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高清在线,中文字幕在线电影观看,中文字幕在线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男攻调教双性男总裁,热热涩热热狠狠色香蕉综合,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面積》教學設計

時間:2023-07-16 00:06:0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面積》教學設計(精選9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面積》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面積》教學設計(精選9篇)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面積》教學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面積的含義,能用正方形作單位表征簡單圖形的面積。

  2.經(jīng)歷面積與周長的區(qū)分,加深

  學習重點:

  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

  學習難點:

  面積與周長的區(qū)分

  學習準備:

  學具(方格紙、圓片、正方形、三角形、小印章等)、課件。

  學習過程:

  預設

  一、激情導課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與“面”有關的知識

  二、民主導學

  1.任務一:初步認識面

  (1)摸一模,認識面。請學生用手摸一摸數(shù)學書封面,再摸一摸課桌的桌面。

  通過更豐富的素材,積累比較面的的經(jīng)驗。教師請學生觀察教室中黑板面和國旗的表面,

 。2)找找自己身上的面,比比臉面與桌面的不同。

  (3)認識曲面(蘋果、乒乓球)

  2. 任務二:認識面積大家來進行涂色比賽。請一名同學上臺來涂,其他同學在自己的座位完成涂色任務,最快涂完的獲勝。

  2.探討比賽規(guī)則是否公平,知道“面積”的概念。

  )結合實例認識面積。

  教師舉例說明: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積;國旗表面的大小,就是……(板書課題:認識面積。)

  2.學生舉例說明物體表面的面積。

 。1)動作、語言相結合,說明身邊物體的面積。

  請學生邊摸邊說,什么是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什么是課桌面的面積……

 。2)通過想象,舉例說明其他物體表面的面積。

  請學生結合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物體,邊想象邊說一說它們的面積。

  3.用豐富的實例,進一步完善對面積的認識。

  (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側面,說一說哪一個面的面積比較小。

  4.周長與面積的區(qū)別

  5. 將數(shù)學書按不同位置擺放,說一說封面面積的大小是否有變化。

  三、檢測導結

  完成第62頁做一做。

  交流時,讓學生不但說明自己所填的結果,還要說明自己是怎樣想的。

  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組織學生摸一摸老師的手掌面,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數(shù)學書的封面,以及觀察黑板的表面等等,用學生自己身邊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充分感知”面”,引發(fā)新知的生成。

  在學生沉浸于生活體驗時,通過涂色比賽的活動,使學生產(chǎn)生認知沖突,在探討比賽規(guī)則是否公平的過程中,使學生認識到,這里所謂的大、小,實際上是說樹葉的面有大有小,進而引出“面積”的概念,為認識面積作好準備。揭示本節(jié)課的主題——面積的含義。及時地把生活經(jīng)驗概括為數(shù)學知識,把生活語言提升為數(shù)學語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積,數(shù)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等。先就具體事物,說明“面積”的意義,為“面積”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認識的基礎。

  摸身邊物體的`表面,觀察桌子、凳子、練習本、文具盒等物體的表面,并且比較兩個面的大小,能加深學生對“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較大小”的認識,鞏固面積概通過完成做一做的練習,使學生體會一個圖形中含有幾個面積單位,它的面積就是幾(個單位),感悟單位的價值。

  但反思整節(jié)課,還存在許多遺憾和不足的地方:

  1、在教學認識物體的某個面時,沒有給學生以充分的時間去多說說各種各樣的物體的面并說說什么是它們的面積。雖然學生已經(jīng)知道了課本封面的面積、黑板表面的面積等,但沒有延伸到課堂以外,延伸到實際生活中去。這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很好的拓展學生的思維廣度、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學生的小組合作活動組織的還是不夠到位。雖然已經(jīng)特意明確了活動要求,但由于平時的課堂中缺少訓練,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仍顯亂糟糟。所以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還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與交流的能力,在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前提下,指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面積》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目標

  1、結合實例認識面積的含義,能有自選的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2、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厘米2、分米2、米2、千米2、公頃),會進行簡單的面積換算。

  3、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教材分析

  第四單元“面積”,第一課要初步建立面積的概念。首先結合四對形狀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體或圖形,直觀說明面積的含義。接著讓學生從附頁中剪下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比一比它們的面積大小。解決這個問題的挑戰(zhàn)性在于單純依靠觀察難以判斷,要鼓勵學生嘗試尋找其他的比較手段和途徑。教材中提供了三種辦法:剪一剪,拼一拼;用硬幣擺一擺,再數(shù)一數(shù);先畫格子,再數(shù)一數(shù)。不僅體現(xiàn)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其中擺硬幣或畫格子的辦法所蘊含的思想,還為后來學習面積的度量埋下了伏筆。

  第二課,是讓學生量一量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有多大。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經(jīng)歷用畫方格數(shù)方格的方法測量封面,以及交流各自測量結果的過程,并在對彼此不同的測量結果的質疑與反思中,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在這個基礎上,認識1厘米2的面積單位,并讓學生說一說自己身邊哪些東西的面積大約是1厘米2,使1厘米2這個面積單位變得直觀、具體,看得見,摸得著。學生有了對1厘米2這個面積單位體驗后,讓他們再估一估數(shù)學封面的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厘米,并用格子紙量一量,檢驗估測得準不準。這樣的活動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與估測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后續(xù)教材引導學生認識1分米2與1米2等面積單位的活動,也要經(jīng)歷與認識1厘米2大體相同的認知過程,特別要體會學習1分米2與1米2這兩個面積單位的必要性,以及獲得它們所示面積大小的具體體驗。因為不同大小的面積單位是根據(jù)具體情境或場合加以選擇使用的。

  第三課“擺一擺”是探索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探索活動從估測3個長方形的面積開始,培養(yǎng)估測意識;然后用1厘米2的小正方形放在3個長方形上擺一擺,看需要擺幾行幾列,能夠分別把這些長方形鋪滿,從而獲得每一個長方形的長、寬和面積的關系數(shù)據(jù);把這些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進行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長方形面積與乘法的聯(lián)系,從而建立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這個實驗、探索的過程是學生體驗合情推理、建立數(shù)學模型的抽象思維的過程。有了建立長方形面積公式的`經(jīng)驗,經(jīng)過類比推理,學生就能夠得出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第四課“鋪地面”,學習面積單位的換算關系(進率)。教材創(chuàng)設了“鋪地面”的問題情境,探索1分米2與1厘米2的換算關系。先讓學生估計1分米2=100厘米2的換算關系。學生經(jīng)歷這個過程之后,就可能類似地推出1米=100分米2、1米=10000厘米2等結論。在掌握厘米2、分米2和米2之間的單位換算關系之后,再認識米2、公頃和千米2之間的換算關系,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憶這些常用的面積單位及其換算關系。例如,1米2=10000厘米2、1公頃=10000米2,這兩個換算關系有相同的進率;1分米2=100厘米2、1米2=100分米2、1千米2=100公頃,這三個換算關系也相同的進率--利用這種形式上的聯(lián)系,也許有助于保持對它們的記憶。

  三、重點難點

  1、理解面積的含義,感受1厘米2、1分米2、1米2、1公頃、1千米2的實際大小。

  2、會用合適的面積單位表示面積的大小。

  3、會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4、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5、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6、會應用長、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四、教學建議

  1、要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教學重點

  2、要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測量、操作等實踐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3、要重視估測活動的過程,鼓勵估測方法的多樣化。

  4、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面積》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初步理解面積的含義。

  2. 使學生經(jīng)歷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多種比較策略。

  3. 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的興趣,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游戲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來了這么多聽課老師,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好嗎?

  [評析:借助拍手的情境導入新課。]

  二、 初步感知,認識面積

  1. 揭示面積的含義。

  師:我們拍手的時候,兩只手碰擊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誰來摸一摸老師的手掌面?(學生摸老師的手掌面)

  師:你們的手掌面在哪兒?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學生摸自己的手掌面)

  師:(摸數(shù)學書的封面)這是數(shù)學書的封面。老師的手掌面和數(shù)學書的封面比,哪一個面大?

  生:數(shù)學書的封面大,手掌的面小。

  師:把剛才的話說完整,好嗎?

  生:數(shù)學書的封面比手掌面大,手掌面比數(shù)學書的封面小。

  師:伸出你們的小手,也擺在數(shù)學書封面上,比一比大小。

  生1:數(shù)學書的封面比我的手掌面大。

  生2:我的手掌面比數(shù)學書的封面小。

  師:數(shù)學書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哪個面大呢?

  生:數(shù)學書的封面比黑板的面小,黑板的面比數(shù)學書的封面大。

  師:(指黑板面)像這里,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積。(板書:面積)你能說一說什么是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嗎?

  生:數(shù)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

  [評析:摸一摸老師的手掌面,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數(shù)學書的封面,以及觀察黑板的表面等等,用學生自己身邊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充分感知,引發(fā)新知的生成。在學生沉浸于生活體驗時,揭示本節(jié)課的主題面積的含義。及時地把生活經(jīng)驗概括為數(shù)學知識,把生活語言提升為數(shù)學語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積,數(shù)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等。先就具體事物,說明面積的意義,為面積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認識的基礎。]

  2. 摸一摸,說一說。

  師: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物體,桌子、凳子、練習本、文具盒等等。這些物體都有面,這些面的面積有大有小,F(xiàn)在,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兩個面比一比,哪個面的面積大,哪個面的面積小?

  生1:課桌面的面積比凳子面的面積大。

  生2:練習本封面的面積比課桌面的面積小。

  [評析:摸身邊物體的表面,觀察桌子、凳子、練習本、文具盒等物體的表面,并且比較兩個面的大小,能加深學生對物體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較大小的認識,鞏固面積概念。同時,還可以滲透全等形等積和面積的可加性等公理,以及其他等量公理,為引進面積單位以及用直接計量法求面積打下基礎。]

  三、 操作實驗,比較大小

  1. 涂一涂。

  師:我們研究了這么多物體表面,看過了,也摸過了,想不想再動手涂一涂呢?(想)好,全班分成兩大組,來個涂色比賽。請聽清兩個要求:第一,發(fā)給你們的圖形要涂滿,不能有空隙;第二,老師說開始,才可以動筆涂,時間1分鐘。請小組長打開1號信封,每人發(fā)一張紙。(小組長按要求發(fā)給每個學生一張白紙)

  師:準備好了嗎?開始!

  學生涂色。

  師:時間到,涂好的同學請舉手。下面,我隆重宣布比賽結果:小組獲勝。獲勝的小組,把你們的作品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生1:太不公平了!我們不服氣。

  生2:他們涂的紙比我們的小多了。

  生3:看看我們的紙,比你們的大多了。

  師:你們小組的紙大,他們小組的紙小,也就是你們小組要涂的什么大?

  生:我們小組要涂的面積比他們小組要涂的面積大得多。

  [評析:創(chuàng)設激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形成認知沖突,造成憤悱的'心理狀態(tài)。咱們研究了這么多物體表面,看過了,也摸過了,想不想再動手涂一涂呢,分成兩大組,來個涂色比賽,學生興致盎然。而教師事先發(fā)給兩組涂色的圖形的面積不一樣,一組比較小,另一組要大得多,當然涂起來用的時間就多。這樣,當學生看到事實真相之后,對面積的大小也就有了更強烈的感受。]

  2. 練一練。

 。1) 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同一幅中國地圖上描下來的四個省的圖形。

  師:這是從同一幅中國地圖上描下來的四個省的地圖。你能看出哪個省的面積最大,哪個省的面積最小嗎?

  生:四川省的面積最大,江蘇省的面積最小。

  (2) 畫面積不一樣大的圖形。

  師:下面請大家動動手,畫出兩個面積不一樣大的圖形。

  生按要求畫兩個面積不一樣大的圖形。

  選擇3~4幅在投影儀上展示,并比較兩個圖形的大小。

  師:同學們畫出的這些圖形,都能比較出面積的大小嗎?(能)

 。3) 想想做做第5題。

  出示校園平面圖。

  師:咱們再來看一幅校園平面圖。選擇其中兩個圖形,比一比所占土地面積的大小。

  生1:運動場的面積比生活區(qū)的面積大。

  生2:水池的面積比花壇的面積小。

  生3:辦公樓的面積和生活區(qū)的面積差不多。

  師:到底是辦公樓的面積大,還是生活區(qū)的面積大呢?能一眼看出來嗎?

  生:看不出來。

  師:怎樣比較這樣看上去面積差不多的兩個圖形的面積呢?我們來看下面的例子。

  [評析:相差懸殊的兩個面面積的大小,憑觀察就能做出判斷。對于兩個面積差不多的圖形,要比較大小就得另想他法。]

 。4) 比較圖形的面積。

  師:(出示面積接近的正方形和長方形)這兩個圖形哪個面積大呢?(學生意見不一)

  師:咱們光用眼睛看,難以準確地做出判斷。你們能不能想想其他的辦法?

  學生在小組內(nèi)議論。

  師:為了方便大家比較,老師為你們提供了一些材料:4個小方塊、紙條、尺子。大家可以借助這些材料,想辦法比較它們的大小。

  學生在小組內(nèi)活動,教師巡視。

  組織反饋。(略)

  [評析:問題是啟發(fā)式教學的驅動器。抓住了問題,就抓住了課堂教學的切入點。當老師出示兩個面積很接近的圖形時,引起了學生的爭論。這個時候的學生,是帶著問題在思考,策略的探求已經(jīng)從外壓轉化為求知的內(nèi)需。]

  四、 實踐運用,解決問題

  1. 想想做做第3題。

  出示圖形。

  師:下面四個圖形,哪個圖形的面積大一些?你們有比較的辦法嗎?

  生:數(shù)格子!

  師:那么,我們就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來比較這些圖形的大小。

  學生在書上數(shù)出結果,寫在每個圖形旁邊。

  學生獨立完成后,組織匯報。(數(shù)梯形的面積時出現(xiàn)了分歧,有少數(shù)學生的答案是20格。)

  師:究竟哪一個答案正確?

  生:應該是18格,梯形中的4個半格合起來是2格。

  師:通過數(shù)格子,我們知道哪個圖形的面積最大?

  生:梯形的面積最大。

  2. 出示下圖:

  師:小明家用方磚鋪地,還剩下兩個部分沒有鋪,如果鋪滿這兩塊空地,哪塊空地用的方磚多?

  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各自的想法。

  師:兩塊空地各用多少塊方磚?

  生:第一塊空地要用16塊方磚,第二塊空地要用18塊方磚。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可以數(shù)空的格子。

  師:怎樣才能把這兩塊地的空格數(shù)準確呢?

  生:可以把空出的格子先畫出來再數(shù)。

  師:你來試一試。

  學生到投影前操作。(畫出格線,數(shù)出空格)

  師:哪一塊空地的面積大?

  生:第二塊空地的面積大。

  師:這兩塊空地,一共要用多少塊方磚?

  生:16 + 18 = 34(塊)。

  3. 游戲(猜猜看)。

  師:同學們喜歡做游戲嗎?(喜歡)好,我們一起來做一個游戲,規(guī)則是:同學們分兩組,分別看老師出示的圖形。一組同學看圖形時,另一組同學不能看。

  師:(出示一個較大的被分成4格的圖形)請第一組同學看,這個圖形一共有幾格?

  生:(齊)4格。

  師:(出示一個較小的被分成6格的圖形)請第二組同學看,這個圖形有幾格?

  生:(齊)6格。

  師:大家來猜一猜,哪個組同學看到的圖形面積大?

  生1:6格比4格多,當然6格的圖形大。

  生2:不一定。說不定6格的圖形格子小。

  師:究竟哪個圖形的面積大呢?想不想看看這兩個圖形。(出示兩個圖形)為什么4格的圖形,面積反而大?

  生1:4格的圖形,每個格子大。

  生2:6格的圖形,每個格子小。

  師:看來,用數(shù)格子的辦法來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時,格子的大小要一樣。專門用于計量面積的這種小方格,就是面積單位,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研究。

  [評析:比較面積大小,可以通過觀察,運用直覺思維做出判斷。對于面積相差不多的兩個圖形,則需要用其他的方法,如疊合法、數(shù)方格的方法等。用數(shù)方格的方法來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就是將兩個圖形的面積大小的比較,歸結為兩個數(shù)的大小比較。教科書以想想做做第3題,引導學生體會這種方法。隨后的練習,因為圖中沒有現(xiàn)成的格子,所以學生既可以比照旁邊的方磚,去數(shù)空缺處有多少格,也可以先畫格子然后數(shù)。專門用于計量面積的這種小方格,就是面積單位,這就為下一節(jié)課學習面積單位做了必要的鋪墊。]

  總評

  這節(jié)課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注重創(chuàng)設生動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玩中學,學中練,在活動中體驗新知,在解決問題中提煉新知。教者在吃透教材編寫意圖的基礎上,利用廣泛的課程資源,選取學生熟悉的事例,作為教學內(nèi)容。這樣,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實現(xiàn)教材預期的教學目標,把數(shù)學課上活。

  第二,強化面積概念的教學。面在小學和初中都是不定義的概念。在教學中,學生很容易把面積和周長混同。關于面積計量,學生先要根據(jù)面積概念和面積單位的意義掌握面積的直接計量法(即數(shù)方格的方法),然后推導出幾個面積公式,從面積的直接計量過渡到間接計量。所以在面積概念的教學中,要注意滲透全等形等積和面積的可加性兩個公理,為直接計量法打好基礎。為了防止面積和周長混同,往往用對比題組對學生進行訓練。

  第三,注重把握探索時機,對學生實施有效的引導,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者為學生提供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不斷地引導學生在觀察、操作、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的活動中,逐步形成自己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教學設計注意從解決問題中提升概念、方法和規(guī)律,并有效發(fā)揮活動的作用。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面積》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 經(jīng)歷觀察、估計、操作等活動,體會感受物體的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理解“面積”的意義。

  2、 經(jīng)歷比較兩個圖形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

  3、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主動探索和互相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并理解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

  能通過多種手段比較物體表面和封閉圖形面積的大小。

  教學準備:

  1、各種形狀的物體。(橙子、易拉罐、盒子、杯子等)

  2、四人小組活動的長方形、正方形等學具。

  3、多媒體課件。

  4、作業(yè)紙、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請你們在教室里找找看,我們教室里有哪些物體?

  這些物體哪里有面?在匯報時如有可能最好邊摸邊說。

 。ㄈ纾鹤烂、黑板面、凳面、書本封面、鉛筆盒面、人身上有手掌面、臉面等。)

  二、合作探究,感知概念

  1、 物體表面的大小

 。1)小朋友,你們看一看,黑板和大屏幕的面,哪個更大。磕銈冊儆檬置幻,凳子的面和數(shù)學課本的面哪個更大啊?

  學生通過看、摸匯報結果。

  教師揭示: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了物體表面是有大小的,通常數(shù)學上把物體表面的大小稱作面積。

 。2)師:那么我們來指一指課桌的桌面的面積和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

  師生一起指(拿出實物進行指)(邊指邊說:數(shù)學書封面的大小是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課桌桌面的大小就是課桌桌面的面積)同桌相互說一說。

 。3)找一找身邊其他物體的表面的大小又是怎樣的,請你摸一摸、比一比它們面積的大小,再告訴你的同桌。

 。4)出示一些不規(guī)則面的物體(如橙子、易拉罐、盒子、杯子),找找他們的面積(機動,準備刪除)。

  2、封閉圖形的大小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老師這兒有幾根鐵絲,誰愿意上來圍一圍,圍出自己最喜歡的圖形嗎?(指名請3個學生圍)

  師:那么這幾個圖形有面積嗎?它的面積在哪呢?誰能上來指一指、摸一摸?誰又能想辦法把它的面積搬到黑板上來呢?可以同桌先討論一下。學生匯報、板演。

  教師再出示一些圖片,問他們能否找出他們的面積?為什么有些圖形就沒有面積呢?

  師揭示:像這些不封閉的圖形無法確定它的大小,可以無限制地延伸;而這樣封閉的.圖形能看出他的大小,才有面積。

  揭示: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面積的大小。

  師:你們知道這根鐵絲是這個圖形的什么嗎?

  師:看來周長和面積還是有區(qū)別的,周長指外面一圈,好像是水果的皮;面積是里面的部分,就好像是里面的果肉。我們以后在做題目的時候得注意了。

  補充練習(機動)

  師:這個數(shù)學工具認識嗎?(三角板)那么你能找出它的面積嗎?(板所在的面積)

  師:誰還能在這塊三角板上找出其它隱藏著的面積嗎?(空心部分這個封閉圖形的面積)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面積》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經(jīng)歷用不同的方法比較兩個物品表面、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

  2.認識面積的含義,了解把圖形平均分成若干小方格來進行面積比較的方法。

  3.積極參加觀察、比較、交流活動,愿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準備:將附頁中的長方形剪下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我們周圍的物體都有面,像桌面、書面、文具盒面、籃球的面請你從身邊的物體中任意選出幾個物體看一看,摸一摸。 學生感受。

  師:誰能給它們起一個共同的名字?

 。ㄎ矬w的表面)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我們的教室,哪些物體表面的形狀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生1:課桌的面是長方形的。

  生2:我的橡皮的面是正方形的。

  生3:黑板的面是長方形的。

  二、探究新知。

  1、師:請你任選兩個表面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物 體,比一比它們的表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物體表面有大小。

  師:我們可以說:物體表面的大小叫物體表面的面積。

  2、師:我們把這些圖形畫在紙上,就成了“平面 圖形”。 剛才我們知道了物體的表面有大小,那大家想一想,平面圖形呢?

  引導學生得出:平面圖形也有大小,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平面圖形的面積。

  3、誰能將這兩句話概括一下,說說什么是面積。 師生共同歸納面積的定義。

  下面我們看看課本的編者是怎么給面積下的定 使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初步感知物體的表面的概念,為理解面積的概念奠定基礎。 物體的表面積由教師傳授給學生,到平面圖形的面積時,學生采用類推的方法,即可得出平面圖形面積的定義。

  如果學生說:“課桌是長方形的。”教師應及時糾正是:“課桌的面是長方形的.! 學生可能會說“哪個物體的表面比哪個物體的表面大或小! 概括面積的定義義。 課件出示面積的定義,多讀幾遍,加深印象。

  4、讓學生拿出從附頁中剪下的兩個長方形紙,比 一比哪個面積大? 指幾名學生到前邊演示比較的方法。

  生1:黃色長方形的面積大。我把藍色長方形放在黃色的上面,讓相鄰的兩條邊對齊,我發(fā)現(xiàn)黃色長方形面積大。

  生2:我是這樣擺的。

  生3:還可以這樣擺。

  生4:也可以這樣擺。

  師:你能給這種方法起個名字嗎?

  生:重疊法。

  5、教師出示比一比(2)中的兩個圖形,讓學生 比一比,哪個圖形面積大,哪個圖形面積。孔约涸囈辉。 把你的方法告訴小組中的其他同學,看看同學的方法對你有什么啟發(fā),你們還能創(chuàng)造出什么方法比較這兩個圖形的面積?小組合作進行比較。

  匯報:

  生1:我用的是剪拼法。先把兩個圖形重疊,把多余的部分剪下來,拼在空余的部分,這樣可以看出正方形的面積大。(教師用課件演示)

  生2:我用的是數(shù)方格的方法。我把兩個圖形都分成邊長為5毫米的小正方形,正方形共分成了36個小正方形,長方形共分成了32個小正方形,這樣可以看出正方形的面積大。

  生3:還可以這樣劃分。我是都分成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進行比較的。

  6、出示說一說:這幾種比較圖形面積大小的方法, 你喜歡哪種?為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三、鞏固練習。

  1、85頁練一練。

  2、智力闖關。

  四、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還有什么問題?

  五、作業(yè)。

  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給學生一種成功的享受。 在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加深理解。 學生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這兩個圖形比較起來并不太容易,激勵學生去探索。 培養(yǎng)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 小組學習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要在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進行。 練習設計層層遞進,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 質疑問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 有很多說法,只要能表達清楚意思就達到了設計的目的。 如果學生只說:“黃色長方形大”教師應指出是黃色長方形的面積大。對于學生出現(xiàn)的比較方法,只要能得出結論,就要加以鼓勵。 如果學生出現(xiàn)不了方法的名稱,教師可進行適當引導。 學生在操作中可能不會出現(xiàn)數(shù)方格的方法,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把兩個圖形分別劃分成許多同樣大小的方格進行比較,讓學生試一試試。 如果學生出現(xiàn)其它比較的方法,教師應給予鼓勵。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面積》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知道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最合適,能用正方形作單位表征簡單圖形的面積。

  (二)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觀察、比較、拼擺、度量等數(shù)學活動中,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含義,知道確定面積單位的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度量意識。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在用不同圖形作單位度量面積的過程中,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的合理性。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度量意識的培養(yǎng)。

  三、教學準備

  課件,每組一張粉紅色紙(長18厘米、寬6厘米),一張綠色紙(長12厘米、寬9厘米);每組一袋學具,內(nèi)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四、教學過程

 。ㄒ唬┣榫骋耄醪秸J識面積

  1.結合生活實際,引入“面”的概念。

 。ㄕn件出示主題圖)

 。1)想一想:打掃衛(wèi)生時,如果兩個同學以同樣的速度擦黑板、擦國旗,誰先完成?為什么?

  預設:擦國旗的同學先完成,因為黑板面大,國旗面小。

 。2)生活中很多物體都有面,他們是否也有大小呢? 請同學們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

  預設:

  找一找:可能會找到數(shù)學書封面、課桌面、板凳面、地面、臉面、球面……

  摸一摸:請學生摸一摸數(shù)學書封面,再摸一摸其他物體的面……

  比一比:請學生說一說兩個物體的面哪個面大?哪個面?

  (3)結合實例認識面積。

  ①教師示范:課桌面的大小就是課桌面的面積;數(shù)學書封面的大小就是數(shù)學書面的面積……

  (板書:認識面積)

 、趯W生舉例說明物體表面的面積。(動作與語言相結合,先說說身邊物體的面積;再通過想象,說說其他物體表面的面積)

  2.認識圖形的面積。

 。1)物體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圓等圖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課件出示認識的平面圖形)

  預設:這些圖形也有大小。

 。2)這些圖形也有大小,誰來說說它們的面積?

  預設:正方形這個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積;三角形這個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積……

  【設計意圖】結合生活實例和學生所學知識,通過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說一說等數(shù)學活動認識到物體或圖形的表面有大小。教師結合實例,揭示面積概念,使學生初步認識面積,幫助學生建立面積的概念。

  3.及時練習。

  (1)完成第61頁“做一做”。(課件出示)

  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側面,說說哪一個面的面積比較小。

  (2)為學生提供一個蘋果,請學生摸一摸它的表面,說一說什么是蘋果的面積。

 。3)將數(shù)學書按不同位置擺放,說一說封面面積的大小是否有變化。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認識到不僅物體的上面、正面有面積,側面也有面積,曲面也有面積,進一步完善學生對面積含義的理解;通過判斷不同位置擺放的數(shù)學書封面面積,使學生認識到,同一個物體無論怎樣放,面積大小不變,以此發(fā)展學生的面積守恒觀念。

 。ǘ┍容^面積大小,發(fā)展度量意識

  1.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

 。1)下面兩個圖形,哪個面積大?

  (課件出示,同時為學生提供下面兩個圖形的紙片)

  (2)學生自主比較,可以看一看,也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

  2.交流比較方法,引發(fā)認知沖突。

  (1)讓學生思考:能不能直接看出哪一個面積大?

  (2)用重疊的方法比一比,想一想,能比出結果嗎?

 。3)小結:用觀察、重疊的方法,都不太容易一下子比較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想一想有沒有其他辦法呢?

  【設計意圖】通過比一比的`活動,進一步認識觀察法與重疊法這兩種比較方法,同時也在比較中產(chǎn)生認知沖突,為激發(fā)用度量的方法進行比較奠定基礎。

  3.探討度量單位,培養(yǎng)度量意識。

  (1)你還能想到其他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嗎?

  預設1:學生想到用學過的圖形去度量。

  預設2:如果想不到,可以一起聽聽小精靈的建議。(課件出示)

 。2)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利用學具在長方形中擺一擺。

  (3)交流反饋,確定度量單位。

  ①組織學生反饋,說說自己選擇的是什么圖形,是怎樣擺的。(學生邊說課件邊演示)

  預設1:用圓形作單位。

  預設2:用三角形作單位。

  預設3:用正方形作單位。

  ②組織學生結合以上三組圖形思考:用這些圖形作單位能否比較出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如果要準確測量出某個圖形面積的大小,用什么圖形作單位最合適?為什么?

  預設:能,用正方形最合適,因為正方形能鋪滿所測圖形,且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在擺放時不受擺放的位置和方向的限制。

 、劢處熃榻B:國際上就是規(guī)定用正方形作面積的單位。

  【設計意圖】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經(jīng)歷用不同圖形作單位度量長方形面積的過程,在拼擺過程中體驗單位的價值和選擇面積單位的依據(jù),通過比較感受正方形作面積單位的合理性,認識正方形是最合適的面積單位。

  (三)應用所學,感受單位價值

  1.完成第62頁做一做。

  2.完成練習十四的第1、2、3題。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加深對面積的認識,同時使學生體會一個圖形中含有幾個面積單位,它的面積就是幾(個單位),感悟單位的價值。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關于面積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面積》教學設計 篇7

  教學內(nèi)容:

  面積的意義(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71—73頁)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

  2、在具體操作體驗中,探究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耍性。

  3、在不同的學習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鍛煉數(shù)學思考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面積的意義

  教具、學具的準備:

  課件、不同大小的圖形卡片、小正方形、圓形、長方形。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缡1條線)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觀察這一條線,我們通過測量可以知道它的'長短。

  (出示很多條線)

  師:乂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有關面的知識。

  二、理解面積的意義

  (一)理解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積

  1、看一看、摸一摸

 。贸鲆槐緯

  師:這是一本書,一眼看去,你們先看到的是什么?

  師:誰愿意上來摸一摸它的封面?

 。贸鲆粋長方體盒子)

  師:那哪位小朋友愿意上來摸一摸它的面。其他小朋友認真觀察。

  (拿出一個球)

  師:老師這里述有一個皮球。誰能上來也摸一摸它的面?

  (同時拿出盒子和球)

  師:這兩個物體的它們的面有什么不同?(平面、曲面)師:其實,我們剛才摸的都是物體的表而。(板書:表而)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從身邊任意找出一件物體,摸一摸它的表面。

  2、比一比

  師:現(xiàn)在再請學生們閉上眼睛,然后左手摸一摸書面,右手摸一摸桌面,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回答)

  師:物體的表面有大小,物體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們的面積。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面積》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活動,初步理解面積的含義,初步學會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

  形的大小。

  2.在體驗多種比較策略的基礎上,初步掌握數(shù)方格的比較方法,感受這一方法對于面積計量的意義。

  3.在學習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鍛煉數(shù)學思考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面積的含義。

  教學難點:比較物體表面和平面圖形的大小。

  教學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片若干;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今天,老師帶大家認識數(shù)學王國的一位新朋友。(板書:面積)什么是面積呢?讓我們從生活中開始研究。

  二、摸一摸、比一比,初步認識面積含義

  1.教學例1。

 。1)摸一摸,感知面

  出示情境圖,問:這是什么地方?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我們將利用這些物體認識面積。(補充板書:認識面積)

  摸一摸黑板的表面,課桌面的面,課本封面的面,文具盒蓋的面,認識面。133

 。2)比一比,感知面的大小

  觀察黑板的表面和課本的封面,說說哪個面比較大,哪個面比較小。

  觀察課桌的表面和課本的封面,說說哪個面比較大,哪個面比較小。

  指出: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了物體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們把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板書:物體表面的大小)

 。3)說一說,表述面的大小。

  談話:現(xiàn)在誰來說一說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課本的封面呢?

  你們會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積和課本封面的面積的大小嗎?(在小組里先說一說再集體交流)摸一摸,比一比練習本的封面,學具盒蓋的'面和三角尺的面,哪個面的面積最大,哪個面的面積最小。

  2.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體你能比較它們表面的面積大小嗎?

  講述:通過觀察和摸物體的面等活動,我們知道了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物體表面的面積。過渡:我們還可以通過研究圍成的封閉圖形更深入地了解面積。

  ppt展示大小不一的封閉圖形。

  二、涂一涂、比一比,豐富對面積含義的認識

  1.出示教材第58頁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

  提出要求:把其中的正方形涂成紅色,長方形涂成藍色。

  請你們拿出兩張這樣的紙片,有什么辦法能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呢?

  分小組討論。

  集體交流。

  課件展示。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面積》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面積的含義。

  2.在具體操作體驗中,探究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3.在不同的學習活動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鍛煉數(shù)學思考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面積的意義

  教具、學具的準備:

  課件、不同大小的圖形卡片、小正方形、圓形、長方形。

  教學過程:

  一、導入

 。ǔ鍪1條線)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觀察這一條線,我們通過測量可以知道它的長短。

 。ǔ鍪竞芏鄺l線)

  師:又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有關面的知識。

  二、理解面積的意義

  (一)理解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積1.看一看、摸一摸(拿出一本書)師:這是一本書,一眼看去,你們先看到的是什么?

  師:誰愿意上來摸一摸它的封面? (拿出一個長方體盒子)

  師:那哪位小朋友愿意上來摸一摸它的面。其他小朋友認真觀察。 (拿出一個球)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個皮球。誰能上來也摸一摸它的面? (同時拿出盒子和球)師:這兩個物體的它們的面有什么不同?(平面、曲面)

  師:其實,我們剛才摸的都是物體的表面。(板書:表面)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從身邊任意找出一件物體,摸一摸它的表面。

  2.比一比

  師:現(xiàn)在再請學生們閉上眼睛,然后左手摸一摸書面,右手摸一摸桌面,你發(fā)現(xiàn)有什么發(fā)現(xiàn)?(學生回答)師:物體的表面有大小,物體表面的大小就叫做它們的面積。 (板書:的大小就叫做它們的面積。)

  3.說一說

  師:那我們剛才說桌面比書面大,可以怎么說? (桌面的面積比書面的面積大)師:誰還能舉例說一說誰的面積大誰的面積小?(二)理解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的面積1.涂一涂

  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研究了物體表面的大小,接下來我們進行一個涂色比賽。先聽清楚比賽的要求。

  師:每位同學桌面上都有一個信封,里面有一張畫有圖形的紙。請你們給它們涂上顏色。時間為一分鐘,看誰涂的快。如果你有什么疑問,不要急,等比賽結束后再舉手提出。開始。

  2.比一比(圖形有大有小)師:時間到,請涂好顏色的同學把你的作品舉起來。

  師:為什么他們涂的快,而你們卻還沒有涂完呢?師: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圖形有大小。

  3.辨一辨(圖形有開口和封閉的)

  師:其他小朋友還有什么問題?(展示2張作品)師:這幾個圖形和其他圖形有區(qū)別嗎?不一樣的地方在哪呢?師:封閉圖形可以確定大小,不是封閉圖形,很難確定它的面的大小。那你們有辦法幫幫這幾個圖形嗎,讓它們也能確定大小? (板書:封閉圖形)

  (三)小結面積概念

  師:你們能把這兩方面概括起來說一說什么叫面積嗎?

  三、比較面積大小的方法。

 。1)觀察法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面積。(拿出一大一小兩個圖形)那你們看這兩個圖形,誰的.面積大?師:我們通過觀察能很客易知道它們的大小,這種比較的方法我們可以稱之為觀察法。

  (2)重疊法(拿出兩個圖形)師:這兩個圖形的面積誰大誰小呢?(學生回答)引導學生疊在一起比一比。(測量法、重疊法)

 。3)用圖形做標準間接比較

  電腦出示兩個顏色不同的正方形和長方形,你們能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嗎?師:老師倒是有個辦法,你們看行不行?用一些較小的圖形擺一擺,看哪個擺的多。

  師:我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小圖形,請同桌的兩位小朋友擺一擺,然后比一比哪個圖形的面積大。

  學生合作完成后,展示學生作業(yè)。

  師:你覺得用哪一種形狀的圖形來擺最合適?為什么?

  (4)比一比

  師:這幾種圖形通過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都可以比較出圖形面積大小,不過用正方形的方法操作更簡單方便,這種比較的方法我們叫做數(shù)方格的方法,現(xiàn)在我們用這個方法來比較一下這幾個圖形面積的大小。

  (5)猜一猜

  師:從剛才的例子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些規(guī)律。現(xiàn)在請你們看屏影,這3個信封里藏著一個圖形。格子我己經(jīng)幫大家數(shù)好了,請你估計一下,哪個信封里的圖形面積最大。 (學生回答)

  師:說明單數(shù)格子多少還不能確定哪個圖形的面積大。那怎么辦呢?師:說得好!要準確知道面積的大小,就要統(tǒng)一方格的大小。其實在國際上己經(jīng)有規(guī)定一定標準的正方形大小做為面積單位了,那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又是怎么規(guī)定的,這些知識將在下節(jié)課學習。

  師:這節(jié)課大家都學得很主動、很認真、太棒了!現(xiàn)在我想考考大家,請看題。

  四、練習

  1.判斷圖形是否有面積。

  2.比較圖形面積的大小。

  五、全課總結

  請大家回想一下我們學到了一些什么知識?師:其實有關面積的知識還有很多,相信在以后的學習中,大家一定會學到更多的有關面積的知識。謝謝大家!

  六、板書設計:

  認識面積

  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教后反思:

  《認識面積》這一課的教學中,我為了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面積的含義,首先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物體的表面,直觀感知面的大小。利用身邊的材料引領學生理解不同的面各有大小的基礎上,順勢指出物體“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積,并注意讓學生邊動手摸面的大小,邊用語言準確表達,建立正確的面積概念,。接著通過學生的舉例,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面積的理解。在比較平面圖形面積大小時,我充分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找出比較面積的方法,在學生交流不同的方法時,考慮到后面學習的需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解小紙片量的方法,初步感知比較面積的大小要用相同的單位去度量,既加深對面積含義的理解,又為后續(xù)學習做好了鋪墊。

  在整個教學中我著重關注了以下兩方面:

  1、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如果說生活是親切自然、豐富多彩的,那么數(shù)學則是抽象嚴謹、精煉深刻的。數(shù)學教師要善于讓生活和數(shù)學有機融合。本節(jié)課,我選取了大量生活中的物體,如課本封面、課桌面、文具盒蓋面等,把間接的數(shù)學知識與直接的生活經(jīng)驗緊密結合起來,及時提煉、升華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了面積的含義。

  2、讓學生經(jīng)歷探究過程,體驗感悟方法。

  對于小學生而言,概念教學可以適當?shù)氐亩x,而要注重感知和體驗,在豐富和堅實的基礎上主動建構。本節(jié)課先通過大小區(qū)別明顯的物體的面,給學生的感官以強烈的刺激,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面的大小上來,在學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感性認識后引入面積概念,然后通過讓學生說一說、摸一摸、比一比、畫一畫等學習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領悟概念的內(nèi)涵。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合作探索,在相互啟發(fā),相互碰撞中形成了多樣化的面積大小比較的方法,較好地體現(xiàn)了策略多樣化的理念,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開放性。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面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面積》教學設計06-22

數(shù)學面積的認識教學反思08-15

《認識面積》教學設計(精選5篇)06-28

新蘇教版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認識面積》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04-21

三年級《認識面積》教學設計05-14

關于《面積的認識》教學設計10篇04-23

數(shù)學《比的認識》教學設計03-08

小學數(shù)學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11-25

小學數(shù)學“梯形面積”教學設計04-07

《認識面積》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0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