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運算律教學反思

時間:2022-12-02 17:02:26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運算律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運算律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運算律教學反思

運算律教學反思1

  近日,學校組織了《同課異構》的同講一堂課活動,參與其中,汲取其他教師的優(yōu)點,彌補自身的不足,對于提升自身的業(yè)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有了很大的幫助,受益匪淺。

  回顧教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課堂過程,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欣賞世界文化遺產,感受燦爛的中國文明,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再出示情境圖,教師根據問題的不同,有的直接口答,有的相應板書,有的放入問題口袋。然后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相同,學生只是感受,明白,可是做題時也會因運算順序而出錯。所以這節(jié)課的重中之重放到了練習的設計上,要設計出層次和深度。

  首先,我出示了三道基本練習題:1+ × 1+ × ÷× ÷(—),這三道題目涵蓋了三種類型,一種是四則混合運算,一種是同級運算,一種是帶括號的運算。讓學生練習并鞏固運算順序,在1+ ×這道題目中,還要注意結果寫成2,而不是寫成1,接著,我出示了一道有三種運算符號的混合運算+÷×,先讓學生說運算順序,再計算。然后,我設計了“添加小括號”的數學活動,學生思維活躍,變換出四種不同算式,然后我分四個小組分別做,一組一個代表板演,作完后,學生代表檢查,訂正,體驗運算順序不同,結果不同,所以運算順序很重要。然后,我又出示了兩道易出錯的題:,×÷×,+—+,學生板演,仍有個別學生對數的特殊性任意加括號,從而改變了原題的運算順序,導致出錯,另外,在計算中,也有學生能夠正確運用在同級運算中,可以“帶符號搬家”的性質,使計算更加簡便。

  回過整個教學過程,隨著習題的難度增大,調動學生的思維一步一步地向前發(fā)展,愈來愈多地需要運用已學過的知識。與此同時,講練結合緊密結合,學生思維也十分活躍。學生能力逐步提高,學生知識的獲得也比較扎實,牢固,靈活。

運算律教學反思2

  以學生身邊熟悉的課間活動:跳繩、踢毽子為教學的切入點,收集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時,針對同一問題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對兩個算式進行觀察比較,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初步感知加法運算律。在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在合作交流中經歷加法運算律產生的過程,同時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主要是滲透“觀察猜想——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這一學習方法,這其中要注意方法的科學性,因為學生往往只通過一個例子就輕率的得出規(guī)律,這時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本著嚴謹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只有通過大量的舉例驗證,得出規(guī)律,體驗不完全歸納的數學方法。到了加法結合律就讓學生嘗試運用這種方法自己去探索規(guī)律了。由于加法結合律是本課教學難點。教學中老師安排了三個層次,首先學生在觀察等式,初步感知等式特征的基礎上模仿寫等式,在模仿中逐步明晰特征。第二層次在觀察比較中概括特征,通過“由此你發(fā)現了些什么”引發(fā)學生由三個例子的共同特征聯(lián)想到是否具有普遍性。從而得到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個數相加都具有這樣的特征,再通過學生大量的舉例,驗證猜想,得出規(guī)律。

運算律教學反思3

  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是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并且孩子們在小學階段已經學過假發(fā)的結合律何交換律。所以本節(jié)課我以2個問題復習導入。第一個問題:有理數加法法則什么?第二個以四道題導入15+28+5=?13+14+6+7=???50+18+10=?12+7+8+3=,回顧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簡便計算。在新授內容出示兩組對比題,通過讓學生觀察、比較、猜想、驗證。讓學生根據對運算律的初步感知,舉出更多的例子,進一步觀察比較,發(fā)現規(guī)律從而得出結論。課已經上完了,現通過反思,找出不足,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1、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本節(jié)課以學生身邊熟悉的知識點切入,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需要,為學生進行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氛圍。通過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對兩個算式進行觀察比較,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初步感知加法運算律。在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中,為學生提國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經理加法運算率產生的形成的過程,同時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2、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學習加法運算律之前,學生對加法的運算已有了較多的感性認識,為新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教學中注意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知識的最佳狀態(tài),促使學生對原有知識進行更新、深化、超越。

  3、引導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數學。教學設計中注意引導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在做數學中感悟數學,實現了運算律的抽象內化運用的認識飛躍,同時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不足之處:

  1、在探索加法結合律的過程中應該再放開一些,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和分析,找到實際問題不同解法之間的共同特點,初步感受運算律。

  2、安排這兩個運算律教學時采用的都是不完全歸納推理,因此在教學加法結合律時也應該讓學生多舉些列子,讓學生去評價舉的列子好不好,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結合是把可以得出整百整十的數放在一起,而不是隨意的亂編。然后進一步分析、比較,發(fā)現規(guī)律,并先后用符號字母表示出發(fā)現的規(guī)律。

運算律教學反思4

  按我原來的理解,混合運算的教學是很簡單的。無非就是讓學生明確運算順序,學生照著既定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但陸主任的一席話使我對教材的教學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以“含有乘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為例,談一談我的一些思考:

  一、重視情境的導入。

  數學源于生活”。盡管運算順序是一定的,但課堂上再現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到文具店購買文具,從中自然地提出數學問題,把解決實際問題與計算教學緊密結合,使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便于學生積極調動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解決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也能促進學生對運算順序的理解。

  二、注意新知與舊知的矛盾沖突。

  第一個問題的解決“乘加混合”學生還是習慣地從左往右,但第二個問題“乘減混合”顯然不能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與學生原有的認識組織產生認知沖突。抓住這個時機的運算順序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先用乘法算出付出的2盒水彩筆的價錢,再用減法算出找回的錢,最后再總結出“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減法,應先算乘法。”

  三、靈活用好練習題。

  “想想做做”第2題改錯可根據學生中出現的典型錯誤選取,問題從學生中來,讓學生自己解決,學生既能糾正自己的錯誤,又能體驗到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樂趣。

運算律教學反思5

  本節(jié)課學生有著豐富的學習經驗,學生對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已經比較熟悉了,本冊也已經教學了分數加、減法和分數乘、除法等基礎的兩步的混合運算題。在此基礎上學習探究稍復雜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教材沒有再詳細說明運算順序,而是引導學生通過解決問題,加以分析感悟,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相關知識同樣適用于分數,本節(jié)課是借助解決問題挖掘學習計算方法,重在引導學生明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相關運算律的應用。本課時在設計上分了三層:

  第一:導入環(huán)節(jié),通過一個問題,梳理有關整數和小數的運算順序和運算律的知識,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喚起學生對這些已有的知識的回顧,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然后,讓學生猜測,我們學過的運算性質對于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適用嗎?這樣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好奇心。

  第二:探究環(huán)節(jié),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從已有的知識出發(fā),經過自己的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獲取新知識,讓學生感悟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通過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分析、觀察特點,找出算式中的共性特點,借助前面的知識進行遷移,小組匯報時,充分說明計算的依據,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有對前面知識進行思考與歸納,將學習方法進一步歸納整合,使學生進一步感知整數的運算順序和運算律同樣適用于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

  第三:總結部分,又讓學生回扣前面的知識,將整數、小數、分數的整個知識體系進行溝通,幫助學生架構起知識之間的關系。

  這節(jié)課上完后,我認為基本達到了我的預期目標,學生對知識掌握的比較扎實,但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本節(jié)課是圍繞著我國世界文化遺產為主題,展開問題的發(fā)現、探究與解答。因此在對學生進行悠久文化歷史的熏陶上做的不到位,要讓學生在增加課外知識的過程中產生對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學生自主探索后練習的時間有些緊張,運算定律簡便計算題沒有進行練習,練習的題目多樣性不夠。如果能在這兩個方面進行改進,學生學習的效率還會有所提高。更好的滲透了數學學習方法,發(fā)展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注:本節(jié)課我和搭檔池老師先進行了股份認備課,后相互聽課進行集體研討,我們一致認為溝通知識間的前后聯(lián)系非常必要,而本節(jié)課也主要是借助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來解決問題,所以我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都讓學生充分感知整數、小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中相關知識間的聯(lián)系與不同點。在本節(jié)課的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與運算律的推廣過程中,池老師借助了整數與小數、分數互化,搭建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順理成章的進行推理使用。而我在這里又讓學生進行進一步的舉例驗證,感知他們的應用,看似有些難度,但學生恰是在這樣的證明活動中加以推理和掌握知識。我們一起備課、聽課,相互提意見,說想法,不在乎是否比賽,只享受這樣一次研討成長的過程。

運算律教學反思6

 教學內容: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教學目標:

  1、教學技能目標: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并能夠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2、過程方法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通過對熟悉的實際問題的解決,進行比較和分析,發(fā)現并概括出運算律。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究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能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 律和結合律。

  教學難點:使學生經理探索加法結合律和交換律的過程,發(fā)現并概括出運算律。 教學過程:

  一、探索加法交換律。

  1、這是某班同學進行體育鍛煉的情景圖,從圖上你了解到哪些數學信息?

  2、根據這些信息,求“跳繩有多少人?”怎樣列算式?(出示問題)

  學生口頭列算式,教師板書。

  3、師:上面兩道算式的得數相同,(板書)我們可以用什么符號把這兩道算式連起來?(板書:28+17=17+28)齊讀一遍。

  4、列舉歸納,積累感知。

  談話:那么,等號的兩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照樣子,你能再寫幾個這樣的等式嗎?(一邊寫一邊算一下等號兩邊是否相等。)

  學生寫出類似的等式,教師有序地板書學生的等式,并口頭驗證等號前后是否相等

  5、合作交流,概括規(guī)律。

 。1)同桌交換本子,檢查一同桌寫的等式左右兩邊是否相等?

 。2)仔細觀察這些例等式,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3)小結:通過舉例驗證,我們發(fā)現了這樣的規(guī)律: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和不變。(出示規(guī)律,齊讀一遍)

  6、個性創(chuàng)造,構建模型。

  (1)談話:加法當中這樣的等式,你能寫多少個呢?這是我們需要用簡單的辦法把這些等式表示出來。你喜歡用什么方法把它寫在本子上。(可以用符號、文字、字母)

 。2)學生用符號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換律,教師巡視,并把典型的進行板書。

 。3)你是怎樣表示的?學生介紹自己的表示方法。(Δ+О=О+Δ 甲數+乙數=乙數+甲數 a+b=b+a)

  7、指出:在數學中,一般用字母式子來表示運算規(guī)律。a b分別表示兩個加數,交換位置后是,它們的和不變,所以用“=”連接起來。(用紅筆描一下)

  講述:字母式子有了,表示什么也知道了,那取什么名呢?叫加法交換律,(板書:加法交換律)

  8、學法指導,評價反思。

  談話:剛才我們是怎樣研究這個規(guī)律的?指著黑板,首先發(fā)現問題,然后舉例驗證,最后概括規(guī)律,用字母表示。下面我們要來探索加法中的另一個規(guī)律,同樣要經歷這幾個過程,你有沒有信心學好?

  二、學法遷移,探索加法結合律。

  1.發(fā)現問題。

 。1)根據剛才收集到的信息,怎樣計算“參加活動的一共多少人?”

  (2)讓學生在自備本上各自列式計算,

  (3)全班交流并說出先算什么,板書:28+17+23=68(人) 28+(17+23)=68(人)

 。4)這兩個算式得數相同,我們可以把它們寫成一個怎樣的等式?(板書: 28+17+23=28+(17+23))

 。5)請同學們觀察,等式的兩邊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等號右邊先算17+23,左邊呢?為了強調第一步先算28+17,暫且加上小括號,這也是為了便于比較。強調“結合”

  2.老師這兒還有兩組類似的等式,請同學們算一算,它們是否是等式。集體口

  算。

  先比較每組的兩個算式,再比較這三組算式,說說你的發(fā)現。

  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最后全班匯報。(教師適當點撥)

  3.其他的任意三個數相加是不是也存在這樣的情況呢?

  (1)再舉一些類似的例子驗證一下。(算一算,等式兩邊是多少)

 。2)誰再來說說你的發(fā)現?

 。3)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這個規(guī)律。

  4.師生交流:

  同學們發(fā)現了這樣的一個規(guī)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個規(guī)律叫什么?這個規(guī)律的特點就是小括號來改變運算順序,小括號能把括號內的兩個數結合起來先算,是加法結合律。(板書:加法結合律)

  5.通過同學們的舉例驗證,我們發(fā)現了加法中的兩個運算律。它們是——

  三、鞏固內化,拓展應用。

  1.做“想想做做”第1

  重點討論第4題

  2.填空:

  28+37=□+28

  α+45=45+□

  45+85+67=□+(85+□)

  △++○=□+(□+□)

  3、四(1)班同學植樹,第一天植樹76棵,第二天上午植了38棵,下午植了24棵,兩天一共植了多少棵?

 。1)學生獨立完成。(把不同的方法板書在黑板上)

 。2)集體評議:那一題計算簡便,為什么?38+76+24要先算76+24,必須要用什么運算定律?

  四、評價鼓勵,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和本領?我們是

  怎樣學習的?你有什么感受嗎?

  五、作業(yè)

  想想做做第3題

運算律教學反思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的過程,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并能應用這兩個乘法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2、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新舊知識間的遷移能力,靈活選擇和應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乘法運算律,能合理應用乘法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靈活選擇和應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正確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談話:加法中有哪些運算律?請舉例。

 。臃ń粨Q律、加法結合律)

  2、猜想新知:你認為乘法中是否也有類似的定律?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二、自主探究

  1、出示掛圖

  說說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列式計算。

  5×33×5

  觀察這兩道算式,你發(fā)現什么?

  用等號將這兩道算式連起來。

  學生舉例。

  2、給這種運算律取名,并相互用語言表述這種運算律。

  3、集體取名,并交流運算律的內容。

  4、用字母表示這種運算律。

  5、練習

  15×6=6×( ) ( )×46=( )×54

  □×○=( )×( ) a×8=8×( )

  6、自學乘法結合律

  7、集體交流自學情況。

 。1)舉例

  (2)用字母表示

 。3)用語言表述乘法結合律的內容

  8、完成“試一試”

  三、鞏固練習(略)

  四、課堂小結

  五、課堂作業(yè)

  教后反思:

  學生在學習了加法加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基礎上學習乘法的運算律,相對來說比較輕松,因為乘法的運算律和加法的運算律相似,所以這節(jié)課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規(guī)律,這樣不僅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使學生體會發(fā)現新規(guī)律的方法,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加換律相比,用語言完整地表述有一定困難,教師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規(guī)范語言,既能使學生獲得清晰的認識,又為學生展示自身才能創(chuàng)造了足夠的空間。

運算律教學反思8

  1、猜想一種學習的方法,很多世界性的難題和這些難題的解決都得益于猜想這樣一種學習的方法。

  關于這節(jié)課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由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進而猜想出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的內容。那么我在想我們在解決一個實際的問題時,會不會有一個即定的方法。通常情況下我們不可能知道應該朝哪一個方向去猜想,需要我們去搜索,有時它會突然冒出來(即直覺)。所以我認為猜想的重點是怎樣把聯(lián)想的對象(這里指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找出來(即找到一個思考的方向)這應該是這節(jié)課的關鍵。

  2、驗證的過程。

  這節(jié)課驗證的過程是這樣:因為所有學生寫出來的算式都證明這個定律是正確,所以這個定律是對的。這個過程對嗎?實際上這個過程不一定正確,雖然在小學階段主要采用的是演繹法和不完全歸納法。驗證的過程應該是學生對定律內容的理解,舉例子只能說明學生對定律內容的一個表層的認識,是非常具體的(即根據定律的字面意思去理解)。應該引導學生從乘法意義上理解乘法交換律(如6×7,7×6它們都表示6個7相加是多少或7個6相加是多少,它們表示的是同一個意義,所以它們的積是相同的),這樣的話學生對乘法交換律的理解是更進一步的即在抽象層面上的。我后來覺得是否可以這樣:當學生引出了字母公式后,師:我們通過舉例子可以知道這個定律是正確的,那你們還有其他的想法?(如果沒有)師:能不能根據乘法意義來理解這個乘法交換律?(讓學生說說怎么去理解)

  3、缺乏深度。

  從這幾個方面來說:1對兩個定律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沒有對內容進行深入的理解(進行抽象的概括)從學生方面來說,缺乏挑戰(zhàn),沒有難度。特別對乘法結合律的理解,沒有能及時地進行總結,以至當出現于內容不是一致的時候)學生就覺得有點困難。對結合律的理解應該讓學生理解到結合律就是三(幾)個數相乘,不管那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它們的積都一樣。要使學生這樣去理解。第一,通過舉例子(寫出算式來驗證);第二,通過生活實際來理解三個數相乘是怎么回事。最后可以問:學習了這兩個定律你認為有什么用?(讓學生說到可以使計算簡便)。我認為如果這樣的話,自己這節(jié)課有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就是以一種學習方法貫串整節(jié)課:聯(lián)想_猜想_驗證_抽象

運算律教學反思9

  乘法分配律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及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的基礎上教學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學習這幾個定律中的難點。對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我沒有把重點放在數學語言的表達上,而是把重點放在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的計算去完整地感知,對所列算式進行觀察、比較和歸納,大膽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舉例進行驗證。

  以學生身邊熟悉的情境為教學的切入點,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需要,提出的問題:學校要組織“六一”活動,我們班要出一個節(jié)目,現在要買服裝,這些服裝共要多少錢?通過兩種方法和算式的比較,使學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先讓學生根據提供的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讓學生觀察。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在討論中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并作出一種猜測:是不是所有符合這種形式的兩個算式都是相等的?繼續(xù)為學生提供具有挑戰(zhàn)性的研究機會:“請你再寫出一些這樣的等式”,繼續(xù)讓學生觀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討,感悟到等式的特點,驗證其內在的規(guī)律,從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猜想能力,而且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發(fā)現知識的能力以及驗證猜想的能力。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去發(fā)現、猜想、質疑、感悟、調整、驗證、完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為培養(yǎng)學生數學模型思想,我又讓學生試著用字母來表示這個規(guī)律,較好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對于這個規(guī)律,不是僅僅滿足于學生理解、掌握乘法結合律,同時注重了對乘法結合律的運用,使學生明白學習規(guī)律能給我們帶來計算上的方便,感受計算方法的靈活多樣,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知識進行解題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課堂上我還十分注重合作與交流,多向互動。倡導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在數學學習中,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智力、活動水平都是不一樣的。課堂上雖然成功引導學生發(fā)現了定律,但教完之后,在練習過程中還有部分學生掌握不好, 在下節(jié)課練習設計上,我力求有針對性,同時也注意知識的延伸。針對平時學生練習中的錯誤,在判斷題中我安排了(25×9)×4=25×4+9×4,讓學生通過爭論明白當(25×9)×4時用乘法結合律簡算;當(25+9)×4時用乘法分配律簡算。在連線題目中,我設計了乘法分配律的擴展型101×58;61×2-31×2;35×16+35×83+35。通過練習讓學生明白乘法分配律也可以兩個數的差,也可以是三個數的和,使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內容得到進一步完整,也為后面利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打下伏筆。

運算律教學反思10

  數學教學不是一個簡單的“告訴”,把內隱在學生口算中的乘法分配律顯性化并成為學生的自覺認識,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要讓學生經歷“觀察——體驗——猜想——驗證”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探索發(fā)現的過程。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去思考、去探索,獲得一些經驗和方法,培養(yǎng)進一步學好數學的信心,提升對生活的認識,感受自我生命的價值。由此,我緊緊把住乘法分配律教學的魂,充分挖掘乘法分配律的可探究資源,讓學生多次經歷有序觀察、大膽猜想、小心驗證的探究性學習過程。在此基礎上,引領學生進行總結、反思、升華,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過程如下: (在比較從生活實踐應用中得到的兩個等式(40+3)×25、40×25+3×25和(40-3)×25、40×25-3×25 的不同點后)

  師:由此,你能提出什么猜想?

  生:兩個數的差與一個數相乘,是否可以用兩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所得的積相減呢?

  師:我們驚喜地看到×××同學在科學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大膽的提出了這樣一個猜想。如果把他的猜想用字母表示出來,該怎樣表示?

  生:(a-b)×c、 a×c-b×c

  師:這個猜想能成立嗎?怎么辦? 師:好!那就讓我們舉例驗證一下,開始。 (學生舉例后,請 2~3 名同學上臺匯報展示)

  師:由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你還會想到什么?

  生 2:三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是否可以用三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所得的積相加呢?

  生 3:很多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是否可以用很多個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所得的積相加呢?

  生 4:如果括號里有加有減,是否可以用這些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所得的積相加相減呢?

  師:同學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猜想,讓我們帶著這些猜想課后繼續(xù)探討,相信還會有許多驚人的發(fā)現。

  師:在這節(jié)課即將結束的時候,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我們是怎樣發(fā)現乘法分配律的?

  生:首先對幾道簡單的口算題進行有序的觀察,然后大膽地提出猜想,用舉例的方法進行驗證,最后得出結論,發(fā)現了乘法分配律。

  師:是啊,幾道簡單的`口算題,讓我們發(fā)現了一個重要的運算律——乘法分配律。同樣,簡單的生活現象,也能生發(fā)出偉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圖片配音展示)英國科學家牛頓從蘋果落地的生活現象中引發(fā)思考,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創(chuàng)立了偉大的經典力學理論體系;美國發(fā)明家萊特兄弟,從鳥的飛行中得到啟示,發(fā)明了飛機,實現了人們翱翔藍天的夢想?梢赃@樣說,平凡中孕育著偉大。

  師:看了這個短片,你有什么想說的?

  生:我們要學會用心觀察。

  生:我們要對生活充滿好奇心,因為好奇心是一切發(fā)現的基礎。

  生:許多偉大的科學發(fā)現都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師:是啊,只要我們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大膽猜想,小心求證,也可能會有許多驚人的發(fā)現!讓探索成為我們永恒的追求!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想對老師和同學說的?

  生: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去思考、去探究,我們就會發(fā)現許多沒有發(fā)現的知識。

  師:這位同學說的太妙了!讓我們就以這位同學的至理名言作為本節(jié)課的結束語: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去思考、去探究,就會有所收獲!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這樣教學,巧妙地把數學教學提升到科學教育、生命教育的層面,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神奇魅力,感受到科學探究的巨大價值,感悟人生哲理,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對科學、對生活、對自我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因此,我們要以冷靜的態(tài)度、批判的眼光審視當下的數學教育,研究教材,準確把住數學知識的根,研究學生,從

運算律教學反思11

  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一課是四年級上冊的內容,是在學生經過較長時間的四則運算學習,對四則運算已有較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從小學低年級開始就接觸過加法的驗算和口算等方面的知識,對此有較多的感性認識,這是學習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基礎。教材安排這兩個運算律都是從學生解決熟悉的德育教育的情景引入的,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初步感受運算的規(guī)律。然后讓學生根據對運算律的初步感知,舉出更多的例子,進一步觀察比較,發(fā)現規(guī)律。教材有意識地讓學生運用已有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fā)現過程,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對運算律地認識由感性逐步發(fā)展到理性,合理地構建知識。

  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經歷有效地探索過程”。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激勵學生動眼、動口、動腦積極探究問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觀察比較——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這一數學學習全過程。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開知識寶庫地金鑰匙。

  在教學加法,乘法交換律時,主要是滲透“觀察比較——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這一學習方法,這其中要注意方法的科學性,因為學生往往只通過一個例子就輕率的得出規(guī)律,這時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本著嚴謹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只有通過一些的舉例,和練習來驗證,得出規(guī)律,體驗不完全歸納的數學方法。

  到了加法結合律就要讓學生嘗試運用這種方法自己去探索規(guī)律了。由于加法結合律是本課教學難點。教學中安排了三個層次,首先學生在觀察等式,初步感知等式特征的基礎上模仿寫等式,在模仿中逐步明晰特征。第二層次在觀察比較中概括特征,通過“由此你想到了些什么”引發(fā)學生由三個例子的共同特征聯(lián)想到是否具有普遍性。從而得到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個數相加都具有這樣的特征,再通過學生大量的舉例,驗證猜想,得出規(guī)律。

  本課圍繞“觀察比較——舉例驗證——得出結論”這一數學方法展開,從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看,通過本課的學習不但掌握了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數學方法,所以到課尾出現了學生由加法運算律引深到加法的結合律知識,顯示學生掌握數學方法后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和熱情。這正是老師努力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從循序漸進觀察比較,因勢利導舉例驗證,到自然而然結論推出,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充分引導學生自行歸納,實現了運算律的抽象內化運用的自我和認識飛躍,同時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和成功情感。不能說是這節(jié)課的完美之處。

運算律教學反思12

  本節(jié)課主要內容是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并且孩子們剛學完四則運算,對四則運算已有較多感性認識。本節(jié)課我是以孩子們最熟悉的體育大課堂中的體育活動為情境引入的,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初步感受運算的規(guī)律。然后讓學生根據對運算律的初步感知,舉出更多的例子,進一步觀察比較,發(fā)現規(guī)律。

  1.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

  本節(jié)課以學生身邊熟悉的情境為教學的切入點,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需要,為學生進行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氛圍。通過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對兩個算式進行觀察比較,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初步感知加法運算律。在探索加法運算律的過程中,為學生提國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經理加法運算率產生的形成的過程,同時也在學習活動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2.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

  在學習加法運算律之前,學生對四則運算已有了較多的感性認識,為新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教學中注意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知識的最佳狀態(tài),促使學生對原有知識進行更新、深化、超越。

  3.引導學生在體驗中感悟數學

  教學設計中注意引導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在做數學中感悟數學,實現了運算律的抽象內化運用的認識飛躍,同時也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不足之處:

  1. 在探索加法結合律的過程中應該再放開一些,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和分析,找到實際問題不同解法之間的共同特點,初步感受運算律。

  2. 安排這兩個運算律教學時采用的都是不完全歸納推理,因此在教學加法結合律時也應該讓學生多舉些列子,讓學生去評價舉的列子好不好,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結合是把可以得出整百整十的數放在一起,而不是隨意的亂編。然后進一步分析、比較,發(fā)現規(guī)律,并先后用符號字母表示出發(fā)現的規(guī)律。

運算律教學反思13

  對于乘法的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單從形式上理解比較容易,但是作為教師不能讓學生只注重形式。

  認為只要知道把兩個數結合起來相乘,或者交換兩個數的位置相乘積不變這個規(guī)律就可以做題了,而是要讓學生明白算理,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探索創(chuàng)新的能力。因此在教學時通過引導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在交流中展示不同的解題思路,引出對兩個算式計算順序的研究。

  進而提出自己的猜想,進行舉例驗證,得出結論。明白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再乘第三個數,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乘第一個數,積不變。通過聯(lián)系多個計算算式,重點讓學生放在對規(guī)律的體會和感悟上,加深理解,防止死記硬背,讓學生學會探索。學生理解了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夠靈活運用。這樣就要求學生熟記一些運算,如凡是看到25、125這些數,就要想到4和8,因為他們結合可以湊成 100和1000,使計算簡便。

  同時部分學生容易混用,要提醒學生注意觀察,認識到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只有在幾個數連乘的情況下才能運用,在混合運算中是不能用的。在自主練習時,不能單純地為了處理自主練習的練習題,而是要在處理練習的過程中,讓學生探索發(fā)現新的知識——乘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和除法的性質。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也要引導學生經歷從探索到發(fā)現,再到分析概括出規(guī)律的過程。這樣既達到了鞏固練習的目的,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探索發(fā)現、分析概括的能力。

運算律教學反思14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學習基礎是: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分數加、減、乘、除計算、以及整數小數四則運算中運算律的使用。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識基礎,教材安排了一個具體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探索、類推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通過兩種方法的比較,發(fā)現整數的運算律在分數中同樣適用。程老師深入鉆研教材,貼近學生用真實、扎實、豐實、厚實的教學感染學生,使這樣的計算課堂告別枯燥,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課的開始程老師出示一組口算題,讓學生在復習基本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回憶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運算定律,接著反思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運算定律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運算定律的關系,為接下來的遷移類推打下伏筆。舊知的基礎上巧妙過渡到新知探索環(huán)節(jié),促使學生愿聞其詳,激發(fā)求知欲望。

  在教學中,程老師注重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而不是機械地告知學生。所以這部分的教學,程老師首先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促使學生心理上產生疑惑而發(fā)生認識上的沖突,激發(fā)了學生的內部動機,有利于在新舊知識的聯(lián)結點上展開教育。程老師注意在關鍵處提出一些問題,且內容恰當,難易適度,并富于思考性,易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出示嘗試題后,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知識,由于學生對這些知識并不陌生,很快會根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而計算,使學生在交流中吸取其他同學的好方法。這一系列問題,對于學生的思維,有明確的導向作用。

運算律教學反思15

  結合學校組織骨干教師教學觀摩研究課活動,我于20xx年5月6日上了一節(jié)教研課—運算律,現根據教學情況作出如下教學反思。

  一、教學收獲

  1、根據總復習課的特點和要求對教材內容進行了適當處理,各環(huán)節(jié)安排了相應的補充內容,使教學內容更符合學生實際和需求。開頭安排了口算練習,對常見的題目進行了口算(得數是整十或整百),為學生下一步應用運算律奠定一定基礎。

  2、教材內容一開始強調的是整數的運算律,然后才過過渡到整數的運算律推廣到其它數。實際上學生都已經經歷過知識的遷移過程,所以我覺得根本就沒有必要再走這種簡單重復的過程,應該統(tǒng)稱為運算律比較恰當。

  3、我重視強調了用文字來表述運算律,以加深學生對運算律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復習用字母表示運算律。

  4、用字母表示運算律時,我作了一些調整和補充,如加法結合律:a+b+c= a+c+b= b +c+a乘法結合律:abc=acb=bca 乘法分配律:ac+bc=(a+b)c ac-bc=(a-b)c。其實運算律的表述不應該僅局限于兩個數或三個數相加或相乘。

  5、讓學生直接記筆記,培養(yǎng)聽課記筆記的習慣。

  6、多給學生進行練習、演示和展示,通過師生互動、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等多種方式查找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改正。

  二、教學中的不足

  1、對教學內容的處理,特別是對練習題的安排上還做的不好,沒有很好體現練習的針對性、層次性和實效性,對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沒有進行及時提煉和解決,還一定存在部分學生的問題還沒有暴露和展示出來。

  2、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從細節(jié)著手,教師在讀書、寫字、一言一行上要做好示范帶頭作用。

  3、學生小組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沒有給予充分的考慮和安排,沒有從時間、空間上給予充分的保證,學生活動空間被教師壓縮了。

  4、少部分學習困難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得到教師合理的關注和引導,也沒有得到小組同學真誠的關心和正確的幫助。

【運算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運算律教學反思06-13

《運算律》教學反思08-28

《運算律》教學反思08-28

運算律教學反思12-02

《運算律》教案與教學反思01-28

《運算律》教學設計及反思07-03

《加法運算律》的教學反思07-07

加法運算律教學反思04-19

《加法運算律》教學反思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