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說課稿模板集錦10篇
作為一名教師,編寫說課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說課稿 篇1
一、說活動教材:
中班科學活動《吹泡泡》我是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幼兒生成和建構的主題。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我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借助“你們發(fā)現吹的泡泡有什么秘密”這個開放性的問題,與幼兒有效地互動自然生成了這個主題。目的在于保持幼兒們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于觀察和發(fā)現;讓幼兒們真正理解科學、熱愛科學,達到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目的。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建構知識的能力我為本次活動制定了如下三條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
2、嘗試運用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發(fā)展學習的自主性。
3、在探究活動過程中,體驗發(fā)現的樂趣。
三、說活動重點、難點:
此次活動設計的最終目的是激發(fā)幼兒更深層的探究“泡泡特性以及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欲望。因此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確定為“運用各種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形狀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圓的”。將“嘗試運用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發(fā)展學習的自主性”確定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說活動方法:
為了構建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讓幼兒在自主狀態(tài)下主動建構知識和經驗,體現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學習,以此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我有意識運用了以下三種教育方法:一“順”,二“引”,三“助”。
“順”即順應幼兒的活動,為他們提供有關主題的資料及活動所需的材料,使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探索。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給足幼兒自由的時間與空間,提供豐富的材料。 “引”即用巧妙的方法引導幼兒生成和建構新的主題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觀察思考和設置開放性問題的策略,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與幼兒有效地互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助”即教師在適當的時候“助”幼兒一臂之力,對幼兒進行點拔,借助當時的情景、材料,直接地提出主題,把幼兒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
五、說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共分四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設疑激趣。
在本環(huán)節(jié)中,為他們提供“吹泡泡”所需工具,讓幼兒觀察并提問:“這些工具能做什么?”,以問題引出課題“吹泡泡”游戲,激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為建構新知做鋪墊。 第二環(huán)節(jié):感知探究。
在本環(huán)節(jié)中通過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時間,讓幼兒親歷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運用各種感官,積極地觀察、操作和實驗,教師則巧妙地以玩伴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借助開放性的問題:“吹泡泡的時候,你們發(fā)現什么秘密了?看誰發(fā)現的多?吹泡泡的時候,你們發(fā)現的共同特點是什么?”,用“引”的方法,啟發(fā)引導幼兒在“玩”中體驗泡泡的特性。
第三環(huán)節(jié):體驗驗證。
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捕捉隨機教育的契機,借助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吹泡泡工具(主要是正方形、三角形、等工具),邊觀察邊記錄想象結果時,對幼兒感覺疑惑的問題“不同工具吹出泡泡的形狀應該是怎樣的?”,利用開放式問題:“你用的是什么形狀的工具?你發(fā)現吹出的泡泡都有什么秘密?進行適時點拔,把教育活動的難點轉換為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從而把幼兒的探索興趣引向教師要求的方向,將幼兒的學習興趣推向深入。同時抓住幼兒互相交流、表現、分享展示板上自主探究過程和結果的契機,設置開放式問題“每個人吹泡泡的工具和吹泡泡的結果,有什么秘密?”,“引”發(fā)幼兒進一步深入思考和概括,讓幼兒對探究結果進行推理,得出結論:“吹泡泡的工具不同,結果吹出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說課稿 篇2
唱“我是蟈蟈,我是蛐蛐。。!
尊敬的各位評委·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我是(XXX的X號選手) EG(綜合一組的5號選手) 剛才我所唱的這首新歌就是我今天說課·模擬上課的題目《蟈蟈和蛐蛐》(板書)
根據音樂新課標當中,以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的理念,對于本節(jié)課,我將以“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樣教”為思路,說教材·說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來闡述我的說課。
首先是教材分析,《蟈蟈和蛐蛐》這首歌選自人音版小學音樂五年級第六課。這首歌曲呢它是XX調(板書),節(jié)拍為XX拍(板書)。歌曲非常的詼諧活潑,主要表現了蟈蟈和蛐蛐他們在大草原上相互吹牛的場面。我所面對的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這一時期的學生他們的認知領域相比一·二年級已經有所擴展,并且想象力豐富,不僅善于演講,更喜歡想象。對于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接觸到的音樂作品的情緒體驗,情感反應也拿捏的更加的準確和細致。基于以上分析,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情況,我將本課的三維目標制定如下: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節(jié)奏訓練,學生能準確的打出附點八分音符這一節(jié)奏型;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演唱·律動表演等一系列音樂活動,學生積極參與音樂,體驗音樂;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演唱蟈蟈和蛐蛐,學生能夠感受到京歌的獨特魅力。。。為了完成上述目標,我將本
課的重點制定為學生能大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而我認為歌曲當中,“我是蟈蟈,我是蛐蛐”這里的京歌獨特的裝飾音的演唱,對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將它設定為難點,為了突出重點,通破難點,我將采用的教法有:聆聽法·演示法·律動教學法等。而學法上,我提倡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倡導他們進行自主合作·創(chuàng)新的學習方法。
最后呢,我將來重點說一說我的教學過程,教學過程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一:聆聽試題導入新課。在上課一開始,我會在屏幕上出示一幅蟈蟈和蛐蛐的圖片,并且將《蟈蟈和蛐蛐》這首新歌作為背景音樂——視聽的結合方法,能夠讓學生在有圖片和音響的結合當中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也為我接下來環(huán)節(jié)的展開奠定了情感基礎。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節(jié)奏訓練,聽課教學。(板書)音樂家舒曼曾經說過:“節(jié)奏里我們音樂的生命,有了節(jié)奏才有了音樂!倍枨斨,這篇課文當中的節(jié)奏類型‘附點四分音符’對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我將采用‘奧爾夫’的節(jié)奏朗讀法。例如:歌曲中的“南山坡。。。(唱)”,用‘奧爾夫’的節(jié)奏朗讀法是“南山坡。。。(念)”從而解決了學生的節(jié)奏問題,為我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演唱歌曲,體驗作品埋下了伏筆。歌曲《蟈蟈和蛐蛐》是一首唱歌課,對于我們小學歌唱課來說,學生能自信·大膽的演唱自然成了本課的重點。首先我們通過教師的范唱讓學生整體的感知,然后用分組演唱的方式,例如:左邊的同學他們可以成為?蛐蛐隊?,而右邊的同學則成為?蟈蟈隊?,合作的學習方法能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相互學習,
共同提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他們分析音樂的能力。我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律動表演,展示自我(板)。音樂新課標當中提出,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作,因此在本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我會組織學生根據歌詞大意進行動作創(chuàng)編,從而開發(fā)學生的想象,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受美國教育家安里奧特以音樂實踐為核心的這一觀點影響,對于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通過聽·練·唱以及演這一系列的音樂活動,并且始終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問題為基礎,能力為方向的原則,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以及美的升華。
如果說說課是理性的,那么接下來我將向大家展示我的感性的·活潑的課堂,根據歌曲的主歌部分進行我的模擬上課。
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文件操作》,我準備從教學背景、教學目標、設計思路、教學過程這四個方面來闡述。
一、教學背景。
1、教材分析。
《文件操作》是江蘇省小學信息技術教材第21課的內容。本課文是建立在掌握查找文件基礎上的,對“畫圖”過程中保存的文件進行整理,刪除多余、無用的文件,對好的作品進行備份,整理磁盤等操作,同時在操作中學會多選、復制、移動和刪除文件,是一節(jié)實踐性很強的課。這些文件操作技能是學生使用電腦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因此,本課在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教學對象分析。
在學習此課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文件夾、文件的類型,會對文件進行一些簡單操作如單選文件、查找文件等,在畫圖中也熟練地掌握了菜單命令的使用,這些都為學習這節(jié)課奠定了基礎。有個別學生對電腦的操作比較熟練,在課上總能較快地掌握所學的知識,將這些學生分散到各個小組,為小組互助提供了可能。
3、教學環(huán)境分析。
學生機中預先復制本課所需的文件和文件夾,教師機發(fā)布“文件操作自助學習軟件”,軟件中提供了一些文件操作的動態(tài)演示畫面,不是每個學生都需要,僅給部分學生提供參考和幫助。
二、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分析和新課標的要求,本人將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知識目標:學會選定、復制、移動、刪除文件的方法;理解復制文件和移動文件的區(qū)別;初步認識回收站。
2、能力目標:初步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遷移、類推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通過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對多樣化的操作進行選擇,使不同個性的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處理習慣和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道德品質。
4、教學重點:文件操作技能的掌握。
5、教學難點:理解并掌握“移動文件”、“復制文件”的操作技能,形成一套有效的記憶方法。
因為課堂教學是動態(tài)開放的過程,隨著課堂教學的深入,在師與生、生與生、師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新的教學資源,我將考思將其作為本堂課即定目標的拓展。如某些學生會使用拉框的方式選定多個文件等書本沒有介紹的方法,我將其定位為本課的生成性目標之一。
三、設計思路。
1、主動任務驅動法的應用。
任務驅動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是最為廣大師生所理解、接受和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但任務驅動教學法也存在著各種缺陷和不足,在本堂課中,我一改以往教師提出任務的做法,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在同伴與老師的協(xié)助下,共同提出任務,在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以及知識的脈絡,既培養(yǎng)了學生了創(chuàng)新能力又提升了信息素養(yǎng)。
2、運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搭建學生知識的腳手架。
文件操作是學生使用電腦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但初次接觸,在掌握上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如何幫助學生理解文件操作的步驟,形成一套有效的記憶方法、突破教學難點是本節(jié)課著重應該解決的問題。因此,本課擬結合生活中與文件操作相類似的現象,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文件操作的步驟,溝通信息技術與生活的聯(lián)系,優(yōu)化課堂教學
3、教學方法多樣化,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采用教師演示、自主探究、知識遷移、小組互助等多種學習方法和手段,力求使學生憑借自己的主動學習、生成學習,親身經歷學習的全過程,在學習方法上能夠有所領悟,觸類旁通。
下面就結合教學過程具體談談我是如何理解和開展課堂教學的。
四、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產生共鳴。
課始,我設計了一個小朋友奔奔求助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中,奔奔向同學們講述著他所遇到的麻煩,在E盤上,他建了一個屬于他自己的文件夾,他想把他畫的所有的畫都存在這個文件夾中,但由于他的粗心,將文件全都存在了“我的文檔”里,現在想把這些文件轉移到他的文件夾中,同時想把文件清理一下。
設計意圖:這是一個非,F實的情境,很多電腦初學者保存文件的時候,都會發(fā)生這樣情況,因為系統(tǒng)默認的保存路徑就是“我的文檔”。奔奔的問題,就是大多數學生所遇到并想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這樣的情境,有利于學生產生共鳴,為授新課創(chuàng)造最佳的課堂氣氛和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求知欲,使學生處于精神振奮狀態(tài),為學生順利接受新知識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同時一個非?ㄍɑ娜宋,一個有趣的名字都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二)任務驅動,明確目標。
根據奔奔的想法,師生共同明確任務。(課件出示)
。ㄈ┨剿餍轮瓿扇蝿。
1、解決問題一。
師生共同分析第一個任務,我結合生活中移動物體的現象,可以比較夸張地做出抓取物體的姿勢,使學生明白在移動物體之前必須要抓住物體,從而理解移動文件之前也要先選定文件,非常自然地引出選定文件。
。1)選定文件。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會單選文件,但老師提出要同時選定5個文件,學生在嘗試選擇的過程中,發(fā)現鼠標一次只能選定一個文件,這時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與新知產生了沖突,求知的欲望被極大的提升了起來,
選定多個文件雖不是教學重點,但也是這堂課順利進行的基礎,因此用CTRL配合鼠標操作采用教師演示法,學習效率比較高,且掌握扎實,而用shift選定多個文件則讓學生根據書本的提示自行掌握即可,最后兩種方法加以比較,指出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
。2)移動文件。
移動文件的操作對學生來說是個難點,生搬硬套操作步驟,學生往往因為不理解而使過程僵化。所以,這里的關鍵是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從宏觀上理清脈絡,把握方法。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江教授在華東師范大學的一次演講中說:大千世界,凡生動之法,只當神往心摹,融會貫通,方可通透明白。為此,我從學生的現實生活經驗出發(fā),制作了兩個文件夾,形狀、顏色與電腦中的文件夾一模一樣,放在黑板的不同位置,并在其中一個文件夾中放入一幅圖畫,然后指名學生上臺把圖畫從一個文件夾移動到另一個文件夾,學生通過對生活現象的直觀回顧,把這種經驗自然地遷移到電腦操作中來,便對移動文件的操作過程有了深刻的感悟,在此基礎上,把由生活現象總結出的步驟轉化為電腦操作步驟,演示菜單命令法,并適時貼出板書,此時學習移動文件的方法,學生進行操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新課程標準強調方法的多樣化,于是,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還鼓勵學生去探索其他方法——從其他地方去尋找“剪切”和“粘貼”命令,將“我的文檔”中的 “abc”文本文件移動到奔奔的文件夾中。通過對多種方法的探究,一方面開拓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不同程度地發(fā)展。
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的兩次操作,我都鼓勵學生之間互相幫助,讓學生在互動中對知識的學習過程有一個選擇、整合的過程,尤其是讓學習較差的學生目睹他人的思考方法和學習策略,培養(yǎng)信息技術的意識和品質
2、解決問題二——復制文件。
這里,我首先通過提出下列問題:你在生活中,聽說過或看到過復制的現象嗎?所以要完成這個任務,是不是也像剛才那樣將文件剪切下來再粘貼過去呢?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白復制文件的含義,并結合教師非常形象的口頭描述,讓學生很容易看出復制文件與移動文件的區(qū)別。
接下來進一步提問:既然不是將文件剪切下來再粘貼過去,那應該怎么辦?從移動文件的方法中你能探索出哪些復制文件的方法呢?遷移的思想再一次得以運用,因為復制文件的操作步驟與移動文件基本一樣,所以不需演示,學生便能自己完成。
3、解決問題三——刪除文件。
有了移動和復制文件為基礎,刪除文件這一任務便可以設計得更為開放。因此,我讓學生以自己完成為主,可以借助書本84—85頁的內容,也可以利用老師提供的小錦囊,當然,如果有困難,可以向老師或其他同學請教。
學生的學習中有自己的思維特點,我創(chuàng)設的這樣一個開放過程,是尊重學生多樣的獨立思考方式,并給予每一個學生獨立運用知識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機會,同時又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他們的提供多種“腳手架”——書本、錦囊、同學或老師。以此讓學生得到相應的發(fā)展。
在這里,我還帶領學生認識了回收站,了解其作用,了解清空回收站、還原文件等操作,從而讓課堂內容更為完整與豐滿。
(四)全課總結 拓展延伸。
我是通過這樣幾個問題讓學生對本堂課的知識進行回顧與自我檢驗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在幫奔奔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到了哪些文件操作的本領呢?你對你自己的表現滿意嗎?前段時間同學們也在電腦里存放了很多文件,你也會像奔奔一樣去整理它們嗎?這里其實包含了三個層次:層次一,對知識的梳理;層次二,對自己學習狀況的反思;層次三,對靈活運用能力的綜合檢驗。層層遞進,與教學目標交相輝映,關注學生信息技術的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構建屬于他們自己的知識成長體系。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一)教學內容
這節(jié)課是第三單元“加減法(一)”復習8和9加減法的內容,通過前部分內容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9以內的加減法”。本節(jié)課是利用“可愛的企鵝”這一學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導學生發(fā)現、提出有關加減法的數學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并進一步鞏固8和9的加減法。
(二)教學目標:
1、結合情境圖,進一步體會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豐富對加減法意義的理解。
2、鞏固有關8和9的加減法并能正確地計算,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結合畫圖、操作等具體活動。經歷表達自己想法的過程。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以解決實際問題為重點。
教學難點:從生活情境中發(fā)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二、說學生
一年級的學生由于年齡小,剛入學不久,好動、好奇、好玩,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比較濃厚,大部分學生對幫助小動物解決問題有極大的興趣。經過兩個月的常規(guī)培養(yǎng),學生有較好的聽課習慣,有一定的觀察問題和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前邊補充了數的組成的知識,學生每節(jié)課都在練習,所以對于8、9加減法的計算基本沒有太大困難,而大部分孩子出現困難都在解決問題上。低段孩子認識物體都是由直觀再到抽象,所以我準備充分運用簡單易懂的兒童化語言幫助孩子初步認識加減法問題。
三、說教學方法
1、設計教學法
設計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實際活動的學習方式。進行這種教學活動之時,一定要先設立一個實際的問題,然后由學生去擬定學習計劃與內容,而后運用有關的具體材料,從實際活動當中去完成解決問題。
設計教學法不僅活潑,而且也會有許多創(chuàng)意的學習活動從中產生。設計教學是有目的的學習活動;學生在有明確的目的及強烈的意愿中學習,必然能提高他們參與學習的熱誠。再者,當一個設計由學生自己去思想,去擬訂計劃時,更可訓練他們的思考。組織和搜集資料的能力;一切手,腦并用的活動,對于他們精通知識與培養(yǎng)純熟的思考和技能,都是有益處的;學生們由始至終獲得完整的經驗,更是寶貴。在本節(jié)課中,通過創(chuàng)設企鵝的情景圖,讓學生獨立思考, 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能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2、問題教學法
問題教學法就是利用系統(tǒng)的步驟,指導學生解決問題,藉以增進學生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教師必須認真地去設計各種問題,以使學生達到有興趣集中學習注意力去思考和參與討論等的目的。
四、說學法
1、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學生在教學條件下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是和被動學習相對而言的。專家們認為自主學習應體現在"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jiān)控"等方面。這是一個理想的境界,最終的目標。在義務教育階段,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感到學習是自己的事,而且是一件愉快的事,愿意學習,熱愛學習。
2、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下組之間之間的競爭,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全面發(fā)展的目標.
五、說教學過程
1、兒歌導入
剛入學的孩子正處于幼兒園和小學銜接,7歲的孩子特別喜歡兒歌、游戲等活動 。兒歌能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開始就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2、新授過程
我采用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再說算理,自己用喜歡的方法來計算,教師做適當補充和糾正。讓孩子自己參與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獲得親自經歷的經驗。
3、練習
這一過程我安排了:
。1)、說一說,運用本節(jié)課的內容解決問題,做到課堂內容復習。
。2)、計算,安排了口算比賽練習。
。3)、游戲動腦筋,鍛煉孩子的實際生活經驗應用能力,學習根據具體情況來解決問題。
4、課堂總結
學生自己談收獲,談自己的疑問。
教師總結,由對企鵝的喜愛情感升華為從自身做起愛護我們的環(huán)境,注意環(huán)境保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能站在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尤其是能向這么多優(yōu)秀老師學習,我深感榮幸。
我今天要講的是水的凈化,希望各位多多指教。
由于這一課題中過濾是初中階段一個非常重要的實驗,而且硬水軟水的鑒別和硬水的轉化是中考的?伎键c之一,所以我分為兩個課時,今天我要講的是第一課時。
首先從圖片上的洪水引出要對水進行凈化,而根據用水的目的不同,水的凈化程度也不同。然后再問學生知道這是哪,發(fā)生在什么時候的事嗎,學生回答后再介紹:我們看到的是我縣的一所農村初中,學生們都很熟悉,也是我曾經呆了快要十年的學校,由于今年六月份的特大洪水災害,而使整個學校被洪水浸泡,學校不得不停課,更糟的是學校賴以生存的那口水井也被洪水淹沒了,學?煲葸M一個無水飲用的狀態(tài)。這樣就讓學生們會想自己的親戚或朋友快要沒水喝了,制造了一個緊張的氛圍,這種氛圍讓學生們有一個迫切的心理,就是要去幫他們解決飲水問題。怎樣可以更快的解決,有人就會說要給他們裝自來水,從而引出自來水的凈化過程。
自來水的凈化過程,我是通過讓學生帶著自來水廠是通過什么方法和步驟對水進行處理,每一步又是起什么作用的問題去看自來水廠的水處理過程的視頻。看完之后再結合課本上的自來水廠凈水過程圖,讓學生們來分析每步所起的作用。因為還沒有學習水的凈化方法,回答起來沒那流利,所以這時老師注意適當的引導和總結,最后再歸納一下這一過程,使學生有一個重點的印象。
之后再回到洪水現場:洪水已經退去,學生們正努力地打掃校園。由于自來水現在是裝不成了,而飲水問題迫在眉睫,只有對已有的水進行凈化,從而引出一起去探究凈水的方法,好能幫助那所學校解決飲水問題。這樣學生有了學習的目標,也有強烈的學習渴望。
要想對水進行凈化,就要先分析從洪水中取出來的水中所含的雜質,再與純水進行對比,得出自然界的水如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由于含有許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雜質,因此常呈混濁,從而得出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再提問:如果你家的飲用水這樣,你會如何處理?
學生們都知道這樣渾濁的水可以通過靜置的方法,使其中的雜質沉降下來,從而引出靜置沉淀法。然后再和學生們一起分析:靜置沉淀法能除去部分密度比水大的雜質,但密度比水小和差不多的卻會懸浮水中或水面,那樣的雜質又該如何除去,這就引出了吸附沉淀法。
由于學生課前已經做過預習,且通過自來水廠凈水的視頻都知道要吸附那些雜質可以采用加明礬來作吸附劑。再和學生一起分析加了明礬后,水中的雜質會被凝聚成大顆粒,密度比水大,從而沉降下來,這也是農村常用的凈水方法。
由于活性炭也是吸附的作用,所以學生們可能會搞混,因此講了明礬的吸附作用后,緊接著講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作用,以作對比。然后讓學生們說說活性炭的作用,老師只要作適當的補充和歸納即可。學生知道木炭活性炭的作用后,再接著問:一杯既有泥沙又有顏色和臭味的水經過圖中的活性炭層后出來會怎樣?活性炭有哪些用途?讓學生討論后搶答。老師只要注意引導歸納學生的回答,且作出正確的分析:這樣出來的水是無色澄清透明的液體,同時注意提醒一下,由于重力作用所以入水口在下出水口在上。再展示活性炭的用途。
再回到加明礬吸附后水中懸浮的雜質沉降下來了,問學生這些沉淀該如何除去?
學生們馬上會想到可以過濾,從而引出過濾法。然后再問學生過濾的作用和用品有哪些,學生回答后再問操作時要注意什么?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然后結合課本上的實驗探究和一段過濾操作的視頻,以及老師的提示讓學生們討論后回答,老師注意引導歸納過濾操作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并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這要做,不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
等學生把這一些都理解了之后,學生們就開始分組做實驗,不過在實驗之前要先提醒如何操作,并布置實驗過程中要思考的四個問題。實驗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尋察,記下學生們的錯誤操作,并且在實驗完畢后,讓學生觀看老師的操作,找出錯誤的地方,以加深學生對實驗注意事項的印象。
接下來讓學生分組搶答實驗前提出的問題,再對三種不同方法對水凈化后的清澈程度進行對比。
通過這幾種方法凈化后的水已經是清澈透明的,然后問:這樣凈化后的水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就能安全飲用嗎?從而得出通過以上方法凈化后的水仍然是混合物,引出還要進行消毒,然后讓學生說說消毒的方法。
到這里這個課時的新授任務就已經完成,和前面提出的幫助那所農村初中凈水相呼應,再總結一下該如何凈水。之后老師介紹煮沸后水仍非絕對安全飲用,為什么?怎樣才能得到純度更高的水?這兩個問題來激起學生對下一課時的學習渴望。
讓學生們想想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后,他們有什么收獲,從而組織學生對整個學習內容進行小結。在這里我通過聲音來提醒學生該注意的重點內容。
通過五道和本節(jié)重點內容息息相關的題目,讓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知識加以應用,以達到掌握的程度。
在下課前留出一兩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討論設計一下,做個簡單的自制凈水器,課后分組實施,并帶至學校比一比哪一組做的凈水器凈水效果更好。
我要講的就是這些,謝謝!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風》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十三單元《風和水》的第一篇主體課文,是著名作家葉圣陶先生的一首小詩。詩歌行文清新活潑、淺顯易懂,像鄰家大哥哥在哼念童謠。這首小詩平凡中透著靈動、樸實中蘊含著優(yōu)美,語言特點顯著,于不變中有變,錯落有致。全詩以第一人稱,從兒童的視角去觀察、描寫生活中的微風,讓學生初步感知風的特性,受到美的熏陶。《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課程應該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這篇課文既鍛煉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想象力,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實踐過程中更培養(yǎng)了學生對語文的熱愛之情。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肮ぞ咝浴睉塾谡Z文課程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文能力的實踐性特點。“人文性”應著眼于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情感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課程所具有的人文學科的特點。
二、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課堂中教師要設置很多環(huán)節(jié)來努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聽說讀寫的能力,特別愛幻想,但識字量還不夠多,語言積累剛剛起步,理解能力還很弱,所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激發(fā)他們的想象力,美文美讀、是他們學習這課的主要成長點。
三、說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知風的特點,體會詩歌韻味。
2.學生自在生活中觀察風,培養(yǎng)觀察自然、感受自然的興趣和習慣。
3.主識字,在實踐中總結不同的識字方法,逐步靈活運用。
過程與方法:
以讀為主,在有感情地朗讀中感受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觀察自然、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理解詩歌,體會詩歌的韻味。
教學難點:
仿寫詩歌,培養(yǎng)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教學卡片,相關視頻,朗誦背景音樂
教學課時: 第1課時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落實教學目標,突破難點,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本課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設置,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法”——激發(fā)情感,引起興趣。
2、“多元識字法”——隨文識字,自主識字。
3、“讀悟法”——以讀代講,讀中促悟。愿意表現自己,是兒童的共同特征。因此,我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用集體讀,分組讀,男女生賽讀,老師引讀等多種方式來朗讀兒歌,達到了情感朗讀的效果,也讓學生很好的體會到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體會到詩歌的語言美。
4、“展開想象,拓展思維法”--------激發(fā)想象力,鍛煉口語表達!芭囵B(yǎng)低年級學生積極對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是新課標中低年級學段口語交際的目標之一。在本節(jié)課中,仿照詩歌續(xù)編詩歌環(huán)節(jié)訓練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5、“媒體輔助法”——利用多媒體的圖片、視頻、音頻有效輔助教學,使教學活動多樣化。
五、說教學過程。
。ㄒ唬┱勗捈とぃ稣n題。
通過談話,設置懸疑,引起學生興趣。學生在欣賞圖片、找朋友的同時,很自然地進入了觀察、發(fā)現階段,體現了教學內容的生活化,既形象又具體,并為后面的教學打下了基礎。
(二)初讀感知,認識字詞。
通過自讀詩歌,運用已經積累的學習方法學習生字詞語,如拼讀法,加偏旁、減偏旁,問同桌,聽讀法等,很好的完成了這項教學任務,充分發(fā)揮學習中的自主性,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三)品讀詩歌,體會感情。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以讀代講,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風來時帶給大地的變化,在朗讀中體會詩歌的韻味,提高了語文素養(yǎng)。而且在讀的基礎上,以風娃娃為情景激發(fā)學生表演風、找風,從而體會風的調皮、可愛。此設計注重了低年級兒童形象思維為主,把無形的東西變得形象生動。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仿寫兒歌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ㄋ模┱n外延伸,拓展視野。
通過視頻生動形象的畫面,讓學生很直觀的了解到風的形成過程和原因,而且對自然現象產生了很大興趣,滋生學生強烈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五)作業(yè)超市。
作業(yè)分必做題和選做題兩部分,形式靈活多樣,激發(fā)學生做作業(yè)的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尊重學生差異,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讓作業(yè)不再是學生的負擔。而且作業(yè)貼近生活,真正實現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教材地位
本章位于第二單元生物與細胞中的最后一章。在前三章主要介紹了生物圈中由細胞構成的生物。但在自然界中同時還存在著沒有細胞結構的微小生物-病毒。病毒在生物圈中分布廣泛,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動植物和人類的關系十分密切。
《課標》要求
能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及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病毒的特征;2描述病毒與人類的關系3關注與病毒有關的疾病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通過各方面途徑收集資料,進一步獲取生物學信息的能力2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關注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發(fā)展
2通過一分為二的看待病毒,培養(yǎng)學生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教學重點
1、病毒的結構;
2、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教學難點
病毒的結構
學情分析
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掌握了細胞的基本結構,細胞核中有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的染色體。在核酸中儲存有遺傳信息。學生曾經經歷過SARS流行的恐慌,也面臨大量的與艾滋病有關的宣傳,加上課前布置調查作業(yè),因此對病毒有了初步認識。
學生準備
課前預習:從以下幾個題目中任選兩題,查找資料進行解答
1、 病毒是怎樣發(fā)現的?
2、 病毒有多大?
3、 病毒是怎樣構成的?
4、 病毒怎樣生活?
5、 病毒有哪些種類?
6、 哪些疾病由病毒造成的?
7、 疫苗是怎樣制成的?
8、 人類怎樣利用病毒?
二說教法:
本節(jié)課我將主要采用討論法、談話法和情景教學法。運用談話法加強師生間的信息交流,同時引導學生將新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運用開展辯論賽的形式理解病毒與人類的關系,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合作意識;運用動畫設制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三說學法:
1、 通過布置課前思考題,指導學生課前查找資料進行預習。使學生體會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同時體會到課前預習到位給課堂學習帶來的好處。
2、 通過一環(huán)扣環(huán)的教學過程使學生體會到知識的連貫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3、 通過比較細胞、病毒的結構,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4、 在開展辯論賽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出與人交流的技巧和益處,同時形成一分為二看待事物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四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播放一段flash動畫:SARA流行時我們擁有希望,重溫眾志成城抗擊非典時的情景。引入:SARS是哪種病原體引起的。病毒是一種什么樣的生物?引發(fā)學生求知欲望。
(二)進行新課
1、在二十世紀以前,人們還不知道病毒這種生物,但現在人們已經了解、掌握并能運用一些病毒,在此期間走過了漫長而曲折的道路,人們是怎樣發(fā)現病毒的呢?由一位學生講述收集到的病毒發(fā)現史的資料。教師出示有關科學家的圖片和細菌過濾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圖片。引發(fā)思考病毒的發(fā)現與哪些因素有關?使學生體會科學、技術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
2、病毒發(fā)現較晚的原因是它太小了,那么病毒有多大?請一位學生講述自己查到的資料。通過形象的比喻讓學生體會病毒的很小,要用納米(百萬分之一毫米)來表示。
3、小小的病毒是什么樣的?引入病毒的結構:這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我打算采用四步:第一步:組織指導學生收集課外與病毒有關的資料和信息,形成初步印象,第二步出示細菌和病毒結構圖指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病毒結構特點:沒有細胞結構,僅由蛋白質和核酸構成。第三步,放大病毒結構圖片,引導學生根據病毒的結構推測它具有哪些生物特征,從而加深對病毒結構的理解。第四步,播放錄像加強直觀性使學生識記病毒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命活動,同時引入病毒的生活方式。
4、根據病毒的生活方式是嚴格的寄生生活,引導推測病毒可以寄生在哪些類型的細胞里?從而引導出病毒的分類:動物病毒、植物病毒、細菌病毒也是噬菌體。由學生根據查到的資料舉例說明。
5、病毒寄生的生活方式引入病毒在活的生物體內寄生,對生物體會造成危害,那么病毒與人類有什么關系呢?病毒與人類的關系是本節(jié)課的第二個重點,這個知識點我采用開展辯論賽的方法解決。
第一步:布置課前預習,一、二小組的同學做反方查找病毒對人類有害方面的資料。三四小組的同學做正方查找病毒對人類有益的方面,及人類對病毒的利用的資料。
第二步:課堂組織學生進行“病毒對人類是有利的還是有害的”辯論賽,要求各組充分運用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同時也要尊重對方辯友的意見。
第三步,教師對學生在辯論賽中的表現進行講評,同時指導學生綜合分析病毒與人類的關系。通過這種形式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同時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看待一件事物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三)反饋與小結
進行反饋小練習:
1判斷正誤
。1)病毒全都是有害的( )。
(2)病毒比細菌小得多。( )
。3)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細胞內。
2選擇:
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細胞結構的是( )
A衣藻 B酵母菌 C大腸桿菌噬菌體D變形蟲
3拓展延伸
生物研究中心收到一瓶奇怪的液體和一封信,信中要求測試人員鑒定這瓶液體中是否含有煙草花葉病毒。如果你是測試人員,你能想到用什么方法去檢測?
小結:引導學生反思這節(jié)課學到了哪些知識和學習方法。
(四)布置作業(yè)
以小組為單位將收集到的有關病毒及其與人類關系的各種資料,進行整理,完成一份“科普報”。在此小報中要標注出每位成員所做的工作,如收集資料者、版面設計者、美術編輯、責任編輯等等。根據“科普報”的科學性、趣味性、新穎性及小組成員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進行評價。
時間安排:導入新課5分鐘,進行新課33分鐘(其中病毒結構8分鐘、辯論賽15分鐘),反饋練習4分鐘,小結2分鐘,布置作業(yè)1分鐘。
板書設計:一病毒的發(fā)現史 二病毒的大小 用納米表示 三病毒的結構:蛋白質和核酸 四病毒的分類:動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體(細菌病毒) 五病毒與人類的關系
說課稿 篇8
一、 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
《風的形成》是小學科學河北版五年級上冊冷和熱單元的內容。本單元是在學生認識了冷和熱的基礎上設計的,是本冊書的核心單元。本單元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通過探究有關冷和熱的現象,開展實驗探究,利用通過測量得到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的能力,運用冷熱方面的知識解決生產生活中保溫和散熱等實際問題的能力。
。ǘ┙虒W目標
在深入認識教材的基礎上,從科學探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和科學知識三方面設定了以下三個活動目標:
1、科學探究目標:
。1)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fā),提出要研究的問題.
。2)能用對比實驗、模擬實驗的方法,通過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歸納風的成因。
。3)引導學生實事求是地描述實驗中產生的現象。
2、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推理出風的成因,培養(yǎng)學生樂于思考的科學態(tài)度。
( 2 )在設計實驗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愿意與其他同學交流想法的情
感。
3、知識目標
。1)能用實驗說明風的成因。
。2)利用所學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
。ㄈ┙虒W重點、難點
教學重難點:引領學生探究影響空氣流動的因素以及風的成因。實事求是地描述并記錄實驗中產生的現象。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對空氣的流動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上學生已經在三年級初步認識了空氣和風,了解了熱傳遞的一種方式——對流。所以探究風的.形成問題的方法及設計實驗證明自己的設想是否正確對學生來說并不難。
3、五年級學生接觸科學課兩年的時間,學生對探究的過程、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科學的思維方式還沒有形成。通過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科學概念對學生來說有很大困難。
三、說教法
根據五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與規(guī)律,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教學中主要運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實驗教學法
提供給學生盡可能多的身邊常見的材料,使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實驗探究,有利于學生想更好的了解風的形成。
2、分析歸納法
學生經歷探究式教學活動,從中發(fā)現并記錄所觀察到的現象。其目的是讓學生能從現象中獲得科學概念。所以我在教學活動中尤其重視引導學生分析現象,在現象中發(fā)現規(guī)律。
3、討論法:在學習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讓每一位學生在討論中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吸收別人的方法、學會交流與合作。
4、啟發(fā)式教學法:課堂教學中在觀察現象的基礎上,通過設計幾個有層次的問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進而得出科學概念。
四、說學法
1、觀察感知法:抓住本課教學重點,引領學生通過在實驗中觀察并描述實驗中產生的現象,讓學生體會影響空氣流動的因素。
2、小組合作法:《課標》指出:“科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讓全體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我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由基礎好的帶動基礎稍弱的學生,優(yōu)勢互補,共同提高。
3、實驗探究法
本課使學生經歷設計實驗、驗證性實驗、分析現象等探究過程。充分發(fā)揮他們在科學學習上的主動性與能動性。
五、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材料:支架、紙螺旋圈、蠟燭、紙風箱、火柴、蚊香、濕毛巾等。
3、媒體準備:展臺、風的形成的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七、板書設計:
在我們科學課上如果僅僅把科學概念寫下來會很抽象。所以本節(jié)課的板書我用到了集合的形式,圖文并茂的展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
16、風的形成
熱空氣上升
冷空氣下降
八、我的感想
我是本學期剛接觸科學課程,在上《風的形成》一課時, 我注重學生對科學知識的獲取,通過實驗驗證——解釋現象——分析總結的課堂教學模式來完成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夠真正懂得了風到底是怎么形成的,達到了科學知識方面的教學目的。
但由于我是剛接觸科學課,對科學課還尚不熟悉,在這節(jié)課上還暴露出很多不足之處,但我會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逐步改正。在這節(jié)課上,我按照《課標》中提出的科學探究所要經歷的幾個科學過程和方法: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實驗、思考與結論、表達與交流這幾步驟來進行,讓他們像科學家一樣自行探究。在探究中認識探究。只有這樣,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才能慢慢形成,探究能力才能一步一步提高,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才會深入自己的內心。要從興趣入手,首先讓學生喜歡上科學課,有了興趣這個老師,他們會不自覺的參與一些科學活動,這時老師再不失時機的教給他們科學的方法,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說課稿 篇9
各位評委老師:
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浙美版第5冊第1課《我駕神舟游太空》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學法以及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這五個方面來闡述我對這節(jié)課的整體設計思路。我的理論根據和人文理念將自始自終貫穿于以上五個版塊中。
一、 說教材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這一課,意在讓學生了解太空的有關知識,讓學生在設計創(chuàng)作飛行器遨游太空的過程中,激發(fā)他們的設計能力、想象能力及動手創(chuàng)造能力。以此形成藝術設計方面的美術素養(yǎng)。三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想象豐富,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我駕神舟游太空》這節(jié)課就是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發(fā)展的特點。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情況的把握,我議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認知目標:了解淺顯的太空知識。
操作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設計創(chuàng)作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在設計創(chuàng)作飛行器遨游太空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太空、向往未來的情感。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將繪畫或制作一幅太空遨游圖作為本課的重點。把有創(chuàng)意地進行飛行器的設計作為本課的難點。
《新課標》指出,美術課程特別重視學生個性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采用多種方法,使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特性得到發(fā)展。所以,我確定了一個空白點,即創(chuàng)新時要留空白,提問時要有思維含量、思維力度。
美術課程有自己的學科特點,在教具準備上,我以多媒體課件、作品展示欄、同齡人的范畫等工具為本課的主要活動材料,充分體現教具的巧用和妙用。同時,我讓學生準備好水彩筆、油畫棒或水粉畫工具、等。
二、 說教法
都說好的教學方法往往是教學成功的一半。依據《新課標》中要求的,應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相連,為了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想方設法讓學生進入角色,成為教學中的主角。在本課教學中我采用啟發(fā)談話法、觀察比較法、演示練習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交替使用,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三、 說學法
關于學法的選擇上,我本著 “活動性”、“自主性”的原則,通過學生對太空知識的了解,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打開思維空間。并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究、小組合作、讓學生用討論、觀察、比較等學習方法,來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無論是教法還是學法,都會全方位滲透到教學程序中去。
四、說教學程序
美術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美術學科也絕不僅僅是一種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我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程序設計緊扣教學重點和難點。下面就請大家隨我一同走進我的課堂程序。
1、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一節(jié)課能否成功,導入是關鍵的因素。為了穩(wěn)定學生情緒,及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本課一開始我便問學生: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都到過什么地方旅游呢?(個別訪談去旅游時坐什么交通工具)。
接著我與學生互動談話,話題有:老師好想去一個地方旅游,可不知道坐什么去好。你們知道連老師想去哪旅游嗎?趁機揭示課題《我駕神舟游太空》然后(出示課件,讓學生觀賞宇宙風光)
引導他們認識飛行器
同學們,老師想去的地方就是美麗而又神秘的太空,用什么方法可以飛向太空呢?(很多學生會回答宇宙飛船)
學生回答后課件播放讓他們欣賞各種飛行器,飛行服。
通過這樣的談話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2、教師引導,探討解釋
每一次教學,教師的示范很重要,形式也很多樣。它不但可以展示教師的魅力,還可以讓學生在示范中得到啟發(fā)。
我開始用啟發(fā)式的談話說:看了這么多的飛行器,老師也想為自己設計一架比它們更先進的飛行器。(板書:設計飛行器)(接著我邊畫邊聽取學生的建議,畫上雷達裝置,觀望裝置,防御裝置等等。)在跟學生的合作下完成范畫。
為了提高學生的表現欲望,我說道:科學的進步,需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凑l能設計出更先進,更美觀的飛行器。接著學生設計出了各式各樣的飛行器。在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時,讓他們互評作品。
接著我和學生互動:我們的宇宙飛船造好了,我們一起坐上這宇宙飛船到太空游覽一下。我們會在太空里看到什么呢?(學生大膽想象,我在設計的飛行器旁進行添畫。)
在此基礎上,我讓學生欣賞同齡人的范畫。引導學生對宇宙進行暇想:
坐上飛船,穿過云層,離開了地球,無數的星星像珍珠撒滿了天空,看,正在工作的衛(wèi)星探測器、多么美麗的太空!這是木星。正在爆炸著的是恒星,好象盛開的鮮花,恒星在閃爍,金星在轉動,太陽在燃燒,在銀河系里,太陽系是極小的,讓我們到金星上去看一看,無邊的原野,美麗的色彩,我們又到了月球,科學家正在進行科學考查。
3、進行創(chuàng)作,形成技能
在成功打開學生思路之后,我就放手讓學生去體驗去實踐。于是我說今天我們也算是到太空旅游了一翻,我們要用繪畫的形式,把這美好的時刻記錄下來,現在就讓我們拿起畫筆畫畫《我駕神舟游太空》的美景吧。然后向學生提出作業(yè)要求:設計時要有自己的獨創(chuàng)性;注意飛船和宇航服等的形狀和色彩;注意飛船內外的環(huán)境。
學生作畫,我巡視輔導。
在輔導學生創(chuàng)作時,我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了不同的作業(yè)要求:對繪畫基礎好的學生,讓他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對繪畫基礎差的學生可適當降低作業(yè)要求,使其能克服對創(chuàng)作的畏難情緒。
此環(huán)節(jié)設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和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使學生無拘無束,大膽作畫。在學生作畫的同時,可播放輕松愉快的音樂。
4、激發(fā)潛能,表現評價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美術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改進教師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彼詫W生完成作品后,我就將學生的作品貼在展示欄中,讓學生說說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并和自己的作品比一比,各自的優(yōu)點是什么?不足在哪里?通過比較,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滿足感。在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我再作點評,肯定表揚一些好的作品,對一些不足之處提出修改意見,充分尊重學生的創(chuàng)作成果。*此環(huán)節(jié)設計與讓學生主動參與評價,以自己獨特的眼光來評價作品,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優(yōu)秀作品的展示,讓學生感受生活需要美,美需要人們去創(chuàng)造的道理。
5、總結歸納、課后延伸
科學精練的結束語能起到“課雖盡,但趣無窮”的效果,在課程即將結束時,我總結道:同學們,太空還有很多的奧秘等待著你們去探索,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也為祖國的航天事業(yè)做一番貢獻。
最后,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yè)a繼續(xù)收集有關太空的資料。
b寫寫創(chuàng)作的體會或有關遨游太空的故事
五、板書設計
美術課的板書設計必須體現美術學科的特點:文字表述不宜過多,設計要簡明概括,圖文并茂。我的板書簡潔明了、美觀大方,具體如下:
我駕神舟游太空
設計飛行器
想象太空美景
1、 課題:這樣的美術字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2、 教學內容:教學重點突出。
3、展示區(qū):我在黑板上展示同齡人的作品。在教室中間我設計展示區(qū),給每個學生展示他們的風采的機會,更讓學生清晰觀賞到每一件作品。
總之,本課的設計,我從新課標入手,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力求做到:導課“趣”,新授“活”,創(chuàng)作“新”,結課“巧”。 以上幾方面是我本課的設計構思。
說課稿 篇10
一、說教材
《狼和小羊》是蘇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狼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茬,小羊據理申辯,狼雖然自知理虧,但還是蠻不講理地撲上去吃小羊。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狼的本性是兇殘的。它是一定要干壞事的,對狼這樣的壞家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文中作者通過角色的神態(tài),動作、對話的著力描寫,刻畫了角色性格,展開了故事情節(jié),揭示深刻的哲理。
教材的特點是:
。1)寓體生動形象
。2)寓意抽象概括,文中以狼的“故意找茬”,“氣沖沖”,“齜著牙”向我們展示了狼的狡詐,兇惡;小羊“溫和地說”,“大聲喊道”向我們展示了它天真善良的一面。
教材的作用是:借助一個短小生動的故事讓人們認識到,遇到像狼一樣的壞人,講道理是不行的,只有勇敢地跟他作斗爭才能爭取勝利。
教學目標:由于我教的是第二課時,所以教學時,根據寓言教材特點分析,我希望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后能達到以下三方面的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復習本課生字生詞,理解課文。
2、能力目標: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體驗真善美的情感價值,懂得遇到像狼這樣的壞人,應該以智取勝。
重點難點:
教學時,我把知識目標看做重點,因為低段學生注重識字教學,所以為了突出重點,我以復習生字生詞來加深學生的記憶,以便更好的理解課文,認識狼的本性。
教學難點為能力目標,這是由于這篇寓言故事主要是以對話為主,學生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為了突破難點,我以分角色朗讀來讓學生悟出其中的道理。
二、說教法
1、我運用情景教學法。情景教學正是依據兒童的心里特征,認識規(guī)律,從生動、直觀的形象思維入手創(chuàng)設情景作為教學過程的契機。
2、滲入語感訓練。根據課文的特點,我立足于“以讀為本”的思想,引導學生角色轉換,把自己浸入課文中去體會。
三、說學法
在教第二課時時,我注重“讀文質疑——讀議解疑——感情練讀”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有法可循,學會讀書。
四、說教學過程、
1、生動故事情景,引導學生進入寓言故事
我用情景教學講故事的方法導入,再現故事發(fā)生的森林背景,引出狼和小羊兩個角色的同時調動學生感官,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放佛看到了寓言中的角色,為深入學習全文鋪墊。
2、復習生字,朗讀課文
首先,我出示生字生詞卡進行復習,通過指名讀、分組讀、全班齊讀,以便加深學生的記憶,再全班朗讀課文,并指名分段讀。學生通過有層次的朗讀,逐步疏通課文,理清課文層次,深入理解寓意。
3、細讀品悟,關注小羊的命運,認識狼的本性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第二課時的重點,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強調的是學生的個性品悟,并讓學生說出各段的段意,再把評價的權力還給學生,例如我問學生:“他的回答正確嗎?”“他讀的像一只兇惡的狼嗎?為什么,你能來讀一讀嗎?”“你覺得他讀的怎樣?”學生在相互的評價的中,逐步體會狼和小羊對話的不同語氣,以提高朗讀能力和閱讀感悟能力。
【【實用】說課稿模板集錦10篇】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說課稿模板《北京》說課稿12-29
《離騷》說課稿模板12-05
蘭亭集序說課稿模板集錦9篇06-09
《過秦論》優(yōu)秀說課稿模板12-28
小學音樂說課稿模板12-27
《蜘蛛開店》優(yōu)秀說課稿模板12-28
變色花優(yōu)秀說課稿模板12-27
《美麗的彩虹》說課稿模板12-27
《小猴子下山》說課稿模板12-27
《墨梅》參賽優(yōu)秀說課稿模板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