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課后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乘法分配律》課后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乘法分配律》課后教學反思1
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及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的基礎上教學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學習這幾個定律中的難點。所以,對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我沒有把重點放在規(guī)律的數學語言表達上,而是注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感悟、體驗、發(fā)現數學規(guī)律的過程,并且學會用辯證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1、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興趣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催化劑。以學生身邊熟悉的情境為教學的切入點,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與生活環(huán)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感興趣的學習情境,也就是根據例題圖,提出問題:買5件夾克衫和5條褲子,一共要付多少元?通過兩種算式的比較,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并有意識的蘊含新知識的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究。配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是數學老師在數學課上的重要任務。先讓學生根據提供的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從而發(fā)現(65+45)×5=65×5+45×5這個等式,讓學生觀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再展開類比:假如我們要選擇另外兩種服裝,買的數量都相同,一共要付多少元?你還能用兩種方法來求一共要付的錢嗎?讓學生在再次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存在。然后我引導學生觀察,初步發(fā)現規(guī)律,再引導學生舉例驗證自己的發(fā)現,得到更多的等式,繼續(xù)引導學生觀察,直到發(fā)現規(guī)律,同時質疑是否有反例,再一致確定規(guī)律的存在,并得出字母公式。
對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我把重點放在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的計算去完整地感知,對所列算式進行觀察、比較和歸納,大膽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舉例進行驗證。讓學生在課堂上經歷了數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即感知——猜想——驗證——總結——應用的過程,學生不僅自主發(fā)現了乘法分配律,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相關知識,而且掌握了科學探究的方法,數學思維的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
3、注重合作與交流,多向互動。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能學會與人合作交流,這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而倡導課堂教學的動態(tài)生成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在數學學習中,每個學生的思維方式、智力、活動水平都是不一樣的。因此,為了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都得到發(fā)展,我在本課教學中立足通過生生、師生之間多向互動,特別是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啟發(fā)與補充來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意識,實現對“乘法分配律”的主動建構。學生在這樣一個開放的環(huán)境中博采眾長,共同經歷猜想、驗證、歸納知識的形成過程,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又拓寬了學生思維,增強思維的條理性,學生也學得積極主動。
4、練習設計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練習題型的設計上,我基本尊重課本上知識的體系,在第4個練習中,三組題目的對比練習主要是鞏固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讓學生通過對比體會計算的簡便。而在計算的過程中會選擇更合理的方法進行計算,這有助于幫助學生提高計算的正確性,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我在設計教學時,先出示一組題,在學生發(fā)現它們之間的聯系后,有意讓女生做簡便的一題,讓學生初步感知女生做的題比較簡便,然后再出示第二組,還是有意讓女生做簡便的一題,所以還是女生優(yōu)先,至此我引導學生發(fā)現:有時先加再乘比較簡便,有時先乘再加比較簡便,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作出合理的選擇,甚至可以根據乘法分配律先做適當改寫,使計算更簡便。
這樣設計,使學生經歷了兩輪比賽,對運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有了初步的體驗,并且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對下一課時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最后增加了一個變式題:“5件夾克衫比5條褲子貴多少元?”這是乘法分配律的變式,這在第三課時將會碰到這種題型,所以這里先埋下一個伏筆。由基本題到變式題,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使學生逐步加深認識,在弄清算理的基礎上,學生能根據題目的特點,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練習。從課堂反饋來看,學生熱情較高,能夠學以致用。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學的交流合作,思維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探討的過程,不斷追尋的過程。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希望能在與學生有限的接觸時間內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我們的學生終身受益。這是一個值得我永遠追求并為之努力的目標。
《乘法分配律》課后教學反思2
乘法的分配律學生在本冊書中是接觸過的。譬如第42頁的應用題第7題,其中就滲透了乘法的分配律。在數學一課一練上也有過這種類似的形式。以前在講的時候是從乘法的意義上來幫助學生理解。
一、抓住重點。讓學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義。
教材按照得出兩道算式,把兩道算式寫成等式,分析兩道算式之間的聯系,寫出類似的幾組算式。發(fā)現規(guī)律,用語言或其他方式交流規(guī)律,給出用字母式子表示的運算律。這樣的安排,便于學生經歷觀察、分析、比較和根據的過程。能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對簡潔分配律的認識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教學用書上寫道:教學的重點和關鍵應是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規(guī)律,用語言或其他方式與同伴交流規(guī)律。
在教學時,我是按照如上的步驟進行教學的?墒窃谖乙龑W生把算式寫成等式的時候讓學生觀察左右兩邊算式之間的聯系與區(qū)別之后,學生就根本不知道從何下手。在他們的印象中,聯系就是根據乘法的意義來進行聯系。根本沒有從數字上面去進行分析。可以說,局限在原先的思維中,而沒有跳出來看。而讓學生寫出幾組算式后,觀察分析幾組等式左右兩邊的區(qū)別之后,學生也還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這一規(guī)律。場面一時之間很冷,后來我只好直接讓學生用字母來表示,變化為這樣的形式之后,有很多的學生都能夠寫出來。
我不明白這是為什么,時間我給了,小組也交流了,在小組交流時我已經發(fā)現我們班上的學生根本無法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所以也根本無法用語言來進行表達。難道是坡度給得不夠嗎?還是平時的教學中出現了問題。這些都要一一地去分析。
總之,這個關鍵今天并沒有完成好。
二、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尊重他們的主觀感受。
在引導學生把兩道算式拼成一道等式之后,我讓學生交流,結果學生給出了兩種(65+45)×5=65×5+45×5。和65×5+45×5=(65+45)×5。我把這兩種方式都板書上黑板上。教材上要求的是第一種,即把(65+45)×5寫在等式的左邊,是為了方便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意義的理解。我認為,從乘法的意義這個角度上來說,意義的理解我們班級可以做到。既然是從意義出發(fā),那么兩種方式其實都是可以的。所以在用字母來表達時,我們班的同學也有了兩種的表達方式:即(A+B)×C=A×C+B×C和A×C+B=(A+B)×C。我都板書在黑板上,只是在規(guī)范的那一道上面畫了個星,告訴學生,乘法分配律的表示一般性采用的是這一條。
三、練習中注意乘法分配律的變式。
乘法分配律的意義是用,是為了計算的簡便。所以,在練習中我注意讓學生說清楚怎么使用的。尤其是想想做做第2題中的74×(20+1)和74×20+74。一定要學生說清楚括號中的1是從哪兒來的。但是簡便的思想滲透得還很不夠。學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的時候,一大半的學生都沒有采用簡算的方法。哪怕他們在經過了第四題的練習時也是一樣。
今天教學了運算律——乘法分配律,對于例題的解決,學生能列出不同的算式,45x5+65x5和(45+65)x5,通過各自的計算得出計算結果相同,然后把這兩條算式寫成等式45x5+65x5=(45+65)x5,學生還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自己對等式的理解:45個5加65個5也就是(45+65)個5,然后又讓學生再仿寫了幾個算式后讓學生觀察等式總結自己的發(fā)現,學生會用字母表示出這一規(guī)律,但用語言表述有困難了。想想做做第1題只有幾個學生把第3小題填錯,其實包括后面的練習中,把AxC+BxC改寫成(A+B)xC的正確率要比把(A+B)xC改寫成AxC+BxC的正確率高,可能還是學生受以前:45個5加65個5也就是(45+65)個5的理解方法的限制而沒學會用自己的語言表述乘法分配律,從而也沒能真正掌握乘法分配律含義的緣故吧。
【《乘法分配律》課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09-03
乘法分配律教學設計(15篇)01-02
《乘法公式》教學反思01-26
分數乘法教學反思02-09
四年級下冊數學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12-23
乘法分配律說課稿 (15篇)11-07
乘法分配律說課設計12-01
《鄉(xiāng)愁》課后教學反思11-14
《背影》課后教學反思10-30