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窯賦原文注解及譯文 推薦度:
- 寒窯賦原文解讀 推薦度:
- 英語繞口令帶翻譯 推薦度:
- 英語自我介紹帶翻譯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歐陽修《縱囚論》原文及翻譯
導(dǎo)語:歐陽修的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fēng)。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歐陽修《縱囚論》原文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信義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惡極,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寧以義死,不茍幸生,而視死如歸,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寧以義死,不茍幸生,而視死如歸,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錄大辟囚三百余人,縱使還家,約其自歸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難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歸無后者,是君子之所難,而小人之所易也,此豈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惡極,誠小人矣。及施恩德以臨之,可使變而為君子;蓋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痹唬骸疤谥疄榇耍郧蟠嗣。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又安知夫被縱而去也,不意其自歸而必獲免,所以復(fù)來乎?夫意其必來而縱之,是上賊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復(fù)來,是下賊上之心也。吾見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茲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為極惡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此又不通之論也。”
“然則何為而可?”曰:“縱而來歸,殺之無赦;而又縱之,而又來,則可知為轉(zhuǎn)德之致爾。然此必?zé)o之事也。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可偶一為之爾。若屢為之,則殺人者皆不死,是可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堯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
【注】三王:指夏禹、商湯、周文周武。
譯文:
對君子講信義,對小人施刑罰。刑罰定成死罪,是罪惡到了頂點,這又是小人中最厲害的了。寧可為了信義而死,不愿茍且偷生,把死看得象回家一般,這又是君子中特別難以辦到的。
當(dāng)唐太宗貞觀六年的時候,選取犯死罪的囚犯三百多人,釋放了讓他們回家,并約定時間叫他們自動回來接受死刑;這是用君子難以做到的事,希望最壞的小人一定做到。那些囚犯到了期限,終于自己回來,竟沒有一個失約的:這是君子難于做到的事,小人卻輕而易舉的做到了。這難道是近于人情的么?有人說:“罪大惡極,的確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對他施加恩德,就可以使他變成君子。因為恩德進(jìn)入人心很深,能很快改變?nèi)藗兊臍赓|(zhì),所以出現(xiàn)了象這樣的情況。”我說:“唐太宗之所以這樣做,正是為了求得這種聲譽啊。這樣看來,哪里知道放囚犯回去,不是預(yù)料他們一定再回來以希望赦免,所以才釋放他們呢?又哪里知道被釋放回來的囚犯,不是預(yù)料自動回來一定能夠赦免,所以才再回來的呢?料想囚犯一定回來才釋放他們,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料想上面一定赦免他們才再回來,這是下面揣摩上面的`心思。我只見上面和下面互相揣摩來造成這種聲譽,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義呢?如果不是這樣,那么唐太宗向天下布施恩德,到這時已經(jīng)六年了,還不能使小人不做罪大惡極的事;然而一天的恩德,卻能使他們視死如歸,保存信義,這又是講不通的理論啊。”
既然這樣,那么怎樣做才好呢?我說:“釋放了回來的,把他們殺掉而不赦免;然后再釋放一批,他們又回來了,這樣才能知道是布施恩德所造成的。然而這是一定不會有的事啊。至于釋放了能夠自動回來再加以赦免,只能夠偶然試一試罷了;如果屢次這樣做,那么殺人犯就都不會死了,這能夠作為天下經(jīng)常的法律么?不能作為經(jīng)常的法律,難道是圣人的法律么?因此,堯、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據(jù)人情,不標(biāo)新立異來顯示高尚,不違背人情來求取名譽。
【歐陽修《縱囚論》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