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成教育教學反思
孩子的心靈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思想的種子,會收獲行為的果實,在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給大家養(yǎng)成習慣,看看下面的養(yǎng)成教育教學反思范文吧!
養(yǎng)成教育教學反思【1】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品德,為孩子未來的前程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呢?
一、習慣的養(yǎng)成重在引導和感化
我以自身的人格、語言、行為和情感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使他們知道與人交往要文明、熱情、守信,做事應認真,看問題要實事求是,自己的東西要擺放整齊等等。
二、讓學生在自主管理中成長
在提倡學生權益的今天,推行值日班長輪流制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項舉措,落實這一制度時我采用了扶著走的方法。
膽小的學生,我不斷地支持他,做他堅強后盾,幫他在同學中樹立威信,在值日班長工作中經受鍛煉,增強自信和膽識;能干的學生,我就指點他們的工作方法,在能力上取得更大的進步,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小干部;做事易半途而廢的.調皮學生在值日班長的過程中我會不斷地督促提醒他完成任務,提高他的責任意識。
總之,讓每個學生從自身條件出發(fā)在這個崗位上得到相應的發(fā)展。
讓小皇帝和小公主們在這個光環(huán)效應下能熱心為班級為同學服務,在工作中逐漸具備有愛心、責任心、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等優(yōu)良品質。
三、開辟一條通往學生心靈的小徑
教育家魏書生教學生怎樣做人,所采用的方法之一是要求學生堅持記日記。
讓學生在寫日記中凈化心靈,提高精神境界,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積極樂觀地看待人生。
我們每周布置讓學生寫的作文,其實也是生活紀事,它透露著每個學生的情感和思想。
文字的感染力是無窮的,教師的評語像春風化雨,點滴入土,天長日久,潛移默化,不僅從內心深處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和發(fā)展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作為引導者,我們只有在工作中努力提高自身修養(yǎng),在教育思想上多一些詩意,少一些功利;在教育方法上多一點求實創(chuàng)新,少一點按部就班,走進孩子們的心田,才能幫孩子成功地邁好人生第一步。
養(yǎng)成教育教學反思【2】
學生在學校,不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更要進行能力的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素質教育體現(xiàn)了學生以人為本,注重情感教育的思想。
但我們現(xiàn)行的教育思想卻忽視了這一點,以至我們的學生仍舊是拼命讀書,聽從老師教誨,其他都不重要。
因此,我們的學生在學校里,聽老師話;在家里,聽父母話。
不管什么事,只要老師說了才肯做,只有老師講了才肯聽,沒有主動性,沒有自覺性。
許多學生在學校里常常犯錯,違反紀律,還有些同學沒有衛(wèi)生習慣,隨地亂扔垃圾,如此種種現(xiàn)象,而只有當老師提出來了,批評了,教育了,他們才會意識到,才會改正。
然而一轉身,他們又會照舊。
我們不能只怪學生,不能等到學生違反了,才去教育。
但老師也不可能每天對著學生苦口婆心的教育,或者采用懲罰的手段,畢竟這是治標不治本的。
如何能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夠不需要老師教育,就能自律呢?
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主動性,自覺性較差。
一開始,我常采用懲罰措施但效果總是不好,違反紀律的同學還是照樣違反紀律;亂扔垃圾的同學還是亂扔垃圾。
怎么辦呢?難道我們教育就是靠老師來看管,靠辦干部監(jiān)督嗎?我想教育還是要以人為本,應該多采用鼓勵、肯定的方式來教育學生,培養(yǎng)學生自覺、主動的行為習慣和行為能力。
一、 激勵機制
小學生最缺乏自覺性,很多事情能不能做,都沒有意識。
作業(yè)時常不做或忘記帶回家;廢紙到處亂扔,自己的課桌下面就像垃圾堆,不管什么,沒用就扔;教室里追逐打鬧,今天你頭出血,明天他手擦破皮。
當班主任的最頭痛,不管怎么說都沒用,上課講了,下課就又在教室了跑了。
但他們也有自身的特點,就是有好勝心理,也愛挑別人的毛病。
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些讓他們形成自律。
開學初,我在墻上最顯眼的地方布置了一塊“比比誰最棒”的榮譽角。
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然后你可以布置任務和要求。
但剛開始,要求不能過高,從淺入深,逐步提高。
同時要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督促,既可以幫助別人改正,也可以提醒自己。
每次利用班會課,總結學生們一周來的表現(xiàn)情況,指出缺點,對表現(xiàn)好的同學進行表揚,同時分發(fā)小紅星。
老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贊語,也不要吝嗇小紅星,只要有肯定之處,都可以得到,這樣更能提高他們的參與積極性。
小紅星可以讓學生自己貼到榮譽角上去,這樣更能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發(fā)現(xiàn)學生的行為都有明顯提高,很多事情無需老師督促,學生之間便會相互指出,然后加以改正。
二、形成自律。
學生漸漸的有了自我意識,開始會主動思考,判斷是非對錯。
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在他們的大腦里開始會比較,但出發(fā)點大多考慮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指責。
他們所想到的還比較片面,有時還不夠成熟,自律能力還不夠強。
此時應當加強他們的行為規(guī)范。
根據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需要,利用班會課通過學生提議,老師完善,共同制訂了“班級公約”。
這樣,學生每天都有了行為準則,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便提高。
經過幾個月的實踐,每位學生都能較自覺地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習慣成自然,好的習慣能使學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師教育管理更加輕松。
有了責任,才有動力,才會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養(yǎng)成自我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教學中,學生行為習慣的好壞,對于教育任務的完成,對于學生的發(fā)展都有重大的影響。
因此,對于每位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不能只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忽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養(yǎng)成教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養(yǎng)成教育》教學設計01-25
養(yǎng)成教育教學計劃03-31
養(yǎng)成教育的德育教學活動設計11-23
《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7-03
《反思反思》教學反思03-03
《音樂教學反思》教學反思11-23
《對美術教學的反思》教學反思07-03
荷花 教學反思_教學反思08-03
守株待兔教學反思_教學反思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