的技巧和方法,有時很難用幾句話把它都講明了,但往往我們在仔細賞讀過后,常能意會出其中的神韻,并且有如飲甘泉的感覺。
《對雨》原文及翻譯賞析14
古詩簡介
《對》是所寫的一首。此寫了遠和庭院景如煙的景象,而黎庶老叟還在勞作之中,如此氣節(jié),作者自己的悠閑與老叟的勞作形成鮮明的對比,詩人頓生感慨,透露出淡淡的。全詩給人一種自我反思與憐憫者的胸懷。
翻譯/譯文
煙朦朧,詩人卷起窗簾抬頭向外眺望,打濕草木,那蓊蓊郁郁的草看上去柔軟、薄弱像絲綿一樣,很是茂盛的`樣子。那邊的一口神秘的石洞上浮著稀疏的白,庭院上面到處充滿了支離破碎的細煙。點輕打,一波波水紋向四周散去,猶如憂愁四散,其實他并無法真正的憂愁。吹拂的像千斤重,難以連成一片,斷斷續(xù)續(xù)。終日忙碌的老農(nóng)忙于耕種,在這樣陰沉潮濕的天氣也不休息一刻,趁著煙雨天耕種江邊上肥沃的田地,江邊上一片繁忙。
注釋
、倬d芊:指草木像絲綿那樣柔軟、薄弱、纖細的樣子很茂盛。
②古岫(xiù):本意為巖穴,表示古老神秘的石洞。毳(cuì):本意指毛發(fā),表示朵清淡、稀薄、朦朧的樣子。
③空庭:幽寂的庭院。
、芩y:水的波紋。
⑤叟(sǒu):指年老的男人。老叟,即人。
賞析/鑒賞
寫的這首五言,寫了卷簾抬頭向外望去,雨水將草打濕,峰巒,古洞和庭院中雨絲如毛如煙的場景,轉(zhuǎn)而詩中呈現(xiàn)微微的憂愁,因為作者看到辛苦的還在勞作,為了生計一刻不停,很是辛苦,不經(jīng)為他們感到難過。這是一首描寫雨景的五言律詩,詩人用的手法細膩的文字,勾勒出煙雨濛濛的面:詩人百無聊賴佇立窗前,如絲般細雨潤濕著窗外的一切。草凝露,古岫霧掩,空庭彌煙水紋輕皺,微吹過,細雨風(fēng)舞,更有事忙,欲避雨小而心有不舍,往來穿梭。雨對于詩人總是會勾起無限遐思,心潮涌動。 的這首詩可以說是“境界闊大,心牽黎庶,便是大筆杖!何況中間兩聯(lián)又對得那樣工穩(wěn)。”
《對雨》原文及翻譯賞析15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fēng)。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譯文
把小船停放拴在岸邊的古木樹蔭下;拄著拐杖走過橋的東邊恣意觀賞這春光。
陽春三月,杏花開放,綿綿細雨像故意要沾濕我的衣裳似的,下個不停。輕輕吹拂人面的,帶著楊柳清新氣息的暖風(fēng)令人陶醉。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注釋
系(xì):聯(lián)接。短篷:小船。篷,船帆,船的代稱。
杖藜:“藜杖”的倒文。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莖桿直立,長老了可做拐杖。
杏花雨:清明前后杏花盛開時節(jié)的雨。
楊柳風(fēng):古人把應(yīng)花期而來的風(fēng),稱為花信風(fēng)。從小寒到谷雨共二十四候,每候應(yīng)一種花信,總稱“二十四花信風(fēng)”。其中清明節(jié)尾期的花信是柳花,或稱楊柳風(fēng)。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賞析
這首詩記述了作者一次游覽的過程,運用擬人手法表現(xiàn)了春風(fēng)的柔和溫暖,表達出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
第一句“古木陰中系短篷”。古木,老樹。陰,樹蔭。系,拴。短篷,有篷的小船。意思說:我在一棵老樹蔭下拴住小船。它告訴我們,作者是乘船出來春游的。而且這個地方有樹有水,是個好去處。古木成蔭,又乘帶篷的船,暗示了春來天暖,并會有風(fēng)雨。
第二句“杖藜扶我過橋東”。杖藜,藜杖,藜是一種草,莖很堅硬,用它作的拐杖。“杖藜扶我”,實際是“我扶杖藜”。說藜杖扶著我,將杖擬人化,突出了藜杖的作用及我同藜杖間的感情。意思說:我扶著藜杖來到小橋東面。這句寫作者下了船,又扶杖步行,表明作者雖然年紀老了,但游興很濃。其實在乘船途中,他已經(jīng)在欣賞春天美景了,現(xiàn)在又徒步游賞,可見春天景色的迷人。
上兩句主要寫春游經(jīng)過,于春游興致中初步透露出春光的美好,那么春光到底怎樣美好呢?作者在后面進行了具體描述。
次兩句通過自己的感覺來寫景物。眼前是杏花盛開,細雨綿綿,楊柳婀娜,微風(fēng)拂面。詩人不從正面寫花草樹木,而是把春雨春風(fēng)與杏花、楊柳結(jié)合,展示神態(tài),重點放在“欲濕”、“不寒”二詞上。“欲濕”,表現(xiàn)了濛濛細雨似有若無的情景,又暗表細雨滋潤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花顯得更加嬌妍紅暈!安缓倍郑c出季節(jié),說春風(fēng)撲面,帶有絲絲暖意,連綴下面風(fēng)吹動細長柳條的輕盈多姿場面,越發(fā)表現(xiàn)出春的`宜人。這樣表達,使整個畫面色彩繽紛,充滿著蓬勃生氣。詩人扶杖東行,一路紅杏灼灼,綠柳翩翩,細雨沾衣,似濕而不見濕,和風(fēng)迎面吹來,不覺有一絲兒寒意,這是耐心愜意的春日遠足。
歷來寫春的句子,或渾寫——“等閑識得東風(fēng)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或細寫——“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徐元杰《湖上》),志南這首詩將兩者結(jié)合起來,既有細微的描寫,又有對春天整個的感受,充滿喜悅之情。詩寫景凝練,意蘊豐富,讀來使人如聞似見。盡管在此之前,“杏花雨”、“楊柳風(fēng)”這樣的詩境已廣泛為人們所用,但真正成為熟詞,不得不歸功于志南這兩句詩。元代虞集膾炙人口的《風(fēng)入松》的名句“杏花春雨江南”所描繪的意境,除了受陸游詩“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影響外,或許也曾受此啟發(fā)。
這首詩寫春天美景,沒有一般地描繪花開鳥鳴,主要寫了春天的風(fēng)雨。春風(fēng)春雨也本是人們常見的現(xiàn)象,作者卻寫得有色有味,真切切感人。表現(xiàn)了作者體察的細膩和筆下的功夫?吹贸,看似淺顯的詞句是經(jīng)過精心錘煉的,因而韻味十足。他重點從感覺入手,寫自己春游的喜悅心情,表達對生活的熱愛,也為讀者展現(xiàn)出春天無限美好的世界。
《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賞析二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七絕名詩。詩僧志南亦因這首描寫二月春景的詩而名留千古。
首二句寫詩人的行蹤,尾二句寫詩人眼中的春光。首二句用筆精妙,予人以清涼幽靜的美感:斑駁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輕巧的篷船、虬曲的杖藜、古樸的小橋和無事的老僧,構(gòu)成一幅渾然天成的游春圖。一句“杖藜扶我過橋東”,詩意地表現(xiàn)了禪宗所崇尚的物我合一的佳境。尾二句造語疏清,予人以清新悠然的體味:小橋東邊,杏花如煙,楊柳如線,細雨如酥,和風(fēng)如絲。那杏花煙雨,欲沾人衣而不濕,何其令人愜意;那楊柳和風(fēng),吹在臉上涼美而不覺寒冷,它們是何等善解人意。這清涼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涼的禪意的昭示么?這迷人的春景,正是詩人眼中迷人的禪境。
在詩人眼中,禪就在古木中、溪水里、篷船上、杖藜頭,在小橋東邊,在老僧心頭,在杏花雨中,在楊柳風(fēng)里,在那沾而欲濕的涼意中,在吹面不寒的清柔里,禪就是春天,就是一切的一切,就是絕句,就是詩!
“詩有四種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礙而實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寫出幽微,如清潭見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剝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宋·姜夔《白石道人詩說》)不說理,也不說禪,卻極有禪趣,本詩可謂是自然高妙!
【《對雨》原文及翻譯賞析】相關(guān)文章:
滯雨原文翻譯及賞析07-26
觀雨原文翻譯及賞析05-05
《詠雨》原文、翻譯及賞析05-27
詠雨原文翻譯及賞析04-24
雨晴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聽雨原文翻譯及賞析04-24
聽雨原文翻譯及賞析11-27
《聽雨》原文及翻譯賞析10-30
聽雨原文翻譯及賞析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