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紀念白求恩》教學設計(精選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紀念白求恩》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紀念白求恩》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目標
。ㄒ唬┲R目標
1.讀準下列字音:隘、拈、冀、鄙、忱。
理解并運用“漠不關心”“麻木不仁”“見異思遷”“拈輕怕重”“精益求精”五個成語。
2.學習議論文夾敘夾議的寫法。
3.學習文中對比的作用。
。ǘ┠芰δ繕
1.學習寫讀書摘記,積累成語。
2.練習運用記敘、議論兩種表達方式。
(三)情感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并學習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2.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產主義精神所表現出來的思想美、行為美。
二、學法建議
通讀感知全文主要內容,然后用抉讀法把握文章夾敘夾議的寫法,再在這個基礎上實現能力遷移,最后通過朗讀背誦來加深對白求恩崇高精神的理解并產生學習的愿望。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ㄒ唬┲攸c
議論文中議論與記敘的關系,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ǘ╇y點
議論文中議論與記敘的關系。
(三)解決辦法
可以通過比較、討論,讀課文來解決。
四、課時安排
l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l.課本前的插圖《白求恩》。
2.投影片:①生字詞;②與《截肢與輸血》一文比較不同點的表格;③隨堂練習。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朗讀課文。本文雖是議論文,卻寫得很有感情,朗讀要貫穿始終?煞謳追N情況朗讀,分析課文前找?guī)讉學生讀全文;反復讀重點語段,結束課文時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最后一段。
2.引導學生思考、議論、歸納課文。
3.學生討論如何向白求恩同志學習。
七、教學步驟
。ㄒ唬⿲胄抡n
白求恩這個名字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你們知道白求恩是哪國人嗎?(加拿大人)
一個外國人,為什么能在中國人心中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呢?學習了毛澤東同志寫的《紀念白求恩》一文,我們就得到答案了。(板書題目)本文是毛澤東同志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寫的,寫于1939年12月21日。
。ǘ┟鞔_目標
略
。ㄈ┱w感知
找四個學生輪讀課文,解決以下問題。
1.正音:隘(ài)拈(niān)冀(jì)鄙(bǐ)忱(chén)
2.本文贊揚了白求恩的哪些精神?(國際主義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3.本文除了贊揚白求恩的精神,還有什么目的(號召全黨同志學習白求恩的精神。)
。ㄋ模┙虒W過程
1.學習夾敘夾議的寫法
寫一件事,既可以寫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也可以談你對這件事的認識,談這件事所反映的問題,幫助別人認識這件事的意義,明白其中的道理。前者運用記敘的表達方式,后者運用議論的表達方式。到底用哪種表達方式,要由寫文章的目的來決定!都o念白求恩》
一文主要是贊揚白求恩的精神,并號召全黨同志學習白求恩的精神。因此,文章以議論為主,但文中也有記敘的成分。下面我們以第一段為例,分析夾敘夾議寫法的作用。
(1)學生朗讀第一段,劃出第一段的重點句子,并歸納段意。
“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段意:贊揚白求恩同志的國際主義精神,并號召向他學習。
。2)什么是國際主義?國際主義與共產主義是什么關系?
文中列寧的話。這在議論文中是道理論據,國際主義是共產主義的一種表現。
(3)開頭兩句在表達方式上是記敘還是議論?寫了哪些內容?
記敘。介紹了國籍、身份、年齡,來到中國的目的、經歷。
。4)這幾句記敘去掉行不行?為什么?
不行。去掉這幾句,白求恩的精神沒有了事實依據。
(5)白求恩的事跡非常感人,應該詳細地敘述他為中國的抗戰(zhàn)所做的事,不應僅用一句話概括,對嗎?
不對。本文的寫作目的是悼念白求恩、贊揚白求恩,不是記敘白求恩的事跡,如果詳寫,文章的寫作目的就變了。另外,白求恩的事跡大家都知道,不必詳寫。
(6)既然不用詳寫,那么“五十多歲”、“不遠萬里”這些詞句應去掉,對嗎?“殉職”是什么意思?
不對。突出年齡、里程更能表現白求恩精神的可貴。殉職:為公務而犧牲生命。
。7)總結:記敘文中的'記敘和議論文中的記敘有何區(qū)別?以《截肢與輸血》為例比較。
、倌康牟煌河洈⑽闹械挠洈⑹菫榱俗屓藗兞私馐虑榈膩睚埲ッ}及真實情景;議論文中的記敘是為證明論點提供事實論據。
、谠斅圆煌河洈⑽闹械挠洈⒁敱M、具體、生動、突出中心;議論文中的記敘要簡明、概括、扣住論點。
(8)讓學生分析其他三段中的敘議情況,然后討論夾敘夾議的好處。
敘為議提供了事實依據,使立論有根有據,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又能使讀者由表及里地認識白求恩同志,使讀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學習什么,為什么要向他學習。
(9)口頭練習記敘與議論兩種表達方式。
春天來了,同學們來到美麗的花園里,請分別用記敘和議論的方式說說你的見聞、感受。
2.理解對比和成語的作用
(1)本文運用了對比的方法論述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和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朗讀第二、三段課文,劃出對比的語句,完成課后練習的表格,并討論對比的作用。
表格(略)。對比作用:首先通過正反對比,白求恩的高貴品質顯得更加突出,更加難能可貴;其次,通過對比顯示出了我們有些同志與白求恩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更加有力地證明了學習白求恩的必要性。
(2)第二、三段中運用了不少成語,請找出來,解釋其意思,議論運用成語有何好處?
解釋(略)。好處:成語言簡意賅,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漢語的成語非常豐富,同學們在學習中應當注意積累并能準確地運用。課后請同學們把這些成語做成讀書摘記。
3.研讀課文最后一段
(1)找學生朗讀本段,然后劃分層次,歸納層意。
第一層(前四句)敘述與白求恩同志的交往。
第二層(后四句)論述學習白求恩精神的意義。
。2)朗讀第一層,體會在敘述中表達了毛澤東同志什么樣的感情?
“只”表達了遺憾之情!皟H”表達了歉疚和痛惜的心情。又用沉痛的語氣直抒自己對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悲痛心情,語言樸實,感情真摯。朗讀應體現作者的感情,語氣要平緩,略帶沉重。
。3)第二層論述學習白求恩精神的意義,為什么單提“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這是白求恩精神的核心,有這種精神,才有其他精神,這也是對三種精神的總結。
。4)作者在結尾用了什么句式來闡述學習白求恩的意義?從哪些方面高度評價了白求恩?
排比句式。“高尚”指人格,“純粹”指品質,“有道德”指修養(yǎng),“脫離了低級趣味”指興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義。
。5)朗讀體會運用排比句式的好處。
這五個句子言之有序,氣勢越發(fā)磅礴,內容五彩繽紛,如贊美詩一般,以此收束全文,鏗鏘有力,既熱情贊美了共產主義者白求恩同志,又大大提高了人們學習的熱情。朗讀時五個句子語氣要越來越高昂,顯示出激情。學生反復朗讀,達到背誦的目的。
4.討論,今天我們作為跨世紀的一代青年,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我們應當如何學習白求恩的精神?
學生討論發(fā)言。
。ㄎ澹┛偨Y、擴展
本文運用了夾敘夾議的寫法,運用對比的手法,既贊揚了白求恩同志的崇高品質,又號召全黨同志學習白求恩的精神,語言樸實、準確、精練,感情真摯感人,極有號召力。
。┎贾米鳂I(yè)
1.作讀書摘記,摘抄對你有啟發(fā)的句子。
2.背誦最后一段。
(七)隨堂練習
一、給加線字注音,并解釋詞語。
1.殉職 2.熱忱 3.拈輕怕 4.鄙薄
二、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填的五個短語構成了_______的修辭手法,在此處它的作用是________。
三、縱觀全文,結構上采用_________的形式,表達上采用了_________的方法,構思上采用___________ 的表現手法。
四、全文號召共產黨員學習白求恩的_______的精神,_________的精神_________的精神,以及_______的精神,其中核心精神是________。
隨堂練習參考答案
一、1.xùn為公務而犧牲生命 2.chén 熱情 3.niān 接受工作時挑揀輕松的,害怕繁重的。 4.bǐ 輕視
二、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 一個有道德的人 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排比。
既熱情贊美了共產主義者白求恩同志,又大大提高了人們學習的熱情。
三、總分總 夾敘夾議 對比
四、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對技術精益求精 毫無自私自利之心 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紀念白求恩》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學習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技術精益求精的崇高的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精神。
2、幫助學生理解本文敘議結合、以議為主的特點。
3、引導學生理解并學習運用課文中出現的一些常見的重要詞語(尤其是成語);本文句式整齊,節(jié)奏明快有力,應讓學生反復朗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語言的說理力量。
教學重難點:
1.對白求恩同志共產主義精神的理解。
2.對文章雄辯說服力的理解。具體表現為:事和理、情與理的高度融合;夾敘夾議,以議為主的表達方式;用對比的方式擺事實講道理;概括而有力的語言。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紀念白求恩》是一篇議論文,可以用形象的方法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通過激情朗誦現代詩人朱子奇先生寫的詩歌《白求恩紀念歌》導入。
“秋風吹著細雨,/延水奏著哀曲。/從遙遠的五臺山,/傳來了悲痛的消息。/我們用無邊的哀悼,/來紀念您。@里——/河邊的石頭,/山上的野草,/也在為您流淚。/但是,親愛的白求恩大夫。/您靜靜地安息吧。谀暮竺妫澜绫粔浩鹊男值,/已經起來了,/我們將追隨您的光輝,/高舉新醫(yī)學的旗幟,/向白求恩開辟的道路,/勇往直前。
有條件也可以用多媒體放映電影《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在小廟里給傷員做手術而遭敵機襲擊的場景來導入新課。
二、自讀課文,掃清障礙,積累詞匯,進行語言訓練
1、學生自讀課文,勾畫出文中不熟悉的或者認為有價值的字詞。教師幫助整理重點字詞音形義:
以身殉(xùn)職派遣(qiǎn)狹隘(ài)熱忱(chén)
拈(niān)輕怕重純粹(cuì)鄙薄(bó)漠(mò)不關心
殉職:為公務而犧牲生命。
狹隘:窄小,也形容心胸、見識不寬廣。
鄙。狠p視。
2、給學生3分鐘時間,同桌之間在上述詞語中選詞默寫,評比得分率。
3、語言訓練:在上面的詞語中任意選擇,發(fā)揮想象寫片段,用得越多越貼切越好,同學之間交流后,推薦最佳作品在全班交流。
三、再讀課文,理清全文脈絡
1、出示問題:聽老師朗讀課文,思考:你能用一句話概括白求恩大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嗎?
2、教師范讀課文。
3、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學生把握課文中的關鍵句。
學生討論后,教師明確各段的重點句:
第1段:“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當作他自己的事業(yè),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第2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
第3段:“白求恩同志是個醫(yī)生,他以醫(yī)療為職業(yè),對技術精益求精。”
第4段:“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教師進一步明確全文思路,總結得出:全文一共有四個自然段,每一部分可以概括為:
第一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國際主義精神。
第二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號召全黨學習白求恩同志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結合長短句句型轉換練習,教師引導學生把四個短句變成一個長句:“白求恩同志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具有國際主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和對技術精益求精精神的人!
(本教學步驟的目的,重在指導學生學會通過把握關鍵句理清全文脈絡,建立對課文的完整印象。教師也可以通過對白求恩同志的生平簡介和小故事的補充介紹,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理解。)
四、研讀課文,了解夾敘夾議的表達方式
1、出示問題:本文是一篇議論文,其中也有敘事,你能找出課文中的記敘片段,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嗎?
2、把前后桌的四名同學編成學習小組,進行討論學習。
3、學習小組間交流發(fā)言。
4、教師總結明確:
“敘”和“議”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本文以“議”為主,“敘”是議論中的“敘”,不同于記敘文中的“敘”。議論文中的“敘”是為證明論點提出的事實根據,“敘”要扣住論點,“敘”得簡明、概括。本文采用夾敘夾議的寫法,敘得簡明扼要,議得精辟懇切,議從敘出,二者有機結合。
第1自然段先敘后議,敘白求恩的事跡,議他的國際主義精神!鞍浊蠖魍臼羌幽么蠊伯a黨員,五十多歲了,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后來到五臺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職。”這一層概述了白求恩的政治面貌、年齡、受誰派遣、來華目的、路程、工作簡歷;讓人們對白求恩同志的生平有所了解。這些話都飽含著贊揚之情,使文章情理并茂,也為下文議論的展開提供了事實基礎,引出關于國際主義精神的論述。從“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到這段結束,全屬議論,揭示出白求恩同志的精神實質,透辟地論述了國際主義的內容,并指出我們也要實踐列寧主義路線。
第2自然段先議后敘,議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敘從前線回來的人及接受過白求恩治療或親眼見過白求恩治療的人所見所聞。分析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精神表現在兩個方面:“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边@屬于“議”。準確完整地表明了這位共產主義戰(zhàn)士的精神風貌,表達了作者對白求恩同志的高度贊美!安簧俚娜藢ぷ鞑回撠熑危檩p怕重……這種人其實不是共產黨員,至少不能算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這也屬于“議”,批評黨員中一些自私自利的表現!皬那熬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晉察冀邊區(qū)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醫(y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yī)生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睌⑹龅倪@兩件事盡管非常簡明、概括,但都表明白求恩同志的精神感人之深,影響之大。使所“議”之點有記敘的事例加以證明,使本段議論的中心理由更加充實。
最后一自然段,先敘后議,敘白求恩、毛澤東兩人的交往以及毛澤東對白求恩的哀思,議應該做白求恩那樣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人。
夾敘夾議,一方面使文章情理并茂,即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讀起來生動感人。如文章開頭73個字敘述白求恩光輝事跡清楚明白,飽含贊揚之情。文章最后“只見過一面”“僅回過他一封信”,短短幾句話,飽含痛惜之情。另一方面在敘事基礎上的議論又能使文章闡明的道理有充足的依據,從而增強說服力,易于為讀者理解和接受,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五、拓展延伸
課堂討論:白求恩去世已經好幾十年了,你覺得今天再談白求恩精神有現實意義嗎?
六、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找出課文中運用的成語。
2、學習課文的寫法,簡述你身邊的一個人的事跡,并談談你對他(她)的看法。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老師布置大家找出課文中的成語,現在我們來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找出的成語最多?
教師總結:不遠萬里、拈輕怕重、漠不關心、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見異思遷等。
二、含英咀華,學習本文的語言特色
1、成語的大量運用是本文語言的特色之一,那么,使用成語有哪些好處?還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問題?我們不妨結合這篇課文,來探討一下。
。1)首先,請大家在上面的成語中任選一兩個,解釋一下它們的意思。
提示:
拈輕怕重:接受工作時,挑揀輕易的,害怕繁重的。
麻木不仁:原意是肢體麻木,感覺不靈。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熱情,對集體、對人民的利益不關心。
精益求精:好了還要求更好。益:更加。
見異思遷:看到別的事物,就改變原來的主意。這里指不安心工作,革命事業(yè)心不強。遷:變動。
教師總結:成語是長期以來人們習用的、形式簡潔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短語和短句。成語的含義,有些可以從字面上去理解,例如“拈輕怕重”、“漠不關心”等;有些則不能僅從字面上去理解,要查它的來源、出處,知道它的典故,還要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理解才行,例如“麻木不仁”。
。2)討論:結合文中的成語,說說它們的表達效果。
學生討論后,教師示例總結,如“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泠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這里“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三個意思相近的詞語連用,從情緒、態(tài)度、感覺等幾個角度,形象而又充分地揭露了“不少人”的錯誤表現,與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語言極其簡練。總之,文中運用的成語,增強了語言的形象性和說服力。
(3)你能不能也用這些成語造句呢,選一兩個試試看。
2、雙重否定句的運用,表現了“千錘百煉,一字不移”的語言特色。
如“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雙重否定句敘述了反映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精神的實例,比一般肯定句語意更強烈,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3、文章末段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五個“一個……的人”排比短語有什么作用?
學生討論,教師總結:“高尚的人”,指的是無產階級思想境界的崇高;“純粹的人”,指的是無產階級思想品質的純潔;“有道德的人”,指的是無產階級社會生活及其行動的準則和規(guī)范;“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指的是無產階級的高尚志趣;“有益于人民的人”,指的是共產主義戰(zhàn)士的奮斗目的。從人格、品質、修養(yǎng)、志趣、人生意義五個方面把“這點精神”表現得更具體,充分表達了毛澤東同志對這種真正共產主義戰(zhàn)士崇高精神的贊美,也寄托了對更多的共產主義新人的殷切希望,給人以巨大的鼓舞力量。從語言形式上講,這組排比短語一氣呵成,語勢貫通,加強了文章的邏輯力量。
三、掌握本文的論證方法
議論文很注重論證方法,本文在這方面也堪稱典范。
1、請大家回想一下,議論文通常采用那些論證方法?
提示:議論文最基本的論證方法是擺事實、講道理。具體地說是指:舉例論證、比喻論證、引用論證、正反對比論證、類比論證等等。
2、你能結合課文內容,例舉出哪些論證方法呢?
學生交流討論,教師總結:
本文運用多種論證方法(如引證法、例證法、正反對比等),對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共產主義精神,從多方面進行了論證,邏輯嚴密,結構完整。
首先,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提出并論證了白求恩同志“毫無利己的動機”的論點。指出白求恩同志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當作他自己的事業(yè),這種精神,就是“共產主義的精神”,并號召“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其次,用對比的方法論證了白求恩同志對工作“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極端的熱忱”,對職業(yè)“精益求精”。指出這是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共產主義精神的具體表現。毛澤東同志是從以下兩個方面來論證上述論點的:一個方面是他對待工作、同志和人民的態(tài)度。對工作,他是“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他是“極端的熱忱”。文中舉出不少人對工作拈輕怕重;對同志對人民冷冷清清,漠不關心。而白求恩同志的工作態(tài)度則為人人所佩服,使大家受感動。另一個方面,是他對待職業(yè)的態(tài)度。白求恩同志對醫(yī)療技術“精益求精”,是為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可是有的人卻為了自己的名和利而“見異思遷”。通過兩相對比,不僅映襯出白求恩的品質更加高貴,而且也幫助某些同志認識自己的缺點、錯誤,從而更好地向白求恩學習,克服自己的缺點、錯誤,搞好革命事業(yè),證明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共產主義精神,的確是每一個共產黨員學習的榜樣。
最后,從事實引出結論,說明我們只要學習白求恩同志“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可以變?yōu)榇笥欣谌嗣竦娜恕?/p>
四、收束全課
五、布置作業(yè)
1、進一步熟讀課文,背誦最后一段。
2、學習本文的語言,多積累成語,并加強運用意識。
《紀念白求恩》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讀準下列字音:隘、拈、冀、鄙、忱。
理解并運用“漠不關心”“見異思遷”“拈輕怕重”“精益求精”五個成語。
2、學習擺事實講道理的常用方法。
3、學習文中對比的作用。
(二)能力目標:
1、品味議論文語言概括有力的特點。
2、練習運用記敘、議論兩種表達方式。
。ㄈ┣楦心繕耍
學習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產主義精神所表現出來的思想美、行為美。
教學重點:
弄清議論文中議論與記敘的關系,學習本文采用對比的寫法。
教學難點:
議論文中議論與記敘的關系。
教(學)法:
課時安排:2節(jié)課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先請同學們聽一首詩朗誦:“秋風吹著細雨/廷水奏著哀曲/從遙遠的五臺山/傳來了悲痛的消息/我們用無邊的哀悼/來紀念您/這里——/河邊的石頭/山上的野草/也在為您流淚/但是,親愛的白求恩大夫/您靜靜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壓迫的兄弟/已經起來了/我們將追隨您的光輝/高舉新醫(yī)學的旗幟/向白求恩開辟的道路/勇往直前/……
這是由朱子奇先生寫的《紀念白求恩紀念歌》。詩歌表達了對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繼承白求恩遺志的決心,催人奮進。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毛澤東同志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于1939年12月21日寫成的《紀念白求恩》,看看白求恩的哪些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二、新課教學:
(一)課前熱身
1、簡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寫作的時代背景。
諾爾曼白求恩(1890-1939),偉大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加拿大共產黨員,著名的胸外科醫(yī)生。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受加拿大共產黨的派遣、率領由加拿大和美國人組成的醫(yī)療隊于1938年初來到中國、1月間經延安到達晉察冀邊區(qū)。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淶源摩天嶺前線醫(yī)院醫(yī)治傷員時,不幸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堅持工作,肘關節(jié)又發(fā)生轉移性膿瘍、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縣逝世。他最后一句話是:“努力吧!向著偉大的路,開辟前面的事業(yè)!”白求恩逝世一個月后的12月21日,毛澤東同志寫下了《紀念白求恩》這篇文章,號召大家都要向白求恩同志學習。
2、掌握下列生字的讀音。
派遺()以身殉職()狹隘()熱忱()拈輕怕重()鄙。ǎ
純粹()漠不關心()晉察冀()()
3、掌握下列詞語的意思。
派遣:(政府、機關、團體等)命人到某處做某項工作。
狹隘:(心胸、氣量、見識等)局限在一個小范圍里,不寬宏大量。
極端:<副>達到極點。
熱忱:熱情。忱:真實的情義
麻木不仁:原意是肢體麻木,感覺不靈。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熱情,對集體和人民利益不關心。
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純粹:<形>不攙雜別的成分的。本課指真正、名副其實。
漠不關心:冷淡,不關心。
拈輕怕重:接受工作時挑揀輕易的,害怕繁重的。
低級趣味:無聊而不高尚的情趣。
。ǘ┖献魈骄
1、整體感知
根據紀念白求恩、學習白求恩的寫作目的,根據白求恩精神的三個方面的內容,文章很自然地用三段文字從不同的角度來加以闡述,最后再用一段文字總結,號召全黨同志向白求恩學習。這樣,就構成了文章四段文字的內容。白求恩精神就是共產主義精神,國際主義精神,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精神,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理清思路,了解白求恩的國際主義精神。
2、四邊互動
互動1、朗讀課文。(教師范讀、學生齊讀、聽課文錄音均可)
明確:學生邊聽邊畫出各段的重點句,歸納各段要點。
互動2、作者寫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紀念白求恩,更要學習白求恩。
互動3、請找出各段的重點句,再參照重點句的意思歸納各段要點。
明確:
第一段的重點句是:“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當作他自己的事業(yè),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要點:贊揚白求恩同志的國際主義精神。
第二段的重點是:“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
要點:贊揚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重點句是:“白求恩同志是個醫(yī)生,他以醫(yī)療為職業(yè),對技術
精益求精!
要點:贊揚白求恩同志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重點句是:“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點:號召全黨學習白求恩同志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互動4、“敘”和“議”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議論文,以“議”為主,“敘”是為證明論點提出事實根據,“敘”要扣住論點,“敘”得簡明、概括。記敘文也“敘”和“議”,記敘文以“敘”為主,“議”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質和意義,起畫龍點睛,突出中心的作用。本文是議論文,運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談談課文是怎樣夾敘夾議的?
明確:(1)第一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不幸以身殉職”是記敘,其余是議論。先敘后議。先概括簡敘白求恩事跡,后贊揚他的國際主義精神。
(2)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個醫(yī)生……他的醫(yī)術是很高明的”是記敘,其余是議論。先敘后議。先簡敘白求恩對技術的鉆研和醫(yī)術高明,由此及彼聯(lián)系兩種“一班人”給以批評教育。
(3)第四段“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見過一面……我是很悲痛的”是記敘,其余是議論。先敘后議。先敘述自己與白求恩的交往,然后分析和強調學習白求恩的意義。
互動5、分析第一部分。這段文字分幾層寫的?各層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明確:分三層。第一層(從開頭到“不幸以身殉職”):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跡。
第二層(從“一個子外國人”到“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動,點明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三層(從“列寧主義認為”到結束):引用馬列主義觀點論述白求恩同志具有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互動6、白求恩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他身上最本質的東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話來回答。)
明確:“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
互動7、文章開頭對白求恩同志的介紹包含了哪些內容?有什么作用?
明確:他是資本主義國家中無產階級先鋒隊的一員;年歲雖大,壯心不已;肩負重擔,奔赴前線;以身殉職,重于泰山。
扣住國際主義的`原則概述白求恩同志的簡歷,是對逝者的追憶,也是論述白求恩具有國際主義精神的事實依據。從閱讀者的角度來說,讓讀者先產生“情”,再認識“理”,情理結合,大大增強了議論的邏輯說服力。
互動8、引用“列寧主義認為”一段話的作用是什么?
明確:是為了突出白求恩同志這一精神的重要意義。作者在這里引用馬列主義的觀點作為自己立論的根據,這是運用論證法中的“引證法”,論述白求恩同志是偉大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
互動9、學生朗讀此段。
明確:加深體會白求恩同志的國際主義精神。
三、課堂小結:
1、內容總結
這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理清全文寫作思路;了解白求恩同志共產主義精神的表現之一——國際主義精神;理清局部思路(第一部分的思路、某些句子的思路);初步理解議論文中敘述的作用。
2、方法歸納
首先,閱讀有關白求恩事跡的材料,搜集白求恩同志的故事。以閱讀為切入點,在對白求恩生平事跡逐步了解的過程中得到教育,從而喚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效果。
其次,學會結合上下文語言環(huán)境來理解詞語的含義。如“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一句中,“麻木不仁”一詞的原意是指肢體麻木,感覺不靈,而在本句中則指缺乏政治敏感與熱情,對集體、對人民的利益不關心。
四、作業(yè)布置:
(一)下列各句屬于哪種修辭手法,將相應的序號填入括號內。
A、擬人B、比喻C、排比D、反問E、設問
1、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精神。()
2、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
3、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嗎?()
4、一個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ǘ┻x出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將序號填入括號中。
A、“記敘”和“議論”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記敘文”和“議論文”是兩種不同的體裁,所以議論文中不允許有記敘的成份。
B、《紀念白求恩》是毛澤東同志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寫的。文章中高度贊揚了白求恩同志的共產主義精神。
C、議論文的三要素是論點、論證、結論。
D、《紀念白求恩》一文的文體是記敘文。答()
。ㄈ┯贸烧Z概括下列句意。
1、冷漠不關心。__________
2、比喻對事物反應遲鈍,情緒淡漠。__________
3、微小得不值得一談。__________
4、在工作中挑輕的,躲避繁重的。__________
5、好了還力求做得更好。__________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復習檢查,讓學生拼讀、解釋一些詞語:派遣、狹隘、熱忱、拈輕怕重、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見異思遷、鄙薄。檢查學生熟讀課文情況。
二、新課教學:
(一)課前熱身
1、《紀念白求恩》一文中心論點是()
A.白求恩精神就是共產主義精神、國際主義精神。
B.白求恩毫不利已、專門利人。
C.紀念白求恩,就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國際主義精神和共產主義精神。
D.白求恩對工作極端負責任,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2、《紀念白求恩》這篇文章題目中“紀念”二字揭示了文章的()
A寫作目的與文章主旨B.文章內容與論述重點
C寫作動機與論述緣由D.表達方式與論述方式
。ǘ┖献魈骄
1、整體感知
作為一篇紀念抗日戰(zhàn)爭而獻身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的文章,夾敘夾議既能使讀者由表及里的認識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讀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學習什么,為什么要向他學習,怎樣向他學習。通過對比,褒貶分明,白求恩的精神顯得更加突出,更加難能可貴;通過對比,顯出差距,更加有力地證明學習白求恩的必要性。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對比在文中的運用。
2、四邊互動
互動1、學生朗讀2、3部分,思考白求恩同志的共產主精神的第二個方面是什么?作者為了突出這一精神,分幾層來寫?
明確:白求恩同志的共產主義精神的第二個方面是: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精神。分三層寫:第一層(從開頭到“至少不能算是一個純粹的共產黨員”),從正面介紹白求恩的這種精神。第二層(從“從前線回來的人”到“無不為之感動”),從側面烘托白求恩的這種精神。第三層,作者再次號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學習。
互動2、作者在贊揚白求恩這一精神時,用了怎樣的論證手法?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明確:文章用了對比論證,將白求恩同志與“不少的人”的情況相比較。這樣一比較,一正一反,褒貶分明,批評中肯。通過對比,白求恩高貴品質顯得更加突出,強調了學習白求恩的現實意義和迫切性。
互動3、作者為什么先舉“前線回來的人”的例子,再舉“晉察冀邊區(qū)軍民”的例子?
明確:從前線進一步擴大到整個邊區(qū),用廣大軍民的反映來證明自己的診斷,證明書第二部分中的兩個“極端”的判斷是準確無疑的。
互動4、白求恩同志共產主義精神具體表現在第三個方面是: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這一部分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為什么這一部分內容寫得這么少?
明確:運用了正反對比論證。白求恩大夫是個杰出的醫(yī)生,他醫(yī)療技術的高超是解放區(qū)軍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了一句話作了概括,而不作過多的論述。
互動5、閱讀第四部分。作者回憶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寫了哪些內容?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明確:作者按時間順序先后寫出兩人的會面和通信。
互動6、“只見過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樣的心情?“后來他給我來過許多信”說明了什么?
明確:“只”表達了一種遺憾之情。“后來他給我來過許多信”,可見白求恩同志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袖那種傾心的熱愛和忠誠。
互動7、“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嗎?為什么?
明確:不行。“是”在這里有強調作用,語氣很沉重,樸實地表達了一種沉痛哀悼的心情。
互動8、向白求恩學習的意義是什么?學生齊讀“從這點出發(fā),……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蔽鍌短語“一個……的人”組楊排比形式,是從哪幾個角度來說的?
明確:“高尚”是指人格;“純粹”是指品質;“有道德”指修養(yǎng);“脫離了低級趣味”是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是指人生意義。五個短語由短而稍長;氣勢越發(fā)磅礴,內容五彩繽紛,有如贊美詩一般。
互動9、學生齊讀最后一段,背誦。
明確:按兩層指導背誦。
互動10、本文語言概括有力,一是恰當運用成語,使語言生動簡潔,感情色彩鮮明,音節(jié)整齊均勻,便于誦讀;二是雙重否定句式和長句子的使用,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論證的鮮明性,使論證更準確、嚴密;三是對比句式和排比句式的運用增強了文章的氣勢,也增添了說理的雄辯力量。你能從文中找出一兩個例句來體會嗎?
明確:言之有理即可。
三、課堂小結:
1、內容總結
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來華幫助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經過,表達了對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贊揚了白求恩同志的國際主義精神、毫不利已專門利人的精神和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并號召全黨同志向白求恩同志學習。
2、方法歸納
文章采用了夾敘夾議,以議為主的表達方式,運用對比的方式擺事實講道理,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學習時,可采用比較閱讀法感知文章內容及寫作特色。
四、作業(yè)布置:
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產黨員,五十多歲了,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受加拿大共產黨和美國共產黨的派遣,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去年春上到延安,后來到武臺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職。一個外國人,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當作他自己的事業(yè),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精神,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1、這段文字的論點是什么?選出說法正確的一項,將序號填入括號中。()
A、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的動機。
B、白求恩同志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當作自己的事業(yè)。
C、白求恩同志具有國際主義精神。
D、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白求恩同志的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精神。
2、指出文中的三個“這”字,一個“這種精神”各指代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段文字運用的論證方法是什么?選出說法正確的一項,將序號填入括號中。()
A、例證法B、引證法
C、對比論證法D、比喻論證法
4、用橫線將文中論據畫出來,并指出是什么論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文中劃線句子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產黨員……當作自己的事業(yè);共產主義精神(國際主義精神)
3、A
4、白求恩同志……當作自己的事業(yè)”。事實。
5、運用設問句,提出疑問,引起讀者的思考,強調突出論點。
五、板書設計:
六、課后反思:
《紀念白求恩》教學設計 4
教材分析:
《紀念白求恩》是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毛澤東同志為悼念白求恩大夫而作的。本文記敘了白求恩同志為了幫助中國的抗日戰(zhàn)爭不幸以身殉職的感人事跡,高度評價了偉大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產主義精神,號召大家都要向白求恩同志學習。
本文是一篇議論性的紀念文章,觀點鮮明,因此,教學的重點是學習夾敘夾議的寫法,體會對比的作用以及白求恩無私奉獻的共產主義精神。難點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這種無私奉獻的共產主義精神。
學情分析:
關于白求恩同志的事跡及背景都是離學生生活較遠的內容,因此,在學習這篇文章時,必須讓學生做好充足的預習準備。要求學生通過各種方式查找有關白求恩大夫的小故事,組織學生觀看影片《白求恩大夫》。這樣,學生不僅了解寫作背景而且在頭腦里會對白求恩大夫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和理解。當學生真正理解了白求恩,再來學習本文,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殉職、熱忱、拈輕怕重、漠不關心、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見異思遷、鄙薄”等詞的讀音和詞義。
2、了解白求恩及時代背景。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學習白求恩共產主義精神。
2、學習本文敘議結合,以議為主的寫法。
3、學習對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從朗讀文章入手,學習夾敘夾議的寫法,體會對比的作用以及白求恩無私奉獻的共產主義精神。
難點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這種無私奉獻的共產主義精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并檢查預習
1、導入新課
教師多媒體出示白求恩的生平。(配樂《黃河絕戀》背景音樂《夕陽山頂》)
2、預習檢測
二、感知全文
(一)感知課文對白求恩事跡(情況)的介紹、敘說,初步了解本文的敘議結合的寫法。
1、請大家各自大聲地、快速地朗讀課文。在朗讀的時候注意:課文中敘述了白求恩醫(yī)生哪些方面的情況。
2、明確議論文和記敘文“敘”與“議”的區(qū)別
鏈接資料:
手術臺就是陣地
1939年春,齊會戰(zhàn)斗打響了。氣焰囂張的日軍剛到齊會鎮(zhèn)就挨了當頭一棒,被我軍消滅了500多人。
敵人不斷反撲,戰(zhàn)斗非常激烈。我軍的傷員陸續(xù)從火線上抬下來。在離火線不遠的一座小廟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給傷員做手術。他已經兩天兩夜沒休息了,眼球上布滿了血絲。突然,幾發(fā)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硝煙滾滾,彈片紛飛,小廟被煙霧淹沒了。白求恩仍然鎮(zhèn)定地站在手術臺旁。他接過助手遞來的鑷子,敏捷地從傷員的腹腔里取出一塊彈片,扔在盤子里。
敵機不斷地在上空吼叫。炮彈不斷地在周圍爆炸。師衛(wèi)生部長匆匆趕來,對白求恩說:“師長決定讓您和一部分傷員離開這里!卑浊蠖鞒了剂艘粫䞍,說:“我同意撤走部分傷員。至于我個人,要和戰(zhàn)士們在一起,不能離開。”部長懇求說:“白求恩同志,這兒危險,讓您離開這里,是戰(zhàn)斗形勢的需要哇!”白求恩說:“謝謝師長的關心?墒牵中g臺是醫(yī)生的陣地。戰(zhàn)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怎么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部長同志,請您轉告師長,我是一名八路軍戰(zhàn)士,不是你們的客人!卑浊蠖鞯拖骂^,繼續(xù)給傷員做手術。
一連幾發(fā)炮彈落在小廟的周圍。廟的一角落下了許多瓦片。掛在門口的布簾燒著了,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助手們趕忙把火撲滅。擔架隊抬起做過手術的傷員,迅速向后方轉移。白求恩仍然爭分奪秒地給傷員做手術,做了一個又一個。
齊會戰(zhàn)斗進行了三天三夜,勝利結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術臺旁,連續(xù)工作了69個小時。
。ㄈ私贪嬲n標本第六冊選讀課文)
通過與課文比較,明確:
“敘”和“議”是兩種不同的表達方式。議論文,以“議”為主,“敘”是為證明論點提出事實根據,“敘”要扣住論點,“敘”得簡明、概括。記敘文也“敘”和“議”,記敘文以“敘”為主,“議”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質和意義,起畫龍點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二)請找出各段的重點句,再參照重點句的意思概括各段要點。
(找出各段的重點句,并根據這些句子歸納各段的要點。請用“第……段贊揚了(或號召學習)白求恩的……精神”的句式來回答各段要點。)
三、精讀品析
重點研讀二三段,填寫下面的表格,并說明運用對比方法闡述觀點的好處。
1、第二三段,不僅寫了白求恩,還寫了另外的一些人,判斷這些詞語有什么共同點。
不負責任,拈輕怕重,喜歡自吹
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
見異思遷鄙薄技術
明確:貶義詞。寫出了這班人對工作、對人民、對技術的態(tài)度。
但是,白求恩不是這樣的'人。
幻燈片展示:
因此:
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
晉察冀邊區(qū)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醫(y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yī)生的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
2、小結對比手法,理解其作用。
白求恩不少人、一班人
對工作極端負責任不負責任拈輕怕重
喜歡自吹
對人民極端的熱忱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
對技術精益求精見異思遷鄙薄技術
有對比才有鑒別,在對比中更能突顯白求恩同志的崇高精神。
四、積累拓展
1、讓學生用一句精煉的話評價白求恩。
2、毛澤東是這樣說的。[投影展示]
3、學生朗讀背誦此句。
4、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從毛澤東主席筆下感受了白求恩同志的崇高的精神品質。白求恩同志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不管這個時代如何發(fā)展,我們社會永遠呼喚像白求恩這樣的古典共產黨人。
板書:
紀念白求恩
白求恩——共產黨人的楷模
《紀念白求恩》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有關常識;積累文中的生字詞和成語。
2、學習本文夾敘夾議的寫法,了解議論文中“敘”的特點。
3、學習本文敘議結合,以議為主的寫法;理解文章贊揚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導學生追求道德修養(yǎng)的更高境界。
4、理解并掌握對比論證的寫法和作用;學習白求恩同志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目標3。
教學難點:
目標4。
教學方法:
朗讀、研討。
課型:
新授課。
課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前一個單元我們學習了一組關于生命的文章,大家對生命有了一些認識和體驗,“生”的反義詞是什么?為什么我們能說一個人“雖死猶生”,“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呢?
明確:業(yè)績永存、精神不死。所以當這種人死后,人們往往會怎樣?明確:紀念他。
這篇文章是毛澤東同志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寫的,白求思是什么人,他有哪些優(yōu)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的?請看課文。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本文是毛澤東同志在1939年12月21日為紀念白求恩同志所寫的.一篇講話稿。題目明確地交代了寫作此文的目的,涵蓋了文章的中心。
2、毛澤東:(1893—1976),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思想家。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1893年12月26日生于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早年就讀于湖南第一師范,即開始革命活動,接受并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1921年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歷任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等職。主要作品有《論持久戰(zhàn)》《為人民服務》等。毛澤東的詩詞也很有名,如《沁園春·雪》《卜算子·詠梅》《長征》等。他的主要著作收在《毛澤東選集》中。
3、時代背景:
諾爾曼?白求恩(1888-1939),偉大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加拿大共產黨員,著名的胸外科醫(yī)生。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后,受加拿大共產黨的派遣.率領由加拿大和美國人組成的醫(yī)療隊于1938年初來到中國.1月間經延安到達晉察冀邊區(qū)。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淶源摩天嶺前線醫(yī)院醫(yī)治傷員時,不牽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堅持工作,肘關節(jié)又發(fā)生轉移性膿瘍.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縣逝世。他最后一句話是:“努力吧!向著偉大的路,開辟前面的事業(yè)!”
白求恩逝世一個月后的12月21日,毛澤東同志寫下了《紀念白求恩》這篇文章。
4、學習生字:
派遣(qiǎn)狹隘(ài)滿腔熱忱(chén)拈輕怕重(niān)
以身殉職(xùn)鄙視(bǐ)純粹(cuì)漠不關心(mò)
5、理解生詞。
6、教師范讀,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三、默讀課文,理清條理:
1、重點句,對表現文章內容起重要作用的句子,有的就是中心句。這些句子是我們概括一段文章和一篇文章的依據。讓學生找出各段的重點句:
第一自然段:“一個外國人,毫不利己的動機,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當作他自己的事業(yè),這是什么精神?這是國際主義的精神,這是共產主義的精神,每一個中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這種精神!
第二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
第三自然段:“白求恩同志是個醫(yī)生,他以醫(yī)療為職業(yè),對技術精益求精!
第四自然段:“我們大家要學習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全文四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個部分,每一部分的要點是:
第一部分: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白求恩的國際主義精神。
第二部分: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白求恩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白求恩同志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總結全文,點明向白求恩同志學習的深刻意義,號召全黨學習白求恩同志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四、教師小結:
本文概括敘述了白求恩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的不尋常的經歷,高度評價了他的國際主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以及對技術精益求精的共產主義精神,并號召每一個共產黨員學習他的這種精神。
五、布置作業(yè):
研討與練習一。
《紀念白求恩》教學設計 6
一、學情分析
《紀念白求恩》是毛澤東為悼念白求恩而作的一篇悼念性質的議論文。全文由三個分論點得出中心論點:“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學習白求恩的共產主義精神”。通過中心論點的論證,高度贊揚了白求恩的精神并號召全黨學習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七年級的學生對于議論文的文體常識了解不多,對于相關文體知識比如論證方法等難以把握。學習本文要重點引導,同時讓學生受到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課文中所反映的`白求恩的事跡及抗戰(zhàn)的背景都離學生生活較遠,因此,如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使學生樂于學習,樂于感受,是教學中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跟學生講一些白求恩生活中的故事,而不是泛泛介紹他的經歷,以使學生感受白求恩身上所具有的人格力量、信仰力量。當學生真正理解了白求恩,再來學習這篇文章,態(tài)度上會更虔誠,而且他們有了感性的認識,理解上也會更容易。
二、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課文,畫出重點詞語和句子,感受語言的簡練和感染力。
2.對比朗讀,品味不同句式的表達效果。
三、教學重難點
1.感受語言的簡練和感染力。
2.品味不同句式的表達效果。
四、教學方法
本課主要采用朗讀法和對比品味,感受毛澤東語言的簡練和感染力。
1.在朗讀中感受語言之美。
2.在實踐對比中品味不同句式的表達效果。
五、教學過程及內容要點
。ㄒ唬⿲胄抡n
毛澤東是怎樣淋漓盡致地傳達出白求恩同志的優(yōu)秀品質?今天我們將一起在品讀中感受毛澤東語言的簡練和感染力。
(二)問題探討1;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
1.默讀第二、三段,用“△”標出成語,在不懂意思的成語上邊加“?”,并感受運用成語的好處。
2.學生交流劃出的成語,通過合作學習了解成語意思。
《紀念白求恩》教學設計 7
第一課時
學習目的:
1、掌握全文思路;
2、品味精彩語言;
3、領悟積淀語感。
學習重點:
品味和積累精彩語言。
學習難點:
品味精彩語言。領悟積淀語感。
教具:
幻燈機
學習過程:
一、把握語脈、理解語旨
1、默讀全文,回答:毛澤東同志在這篇文章中號召我們應該學習白求恩哪些精神?號召我們要做怎樣一個人?(幻燈片投影)
學生默讀之后,思考,討論,交流,明確。
提示:(技術)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號召我們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
2、想一想以上要點是如何概括出來的?(幻燈片投影)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明確。
提示:根據每段的重點句概括出來的。
3、再粗讀全文,思考全文四段之間的關系。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明確。
提示:前三段是并列關系,依次贊揚了白求恩同志三個方面的精神,這些都是他共產主義的具體表現;第四段是對前三段的總結,強調了學習白求恩精神的意義。
二、欣賞語體
教師范讀第一自然段。并指導:第一二句敘述事件
學生各自朗讀。
比較下面兩個句子,找出它們的共同點。(幻燈片投影)
我們要和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聯(lián)合起來,要和日本的、英國的、美國的、德國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聯(lián)合起來
這就是我們的國際主義,這就是我們用以反對狹隘民族主義和狹隘愛國主義的國際主義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明確。
提示:每句的前后部分意思相同,但前部分內容更概括,后一部分內容更具體、更豐富,形成一種層進的結構,起到強調的.作用,給人以深刻印象。
學生各自反復朗讀以上兩句,體會品味。
三、小結:(略)
作業(yè):
。1)熟讀全文。
(2)完成課后練習。
后記: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品味精彩語言。
2、領悟積淀語感。
學習重點:品味和積累精彩語言。
學習難點:領悟積淀語感。
教具:幻燈機
學習過程:
一、學生朗讀精彩語段,體會語境
學生各自朗讀第二自然段。
“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卑选皼]有一個不”改為“都”,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用幻燈片投影)學生思考,討論,交流,明確。
提示:原句用了雙重否定,語氣比一般肯定句更重,表達對白求恩的“佩服”和“為他的精神所感動”的程度更深。學生分別讀一讀原句和改句,比較、體會不同的表達效果。
二、積累與擴展(用幻燈片投影)
1、把成語“拈輕怕重”、“漠不關心”、“麻木不仁”、“精益求精”、“見異思遷”抄寫在卡片上,并它們領會在文中的意思。
2、將文中你認為精彩的語段摘抄下來,并背誦。
3、熟讀課文后面白求恩的講話。
三、熟讀課文,然后完成以下任務。
1、從文中再找?guī)滋幷Z言來欣賞品味。
2、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學習。出示有關白求恩的圖像,錄音機范讀課文。
板書設計:
國際主義精神
贊揚財富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紀念白求恩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號召全黨學習白求恩同志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紀念白求恩》教學設計 8
《紀念白求恩》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級上第三單元第一課,是學生接觸的第一篇議論文。本文是毛澤東在1939年12月21日所作的。此時,距白求恩大夫逝世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本文是一篇結構清晰、論證明了的議論文。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議論文的文體特點;
。2)把握分析以論文的方法
。3)背誦精彩段落。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默讀、誦讀整體感知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2)師生共同討論本文的論點和論據及論證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學習白求恩的共產主義精神;
(2)教育學生做白求恩式的人。
教學重點、難點
1.對白求恩同志共產主義精神的理解。
2.對文章雄辯說服力的理解。具體表現為:事和理、情與理的高度融合;夾敘夾議,以議為主的`表達方式;用對比的方式擺事實講道理;概括而有力的語言。
教學準備
課件、小黑板、卡片等。
設計思路
學習本課要以學生自學討論為主,教師適當點撥。對有些語文知識的學習,可通過賞析重點段落來完成,不要肢解課文。
教學課時數
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導人:簡介白求恩生平事跡。白求恩同志的死使人們無比悲痛,毛澤東同志于1939年12月21日寫下了這篇紀念白求恩的文章。白求恩大夫的感人之處表現在哪些方面?下面我們一起學習毛澤東的文章《紀念白求恩》。(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自主學習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解決以下問題。(出示課件1。)
1.自讀課文,找出并掌握文中出現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句子。
2.找出各段的重點句,歸納各段要點。
3.本文概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哪些主要事跡?
4.白求恩同志的這些表現分別是什么精神?概括地講,這些是一種什么精神?
5.在第二、三段中作者贊揚白求恩同志這一精神時,用了怎樣的論證手法?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6.作者為什么先舉“前線回來的人”的例子,再舉“晉察冀邊區(qū)軍民”的例子?
7.找出文中的記敘語句,分析一下,記敘文和議論文中的記敘有什么不同?
8.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研究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四、反饋交流
1.解釋下列詞語。
漠不關心麻木不仁、見異思遷、拈輕怕重、精益求精
明確:(讓一位同學解釋,如有錯誤讓其他同學糾正。)
要求:(記住重點字詞。)
2.找出各段的重點句,歸納各段要點。
明確:(不要求答案統(tǒng)一,只要有理即可,目的只在于檢查學生的思考情況。)
。▍⒖即鸢福旱谝欢危何覀円獙W習白求恩同志的國際主義精神、共產主義精神。第二段:學習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第三段:學習他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四段:我們大家要學勻他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3.本文概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哪些主要事跡?
明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滿腔熱忱;對技術精益求精。)
《紀念白求恩》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學習白求恩同志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技術精益求精的崇高的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精神。
2.學會歸納各段內容要點。
3.理解文中的對比手法及其作用。
4.本文句式整齊,節(jié)奏明快有力,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語言的說理力量。
【教學重點】
1.對白求恩同志共產主義精神的理解。
2.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作用。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有這樣的一個人,他生的光榮,死的偉大,你知道他是誰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一篇文章《紀念白求恩》
二、我會讀-——預習展示
派遣( )狹隘( )滿腔熱忱( )拈輕怕重( )
以身殉職( )鄙視( )晉察冀( )
(明確:學生先自讀,再展示,接著學生互評、老師點評)
三、我來解——整體感知
同學們,回想一下,當你們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你最想知道什么呢?以此讓學生生成課堂問題,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問題總結如下:
1、白求恩是誰?
2、我們?yōu)槭裁匆o念白求恩?
3、我們要紀念白求恩什么精神?
第一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國際主義精神。
第二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白求恩同志具有對技術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號召全黨學習白求恩同志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明確:學生自讀課文,先獨立解答問題,再小組內交流答案,最后全班展示,并且學生要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以此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我會評——精讀評析
以上是對文章的一種略讀方法,為了更加真實地走進白求恩,了解白求恩精神,現在我們一起精讀第二段,同學們邊讀邊畫出本段中描寫白求恩的句子。
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表現在他對工作的極端的負責任,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
2、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晉察冀邊區(qū)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醫(yī)生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yī)生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苯處熛仁痉独首x,并交給學生朗讀技巧,朗讀時要注意讀音、聲音、感情、快慢的把握,并且明確“沒有一個不”“無不”是雙重否定句式。
3、本段中除了寫白求恩,還寫了哪些人?他們又有什么特點?本段最突出的寫作手法是什么?作用?
(明確:對比手法)
五、我有感——感悟主旨毛主席向全黨發(fā)出號召:我們大家要學習白求恩同志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六、我想說——情感升華
假如你在白求恩同志墓前,你會說些什么呢?
七、教師總結:
最后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像白求恩同志那樣做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
《紀念白求恩》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的
1、學習白求恩共產主義精神。
2、學習本文敘議結合,以議為主的寫法。
重點:
學習白求恩共產主義精神。
難點:
學習本文敘議結合,以議為主的寫法。
教學策略:
讀讀品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要寫好文章,必先符合文體;要符合文體,必先了解寫法。昨天,我們已對課文內容,作者的觀點有了了解。今天,我們要探究一下文章的寫法。
二、速讀,思考。
先讀:下面我們來感知這篇課文的內容及寫法。請大家各自大聲地、快速地朗讀課文。在朗讀的時候注意問題:課文中敘述了白求恩醫(yī)生哪些方面的情況?請用“( )”標出。
思考:找出敘述部分。
三、下面我們就來感知一下課文對白求恩事跡的'介紹、敘說。
首先看第1段,大家把介紹白求恩的內容一起朗讀出來。注意:朗讀的時候不要讀到議論的方面去了。
這里介紹了白求恩在中國的經歷。
好,看第2段,讀出文中敘述的部分。老師提示一下,就是從“從前線回來的人”到“無不為之感動”。
好,第3段才兩句話,是哪一句?
再看第4段,從哪里到哪里?指名說出
四、剛才我們找出來的都是敘述部分,但是,這篇文章體裁是議論,因此在敘述白求恩的事跡的同時,作者一定會加以評價、議論,下面我們把議論的部分也來讀一讀。
1、我們來讀第1段,女生讀敘的部分,男生讀議的部分。
明確:剛才同學們讀的這個段落很明顯由兩個層次組成——敘和議。由敘到議,表現了作者通過白求恩的事實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加以評論的思路。下面我們也可以根據這種體會,來感知其他段落的層次。
2、下面我們來看第2段,大家思索一下怎樣讀出層次來。 好,試一試。這邊讀第一個層次,這邊讀第二個層次。
3、第3、4段,請一位同學起來讀第一個層次,然后我們大家一起來讀第二個層次。
五、小結課文寫法
我們剛讀的三個段落都是先敘后議,這樣我們就對課文的寫法有了明確的了解。——敘議結合。敘是基礎,議表現作者的情感和觀點。
【《紀念白求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紀念白求恩》教學反思05-03
紀念白求恩教學反思04-17
紀念白求恩教學反思04-17
課文《紀念白求恩》教學反思05-14
《紀念白求恩》課文原文03-15
《紀念白求恩》閱讀答案11-11
《紀念白求恩》同步練習及答案04-02
《紀念白求恩》閱讀及答案參考12-22
紀念白求恩語文教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