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與折疊》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展開與折疊》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內容(課題):
教科書第16—17頁《展開與折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
教學目標和要求:
1、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
2、在想象、操作等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難點:
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準備:
1、準備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紙盒各一個。
2、把附頁1中的圖形剪下來。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
1、通過剪盒子,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們帶來的正方體紙盒,沿著棱剪開,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樣的展開圖。
學生在剪、拆盒子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剪的方法進行適當?shù)闹笇А?/p>
由于剪法不同,展開圖的形狀也是不同的`。學生剪好后,教師展示不同形狀的展開圖。
師:請同學們再將一個長方體盒子沿棱剪開,看看又能得到怎樣的展開圖。
2、體會展開圖與長方體、正方體的聯(lián)系。
教科書第16頁“做一做”第1、2題
引導學生理解題目要求,利用附頁1中的圖形進行操作,獨立地想一想哪些圖形符合題目的要求,再組織學生交流。
二、練一練
1、教科書第17頁“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看展開圖進行思考,并把結果寫下來,然后再利用附頁中的圖試一試。
2、教科書第17頁“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按展開圖說說哪兩個面是相對的面,再聯(lián)系長方體說說展開圖中的各個長方形對應的是長方體中的哪個面。
【《展開與折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設計10-28
《冷熱與溫度》教學設計12-16
《初冬》教學設計與反思12-17
《蝙蝠與雷達》教學設計12-18
《小草與大樹》教學設計12-17
趙州橋教學設計與反思12-16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10-29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10-27
《魯迅與時間》教學設計12-30
《采薇》教學設計與教學實錄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