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曹端,字正夫,澠池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有助于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答題技巧。那么問題來了,一份好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曹端,字正夫,澠池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歡迎閱讀與收藏。
曹端,字正夫,澠池人。永樂六年舉人。五歲見《河圖》《洛書》,即畫地以質之父。及長,專心性理。其學務躬行實踐,而以靜存為要。讀宋儒《太極圖》《通書》《西銘》,嘆曰:“道在是矣!焙V志研究,坐下著足處,兩磚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釋氏,端為《夜行燭》一書進之,謂:“佛氏以空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虛為道,非率性之道!备感廊粡闹。繼遭二親喪,五味不入口。既葬,廬墓六年。
端初讀謝應芳《辨惑編》,篤好之,一切浮屠、巫覡(xí)、風水、時日之說屏不用。上書邑宰,毀淫祠百余,為設里社、里谷壇,使民祈極。年荒勸振,存活甚眾。為霍州學正,修明圣學。諸生服從其教,郡人皆化之,恥爭訟。知府郭晟問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則民不敢漫,廉則吏不敢欺!标砂菔。遭艱歸,澠池、霍諸生多就墓次受學。服闋,改薄州學正,霍、薄兩邑各上章爭之,霍奏先得請。
霍州李德與端同時,亦講學于其鄉(xiāng)。及見端,退語諸生曰:“學不厭,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達事變,未學鮮或及之。古言‘得經師易,得人師難',諸生得人師矣!彼毂芟ァ6艘喔咂湫姓x,命諸生延致之,講明正學
端先后在霍十六載,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諸生服心喪三年,霍人罷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貧不能歸葬,遂留葬霍。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年荒勸振勸振:指勉勵賑災
B.就墓次受學墓次:指服喪人的臨時住處
C.端亦高其行誼高其行誼:指贊揚他的行為和情誼
D.命諸生延致之延致:指去請……回來
2.選出完全表現(xiàn)曹端至孝、清廉品德的一組內容()
、俑赋鹾冕屖希藶椤兑剐袪T》一書進之。 ②繼遭二親喪,五味不入口。
、奂仍、廬墓六年。 ④上書邑宰,毀淫祠百余。 ⑤年荒勸振,存活甚眾。
、拊馄D歸,……服闋,改薄州學正。 ⑦貧不能歸,遂留葬霍。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⑦ D.②③⑥⑦
3.敘述或評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曹端讀謝應芳的《辨惑編》后對佛教道教、巫婆神漢、陰陽先生、兇時吉日的說法都不相信,表現(xiàn)他開始有了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B.曹端為百姓設里社、里谷壇,讓百姓好祈報收成,在我們看來仍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與曹端同在霍州講學的李德見到曹端,離開時,對曹端的學生說了一番話,贊揚曹端學識廣博,是難得的人師。表明李德是個有自知之明的先生
D.曹端去世,諸生服心喪三年,霍州人罷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載,做官時為政公廉。
4.將上文中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父初好釋氏,端為《夜行燭》一書進之。
譯文:
。2)諸生服從其教,郡人皆化之,恥爭訟。
參考答案
1.C“高其行誼”中的“行”指品行,解釋為“行為”是錯的。
2.D ①②③⑥句表現(xiàn)曹端至孝;⑦句“貧不能歸”可見為官時的清廉。而④⑤句屬教化和公德。
3.B A項提到的“佛教道教”與原文“浮屠”不合,“浮屠”指“佛”或“佛教”。C項李德“離開時”應為“離去后”,“對曹端的學生”應改為“對自己的學生”。D項,原因除為政公廉外,更主要作為人師他有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道德,為霍州做了許多好事。
4.翻譯:⑴父親當初極信佛教,曹端寫了題為《夜行燭》的一封信送給父親.
、茖W生都心悅誠服地聽從他的教誨,連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當作可恥的事.
參考譯文
曹端,字正夫,澠池人。永樂六年舉人。五歲見《何圖》《洛書》,就摹畫在地上問他父親。等到長大,專心于研究大道理。他在學習大道理時,努力從自身做起,而且把所學的道理靜心存留于心作為最主要的。(他)讀宋代儒學著作《太極圖》《通書》《西銘》,感慨道:“大道理就在這里面了!庇谑菍P闹轮镜匮芯浚幌绿つ_的地方,兩塊磚都磨穿了。(他)對待父母極孝順,父親當初極信佛教,曹端寫了題為《夜行燭》的一封信送給父,信中說道:“佛教把空作為要義,這不是人類社會規(guī)律的要義。道教把虛作為理論,這不是依從本性的理論!彼赣H愉快地依從了他所說的道理。后來經歷了父母雙亡的痛苦,(他)各種有滋味的東西都吃不進去。安葬了父母以后,筑廬冢守墓六年。
曹端剛開始讀謝應芳的《辨惑編》時,極信其中所講的道理,所有關于佛教的、巫術的、陰陽風水、時日吉兇的理論都除去不用。寫信給縣令,毀掉濫設的祠堂百余座,給百姓修土地廟,建谷壇,讓他們祈報年成。遇到荒年,鼓勵(富戶)救濟災民,救活了許多人。做霍州學正時,研究整理儒學,學生們都心悅誠服地聽從他的教誨,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當作可恥的事。知府郭晟請教他治理政事的方法,曹端說:“也許是公和廉吧。做到公了那么百姓就不敢不敬了,做到廉了那么百姓就不敢欺瞞了!惫砂葜x欣然接受。曹端遇父母的喪事回故里,澠池、霍州的眾多學生到曹端守墓的地方來聽從他教誨。服喪期滿,改任薄州學正;糁、薄州、蒲州兩地各自上奏章爭著要曹端,霍州的奏章先得到批準。
霍州的李德跟曹端是同時的人,也在霍州講學,等到他見過曹端,回來對他的眾弟子說:“學而不厭,教而不倦,這是曹先生的高尚品德了。至于他懂得古今,通曉社會變化,沒涉及的學問很少。古語說:‘得到一位講經的老師容易,而得到一位教誨做人的老師難。'你們得到一位教誨做人的老師了!庇谑(李德)不再講學要離開霍州。曹端也稱贊李德的品行與情誼,讓眾弟子請他回來,一起講課教學
曹端先后在霍州十六年,宣德九年辭世于任上,時年五十九歲。他的眾多弟子服心喪之年,霍州百姓(聽到曹端去世)連買賣都不做了,街巷中充滿哭聲,孩子們都痛哭流涕。(曹端)因清貧而不能安葬在故鄉(xiāng),于是留葬在霍州。
【“曹端,字正夫,澠池人”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相關文章:
《明史·曹端傳》閱讀答案與翻譯08-31
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閱讀答案與翻譯賞析06-27
曹端文言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08-28
荀子《勸學》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5-30
《愚人食鹽》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6-24
《資治通鑒》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8-04
蘇軾《蝶戀花》原文翻譯及閱讀答案07-29
《買櫝還珠》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10-07
《舊唐書》閱讀答案和原文翻譯08-18
太宗罷朝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